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例6篇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自身作用,影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不断的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自身科学、有序的进行。

二、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教学的涵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物质。二是校园体育文化制。三是校园体育文化教学[2]。

(二)体育教学涵义

教学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活动[3]。潘绍伟教授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和体育教学的教育性[4]。体育教学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组成,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并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来促进自己教育目的的有序完成。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产生作用提供了可能。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欲望,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构成的体育物质文化,以及由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构成的行为文化和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队伍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体育文化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能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时代性、正确性的体育文化观。构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多种多样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5]。学生的体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体育文化开始时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带来“个人与周围环境在体育文化观念上的冲击[6]”,学生会将别人的体育态度、行为和能力与自己比较,来矫正自身的体育文化观念。因此校园的体育文化就会以它特有的渗透方式来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的决定学生的体育文化观的形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指导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随着这种稳定性时间的延伸与范围的扩大,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心理认同感,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人们的体育教学行为起指导作用提供了可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7],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人文及制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当然必须以师生共同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四、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一)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体育的本质是传播[8]”,“体育既是传播媒介,同时又是传播内容[9]”。体育教学作为体育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需要载体来完成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其一:一方面,要解决的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所在;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有自身的特征:教育性和可塑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以及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这些特征说明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承载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所用。这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促进体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载体,从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

只有当校园体育文化载体得到了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优化,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去充分的利用。

1.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0]”。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体育经验,还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动作操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传播者应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2.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由于经济、学校政策等种种原因,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总是跟不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11],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成为一种必然。这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一,扩大体育物资设备,要资金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利用;二,优化现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即对现有的体育物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物质文化氛围[12]。

3.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对整个校园体育文化起着全局意义上的规划与引导作用,因而,校园优化体育文化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它要从属学校大的制度;另一方面它又与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交叉、融合。我们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时要从宏观把握,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才能真正的达到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文化因素、体育因素在校园这个空间的综合结果。所以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体育教学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二,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2][6][11][12]章罗庚.校园体育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4,75,85,86.

[3][10]蔡澄.基础教育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175.

[4][7]潘绍伟.中学体育新课程教材教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152.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知识性;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在各类学科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不但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利用语文学科中丰富性、多样性、形象性、情感性的有利条件,形象地、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意思是说文学可以用来调动和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了解社会,交流情感,加强团结,批评与讽刺不良政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应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来学习、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呢?

语文教师要明确教书育人的道理,明确学校的教育任务,既要重视知识,又要重视思想,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即"文""道"统一。唐朝古文运动时,韩愈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他主张文道统一,强调文道兼备。柳宗元说:"文以明道",周敦颐说:"文以载道",宋代这两位文学大师更加明确提出文道统一的观点。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文"(1)与"道"(2)在文学作品中是比翼鸟,是连理枝,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八年级上册课文(《巴东三峡》、《周庄水韵》、《走进纽约》)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外,还要有意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像这类文质兼并的课文,只要通过老师讲解、分析,一定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能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开阔他们的胸襟、熏陶他们的情感、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和自私的思想。

中小学课文都是一些典范性的文章,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有意识、有目的,通俗易懂地渗透思想教育,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做到了文道统一。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而且对学生的心灵、思想、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语文教材中有灵活地思想性和丰富的知识性的特点,要顺理成章,寓知识于思想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担负着双重的任务,又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而语文教材涉及的思想内容、知识要点不但广,而且活。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获取更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要有较强的语文基础知识,也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各门学科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因为语文课文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具有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通过老师对课文理解,采用口头方式表达,也就是说代替作者和课文讲话;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直接与教师对话。所以老师领着学生走进课文,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不能忘记将课文思想的闪光点显现在学生面前,叩开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共鸣,启迪学生情怀,实现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沁园春·雪》一开头就这样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字显得北国景色凝然安静,"飘"字显得雪花舞姿轻盈。冰雪都是白色,天地间纯然一色,给人一种朴素洁净的美感;"红装素裹",把江山比作少女,更加楚楚动人;两种色彩,既纯洁素雅,又富有热情,充满青春气息。通过这样强烈的感染力,使人对祖国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讲解课文时,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将课文最美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打开学生思路,水到渠成,教学中就容易取得思想教育与传播知识双丰收。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遇到问题才能从更高一层展开解说,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层而就题论题,才能将知识与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传到授业解惑",要注意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语文教学是任重道远的一项工作,要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用学过知识鉴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自觉吸其精华剔除糟粕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在生活、工作中能够分清是非,发现美丑。这些能力和水平很多都是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教师言传身教影响而获得的。可见,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是榜样,教师美好的形象能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长此以往的模仿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长远的意义。

