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审美思考

文学作品审美思考

 

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以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教师为再现作品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也就是一种激情。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将情感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文学篇目的教学陷人一种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那么如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美,去达成与创作者的心灵共鸣呢?   一、以情激发,产生共鸣   教师先要动情,以自己的激情促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一种心灵上对文章中情与美的感悟,在感悟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对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从教多少年,都应保持火一样的激情,只有在教学中融进了自己全部的情,融进了自身对作品的美的感悟,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了这种情的感悟,那么一种健康高尚的美也就塑造于教者与学生心中了。   二、以情朗读,先声夺人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就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才能深人课文,发现和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形象美等,而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人化地渲染给学生,或用自己的激情去指导朗读,可以使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而且心灵也会得到的净化。   例如,教学《有的人》、<,你在哪缈、《沁园春•雪》等诗歌时,教师若能以自己的激情读出对鲁迅的敬佩、赞扬,读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嘲讽,读出对的深切怀念、呼唤,读出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胸怀、气势,根据不同内容.辅之以悲债的情感,低沉浑厚的语言,缓急交错的节奏,或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言,舒展的节奏读出,或配以不同风格的乐曲,均能达到先声夺人引导学生进人作品意境的作用。   当然,美之极乃情之至!朗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真情的表现如何。因为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专业功底,需要较高的技巧。   三、以情鉴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氖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使学生步人美境之中,尽情地投人,全身心地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写春草,描绘得细,写它旺盛的生命力—“钻”,写它的色彩—“绿绿的”,写它的质感—“嫩嫩的”,“软绵绵的”,写它的覆盖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乐,写风的助兴。这样细笔描绘,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目所睹和身历其境之感。写春花,描绘得立体。先写树上的繁花似绵,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写春风的柔和,继而由“风”的“抚摸”引出泥土的气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鸟的呼朋引伴,引出轻风流水的声音,引出牧童短笛的燎亮声,重点描绘声音,鸟鸣声、轻风流水声、短笛燎亮声应和着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写春雨,抓住“细”和“密”表现春雨的特征。写雨的形态后,写雨中景色—雨中云、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绿绿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沐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把“青”直送到你眼前。写人寥寥几笔,写出地域、情态、思想、着重在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满了活力,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是不易。而朱自清先生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教师若从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以情鉴赏,必能使学生领会文章真谛。   四、以情感知,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作品的美学意味也并不是一目了然,垂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例如《社戏》一文,鲁迅先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最后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实际上,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好在哪里?仔细分析原来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看戏、吃豆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那夜的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恋,从而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p#分页标题#e#   再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用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然而联系全文,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深刻含意: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可猜测没有确凿的消息,掌柜只在结账时提起过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人。人们根本不过间孔乙己的死活。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而这种悲剧也是必然的。   五、以情写作,体味美感。   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除了在表现美、鉴赏美中加以实践升华之外,也还包括着创造美的实践。这就需要教者本身要有创作的激情,用这种激情鼓荡学生写作的热情,从中感悟到一种创作的美。否则,审美教育只能被识为一种假大空并束之高阁的花瓶而已。   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的旋律,学生学文章、写文章都是一种心灵的感悟,而这种心灵的感悟是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启动、去激发,“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可夫语)。   总之,语文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个语文老师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把审美教育科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挖掘一切美的因素,与学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