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管理范例

创新教学管理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1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教育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师范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各类问题也是凸显无疑,需要结合时代需求进行调整。在我国的宏观整体的大背景下各类创新教育正逐步成为业界追捧的对象,笔者试图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2.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队伍建设存在问题。首先,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问题,这是制约其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各类的理论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满意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做好管理队伍的实际建设方面各项工作,否则在其顶层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最终业务展开没法达到人们的预期高度。但结合我国的整体业务发展来看,大部分的院校教学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的学历相对比较低、个人的管理理论技术持有相对落后,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难以做到高效运转;部分师范院校管理人员都是些编外人士、有的则是各类领导的亲戚,这类人员加入到队伍中[1],将非常不利于实际的管理业务开展。所以其建设问题非常棘手。

2.2管理体制非常刻板。其次,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就体现在其体制非常刻板。很多的教学管理体制都和高校教育体制相符合,有的还是延续上世纪的模式,与时代非常不接轨、整体看起来非常的过时,这不仅会导致实际的效率低下、还会在很多时刻引起人们的反感。以笔者所在地区师范院校为例,很多的教学管理者对于各类导师的考核非常的“斤斤计较”,每个项目都要抠字眼,很多的信息类科目讲解,在传统模式下是需要结合幻灯来操作的,但新时期倒是基本都是借助于各类信息设备、比如投影仪以及笔记本来操作,但有的教学管理人员还是硬要看到幻灯片才可以,这就导致了很多科目讲解人员意见非常大,正常的工作难以开展。

2.3管理观念非常守旧。除此以外各类管理者持有实际管理观念守旧、也是制约其业务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制约。对于其管理业务而言,和各类教学的工作不同,其主要任务是需要理论做宏观指导的,也是需要引入各类新技术的。但我国的当前时期教学管理工作大部分还都是人工自主操作、借助手工来做业务;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很多管理者还是将“马斯洛层次”等视为作重要的观念,这是完全不符合时代特点的、也是管理理念守旧的实际体现。

3.创新教育背景下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3.1努力优化人员素质。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人才是管理业务核心的要素。所以其教学管理好坏的决定因素、就是其教育的管理队伍建设。师范类的院校必须要重视这方面的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实际的效率,也有利于协助师范类院校实现其培养人才目标。我国很多师范类的高校都将其重视的点置于教学硬件的购置和培养高素质师资团队上,这是没问题的,但对于管理队伍与人才培养也是必须重视的,否则将会到来很多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实际培养的根本目标加大培训力度[2],提升其教育界管理人士的思想和眼界,提升其管理水平。

3.2进一步改革其教育制度。制度保障是高校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其管理业务而言也是如此的。结合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措施,也是其工作核心所在。我国师范院校需要考核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对于各类不利于其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制度要及时地剔除出去、对于那些需要改革制度的要及时的改革。在实际教学管理任务开展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对学生自由选择权利的充分满足,包括学生学习自主安排的自由、个人的选修课的自由、自主去选择教师的自由、以及对专业的选择自由。这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还需将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考核挂起钩来,以督促他们做好各项业务。新时期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是我国发展的主体,所以其教育制度改革必须结合这个主题来做,才会是符合时代的实际需求制度[3]。

3.3促进其管理与教学业务的结合。在我国无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其他院校,根本任务莫过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促进其管理业务和教学业务相结合是有利的选择。促进其管理工作和科研的结合是很好的尝试,要鼓励更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鼓励学生多去社会上参与各类的实践与活动,提升个人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大对教育业务开展的实际管理力度,对于那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要及时的停止和改革、对于那些有利于学生个人进步的教学活动,必须要积极鼓励其继续发展。各类的教学业务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所以提升各类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实力,也是其重要任务。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今天,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之结合越来越紧密,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我国教学工作中来也是很必要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努力推动信息技术的使用,协助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促进其快速的发展。

4.结语

整体来看我国教学管理在新时期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管理者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创新大背景来做出合理的变革,促进其业务实际质量和效率提升,为师范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小华.论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运行管理原则与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6):43-45.