当然,语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必要开辟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从而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通过开展诗歌朗诵、辩论会、作文竞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在教师正确引导和启发下,提高了知识水平,学以致用,活跃学生的思想。

学好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自觉、有机、有度、有效将思想教育渗透到知识性中去,势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了文道统一的教育原则,达到了语文教学中"教书""育人"的目的和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为祖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才。

注释:(1)文:指文章的语言文字及形式。

(2)道:指文章的客观内容及作者主观思想,是语文内在思想性、哲理性、美感性和情感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

[2]《通书·文辞》,周敦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思政教育;人文科学;辩证统一

思政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促使思政教育正式走向世界开始,思政教育经历了有效化与自觉化、科学化和个性化的演变历程,并随着不断创新与发展,人文与科学已经成为当下思政教育的核心。人文体现的是人类生存价值,是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科学追求的是理性思维,是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摆在首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和密不可分的,深入了解两者真正的内涵,探讨思政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要求,对我们理解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巨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和要求

1.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涵精神文化是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人文的核心是人,人都具有人文性。人文精神是人长期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是具有长期和深远影响的教育内涵,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生存环境以及自身价值、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上。中国对“人文”的解释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强调了人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文就是社会人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方社会则从人的价值进行探索,重点聚焦在对人性的解放。虽然中西方对人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其理想人格、独特文化以及精神世界,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如果失去完整的人文精神教育体系,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受教育者的自我价值也很难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充分实现。从国家角度来说,如果失去人文精神,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和国家特色文化也就难以形成。人文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人文的内涵深刻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参照。2.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要求(1)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前提和原则的,是对人精神生活的关心和关注。“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国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有力促进。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增加了新的内容,最显著的是对人的个性化及人性化的要求。个性化要求是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因人而异的。人性化要求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观察问题,尽可能地尊重和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潜在能力。可见,人文精神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人文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发展是需要每一个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2)思政教育中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始终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坚持人性解放的原则。教育的意义在于对人生存价值的正确引导,实现自身价值是人作为主体生存的最重要意义。人文始终呼吁对人性的解放,要求人们在此基础上发现进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潮流波涛汹涌。如何在各种思潮中坚守自身价值,这就需要长期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特点,是具有民族传承和国家意志的,是符合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的,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

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内涵和要求

1.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其内涵是“对世界、对自然以可持续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并能够遵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我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指出:“科学精神是支配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创造性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追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研究是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具有非营利性质的“公利性”,这种精神正是思政教育所需要的。科学精神包含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等,体现在思政教育中就是对理性的追求,是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2.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要求(1)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是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梁启超指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他强调的是真知识,是创新的前沿,真知识就需要科学精神,“可以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科学的系统思维方式就是科学精神。在思政教育中,运用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要求不仅要有顾全大局的视野,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胸襟。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体现,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答案,更重在传授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是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2)求实创新、淡泊名利是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核心要求。科学精神重在开拓创新,重在求真务实,重在坚持奉献,这些精神都是思政教育所需要的,也是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在实现国家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把握住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富民强。当然,科学精神需要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发展。因此,求实创新、淡泊名利也是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的核心要求。

