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困境范例6篇

传统文化困境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商业伦理困境;破解策略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商业行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商业行为也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准则和要求,但对于商业伦理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当时,由于美国的一切企业过度追求利润,从而规定垄断价格、受贿、欺诈交易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得商业丑闻不断被曝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府1962年公布了一个报告——“AStatementtoBusinessEthicsandaCallforAction”,自此,商业伦理开始应用于商业实践。商业伦理是商业主体与相关人员在频繁的商业活动中对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其后果的总称。它的研究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Reidenbach和Robin(1990)提出,商业伦理研究道德的公正性、相对性和契约性三个方面。孔南钢(2011)提出,商业伦理研究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商业伦理。概括的说,商业伦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商业行为本身进行道德评价;二是对相关利益群体本身进行道德评价;三是对商业制度本身进行道德评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商业主体充分认识到商业伦理对自身生存能力的重要性。但现实却非常残酷,一方面虽然由于媒体的力量以及政府打击违背商业伦理行为的力度加大,很多商业主体因为违背商业伦理而无法正常经营,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商业阵营中仍有大批的商业主体甘愿冒着伦理道德风险去获得短期利润。媒体不断曝光的环境污染、商业欺诈、食品危害等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给整个商业文明的良性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作为商业基石的商业伦理一次次遭受到了挑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商业伦理困境。如何破解商业伦理困境,是摆在众多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1商业伦理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

商业伦理困境是我们在商业行为中遇到的一些在伦理判断上左右为难的情况。当商业主体按某种方式采取行动的一个理由被不能按这种方式采取行动的另一个理由抵消时,就产生了伦理困境问题。对于商业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1商业伦理判断的标准问题

商业伦理判断也称商业道德评价,指人们依据一定的商业道德标准,运用相应的方法、方式,对他人或自身的商业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商业活动中绝大多数判断基于一些公认的伦理原则或规范,如诚信、公正等。而对于商业伦理判断的原则主要有功利主义、权利论、公正论、关怀论和美德论。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在对某一商业行为具体判断时却很难用某一种原则做出最终的结论,比如公正原则,任何一种商业行为,不管是在分配还是在补偿等方面,很难做出真正的公正。所以,只有准确掌握了功利主义、权利论、公正论、关怀论和美德论等主要商业伦理评价理论,兼顾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据我们的国情以及某种商业行为本身特性,充分考虑个人、组织、行业、职业和社会等因子,才能够有效做出商业伦理判断。

1.2对商业主体使命的认识问题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一个商业主体在创立之后,要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使命应该是什么?综合专家的观点,一个商业主体的使命应该是对组织愿景的描述,对组织价值观的阐释,是对组织存在的必要性所做的说明,是对组织要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带有哲理性的正式说明,是组织的座右铭。如果将商业主体的使命理解为赚钱,就混淆了使命与经营性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商业实践中就会导致商业主体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而片面追求自身利润,最后,除了自身因为违背了商业伦理而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其行为还对社会环境造成了直接危害。

1.3社会对违背商业伦理行为的容忍度问题

之所以在我们的周围一次次出现违背商业伦理的情形,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各个利益相关体对于这些行为的容忍度较高,导致很多商业主体有恃无恐。比如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从查处的案例来看,很多都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还有我们的媒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部分有着崇高职业使命感、道德感的媒体人敢于深入到一些无良企业内部为消费者揭开一个又一个行业黑幕;最后是我们的广大消费者,在我国出现的很多诸如“断轴门”、“速生鸡”之类1802017年5月事件后,商家的经营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整个社会对于违背商业伦理行为的容忍度都较大,很容易使那些有过这种行为的商家“死而复活”或“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1.4商业经营者本身的认识问题

我们的很多商家经常用“商场如战场”、“在商言商”等观点来掩饰自己违背商业伦理的行为,认为商业伦理和企业发展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目标,顾此必然失彼,所以干脆放弃坚守商业伦理而去追逐商业利润,他们把“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作为自己的经营信条,所以出现不诚信、不守法、坑骗消费者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还有部分经营者认为,自己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没有尽社会责任的基础,这种认识也限制了其在组织发展之初就遵守商业伦理。

2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伦理困境

几千年来,中国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虽然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始终将商业置于末端,但商业从没有中断,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丰富而发达的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并且其中有很多商业道德观点、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商业工作者。

