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园林 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hit, landscape design China also presents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Whether it is are sidential area of the environment or large-scale public garden, western garden style become fashionable for a time is the imitation of the so-called "advanced model", the result appears deviates from the local culture and "abnormal" garde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urpose of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tatus reflect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co - partnership. City landscap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s uniqueness.

关键词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garden city landscape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多样以及形式丰富。我们在对现代园林建设同时也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传统文化是很好的展现点。在设计过程中将中国元素带入并对其进行创新赋予新的理念。

1.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2.文化的转化与运用

景观设计处理方法,就是对传统文化分析筛选的过程,是一种元素的重组与再创造。模仿并不是抄袭,而是取其“形”,延期“意”,从而达到传其“神”。中国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最大特点在于其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是指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的再创造过程。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园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的感性显现,与中国园林的综合性分不开。首先,中国园林既具实用性,又具审美性,既具工作性,又具休闲性。中国园林造园一大原则是可游可居。“可游”是审美性、休闲性。其次,中国园林既具自然性又具人工性,它是国人为自己建造的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再次,中国园林兼容各种艺术。正是因为园林具有这种综合性,使得园林有可能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的最佳载体。

在当今社会,城市景观是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新的展现形式。城市发展的好坏以及城市的文化的展现,均在城市景观上体现。精神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核心。景观的存在可以让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通过感知其形式去领略其文化,进而产生精神交流,择其要领,将其纳人自己的生活而获得教益。而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精神的要素是以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标准为主体因素的文化形态。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越,越来越追求精神和内心的享受,在营造现代生活环境的同时,能强调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将带给更多的民族归属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城市景观不仅是城市环境中的一种审美样式,更多表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品位。3.传统元素应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城市景观是彰显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大规模建设的今天,从中国古典的城市建设中汲取经验,集成和弘扬传统城市景观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景观设计手法和经验,主动汲取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将其本土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将所学加以应用并且融入本地的地域文化使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帮助。

②城市景观风格是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产生于19世纪,已发展为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并且包含环境艺术、风景设计、植物设计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部分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元素用于景观设计中的种类很多,如象征民族特色的剪纸、祥云、太极等,如传统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以及五行、十二干支记法、传统宝相植物等一些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如大门、廊架、铺装上的镶刻,或是雕塑小品、灯饰以及座椅等。可见要使传统元素现代化,必须对传统元素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审视、理解和创新。以传统文化为本,现代思想为源,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思考,才能对传统元素进行更加合理深入的再创造。

4.结语

传统元素现代化是在适当场合里变相应用。对于传统元素灵活应用则需要我们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才能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展现形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造景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念的新中国园林,既有文化传承又具有跨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孙晓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吉林大学

[2]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

作者简介

齐璐(1987-),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园林规划专业毕业,工作于陕西省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一、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汉语的整个学习过程而言,语文课程是我们母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大地上无数的文化瑰宝。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则选择了自先秦时期开始的诸多优秀名家名篇,如《过秦论》、《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这些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不仅代表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更影响着一代代民族自身的精神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过去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独领的,只是在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我们国家在很多科技领域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而面对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不可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接纳,我们需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领悟其中所蕴藏的人文价值,一代代的传承和发扬,而在这过程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我们的母语教育。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但真正让我们系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阶段还是学校教育阶段,这其中又以中学以后的教育最为明显,因为小学时期我们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限,对传统文化只存在于了解阶段,并不能真正体会得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人文思想,道德价值,而中学阶段是我们个性和思维能力趋于成熟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渐渐养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此时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段的学生犹如身处十字路口,稍微不慎就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二、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文化精髓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古往今来对其的定义都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着其过人的一面。所以也才会有德才兼备者为极品人才的论断。《论语》的横空出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其语录发人深省,见解深刻,充满哲理,而且朗朗上口,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人,看似短短数百言,究其价值而言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思想的鸿篇巨著。