思政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传承与科学研究的功能,才能使思政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虽然同等重要,但在实践中必须辨清两者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们在思政教育中的意义。1.思政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对立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文与科学的矛盾冲突从来没有间断过。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人文没有跟上科学进步的步伐,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革命战争。可见,两者在发展中是不平等的。一是盲目崇拜科学发展,压制人性解放。科学进步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但若把科学技术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人文,发展的不平衡给人类带来战争。二是夸大人文影响,抑制科学进步。过分追求人文,虽然能使人的自由和思想有较大提高,但生存环境却很难得到较大改善。2.思政教育中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关系人文与科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受教育者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独立存在又密不可分。如果把受教育者看成主体的话,那么人文与科学就是影响主体发展的两个客体,这两个客体既对立又统一。科学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进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对人文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同时,科学发展的成果也会以文化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科学是人文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保障,对人文发展体系的完善具有推动作用。人文的发展可以激发人类思维的活力,为科学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科学与人文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科学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人文则是思政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晗.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555(21).

[2]刘东,刘卫兵,丁文,等.从对的认知误区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对北京市部分青年的调查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03).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4

1.更新观念是先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

胡锦涛书记指出,我国高校办得怎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评价合格的标准有多种多样,评价的视角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看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科学精神指的就是一种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来,以强调自然科学的经验研宄和定量研宄为基础、以追求研宄的精确化、认为自然科学研宄方法普遍适用为特征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唯科学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广义科学精神是指创造、勇于探索、尊重事实、既尊重经验、又尊重规律,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实为宗旨的精神。我们从广义的科学精神中可以提炼出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真,二是创新,三是客观。其中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精神,创新就是打破陈规、开拓创新精神,客观就是求取真知,防止武断,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学精神应当包括这样一种富有人文情愫的理智精神:“即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使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更合乎人类自身发展的利益”医学教育就是要追求和培育这种“真”英精神,并具有这种科学精神的医学生。可见,这里讲的是广义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也是医学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缺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关心,对民主、自由等的追求,包括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我们从人文精神中也可以提炼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关心人、关爱人,二是人的权利与生命的平等观,三是包容与和谐。可见人文精神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体贴人,尊重人,爱护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人文科学主要研宄人的精神世界,正确引导人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塑造人生,追求“真”、“善”、“美”。这正是当代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救助人的生命,维系人的健康,正如医学生誓言中所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可见医学教育的本质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人”学,它直接关注的是人的身体在疾病痛苦中挣扎的、需要社会和他人关怀、救护和帮助的人。人文精神包涵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与关怀,以及人对生命和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崇为主题的人文思想,这些具体化为语言、思维、情感、道义、良知、仪态、意志、文化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人文素养,富含着深厚的理性认识,体现着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以及自然的深切关怀与厚爱。

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1世纪的医学,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从重治疗到重预防,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从生物治疗到身心综合化治疗,从医生主导作用到健康人、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从医院走向社区从临床护理到整体护理,等等,这些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时代呼唤医护工作者,必须从“只治病,不懂人”向“既治病,又懂人”的模式转变,真正的现代医学迫切需要既有更高的人文精神,又有善良的人文素养,这是医学中的人文内涵的真谙所在。这种人文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育出来的。

人文医学是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同医学紧密结合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群,具体包括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逻辑学等交叉性学科,这预示着人文医学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群是现代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现今医疗纠纷中90%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二者尤如飞机两翼,车之两轮,同等重要,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要看到二者的相互联系,又要看到二者的相互区另别防止将二者对立起来或是人为割裂开来。在医学教育的实践中,出现抓医学专业知识一手風抓人文精神培育一手软的现象,必需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以埋下祸患的种子,这一点在医学领域尤为突出。人文精神的培育,能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价值理性和正确的发展方向,然而在科技愈发展,人们愈加感到有些困惑和迷惘,在医学领域内,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当今时代,人类已经掌握了克隆技术,已经能够解读人类基因密码的医学该向何处发展?等等问题,都需要用人文科学的知识来回答。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更新观念是先导,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的思想非常重要。

