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例6篇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1

一、“工匠精神”丰富的含义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精神。对于有着八年学制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追求严谨与科学。

二、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大医精诚》中阐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要素,即“精”和“诚”。每一种药物的发现、中医药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每一代中医药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是他们对中医药传承发扬的基本态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本态度。

2.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时刻保持踏实务实的美好品质,对照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补己所短,更好地挖掘整理祖国的医药宝库。

3.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匠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通过实践“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挥医者仁心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1.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不断强化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良好的定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培植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学素养。校园积极开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中体现,锻炼学生的敬业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2.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中医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得中医学专业教学和大学生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在前期实习和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积极接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范,不断通过细节来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中医各家经典著作。然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对于刚接触中医文化的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所以在平时的各种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让更多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勤学古训、发挥名老中医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4.“工匠精神”中那些踏实做事、淡泊名利的特质对于大学生都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培养学生党员的“工匠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更好地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生党员在加强继承并发扬中医文化的使命感的同时,影响更多优秀的同学志愿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2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

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至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u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

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

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3

一、工匠精神与无缝对接机制的意涵解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习惯的体现,是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它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1]

所谓无缝连接,本是一个技术概念,是指在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完全兼容的产品。对无缝对接的释义,语境不同,意涵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而言,引用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指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着眼于培育效果的实现,在主体择选、方法选用和评估方式上采取衔接较为紧凑、可行、科学的机制,促成培育机制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无缝对接机制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培育主体上,促成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它融合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机遇的共享,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借助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平台和主体,诠释和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活力,真正将工匠精神植根于高职院校发展命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工匠型人才。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灵魂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并自觉践行,还需校企之间进行本职的无缝连接,因为企业实习,关注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活化应用,重视的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展现。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匠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示范和指导;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师傅带徒弟,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追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理解工匠精神,进而向往、崇敬工匠精神。总之,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实现高职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又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能工巧匠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追求,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熏陶,获得技术精练和精神提升的双重收益,将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之中。

第二,在培育过程上,促成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无缝对接。所谓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而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新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的过程,是由内(思想道德认识)向外(行为实践)的发展过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本质在于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其追求在于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实施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价值观;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40 ― 03

据统计,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竞争的加剧,制造业大国并非制造业强国,由此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的号召。“工匠精神”的频频被关注,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才培育在质量上还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折射出“工匠精神”作为衡量现代人才培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着力就“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展开论述,并就当前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的现代性传承提出积极的应对建议。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诗经》中所描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是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传统“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如儒家所提出的“止于至善”作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由此延伸出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学艺先做人”、“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等思想。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自我职业、自我价值追求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其工作作风、职业技能、工艺水准与品质所坚守的一种职业精神。具体来讲,“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包含了对人民的服务精神,对岗位的敬业精神,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对职业的精益求精精神等。同时,作为工匠们的立身之本,职业操守更是“工匠精神”的显著特征。如在追求精湛技艺上,以修身、敬业、严谨、务实来热爱并忠诚于自我职业,以乐于奉献、一丝不苟来专注于自我职业,以淡泊名利、视技术与声誉为生命来提升职业境界,以追求完美细节与品质,打造最优秀、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来交付客户。

二、“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机遇期的到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渗透中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来提升人才的软实力,来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可见,立足新常态来积极推进“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工匠精神”是打造“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中多次强调“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根本”,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工匠精神”不仅是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优化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塑造和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就业者的根本需要。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与“工匠精神”的缺失有较大关系,特别是职业教育功利性问题,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上,忽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二是“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重塑办学质量的软实力。职业院校肩负着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在学科职业技能培养上,一味关注职业技能的提升,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尤其是在专业、敬业、专注、坚持、耐心、创新、创造等精神特质教育中更处于弱势。中国制造需要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而职业院校在突显办学理念上,更应该兼顾专业技能与人才成长协同,关注并强化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健全人格的应用型“工匠人才”。三是“工匠精神”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成长的现实需要。培育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优秀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适应性,更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

三、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中“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

应用型人才是将成熟的理论、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面对社会转型中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职业成长水平。如“眼高手低”、“频繁跳槽”、“缺乏坚守”等等。从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需要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中来创造至臻完美的先进产品。为此,面对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中“工匠精神”的时代性传承问题,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来进行归纳。

