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教学范例

创新教育教学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1

创新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育。它与传统的教育不同,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上。实行创新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是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的需要,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先分析创新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然后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创新教育。

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创新教育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针对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创新教育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指的是在能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创造潜能和意识的教育。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创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获取和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也就是说,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换句话说,传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文化继承人,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文化开拓者。打个比喻来说传统教育好比把学生当成“储存器”,而创新教育更像是把学生当成“炼金炉”。传统教育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学生得到的现存知识的多少;而创新教育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则是看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的创新、继承和发扬的水平和能力。第二,两者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自然也会有差别,从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在于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而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则是关注前人的研究和思维的方式方法。第三,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传统教育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方法是灌输式或者说是填鸭式,创新教育的常用的教育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创新和发散思维。传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背得越多越好的死循环;创新教育则可以有助于受教育者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二创新教育的意义

实行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十三五”的规划目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实行创新教育对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的需要。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总量成倍激增,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知识飞速更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记住已有的知识,必须有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其它实际能力。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三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欲是人类的原始欲求,是人类本性和本质力量最鲜明的表现。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为了使自己成为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今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求知欲和创造欲就更加强烈。而这种欲望的开发、诱导和升华,最佳手段就是创新教育。

三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可以知道,要全面实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在教学中有效实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调整培养目标

做到在教学良好的运用创新教育就必须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这首先需要落实的就是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调整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整。第一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的目的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之外,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了学习动机是否正确积极、个人兴趣是否广泛浓厚、意志力是否坚定、是否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以及是否有积极探索、乐于思考、独立自主和创新进取的意识。从思想政治方面谈论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能走出依赖、狭隘、思维固化、人云亦云的思想误区,实现承继知识、发散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目的。第二是在知识学习方面,创新教育应强调将掌握好事物的基本概念、内在规律有效转化为能动系统,简单的说就是要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第三是能力培养方面,创新教育除了要培以养操作能力为目标之外,更要注意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包括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充实教学内容

创新教育在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方面的充实和改善。真正的创新教育是在保证好常规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意识、思想、思维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等,同时还有学生对于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前途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停留在意识形态方面,但是他们引导人们进行创新、创造性活动,树立是否需要创新的思想。二是对学生的个人情感、意志力、兴趣、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这看起来似乎和创新并无关系,但是这些方面的内容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或者适合创新。三是关于感觉、知觉、想象、记忆力、理解力及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内容关系到创新活动的执行,也就是探讨如何进行创新的,因此对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三)建立教学民主

所谓教学民主是在老师教学中建立一种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让其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心智。而在教学中注重民主,建立民主教学正契合了创新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上认为,创新的事物是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创新的方法也产生于自由和民主的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欲望也是在自由和民主环境中得到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民主,保持师生的配合与互动,有利于进行更好的进行创新教育。

(四)加强思维训练

这里说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方式是要求能探索出更多的、不同的答案,它是创新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发散性的思维就很难实现创新。要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提问,老师应该善于针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提问,用发散性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能主动的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跳出既有的、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得到新的观点、结论,新的观点不一定一开始就正确,但是经过多次检验、修改和多角度思考,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第三,多采用启发性强、能触类旁通的作业或习题进行课程检验。

(五)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方面来源于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教学方法作为参考。(1)批判性教学法批判是认识事物的解剖刀,这里说的批判是说对事物、观点、知识的分析和审查,并非简单的否定。批判性教学法是借助“批判”的外衣,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继承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事物和新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2)特性分析教学法所谓特性分析教学法就是说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并深入分析,进而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并对事物产生新的构想。(3)演练教学法演练教学法其实也可以说是实践教学,就是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模拟、实践。可以通过演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创新探索。(4)智力激励教学法智力激励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头脑风暴教学法、讨论法等等。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过程,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晚晴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勋.创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5(7):55-55.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育;创新教育;策略

目前,我国学生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创新意识,而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也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来自国际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世纪的人才必有需具备综合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和学生的创新学习。因此,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展开研究不仅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我国今后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意义是十分积极的,影响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高校的责任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每一所高校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做好英语教学工作,这是教育部门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大学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起源地,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

2.保证英语教学水平是高校的生存之本

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评级。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决定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保证,学校的声誉和威信就会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这对于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招生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3.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教兴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和民族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抓好教育、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这也是大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特征

