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教程范例

文学素养教程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1

辅导员(班主任)是最直接接触本班学生的老师,从入学查阅学生档案、学中对学生生活情况了解和帮助、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推优入党、专升本教育、奖助学金的评定、毕业的顶岗实习及工作的竞聘推荐等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配备尽职尽责的优秀人员。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对每个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个性化指导,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及交友习惯等,这些习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学习方面,求知欲越来越淡漠,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作息不科学等;在纪律方面,自律和他律不能很好地结合,自我约束能力差,思想和行为常常偏激;生活方面,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消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交友方面,缺乏集体荣誉感,独断专行,拉帮结伙现象严重,并且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早恋现象普遍。针对以上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帮助解决。

二、查找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它与该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及社会风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查找原因是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如学生学习习惯可能会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还可能受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学生在守纪、交友及上网等方面的习惯就直接受到朋友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周围有一群不学无术的朋友,而要求这个学生做到严于律己,自然困难较大。而学生在生活、消费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受家庭、朋友影响较大,如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殷实家庭及好友导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见,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复杂性,才能因材施教,为养成教育奠定基础。

三、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教育

(一)专业技能素质教育。在专业技能素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要搞好实训基地(校内、外)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有条件的要建立类似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1)设置专业时应由学院、行业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制订;(2)课程设置应按专业岗位要求来确定;(3)办学资源上,学校应建立校内、外学生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及负责人来校指导;(4)技能考核上,应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技能综合考核指标;(5)进行毕业设计和科研课题研讨时,要求学生针对岗位中的实际问题,用工学结合模式去设计、思考和解决问题。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策略

0前言

现阶段,五年制高职学校教育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水平毋庸置疑,但学校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既降低学生的综合素质,又给学校形象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也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要求背道而驰。所以,在五年制高职学校教育发展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展开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工作,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五年制高职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问题

在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实践中,虽然许多学校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多元的教育策略而开展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其主要问题有:首先,高职学生发展中,过于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这主要与其成长环境有密切联系。其次,高职学生具有诸多方面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消费无节制、不珍惜身体等。最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例如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差,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出现迟到、早退、逃课等问题;同时,学生未能树立坚定的学习目标[1]。

2五年制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策略

2.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五年制高职学校发展中,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需重视养成教育工作,因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尤为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文明的榜样,进而在思想及行为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好读书”以及“读好书”,信守承诺等。其次,高职学校教师应强化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和教育的使命感,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而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用知识武装学生头脑,用文明指引学生前行。如此,可以为高职学校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形成创造有利条件[2]。

2.2完善校园管理制度

要促进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方面有必要完善校园管理制度。首先,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及教育实际,制定与修正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学生行为规范,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加以约束,而且能够为养成教育活动提供开展依据。其次,完善奖惩制度。在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不仅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可增强养成教育的成效。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有利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可以为学校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高职教师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影响优势,加快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可加强校内硬件设施建设,如建造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突出文化建设的特色。其次,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例如学校组织文艺汇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报名参与,既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学校可在校园内、班级内张贴关于文明行为的宣传海报,以发挥其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或者在校园内评选“文明标兵”荣誉称号,在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的条件下,高职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可得到有效提升[3]。

2.4养成教育以鼓励教育为主导

五年制高职学校要积极开展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活动,必须坚持以鼓励教育为主导,从根本上规避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受思想、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文明行为有一定的差异,而高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将教育导向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其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强化。基于此,教师在养成教育中,应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和鼓励教育,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方式的错误性,另一方面,与学生共同制定改正的措施,并对学生的规范行为过程加以监督,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判断能力。

3结论

当前,受社会多元文化条件的影响,中职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较低,因而学校教育发展中,加强文明养成教育是必要的。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的优势,以增强养成教育的效果。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认为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加强对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一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养成教育以鼓励教育为主导。

参考文献

[1]王蓓蓓.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1):25.