2.1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下的商业伦理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又要履行具体的道德实践。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观。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以贵于万物,不只是因为人具有知识,而且还具有道德性,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爱人”,“泛爱众”;二是“以德为先”的伦理价值观。以德为先,源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孔子说“德者本也”,把德放到了做人首位,孔子思想的根本,可以归结到一个德字。在此,儒家伦理非常注重道德的修养,其“义利”观、“诚信”观等对现代商业伦理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三是“协调和谐”的伦理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普遍和谐的观点。首先主张“中庸之道”。,其次主张“和为贵”,最后,天人协调观。在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中国商业文化注重伦理道德,表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伦理型商业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晋商文化和徽商文化。晋商秉承的是一种以信义、勤俭、进取为基础的精神,他们以义制利,先义后利,主张用儒意通商,用儒家文化修身正己;他们勤俭节约,谨慎行商,崇尚“善贾”理想;他们以人为本,和谐团结,通过组织商会,进行同行间的经济管理和协调,约束会员;他们有严格的制度规则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管理文化。晋商在优秀独特的文化底蕴支撑下,创造和培育出了优秀的晋商文化。徽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自己的经营理念相结合,成为明清商业史上与晋商齐名的最著名的商帮之一。他们以义生利,讲究“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他们认为,商人“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他们讲信誉、守信用,以“信”取“利”;他们讲求“仁”道,多礼让,乐善好施。徽商的特点是虽在经商,但利润的最大化并不是徽商的终极追求,他们同时注重完善自身,追求“义”、“利”结合,实施“以义生利”的商业模式,通过良好的道德伦理建立了和谐的商客关系,创造了一种和谐环境。

2.2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与当前商业伦理困境

作为商业主体,把利润作为追求目标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就是规律、道德、伦理。纵观我国传统的商业伦理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现在的商业伦理困境问题,在中国传统商业伦理文化的历史上早已有了答案。首先,对于商业伦理标准的判断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足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作为商业主体,在从事商业活动或进行商业实践时是不是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是判断一个商业主体商业实践是否符合伦理的最根本标准。如果一个商业主体把自己的利润建立伤害消费者健康、消减消费者信用、污染消费者生存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那它就不可能是“以人为本”,就是违背商业伦理的,正所谓“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其次,对于商业主体的使命问题。当前很多商业主体都客观强调自己的“商业”属性,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他忽略了“义”和“利”的关系。我国传统的商业伦理中,特别强调“以义制利”、“义利结合”的伦理观。强调“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认为“义,人之正路也”,要求商业主体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不能违反硬性的法律规定,一定要重视调整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全体的义利关系。再次,对于违背商业伦理行为的容忍度问题。客观的说,由于中国受到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熏陶,我们的公众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执着程度要弱于西方公众,我们总是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但这不代表我们纵容这些行为,作为有失商业伦理的商业主体,应该为广大公众的谅解而感到羞愧,而不是感到庆幸。同时,作为监管的相关部门和相关媒体,应加大这方面的打击力度和报道力度。最后,对于经营者自身认识的问题。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期,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营者开拓了眼界,但新的思潮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伦理规范、价值观念和经济法律关系,社会组织及其个人的行为缺少了明确的价值引导和有效的内在规范约束,所以出现个别经营者对于商业伦理的短视行为。但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商家必须认识到履行商业伦理的益处,晋商、徽商之所以成为我国商业史上的传奇,就是因为他们始终秉承我国传统伦理的“义利观”,以人为本,重诚信,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应该为我们的广大商业从业者提供良好的范本。

3基于中国传统商业伦理文化的商业伦理困境破解策略

经过历史的积累,我国商业伦理有了我们自身的特点,破解我国商业伦理困境也要在尊重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完全照搬西方的商业伦理建设经验是行不通的。