1.创新意识的概念

当今世界各方面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更为宽泛,我国学生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相比,主要差别是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未来的世界要求人才必须要极富创新能力。我国今后教育的重点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2]。随着英语教材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英语教育逐渐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去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主讲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造成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大,久而久之逐渐放弃。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在逐渐转变。语言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经过漫长的累积才逐渐形成的,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获取综合性的素质与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投入到改革的队伍中,以积极的心态去研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式研究。

2.创新意识的特征

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求异性,包含了同其他人观点的不同,或者同书本中已有知识观点的不同,能够跳出惯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第二,探索性,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具体的探索;第三,开创性,能够创新性的提出一些想法或者行为方式。因此,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部门和老师都要积极的转变教育模式,在课堂和课外灵活运用各类方式,实施创新性的教育。

三、现阶段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推行时间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在现行的教育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各类弊端,例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过于陈旧和片面,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成绩和考级的水平,忽略了一些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交谈的能力的等。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实践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长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更不必提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三,过分注重答案的唯一性,只允许唯一的答案存在,遏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发展;第四,多数高校为了便于统一的管理,不给学生发扬性格的机会[3]。

四、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虽然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具有引导的作用的,想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创新式的教学理念,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该生,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与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供创造平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简单就能够培养的,尤其在大学阶段,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同时大学课程设计的较为复杂,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的重心更多的是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多数时候需要面对海量的题库作业,思维方式较为固定,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平台,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性的习惯与意识,从而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坚持努力创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英语语法知识强大的关联性的特点,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言中的词语、短语相互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一个题目可以联系到其他很多的知识点,可以改变成其他的题目,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再创造。

2.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自身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有相对于书本中独特的想法和思维逻辑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得到一个创新性的成果,并不是教师一味的按照书本中讲解、硬性灌输给学生相关知识。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和实践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彼此反馈与作用,共同完成教育过程。不能一味地以教师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进行创新思维的加强训练,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4]。

3.创新学习氛围

通过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上没有负担的时候才能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在探索的状态下激发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意识。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氛围的建设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注意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主体位置,应该发挥的是教师引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要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好课堂中的每一个环境,由浅入深的发展,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一切工具收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学生在自我寻找和收集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不同的思路与解释,在经过学生自我思考以及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统计统一指导与解答。

4.融入多媒体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在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全班的学生进行讲解,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照顾到不同基础的同学,这样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学的更快,基础差的学生进度更加跟不上,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难以实现整体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这一教学模式逐渐普及,微课属于微型课程,主要教学载体是视频,教师通过PPT等制图软件,围绕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来展开的简短教学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中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简短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看简短、简练的视频,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点,这种授课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中满堂灌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效果[5]。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数学基础情况进行分类,例如把对英语课程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基础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类,针对这个类别的学生可以提升知识讲解的深度与难度,拓宽知识面,引进一些深度的知识;而对英语课程学习兴趣不大、基础能力较差的同学制作一些单词、语义知识的基础讲解,有针对性的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它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五、结语

英语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的过程是智力激烈活动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创新,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开放性的平台,为学生创新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养成以创新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是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屏.英语教育教学及创新教育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3).

[2]叶兴国.新常态下的英语教学创新[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

[3]杨蕊瑕.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信息,2015(6).

[4]李思远.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4(16).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3

1当下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技校学生都是被动地进行学习,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很多学生进入技校学习后,更加忽视英语这门基础课学习。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没有了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意识到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英语口语水平、英语交际能力极其低下,无法满足社会的客观要求。

(2)教师方面

第一,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与时俱进,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仍然坚守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英语词汇量、英语语法的重要性,忽视了英语交际能力、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没有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突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严重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阻碍了英语教学事业的顺利开展。第二,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核心地位,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角色颠倒,彼此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很少融入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对英语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聋哑英语”等现象频繁出现。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分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明确教学目标,准确设置英语课程,理论、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其他因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讲英语的机会非常少,课后学生讲英语的机会更少,加之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很多学生实践应用英语的能力极其低下。同时,学校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购置齐全的教学辅助设备,而教师对多媒体辅助工具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优化利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对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促进作用。

2英语创新教育概述

(1)创新教育的内涵、特征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创造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创新教育模式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创新教育是教师借助课程内容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行为的重要教学模式。此外,创造教育需要客观、合理地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素养,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一种“安全、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把学生作为中心,扮演好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批判思维,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己想法、意见的教学情境。