[2]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2.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2

(一)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实际,综合考虑对人才的培养方针、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因素,还要建立对师生和管理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组织性和纪律性,全方位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知人善任,只有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才有更多的人来融入体制,努力学习和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对教育教学者和学习者以及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同时要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要对表现突出的人进行相应的奖励,要让所有体制内的人有充足的东丽区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体质的运行。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创新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创新,还要求管理者能够创新,在管理过程中应时而变,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创新,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技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启发。通过调动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四化”,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注意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争取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努力达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规则和计划来进行管理,要处理好个人与总体的关系,时刻以大局为重,将不服从管理的和与制度相违的人进行严格的惩处,保证管理的严格和合理。第三,实现教学管理的程序化。教学管理的的任务越具体,效率越高,管理质量就越高,所以教学管理的任务要具体落实到每个管理者的身上,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第四,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要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还要考虑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要努力追求管理的现代化。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是可以被用来进行教学管理的,他们可以在管理信息的收集发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能够方便学校众多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简化沟通过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可以达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设备可以用来更好的监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避免人为操作的疏忽,是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总之,高等院校的管理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有耐心,不断地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不断的创新。

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园里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良好的校园秩序还是要有的,所以就需要教学管理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以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能够走正确的道路。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就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素质。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管理者要受过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一定的思想认识高度,同时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在管理学生和其他人时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努力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好。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作为高等院校的管理者,管理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管理对象进行沟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一个组织,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有组织的管理的同时,管理组自身也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纪律要求,管理者要严格服从上级的要求,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同时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好一些活动。

(四)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让学生能够将该学的知识学到位,同时也要培养他们一些动手和实践的能力,这要求管理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能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充分熟悉,便与开展教学工作。

(五)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大背景数据;民办院校;教学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对传统思想认知的改变,大数据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数字化校园”“智能校园”等概念成为当今时尚代名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知识传播形式和模式,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有力的冲击。民办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国素质提升和为经济社会培养大量合格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民办院校应充分发挥体制和机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利用大数据的平台和技术优势,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提升民办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发展。

一、教育大数据简析

GartnerGroup公司认为,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正因为大数据能够在短期内提供海量数据资料的优势,使其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势必会受到大数据应用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应用将大有可为。教育大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指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效果好与不好的部分,并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院校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

教育管理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推进我国教育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大数据也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并且对原本的教学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进行大数据教学决策的建立,能够借助于对相关教育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来进行教育政策的合理制定,并能够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与管理。大数据有利于我国的科学教育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时,就需要专注与每一个过程的控制以及分析,并需要对现有教育系统中管理数据进行分析。鉴于对同一个重要管理对象所记录的不同数据,还需要对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随着大数据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民办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原本单一的组织管理模式教学在受到大数据的影响之后,其只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并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才能够实现自身教学管理的健康发展。因此说,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民办院校的教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也要求现有的民办院校能够对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变革,并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进,才能够促进我国的教育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进行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实施

现代的教学模式大都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因此说民办院校在教学环节中,还需要积极去应用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来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下的基础数据分析能够让下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可信度变得更高,并能够实现学习者以及教育者上方对于教育过程与结果的科学判断以及鉴别,从而为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个性化的教育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并可以使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从群体教育开始朝着个体教育进行转变,而个性化学习以及差异化教学的实施,也能够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对于个性化教学都抱有一定的重视态度,并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尝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却发现,现阶段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这也就制约了我国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让我国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并能够为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一种可能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则能够发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的针对性进行,并能够借此形成一种持续化的教学优势。此外,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着其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之下,如果借助于大数据来提升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也是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想提升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需要在根本上对现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需要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需要从每一位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来进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现阶段不断改革的教学体制之中,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借此实现学生们全面发展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欠缺,也使得个性化的教学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相关的教育人员就可以充分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使得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充分实现,并能够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对现有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

