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例6篇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创新 素质 艺术教育

一、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

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创新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是有层次的。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这里既包括前所未有的,如果少年发明家能出现也是非常好的事,更包括已有的,但对学生个体来说是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这里,关键是使他们具有求新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而不是要他们时时处处搞发明创造。

艺术素质教育成为大众教育项目之一,一方面是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艺术教育特殊要求的忽视。僵化的招生模式催生了应试性培训机构的繁荣,对基础文化素质要求过低使学习美术、考入美术院校成为了各地高中追求升学率的“避风港”,生源火爆的背后是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进而使高校美术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逐渐趋向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无法保证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材、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面临知识经济到来之际,为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必须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转型时期,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素质教育。

从传统教育转向创新教育,必须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绝对不是可以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育创新素质的任务要靠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弘扬“创新”的主旨,实现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才是实施创新教育最可靠的途径。教育急需振奋培育创新的正面力量,谋求“创新”功能的最大发挥,针对根深蒂固的“五式”现象,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并坚定不移地追求教育的“民主”、“开放”与“创新”,以期改变“双重力量”对比的现有格局。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技能;创新教育就是现有教育之外附加一些新措施;创新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因此,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就要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要努力发展全体学生的创新性素质,又要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少数尖子学生。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努力使其成为创造型人才。

三、创新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创新艺术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也指出,艺术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思维是产生于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产生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浸沉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本护照”中的“事业心与开拓精神”或彼德•圣吉“五项修炼”中的“自我超越”境界。

创新艺术素质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可以说,创新性艺术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新艺术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有必要对现有的艺术学科设置进行改良,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要明确具体地适应专业方向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除此之外,应将下列内容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始终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把教授艺术规律、审美理想、审美要求以及课堂里本来要先传授的所谓技巧、技法等教学内容放在发现、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之中进行。

2.在最初的基础教学的开始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尊重自己心灵的感受,逐步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自觉自愿地投入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法的学习和探索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提倡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把创作贯穿在整个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课程当中,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以创作带动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一个具有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娟.教育与高校美术教学[J]. 开封大学学报, 2OO3,(9):48-51.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2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创新型人才评价、管理与服务研究”(2013KRZ20)。

摘要: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及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文章根据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和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前成熟期和后成熟期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成长阶段 素质 培养思路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结合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是对其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可以使培养工作更有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针对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为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定义,第一种认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如高宝立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拥有创造性思维,同时具备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第二种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做出成果或贡献,如郝克明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本文认为创新型人才必定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是这些素质的外在显示,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应知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动机等素质的人才,创新成果是其具备这些素质的标志。

2.素质的概念

素质的含义通常有两个:一种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一种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教育学一般将素质定义为:人们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品质特征。可见现有研究中的素质含义大多包含先天的特质和后天习得的能力,其中廖志豪的定义颇具代表性:素质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凭其而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在特征或特点。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

许多学者对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才成长过程的阶段划分。孙婳在对本校部分成才校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才成长历程为准备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和成才阶段四个阶段。罗青兰等人依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高层次人才成长经过学习期、成长期、立业期和维持期四个阶段。林崇德教授通过对我国数十名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深度访谈,发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

以上关于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研究存在阶段划分模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指导性不强的缺点。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考虑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年龄大致为18—21岁)和研究生教育(年龄大致为22—30岁左右),其中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文将其单独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另外赵红洲将历代杰出科学家重大科学成果按其发现那年的年龄,做成统计曲线,指出人才最佳创造年龄区在25—45岁之间,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这项研究成果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其中,最佳峰值年龄是多数创新型人才做出最大创新成果时的年龄,可以用此年龄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点。本文主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角度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只对最佳创造年龄区及之前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最佳创造年龄区的末端45岁也是本文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年龄。