(2)英语创新教育遵循的原则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等已成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在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①遵循科学性原则,借助语言教学的观点,注重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为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坚持实践性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学生创造更多讲英语的机会,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英语实践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③坚持综合性的原则,语言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把语音、语法、句法等综合统一起来,使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统一,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各方面都能得以提升。此外,还要坚持目的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灵活应用英语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面,注重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学以致用,要充分突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英语创新教育对策

(1)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从某种角度来说,“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首要前提,能够使他们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培养他们的探索新知识意识、创新意识做好铺垫。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学生能够接触英语的机会有限,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战胜畏惧心理,树立信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还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互动交流的机会,使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要把激励性评价方法、肯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要关注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点滴成长,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进而使整个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2)要灵活应用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注重教学设计、教学安排的创新,要不断优化传统教学方法。要遵循求异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优化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掌握全新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篇特点,再现语篇情境,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语篇内容,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透过文章表达的情感。学生在质疑、讨论的情境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他们的创新意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Whereareyoufrom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关的主题:“我眼中的世界”。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把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每个小组学生都需要呈现自己小组搜集的资料,向班级学生展现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学生要用英语说出图片中国家的名称、建筑物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了解的情况,用英语讲述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心中的疑问,而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设置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并纳入小组平时成绩中。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思考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精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他们的思考、创造留下足够的时间、空间,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以“学习被动语态”为例,教师可以让班级每位学生自行准备一个塑料袋,把钢笔、铅笔等物品放入塑料袋中,以对话的形式,边问边拿出对应的物品,即What’sthis?What’sitmadeof?What’situsedfor?这种对话模式的情景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够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应用这些语法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要重视课堂讨论,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游戏活动,构建一种逼真而富于交际的语言环境,如角色游戏、听做游戏。总的来说,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更好地向学生传输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借助思维的碰撞,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Teamwork,groupwork。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评价,共同成长,以此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提高自身创造思维能力做好铺垫。

(4)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根据整个班级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划分为A、B、C三个教学级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英语学习要求。对于A类学生,需要学习一些“高难度、高标准、高起点”的英语知识;而B类学生则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已制定的学习目标;对于C类学生,只需要掌握必要的基本英语知识、英语技能,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成长。在分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方法,完善对应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把学生的平时表现也纳入到总成绩中,要多鼓励、多肯定那些有进步的学生。适当增加期末考试的内容,如口语测试、听力测试,而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等也需要融入到平时成绩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5)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要过分依赖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组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触类旁通,在此过程中发现、探索对应的问题,并得出结论。以“世界人口科普文章”为例,教师可以把挂钟带到教室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题目:174*60*24=?学生很快会算出答案:250560。教师可以根据该问题,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字吗?”“这是世界上每天出生婴儿的大概数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相关的问题Soitgoeson,whatwilltheworldbein600years?班级中很多学生都会说不知道,教师可以播放音频,让学生听录音,来找到对应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不要一味地相信书本内容,要学会质疑书本内容,逐渐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6)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教育家叶圣陶的至理名言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来积极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养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作为时下比较新潮的一种聊天工具,微信已经悄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将微信引入课堂将是一个趋势。首先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把教学资料在微信“朋友圈”里,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可以在听力训练后进行口语练习,开启微信“语音”的功能,录制自己的音频。同时可以在teamwork环节与同学合作,录制“视频”分享至朋友圈,这是一种直接有趣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我。课下,教师可以将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章、视频分享在群里,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从微信中获益,而不只是纯粹的聊天、消磨时间。

(7)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新课标下,因材施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扮演好多重角色,如观众、裁判,提出适合学生已有水平的教学任务,加强监督指导,注重反馈纠正;注重新教研成果的运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以一种“平等、宽容”的态度多关心、多鼓励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还要以教学大纲为纽带,把握好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使那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更具趣味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亢志勇.谈英语创新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4):116-117.

[2]梅立超.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6.

[3]沈耀君.变革英语学习方式,提倡英语创新教育[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9):77-79.