3.1加快商业伦理机制创新,完善商业伦理的管制机制

市场经济是规范经济,伦理道德属于精神范畴,但精神问题的解决绝不能单独诉诸精神的努力,如果仅凭商业主体的自觉,商业伦理困境问题将不可能得到解决,外部管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是要求相关各方能各司其职,群抓群管,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商业伦理建设。3.1.1政府行政伦理体系建设和完善政府一方面要秉承公正精神、责任精神和自律意识,主动承担法律赋予的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变指点为指导,还商业主体在商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完善和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促使政府行为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3.1.2违背商业伦理行为惩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商业主体在商业实践中的有失伦理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惩处就会助长其继续此行为的可能,所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失范行为惩罚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法律惩罚机制。通过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惩戒伦理失范行为;其次,建立和完善商业主体的信用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对我国商业主体信用评估机制,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反映事实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主体的征信服务系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把商业主体的信用数据即时,实现数据的即时性、可查性、权威性,让失范主体真正暴露在阳光里。3.1.3社会商业伦理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要提高商业主体的诚信度、责任心,就必须进一步形成对商业主体行为的监督管理体系。如加大对社会媒体的监督支持力度,允许媒体深入报道相关的不良企业,有关部门敢于一查到底;积极形成正面的社会舆论氛围,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商业主体的监督者,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监督行为等。3.1.4商业伦理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美国商学院都开设了商业伦理课程,但当前我国各高校商学院开设商业伦理课的却非常少,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他们非专业素养的养成,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我国高校商学院开设商业伦理课。另外,由于商业工作者的构成现状,很多人根本无法走进高校课堂,所以各地商业主管部门可以自己组织或委托相应机构对辖区内的商业经营者进行商业伦理的教育培训,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商业经营者的商业伦理意识。3.1.5商业主体内部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商业主体的“伦理”必须以“规范”的形式和内容成为企业行为遵循的依据,例如商业主体的使命、愿景、目标等,最终通过制定“企业伦理规范”将商业伦理落到实处,并积极宣讲,让商业伦理走进每一名成员的心里。

3.2加强商业伦理道德建设,构建商业伦理的内生机制

商业主体自身对于商业伦理的认识程度将决定着商业实践的伦理属性。除了用外部机制对商业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引导外,做好商业伦理内部自生机制的建设也尤为重要。3.2.1用传统的“义利观”来指导商业实践传统的“义利观”是我国传统商业伦理的精髓所在,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正是由于我国传统商业工作者这种“以义制利、义利结合、见利思义”的思想,才使得我们出现了长久不衰的诸如晋商、徽商等商业团体。商务主体参与商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利益,理性商务主体的任何商业实践都是为了获利,因此商务实践活动是双方利各取所需的过程。但传统的“义利观”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共赢。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义利观”都是我们商业实践的精髓指导原则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商业主体一要提倡合理利己。当我们的商业从业者有了正确的理念时就能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不再困惑。3.2.2牢牢遵守“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商业组织不仅应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更应该把组织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如果片面追求利润,就可能会出现欺诈顾客,或者愚弄合作伙伴,再或者抹黑竞争对手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必然会不断触碰道德底线而被社会所识别和淘汰。所以,商业组织可以追求利润,但必须以“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为基础,恪守社会良知,尊重商业伦理。只要商业组织守住商业伦理的底线,才能有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与其合作,才有更广的客户基础,在赢得利润的前提下,组织才会走的更远,组织的最终利益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叶陈刚,王克勤,黄少英.商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吴何.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

[3]叶陈刚,王克勤,黄少英.商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梁月,肖蓉贵.中国商业伦理建设的现状与困境探索[J].中国发展,2014(3).

[5]伍华佳.儒家伦理与商业伦理的重构[J].社会科学,2012(3).

[6]夏绪梅.企业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刘建生,封若非.晋商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2004(6).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2

关键词:中原传统文化现代化对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并把文化上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向现代化转化和重塑这一重大课题。厚重的中原文化是进一步推进河南的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资源。但传统的中原文化只有通过扬弃而创新和发展,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走向现代化,才能够发挥活力、永葆生机。

一、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中原文化就是中原地区的文化,是中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它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是中原人民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中原文化是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中原文化的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光辉灿烂。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根源性,中华文明体系发端于中原文化,其是中华文化的母体。 二是主导性,中原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尤其是在在北宋以前的中国历史中始终处于主导、支配地位。三是原创性,中原文化不是传袭于某种外来文化,而是在中原大地自身成长的文化,对中华文明体系起着开创性作用。四是开放性。中原文化兼容并包,吸收了周边诸多文化的优点,由于地处中原,再加上历朝历代中原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其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具有非常的的影响,可以说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影响作用。五是创新性,中原历史文化生生不息、延绵数千年,可见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的秘密就在于其不但继承而且创新。