[2]李敏.汉中地区中学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3

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育人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可以让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育人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文化育人的作用尽情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

文化育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1引言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应该贯穿文化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现代人才教育的要求。

2文化育人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2.1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高职院校中也是一样,只有为学生的成长和素质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养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育人的实施,可以使整个学校充满文化的气息,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和感染。文化育人可以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一个生动活波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校园中不断发展自己。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每当一届的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对应该对学生宣传校园文化,并举办关于校园文化的各种校园活动,例如各种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文化表演比赛等都是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只有高职院校整体上呈现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等风貌和校园文化,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2.2文化育人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因此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在高职教育中,虽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贯彻文化育人的理念,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在贯彻文化育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活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学校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开展不同形式的内容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例如擅长体育的学生可以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口才好的学生可以参加口语演讲比赛,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应该在文艺表演中展现自我。为了让不同性格特征以及特长的学生都能够拥有展现自我的平台,学校应该充分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创建一个文化育人的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文化育人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职院校中也是一样,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提出更高的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过程中,文化的熏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其实可以将对学生的教育看成一个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到教学教育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学生也会在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素质。因此,院校应该开展各种不同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活动,使整个校园的文化内涵可以得到提升。不仅如此,通过开展文化育人的活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以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比一般的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可以说几乎全部的活动都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发挥文化育人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作用的方法

3.1树立文化育人的新观念

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全体师生的文化育人的新观念。为了树立全体师生的文化育人的新观念,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育,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还应该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职工进行文化育人思想的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念,尤其是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其对文化育人观念的认识,只有让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同文化育人的观念,培养其贯穿文化育人思想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思想,才能让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以及教学开展文化素养的养成教育。只有加强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才能让整个学校都笼罩在浓厚的文化育人的浓厚的氛围中,从而对学生开展文化素养的教育工作。在更新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校的教师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到本校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认为那是其他教师的责任,从而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教师对文化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另外,高校本身也应该认识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的责任。在现阶段,文化育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教育的大背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文化育人作为一项日常的基本工作和责任,之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3.2构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

文化素养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因此在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努力是不能完成的,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只是通过某一种方法和途径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行系统和完善的培养,才能真正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构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体系的时候,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在构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课程建设提出更高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接受文化素质课堂体系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多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接受全面的教育。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文化素养教育的队伍建设,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才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招聘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从而不断提高文化育人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时安排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单独进行咨询,因此学校还可以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开展一定的心理课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为文化素质的培养奠定厚实的基础。

3.3有效融合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指导,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的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已经转变成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在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本校的教学特点,依然应该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提出相应的重视。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提供文化基础,从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在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视度的认识。在将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提高。

4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高需要依赖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将文化育人理念贯穿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可以为了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此外,文化育人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的素质养成中,学校应该树立文化育人的新观念,构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同时有效融合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

作者:程立珂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军.浅析大学素质教育中的文化育人[J].北方经贸,2011,(5):76-77.

[2]陈平,严燕.论文化育人视野中的通识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1-84.

[3]周立华.文化育人思路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困境分析及实践路径[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1-25.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4

1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主要特点

1.1父母不在身边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寄宿制小学生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平时鲜有时间照料孩子,甚至一些父母在较远的地方工作,一年之间与孩子见面的次数有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

1.2物质条件优越

寄宿制小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周末才能回到家中,而父母又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亏欠和愧疚,选择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补偿,每月都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对于孩子喜欢的事物也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过于优越,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3心理较为封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寄宿制小学生长期父母不在身边,自身缺乏安全感,在平时生活中不愿意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较为封闭。孩子在进入到寄宿制学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容易采用心理封闭的方式保护自我,这种下意识的心理防御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1.4生活习惯懒散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保护和指导,及时纠正孩子在生活中存在的错误习惯,进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但是寄宿制小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没有人及时纠正,进而养成了较为懒散的生活习惯,例如待人没有礼貌、不讲究个人卫生等,这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1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捷,寄宿制学校学生多数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打拼,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而为孩子买了智能手机,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利用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浏览网页,还会接触到当前的一些网络流行文化,进而产生较大的物质需求。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小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其未来成长。

2.2防止学生出现叛逆情绪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未发育成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孩子在父辈长辈身边缺乏管教,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也容易导致孩子心灵脆弱和孤单,对于外界事物和人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不希望他们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小学生在进入到寄宿制学校后,周边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面对教师的管教中,容易出现叛逆情绪,而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明习惯和礼仪意识,避免其形式任性、性格乖张。

2.3预防出现犯罪行为

小学生属于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较小、对世界缺乏正确认知、自身法律知识有限、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人格尚未健全、做事缺乏思考,而上述特点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犯罪行为。例如在寄宿制学校中,一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孩子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尝试利用其它方法满足,包括偷盗其他人的物品等,而这种犯罪行为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预防小学生出现犯罪行为。