[4]唐蕊.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94.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成为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音乐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就成为广大音乐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音乐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舒适的音乐氛围,适当地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可以将课桌椅摆放成圆形或者是半圆形,为音乐课堂注入新鲜活力,带给学生特殊的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对教室进行简单的装饰,在墙面上贴上一些国内外的音乐名人、音符、乐谱等,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置身于整个音乐氛围中,感受不同音乐的氛围带给人美妙的体验和感受。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为主,通常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主要采用集体唱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呆板、缺乏新意,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拓展思维,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选择音乐素材时,尽量优先选择那些轻松、欢快、节奏性较强的歌曲,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的节奏和曲调,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来自由发挥,编排出一套完整的动作来展现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意境,比如在学习《人人叫我好儿童》这首歌曲时,教师提前准备好创景设置所需要用到的橱具、种地工具,然后让学生扮演当中的角色,创建特定的家庭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音乐的意境,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整个课堂气氛也被带动起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将音乐和美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是相通的,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将美术运用到音乐课堂中来,使其融为一体,产生共鸣,通过融入色彩元素,产生鲜明的色彩对比,带给学生新鲜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粉刷匠》这首歌曲时,在课堂刚开始,教师可以引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教师说道:“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七个小矮人经过商量,想自己设计一套漂亮的房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粉刷,那么有没有同学想要帮助七个小矮人呢?”话音刚落,大家的情绪立马高涨起来,都争先恐后地要加入,这时候教师可以将大家分成若干小组,大家比一比谁刷的房子最好,然后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开始粉刷房子,就如同置身于童话世界当中,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和自豪。通过将色彩和音乐相互结合的方式,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全面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还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在大家合作的过程中,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的创造想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音乐属于一种灵动的艺术,其是美妙的、流动的,曲终而意味隽永。音乐学科对于教师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掌握不同的乐器的演奏,进行合唱指挥等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开辟出一条创新的音乐教学路径。比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歌曲时,教师先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讲一下我和家长的小故事,和大家共同分享,接着再带入这首歌曲,为大家讲解这首歌曲的创造背景,让大家熟知歌曲的背景后,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然后用最饱满的激情去学习和感受,体会歌曲的真正含义,尽情抒发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使大家记忆深刻、深有体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内在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顺应时展的需要,坚持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李秀娟 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关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光能.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微生物课程;教学研究;实践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1]。我国大学生的创造潜能较强,重点表现在创造性个体方面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新颖性。所以,我们高校需要特别发挥“文化育人、文化育新”的作用,主动从创新文化氛围构建的角度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2]。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3]。积极开展创新型教育教学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4]。微生物学课程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在微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组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谈谈微生物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教学研究的应用经验和做法。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高校作为创新的重要前沿阵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21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微生物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微生物学的创新教育教学是国际竞争的要求。因此,将创新教育教学融入微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和枯燥的教学内容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灌输式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首先进行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出并实施了微生物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对现有的大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全面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更高科学素养的形成。研究型教学从原来的单向知识传授逐步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研究转变,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既注重学术性目标的实现,也注重应用型目标的实现。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每位任课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转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树立,逐步增强学生对开发创新能力的认同感。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我国微生物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具有敢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要掌握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技术。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我们教师才具有了进行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能力,才能使微生物学创新教育成为现实。在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首先需要共同树立研究型的教学观念。因此,教师从第一次课就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研究型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和作用,全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熟练掌握研究与分析探讨问题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6]。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微生物学理论课的传统教育方法是以群体性班级集体授课为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实验课则主要是完成一些操作性和验证性试验。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枯燥,失去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当中去,势必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课堂不专心、做小动作、厌学等结果[7]。显然这种知识灌输型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理论课教学创新方法

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职能不再是传统的“教”了,而是要转变为创新的“导”。首先,在理论课教学方面,需要将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然后主动探索求解的创新学习动机,找出创造性解答的方案或方法。情境的创设包括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形式多样,教师的语言简洁幽默、循循善诱,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等等。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式讨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讲述大型肉质子实体真菌时,先举例介绍鸡腿菇的培养繁殖过程,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控制机理,然后讲解各种真菌的繁殖方式及应用范围,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考所学知识查阅和分享更多真菌的应用。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

(二)实验课教学创新方法

学生在创新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新观点、新假设、新理论或其他创新性成果,这些成果是否具有真理性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条件,并带领学生一起检验真理,实验的任务就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素材。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微生物学实验室除了在实验课开放外,也要在课后对学生开放,努力优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环境。学生是开放实验室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和指导,鼓励学生按个性发展选修实验,增加综合性和应用型设计实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学校出台了多种相关政策,如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等,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鼓励更多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将所学理论教学知识与科研真正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研究型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动力。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传统的文化传播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创新教育教学,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以适应研究型教学[9]。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著名的实验,即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哪些。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只有11%来自听觉[7]。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一味的讲授不能满足需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一些音频、视频和图片等组织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知识通过声、色、图、动等强大功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三、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很广的学科,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研究的技能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生物学知识更新快,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广泛阅读最新资料,紧跟学科的发展前沿,这样方能在课堂上根据内容及时安排补充各种新知识及相关创新发展,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的重要发展前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微生物学研究的经典创新成果

