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创新教学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创新教学管理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1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教育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师范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各类问题也是凸显无疑,需要结合时代需求进行调整。在我国的宏观整体的大背景下各类创新教育正逐步成为业界追捧的对象,笔者试图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2.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队伍建设存在问题。首先,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问题,这是制约其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各类的理论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满意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做好管理队伍的实际建设方面各项工作,否则在其顶层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最终业务展开没法达到人们的预期高度。但结合我国的整体业务发展来看,大部分的院校教学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的学历相对比较低、个人的管理理论技术持有相对落后,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难以做到高效运转;部分师范院校管理人员都是些编外人士、有的则是各类领导的亲戚,这类人员加入到队伍中[1],将非常不利于实际的管理业务开展。所以其建设问题非常棘手。

2.2管理体制非常刻板。其次,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的问题就体现在其体制非常刻板。很多的教学管理体制都和高校教育体制相符合,有的还是延续上世纪的模式,与时代非常不接轨、整体看起来非常的过时,这不仅会导致实际的效率低下、还会在很多时刻引起人们的反感。以笔者所在地区师范院校为例,很多的教学管理者对于各类导师的考核非常的“斤斤计较”,每个项目都要抠字眼,很多的信息类科目讲解,在传统模式下是需要结合幻灯来操作的,但新时期倒是基本都是借助于各类信息设备、比如投影仪以及笔记本来操作,但有的教学管理人员还是硬要看到幻灯片才可以,这就导致了很多科目讲解人员意见非常大,正常的工作难以开展。

2.3管理观念非常守旧。除此以外各类管理者持有实际管理观念守旧、也是制约其业务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制约。对于其管理业务而言,和各类教学的工作不同,其主要任务是需要理论做宏观指导的,也是需要引入各类新技术的。但我国的当前时期教学管理工作大部分还都是人工自主操作、借助手工来做业务;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很多管理者还是将“马斯洛层次”等视为作重要的观念,这是完全不符合时代特点的、也是管理理念守旧的实际体现。

3.创新教育背景下师范类院校教学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3.1努力优化人员素质。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人才是管理业务核心的要素。所以其教学管理好坏的决定因素、就是其教育的管理队伍建设。师范类的院校必须要重视这方面的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实际的效率,也有利于协助师范类院校实现其培养人才目标。我国很多师范类的高校都将其重视的点置于教学硬件的购置和培养高素质师资团队上,这是没问题的,但对于管理队伍与人才培养也是必须重视的,否则将会到来很多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实际培养的根本目标加大培训力度[2],提升其教育界管理人士的思想和眼界,提升其管理水平。

3.2进一步改革其教育制度。制度保障是高校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其管理业务而言也是如此的。结合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制度,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措施,也是其工作核心所在。我国师范院校需要考核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对于各类不利于其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制度要及时地剔除出去、对于那些需要改革制度的要及时的改革。在实际教学管理任务开展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对学生自由选择权利的充分满足,包括学生学习自主安排的自由、个人的选修课的自由、自主去选择教师的自由、以及对专业的选择自由。这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还需将各类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考核挂起钩来,以督促他们做好各项业务。新时期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是我国发展的主体,所以其教育制度改革必须结合这个主题来做,才会是符合时代的实际需求制度[3]。

3.3促进其管理与教学业务的结合。在我国无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其他院校,根本任务莫过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促进其管理业务和教学业务相结合是有利的选择。促进其管理工作和科研的结合是很好的尝试,要鼓励更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指导,鼓励学生多去社会上参与各类的实践与活动,提升个人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大对教育业务开展的实际管理力度,对于那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要及时的停止和改革、对于那些有利于学生个人进步的教学活动,必须要积极鼓励其继续发展。各类的教学业务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所以提升各类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实力,也是其重要任务。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今天,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之结合越来越紧密,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我国教学工作中来也是很必要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努力推动信息技术的使用,协助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促进其快速的发展。

4.结语

整体来看我国教学管理在新时期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管理者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创新大背景来做出合理的变革,促进其业务实际质量和效率提升,为师范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小华.论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运行管理原则与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6):43-45.