二、中原文化迈向现代化的困境

文化现代化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如国际因素、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等等,更受到文化自身起点的影响。随着南宋以来伴随全国性政治中心远离河南,河南陷于内陆,区位比较闭塞,河南早已远离全国性文化中心;教育相对落后,中原本土居民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盲目乐观,朴实有余,开放活跃不足,遇事不急等方面影响,使中原文化在迈向现代化中存在着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农和轻商价值观念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原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近两千年,发展高度达到了世界领先,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建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与繁荣发达的农业文明,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农业发展来看,生产工具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可以做文章的只有增加土地面积及单位土地劳动力的投入。近两千年的农业文明其中一半建都在河南,其重农思想影响至今,而这种意识很容易把人圈定在一定范围内,使人目光短浅。农业文明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轻商”。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上千年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使人小富即安,重义轻利。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第二,思想观念封闭、落后,使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缓慢。河南地处内陆,地域的内陆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普遍存在着只求稳、不求变,只求生而不冒险,甚至因循守旧、不敢为人先。与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侨乡那种敢于敢为人先、飘洋过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精神相比较,中原人却是存在着某种先天不足,这必然会使中原文化推陈出新、走向全国、走向海外面临比沿海地区文化更多的难题,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缓慢。

第三,中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创新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水平是文化能否“走出去”及其竞争力决定因素。对中原文化的创新既需要批判性的继承传统,更要为其注入时代精神。中原文化必须跨越巨大的时空障碍,实现古代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

第四,中原当代文化人才缺乏,尤其缺乏大师级人物,削弱了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能基础。高校、科研院所是文化人才的集聚地,河南在这方面很大的欠缺,没有更多的部级科研院所,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再加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才在全国的流动的大方向是向东南沿海及“北、上、广”集中,河南基本成为人才净输出地,特别是在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复合型文化人才严重短缺。文化人才奇缺的困境,使中原文化进一步提升缺乏强劲的智力支持。

第五,中原文化宣传有限,影响力没达到其应有地位。文化宣传与文化影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说服是通过宣传而到达其影响力。河南的主流媒体(包括电子媒体)是中原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但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的广度、深度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都有明显的不足,这必然局限中原文化向外扩展及传播,压缩了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空间。

三、中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原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面对各种挑战所生成的原创性智慧,我们要立足现实、背靠历史、选择传统、融会东西、综合创新、广泛传播,促进中原文化走向现代化。

第一,解放思想谋新篇。解放思想,努力改变各种阻碍文化发展的旧思维定式,促进中原文化走向现代化。目前,中原经济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其核心任务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这个转型就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必然促进中原的文化由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解放思想、增强传统文化适应改革开放和信息化时代潮流发展的新意识,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促进文化大发展,为传统文化与新型工业文化相融合及早谋划。

第二,侧重精神谈传承。人追求精神文化的一个方面就是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他是融化在你的血液里面的,是与你最亲近的,是最能让你快速认同的,是最能让你获得共鸣的。中原文化虽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在当代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仍然闪烁着独特的光彩,具有巨大的精神价值。传承中原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其侧重点,当然这种精神是那些积极向上、与现代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经过提炼加工的。

第三,融会中西促创新。任何民族或地区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受到全球化的强力影响,民族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创新)来讲,仅仅靠文化的内源因子是不行的,它必须引入大量的外源因子作为催化剂,催生、激活当代思想界精英,通过引进外在外埠文化类型的可用要素,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性重建非常重要,这是一种后发优势。目前,在不必走出国门就可以卷入国际文化“旋涡”之中的全球化时代,中原文化走向现代化也不例外,其必须吸收一切先进文化的内容,以利于其自身的传承创新。

第四,精心保护为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谈中原文化的传承发展,既需要改造中原文化,更需要坚持中原文化。中原是三皇五帝建都兴起之地、中原是中华文明发源之地、中原是诸多中华姓氏之源,中原文化更多是一种“跟文化”、“源文化”,失去了根源必然会迷失方向。因此,全球化的今天,对其加以保护珍视,就是加强对民族民间和地域文化的保护。

第五,加大宣传扩传播。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宣传过程中,贯串着一系列战略、战术和方法问题。应整合省内相关宣传机构,结合其自身实际,把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宣传展示,以求让更多的人加以了解,避免“养在深闺无人识”。在宣传的方法上应当注重载体,近几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武林风”节目在国内外较为广泛的影响,其通俗易懂、直观直接地传播了中原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宣传案例。

总之,在传承中原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出适应中原崛起的现代文化。中原经济区建设,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培育适应中原崛起的现代文化,更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M].2008.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3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困境;对策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传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地方音乐新课程是现代中国音乐教育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有效传承并合理开发利用民族音乐艺术资源,不仅能提高民族教育的总体质量,而且能促进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一)土家族文化课程开发不够

土家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开发目前还未深入。从走访的一些学校发现,土家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课程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民族特色体现不够。