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措施

3.1秉承因材施教原则

小学生的性格、成长环境、家庭条件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兼顾孩子特点开展教育,促使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首先,班主任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承担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个性较为内向的孩子,在平时要多进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文明习惯;其次,教师可建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档案,针对孩子在教育中发生的变化和进步进行动态关注,通过建立档案不仅能够便于因材施教,还能够帮助教师积累教育经验,进而探索更加适合寄宿制学生的教育方式;最后,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将因材施教贯穿到整个养成教育中,由于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方案,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优势。

3.2发挥教师模范作用

对于寄宿制学生而言,教师是其生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成人,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教师则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要发挥模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例如在和他人对话中,要规范语言使用,不能说脏话,避免学生模仿,见到其他老师和学生要微笑问好,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形成正确的文明行为;其次,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衣着,严禁穿着奇装异服,衣着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在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学习中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最后,教师要注重规范个人行为,不能将社会风气带入到校园中,按照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

3.3给予学生表扬鼓励

小学生年龄较小,希望得到来自成人的肯定,或者是父母、或者是教师,他们的肯定都会带给学生以成就感和满足感,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前行的重要动力。因此,针对小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进步,当学生表现出正确的文明行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可考虑采用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例如在班级中举行“每日文明标兵”活动,对于在一天中文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这一称号,又例如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赠送一本书作为物质奖励;其次,养成教育属于一项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文明礼仪教育,需要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合理应用“赏识教育”,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发现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优点,以鼓励作为孩子前行的动力;最后,教师要注意表扬要适度,发挥表扬鼓励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表扬,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自满情绪和骄傲心理,反而对养成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4加强家校互动交流

对于普通小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但是寄宿制学生平时生活学习场所都在学校中,家庭教育容易出现失位情况,而大部分学生还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务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较少。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要注重加强与家庭的互动交流,共同承担起养成教育的责任。首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由于大部分家长都在外地务工,鲜有机会到学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和社交软件与家长沟通,将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中;其次,学校要的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通过家长会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放心的将孩子融入到寄宿制学校中接受教育,同时还能够促进家校沟通;最后,教师要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和联系,关心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文明礼仪方面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促使孩子养成正确的文明礼仪习惯。

3.5创设文明礼仪氛围

对于寄宿制小学生而言,学校是其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为孩子创设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空间环境创设文明礼仪氛围,例如在教学楼内张贴各种文明标语,包括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严禁大声喧哗、安静等标语,将文明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心中;其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活动,包括奖励先进、树立典型、批评不良行为等,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榜样,号召广大小学生向榜样学习;最后,组织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批评各种不正确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辨别能力,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哪些行为是文明的,要求学生按照文明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

3.6教师发挥监督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成人,对学生的言行习惯较为了解,教师要发挥监督作用,如果发现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处罚和纠正,肃清校园文明环境。首先,学校要轮流安排教师作为“文明监督员”,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开展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错误行为,监督员要及时将真实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其次,教室、操场和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点,教师监督也要在集中在上述地点,对欺凌同学、说脏话、破坏公物、违背公共准则等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对处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例如对于说脏话的学生,可将打扫卫生间作为处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最后,学校要制定科学的监督制度,按照制度开展学生文明行为监督工作,教师也要发挥监督作用,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3.7做好寝室管理工作

寝室是学生晚间休息的主要场所,而随着寄宿制学生的发展,很多学校的寝室环境更加优越,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要将寝室管理作为前沿阵地。首先,每天晚上定时安排教师查寝,要求每个寝室卫生整洁,学生不仅要做好寝室内卫生工作,还要做好个人卫生;其次,在查寝中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严禁学生在寝室中打闹嬉戏、说脏话、打架,如果发现违反寝室管理条例的学生要给予一定处罚;最后,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寝室管理制度,制度要具有操作性和人性化特点,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管理制度开展文明行为规范工作。

3.8挖掘学科育人资源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学校要认识到其在育人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且充分挖掘学科育人资源,突出学科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将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首先,各个学科中都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科任教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视频录像,在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需要握手致敬,而这就是一种礼仪行为,体现了一名球员的文明素养;其次,传统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对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文明礼仪元素,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文明习惯;最后,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针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形成全员参与、密切配合的教育局面。