[2]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2.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2

(一)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实际,综合考虑对人才的培养方针、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因素,还要建立对师生和管理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组织性和纪律性,全方位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知人善任,只有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才有更多的人来融入体制,努力学习和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对教育教学者和学习者以及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同时要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要对表现突出的人进行相应的奖励,要让所有体制内的人有充足的东丽区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体质的运行。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创新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创新,还要求管理者能够创新,在管理过程中应时而变,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创新,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技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启发。通过调动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四化”,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要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注意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争取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努力达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规则和计划来进行管理,要处理好个人与总体的关系,时刻以大局为重,将不服从管理的和与制度相违的人进行严格的惩处,保证管理的严格和合理。第三,实现教学管理的程序化。教学管理的的任务越具体,效率越高,管理质量就越高,所以教学管理的任务要具体落实到每个管理者的身上,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第四,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只要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还要考虑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要努力追求管理的现代化。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是可以被用来进行教学管理的,他们可以在管理信息的收集发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能够方便学校众多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简化沟通过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可以达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设备可以用来更好的监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避免人为操作的疏忽,是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总之,高等院校的管理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有耐心,不断地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不断的创新。

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园里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良好的校园秩序还是要有的,所以就需要教学管理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以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能够走正确的道路。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就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素质。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管理者要受过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一定的思想认识高度,同时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在管理学生和其他人时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努力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好。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作为高等院校的管理者,管理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管理对象进行沟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一个组织,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有组织的管理的同时,管理组自身也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纪律要求,管理者要严格服从上级的要求,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同时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好一些活动。

(四)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让学生能够将该学的知识学到位,同时也要培养他们一些动手和实践的能力,这要求管理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能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充分熟悉,便与开展教学工作。

(五)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创新理念;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均有所提高。同时,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各类人才的重任,成为了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传统教育方法之下,各高校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主要侧重于教授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忽视了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以此造成了学生缺乏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以此为背景,各高校应基于创新理念,改善现有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借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一、创新理念的相关概述

(一)定义。创新理念是指,构建一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型管理模式和机制,其具有明显风险性及挑战性。创新得以建立的前提在于正确把握社会的体制发展规律和未来前景,而创新理念的成立则是依靠正确分析事物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发展动向进行准确预测。

(二)重要性。此前,在许多社会组织领导者的认知中,均认为现有的管理模式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渐趋完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换,原有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所以,以当前人才市场的不断变换为背景,高校若想培育出创新型人才,需将创新理念运用于管理模式之中,以此设立一套创新型管理模式。

二、创新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一)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校教育获得较快发展,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重视教育改革,将其看作为我国文化改革中的主要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此理念逐步普及到了社会与教育建设层面,所以,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秉持着贯彻该理念的想法,需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创新,进而使自身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的诸多高校均在扩大招生规模,于此过程之中,也显现出了较多问题,例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有所降低等,当面对上述情况时,高校可立足于创新理念,积极实行教学管理改革,其中主要是针对管理理念、人员及制度进行改革,以期促进高校维持可持续发展,此举对于高校而言十分重要。除外,切忌将“改革”视为口号,不重视其本身所蕴含的实质内容,以此促使教学体制同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高校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当前,我们身处在经济与文化都不断发展的21世纪,信息更迭速度较快,且人才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于此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高校为了迎接此挑战,应对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顺应时展为起始点,创新理念为指导,对教学管理方式加以改革,并且对制度及流程可采取同样有效的改革方法,用以使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同发展形势相适应。除此之外,以往所应用的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难以培养出全面人才,所以,各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令其成为一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老旧。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实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之中,仍然偏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负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已经可以熟练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如果对该方法进行改革,务必会对之前已经树立好的秩序造成全盘调整。与此同时,还有部分高校因为自身的经费问题,其难以支撑教学管理改革所需的巨大花费,因而只得选择放弃改革,这就对高校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造成了阻碍。

(二)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虽然,部分高校将教学管理工作委派由专人负责,但却对该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有的学校并未聘请专人负责管理工作,而选择交由其他岗位的人员承担,由此出现了身兼数职的现象。长此以往,教学管理人员就会疏忽对自身的要求,从而使自身素质不断下降,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落后,致使未能发挥出教学管理的实际效用。然而,作为一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其务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性,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可以做好本职工作。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现如今,虽然在高校之中普遍成立了教学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但二者仍旧缺乏完善性,而且,二者也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创新。如果高校在实施教学管理时,仍旧以这种制度作为管理依据,那么最终将很难收获预期的管理效果,特别是针对学生而言,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上世纪盛行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政化与体制化特征,学生必须严格遵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安排,此举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或者,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未将制度贯彻落实于实处,从而导致教学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四、创新理念之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方法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高校为了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实行教学管理改革的时候,应在其中多多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影响下,高校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做好改革的前提在于如下几点:首先,教育者自身需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深知“创新理念”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并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引用该理念,比如:教育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摒弃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育者应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方法。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在遇到各类难题时,可尝试打破原有的思维固式,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主动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总的来说,高校教育理念中理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使每位教职员工都可以得到尊重和自由发展的机会。其次,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考虑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均受行政管理所限制,因此,其成为了高校各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决定部分。所以,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管理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最后,对于高校的管理层而言,更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将创新教育视为教学改革之中的侧重点。

