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范例6篇

杞人忧天范文1

1、杞人忧天、成语寓意:用来比喻没必要或者没有根据的忧虑。

2、典故:传说距今三千多年前,河南杞县这个地方,有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叫杞国。这杞国里有个人,总是爱瞎操心,而且到了非常可笑的地步,他一天到晚都寝食不安,老是担心天会不会塌下来,如果有朝一天,天真的塌下来,自己到哪儿去躲藏呢?他成天瞎想,但又找不出答案,结果急得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3、有个好心肠的人向他耐心解释说:“太阳、月亮和星星总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在天空中运行,根本不会掉下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它们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那个爱操心的杞国人,仍然放心不下,马上追问说:“就算你说的对,那大地要是陷下去又怎么办呢?”那个好心肠的人听了笑着说:“大地是什么?不就是一些泥和石块吗?你每天都是生活在它的表面,走路、坐车、骑马、耕种、建造房屋,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开了大地能办成?你用不着整天怀疑什么天地塌陷的,用这样的事来折磨自己,就算如你所说的,地真的陷下去,你难道挡得住吗?”爱操心的那个杞国人听了这些话,那颗终日都悬着的心总算放到了肚里。

(来源:文章屋网 )

杞人忧天范文2

杞是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人忧天的现代意思是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来源:文章屋网 )

杞人忧天范文3

杞人忧天是指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杞人忧天范文4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参考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典故

杞人忧天范文5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来说,生活主旋律往往是工作、挣钱、供房……诸如此类。但27岁的诸文菁却不一样,看似文弱的她早在10年前便关注起“杞人忧天”的事。她说,“很多时候,那个杞人的想法与我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对于旁人,我不会也无法干涉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我有我自己的追求。”

缘起:目标就是在某一时刻你愿望的无限扩大

诸文菁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丫头,1982年出生在株洲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当地工厂的工人。小学,初中,她学习努力,但始终成绩平平,不上不下。属于那种淹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学生。

高中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她跟着家人来到了长沙。初到长沙,除了语言上有所不同外,更多的是自卑,高一那年,她都很少说话,也没有什么朋友。学校不是很好的学校,附近还有座垃圾场,每个周三,是垃圾焚烧的时间,常常是上着课,就传来一阵刺鼻的味道。

谁也没想到,默不作声的诸文菁,却给长沙市环保局写了封信。没过多久,环保局过来人,责令垃圾场在处理垃圾时不要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很快,刺鼻的味道消失了,而诸文菁也一下子从沉默被推到了众人的视线里。

高二的时候,学校里搞了一次环保活动。每个人从自身的环保意识出发,找出身边环保的事例,诸文菁和另一位同学的作品,再一次触动了所有人的视线。

一棵两米高的树,伸出光秃秃的枝丫,上面仅存着一片绿叶。前面写着一行字:树的体积是这样算出来的。走近看,原来这棵树竟然全部是用一次性筷子扎起来的。

诸文菁也因此获得学校的奖励。她说,这个想法的创意,其实来源于偶然的一次吃饭。那段时间,中午她不回家,在外面吃饭。那天,她喜欢吃的米粉店里依旧人头攒动,坐在桌边等待自己的米粉时,她看到,老板刚刚拿出来的一把一次性筷子,很快就被学生们抽取完,而吃完饭的同学,随手就把筷子一丢,而后就被当做垃圾扫了出去。

诸文菁说,当时,她突然感觉到心疼。那个时候,对资源的概念还不明显,学习也紧张,但是她后来算了一笔账,每天,这家米粉店用掉的一次性筷子是五百双左右,而这五百双筷子,就按生长速度最快的树来说,也要长上两年的时间。

恰巧学校里组织这样的活动,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同学。两个人趁了空闲的时候,就跑到饭店拾一次性筷子,很快她们的反常举动让同学们发现了,谁也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而面对同学们的询问,诸文菁只是沉默,因为她要的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震惊的感觉。果然全校轰动。

践行:都市女孩要做“现代杞人”