4结束语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5

(一)课堂活动设计

初中翻转课堂中,对学生学习最有益的改变并不是在课前的学习,而是在课堂活动中。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留出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需要在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我校在实施过程中,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课堂上学生主要通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另外,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等情况来完成课堂活动的设计。如科学这一学科课程中,应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而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对数学这一学科,教师则是在课堂上重新讲授多数学生仍然存疑的概念,并用大部分时间辅导学生练习,反馈学生在作业中所出现的有关问题。

(二)学习环境

初中翻转课堂有两个学习环境:一个是基于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环境。我校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搭建了学习平台,并为教师和学生配备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上传相应的、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微视频、导学案以及拓展资料,学生则通过平台获取视频,自主进行知识的自学,并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来选择拓展资料进行补充学习,完成预习测验题。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把自学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精确把握学情,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在线互动、答疑释惑,真正实现把“教师”带回家。另一个为真实的教室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的教室进行了重新布局,打破原先“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格局,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4~6人形成一个小组。

二、我校翻转课堂的学科教学特色

学习有效性有三个维度:一是学习速度,即学习效率;二是学习结果,即学习效益;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命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也是我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搭建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结构:课前———观看导学视频,达成知识传递,完成自学检测,提交疑难问题;课中———交流学习收获,归纳共性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达成目标,开展多维练习和巩固内化提升。课后———进行自主个性复习,完成下节内容自学。然而,我们认为学科特点不同,翻转课堂的目标定位和变革路径也应当有所不同。如何基于学科特点,寻求教学本质,丰富课程文化,改变课堂形态是各学科组实施翻转课堂的着力点。一年多来,各学科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研讨课、展示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积极研究,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此外,就不同学科的翻转目标,也已经达成共识。我们认为:文科翻转课堂的目标除了落实语言运用的工具性目标外,重在拓宽学生阅读领域,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理科翻转课堂的目标为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外,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探知欲望。

(一)语文学科———把语文书读“厚”

初中语文学科的翻转策略为:一是从分课型入手,针对语文教学的“无序无型”,进行“分课型”变革。我们把语文课分为了三大模块“课本教学”“经典阅读”和“综合写作”,并把笼统的语文课分为五种课型———课文精读课、课文略读课、经典阅读课、阅读技巧课、综合写作课。教师按课型组进行分工备课,群策群力,自编相应的教程,录制相应的微视频,设计导学案,力求达到有型、有序和有效。二是从丰富课堂教学入手。课前以任务驱动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PPT、视频内容,并完成相应任务。我们引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科学地记忆文言词汇,形成高密度的词汇网,令学生思维过程可视化。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区,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交流区进行组内问题讨论,将细、杂、低质量的问题先行解决,由组长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统一回复在教师的主题帖上。教师基于自学问题交流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立足学情。而课堂上,不再是以往落实重点字词句,理清文章故事脉络的浅层次讲解,而是抓住文章的一个点进行突破,将情感、价值观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教师在进行文本分析的同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学生深入探讨,鼓励多元化的解读和表达,传递正能量。三是从拓展课程资源入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对课本知识的获得,更是精神品格的塑造。为了给学生精神提供“根”的滋养,语文组教师开出《温州二中作家作品导读》《古典的中国》两门校本课程,并在全校普及。每位教师再立足自身特长,根据自己既定研究方向,制订个性化的课程,以文学课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身的研究与发现。例如,我们现在有:尹俊杰老师的“文学史教程”;黄筱琳老师的“现代诗歌教程”;郑小红老师的“电影美学教程”;潘志敏老师的“红楼梦”解读教程;杜亦平老师的“温州乡土文学”课程;吴积兴老师的“中国风写作教程”和寓言创造社;倪海娜老师的“瓯潮诗社”;王璇老师的“青葵话剧社”;等等。通过上述途径,我们力求让语文课成为充满热情、激动、憧憬,情感荡涤和心灵互动,并将师生的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二)数学学科———翻掉“第三种负担”

