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1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2

1.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大企业封闭式科技创新鉴于大企业与科技创新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实践、理论重要性的多重强调,使得这一时期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以大企业为研究样本。如,熊彼特在提出科技创新理论时就认为大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基于这一时期经济、科技环境的局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的确更有可能吸引、提供、负荷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源[3]。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此外,Maclaurin(1954)通过对美国1925—1950年13种工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大型企业在构建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大企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创新专利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具备了另一个显著特征:封闭。如,Turner(1954)在对191个企业科技创新境况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企业以自身内部资源为支撑,很少吸纳或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创新。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研究思路基本立足于单个企业本位组织内部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上,即如何通过自身条件调整(包括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适应外部环境,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效能的最大化。所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对其内部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二是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及其自身组织安排对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

3.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科技创新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具体表现在:创新参与主体不仅由大企业拓展至中小企业,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也参与进来;突破组织边界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战略思维撬动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创新过程不再是机械、线性的,而更趋于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创新不再满足于1+1=2的线性结果,而是努力获取1+1>2的协同效应等。总之,科技创新模式由大企业封闭式创新步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且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细化科技创新模式,其中已被广泛认可且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创新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就已经面临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研发过程日益复杂的现实,单兵作战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Arnold(1954)当时就认为合作研发(cooperativeresearch)可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Arnold详细分析了4类从事研发的团体及9种出资团体,冲破了单个企业独自研发的组织路径选择,开拓了研究科技创新多组织(单位)合作创新模式的先河]。但是之后合作创新研究并未受到重视,直至70年“I/UCRC”(Industry/UniversityCoop-erativeResearchCenter)的提出,合作创新研究才受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创新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Franks(2000)将供应链思想引入创新领域提出的“供应链创新”模型和Etz-kowitz等(2000)构建的大学、政府及产业“三重螺旋”创新模型。

二、创新系统模式

1.基本科技创新单元间的合作具有偶发性,为了使合作创新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需要相应的系统予以持续培育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创新系统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且形成了三个代表性流派:以Free-man(1987)、Lundvall(1992)和Nelson(1993)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他们从国家层面关注创新过程,认为创新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内在逻辑性,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9-11];以Cooke(1997)和Braczyk(1997)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他们批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过于模糊,并用区域予以取代,将分析对象具体化,这为分析一国国内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提供了分析框架;在吸收“三重螺旋”创新模型的基础上,以Malerba(2002)为代表的部门创新系统也已形成,他们将分析对象定位于更为微观的“部门”(sector)。可见,创新系统更加侧重科技创新宏观层面,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为有效规避合作创新偶发缺陷,促进合作创新持续进行提供了系统保障。创新网络模式。为使系统性创新更具有可操作性,创新网络应运而生。创新网络最先发轫于Imai和Baba(1989),Freeman(1991)在引证并接受了两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正式采用创新网络这一名称,是指“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Gemiinden等(1996)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以管理机构、供应者、协同供应者、研究与培训机构、竞争者、批发商、客户、咨询者为合作者的创新网络参与主体模型