(1)坚持知行合一的价值主张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从“良知”、“认知”上做到与实践的统一。王守仁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将“知”与“行”作为亲身躬行实践的基本要求;黄炎培在反思传统教育时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观念,来改变只读书而不动手实践的教育弊端。职业教育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满足市场、适应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战略的推进,就是要从深化“知行合一”上来兼顾人才知识、技能的双向迁移,来培育学生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

(2)坚持敬业乐业的价值传递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对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进行了生动描述。干将为铸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莫邪为铸剑,“断发剪爪,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可见,为了能够铸造出至臻完美的宝剑,他们的专注、敬业、执着与坚持成就了宝剑的至臻化境。同样,在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其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追求,也成为其职业精神的极高荣誉。德国的工匠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成就了“德国制造”的高品质标准,他们的勤俭务实、信守承诺的职业精神,成为德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日本的马桶盖之所以深受国人的疯抢,与其卓越的品质不无关系,更是折射出日本的“工匠精神”。为此,关注每一件小事,注重每一个细节,只有以专注、敬业来作为职业人才价值观的培育内容,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人才水平,才能满足社会人才岗位需求。

(3)坚持德艺并举的价值实现

德艺并举将“德”与“艺”建立统一,儒家的“德”,强调作风、品德、道德、恩德;儒家的“艺”,强调技能,追求精湛。只有“德”与“艺”结合方能成就“道”。从中国文化来看,“德”是一种精神,“艺”是一种体现,“德艺并举”是中国人从做人、做事上所提炼的一种“理想人格”。做人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做事不能偷工减料,将“德”与“艺”作为服丈缁帷⒊删腿松的根本准则。因此,职业教育人才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高超的专业技艺上来实现人才培育目标,彰显应用型人才的“工匠精神”。

四、立足“工匠精神”来促进人才职业价值观的传承对策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上来审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承,需要立足职业教育实际,深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内化,注重“工匠精神”的引领,优化课程专业教育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1)以互联网思维来整合应用型人才课程教育模式

2015年国务院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等领域的行动纲领,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融合与应用,将专业、专注、精致、严谨注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业态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均衡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人性化、多元化、在线式、开放式教学作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整合课程教育资源,实现实施互动互学。“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战略推进的基本导向,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养上,更应该从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的整合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工匠精神”来融入到新型、技能型人才提升战略中,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提供广阔的交互式教育学习平台。

(2)以优化专业设置来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的契合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育发展上要优化专业结构,尤其是防范专业“同质化”倾向。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明确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与区域内产业升级的有效契合。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更决定了办学特色。立足“工匠精神”为教育导向,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需求调查中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适应力。管理学大师克劳斯比将“质量”定义为“满足需要”,而人才质量就是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就业市场需求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要仅仅围绕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专业设置、课程结构、项目导向、教育目标、人才标准等方面,重视与各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科学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为适应产业升级、转型培育更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3)以职业生涯规划来渗透“工匠精神”

生涯规划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方向和途径。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维度上,立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学生的职业定位,强化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敬业观、专业观、职业信念和理想。同时,结合职业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从提升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的导向,让学生能够从中正确认知自我,正确处理择业、就业中的问题。

(4)以“工匠精神”来协同校企共建与互赢

深化校企合作,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拓宽校企合作范围与途径,从提升职业院校人才职业价值观上,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来营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氛围。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应该成为现代企业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立足校企合作来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将之融入到生产、服务的各个过程,引领广大学生从中感悟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

〔参 考 文 献〕

〔1〕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03).

〔2〕崔景贵,姚莹.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6,(36).

Artisan spirit: the inheritance of modern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values of Applied Talents

Gao Jingjing

(Lvliang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Shanxi Lishi 033000)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5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工匠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加完美的一种精神。

在我的家乡泉州的丰泽广场上有一座“鲤鱼化龙”的石刻球体城雕。整个球体由一百二十一块花岗石榫接拼成。上面雕刻了五条腾飞盘绕的蛟龙、三条正在演化的龙首鲤鱼和十一条跳跃波涛的鲤鱼,每一个细节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鲤鱼化龙”因此得名。

妈妈告诉我,这尊“鲤鱼化龙”的雕塑作品是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的作品。一听是我所在学校的校友的杰作,我顿时兴奋起来,心中油然生起对卢思立校友的敬仰之情。

我通过“百度”认识了这位杰出的校友。卢思立大师从事木雕设计和制作50多年,他留给人的印象非常朴实,但每一张记录他创作时的照片都让人感受到他平时工作的那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你瞧,他在雕刻创作时那专注的神情,那是艺术大师用心在与作品交流对话。欣赏着卢大师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我深深地为他高超的绝活所折服。这一定必须是有着对木刻多么深厚的炽热感情,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造出如此有灵感有创意的作品啊!

