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读后感范例6篇

文学作品读后感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1

根据那次战争,有一些人写下了一本本红色革命文学作品,当然我也看过。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主角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我们的爷爷奶奶的那个年代里,吃不饱睡不暖过着穷苦的日子,伟大的毛主席和共产党员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当年外国人,蒋介石日夜侵入我国,烧杀抢掠人们叫苦不迭。不止这样,他们还对我们的间谍严刑拷打,实在不行就用权力金钱去讨好他,还不行的话就杀了他们。找不到间谍就滥杀无辜。当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使得外国人大批侵入,还设立了殖民区,我们的人不能进去。有时他们这些达官贵人觉得不爽就来欺负我们的人民。再看现在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用着高科技,还能吃上美味的菜,在那个年代恐怕连豆腐也吃不上了。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拼死在前线,他们也许在想:打赢了这场战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为了自己的亲人我们要坚持到最后。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89-02

“共鸣”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发音体所发出的声音,引起了另一个发音体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的现象。后来文学理论借用这个概念,用来指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一方面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另一方面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再者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

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提到了“共鸣”这个概念,并强调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要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著名学者黄展人教授在《文学理论》中指出:“共鸣使读者被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深深感动,激起了与作品中的人物相同或类似的感情,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喜人物之所喜,忧人物之所忧。”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强调:“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所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感染力,引着读者的思想感情“共振”。在这种“共振”中,作品完成了她感染教育读者的作用。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读者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一般都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是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大凡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一般来说在艺术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准,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能够找到维系读者的情感纽带,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所营构的境界、氛围和情调,为作品的情感力量所打动、所征服、所支配。例如《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超出了一般历史著作的范畴而以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文学杰作,往往以强大的情感力量使读者为之神往、为之动容,产生强烈的共鸣。

另一方面,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欣赏对象达成某种感应和认同,也是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白居易《琵琶行》写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固然是琵琶女跌宕顿挫的演奏和凄苦悲酸的身世使然,也与作者仕途失意、屡遭贬谪的境遇有关:“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可见导致作者对演奏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在于其“期待视野”与琵琶女的遭遇达成了感应和认同。所以最后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悲叹。

正因为文学所揭示的真理和所表达的情绪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她才具有时空的穿透力而流传下来。并且这些真理和情绪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有些已融进我们的骨髓里、血液中,已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假如海明威文学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就是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当前西方的文学教育理论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衍生结构”都强调文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达到个体的发展。所以我个人以为,寻求学生和文学作品的共鸣是文学鉴赏中的画龙点睛。在课堂上,有必要采取无固定的探究形式,注重学生对作品的关联体验,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交流共鸣,指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得到自我发展。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可谓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是世间百态的记录,这些作品,无不是作者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和表达,由此看来,共鸣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也是文学作品最终意义的体现,可以说没有了读者读后的共鸣,也就无所谓作者创作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重点,如能否展开想像和联想,能否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文学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文学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关联体验,实施“寻求共鸣”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共鸣能力是很有必要。

实践证明文学共鸣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它会大大地提高文学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如果不引导学生和文学作品“寻求共鸣”,学生读完文学作品后,文学还是文学,“我”还是“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审美和教化等方面的作用大大地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说它失去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精髓。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作品,也同样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不朽作品《离骚》已经历了好几个历史时代,他在作品中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悲愤情绪,都一直激荡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的读者的心。生活在不同时代阶级的诗人,同样能以平凡的文字来表达及激起大家共同的爱国情。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 》不仅仅影响着英国人的情绪。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家辛辛苦苦地创作文学作品,总是要给广大读者看的,他总是希望用饱含着自己深厚感情的艺术形象,去吸引读者,去打动读者的情感。因此,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文学作品艺术上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也是它能否发挥巨大社会影响的关键所在。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课外阅读 交流策略 效果

但读后交流是不少教师认为最省事的一个环节,同学们读了书,自然都会有自己的感想,课上,大家随便谈谈就行了。其实不然,读后交流和讨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交流,从交流中把握自己的阅读感悟。

一、吟诵赏析,读中感悟

课外阅读交流课虽然不能像学习课本知识那样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朗读,但必要的读的时间还是需要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品析作品、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吟诵赏析,能体会文章大精深内涵,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在吟诵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吟诵既是个体循序渐进的品味,又是语言的内化积累。一味地脱离文本空谈,交流课有可能将阅读引入歧途。因此,阅读后交流且能巧妙的设计交流环节,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例如,在让学生读完《水浒传》这一名著后的交流课上是这样设计的:文中人物众多,内心世界情感丰富,在这些人物情感的世界里,把你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情节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选择这一段理由。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班级不少学生茅塞顿开,教师随机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二、分组竞赛,整理巩固