2.明确了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Sheffi于1985年提出的超网络(Supernetwork)已被引入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并成为创新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创新网络模式为合作创新水平的升级和创新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可能。创新集群模式。科技创新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某些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总是比其他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具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出,甚至会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现象。OECD基于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整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和《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驱动力》两部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之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对于创新集群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和多样,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美国竞争力协会(2010)基于高强度合作视角的分析、Preissl等(2003)基于技术功能联系的解读和Scott(2006)基于创意领域的诠释。至于创新集群运行方面,创新机制、创业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区域发展机制成为其有效实现的4大核心支撑机制。总之,创新集群模式的出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或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也为合作创新、系统创新和网络创新的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在梳理、总结创新已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在2003年《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他在对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做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智力资源的流动与私人投资及其对外部知识的支持是开放式创新产生的重要原因,且认为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内部)的路径将外部(内部)的想法商业化推向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新公司、认证许可等。之后,Ches-brough(2004)又对开放式创新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为开放式创新的切实推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3.网络众包模式。2006年,Howe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Estellés-Arolas等(2012)在总结40个已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众包的定义,是指一种在线参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科研机构、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灵活需要解决的任务,大众自愿承担任务;并廓清了网络众包的8个特征:清晰的任务承担者和众包者、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承担者报酬明确、众包者可接受的报偿明确、在线参与、一定范围内的公开征集和使用网络。可见,与以往创新模式相比,庞大、分散的参与者管理成为此种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两种解决方案得到认可:一种是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构建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为网络众包中研发问题的编码、信息化和模块化提供技术平台;另一种是采用管理方案,如给每个研发问题指定一个项目经理或通过“动机—诱因—激发—行为”模型对参与者实现有效管理。作为刚刚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所独具的创新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化和创新过程民主化为已有创新模式的发展,或者几种创新模式的整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1.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且科技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问题相应产生,具体来说:合作创新弥补了孤立、封闭式创新的能力或资源局限;系统创新规避了合作创新的偶发性,使其更趋稳定和可预测;创新网络在超脱了合作创新过度关注微观创新单元间两两关系束缚的同时也具体化了系统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创新集群则摒除了均衡发力的思维,以有重点、分步骤的路径实现了创新辐射,同时紧密结合产业集群,使创新更加凸显生产力属性;开放式创新更加侧重创新要素组织间的无缝流动,为创新资源的集成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网络众包更是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创新民主化,为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可见已有科技创新理论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为现实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引。然而,已有文献在以下研究中仍显薄弱,急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前述文献可见,目前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集中于技术领域,而对于更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却关注甚少。所以,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可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到底如何进行?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3

摘要:本文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 科技创新 目标 意义 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力争到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历史;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是总结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论断,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诚然,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研究也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仅将这一思想放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小范围内来研究,不免疏于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三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的全貌,难免会影响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利于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创新的伟大意义,最终会妨碍发展科技生产力实践的深入。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关性的历史演进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相关”阶段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手工工具上,这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知识几乎为零,而技术也微乎其微水平也极低,由于科学缺位,技术微小且水平极低,人类的谋生又鲜有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就无所谓相互作用,即三者是一种“不相关”的关系。生产力系统中除三大实体性要素外,别无所有。若用公式表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则为纯粹的三要素和的形式即: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弱相关”关系

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有闲阶层”可以专门从事所谓的“求知识”的科学活动,这时科学初步产生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有闲阶级、贵族奴隶主、地主们鄙视掌握工艺技术的奴隶、农民等工匠劳动者,也鄙视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关联”阶段

工业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电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明显,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强相关”阶段

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只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才得以产生;没有无线电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与发展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但他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也是明确的。1956年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毛泽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所以,“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ZW(DY]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9.[ZW)]并号召向“向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伟大的技术革命”。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ZW)]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变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现代科技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不仅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实现人类的希望依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要靠科学。”[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ZW)]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和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江泽民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江泽民高度重视创新,把它视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ZW(DY]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ZW)]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江泽民系统地思考了科技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都是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至此,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互不相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三者潜在的逻辑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演化到其现实相关性和外在统一性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外生产力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生产力发展史大体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生产力历次划时代的飞跃,决定的因素和标志是劳动资料性能的巨大改进。而劳动资料的改进,又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的。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尺度可以把人类产业史划分为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等四种社会技术形态。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论。科学技术从无到有,水平由低到高,力量从小到大,与生产力由不相关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不显示出科技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崭新的实践基础上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刻揭示出科技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章亮.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曾德高.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4).