妈妈告诉我,我们学校有许多像卢思立大师这样优秀的校友,如有世界体操冠军蔡焕宗,有上海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有将中国艺术瑰宝木偶艺术传到世界各国的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等等。

这些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以一种热爱与创造性劳动推动了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发展。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又一个杰出校友的故事,包括我们学校的创建发展之路和取得的辉煌成绩,我深深地被感动着。从故事中,我理解了什么是劳动之美、创造之美,那就是在劳动中创造美丽,在劳动中实现价值,在劳动中成就梦想!

妈妈告诉我,工匠精神是时代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所必须传承、发扬的优良传统!我想,那就是从我们少年儿童开始,就必须学习工匠精神,并且把这种工匠精神带到学习中,积极上进、刻苦努力……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2工匠,早先是指从事手工活动的群体。为工匠者,必静其心,细其意,专于行,略于身外,乃成事业也。如今,工匠早已不局限于手工业群体,他们散布于各行各业,但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是细心,是认真。更是一种忽略身外事物而把工作求精求秒的精神。正如钳工高级技师宁展允,手工研磨精度极高,结构复杂的零件,十年如一日,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亦或是十万丝中挑一的四川蜀锦,美轮美奂令人叹浑然天成。没有十几位匠人共同“发扬蜀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蜀锦这般美妙复杂的技艺恐怕早不流传于世。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身怀绝技的伟大技师,他们只是文化的工匠。

工匠精神是自古传承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鬓脚兵法修列……”纵然他们面对人生种种绝难却没有消沉坠落。他们只是心怀孤愤,倾全部心血于作品。一代宗师,功成名就,而已矣。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昌盛繁荣的精神根基。守住工匠精神,守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守住人民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根基,守住一代文明古国!

守住工匠精神,首先要“定平内外之分。”就是无论身外发生什么困难阻碍,都不能放弃工匠传统,坚持,恒久。毕加索生前未名,没有金钱,没有爱情的日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穷愁潦倒,极度困难之境,他没有放弃作画,他以自己作鲜血,尽情挥洒在镀着光辉的画布上,他的坚持与努力,如向日葵一般明亮和倔强,终于照亮了欧洲花坛成为至今难以企及的现代派明星。正如他所说的“我无穷的`作画,是在追求无穷的美。”他以画作,充分展现了典型的坚持的工匠精神。守住工匠精神,其次要静心,专注做事。絮絮松烟雾,经过静心的,专注的工匠锤炼研磨,终成一代墨宝。乌亮的是墨汁,更是不朽的工匠精神。

静下心来,克服外物喧嚣,专注的,仔细的做好工职工作,也可谓“工匠”。当今时代的喧闹沉浮之中,太需要如此一种沉静的“工匠精神”了,做一个工匠,就如同在繁华红尘中做一颗最自然质朴的大树,扎根于地,顶立于天,默然生长,把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更需要工匠精神。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在35年里焊接的发动机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送上太空;潜水器装配首席钳工顾秋亮,组装的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观察窗密封级别达到头发丝的50分之一;80后海上液化天然气超级冷冻运输船焊接高级技师张冬伟,4个小时连续不断在薄如纸片的殷瓦钢上焊接,没有一个漏点。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在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电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为一个小小焊点的脱落,都可能是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苹果如今风靡世界,除了得益于创意、创新外,与乔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戚相关。

然而,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中要予以体现。企业要有奖励工匠的体制机制,技艺精湛的工匠,应该在企业内部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注重从政策上对工匠倾斜。工匠和简单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不同,他们的劳动中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社会各方对他们理应有足够的予人文关怀。

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愿景,再加上最近热得烫手的互联网+概念,也为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迫切需要的创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齐头并进,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共识,来引领中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4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们更要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它,相信未来,我们将会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体验过,因为一个铁蹄,一个渺小的标点符号,一根小小的签字笔,就不幸因此亡国,就仔细思考了一天,连至交好友的到来也丝毫不觉,就去调查,一个个的数据小心排列,计算每个礼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许多人们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吹毛求眦,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影响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表,德国的制造业,日本的丰田汽车。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懈一顾,念叨着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却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正是因为小节的一点点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