(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在于,教学管理人员给予充分的支持,因此,只有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才可以获得教学管理的应有效果。高校应以创新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有:在校园内积极创设适宜开展教学活动及科研项目的氛围,落实合理的薪资制度,从而为教职工队伍不断注入优秀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可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期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意识,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进程。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培养教职工的创新性精神和教学模式,在培训完成过后学校还需要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的成绩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直接挂钩,进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在培训中的积极性。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各高校在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进程中,以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着力点,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下述做法:首先,高校必须对本校的教学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用以调动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管理,开展此项工作时可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落实学分制度,借以使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然后,高校在不断完善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应举办类型多样的学术活动,从财政经费中划拨专门款项用于科技研究,从而为高校的学术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在高校管理中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科学性,如果在高校管理中,管理者只是依靠个人的经验仅凭主观臆断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缺乏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运用,就很难以开放的姿态来保证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师需要在意现代化管理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教学体系完善实现高效管理科学性的发展。其次,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管理中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学校中的教务部门还需要在监督管理中对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实时监督,教学管理者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意识,强化现代化的科学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对学生所反馈的意见需进行细致性的分析,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若想使教育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则务必要将创新理念融于其中,此举不仅可以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还可以使高校的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各项需要。鉴于当前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议管理者在将创新理念融于管理之中时,可以做到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继而使创新教学管理的优势得到显现,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桂香.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7.

[2]朱礼成.“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分析[J].才智,2017(30):140.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4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1引言

教学管理是指在学校领导的调控下,教学管理者按照规章制度,组织、协调管理人员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一所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水平。因此,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的教务需求。只有进行教学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从静态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整体推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我院教学管理现状

我院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培养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控制过程。我院教育教学活动不但继承了历史的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并依照其发展的基本阶段发展而来。近些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招生量的增加,当前我院也逐渐实现了传统的基本教学模式向着大众化的应用教学模式的基本转变。从目前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来看,我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框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模式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并寻求新的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我院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教、学机制不协调

当前我院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较为为基本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的活力与特点,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务处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其不但承担着对于全校教育进行规划与组织的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各种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当权力过于集中时,教务管理部门就会出现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着职责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相冲突。导致学院在教学管理上缺少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发展规划、教学与课程改革等许多方面缺少有效的教师参与管理的组织机制。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一套基于科学管理的、刚性的制度体系。各大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虽然不太,但是其在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上却是高度一致的。这就要求管理体制既要强调教学的集中控制,又要强调选课的灵活性。由于人才制度建设不完善,当前我院的教学管理还存在许多体制建设方面的问题,自由度也存在不足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诸多不利影响。从实施过程来看,教学管理人员负有管理教学责任,作为院系教学管理单位不应当忽视了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应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4我院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展,适应新时期格局变化,我们进行了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4.1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我院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主要是教学管理意识的创新,教学管理手段的创新等。(1)创新教学管理意识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关键是教学管理意识的创新。我们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时代的特点,对现有的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革新。具体从组织制订教学计划、编制课程表、教材管理、考试管理等入手。将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规章制度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探索,并总结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管理方法。(2)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效率,让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2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没有制度就没章可寻。如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会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我校院系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通过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搭建完整而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1)以学院为重心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也逐渐出现了与社会需求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这种问题更是展现在学校的办学特色无法得到凸显方面。针对这个问题,安徽三联学院提出了优化功能、提升效率的改革思路,并结合校园系三级管理得劲基本模式实施了各管理层级各自的管理职能。由于实施了三级管理,不但有效发挥了各个方面的教学积极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实现了人、财、物的资源优化,从而将立体运行机制推向一个展新的高度。

(2)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运行机制

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我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但提升了学生在环境氛围中的地位,同时也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跨文化素质的复合人才作为院校教学培养的目标与重点。在后续的工作当中,学校通过先后制定和优化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逐步建立了绩点学分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了以个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学管理鲜明的时代特征。

5结语

基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制度改革,需要高校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边实施边建设,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应当强调的是,改革的目的在于组织、引导和促进师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研究性教学,鼓励并引导大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科学研究体验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华东.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上海),2003,(3).