培养数学思想,提升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我们的教师不缺乏让学生得分的技巧,但知识和技巧只能解决具体问题,而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触类旁通的,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和思想应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更高超的技艺。基于此,我们的数学学科翻转策略是:翻掉“第三种负担”,激活数学思维。什么是“第三种负担”?它其实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里所产生的负担,是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负担,常常在课堂上产生。目前的数学课存在重结论、轻过程,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的弊端,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于是,便产生了“课上貌似听懂,课后却不会做题”的第三种负担。如何翻掉“第三种负担”?首先,我们按照“我预学—我梳理—我检测—我求助—我挑战”这样的思路设计好导学案,将核心概念和重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视频,在导学案和微视频的作用下,因为学生课前深度自学,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对其就印象深刻,能轻松掌握;课堂上,实行当堂作业,反馈学情,力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以减轻课堂所产生的学习负担,并创设相关的情境,精简练习,旨在实现情智迸发、充满灵性的学习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由听懂变真会,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力;其次,借助网络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移动学习,布置个性化练习供学生在线检测。师生在线互动,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把数学教师”带回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点上有所成就。

(三)英语学科———在跨文化情境中快乐学习

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记忆性、应用性、新异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当孩子面对一段非母语的文字,他需要运用自己的学习意志去理解、消化,如果词汇积累不够、交流互动缺乏、语言环境生疏、文化背景缺失,那么英语学习必然也会枯燥无味,孩子将会变得被动厌倦、思维迟钝。任何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开始时都是“起源于兴趣,之后才是需要。”基于此,英语学科的翻转策略为:一是录制导学视频,铺设学习台阶。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学生一进初中就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培优和辅弱,须在“课外”下功夫。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语法微课程、阅读策略微课程和复习微课程在课前先自学,连基础薄弱的孩子因为有了事先准备,课堂上他们也能参与进来。学生在教师视频带领下,怀着一颗好奇心去阅读、去探索。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也变成了学生展示英语风采的舞台。二是利用平板终端,创设跨文化情境。平板上存储大量经典的英语原版电影、英语卡通片、英语歌曲、其他英语教材、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和图文等资料,随时随地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且平板的音频播放和录音功能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反复模仿语音的平台,积极开展开心词场、语音网络投票、情景对话微课程比赛、出题比赛等活动也锻炼了学生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这种潜移默化、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他们在无意中提高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跨文化的意识。

(四)社会学科———让知识鲜活起来

社会学科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上。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将思品、法律、历史、地理及人文有机整合,如果不对现有教材进行精心处理,社会课就很容易变成说教课。如何让社会学科教学能唤醒学生心灵,传送生命气息?我们对社会学科翻转的策略是:课前微课助学,课堂价值引导。将课程中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地理概念、历史事件等)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以价值引导为主,将重难点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探讨辩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改变和创造世界的欲望和冲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枯燥的知识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探讨的形式变得鲜活起来,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科学学科———丰富科学探究的时空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6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然而,许多年轻人了解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却对我国的七夕节、元宵节等不甚了解;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知道hamburger和pizza,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八大菜系及南米北面等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否认,我国在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大批的英语人才在全球化过程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当今的大学英语课堂中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大有人在,对中国母语文化的忽略等原因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这一现象将致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走不出去”的困境。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如何维护我们的语言文化安全值得思考。本文观察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提出看法。

2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其形成原因

医学术语失语症(Aphasia),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器质性损害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学失语症”。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由南京大学的从丛(2000)教授提出,是指在文化认知范畴上的狭隘和不足,或者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不能用外语恰当地表达母语文化的现象,原因分析如下:

2.1英语教程厚此薄彼,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化

母语文化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分强调西方文化忽略本土文化,与外语学习的初衷相悖。我们要重视教材中西方文化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程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非英语专业教材,在《大学英语》(第2版)中涉及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文章只占3.75%;视听说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仅占15%,且无一单元是完全讲述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即使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也非出现在课文重要部分;在《大学英语》(第3版)的精读教程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仅2.5%(殷海红,2018)。西方文化在教材中占比如此之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能学习以欧美为主的西方文化,这非常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殷海红(2018)基于该教材分别对学生在学习前和学习教材两年后做了西方文化精神调查统计,其中一个问题的赞同率由开始的42.36%上升到89.43%,且其他问题的赞同率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的精神对学生的思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