微生物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贡献,许多现代生物学的重大发现与理论,都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或以微生物为实验材料与工具取得的,如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自然发生说的否定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等。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做出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创新,如列文虎克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发明了免疫学接种等;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他推翻了沙眼由细菌引起的结论。在微生物学的课程讲解过程中我们常常引入这些经典的案例,介绍这些案例的发展背景,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介绍微生物学的最新创新成果

世界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学创新成果也相继出现。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至少5年,多则10年甚至更长[7]。所以,教师要大胆引入课程教材以外的微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开发创新思维。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公众号及众多的网络公开课为书本知识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素材,为丰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收集信息,引入微生物学的最新创新成果,让教育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例如,在介绍第三章病毒的特性时,可以引入介绍2014年初在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事件,引起学生的关注,再介绍该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不断关注身边的创新案例和创新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谈谈本校本专业著名教授、校友或是学长的创新研究成果,以实际可以接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三)进行微生物学的创新研究

创新教育的实践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外,在科研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地进取。我们作为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师,常常需要通过自己努力先做好一些创新研究基础工作,然后安排一些课外的创新活动,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更深入的微生物学创新研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研究性的文献,帮助学生从众多的文献中挑取优秀的文献,并通过文献阅读和分析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然后再通过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自己首先进行文献阅读,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一个“从土壤中分离能富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微生物”试验方案,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完成实验过程并实现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通过极小的普通创新活动加深对创新的理解,下一次在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就会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创新动力。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需要将科研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技术传承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新时期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新教育教学融入微生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最新的微生物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教学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一个新的教育世界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只要我们拥抱这种改变,积极推进教育的创新,就能够克服各种难题,创造教育的未来,赢得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12-18.

[2]胡福文.基于工程文化和创客文化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17(11):142-145.

[3]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12-21.

[4]何鹏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6(12):115-116.

[5]项松林,李虹.创新教育融入“原理”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47-50.

[6]乔颖.创新人才、创新教育与创新教育模式内涵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12(1):31-32.

[7]殷亚海.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创新教育[J].劳动保障世界,2016(33):38-40.

[8]黄六容,周越,段玉清,等.开放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农技服务,2010(12):135-136.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6

1.1高校教育教学方面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型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冲突。我国高校长期实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观念和意识的培育,致使学生局限于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而难以发明创造新事物。高校实践教学普遍薄弱,尽管有进行创新的实践教学课,但基本都属于形式化。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未能给予很好的指导和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对于创新教育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多数高校缺少专业指导教师,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学生参与面窄、机会少,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深入。

1.2学生创新观念方面

高校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但创新能力不够,实践的勇气和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的毅力,在实践中碰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不具备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观察力,缺少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发散能力等创新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制约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因素颇多。创新意识薄弱,主动创新精神缺乏;思维活跃,而思维方式不够创新;学生思维够敏捷,但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度;处理问题的方法都类似,缺乏新意和突破,体现在言语、作业、试卷、论文中;毅力不足,面对困难和挫折,很难坚持下去。

2提高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建议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教学必须走深化改革的创新之路,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教学创新是高校改革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存在着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普遍雷同,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过于行政化,对学生创新能力未给予足够关注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高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受到极大阻碍。

2.1高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之路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我国高校应紧跟时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源源不断地去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首先,高校应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应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应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监控、反馈等功能;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最终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最后,高校应将创新教育教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要在育人观、人才质量观、教学观等方面深入落实。

2.2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多面性

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应从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深入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建设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考试制度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命题,将统一性、多样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重点放在发展独特创新的能力和优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高校应优化教师队伍,选好学术带头人,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培养,并随时更新知识,加强进修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试制度的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才能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才能使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2.3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要加强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认知,并把这种认知升华为对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进步的责任心。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此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力。创新不仅需要有实干精神,更需要有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以及坚定的意志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应该突出目的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实践是创新精神的源泉,知识教育本身不能带来创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3小结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7

[关键词]英语教育;创新教学;策略

创新英语教育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模式探讨的主旋律。因此,英语教育创新教学策略的探讨实践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一过程的实践对推动英语创新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教学在英语教学策略中的作用