民办院校是我国现有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还会采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对于学生评价的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就需要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评价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持续性的教学管理方法。而在大数据时代中,教学评估作为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方法,其本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们的评估评论也不再只是一种固定性的结果,这些数据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围观行为进行不装,并帮助教学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来让其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在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民办院校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并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对教育体系急性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在现有条件下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够推动我国的民办高校其教学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的管理与创新,并且能够为现阶段的教育宏观决策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来使得现阶段的学习与教学个性化成为一种可能。因此所民办院校只有在大数据时代内对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完善,才能够使得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仁刚.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4

对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顺应时代的进步,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并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环境等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策略展开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教育;创新;教学管理;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管理者,除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时刻遵守校纪校规之外,还应加强“育人”管理,即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务必培育出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且对国家与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因此,有效提升小学教育中的教学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二、教师应创新与转变教学管理体制

自古以来,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业授道解惑”,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之下,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传业授道解惑”的基本职责,还需具备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与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结合教学管理的相关需求,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与水平。就目前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而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因此,教师为了创新与转变教学管理体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创新教学管理意识。首先,教师必须提升与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对学生而言,教师是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接触较多的人,教师的意识与行为也会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应将教学管理付诸实践当中,尤其在授课、考试以及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加强与落实教学管理,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能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第二,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传统的教学管理内容的侧重点为管理学生的成绩与学习情况,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创新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完成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以致用。第三,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对教学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即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展开创新,务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主要特征,使学生各方面得以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与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与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教师应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务必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在良好、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为了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这也是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完成从“高高在上”向“平易近人”的角色转化,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才能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更加融洽。其次,教师应加强班级的安全与保障措施,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不能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并保障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安全。最后,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构建出和谐、优美、舒适以及平等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情况增添相关的教学用品,并在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进行充分利用,以便发挥出教学用品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四、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其教育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可用之人,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第二,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或者鼓励学生向通才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用之人,能够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将所学技能派上用场,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衡量学校办学的客观标准应是学校要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明确素质教育的意义与发展方向。为了确保素质教育得以推行并有所成效,学校必须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即教学管理需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社会所需要类型、层次以及规格多样化的特色人才,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多样化的需求也更强烈,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对教育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学校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应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使教育与培养相统一,从而使学生实现道德、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协调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管理务必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则是对学生的智能提升与个性发展引起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具备高素质、多层次以及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务必对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还应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并使小学教育更有活力与动力。

作者:闫连江 单位:双城堡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其逐步广泛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推动力。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信息采集效率更高,且管理方式多样化,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弱化了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对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创新策略,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紧迫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逐步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第一,信息丰富性。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不再是某一个人的专属权利,每个个体均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且信息内容覆盖范围广阔,体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并且依托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资源,类型十分多元化,其中包含视频、文字、图片、音频、动漫等多种形式。第二,即时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差别,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特点,传统媒体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因此,导致信息传播及时性较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均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信息或接收信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并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途径[1]。第三,交互性。这是新媒体最具显著的特点,个体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浏览各类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实时互动功能,与信息者展开实时在线的交流和互动。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递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迎来诸多机遇,基于新媒体的大众性和互动性特点,信息采集、传播与反馈等各个环节发生较大变化,信息采集与传播的渠道更为广阔,极大提高了信息采集与传递效率,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能够更快地获得反馈信息,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诸多便利。例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为学生打造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同时,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提升教学管理方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此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也可以打造新媒体官方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以及官方微博账号,及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点击链接即获取教学信息的途径,促使其对教学管理计划更加了解,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继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二)有助于教学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与教学内容,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通过实时在线交互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况,继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式。除此之外,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例如针对在校生的学习指导建议、针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及教学管理日常涉及的管理制度、缴费要求、考试成绩等,在新媒体的充分融合下,管理者可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继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新媒体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冲击