2.2教师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或本身没有太高的母语文化素养

丛从(2000)指出,当下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自英语学习进入课堂后,我国英语教学开始逐步由单层次英语教学向多层次英语教学转变,目前英语教学经过多重改革已取得良好成就,然而在引入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却过于片面化,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丛从,2000)。英语教材以西方文化为主,教师的教学也以西方文化为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或许是没有意识到要教授学生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方式,或者意识到了但是却没有比较权威的资料,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外语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面对中国文化“哑口无言”,而面对西方文化时“侃侃而谈”。周新平(2015)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中华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及其英语表达能力不尽人意。面对中国文化,课堂不讲、老师不教、学生不会,是当下许多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周新平(2015)基于对高校教师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问卷调查可知:只有约1%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并可以用英语准确表达,其他教师均存在中国文化知识不足,外语水平不够或无法表达涉及中国文化的的词汇等诸多问题。

3应对策略

当下,过于关注目的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培养真正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不断弘扬与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从“源头”缓冲中国文化失语症。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3.1教程编写平衡好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比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繁多,短时间内我们无法系统的培训出大批用英文授课的中国文化教师,但我们可能在短期内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肖龙福、肖笛、李岚,2010),好的教材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采用的大都是是国外原版或者在原版基础上略作改动的资料,这是导致教程中中西方文化占比失衡的首要原因。母语文化往往会对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审美能力等产生重要影响,在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让母语文化以多种形式(譬如课前导入、正文等)融入教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繁杂多样,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我们无法面面俱到,但一定要选择具有经典、突出有内涵的内容。

3.2提升外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能力

英语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感,这样他们才会思考作为培养英语人才的中坚力量,其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可以先通过讲座或进修的方式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学习和指导,互相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表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传授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为学生提供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机会,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3英语教师提升文化敏感度和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分析对比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之路的领路人,其文化意识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教学方案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确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官方”位置(查明建,2018)。外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树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自身具有了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分析对比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力量。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形式,建设多样化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不断加强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互动,恢复学生心中的母语文化地位,树立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3.4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是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当下这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具有渐进性与教育性(曲明慧、慕静,2017),比如我们可以将手机APP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让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娱乐之中。

4结语

随着中国不断强大,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让中国文化响彻世界的舞台,这当中少不了英语学习者的作用。因此,培养既了解本土文化又知晓目的语文化、具有跨文化敏感度人才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首要目的。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完善教材的编写,提高教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多管齐下,我们才能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解决中国文化的失语症问题。

参考文献

[1]丛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曲明慧,慕静.高校青年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7(12):124-125.

[3]肖龙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7.

[4]殷海红.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西方文化精神及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31(3):81-86.

[5]查明建:人文性应成为我国英语专业改革的着眼点[J/OL].英语教育周刊,2018-09-01:292.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7

摘要:

本文首先阐明通识教育的概念、基本内容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接着对教材、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概念界定,并简要论述国内外教材评估的相关研究;然后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识教育理念和教材评估理论结合起来,从六个方面构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材评估内容,并依据此内容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家庭婚姻与友情、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通识教育理念;《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教材分析与评估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其“基础性”和“必修性”,使其可以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国际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应只有语言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材是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材料。因此,大学英语教材作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写与评估是否应吸取通识教育的理念,这一话题近些年来在外语界引起广泛关注。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英文是generaleducation,也称“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等。在19世纪以前,通识教育指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指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是为以后生活所接受的教育,类似于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历史上曾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界定,但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认识。朱自强(2009)认为,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优秀成果,并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进行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李曼丽(1999)等从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本研究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为贯彻这一理念,教材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和中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的内容

通识教育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不同人持不同见解。例如,一部分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应包括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另一部分学者指出,通识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理解、对社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对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参考袁曦临(2011)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华维芬(2010)对综合英语教材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基础性”和“必修性”的特点,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从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更具体地讲,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分为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直接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这一主题的资料并不多。但“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硕果颇丰,本文将其归纳为两类:

1.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即对公外的教学研究。陈坚林、顾世民(2011)指出大学英语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以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为主,同时要考虑其通识性。作者指出,通过改革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在工具性和通识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从而使大学英语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吴鼎民、韩雅君(2010)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三套车”的课程体系内容,即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综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此外,马彦(2009)等在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功能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2.我国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研究,这里的外语专业主要指英语专业。陈雪芬(2010)认为,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外文系,由于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作者指出,通识教育模式下外语教育的特点:博雅之师、博雅之士的培养目标和博、专兼顾的课程内容体系。柴改英(2010)以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为例,强调通识教育模式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在通识教育大背景下,外语专业应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些已有文献为本文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国内外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背景;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为笔者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更广阔的研究思路。