1.1推动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不是我们理解的表面管理,而应该是深层次的发现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思维,造就创新思维能力。英语教育创新教学是一门注重学还是能全面发展的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当然我们不能使用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来代替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现代的思想理念才是当前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创新课堂改革是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程对课堂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课程的发展变化,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学模式。我们新课程的英语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注重素质教育,体现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作为创新教育模式的主体,在课堂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记忆、思维作为学生创造活动的学习基础,从而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可以顺利地完成该学科的学习。在英语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英语课不是一门理解课,而应该是一门技能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以致用,在学习之前可以做到课前预习,学习之后可以做到及时复习,常常听朗读,并模仿朗读,形成科学性的记忆。

2英语教育创新策略

2.1创设学习氛围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认清楚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首先就需要英语教师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比如说在学习人的外貌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英语对班级内的同学进行描述,让学生进行猜想,之后再让学生描述其他学生,这样的教法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是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套阿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评价,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锻炼学生的地位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创新英语教学策略,采用讨论、启发等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

2.2灵活运用语言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但是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发音的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发音与语法形成至关重要,除了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中肯的鼓励,比如说学生的声音洪亮,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得学生身心快乐,在课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误是必然的,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得到老师不断的鼓励与支持,不断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通过自身的示范、表演等来帮助学生进步,只有这样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才会尽快的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形成自主学习的。素质

2.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英语创新教育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要打破学生对教师非常依赖,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教育创新教学策略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开办各种英语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能力,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从而为创新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相玲.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03):137-138.

[2]张海英.教育创新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08):106-107.

[3]胡丹颖.情境认知视角下创新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12,14(06):126-128.

创新教育教学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策略;高职

现代信息科技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习惯,使信息交流、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将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渗透到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可以使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得到创新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特点分析

新媒体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并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教学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时效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特点和传统形式媒介比较,主要在于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和影响,实现了信息的快速输出和输入。第二,交互性。新媒体时代使每个人成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可以变成信息者,通过更多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个人观点等信息的,加强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交流和互通性。将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更多交流和沟通,改变学生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同时使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等不再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形式进行传播。第三,针对性更强。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加,在进行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需求等进行针对性服务,通过信息推送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学生终端设备。针对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取更多有用资源,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能力落后和学习兴趣欠缺问题,同时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除了与其学习基础等有关之外,还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使得英语学习缺少趣味性,并且与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等欠缺融合。学生学习兴趣欠缺,不会主动进行相关的预习、复习、巩固练习,进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生源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英语学习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顺利毕业获得相应文凭,有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深造学习,有的则是为了提升就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施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目标的区分,并实施针对性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沿用的是统一性教学方式,部分院校按专业进行划分,甚至很多院校是按年级进行区分的,这样的教学现状与学生现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缺少实践教学内容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面临着更大挑战,教师综合能力水平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能力,通过教学计划的优化、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等,替代传统形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业务能力水平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创新策略探索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兴趣带动学习[1],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注重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应用于新生入学阶段,以一个学期为限,以整体提升学生英语基础为总目标。按学生专业、英语基础和兴趣爱好等内容,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巩固层、创新层。基础层次的学生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巩固层次的学生以其所学专业为中心,扎实英语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创新层以学生学习兴趣和今后发展为主要目标,利用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设施,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展,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通过观看英语影视剧,使学生对剧情进行英语描述、角色分析等,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知识竞赛、读书竞赛等活动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机会。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功能,促进英语

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多样化发展第一,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功能。新媒体技术的利用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对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促进作用。比如,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图像、音视频等形式,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提升学习兴趣,并将给图像、视频等进行配音作为英语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些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依赖新媒体技术教学设施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这样的交流方式[2],加强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并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使教师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反馈的相关信息,进而提供针对性指导。同时这样的交流沟通方式也是现代学生更加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减少了学生与教师间的隔阂,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更多先进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信息资源有了多种渠道的传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具有较强的应用特点,因此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到更多实时信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具有实用性,还可从中学习到不同专业英语语法、知识应用的差异性。

(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实施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充分结合国家人才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更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一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转变自身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制订教育计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发展需求、自身特点等,使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结合现代学生特点,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教学内容以及合适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和教学心理素养等,与实施专业性教育和提升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关系,其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关系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三是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责任,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比如,聘请英语专业人员,到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加深对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以进行针对性的自我能力提升。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索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策略[3]。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教育功能,可以实现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不断分析和研究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对提高我国教育工作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洪锦.教育技术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29-30.

[2]李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