[2]刘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5).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5

1.1高校教育教学方面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型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冲突。我国高校长期实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观念和意识的培育,致使学生局限于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而难以发明创造新事物。高校实践教学普遍薄弱,尽管有进行创新的实践教学课,但基本都属于形式化。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未能给予很好的指导和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对于创新教育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多数高校缺少专业指导教师,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学生参与面窄、机会少,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深入。

1.2学生创新观念方面

高校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但创新能力不够,实践的勇气和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的毅力,在实践中碰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不具备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观察力,缺少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发散能力等创新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制约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因素颇多。创新意识薄弱,主动创新精神缺乏;思维活跃,而思维方式不够创新;学生思维够敏捷,但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度;处理问题的方法都类似,缺乏新意和突破,体现在言语、作业、试卷、论文中;毅力不足,面对困难和挫折,很难坚持下去。

2提高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建议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教学必须走深化改革的创新之路,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教学创新是高校改革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存在着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普遍雷同,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过于行政化,对学生创新能力未给予足够关注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高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受到极大阻碍。

2.1高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之路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我国高校应紧跟时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源源不断地去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首先,高校应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应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应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监控、反馈等功能;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最终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最后,高校应将创新教育教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要在育人观、人才质量观、教学观等方面深入落实。

2.2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多面性

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应从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深入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建设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考试制度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命题,将统一性、多样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重点放在发展独特创新的能力和优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高校应优化教师队伍,选好学术带头人,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培养,并随时更新知识,加强进修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试制度的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才能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才能使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2.3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要加强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认知,并把这种认知升华为对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进步的责任心。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此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力。创新不仅需要有实干精神,更需要有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以及坚定的意志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应该突出目的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实践是创新精神的源泉,知识教育本身不能带来创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3小结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6

对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顺应时代的进步,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并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环境等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本文将对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策略展开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教育;创新;教学管理;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管理者,除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时刻遵守校纪校规之外,还应加强“育人”管理,即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务必培育出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且对国家与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因此,有效提升小学教育中的教学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二、教师应创新与转变教学管理体制

自古以来,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业授道解惑”,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之下,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传业授道解惑”的基本职责,还需具备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与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结合教学管理的相关需求,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与水平。就目前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而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因此,教师为了创新与转变教学管理体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创新教学管理意识。首先,教师必须提升与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对学生而言,教师是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接触较多的人,教师的意识与行为也会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应将教学管理付诸实践当中,尤其在授课、考试以及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加强与落实教学管理,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能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第二,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传统的教学管理内容的侧重点为管理学生的成绩与学习情况,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创新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完成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以致用。第三,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对教学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即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展开创新,务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主要特征,使学生各方面得以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与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与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教师应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务必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在良好、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为了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这也是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完成从“高高在上”向“平易近人”的角色转化,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才能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更加融洽。其次,教师应加强班级的安全与保障措施,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不能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并保障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安全。最后,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构建出和谐、优美、舒适以及平等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情况增添相关的教学用品,并在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进行充分利用,以便发挥出教学用品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四、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其教育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可用之人,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第二,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或者鼓励学生向通才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用之人,能够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将所学技能派上用场,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衡量学校办学的客观标准应是学校要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明确素质教育的意义与发展方向。为了确保素质教育得以推行并有所成效,学校必须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即教学管理需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社会所需要类型、层次以及规格多样化的特色人才,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多样化的需求也更强烈,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对教育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学校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应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使教育与培养相统一,从而使学生实现道德、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协调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管理务必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则是对学生的智能提升与个性发展引起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具备高素质、多层次以及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务必对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还应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并使小学教育更有活力与动力。

作者:闫连江 单位:双城堡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时代建设需要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时代建设需求。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国家强调素质教育推进与教育改革深化。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创新高职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推动时代建设进程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国家各项工作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促进时代高效建设。而高职院校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时代进步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创新,能够满足时代建设发展需求。