诸文菁大学的专业是环境监测与资源再生,用她的话说,是一个很怪异的专业,文不文理不理的,就业方向也模糊不定。但是却吸引了她。

大学毕业后,她择业到了环保局。一切都按理想的方式进行着,去报到的那天,她踌躇满志,想象着自己以后就要同各种破坏环境的犯罪分子斗争,心里十分兴奋。

但事实永远与想象有差距,到了这里,她被分配在档案室,做环保资料的保存备份工作。档案室一共有三个人,每天八点上班,九点才到,然后聊会儿天,或是打打牌,十一点正式退场,这让诸文菁觉得很苦恼。她于是开始央求着稽查大队的人带她下去,起初,那些稽查人员以为她只是在做做样子,可耐不住她的央求,就带她下去了。

那次,查处的是一家小化工厂,长期排污,周围的居民不断举报。到达那家化工厂时,厂长已不知去向,留下几个工作人员,装聋作哑地对付他们。诸文菁悄悄地溜了出去,顺着工厂的排污口慢慢走。看着那些黑绿色的污水从排污口喷出来,然后流入旁边的一条小河。她顺着散发着刺鼻味道的河水往下游走,看到两边是枯死的庄稼――这种现象,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在这里存在了三年!

诸文菁站在河边,她觉得自己想哭。看着那些黑绿色的液体,继续往远方流去,她突然愤怒了,她蹲下身子,挖出了一团黑绿色带着刺鼻味道的河泥,往化工厂里奔去。

所有人都没想到,看似文文静静的她,当时就把那团河泥掼在了桌上,把化工厂的那几个推诿的人吓了一跳,诸文菁指着那团泥说,你们坐在这里,安稳地喝着茶水,你们的生活衣食无忧,可是你们看看,这些泥,就在你们的下游,你们能保证你们的子孙,你们的后代,还能喝到纯净的茶水吗?!

可能是情绪过于激动,诸文菁的眼泪流了下来。后来,化工厂一个月内新增了处理污水的设备。

谈及这件事,诸文菁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环境有双悲悯的眼睛,这并不是说教,而是要做到实实在在,你可以说别人的行为和你无关,可以说一个团体的行为与你无关,但是身边的环境,确实与你息息相关。什么是息息相关,就是你一呼吸,身边的环境就会给你或好或坏的影响。

长时间的压抑,她发现自己原来真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后来,有同学在长沙给她推介了一家环评公司,她毅然辞了职。走的那天,环保稽查队长给她送行,对她说了一句话:文菁,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队长的那句话,诸文菁一直记在心底。在长沙安顿下来后,她开始着手编辑一本连续印制的环保手册,关于手册的名字,她想了几天,终于在某一天,灵光一闪,起了名字,叫《杞人》。她的理论是,古代那个忧天的杞人,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地空想,我们身边的环境正一点点地,以我们发现不了的速度被破坏着,我愿意做那个先知先觉的现代杞人。

梦想:让“环保派对”在都市蔓延

诸文菁很得意地申请了印刷批号。可是手册的内容又让她犯了难,原本以为,自己有许多话要说,但真正往里面填充内容时,却发现自己许多的想法只是空想。比如想建立环保基金会,想成立一个环保协会,甚至还想组织很多大型的环保活动。但号召了几次,响应者寥寥无几。

诸文菁觉得那段时间真的是自己的低潮期。后来,她在网上查资料,偶然间看到了一个环保论坛,里面有个网友发的一段话,吸引了她。那段话的原文,她一直记得:我们是地球的小孩子,我们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可是我们身边,总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从关心你身边的事情做起吧,从一枚电池,从一个塑料袋,从一个忠告、一个善意的劝慰做起,由少及多。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自己没有太强的号召力,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呢?于是,她自费在超市门前竖起了一个铁皮箱,上面写着,一节普通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为了我们的土地,请把电池投到这里。她买菜从来不用塑料袋,而是用纸袋。距离上班地点十分钟的车程,可她每次都是骑单车上班。

有同事笑她,说,公交车就那么开着,你坐与不坐,它都排废气了。可是诸文菁却认真地告诉同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坐车的只会增加,如果每个人都如我这样想,那么坐车的就会减少,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不要看到一时的现象。她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每节省一升汽油,可减排二氧 化碳一个半立方米,而这一个半立方米的气体以及其他废气,都会融入空气,都有可能进人我们的呼吸。