如今,在州政府提出“民歌民舞进课堂”这一思想指导下,也有少数学校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有的学校每周增设一节民族音乐文化课,自编教材有计划地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虽然有了诸多尝试,这些探索也仅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欠缺目的性和系统性,并常常受其它因素影响而不能正常实施。[1]

(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程度较浅

湘西土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人力、自然环境资源。尽管湘西的特色课程资源丰富,可开发的价值高,但实际开况不理想。从调查中发现,教师教授的教材大部分是国家统编教材和省编教材,仅有少部分教师教授的是地方州县所编教材,除了《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蒲公英行动”试点学校的部分从事音、体、美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自主编写了少量校本教材外,非试点学校的教师自主编写校本教材的几乎没有。

(三)土家族音乐教师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往往是衡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懂土家文的音乐教师非常少。如今通过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越来越多的接受正规主流教育的年轻教师走进中小学,但他们不懂得土家族民族语言,使得双语教育的师资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

二、加强学校教育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对策

(一)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不仅是一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也能对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校本课程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利用好民族文化的教育资源。此外,在学校教育中的其它课程里,还要加入土家族的民歌、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等。

目前,土家族音乐文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劳动力输出,使得土家族传统资源的传承产生了严重的危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仅具有稳定性和低成本性特征,也能为中华民族传承土家族珍贵而稀有的音乐文化资源。土家族传统音乐资源对学生、教师和学校也是良好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团结合作,增强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深层次发掘地方课程资源

湘西土家族地区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优美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宝贵的人力资源,而所有这些均有待于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记载和传播知识经验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传承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心理的表征。因此,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此外,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它们的价值体系、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2]土家族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是民族文化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鼓励教师参与音乐课程设计

在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从这个角度上说,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音乐课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使教师在课程发展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使他们能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经验、兴趣、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鼓励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改善课程设计模式,例如让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与土家族文化有关的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单元,将土家族的舞蹈、音乐、戏曲等融合起来,运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四)重视双语双文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既能掌握汉语又不忘记本民族语,这是土家族个人生活和土家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土家族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

实施土家、汉双语教学,在促进土家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土家族学生知识、促进土家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双语双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使其自觉接受、学习、掌握、传承和创新土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双语教学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华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提高土家族年青一代适应中华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必要的多元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王以东.在传统课程中寻找特色与新意[J].中国音乐,2007(3).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4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5

    一、困境:

    所以,

    1.客观评价道德的规范作用,加强以法制为支撑的制度建设。不可否认,目前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有过分高估道德的规范作用的倾向。在某些领域,对个人行为依靠道德进行自律的方式寄望过高,实际效果也不尽人意。这实质上是传统“人治”遗留下来的影响。而现代 经济 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人是“经济人”,不仅会作出“利己”的选择以实现个人福利和效应最大化,而且还会作出损人利己的“败德行为”。因此,必须重新客观评价道德约束的实际效果,改变过分倚重个人道德自律的现状,加强以法制为支撑的制度建设。该用法律规范的地方坚决壁律,该用制度规范的地方坚决用制度,这样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个人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约束。

  2.充分利用利益激励,正面引导遵纪守法的行为。从心 理学 的角度上讲,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动力”。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并把人的行为引向一定的、满足其需要的具体目标。个体利益动机的形成和 发展 既有个体内在因素的作用,也有客观环境的制约。在我国,要使大多数人主动遵守客观上已经建立的法律制度,就要大力加强其对形成个体利益动机的内在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对个体需要和个体价值观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来强化个体的法治观念。如此,个人在按法律规范去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就能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利益。例如,国家为了鼓励人们消费之后索要发票而推出了有奖发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索要发票的人较之以前普遍增多,有效地减少了逃税漏税现象。这实际上是法律对是非的一种评价,而这种评价向也个体传达了法律所体现的价值观。如果个体接受了这种观念,并反复实施法的规范要求,其价值观就在个体意识中逐渐得到强化。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6

关键词:中国当下;老年人;身份困境

一. 序言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总数额已经达到1.74亿左右,占人口的总比例达到12.78%,而且以每年800万―900万的速度在快速增加。因此,参考国际准则,我国已然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党的十报告指出 “老有所养”是化解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要目标。而在社会财富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研究如何从精神层面上做到 “老有所养”。而在当下中国,有关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的则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新型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邻里结构时,老年人的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即其主体性问题。