工匠精神,是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多少人体验过,为了一个知识,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知识上的突破,就拼尽全力,只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许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学者的怪癖。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是的,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悬无垠,影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去弘扬。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由细节和创新糅合的产物,它活在我们的心中。有人倡导去国外,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凭此来继承工匠精神。但其实,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对于职业本身的要求,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责任感,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要学习的不是国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知识,它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是叩问自己,是否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这种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精神,凭此去完成每一件事,并且热爱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它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脏,而态度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的,态度,将引领细节,创新,去做每一件事,师说由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作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

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保护。

墨子·尚贤中语云:“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国之贤者,髙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

髙与之爵。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国工匠,需要这样一张来自社会的保护网,不受人白眼,深爱着自己的职业。

厚与之禄。梦也是需要金钱为代价的,当商人等不及一个个精细打磨的手工瓷器,市场上流动的就只能是统一形态的碗和盆。何不多给工匠们一些时间,一些支持助他们圆梦?他们圆梦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走入工业4.0,这张金钱锻造的网,少不了。

重之以令,给予工匠们以礼遇,荣耀,就像(感动中国)所做的那样,给予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以最光明的舞台,这是一张荣耀之网,网住的是人心,是感动,也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工匠精神,我想带着如此满满的感动工匠们的心底也必是充满暖意,他们定会制造出更为精良的匠心之作,匠心筑梦也定会吸引更多的匠人怀揣着工匠精神一同筑梦

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6

[关键词] 互联网+ 编辑活动 工匠精神 出版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52-04

On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Editorial Activities in the “Internet+” Age

Li J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Craftsman spirit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pursuit of the quality of product excellence and a powerful guarantee of product quality. Editing activity is the intellectual work of the production of spiritual products and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ublishing work.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editing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e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innovation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he quality pursuit of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and meticulous rigorous attitude. In the Internet+ age,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While the quantity and volume of products increased sharply,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can not be optimistic. It’s necessary to carry forward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edit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Internet+ Editing activity Craftsman spirit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企业发展提出“工匠精神”一词,大力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成为当下中国职业精神和风范的一个“代名词”,引发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是一个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特殊而重要的行业,精神产品生产的优劣成败,决定于精神产品生产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风范。其中,作为出版产品策划者和优化者的编辑主体的精神素养,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面临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对于编辑主体有着特殊的意蕴和要求,值得考量和深思。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制造器物时所富有的一种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1]。从狭义上理解,它主要指工匠在自己职业中的一种专注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从广义上说,工匠精神是指所有行业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一种敬畏,对职业的崇高信仰,包含文化传承、拼搏创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等多种精神内涵。

编辑活动是建造人类文化大厦,传承人类文明与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对已有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活动[2]。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编辑活动的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等环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其秉承工匠精神的要求没有改变。具体来说,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工匠精神包含传承技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传承,离不开先辈们丰富的精神产品积淀。编辑活动是缔造社会精神文化结构的活动,是联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无论在刀耕火种的农耕社会还是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编辑主体都要通过选择、审读、分类、编次等环节,对文化信息进行加工,把社会上分散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如原始资料、作者稿本、文献材料等,根据社会需求,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进行收集鉴别,分类整理,使之成为有序规范的可供社传播的文化知识积累,缔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知识结构。

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时,要坚守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从古至今,编辑从事的智力劳动都是为了缔构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成果,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孔子编辑六经“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垂世立教”的编辑思想,魏文帝曹丕编辑别集的传世思想,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为往圣继绝学”的编辑宗旨,近现代《中国新文学大系》总结新文学发展的目的,以及当代《中国大百科全书》册叶浩瀚、内容宏富的追求,都体现了编辑收集、整理、编定社会优秀文化成果,传承经典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与作者和读者进行及时沟通,并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推广营销。编辑活动的手段、工具、模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传承文化的本质没有变。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编辑正是通过新技术对已有的文化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优秀文化内容得以继承和发扬。

1.2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不断革新,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传统手艺工人从师傅手中继承行业专门技艺后,并非止步于技艺娴熟,而是要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技术,生产出更完美更精巧的产品,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创新是一切事物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创新精神也是编辑活动的灵魂和生命。编辑主体的劳动对象是作者创造出的初级的、待完善提高与传播的精神产品,需要编辑想作者之未想,见作者之未见,以更深邃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作品,突破旧模式,构建新思想,设计新形式,这是创新精神的高度发挥。