[6]李英姿.论江泽民对科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当代青年;大学生;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终身勤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知识经济需要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看到,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和应用之上,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电脑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人们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果不终身学习,不具有创新能力,知识陈旧,得不到及时更新,就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仅在社会上难以有所作为,而且还会拖社会发展的后腿。所以,在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时代,必须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结构和产品制造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不仅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事物,也包括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以及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其他诸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迅速。在知识经济中,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即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可以灵活地生产各种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原先那种大批量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而且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不管是适应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化,还是适应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创新都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唯有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力因素,也要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甚至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有创造思维而没有勇气胆识、献身精神、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完成创造过程的。所以,为了适应生产力要素结构、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根本变化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全面提高素质,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及其比重急剧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生产一线人员、体力劳动型岗位的减少,服务业、经营管理、脑力劳动型岗位增加。仅仅凭借一身力气顺利就业,已经越来越困难。所以,为了适应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脑力劳动型就业岗位不断取代体力劳动型就业岗位的要求,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生产经营日益拓展深化,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现象。这需要大量具有世界眼光,精通跨国生产经营的人才。所以,为了熟悉世界市场,把握世界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畅游,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五,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没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难以消费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难以解决消费中的实际问题,难以适应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这不仅制约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对人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为了适应知识产品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

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新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面对世界知识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资源产出率不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从中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了顺应世界发展的大势,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呢?在2006年6月5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要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素质和品格: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坚持在为祖国、为人民勇攀科技高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为追求真理、实现创新而勇往直前;三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构建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养成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善于对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关键性对策;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挫折失败,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练,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应该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三、把握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能力,可以分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行为能力,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一般来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新发现、新发明的思维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发现新事物、新联系,发明新方案、新工艺等等思维活动都属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活动包括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对“事物”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所谓事物,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创新思维活动,以对事物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为基础,否则,难以形成事物之间“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了。

第二,在认识事物基础上,对事物之间“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所谓部整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总过程与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告诉人们,系统的功能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及其结构,不等于各个部分(要素)简单的加和。所谓因果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引起一方是原因,被引起的一方是结果。对某一具体的因果关系而言,二者是确定的,不能因果颠倒。因果关系肯定是因在前、果在后,但是前后出现的事物、现象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如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等。创新思维过程,必须对事物之间的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认识了事物之间的部整关系,意味着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把握了构成事物的要素和结构;认识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意味着把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否则,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事物之间“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认识,创新思维还是无从谈起。

第三,在认识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清晰、正确的“共性关系”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所谓共性关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共同本质特征的关系。在事物、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同层面,都可以形成共性关系的认识。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共性关系,才能划分事物的类别和层级,才能举一反三,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才能形成创新思维。

第四,在认识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清晰、正确的“相似关系”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四个关键环节。所谓“相似关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有些方面相同,有些方面不同,既同又不同的关系,也就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关系。事物在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统一性、共性,又存在多样性、个性,这必然造成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似关系。相似关系的认识是创新思维必须达到的思维层次。只有达到了相似关系的认识层次,才能最终完成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创新性思维。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创新思维能力,实质上是对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创新思维不是智商超常者的专利。平凡的生活中,当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对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进行综合信息处理时,就表现出了创造性。人们对创新思维活动进行经验总结,给出了如下的金玉良言: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创造的契机;不满足是创新之母;好奇心是创造的开始;常抱疑问态度,从身边事物着手;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锻炼想象力,活用联想力。

观察、思考、好奇、疑问、想象,无非是要对事物、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进行信息处理。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的发现诞生于仔细观察之中。仔细观察什么?观察那些还没被人们认识的事物,观察它们之间的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然后再进行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深入思考,就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

人们常说,创新与模仿有时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往往先从模仿开始。模仿之所以能导致新发明,其关键是在原有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信息的基础上认识共性关系,再认识相似关系的结果。模仿创新思维活动要突破的关键点一般较少、较为简单,所以容易取得创新效果。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6

如何从战略上突破制约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的瓶颈,实现我国成为软件强国的目标,是与会代表们最关心的问题。

“当前软件技术正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服务为核心转变,这给我国软件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是当前我国软件技术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技术的要求,因此加强软件科技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软件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是摆在整个软件科技界面前的重大使命。”在1月15日召开的全国软件技术创新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强调。