因而根据我国教育的阶段性以及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孕育期,大致处于21岁之前,包括大学以及之前的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是创新型人才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还没有做出比较突出的成就,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时期,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大学阶段;成长期,大致包括22岁到30岁之间的时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经过前期的学习,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且已进入研究领域,开始取得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前成熟期,大致处于31岁至37岁之间,此阶段末期为创新型人才最佳创新年龄,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后成熟期,创新型人才年龄位于37岁至最佳创造年龄区末端45岁,各项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创新成果产出的黄金期,此阶段末期创新成果产出逐渐减少,开始进入衰退过程。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特征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以西安、武汉、杭州等地重点大学的优秀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优秀青年教师以及企业、研究机构优秀科研骨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另一部分参考李克特量表,让调查对象采用五分制评分法对各项素质要素分别进行自我评分和重要性评分,素质要素包括与知识相关的素质要素8项、与思维相关的素质要素6项、与能力相关的素质要素14项、与个性动机品德相关的素质要素26项共四类54项素质要素。通过实地发放和网上发放的形式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71%。

(3)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IBMspss.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因子,并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

2.研究结果

(1)因子分析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素划分为12个素质因子,依据各素质因子包含的素质要素含义对其进行命名:F1(即素质因子1,下同)命名为变革素质因子;F2命名为思维素质因子;F3命名为人际素质因子;F4命名为成熟素质因子;F5命名为研究知识素质因子;F6命名为基础知识素质因子;F7命名为灵活素质因子;F8命名为抗压素质因子;F9命名为自控素质因子;F10命名为发散素质因子;F11命名为道德素质因子;F12命名为洞察实践素质因子。

(2)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和重要性评价对比分析。如果创新型人才认为某项素质很重要,而对自身该素质的评价较低,那么可以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高该素质,基于这个思路,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如图2所示。

可以看到F3人际素质和F12洞察实践素质在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都需要重点培养;孕育期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成长期(硕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是F6基础知识素质;成长期(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5研究知识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F7灵活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前成熟期需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9自控素质;后成熟期需要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7灵活素质。

四、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素质特征以及培养思路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这为各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开发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方向。

1.孕育期

处于孕育期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人际素质以及洞察实践素质。孕育期在本文中对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大学本科阶段,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也处于心智成熟期,是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意识、批判精神,自控能力等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要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其创新意识、质疑批判以及挑战自我等个性动机类素质的培养;在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将其引入研究领域进行研究;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等培养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试讲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2.成长期

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研究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实践素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已经进入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研究人员,其研究知识、团队对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此阶段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大多在以导师为领导的科研团队中进行项目或课题研究,在科研团队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其各项素质和能力,需要注意发挥导师对创新型人才治学态度、科研方法方向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此阶段,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仍要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博士研究生偏重于前沿知识、交叉知识的学习。

3.前成熟期

此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自控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素质。处于前成熟期的创新型人才多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此阶段创新型人才非常在意自身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注意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如果将其成长进步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提高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后成熟期

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升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动产实践素质,这一阶段也正是创新型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阶段,逐渐被公认为本领域比较具有权威的人物,但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求知欲、好奇心等品质在逐渐消退。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本领域的领导阶层往往能为大家指出正确的方向,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环境,增强其工作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注重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并且充分发挥其科研经验足、科研团队管理能力强的优势,注重其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作用。

综上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其成长规律进行。本文先对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到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及培养思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促使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延长其最佳创造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宝立.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3(4):1-4

[2]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5-9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4]廖志豪.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149-152

[5]孙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2011

[6]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

[7]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3

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 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 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 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 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 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 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 布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 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 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 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 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 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 11月24日,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 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 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 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 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 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 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 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 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 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 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 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 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 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 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 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 ,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 与研究发明创新的

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 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 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 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 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 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 ,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 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 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 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 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 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 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 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 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 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 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 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 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有人 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 只有5%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素 质教育。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 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 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 识经济的挑战。

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 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 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 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 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 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 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 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 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几个原则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 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 、进步的。创新有进步创新,非进步创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 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 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 和平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人民、危害人类、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否 则,就是对正确的破坏,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社会的造孽。

坚持这一原则,还要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 生的意志、毅力及“进攻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

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 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 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 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 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 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 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 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 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 造性人才。