创新是对固有模式和秩序的突破与重组,不是因袭,而是推陈出新。编辑活动对文化知识产品的生产、积累与传承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的。从以龟甲兽骨为文字载体的甲骨文时代到以平板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人类科技的革新和进步不断推动着编辑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在每一次由科技引起的传播载体变革中,编辑主体都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不断对编辑体例、编辑技巧、编辑思想、编辑方法、编辑模式、编辑理念、装帧设计等进行调整和革新,实现了一次次质的突破,创造了崭新的编辑艺术和编辑文化,从而使编辑作品能够适应新的传播媒体,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1.3 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不断精进技艺,使作品精益求精,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述了工匠在对象牙、玉器、骨器进行切割、打磨、加工时的精雕细琢,展现了工匠对品质的极致追求[3]。《大学》中“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是儒家倡导治学、引导修身的重要方法。宋代朱熹进一步阐释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4]。精益求精一词由此而来,成为工匠精神的极致概括和对职业道德追求的重要典范。古今中外,这种求精的技艺追求在器物制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生产的是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既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供给,也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编辑主体根据社会需要,开展策划、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设计等环节,最终生产出满足社会受众需要的精神产品。编辑活动的劳动成果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指引人们的现实生活,其质量的优劣对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辑主体应以生产高品质文化产品为己任。在选题时要深入调查、认真论证,审稿时要细心、精心,加工时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装帧时应多方比较,大胆探索,力求作品内在思想深刻,外在视觉精美,达到形神合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种创造完美精神产品以质取胜的“精品”意识,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

1.4 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在制作器物时对每一个细节都极度精心、细致,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要生产出有较高美誉度、忠诚度、可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也需要像工匠雕琢产品一样,以极度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编辑客体,精心雕琢。中国几千年的编辑活动发展历史中,一代代编辑正是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和工作态度创造出了大批对社会有益、可以传世的精品,保存和传承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编辑活动的劳动成果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产品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否代表了进步文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否设计精当,达到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就内容而言,编辑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审读,判断其思想是否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是否具有文化功能和社会效益,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美学价值,要一丝不苟地对内容进行筛选,做好内容把关人。就形式而言,编辑需要小心谨慎,合理剪裁取舍,规整梳理,使作品结构合理,论述严谨清晰,同时要注意语法规则、文字规范、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耗费23年完成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在出版前对编辑加工质量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时,从扉页、版权页、序言开始,到眉题、目录、正文、图片、图注、引文、造字、背白页、页下注、参考文献、索引等,共进行了53项检查,对每一页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连版权页上数字前后中的半字线小横杠,其长短是否统一都做了详细的检查[5]。正是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态度,大大提高了书稿质量,保证了精品问世。

2 “互联网+”时代编辑活动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从事编辑活动的编辑主体常常被赋予许多美好的比喻和描述,如“为人作嫁”“花匠”“伯乐”“泥瓦匠”等,一方面表现出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编辑主体在文化活动中的“工匠”性质。编辑是对知识、文化,对人类精神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深加工的匠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一代代编辑在编辑活动中发扬了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生产创造出一部部传世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不朽的文化大厦。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6]。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的繁荣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出版业而言,“互联网+”意味着出版Y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一方面文化体制的改革,要求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对于完成体制转型的出版社而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产品质量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成败。对于技术转型而言,产品生产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的出版手段,创造新的产品形态,产品品质优劣同样至关重要。此外,目前在出版市场上还存在盲目跟风、粗制滥造、错误百出、低级克隆等诸多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健康发展与传播。编辑工作作为出版的龙头和中心,编辑是出版内容的选择者、审核者、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出版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出版产品的质量水平。在“互联网+”时代,在出版转型的趋势下,编辑面临严峻的考验,唯有在编辑活动中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不断创新,坚持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才能在出版转型中华丽转身,不断生产出质量上乘、品质卓越的精神产品。

3.1 要有传播优质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面对出版转型的巨大压力,一些出版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革新,置出版业传承文化的责任于不顾,致使出版市场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差错率居高不下、低俗读物泛滥等诸多质量问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传播。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出版物质量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把关人,要认识到当前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不意味着对传统出版的抛弃,而是对传统出版的继承和发展,出版业虽然在编辑方法、技术手段、出版模式、产品形态、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是出版业传播先进文明成果和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没有变,编辑活动生产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没有变。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首先要论证出版产品的社会效益,把传播优质文化放在第一位,如果选题预期的社会传播效果不佳,即使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不能通过。编辑要做好质量把关,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出版转型的正确方向,使历经沧桑的中华文化,不断吐故纳新,良性发展。