她将新鲜出炉的《杞人》发给那些停在路边等红灯的司机,起初,别人还以为她是推销产品发广告的,大部分司机置之不理,但后来看到了上面的内容时,不少司机点头称是。因此,也得到了一些环保人士的认可。其中,也有人支持她的行为,汇钱过来,但是诸文菁却一一退回了。她说,其实我只是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成本都很低,汇款的朋友,你们也可以用这些钱做些自己应做的事,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只是没有发现罢了。

有时候,诸文菁的做法也确实让有些人不理解。那次,外地一个同学来到长沙,按理说诸文菁做东请客。结果到了饭店,她先给同学算了笔账,说你平时能吃多少东西,同学大约说了个数目,结果她就真的点了四个半份的菜,然后算计着点了一小份米饭。

同学笑着打趣她,真小气,听说你现在薪水也不少,怎么就不敢浪费一点?没想到诸文菁认真地说,你吃的东西别以为你买到了就是你自己的,你消费的是社会的资源,你扔掉一部分食物,可能就有一部分人吃不到这些食物了。那顿饭吃了两个小时,最后,四个盘子里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而同学也听诸文菁讲了两个小时的关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节约问题。

随后,诸文菁干脆针对白领在周末开起了环保派对,不收费,还能丰富大家的生活与社交,但要求有一个:每一位参与者都要设计出一项环保创意,大小不论。然后,她再将这些点子汇总,无偿交给相关政府部门或是生产企业参考、使用,希望能直接或间接借助它们的力量,将环保创意转行为看得见的成绩或成果。白领的知识面广,社会责任心较强,还能用成果来陶醉一下自己日益劳累的心灵,活动收效竟是出奇地好。

杞人忧天范文6

社区矫正从国外引入中国,是一个法律移植的事件。因而我们不能不对“供体”与“受体”间的异同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倘异大于同,那是万万不可移植的。有如鸟的心脏怎能移植到人身上呢。从我国目前社区矫正的试行情况看,中外的社区矫正不同之处是有的。如,推动社区矫正的力量来源上即有明显区别。在西方国家,社区矫正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探索,是以民间创新带动国家行动。美国的缓刑,就是由波士顿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鞋匠独创的,因而他被称为美国的“缓刑之父”。直到去世时,他作了18年缓刑观护人员,按今天的话讲,就是社区矫正志愿者。为了做好这项义务工作,即使生意陷入了困境,他也在所不惜。通过他的努力和影响,在他去世后第20个年头(1878年),马萨诸塞州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缓刑法规,并确立了缓刑观护官的法律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只要个人请求合情合理,当地的法官就可以依据“自由心证”原则,突破法律,支持个人请求。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一个普通的鞋匠竟能独创出一种短期自由刑替代措施的原因之一。而依我国的法律传统,只能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动。

诸如此类的不同,的确需要我们在社区矫正移植过程中冷静考量。苏桂英同志恐怕就是担心,以目前的国情、社区发展的现状以及人的素质论,一旦移植出现机体“不适”或“变异”,必给“受体”带来致命伤害。但是,就我国移植社区矫正这一法律制度而言,“供体”与“受体”之间是否有更多的兼容性和同构性(以下简称“兼同”)呢?回答是肯定。

为了使我的阐述更有针对性,我想分别对应苏文中的四个“担心”来说明这个问题。

兼同之一:“斗争哲学”已经让位于“人权人道”,让位于“宽容互助”。

法国经过了历次专政,法国人从“断头台上的平等”中终于幡然醒悟,诞生了伟大的《人权宣言》。人们意识到:“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过于强调专政,就是漠视人权。我们过去的“群众专政”(苏桂英同志认为极可能发展为“业主专政”),在今天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不仅生活中人道的情感渐多,就连宪法也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尽管重刑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刑罚已经一步步走向轻缓,是从野蛮走向文明,而不是苏文所担心的“从文明走向野蛮”。过去,罪犯的子女是抬不起头的。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帮助。从这个侧面看,我们的国民已经逐步从僵化的“斗争哲学”中走出来,人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复苏。据史料记载,奥古斯塔斯就是“一位自信心甚强,并具有充分热忱及深遂同情心的人”。毫无疑问,“人权人道”、 “宽容互助”已经成为中西方思维共容的起点。没有淳朴的民心,就没有社区矫正。