而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小学生也时常能够背出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录,经典名句名篇,但他们大多都是死记硬背,基本上没有理解其中真正的意义。真正对其学习还是在初中乃至高中大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要义,并会逐步的深入思考,从而起到了升华学生智慧的作用。启迪了他们内心对文化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传统文化里包含着对道德价值的阐释,对人生理想的追逐,对自身价值的告诫,对黎民苍生的拥戴,对功名利禄的认识等等。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型的启蒙阶段,因此,任何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语文教学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们国家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语文课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识字,如何运用拼音,声调准确地把一个汉字拼读出来。到了初中阶段基本就不在对这方面进行特别的要求,而是注重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在学习中学会体会作家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以及整篇文章的艺术效果,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编排有一部分国外名家名作外,其余大部分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升华出来的经典作品。语文课就像一个推开传统文化大门的一个工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的走进传统文化的环境里,不断得到文化精神的熏染,渐渐的找到自己的精神寓所,从而完善自己的灵魂。

通过语文课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的感受仁、义、礼、智、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语文课上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文基础。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继承人和接班人,所以就必须带领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的民族背景……只有对祖国的了解越深,才能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理想和责任,也才能让他们从小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

四、传统文化之于提高国民素质的意义

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饱满的精神力量。通过对其学习不仅能丰富自身的阅历,更能净化自身的心灵,让你从古人先哲的智慧中熔炼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你逐步了解和认识整个社会形态,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丑恶俗,有自己的道德标杆,能够清晰的认识自我,缩小与他人之间的距离,甚至超过他们。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精髓才能一代代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一个从出生开始就埋下传统文化种子的初中生来说,此时经过老师的浇灌便开始生根发芽。一颗优良的种子今后将长成什么样的植物,一是取决于教师和社会的养分;二是取决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了养分,生长就会变得营养不良,从而朝着畸形方向发展;少了土壤那更是毫无立足之地,再优良的种子和富足的养分都是白费。

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人转而追求利益至上,速度至上,不论衣食住行,教育同样如此,因此,这些都很大程度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我们的国民素质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触底危机。所以只有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让国民更加深刻有效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改善当前道德滑坡的现象。

五、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展望

(一)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些很大的关系,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一个集体或者组织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先决条件。目前教学的发展有向商业化轨道偏离的趋势,受到利益心里的驱使,很多学校管理层的重心已经偏离了学校教育原本的初衷。希望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得以进一步增强,只有实现管理的科学协调,对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传承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师资队伍也才能更加良性的循环,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课上,它是接触传统文化最多,最好的舞台,只有学校合理的管理,教师合理的引导,之前深埋于他们内心那颗传统文化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看法之一,这体现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重要性;“良师益友,为人师表”,这是千百年来师生之间关系的代名词,一位好的老师也是一名好的朋友,老师要有自己的担当,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需要悉心接受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观点和见解,多和老师沟通交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结合老师的观点,张扬属于自己应有的个性。

初中语文课上,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依然有限,所以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然是主导者,并且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未来教育的改革里,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相信会更加严格合理,整个社会更多的投入到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来,从小播种,初中阶段加以合理的灌溉,让其生根发芽,接受更多阳光雨露,风雨无阻的撑起自己的天空,只有这样一株又一株的培养,方能一片又一片的崛起,传统文化的森林方能覆盖整个神州大地,也才能变得郁郁葱葱。

【参考文献】

[1]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47-53+136.

[2]吴汉东.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J]. 中国法学,2010,01:50-62.