(二)高职发展需要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院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借鉴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经验与发达国家教育经验,革新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满足自身在新时期的生存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高职教育管理创新作为改革工作重点,积极构建新型教育管理体制,以有效教育管理把握院校进步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院校整体教学质量,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积极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单一化的专业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所在专业对应的社会用人单位,正在逐渐提高人才录用标准,使高职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高职教育管理的创新,能够积极影响各大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管理工作,强化教学工作监管,提升各专业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新型教学体制下接触到更全面的知识,学习到更丰富的技能,能够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实现自我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滞后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现有管理理念滞后的阻碍问题。在传统观念束缚下,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创新工作进展缓慢,造成我国高职院校难以实现现代化教育管理。在传统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中,院校通常会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进行过分依赖,并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建立适宜自身的发展规划,自主教育管理意识不足,影响教育管理创新。即使有部分高职院校能够充分践行自主管理理念,但容易出现强制化管理问题。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主导教育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被忽视,影响师生配合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难以增强高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效果。

(二)组织结构不佳

我国高职院校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面临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大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的组织结构上,照搬照抄普通高校,将教学管理的组织结构主要划分为后勤、行政与教育三个部分,遵循行政管理模式设立部门,使各部门之间彼此独立、缺少联系,难以形成教学管理合力,弱化高职教学管理效果。高职院校不能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教学管理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容易造成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等工作难以有机融合,使高职院校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降低院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严重制约了教育管理的创新。

(三)过程管理不足

现阶段,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面临过程管理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都存在忽视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高职教育需要借助具体执行过程,实现自身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与发展规划等,因此,执行过程能够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效果。但是现阶段,大多高职院校并未落实过程管理,使教学过程脱离企业生产实践,无法为学生营造有利的教学氛围,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制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高层次人才标准的统一,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不足之处,需要高职院校加强过程管理,增强高职教学管理效果,有效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

三、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革新管理理念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需要高职院校革新管理理念,积极使用经营型管理理念,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提升高职教育存在价值,获得师生与社会的充分认可。高职院校革新教学管理理念,实施有效管理,需要树立服务学生与社会的管理理念,将管理创新方向定为满足社会需求,按照社会需求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及时调整,使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与具体教学活动能够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体现高职教育管理践行市场化运作理念。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有效把握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结合两个市场需求,创新教学管理工作,开发新型教育产品,调整学校发展规划,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院校需要联系两个市场的开发,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校生源质量提升与学生就业率提升,体现革新管理理念对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积极影响。

(二)完善管理结构

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完善管理结构,具体而言,就是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高职院校完善管理结构,需要使用扁平式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的特点为中间层数少、重视横向联系、信息反馈快、可及时调整、方便协调统一等。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用扁平式管理结构,能够突破传统行政化管理模式的限制,实现专业化、自主化管理,有效体现高职教育的专职化特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优化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管理组织结构,实行二级管理,加大院系自主管理权,使院系能够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产学研工作,提升院系自主管理成效,增强高职整体教育管理效果。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合理设置管理结构,在传统后勤、行政与教学等管理机构组织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管理理念,针对人资管理、就业指导、教学规划执行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设立相应管理部门,要求其承担具体教学管理责任,实现新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

(三)加强过程管理

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把控教学管理执行过程,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教学过程,有机统一企业人才标准与学校培养目标,并通过质量标准管理的实施,实现新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产业性特征比较突出,在教育管理层面,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相通之处,因此,高职院校加强过程管理,可以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针对教学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需要高职院校按照就业导向对质量标准进行制定与调整,在整体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加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并按照社会发展形势,调整院校自身的职业教育服务。同时,调查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情况,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及时获得企业反馈,针对性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对高职教育教学缺陷过程加大管理力度,实现高质量的过程管理,提升高职教育管理实效性,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明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5):129-130.

[2]赵惠莉,王兵.供给侧改革语境下省级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21):32-37.

[3]袁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9):114-115.