有效的课外阅读,是阅读中重要的环节。学生读完全部作品后,对其中所含的主要内容掌握的如何?这是作为教师迫切需要了解的。当今学生竞争意识强,根据这一特点,阅读交流时教师可尝试竞赛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又有利于他们将零散的阅读从感性上进行适当的整理。竞赛可采用个人或分组的方式进行。

如《三国演义》的知识竞赛题可用多媒体逐一播放,让学生快速抢答,答对的给予鼓励。例: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宁叫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是谁说的……又如在读完《安徒生童话》的交流课上,就从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故事内容、阅读感悟等方面让各小组抢答、轮答,师生共同根据答题情况综合打分,分出等级给予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人人参与,兴趣盎然,从中进一步巩固了阅读所得,品尝到了课外阅读带来的成功乐趣。

三、故事表演,拓宽空间

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交流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来启动思维、激感,并能有所感悟。许多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故事等作品,常常在人物对话、心灵独白、动作神态等方面有精彩之笔。教师可组织学生用故事会、形体表演等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阅读的热情。表演的形式主要体现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再现感人至深的场景,展现细腻丰富的心理。

如:学生在阅读名著《西游记》后,从中挑选几名同学拿着唐僧师徒四人的道具,在班级中表演《西游记》中的故事。台上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定经历了接触作品、揣摩意图、品味语言的环节,下面的“观众”又能展开丰富想象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过程既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教育宽阔的空间,又满足了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有目的的二度开发。

四、焦点辩论,激活思考

阅读是对心灵的解读,而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的、个性得以解放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重视学生对阅读对象理解的与众不同,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某种思想的理解可能会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研读文本,思考比较,讨论争辩,可以选准某一焦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咀嚼语言,汲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

五、收集资料,把握作品

要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领悟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就要求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评析、欣赏,将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或作者人生历程之中,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时代意义,同时激发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可以通过收集作者生平资料、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前人对作品的评价等方法进行。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4

阅读方法 整体感知 背景 猜读 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确,语文教师应重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培养学生自觉实效的阅读能力,而语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整体感知,走好第一步,以后就容易了。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的。

一、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但往往流于形式,把作者简介作为一般的文学常识,为备考而用。我却认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备考所利用的价值。每部作品的内涵和风格,都和作者的生平紧紧相连。即使是同一人的作品,也因人生际遇的不同而风格陡变。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因此我在授课时,从来都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作者,以加大信息量,让学生在品味作者的人生际遇后再去品读作品。如在教授史铁生的作品时,我把史铁生的经历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细腻的感受。

关于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也提倡大信息量,注重作品之间的连贯性。一个人作品的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紧紧联系,从而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如李白、苏轼等人。掌握了作者某个阶段的创作背景,那么对这一时期的任何作品就都能很好地把握了。如我在教授《赤壁赋》时,除了介绍“乌台诗案”外,还补充了大量的背景介绍:黄州是苏轼的思想转折点,作品的风格也随之转变。政治上的磨难养成了他那种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胸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所以他此时的作品无论是《赤壁赋》,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无不用旷达的胸怀去抒写心中的块垒。

二、让学生在“猜读”中完成阅读

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字词障碍。我们以往的方法是老师先讲解生字词或者先勾画出来,再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我认为这些方法对小学生、初中生是适合的。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思考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则未必适合。所以,我提倡采用“猜读”的方法。因为汉字的形音字较多,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结构和语境,是能够分析出这个字的音和义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便分析不准,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猜读”之后,再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把字词逐一解决,对前面的“猜读”内容加以印证,这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应当说,这是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注重个人感受

这是整体感知程序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最不容易做好的环节,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考的习惯,但有些学生会问:读就读了,还思考什么呢?对此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读前明确目的。在阅读前,心中应当明确阅读目的,包括作品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文体、写作方法、中心思想等。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模式,以后就能进行课外自读了。

2.读中注重勾画。在阅读作品时,既要读、也要画,还可以加以旁批。如勾画一下时间、地点、主人公、体现作品中心的语句,或者加些自己的见解。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5