[3]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班会课程;传统文化思想

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团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水准。但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以及网络文化、传媒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行为盲目从众、沉溺网络游戏;诚信意识缺失、道德防线下降[1]。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维系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更是全球炎黄子孙共有的宝贵财富。其精髓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庸中正的处事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诚实守信、尚礼重义的道德观[2]。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班会课程中的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最终归宿。[3]2013年8月19日,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深刻阐释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也明确回答了传统道德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何在以及怎样构建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等问题。

班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课堂中,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培养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时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极具现实意义。

1.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中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努力向上的开拓精神经过历代先哲志士的弘扬和身体力行,已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具备了这种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2.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于促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整个民族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形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说过:惟有立足本土,拥抱世界,才能有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5]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叹;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把“天下兴亡”看做“匹夫”之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仁人志士的所作所为是民族精神的经典写照,表现出了华夏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渊源流传。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班会课程中,引导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认识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远大理想,做中国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3.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浸透了怎样做人的伦理精神。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大学生优良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品质的培养。

4.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古人把诚信作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要求人真实无妄,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儒家经典《中庸》中对“诚”这样论述:“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论语・为政》中对信的描述为:“人无可信,不知其可也”;《荀子・不苟》也讲到诚信:“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北宋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提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可见,古人对“诚信”确有深刻的认识。当代高校大学生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融入班会课程,引导他们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君子的衡量标准就是与人相处时要有诚意,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本着诚意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宁可负我,不可负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都是告诉我们应本着友善、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将这些思想融入到班会课程中,引导大学生学会关心人,理解人,帮助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6.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丰富和发展,不断的创新和进步,逐步形成了丰富而有内涵的传统文化思想,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6]在班会课程中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思想,让当代大学生能在古老文明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对外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实现民族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挖掘、借鉴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对于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2012

[3] 罗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政治研究,2009(208):96

[4]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期刊,1986(12):3.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目前大学的教育奉行的更多的是功利色彩较浓的实用主义,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大学生花在外语、计算机上时间远远大于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上,不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陶冶,致使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相比几十年前不升反降。现在大学生缺少的不是学习资源,也不是英语水平和计算机证书,真正缺少的是如何让自己在喧嚣中保持一份宁静,如何在浮躁中保持一份稳重。这份心灵的安宁何处寻呢?在物质文明远远超过精神文明,导致人心彷徨、道德沦丧、社会失序、世界动荡的今日,弘扬世界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并且善用传统文化的优点与特质,充实人类精神文明,提升人类道德涵养,化解一切矛盾冲突,促进自我乃至世界安定、和平,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迫切需要完成的使命。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融汇了中国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又包容了异域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伦理价值取向,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注重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发展和互相联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大学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量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从质的角度来看,我们文化不论是对内的凝聚力还是对外的影响力都十分薄弱,在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竞争力也不够强。改革开放让我们登上世界的舞台,可是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经济还保持着“顺差”的话,文化的现状毫无疑问只能用“逆差”来描述。

全世界物质上的“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流行,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逆差”。以图书为例,2012年,我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份)、7282.58万美元,而进口图书、报纸、期刊则达3138.07万册(份)、3.01亿美元。与此同时,“哈日”“韩流”却盛行,我们的许多邻居在文化输出上早已悄悄把我们抛在身后。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仅仅成为物质上的大国显然是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想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文化也应该立起来,应该让传统文化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成为精神领域的珍奇,汇入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要想立起来,首先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大地上站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让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曾经说,“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而是选择的,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

根据涂尔干的“选编”理论,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增添了教育的功用。尤其在社会大变革时代,这种“选编”往往更加大刀阔斧、惊心动魄。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教育应该负有责任。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几乎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评价中都是缺失或分量不足的。当下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当今教育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教育的目标。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对此作了解释:“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以同样的速度变迁,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存在着滞后。”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要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纵观时下大学校,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各种大片到洋快餐,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看的是美剧、好莱坞,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奥巴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大学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信念,是价值。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要求我们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掌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用现代科学思维对传统文化下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进行一次真正的“选编”,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根的歌唱”,根在哪里?在民间,地头,山峁……在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提炼的民歌便是这歌唱之根。众所周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歌,是世世代代人们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任何伟大的艺术品都珍贵而久远。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生活印象的结晶。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经济、政治等情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特点会生动地表现在它的民歌与传统文化中,人们可以通过民歌得到倾诉、安慰、解脱、鼓励与快乐,因为,人们从心底里爱它,不断地口耳相传地繁衍生存。倘若口传终止。民歌也就消失了。为了加强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课程大纲中列采风为社会实践课程,就是基于民歌的这一历史意义与文化而出发的。按照现行的大纲,一般学生在校期间先接受理论课程的学习,然后走入社会,体会、采集、感悟民歌带来的淳朴、优美之感。