创新教学管理范文8

一、目前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德育。

德育在多彩的中华文明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小学教学管理一直以学生的学科成绩及高升学率作为教学成效的指标,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看重的是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品德、技能的培养。在小学教学里,德、体、美等课程的地位,远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地位高,而且很容易被语文、数学、英语所取代。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无从谈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目前,有很多小学教师,还一直沿用老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忽视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教育教学创新,只看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知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学习的精神。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却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所谓的素质教育需要,没有给予其作为一门基础课应有的重视。

3.考核制度严重阻碍了教师全新教学思路的开拓。

对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标准、教学规范、教学要求,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致使教师为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偏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向。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剥夺了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学生在长期单一枯燥的文化课学习中,心生畏惧、怨愤,由于害怕老师体罚,在行为上表现自保、退缩,在认知上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勇气,不敢反抗权威。扼杀了教师教学的激情与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阻碍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4.学生自强自立意识和能力逐渐弱化。

培养坚毅、忍耐、独立的品格是我们当代小学教育的严重缺失。在学校里,小学生的日常管理都由老师包办,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日常事情。教师的这种保姆式管理,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新精神。在家里,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过多的承受着父母及祖父母的疼爱和呵护,滋长了他们的懒惰、娇气、任性、软弱等诸多的不良习气。

二、探索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1.改变教育思维,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教育手段是保障,创新教育思维和理念是灵魂,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新动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想象、表现欲强的性格特征,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2.大力培育小学生的自立意识。

自立意识是独立人格的保证,是其他品格形成的基础。自立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中一直呼唤的课题,在当代先进教育思潮的引导下,我们清醒地看到,无论是主体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学生的自立意识是其得以成才的精髓所在。小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应该从“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创新”几个方面抓起。首先要坚信小学生“行”,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第一要诀,是学生良好性格塑造的关键。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师要多肯定,少指责,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如果失败了,老师要做好小学生情感的坚强后盾。其次,积极培养小学生独立、负责任的品质和自我照顾、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让小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吹打。不遭受委屈和挫折,甚至失败的痛苦,就不能成大事。

3.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以才强,校以师兴,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首先,学校应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鼓励教师自主选学,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学习培训的方法,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第三,要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全体老师要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开展新教师上见面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以此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作者:王翠云 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吴忠分校

第二篇: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牵引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省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消减教师压力。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以基层重复采集为主,这样的方式有时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耗费巨大,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一切自然地发展成为阻碍教学管理的因素。而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收集教学管理数据的任务完全可以由计算机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只需做好本分工作,便可高效完成教学管理。这一切使得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大大减少,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同时,教学管理效率也稳步上升,规范化发展卓见成效。

二、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开启公平化、民主化、公开化的发展状态。

在教学管理中引进信息化建设主要着力于催化管理变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有效监督方面有所缺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公允偏差。而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则带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务管理直白透明,成功确保了教学管理公平化的实现。特别是在于成绩、成绩管理方面,引进信息化建设能够避免部分人员“暗箱操作”。此外,引进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学校层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在“校务公开”栏目与教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从而保障了教学管理的民主、公开。这与过去的僵硬化管理、封闭式管理截然不同,也能够使社会公众有机会参与并且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从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效果。有了社会公众的参与与监督,教学管理人员更加重视管理工作。

三、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最大化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互动。

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琐碎且复杂。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在信息资源共享、互动方面很难实现,信息数据基本要通过多层传达,教学资料基本以手工存储方式进行,数据的互动、资料的共享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障碍,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则能开启积极的一面。教学管理人员将考试资料、成果、班级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等内容以数据形式录用电脑,再将这些数据共享。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等可以及时查看这些数据,并围绕共享数据进行信息互动、交流,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同时,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将教学管理引向无纸化、互动化、数字化道路,更加贴近现代化所提倡的方式。

四、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优质高效。

追求质量与效能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对比传统方式,教学管理信息化从多角度凸显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信息的获取、加工,信息的反馈、互动,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等,无不包罗各项优势。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组合、重构、融合,能够促进聚集效应的产生,从而促进教学管理结构变革,转向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其结果不仅为传统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有效解压,还促进了教学管理的全面信息化,以最新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教学管理成效,从而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目标。

五、结语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之势,更有其必要意义。学校层面不仅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还要重视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养,与此同时做好信息安全隐患工作。总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只有深刻明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并配合人力、精力、财力,才能让教学管理跃上新台阶。

作者:马占国 单位:扶余市新站乡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思考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1.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逐步由人才专业知识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型,但是,我国的很多小学教育仍然主要是以文化教育为主导,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缺乏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科目,这是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2.落后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又一主要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是,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观念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的管理观念导致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针对在教育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几条策略来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提高:

1.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首要任务

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理念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思想的创新是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开始,在一个科学的、创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和道路,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是由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来决定的,管理创新是建立在教育研究和办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坚持创新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优势,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2.注重教师综合素质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重要内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引导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性的影响的,通过教师进修培训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管理人员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具备科学现代、创新观念、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些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重要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