新年伊始,科技部召开的这次全国性的软件科技创新会议可谓意义重大。在这次会议上,科技部公布了关于《关于加强软件科技创新,推动软件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与会代表们共同讨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软件科技创新的思路、任务和措施,认为要抓住全球软件产业调整的重大机遇,在加强软件知识产权、软件技术网络化等方面寻求软件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模仿路线是最大瓶颈

“十五”期间,我国的软件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发展。CPU、操作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得到应用,基于自主内核的服务器系统和专业操作系统研制成功,新一代的中间件产品研发取得突破,为构建我国基础软件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目前我国软件技术总体上还是以模仿、跟踪和应用产品开发为主,还处于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还有显著的差距。”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在软件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技术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没有形成具备完整、系统的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没有形成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的软件技术体系。这些都构成了制约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卫指出:“基础软件和核心软件的关键技术、管理知识是买不来的,立足于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爬升的必有之路。”

基于这样的现状,会议指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取软件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仍然是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机遇来自网络化

软件业是现代信息产业的灵魂和基础,也是IT领域内充满诱惑和机遇的行业。但是软件技术从孕育、成熟到获得产业应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从一项软件技术诞生到产业基本完成大约需要5~10年时间。在全球化环境中,IT领域呈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得软件技术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在软件行业内,应用模式更能创造技术发展的机遇,因此,促进现在软件业应用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信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是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机遇,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软件应用模式的转型。因此,在这样一个时期,网络化将会成为软件技术的主要应用载体和发展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怀进鹏认为,在未来,以网络化进行软件技术设计开发,以面向网络的服务支撑环境、延伸网络操作系统,以应用模式创新现代服务业和其他重点行业,将成为我国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首先,在技术上,网络化和嵌入式领域有许多待开垦的处女地,应用面非常广。面向现代服务业、面向现代核心高级技术软件和适用于网络化的软件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这个领域当中还有很多规则没有建立。第二,在网络虚拟计算环境里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杀手级应用,因此对于软件技术来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这部分的技术发展已经显现出潜在的动力,微软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部署。

网络化为软件设计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是我国软件技术发展应该把握的一个重要时机。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有70%的错误是发生在需求设计和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使以单机为基础的传统软件开发方式向网络化发展,如何从现有的资源当中有效集成和整合以支撑复杂的应用系统,都是发展的关键。

会议指出,能否把握网络化及其引发的其他重大技术变革,将是今后我国软件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五项重点力促转变

“软件产业大而不强,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龙头企业,软件专业化的分工还没有形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衔接还不够通畅,整体上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能参与有限的利益分配,没有形成软件产业链的核心和依托。”这是徐冠华部长对我国软件产业现状的评价。

为开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在软件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徐冠华在会议上提出了未来几年中要做好的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首先,加强我国软件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工作。科技部将设立专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深入研究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根据世界软件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软件技术基础,制定软件基础技术路线图,指导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其次,发挥市场资源优势,面向重大行业应用,推动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其中要重点抓好对发展战略行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现代服务业的软件创新;通过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加强出口渠道建设,倡导建立以大型软件企业为核心的软件企业联盟,向软件设计与业务流程外包等产业链高端发展。

第三,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基础软件的开发,占领未来软件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重点研究智能感知和先进计算、自组织网络和虚拟通信、信息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鼓励研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智能化的网络接口,研究高可信软件基础理论,构建高可信软件的生产环境。

第四,推动管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在软件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成立支持软件产业技术联盟,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软件创新体系。

第五,加强软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加强软件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中级软件技术人才群体的形成,同时引进国外人才。

链 接

《关于加强软件科技创新,推动软件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摘要)

一、重点任务

1.掌握基础软件关键技术,提高软件原始创新能力;

2.支持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

3.加强软件技术产业环境建设,建立基础条件与公共服务平台;

4.发展战略方面,研究和制定我国软件科技创新路线图。

二、具体措施

1.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软件科技创新;

2. 开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环境建设引导工程;

3. 加强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4. 加强科技计划的协调和衔接;

5. 形成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机制;

6. 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

7. 优化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环境;

8. 完善软件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

9.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