3.2 要突破思想窠臼,不断与时俱进

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的今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器等多种接收终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媒介、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在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中,传统出版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的多重考验。在此时代背景下,编辑主体不能故步自封,而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和接纳新技术,改过去的平面思维模式为数字时代的立体化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选题、审稿、排版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选题策划、约稿、审稿、装帧设计,研发形态丰富的数字化出版产品。根据受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创新编辑理念、编辑方法、编辑技巧,才能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实现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同媒介间的资源互通、共同开发已司空见惯。例如由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图书改编的系列电影创造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何以笙箫默》《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甄执》《步步惊心》等都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影视剧热播同时带动原著纸质图书的畅销。据报道,影视剧开播前后一个月的销量,《平凡的世界》增长了6倍,《花千骨》增长了10倍,《琅琊榜》提升了33倍[7]。可见,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影视作品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转化和相互拉动的,这要求编辑要有敏锐的媒介敏感性,在编辑活动中要突破思想禁锢,以开放的心态、新颖的视角,紧密结合其他媒介的传播热点开发选题,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3.3 要坚持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树立精品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把更多精力投向技术方面,更多地关注着如何运用新技术创造出新颖多样的出版产品。但是,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是“内容为王”的产业,即使是技术起着关键作用的数字出版也需要以质取胜。这就要求编辑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极致。在数字出版中,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编辑需要更加精心地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需要对信息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深度加工,以便人们能够精准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内容。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仅限于对文稿的加工修改,而是要参与图书生产的全过程。在数字时代,编辑应熟练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开展工作,打造精品。在选题前,编辑可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在组稿中利用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媒介与作者保持及时沟通,使作者了解写作要求并能保持进度[8]。在装帧设计中,编辑可参考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追求出版形式、出版载体的艺术性。在销售中,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并对销售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掌握图书消费者的购买内容、购买习惯、购买倾向等,以便为读者提供相关服务并开发新的选题。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与作者和读者的紧密联系,才能使内容和形式不断接近完美,成为精品。

3.4 要注重细节,做到严谨规范

细节决定成败。读者在阅读中,常常会因为书中出现的个别错字,而对图书质量的感受大打折扣。出版业对文稿精确到万分之一的差错率要求,既是衡量编辑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指标,也是编辑活动注重细节的表现。然而,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日益普及,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逐渐向多对多的自媒体传播模式转变,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为了追求传播的时效性和便捷化,网络传播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日前流行的“童鞋”(同学)、“神马”(什么)、“小公举”(小公主)、“酱紫”(这样子)、“蓝瘦”(难受)、“香菇”(想哭)等,这类网络社交语言的广泛使用不利于文化知识的正确传播,尤其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和广大青少年会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在此背景下,编辑更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无论是编辑基于技术平台的数字出版产品还是传统的纸质图书产品,都要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对文稿进行细节加工时,要字斟句酌,不放过一个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杜绝不规范网络语言在出版物中的传播,不放过每一个语病错误,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错误,对于重大事件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对于一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以及作品中出现的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的格式等,都要一字一句地仔细斟酌、思考、规范。这不仅是工匠精神的表现,也是出版使命的要求。

4 结 语

传统编辑工作者常常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自省,其中同样包含着精益求精的职业风范。在互联网与出版业日渐深度融合的今天,出版产品的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和新颖,出版产品的数量和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数量剧增背后的质量隐忧不容乐观。要解决当下数字出版快速发展中的质量问题,提倡编辑主体的“工匠精神”是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

注 释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

[2]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8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7

[4](宋)朱熹.四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76

[5]马静.时代呼唤工匠精神[C].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学术论坛征文,2016(10):3

[6]百度百科.互联网+[EB/OL]. [2016-11-07].http:///link?url=eQiyFn4HwQTlqWdFWBWtKjXaW-MZd7R1

BLtecQDo3NipcxvbRUI222Kb_pcm_tZnkOmDat56nUi17JiTsvrhsue-ssSFjDkQFzQCRA1qKepBzk1Mzh50YWYJUdWw89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