2.人文精神是灵魂——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不能只注重医学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当然,也不能只强调人文教育而忽视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二者不可偏离。医学专业教育是教会学生服务患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行医看病,做一个医术精湛的人;人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然而,在现实医学教育教学中,功利性的价值观理念依然存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基础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繁多,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使教师更为关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大多数学生也只满足专业知识的获取,无暇拓展专业以外的兴趣,即使选修了人文素质课,也是应付学分,很少听课,据调查,我校相当多的人文素质课程,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到课率最低的20%更有意思的是医学伦理学课程,是医学生必修课,安排在第10学期上课,到课率不到40%随着医学科研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进展不断被注入课程教育中,教材越编越厚,知识点越来越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实验操作资源的相对匮乏等都影响了我们当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医学教育也应该是社会本位及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质、思维创新能力、探求问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主体”的有机统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医学实践热情,达到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既注重医学生的整体发展,又要注重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强调拓展学生校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争论已久的热门话题。实际上,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日趋彰显,高等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未来和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现代的教育理念强调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科学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则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而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里人文精神是灵魂,是方向,而科学精神是骨架,是栋梁。有灵魂没骨架难以支撑,有骨架没有灵魂就会迷失方向或没有持久的内在动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医学学科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是两大科学门类相结合的最典型的两种属性的科学。对于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在长期的医学教育教学积累中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楚,十分明白而对于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的认识则明显滞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导致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被严重忽视,说到底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在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发现、发掘、阐释医学自身具有的人文科学性质,至关重要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就是医学“以人为本”的性质,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医学“以人为本”性质的具体贯彻与落实。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工作的本领和科学研宄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的涵养,促使其成为富有人性化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另外,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在教育教学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塑造学生崭新的精神世界,使其肉体和灵魂、理想和行动、道义和责任都得到升华。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双种属性,人不只是社会的适应物,而且具有能动的精神活动,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生存。

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人的心理及生活环境对疾病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疾病,亚健康,健康与长寿都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的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培养医科学生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理解人,如何做到想为病人所想,急为病人之所急,需为病人之所需,这对于切实改善当前医患矛盾紧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实验室做人体解剖,教师既要教给学生解剖的方法与技巧,更要教会学生能从心底爱护并尊重解剖用的遗体,严肃认真,不能马虎,从而延伸到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在临床上关怀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社会科学也是认识人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是医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医学生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3.素质教育是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当前的医学生素质普遍存在高分低能,死背书本,知识面窄,理论功底不扎实,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协作精神不强,人文关怀欠缺等问题。这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涵,有的专家和学者归纳为九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二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三是现代教育,四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五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七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八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九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简要归纳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集于一身的人。就现在的医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医德传统教育,医德修养教育,医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办学单位还是学生个人,对医学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而对其他几个方面也应同样重视而不能忽视。因为,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医护工作的根本道德准绳,而学校医学教育阶段既是医学生医德萌芽的培养期,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要把医德修养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关怀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医德教育,强化医学生医德规范的认知,确立正确的医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态度,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尊重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不断践履并逐渐养成高尚的医德品质。