(一)教学管理互动性不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必备品,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例如,当前许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智能电子设备打游戏、看小说、看影视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课堂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不仅会对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周围认真学习的学生。同时,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十分追求网络文化潮流,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十分抵触,即便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大部分学生均无动于衷,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师生之间互动性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提升,更加大了教学管理工作难度[2]。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作弊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但生源质量却普遍偏低,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受网络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大多数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考试及格,考试过程中违背诚信、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各类新兴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先进的作弊手段。例如,隐形耳机、微型手机等,在高职院校的考试活动中,许多学生会借此来作弊。加之高职院校在考试活动中,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甚至有许多学生利用手机搜索答案,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难度,且由于学生作弊情况的存在,难以了解学生的真正学习水平,无法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影响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和“00后”,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心智发展相对不够成熟,本以为进入高职院校就获得了自由,在面对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时,会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并且新媒体和网络技术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网络中的消极文化和不良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久而久之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部分学生并不遵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各项教学管理计划的贯彻落实面临诸多阻碍。

四、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一)审视教学管理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平台,依托新媒体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注度,使学生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认知不断提升。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了解新媒体当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为大学生提供自我表达途径。例如,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经验,在新媒体教学平台中分享,为其他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参考借鉴;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教案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素材[3]。此举能够极大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且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利用价值。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完全摒弃,而是应保留其积极的内容和模式,通过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引入,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供良好的辅助工具。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需正确认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师生角色和地位,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模范形象,作为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主体,通过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最为直观且具有说服力的教学管理方法。

(二)扩充教学管理阵地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管理平台,结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为其打造良好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或QQ等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设置群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且在该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意愿,实现一对一互动或一对多互动。在具有即时性的交互平台支持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走向,继而针对性选择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突破自身以往的角色束缚,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言论和思想,教师可以利用私聊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引导。第二,打造教学管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及时公布各类教学管理信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例如,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借助公众号或微博平台公布教学管理日志、教学活动日志,分享校园故事,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集思广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共同打造教学管理新模式,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丰富教学管理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结合时展形势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对传统教学管理工作内容进行适当取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并且教学管理内容的指向性相对较差,导致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不断丰富教学管理内容,深化教学管理内容的理论内涵,且保证理论内容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充分凸显教学管理内容的新媒体时代特征。对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创新管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从基础内容架构着手,不断增强教学管理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基于虚拟空间维度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继而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新媒体的优势和劣势,避免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影响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现实交流能力。此外,在构建教学管理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所选取的内容具有价值和意义,立足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教学管理内容进行保留和升华。此过程中,高职教师群体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者,需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4]。

(四)完善教学管理评价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才能贯彻落实各项教学管理计划。对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教师参与管理机制,转变责权,不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而在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客观准确的评价反馈,可以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当前工作的不足并制定教学管理优化对策。具体实施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着手: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发展需求,充分彰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评价的标准发生变化,更注重考察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其中包含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心理素养、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应不断转型升级,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价值,在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人才需求,以新媒体平台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评价。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教学管理人员应正确认知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管理评价标准,使其精细化、合理化,能够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起到规范性作用。

(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新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和手段,仍然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加以运用,才能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对此,要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新媒体素养,使其树立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创新意识,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平台获取充足的信息资源,且对各类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一方面,高职院校管理者自身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体意识与能力,能够将新媒体技术灵活运用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为教学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夯实高职院校新媒体物质基础,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教学管理软件。同时,应定期开展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是提升管理者知识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媒体作为新鲜事物,许多教学管理者对其的了解并不充分,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培训的形式,促使教学管理者掌握更多的新媒体知识,并有效锻炼其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学管理者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管理者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并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并将纳入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标准中,对教学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督促,在高职院校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新媒体环境和氛围,引导广大管理者形成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识。

