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美育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美育思考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鉴赏美的情趣,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因此,美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育修养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其根本而言,是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高科技的时代新人。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包括美育;开展美育在文学作品中的教学,教师就不能不具备必要的美育修养,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必要的美育修养,才可能在实践中落实美育的任务。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提高课文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丰富自身的美育修养,进而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课文,创造美的情境,提高美的教学效果。   美育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起着巨大作用,这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的关系都可以看出。   从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来看,美育较一般的道德说教更具体、更生动、更易为人所接受。例如教学《土地》一文,教师可先带领同学诵读激情充沛的段落,然后,有表情地复述课文,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品味其审美价值。这样,作者对土地的热爱,认识土地与人类产生的直接关系,从而对劳动者真情的歌颂与赞美,就会在学生心灵的深处激起感情的浪花,道德教育也就自然寓于其中了。   从美育对智育的作用来看,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见美育与智育是“相辅而行”的。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它本身就包括了观察、联想、想象、评判等智力因素。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智育与美育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课文《一件小事》、《项链》、《失街亭》、《变色龙》等都是美育与智育的优秀教材。在学生受到审美情感陶冶的基础上,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车夫还是“我”?《项链》中的路瓦裁夫人是否值得同情?谁承担失街亭的责任?别里科夫是旧制度秩序的代表,沙皇统治的忠实追随者吗?学生面对这样一些有争议而又有趣的问题,通过反复热烈地讨论,不仅使审美感受更深刻,同时也使求异思维受到良好的锻炼。   美育之所以适合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原因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方式。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来打动人心,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屈原的悲天悯人、祥林嫂的善良凄苦、阿Q的精神胜利、水生的机智勇敢、林红的坚贞不屈、路瓦裁夫人的追求虚荣、夏洛克的贪婪狠毒、窦娥的感天动地等,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个性特征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对这些形象的审美感知与评价,将深刻地启迪学生认识什么是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当然,审美创造是非常复杂的,它建立在审美感受、欣赏、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要创造美,还必须懂得美的规律、形态、表现美的方法,掌握必要的美的艺术知识,并有目的、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经验。这样,对美的创造才能由必然王国进人自由王国。   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的创造能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所能达到的程度为依据去创造美。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条件各异,审美创造能力也就存在差异。   就是水平相似的学生,在审美创造上也各有千秋。   美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人人的心灵的,感知美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审美能力的核心。人们对美的感知又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它虽侧重于感性直观,但必然积淀着一定的理性思维因素,因而人们对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就只有与情感体验、想象、认识和心理功能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审美判断的艺术欣赏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教育呢?则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在接受、正确理解、评价和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形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文学作品的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在教学活动和审美教育活动之间,鱼水相交,密不可分。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段话简明地说明了美与客观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乃至一篇篇优秀的课文的特殊关系。因此,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文学教学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教学美育的实现,和教材的性质与研究对象是分不开的。在课文中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作者通过美的语言、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意境。在这些课文中,几乎包容了美的各种范畴。例如:《苏州园林》的优美、《长江三峡》的壮丽、((松树风格》的崇高、《威尼斯商人》的滑稽、《杨修之死》的悲剧、《白毛女》的大团圆结局等均各具特色。课文中的名篇佳作,还体现了多样的美学风格,如白居易《忆江南》的柔和、《荷塘月色》的淡雅、《小桔灯》的隽永、《花城》的华丽,以及体现在柳永、李清照词中的婉约,苏轼、辛弃疾词中的豪放等风格,在课文中都有所体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原课文的欣赏者,即审美主体,又是学生的欣赏对象,即审美客体。作为审美主体,他必须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实践,对课文的美进行再创造,用富有魅力的方式,积极地实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不仅要善于传授美感,还要善于创造使学生易于接受、能引起美感的“情境”,使师生之间自然地形成一种能引起知识、情绪和情感交流的“审美关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用审美的眼光来看,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感,从而萌生出一种创造美的欲望,这正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产生的一种美感效应。#p#分页标题#e#   我们再从第二课堂来看,也包容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我们一旦接通了课内课外美的电流,就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情操,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比如:通过欣赏名著、电影、电视、文艺表演、参加诗歌朗诵会、故事讲演会、参观名胜古迹、参加书法比赛、写作比赛、与边防前线战士通信等等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美感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满足,还会不断产生创造美的意愿。上述诸方面还雄辩地说明:教学与美育乃是鱼水相依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特别注意社会美。社会美包含了人性美、人格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等方面的内容。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样就把人性美和人格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保尔•柯察金有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就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又如课文中夏明翰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贫贱不移、白求恩专门利人等等,都为伦理美学写下了行为美的篇章。历代文学艺术家,都是环境美的追求者。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是王维笔下山间的幽静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飞瀑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杨万里笔下的六月西湖美。课文中描写环境美的佳作还有很多,认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领略祖国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   从古至今,有许多优秀的文学名篇,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这是因为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就对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有一种设身处地的非同一般的特有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文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才把握了这种不同于一般的独特性。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独特的艺术感受,才算抓住了课文显著的美学特征。如秦牧的散文《花城》,以优美凝练的词语,描绘了“十里花街”的绚丽图画,其独特的艺术感受是通过三方面来表现的: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美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是美要靠斗争去创造。以上三方面,就是作者独特的艺术感受。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坚持不懈地用美学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就会使自己长期沐浴在美的阳光下,在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中,逐渐深化自己的审美观,陶冶自己高尚的、逐渐稳固的审美情操。这样,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追求、创造美,从而焕发出捍卫美好世界、建设美好祖国、献身美好未来的巨大能量。   教师必须具有美的职业情感,必须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只有这样,在备课时,才能为课文中的美感因素所陶醉,充当好审美主体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才能把教师看作一个有吸引力的审美客体,在教师的启发下,痴情地受到美的感染。   教师要成为一个美的使者,必须全面加强美的修养。从文学教学角度讲,应特别注意美的感受能力的修养,美的鉴赏能力的修养和美的表达能力的修养。教师要把自己在钻研教材中所获得的感受、美的鉴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自身必须加强美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修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做到精练、准确、生动形象、感情充沛,才能用美的语言吸引住学生。从书面表达能力来看,教师要教育学生写出各种新美如画的作文,自己先要练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的基本功,亲自体会一下写作的甘苦。教师还应该不断加强撰写各种教研论文,教学科研论著(包括美育方面的著作)的修养。这样,也才能使自己的审美能力、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更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中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精神品格,崇高的道德风尚。教材中那些独具个性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他们那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对党、对革命、对祖国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将永远鼓舞学生们在现代化的大业中奋勇前进。为了适应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