二.新型的社会结构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传统的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在新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几近崩溃,而新的适合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又还没有重新被建立起来,因此整个社会被蒙上了一层恰似价值虚无的阴影。当下中国社会的某些特征,就如同工业革命时期(即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时期的欧洲。那个时候的欧洲,就如同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所宣称的他对那个时代的一个惊人发现那样:“近来最重要的事件――‘上帝死了’,即对基督上帝的信仰是毫无价值的――已经开始对欧洲投下了第一道阴影。”(G・西尔贝克,2012:567)因而世界从此混沌,一切价值有待重估。因此这个时期的欧美,价值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人们在行为上变得专横,野蛮,虚伪和势利。因此,在价值的追求上人类又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就像尼采所言,“人类不是向动物式的野蛮状态沉沦,就是克服虚无主义。”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代表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体系日趋瓦解与衰落,而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又还没有建立起立,整个社会结构在价值体系上正变得日趋多元而复杂。面对这样价值多元又复杂的今天,许多人在内心价值诉求上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个体身份困境由此而生,相比之下,当下老年人的身份境遇更是如此。

老年人在一个社会中往往代表的是传统的力量。因此在新型的社会结构中,他们往往固执于传统价值体系,思想和行为上常常显得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老年群体逐渐沦为整个社会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因为面对新型社会结构,老年人在内心价值诉求上无所适从,因此最终陷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之中。而要从这样的人生困境中走出,作为老年人必须先走出自闭的空间,勇敢面对现实境遇,并最后能够借助无私的爱,才能够超脱自我中心而重新找到自我身份认同。对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本论文第四部分详述。

三.新型家庭结构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传统的儿孙满堂大家庭式的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稀缺,代而取之的是更多的空巢老人,以及独居老人。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止2013年10月,中国空巢老人已突破一亿大关,而其中达30%以上为独居老人。[4]面对如此庞大的空巢和独居老人,我们这个社会除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上的照顾与关怀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照顾。

然而新型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精神困境往往表现为一种身份困境,也是一种现性的困局。可以说这种主要由西方启蒙运动所发起和倡导的现性困局是造成当下主体性困境的思想根源。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诺(Adorno)在其共著的《启蒙辩证法》说到的那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启蒙理性和自由的有系统的追求导致了一种新的非理性和压迫的出现。”(Horkheimer , 1972:192)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现性思维模式所导致的主体性困境造就了当下所有老人的身份困境的。因此只有打破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模式,才能化解由其导致的当下老人的主体性困境,即身份困境。在对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进行精神关怀的时候,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即主体与他者的建构模式。我们必须在整个思想上,以及言语行动上,建立起各主体之间最为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模式,相互之间最终才能达致和谐与共存。

四.新型的邻里关系中老年人的身份困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变得频繁。个人流动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居住和生活,这时个体面对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以及邻里邻居都可能是新的和陌生的。因为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国人历来就有很强的家园意识,也特别强调落叶归根,乡亲故里的情怀和故乡观念。可以说家园意识是中国人自我身份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受难的最典型的一种形式就是丧失家园。――(这里的家园是指一个人的根,即他的过去和文化。)(何伟文,2012:73)因此,当一个人丧失家园,即剥夺了他的过去和文化,是何其的痛苦,从此他的自我身份建构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从此就会彻底地失去了个人心灵的自由。

依附传统文化的老年人,其家园意识更是强烈。然而当下中国,伴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传统农业经济的迅速解构,背井离乡,流散于祖国各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帮助他们重建个人精神家园,从而化解个体身份困境是当务之急。著名的英国哲学家默多克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爱”和“艺术”。用法国著名哲学家西蒙娜・韦伊的话来说,就是从“内部改变自己”,或使自己具有“变得无私”的能力。因此这里的爱应是一种无私的爱,即能够真正关注他人真实的爱,就像默多克所言:“真正的爱是“非暴力地理解差异”和愉快地感受他人无穷无尽的不同性,爱永远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个体。”(何伟文,2012:91)因此通过引导老人“爱”他人,关注他人的真实,通过愉悦地感受他人的不同性,来替代心中固然依存的家园意识,对某种善的向往的意识,从而最终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

五.总结

中国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面对由社会变革与转型而产生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邻里结构的时候,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由于失去了传统价值的依托、现代语境下的主体性困境、以及个体精神家园的失落而导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通过老年人自己真正无私的对他人的爱的力量,即对他者真实的关注,以及他人对老者基于主体性平等基础上的精神关怀,老年人在当下社会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困境才能够最终得以消除。(作者单位: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论文系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GW1420。

参考文献:

[1]G・西尔贝克.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下册)[M].童世俊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