通过探索,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民歌课程的认识,决定将生活在民间的民歌演唱大师邀请到学校来,以课堂教学形式讲解、演唱,既让听闻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还领悟到了每一首民歌背后所掩藏的文化内涵。再者,由于西安音乐学院地处陕西,历史上文化资源丰厚。尤其是陕北地区,自20世纪三十年代,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像星火燎原般在陕北点燃起熊熊烈火,一时间新的革命思想、新的斗争生活的光焰,映红了广大劳动者的心。无数陕北人民和全国抗战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纷纷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参加红军,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全都体现在陕北新民歌中。针对这一重点,以“根的歌唱”为题,抓住了这一主题,实施了对大学生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一课。于是从陕北榆林高原走来的民间歌手闫志雄、许文化、李政飞、王小怡、雒翠莲一行站在西安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放谈心声,在音乐厅里引吭高歌,让深居校园的学子感受到了一股淳朴的乡野之风,更触发了社会上无数音乐爱好者对民歌的全新认识。

民歌进课堂,让学生不用“采风”就感受到了我国传统音乐研究者对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流传过程诸特点的总结。原生态的演唱与历经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信号丢失殆尽的录音磁带相比,到底能够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课堂上播放的录音占据者主动的地位,听者是消极的:而进入了课堂的民歌演唱,则保持了采风一般的清鲜,民歌手与听众的交流是互动的。听众甚至还会用各种方式影响着民歌手的演唱过程,一如当晚音乐会上出现的从陕北走出来的大学生们,跃上舞台,形成的学院风格演唱与民歌手原味演唱交相对歌的热闹场面,让人一听便明白了许多。

譬如,流传在延安地区的民歌《东方红》,这是一首传遍全国的民歌。然而人们对这首民歌的了解仅限于口头的传唱之中,殊不知,其内涵深远,意义深刻。如今同学们在课堂上对这首民歌传承中出现的文化内涵的变迁的了解,不仅反映出了采风的重要性,更体味到了歌曲中的文化意义。

民歌《东方红》的原型是民歌《谁卖良心谁先死》。音乐在保持旋律骨架、节奏及音程走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历经四次,从《谁卖良心谁先死》变为《骑白马》,再化《移民调》,最后发展成为今天广为流传的《东方红》。这一发展过程其实属于民歌体系内进化的结果。由纯情歌逐渐渗入革命内容元素而演变为今日的定型民歌《东方红》,这一传承过程颇耐人寻味。民歌《东方红》的内容表现上,从言说爱情到歌颂领袖,这首民歌经历了文化主体的变迁,文化主体生存状态的变迁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而音乐本身则是不断继承的结果。也就是说,《东方红》正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继承。文化是一种创作机制。而文明是其结果。而文化、文明又都是文化主体——人的产物。文化的变迁和继承是人类生存状态变迁的结果。