五、结束语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毕业学校;管理制度;策略;研究

在教学管理中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策略,所以学校领导要本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开展科学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注重对人才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引导,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职业院校管理中,学生感受到学校管理的压抑性,不利于学生释放自我,主动地创新和思考。所以学校领导要增强创新意识,在管理中融入创新型的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当前职业院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不够科学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学校领导要本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职业院校的管理科学性。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在管理中管理方式过于传统,管理理念不够科学。大部分职业院校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管理的引导工作,并没有意识到学校管理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如何提高学生对于专业技巧掌握能力。并没有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我国职业院校管理活动都是强制性地引导学生服从管理的规章制度,而不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所以传统性的管理措施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严重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

1.3管理方法过于僵硬

在职业院校管理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利用过于僵硬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强制性地学习和思考,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由于学校领导将教学管理的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能力上,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了解社会实际现状,难以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进行相互连接,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了影响。

2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变化

2.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创新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在新时期内学校领导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所以在院校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科学的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学生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认知。职业院校也要以服务为宗旨开展教育管理措施,利用个性教育管理观念,使职业教学能够彰显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为社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育措施,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的高效性。职业院校在创新管理策略时也可以向社会寻求管理的帮扶增强创新理念的有效进展,极大推进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使职业院校人才培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素养,摆脱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

2.2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发生了变化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职业院校领导要以培养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管理中要彰显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色和科学性。学校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在授课时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掌握能力,有针对性地教学引导。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动手实现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管理时,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通过动手实现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时也要注重转变教育管理的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校要利用固定教室集中授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也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方法,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地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管理科学性。

3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注重以人为本增强教学的高效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要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所以学校领导在创新管理措施时要注重强调以人为本,顺应学生的个性,利用个性化管理理念不断地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教师也要将教学制度与社会相互结合,从实际上出发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步入社会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潜能,并且在管理中明确办学的主要目标,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职业院校领导在学校管理时要突出办学的特色。并且在实践类的教学引导工作中,与企业相互结合创新管理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动向,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3.2优化专业设计,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职业类院校要想推进教育教学的高效性,就要促进学校管理措施的创新性发展,灵活的设计专业内容,优化专业的结构,增强教师的管理措施。由于职业院校是为社会提供职业型的人才,所以职业类院校要在管理时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增强师资队伍的教学科学性,提高教师的科学管理理念。并且在教学中要注重区域就业市场,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地区企业对于本专业的需求力度。在教学中提高管理的目标性,为企业培育优质的人才,职业院校要创新管理措施,就要增强师资队伍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学队伍,能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科学性的保障。所以职业院校要想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就要组织教师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能够在科学的培训中不断的树立正确的管理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

4结束语

在职业类院校教学管理中学校领导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创新性的管理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也要积极地学习其他职业院校优秀的管理措施。并且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思维,进行管理的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注入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锦华.我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定位——关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教学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17).

[2]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02).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7

一、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当前,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的片面性比较强,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创新管理体制。首先,我们应该更新管理观念,养成科学的管理意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同时,要优化教学管理的实际内容,改革传统教学管理中应试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加充分地锻炼。作为教学管理负责人,应该准确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在小学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小学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创新。这就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学管理体制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要创新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提高小学教学管理体制运行的科学化。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在衡量教学质量的时候,除了考察教师的教学成绩之外,还应该考评教师的板书、教案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教学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竞争,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形成很好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机制运行的效率。

三、鼓励创新

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教学管理来说,应该围绕着学校的发展来实现创新。小学教学管理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因为小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受各种文化熏陶和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学管理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逐渐适应社会。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比较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比较丰富,通过鼓励创新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使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鼓励创新应该作为小学教学管理体制运行的一种价值追求,从而能够为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小学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能够养成创新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开展民主政治

在小学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政治,从而使小学生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这就需要在选举和任用学校领导的时候,应该通过民主和法治的方式产生,通过竞争性的机制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学管理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应该符合民主法制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所以,在小学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在校园内充分发扬民主政治,在管理过程中真正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保证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8