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 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 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 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 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 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 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 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 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创新性原则。既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 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 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 问、选择,甚至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 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 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场所,让学生去参观、游览、玩耍,接触自然和社会 ;为小学生、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和玩具,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环境方面,就要有能引起创造 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头像与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5.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 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 。既不仅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服务了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 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 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 的能力。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29-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1]。创新意识表现为不墨守成规,不满足客观事物的现状,敢于提出和探索新的问题,它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创新能力是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是衡量学生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2]。创新人格,又称创新个性或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人格具有以下特点:勇敢、独立性强、一丝不苟、有恒心等等,只有良好创新人格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创新能力[2]。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经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关键是人才。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数量的多少将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为了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

2.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从此,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蓬勃展开。创新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重点,就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3];8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迈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3];美国于1989年发表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提出了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看作是面向未来的“三张通行证”之一[3]。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

1.树立创新教育观。观念决定行动[4]。只有教师树立起创新教育的观念,才能成功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起创新教育观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培养。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灌输式”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优化课程体系。高等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5]。跨学科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学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例如,理科类的学生要多学习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在创新中起很重要的作用:(1)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循和发现客观规律,少走弯路[6];(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意志力、自信心等创新人格;(3)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理科类院校要多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如哲学、逻辑思维学、科学发展史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5年,甚至更长时间[7]。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大学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是将知识的掌握放首要地位,知识或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居次要地位,创新能力往往放在最后,甚至根本不在考核之列8]。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科技创新活动均可以量化成学分,计入学生总成绩,作为奖学金评定、免试研究生推荐和就业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

6.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创造的源泉[9]。任何创新想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此外,通过实践,不仅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真理性,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因此,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7.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10]。因此,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首先,学校可以派遣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或国外高等学校进行学术访问,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学校应积极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国外留学人员,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第三,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教学与科研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些兼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方面,起着学校专职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

8.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创新知识讲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活动的展开;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和网络的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研究场所,开放图书馆和网络中心,便于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提高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经济支持;定期举办创新竞赛活动,对成果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设“创造思维基础”、“逻辑思维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9.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领导。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建立起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在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兰.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3-86.

[2]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1999,11(4):57-62.

[3]王二宝.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交通高教研究,2000(2):4-7.

[4]赵晓江,赵雪婷.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11-112.

[5]林加全.全球化时代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论要[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4):73-76.

[6]葛国文,王承高,黄爱文,姜中华.医学生创新素质及其教育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52-54.

[7]昝加禄.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社会文化障碍[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12(3):61-62.

[8]陈瑶.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75-176.

[9]杨汉凤.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0(6):9.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影响因素;正态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17-03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创新素质[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人才的主体。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2,3],积极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新理念和新举措[4,5]。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的水平以及影响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的主要因素。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某医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这些在校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分别属于医学、理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门类[6]。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共四个年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问卷回收283份,其中有效问卷274份。问卷回收率为88.4%,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6.8%。调查的主要项目包括性别、年级、户籍和主修专业,其中户籍分为农村和城镇两类。主修专业分为医学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三类。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相关专业如生物技术、影像学,非医学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素质。为了比较和分析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编制了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20个测试题,每个测试题都有正确答案。每个测试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以此得到创新认知素质分。运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借助SPSS20.0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二 结果

1 大学生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变量是年级、性别、户籍和专业。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得到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调查对象的特征分布。从年级看:主要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以女生、农村户籍和医学专业学生为主。

2 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一部分内容是大学生创新认知能力的调查。该调查问卷由20个调查测试题组成,通过对每个被调查者的调查结果进行评判和综合,得到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通过创新认知素质分来反映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创新认知素质分越高则创新认知素质越高。本文主要探讨所有调查对象的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以及性别、年级、户籍和专业这四个变量对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

(1)调查对象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

为了分析所有调查对象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需先判断其分布类型。对该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的结果为P值小于0.001,有统计学意义,创新认知素质分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资料的特点,应当使用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水平,经计算中位数为16.0,即所有调查对象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为16.0分。创新认知素质分的满分为20.0分,该平均水平占满分的80%。

(2)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单因素分析

①不同性别对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

为分析性别变量对创新认知素质的影响。首先对性别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为不同性别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性别变量应该使用非参数检验的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2。得到男、女两个样本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秩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男、女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存在差异,根据平均秩次比较可得女性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高于男性大学生。