兼同之二:社区矫正可以促进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公民的责任感。

“解铃还需系铃人。”法律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对于个体的犯罪,罪犯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犯罪这种社会问题关键还是靠社区成员去协助“案主”解决。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曾一度过于强调政府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忽视社会组织调节的作用。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市民社会(主要体现在社区建设上)发展缓慢,特别是城市社区建设中人们彼此缺乏认同感和依赖感,也就是苏文中所讲的:“社区居民都很忙,邻里之间很少往来”。而西方社区矫正是产生于市民社会的。奥古斯塔斯这样的人物,很显然是市民社会培养出来的人。只有市民社会才能倡导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彼此负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政府。很显然,我们也要尽快构建市民社会,特别是加强社区的建设。应该说,近几年我国的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社区矫正的试点都选在社区建设良好的地区。从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经历中不难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与社区建设是互动的关系。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社区建设的十项基本原则中的第三条规定:“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改变居民的态度和物质建设同样重要。”社区矫正的实行,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居民的态度。如前所述,“无人专政”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同时“无人专政”也并不等于“无人问津”。罪犯的家人、亲属、朋友、社区上的热心人,他们虽然不是“法律内行”,但是他们更能从情感上拉近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距离,更能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关爱社区矫正对象,这些是专业司法人员所不具备的天然素质。至于“小脚侦缉队员”已经成为昨日黄花,至少我所生活的社区以及我所调研的社区中社区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轻人。退一步讲,即便是“小脚侦缉队员”,她们的阅历和热情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温暖浪子之心。更为重要的是,如今她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苦口婆心”了。这种母性的力量绝不可小视。此外,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从上而下推动的,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有关部门怎么可能不作为呢?只不过他们的作为更多地体现在依托社区上,更多体现在对社区中的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指导上。因而,社区矫正不可能变成 “无人专政”(我认为这里换成“无人问津”要好些,只是借用一下而矣)。

兼同之三:社区矫正中的“公益劳动”不能等同于“无薪劳动”。

我们都知道,罪犯在监狱里不是无偿劳动,尚不存在剥削的问题,怎么社区矫正竟会“倒行逆施”呢?这是用落后了的眼光看新事物。在社区矫正的实践中,公益劳动突出它的公益性,而不是功利性。公益劳动是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从事一定时数的工作与服务,以对被害人、社区进行一定的补偿。从国外的实践看,大体包括收集垃圾、清理街道、修理公共设施、照顾幼儿、医院医疗协助等。我国社区矫正的公益劳动场所也不设在营利场所内,只能选择敬老院、公共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公益劳动的时间有严格限制,且不得占用矫正对象正常的工作时间,根本就不存在“薪”与“非薪”的问题。更不允许社区的经济实体、社区人员“享受(剥削)罪犯的劳动成果”。因为矫正对象的权利与社区其他成员一样,是不可侵犯的。在国外,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劳动与私人监狱内的劳动不同。在欧洲一些国家,公益劳动是用来替代短期自由刑或折抵罚金的。不过,我们还真得“防患于未然”,特别是警惕落后地区变“社区矫正”为“社区专挣”。

兼同之四:社区矫正不是掩盖而是解决“监管顽症”。

不可讳言,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在监管罪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超押现象非常严重,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其实,这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近年来,联合国在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几乎每年都要提到解决监狱拥挤的行动方案。那就是尽量减少监禁刑,采取监禁的替代措施。可以说,不解决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其他问题都免谈。台湾学者杨士隆先生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在诸多见解中,“转向处遇”是纾缓监狱拥挤的最为有效的策略。它可以分为“前门策略”和“后门策略”。前者诸如大量适用缓刑等措施,后者如提高减刑、假释比例等。可以说,要想在多重压力下解决 “几十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任何人任何时候也做不到。因而,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出发,将社区矫正移植到中国来,实在是非常必要,而不是“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