素质教育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不同特征决定了素质教育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反映。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继承历史上社会群体对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二是透过历史看到未来社会对受教育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教育中,我们更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受教育者的熏陶与融合,如何将优良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二是将自己融入世界民族文化的大潮中,汲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博纳百家文化精华和感悟异域文明的精髓;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升华,与时倶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和发展的学科,医学不仅要关注具备自然属性的“生物人”,更要关照具备社会属性的“社会人”,全面理解人、同情人、尊重人、关爱人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在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如文学、法学、历史、哲学、艺术、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努力培养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关怀平民、救死护伤的医学人文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医学生能否胜任以后的医疗工作的根本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医学生以后从容面对死亡、面临传染病等危险时根本保障,也是合格医务人员的坚强支柱和本钱,因此,在大学医学教育教学中,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生存理念,培养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复杂环境的应对工作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5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并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老师也只是充当一个传授知识的工具,同学们感到枯燥无味,并不喜欢语文教学的课堂,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矛盾:老师不满意学生不认真、不积极的态度,而学生厌恶老师的讲课方式以及说话态度,课堂氛围变得不和谐,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其实这些现象在如今的教育中十分普遍,这些都是老师不懂得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联系起来的结果,教师只是当同学们是吸收知识的机器并没有投入过多的感情,其实学生也是需要情感鼓励的,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鼓励和赞许是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拉近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感性的学科,它并不像数学那样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语文所需要的就是细腻的情感以及一种知性的感觉。语文需要做到以理服人,让同学们切身地体会到情感的所在,让他们能够感动,能够信服。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大家并不懂得什么是情感,正是需要学习的时候,因此这个时候对情感的教育和启发是十分重要的,这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会留下永远难忘的记忆。因此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对老师是种挑战,对学生是种必要。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的措施

1.创新课堂形式,营造轻松的氛围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是枯燥无味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也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创新课堂形式,激发大家的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以及其他多种形式进行讲课,将课本上的事物及知识活灵活现地体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意境自然就会对文章感兴趣,也自然会愿意听讲同时更加愿意与老师更多地进行沟通,这样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便会减少,矛盾减少了以后教育便会更加方便和顺畅。同样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短的情景剧、小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带动学生的兴趣,改善课堂的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2.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将课本内容深度发掘,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同学们的自身联系起来,将学生融入其中,这样可以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老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应对文章的词句以及深度含义仔细琢磨反复研究,不仅要将同学们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做好标记,同样也需要深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当中去,强化了学生的听课质量。

3.提高自身素质,用语言传达情感

(1)提高自身素质

在语文教育与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应加强自身的素质,应该有一颗宽容、慈善的心,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包容学生,以便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小学教师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此刻的他们正处于懵懂阶段,你的宽容和博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启发,可以使他们萌发博爱、宽容的心胸以及美好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爱来唤醒滋润他们的心田,同时教师也需要真正地关心学生,在课下跟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对老师不再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同时教师对学生也需要一定的尊重,当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适当地给同学们一些肯定和赞许,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

(2)用语言传达感情

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自身经验以及博学的文化来教育学生。语言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让学生明白情感所在。如在朗读文章时,老师们慷慨激昂的朗诵会将同学们带入不同的情感层次中,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目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往往也会喜欢上语文课。所以在平日教学里,语文教师要注意变换自己的角色地位,多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交流。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在心理上带给学生精神鼓励,同时也要切合实际地给学生足够多的帮助和支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确定,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既有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又有助于新一代青年的情感教育,情感是语文的根本,加强了情感教育就等于是加强了语文教育。情感教育的加强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每位老师都博学,同时还要求他们有博爱的胸怀。情感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了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更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应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广泛推广,从而改善中国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6

小学语文教育语文现代化关系小学语文是民族语言文字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在历史发展、教育技术等方面对中国语文的现代化都有深刻的影响,而通过历史的梳理,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促进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中的良性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尺度。