关键词:高教普及化;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实现了量的飞跃[1]。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的总规模为4002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4]。然而,由于连年扩招,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持续有效补充,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团队参差不齐,制度建设跟不上时展等问题普遍存在[5-7],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高等教育普及化单纯扩张在学规模不是最终目的,核心还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管理对象和日趋发展的经济社会进步,如何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03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4]。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必须针对高教普及化形势下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教普及化下教学管理现状

教学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8]。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高校虽然在不断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但在具体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1.1人才培养理念更新滞后。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9],以人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教学管理工作缺少专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按照传统的固有原则和既有规定来进行,没有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随着高教的普及化,大众教育消费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仍停留在“管”上的教学管理无法适应高教消费市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滞后于时展需求的教学管理理念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职业发展缺乏长久性,难以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1.2教学管理模式僵化单一。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仍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管理行政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少了一些民主化和人性化[10],在决策、管理、监督、评价及考核等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少部分人员参与的封闭管理系统,没有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容高度一致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使高校难以突出自身的培养特色。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影响,高校更偏重理论教学,忽略了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11]。即使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绝大部分也是在校内完成,借助社会的资源较少,没有让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使实践能力培养大打折扣。高校侧重管理,忽视了引导,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和服从的状态,因材施教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管理制度因循守旧。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好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和关键[12]。但大部分高校很多管理制度仍然存在明显的行政化与体制化特征,更新慢,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培养计划在培养周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很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及时调整。在选课方面,学生的自主权受到了一定限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发展空间。在专业方面,学生很难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更改[4],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4教学管理团队参差不齐。教学管理有别于行政管理,它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除了要懂得行政管理外,还需要懂得教学业务,比行政管理更具有专业性。很多高校在建设教学管理团队时,常常忽视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学术背景的考察[13],简单的把教学管理工作和一般行政工作等同起来,导致教学管理团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现象。有一些管理者虽然从事过教学工作,但经验主义严重,缺乏科学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不能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学管理团队创新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重视管理而忽视创新,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高教普及化下的教学管理创新基本思路

2.1突出办学特色,以人为本。高教普及化规模越来越大,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14-15]。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基本价值观的体现,强调以人为中心,在给予人尊重、关心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管理目标由控制转向服务,将学生的权益和未来发展作为管理的衡量标准,本着服务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破机械化的传统思维定势,回归服务本位,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学生的发展成长作为管理首要目标。充分调研和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各专业特色及人才职业长远规划,结合市场经济情况和科技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和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推动特色创新办学提供纲领[14]。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在个性、认知、习惯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求同存异,积极引导,因材施教,坚持知识与人格并重,素质与能力13并行,促进人才健康成长[4]。管理者和教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和关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保障。

2.2探索先进的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教学方式及考核办法,优化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教学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教学管理的成效。应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这几方面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在管理机制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机制[16],鼓励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在管理手段上,要适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学科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和评价反馈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纠正。在教学方式上,应结合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模式的学习平台和渠道,突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法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最终评价。对教师考核而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采取灵活的多渠道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互评互动,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2.3遵循可操作性、灵活性、时效性等原则,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性文件,是保障高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认真梳理所有的制度文件,充分考虑教学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优化改进。各项制度要人性化,既要站在管理者角度,也要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避免不协调情况的发生。有些教学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制度的执行。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尽量画出流程图,细化每一个细节。要体现出制度的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之间的差异化,允许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情况的出现。制度要有时效性,文件制度不能一成不变,应在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时完善。

2.4把握教学管理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打造创新意识浓的教学管理团队。教学管理团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培养一支稳定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团队尤为必要[17]。高校在选取和培养教学管理人员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选择有教学经验的人员来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员,要责成其深入教学一线,全程熟悉教学过程。应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交流[18],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应制定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考评和激励制度[13],鼓励他们积极创新,激发工作热情,提升管理效率。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