②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

为分析年级变量对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先对年级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为不同年级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年级变量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比较不能使用参数检验方法,应该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H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平均秩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存在差异。根据平均秩次比较可得大四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最高。

③不同专业对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

为分析专业变量对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对专业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的结果为各专业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专业变量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比较应该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H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可见医学专业、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创新认知素质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④不同户籍对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

为分析户籍变量对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对户籍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为不同户籍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户籍变量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比较应该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5。可见农村和城镇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多因素分析

一般情况下,变量之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准确分析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影响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创新认知素质分为因变量,以年级、性别、专业、户籍为自变量,用逐步法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选入标准为0.10,剔除标准为0.15,主要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可见,在专业、性别、户籍、年级四个自变量中,只有性别被选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其它三个自变量未被选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均无统计学意义。

三 讨论

现代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7]。当前,各国高校都把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目前,在我们国家一些高等学校包括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不够高,应当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8,9]。

创新素质的主要内涵是能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10]。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素质的内涵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六个要素[11]。

创新知识是指由不同种类的知识所组成的动态、开放和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创新知识是创新素质的知识基础。只有掌握多学科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创新的基础素质。创新知识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和创新方法[12]。

创新思维是指个体发明或发现新理论、新技术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中枢控制,并且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创新思维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求异性、独特性等特征。创新思维包括扩散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个体不断探究未知、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动机和愿望的心理倾向。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动力源泉,支配着个体对创新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根据创新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自觉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用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理想表示,三者均为引发和维持创新活动的内部驱动力量,但程度和持续时间逐次提高。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具有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的心理特质。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的调节系统,通过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来实现对创新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根据创新人格的内涵和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创新情感、创新个性、创新意志。

创新能力是个体在理论、方法、技术上有所突破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和技能,这包括将现有的理论、方法、技术运用在新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创新能力与知识消化应用能力、组织构思能力、把握科学前沿能力等密切相关。

创新实践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创新的具体过程及其所得到的成果[13],是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的引导下,综合运用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创新实践及其成果才能检验创新思维是否正确,才能检验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创新实践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展现。

如上所述,创新知识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认知与创新知识等创新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的分析方法,找出了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对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析的有益尝试。前文述及所有调查对象创新认知素质分的平均水平为16.0分,该平均水平占满分的80%,说明调查总体的创新认知素质分还不够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大学生创新认知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上述表2和表6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女性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高于男性大学生。进一步探讨女性大学生创新认知素质分高的原因有:(1)一般地,女性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的过程比较努力,因而对创新认知有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创新认知知识比较丰富。因此,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女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比较高。(2)一般地,在同样情况下,比如在同一个班里,常常是女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比较好,女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男大学生的平均成绩高。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在填写创新认知素质调查问卷时比较认真和仔细,因此女大学生的创新认知素质分比较高。

参考文献

[1]魏文选.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测量学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2,1(5):13-16.

[2]卢曼慧,刘莹,吴宏川.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82.

[3]王辉,宋春初.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3-75.

[4][6]马晓旭.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经济类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43-45.

[5]盛亚琴.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431.

[7][10]何志芳,付丹.医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教育模式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52.

[8]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5):77-80.

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学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并使其逐步丰富与完善,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与创造,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相应知识、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样的人才会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所以说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主体性、个性培养,加强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与发展性,使教育教学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道,才能谈得上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创新教育的发展。

2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德育工作,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首要的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大,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德育教育融于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教育、管理及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进而增强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思想道德准则做人、做事、做学问。

首先,德育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融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2推进学校教学改革。

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彻底根除“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模式,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把教师的释疑解惑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脉络。要逐步形成一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3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造愉悦身心,富有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3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它不以知识积累的数量为目标、也不以知识继承的程度为目标,与传统的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同样也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样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发掘与培养。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像传统教育那样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而是要全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型、复合型、通才型的新型人才。

创造性的思维是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核心,想象力、好奇心、挑战性、冒险性、独立性、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是它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涵。

3.1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3.2通过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专题研讨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

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9(4)。

[2]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