在对民歌《东方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主要内容的变化,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无处不在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首先,民间音乐主体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谁买良心谁先死》的主体生命状态,是质朴的自然生存状态,描述的是最简单不过的生活道理,是以生存为主生活体验。此曲描述的是旧社会妇女的生存状态,处于被动的社会地位而无法反抗只能通过诅咒,把希望寄托与老天对“卖良心”者的惩罚。旧社会妇女以丈夫为中心,一旦失去丈夫。生存便没有了意义,精神就濒临崩溃。整首歌曲充满了诅咒,怨恨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宣泄。到《骑白马》流行的时候,描述的是主体对爱情的体验,这是最纯粹的爱情描写,是以爱情为依托的生存状态。其中“你没婆姨,我没汉”就透露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开始主动寻找真正的爱情,从社会的被动地位开始走向主动。而不再把希望寄托于老天的选择。《骑白马》中,女性的主体性意识有了更大的改变,“八路军”,“一心去打日本人”。女性不仅主动选择自己的爱情,而且更要求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生存状态越来越理想化,越来越自主化。后来,陕北佳县流行的《移民调》中,则鲜明地刻画了这个贫瘠干旱的黄河边地,百姓生活贫苦。在毛主席来到延安后,“佳县群众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组成七十人的移民队南下,到延安开荒,1943年冬天的一天早晨在进城的路上,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大受启发,心想,化育万物是太阳,拯救穷人的是共产党,要打起比方来,说毛主席是咱穷人的太阳,那是在对头不过了。民间诗人李有源和他侄儿李增正等几个农民集体创作,并借用骑白马调创作出《移民调》。”于是,歌唱主体由原来的女性改变成人民群众,而且,歌曲的基调整个从个人的情感抒发也转变为歌颂好生活。这些都暗示了陕北人民的生存状态的转变,东方像新升的太阳一样正在崛起,而这胜利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陕北人民心中也成为像太阳一般的伟大而受人敬仰,这是陕北人民的新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说,人们从蒙昧的自然生命欲求走向自觉的生命追求,陕北人的生存状态得到了质的转变。

其次,民间音乐主体的文化状态的转变;从《谁买良心谁先死》那原始而自然,无所依存的精神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的追求精神依托——“八路军”,到有了真正的精神支柱——毛主席,从民间文化的状态转向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而且不仅仅是《东方红》中,陕北民歌给我们展现的是活生生的文化交融的轨迹。由个体文化转变为群体文化,由言说爱情转变为歌颂祖国。实际上这种发展也正是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互相影响的结果。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发明者 和支撑力量的文化。“小传统”指的是乡民社会中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创造的文化。“大传统”往往也是起源于民间,而大传统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影响“小传统”。《东方红》诞生的文化背景是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文化,最初来源于民间,逐渐发展为“大传统”式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与民间的“小传统”发生碰撞,因此出现了以下层文化承载上层文化的文化融合现象,《东方红》的音乐母体正是“小传统”的产物,而《移民调》和《东方红》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正是“大传统”的文化精髓。

最后,民歌所表现的民间音乐主体的审美观的改变。由于民间音乐主体的生存状态的转变,必然引起审美状态的改变。陕北民歌自古以来都蕴藏着一个深层的母题,即生存。而这生存的具体表现则是两个主题即“吃”和“爱”,直到中国共产党驻足陕北后,才为陕北民歌赋予了从来未有过的新鲜主题。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是音乐的创造者的“在世状态”变了,音乐才能呈现出新质,诚然,革命战争时期陕北民歌表达的深层主题仍然是“生存”主题,但是这一母题包含的内容已不是先前那种狭隘的个人生存,而是更大更深的民族存亡的“生存”主题。歌曲中生动的语言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谁买良心谁先死》唱的个体生命的现实生活描绘。《骑白马》中,突出的是爱情主题。到《移民调》和《东方红》中,表现的是一种民族意识的体现。这个意识就是只有整个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个体生命才能够得以延续。因此就有了“东方红,太阳升”,“山川秀,天地平”。“边区红”,“移民好”表达了移民能够过上好日子正是南于民族得以延续的结果。

引导民歌进课堂,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除却上面我们所了解的,在当今多元驳杂的文化涌动之际,在更好的传承之中,能做到的也是植根民间、植根民族的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热爱,则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一切恰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因为人的情感需要它,人的心理需要它。我们走向未来需要它。”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源、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教育;传承