一、名词变更下的主体转移

早在“”之后,部分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创办新式学堂,这种新学模式甚至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御史黄瑞麟奏请成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清政府学部在斗公府旧址建校,宣统元年(1909)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建成,开始培养能够从事明显区别于传统私塾教育的新学教育人才。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以后,撰写的半文言、白话文为表达语言的小说、杂文、时政评论纷纷出版或见诸报端,对儒家传统予以批判,私塾教育的经典被质疑,新式语文教育有了更为广泛的基础,使新教育得以开展。民国以降,语文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被称之为“国文”,在中小学开展以语言文字使用为目的的教学,区别于私塾教育中利用儒家经典既进行语言培养,又进行人格与世界观培养的无分科模式。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门在语文教育中,借鉴西方罗马字母拼音文字的形式,用汉字注音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利用拼音发音的标准化制定“国语”,推行全国统一的的语言文字教育,利于文化传播,也便于使汉语扩展到中华文化圈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使中国在世界的舞台加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1948年,时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起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草稿》,自此,现代教育中有了“语文”一词。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1949年下半年起,“语文”一词在中国大陆普及开来,取代了“国语”和“国文”这些名词。新的汉语拼音方案使中国语文的现代化进程迈出了更重要的一步。

中国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变革不仅仅是从没有统一学科称呼,到国文,再到语文的变化,伴随改革而改变的是课堂教育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私塾先生带领学生以念、讲、背、考、打的单一手段教学为主体,逐步发展到以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进行语言文字学习与应用为主体。这个主体的改变,直接反应了现代化进程中,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发生的质变。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尊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民主国家和民主政治存在的基础之一,这一切都是现代化进程所必备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价值观的体现。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带来的矛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条件的地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大量使用动画、幻灯演示文稿(PPT),甚至是交互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呈现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的主要精力从盯着教师本人,变为紧跟教学课件本身,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分配到实际要学习的内容上。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教育技术现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

首先,语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学科化,使民族语言文字从人文社会科学异化到用自然科学的模式进行了解构,使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出现了模式化、程式化、规范化。这些程式化的影响日益深入,形成了一套价值评判体系,影响到教师教案的编辑、课堂组织模式,隐形地规定了必须如何开始引入课文,如何解释文章结构,如何模仿范文再创作,将语文课堂教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局限在工具性学科的层面上,而阅读课引导学生对文章提到的思想内涵、文化要义、语境解读,或者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结构的理解和把握,缺少适当的评价依据和标准,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在技术手段、评价方式上没有根本区别。

语文的现代化过程,势必是传统文化与“去民族性”之间矛盾共生的过程。尽管“课程标准”反复提到传统文化,但在没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情况下,语文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语言工具教育,而把传统文化、审美趣味分解到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课程。但这些课程并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也与成绩评定、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久而久之,传统人文素养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现代化成长而消失。因为,母语教育已经不再用经典文本提供中国民族传统思维模式,依靠语言文字传播的民族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中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却不会品读诗歌,分不清对联的上下联,读不出文章层次,不能清晰断句等问题,都与语文的现代化有着密切联系。民族性的丧失,使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迷失状态,失去自我也就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目标,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冲击。作为母语启蒙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在完成基本的识字、语法、应用教育之外,还应当注重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并与考核实际挂钩,切实完成新课标与新大纲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其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使教师发生了异化。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是依靠师生沟通、交流来实现的。现代技术手段使师生课堂的沟通发生了转变,课件、幻灯片演示的教学手段使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产生了依赖性,面对面的沟通成为人与图像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也削弱了信息获取程度的判断。在现代化进程中,教师从以组织课堂为基础发展教育技术,演变为通过技术手段组织课堂。在各大城市有条件的学校,几乎逢新课文必有PPT,大量的备课时间和精力,花在制作演示课件上。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书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训练。演示文件能够通过图像生动地演示笔顺,但无法取代教师讲解书写的板书时,学生通过实际观摩书写方法得到的间架结构、用笔的起承转折、顿笔收笔的力度。在信息媒体技术普及的当下,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

教师依靠自身组织课堂的能力,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但在现代化模式下,各种基本功测评却极少涉及这个能力的测试。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现代化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展教学手段、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民族性和文化自觉也在经受严峻考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启蒙阶段的教育,更应该把握现代化的“度”,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进步,切合民族传统的个性发展模式。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目标本身是否顺利完成,还关系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