一、在品读中揣摩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而品读作为朗读的创新形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有独特的作用。读的方式有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只要是学生潜心读书,与文本对话,能产生思维碰撞,都可以称之为品读。品读,需要教师努力营造品味语言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品读中细细品味语言,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

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品味语言?教师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当他们对课文初步了解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呢!我想大家也和安静一样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安静不一样的内心。

师:谁来读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

(学生个别读后,教师引领着往下继续读)

师:同学们,读得轻一点,不然蝴蝶要飞走了。

师再导读“蝴蝶在她的手心里”,指名学生接着读。

师:如果你能读得再慢一点,感觉会更好,能再试试吗?(学生再读)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春天的早晨,看到了发生在安静身上奇妙的故事。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意想不到?(生默读,并批注)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来,我们一起读。

师:如果看见安静拢住了那只蝴蝶的这一幕的人刚好是你,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她应该没有失明。

生:她虽然眼睛失明,但她的心却可以看到东西。

师:你真会洞察。但安静失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她的手指悄然合拢的一霎那,发生了什么事?

生:拢住了那只蝴蝶。

师:课文用了什么词形容这件事?

生:竟然,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她却做到了。

生:奇迹,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奇妙的感觉。

……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品读,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文本描述的意境,如教师让学生读得轻声些,这些都是品读的细节体现。本教学片段,引导学生品味竟然和奇迹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对这两个词语的完整理解,进而理解课文的蕴味。

二、在感悟中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感悟文本品味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走进作者表达的情感世界。如何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感悟,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例如当安静张开手指,放飞蝴蝶,如何让学生再次走进安静的内心,感悟自己心中那个“安静”?以下教学片段出示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安静是一个盲女孩,什么也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还写她张望呢?

生:她其实多么的希望自己能看见蝴蝶从手心起飞的样子。

生:她用心在张望,她舍不得蝴蝶飞走。

……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当她张开手指,放飞蝴蝶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她仿佛看见蝴蝶扑闪着翅膀,在绚丽多彩的花丛中快乐地飞舞。

生:她仿佛看见漫山遍野的小草,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

师:说得多好啊!这个不幸的盲女孩,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用心灵的眼睛感受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品读“张望”,和学生一起体验了盲女孩放飞蝴蝶的感受,通过对话交流,走进盲女孩坚强的内心世界。

三、在交流中习得表达

在阅读课堂上,语言文字并非冰冷的无情物和枯燥的符号,而是闪动着作者灵性的思想情感,或激情或平淡。有时一个片断的语言文字,通过品悟就能让学生激感,语文教师要搭建交流的平台,深刻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怀着自己的体验,与师生交流、辩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意会”作者,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当学生品读完《触摸春天》全文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文本的感受。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一个盲女孩竟能在花丛中流畅地穿梭,神奇般地拢住蝴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触摸春天,她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奇的灵性呢?(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生:因为她喜欢春天,所以经常在花丛中闻花香。

生: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热爱生活的她,用自己心灵的眼睛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

……

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6

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文言文教学不能只是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空中楼阁”式的窠臼。学习文言文是丰富情感知觉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深深地为我们所折服。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丰富了我们的情感知觉,不知不觉间情感变得雅致、俊朗、跳脱、博大了许多。学习文言文是陶冶情操,历练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长期阅读古典作品培养的艺术敏感和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心得,往往能让你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神外之韵。

要想从学生视古文为陌路,教师视文言为畏途,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怪圈里走出来,就必须摒弃照本宣科,一味串译,一译百了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转变文言文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能以生动的课堂讲析,丰富的古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以古文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把他们带到古文学作品的优美境界中。

首先,要把握一个教学的根本──诵读。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除此别无他法。但应注意在诵读时应注意句读,注意去理解它的意思,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第一遍可称之为“吟读”,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其停顿、轻重、语气和节奏等。紧接着再高声朗读,除读出轻重缓急和节奏语气外,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作品内涵,我把它称之为“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课文注释及有关的工具书,疏通文意,划出百思不得其解的句子,再让学生多做些探究性的工作,教师有的放矢,进行讲析,在真正弄清文意的情况下,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我把它称之为“诵读”。

其次,文言文是“文”,应该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去“解读”。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必须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对课文的随意“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当然这只是“读”文言文的基础。关键的应该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人士的生死观等等,如果在些地方多少有一点自己的一点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文阅读教学还应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

上一篇杞人忧天

下一篇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