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文化的教育被忽视和弱化的倾向依然。那么,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大学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1.现实的缺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放眼世界,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是重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大学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大国,具有丰厚的文化蕴藏,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在大学教育中加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先秦典籍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唐诗宋词流动着民族语言的优美韵律,《易经》体现出我们祖先的崇高智慧,《增广贤文》凝聚着传统社会的人生体验……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学术源泉,丰富多彩的历史蕴藏是用之不竭的学术宝藏。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它既有一些精彩的要素和闪光的方面,又有不少落后成分和消极因素。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需要扬弃,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就现状而言,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才使大学生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缺乏积极、健康的生活目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2.时代呼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更是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以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系统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认为,只有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意在于继承和保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于将传统文化放在当今时展的大背景中进行重新的整合与优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更新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流程中,大学阶段至关重要。中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经典诵读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体验。大学阶段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阶段,侧重于对经典的解读、研读。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理性化探索的重要时期,这时如果没有对经、史、子、集的深度阅读,缺乏与古圣先贤的深层对话,就很难培养起坚定、深厚的传统文化信仰,很难形成自觉的做人价值观。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知识分子队伍的主体、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当前社会上绝大多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义还相当陌生的情况下,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3.历史渊源,现代大学教育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文化传承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学应有义不容辞、任重道远的责任意识。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文化,是德性文化,以和为贵为传统,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修身精神、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精神、人格道德精神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点抓好的教育。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和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应当贯穿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的始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传统是一种力量,其通过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文化、思想等的继承性、延续性的表现。文化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概念,在此所指的仅仅属于精神领域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传承的,是依托于历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中体现。广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是历久弥新的一种精神财富。其基本精神包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礼治精神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孝亲敬长、厚德载物的精神等等。明确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质,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高度肯定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指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包含着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2.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大学职能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逐步显现。大学需要文化的融合,需要新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自觉选择。传承创新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能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拓展。同时,大学文化传承职能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一脉相承。大学不仅用先进的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而且在此过程中将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创新文化,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新职能,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它既是许多教育家和大学改革者执着追求的大学理想,也是大学应对社会竞争、满足社会创新之需的现实选择,是大学传统的当代化、中国化。现代大学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引领和文化创新功能,通过对多元文化理性梳理、批判与融合,确立新时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二、高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教学主管领导,应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重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资源,开设涉及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求。传统文化课的课程体系和讲授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现在传统文化课几乎都是“因人授课”,老师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哪方面懂得多就多讲一些,不懂的就少讲甚至不讲。如何把传统文化课与现实的需要密切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有收益,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文、史、哲等相关专业之外,整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可以说是很不乐观,理工科高校的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更为严重。部分高校虽然也在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经典,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但是,相当部分高校存在着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乏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指导,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图书资料也不能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等困扰问题。

(二)大力发扬课程教学的显性教育功能

显性教育是指通过课程设置有针对性、时效性地学习接触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战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在业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坚持把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基本价值理念。本着“育人为先,德育为本”的精神,自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传统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优患意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传统都可以渗透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增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创造一种感染、陶冶学生的文化氛围。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举办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系列讲座、研讨会等,通过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利用报栏、学报、校报、社团刊物、校园广播站等多种媒体形式,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受众面,使教育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

(四)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一大批既有很高的专业造诣,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缺陷所在,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思想推进学科的研究,达到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据悉,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次对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材和课程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问题,在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师资问题是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教传统文化公共课的老师大都是中青年教师,其中很多还是刚刚毕业,“很多都没有原原本本读过十三经,也很少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能把先秦诸子的书读完的人也少见,自己都半懂不懂,怎么教学生?”对此短板,除了培训之外,用制度来保证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不失为应对策略。

(五)搭建优秀文化的传播平台

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另外,要给大学生提供读经的机会和场合,使读经成为各大专院校的必修课,至少要成为师范院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

三、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把握的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不断反思创新,使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嬗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问题及矛盾,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些问题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问题与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创造性转化,继承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的实践,有机融合到时代的文化中,融合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加强挖掘和阐发,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大力宣讲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要发扬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个性即民族性,将传统思想与现代价值接轨,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支撑性因素。总之,大学是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大学的品位。社会各界,特别是在高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对这个事关民族文化血脉延续的重大课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1995(2).

[2]欧阳玉.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