二、《全新版大学英语》的相关研究

(一)教材的概念界定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中指狭义上的教材,即课程核心教科书,不包括试题集等。据此,大学英语教材,即高等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上大学英语课时统一使用的核心教学材料。

(二)教材评估的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末,有关教材评估的研究就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Seaton(1982)、VanEls(1984)、Cunningworth(1984)、Breen和Candlin(1987)、McDonough和Shaw(1993)都分别对教材评估的内容作了详细、广泛地探讨。我国学者对教材评估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95年,钱瑗介绍了HutchinsonandWaters的教材评估一栏表,引起我国外语界的关注。随后,胡壮麟(1995)、文秋芳(2002)、束定芳(2004)、庄智象(2006)、程晓堂(2011)、王守仁(2013)等学者,对教材评估作了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由于目前学界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估体系,因此,笔者尝试在整理、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及外语教材评估理论,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评估,期望所得结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三)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原因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种类众多,但在受师生欢迎度及教材编写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本研究确定,应选取著名出版社发行的、受师生广泛认可的、在各高校现行普遍使用的主流教材进行研究。关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笔者主要参考赵勇(2009)和裴光兰、李跃平(2011)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是目前我国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最终选择《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为研究对象。

(四)《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简介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该版本整个系列教材的主干课程。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教材每册都有8个单元。每单元设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包含正、副课文各一篇文章。更详细地讲,每单元都是由四部分组成:课前自学: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活动;课堂学习:正课文(TextA);课外阅读:副课文(TextB);课堂实践:与主题相关的综合性语言操练。《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的1-4册,基本结构相同,每册都由上述内容组成。

(五)《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较多的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及对教材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柯彦玢(2002)以该系列教材的《阅读教程》为研究对象,指出其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汤声平(2002)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李慧琴(2002)就《听说教程》的编写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提出一些建议。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版教材,以教材编写思想的引介为主,目的是向外界推行该教材。

2.关于教材中文化的研究。郑晓红(2009)从文化价值取向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该系列教材倡导个人主义、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等特点。此外,有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不同视角,综合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

3.关于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研究。毛立群(2004)对《综合教程》中课后练习题展开深入分析。张殿宇(2005)对《综合教程》中听说练习部分的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已有研究,都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评价教材,这为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4.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大多是硕博论文。在梳理文献时,笔者发现,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多从教材的词汇、语法、语言技能、文章体裁、课后练习题等几个因素为切入点,在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5.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与其它版本大学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不同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各套教材的优缺点,并为进一步完善教材提出修改意见。综上所述,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资料,较少从通识教育视角来分析与评价教材。由于通识教育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目前高校使用较为广泛的教材,因此,本研究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该套教材,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三、本研究采用的评估依据及研究思路

(一)评估依据

本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评估,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视,反映在大学英语教材上,就要在内容的编写上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要同时包含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2.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和优美情感的人,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涵盖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六个具体的方面: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

3.教材评估理论。本研究采用的教材评估理论有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中的内部评估,Breen和Candlind的教材评估理论中对学生的关注,及文秋芳(2002)、庄智象(2006)和王守仁(2013)等提出的外语教材的编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已有教材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分析与评估。

(二)研究思路

依据通识教育的内容,本文首先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的64篇文章进行归类,接着分析教材在每一篇具体内容上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个人修改建议。

四、研究结果

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选题广泛,涵盖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其中,在社会与文化、教育与心理这两方面内容所占比例最大。较之其它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该套教材对科普与环保知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所占比重占12.5%。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各占9.38%。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有4篇文章,占6.25%。

(一)社会与文化

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主要涉及:代沟问题;网络世界的利与弊;如何建立一个没有性别偏见的社会;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英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现代美国社会的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等。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内容选材广泛,话题多来源于现代生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例如,“网络世界的利与弊”这一话题,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性,且贴近学生生活,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其社会阅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材过于注重英语国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编写,对其它国家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内容涉及较少,这是该套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科普与环保

在科普与环保方面,该套教材主要涉及:如何向公众传播基础的科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科学;人类对动物的行为的理解及对动物的保护;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滥用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加强其环保意识,使他们客观认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科普与环保内容,选题过于宏观,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克隆技术”、“全球变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主题,过于宏观,文章缺乏如何保护环境具体做法的学习。我们共处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政治与历史

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美国的民权运动;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故事;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时自然因素的影响;9•11事件等。该套教材中政治与历史内容是关于西方国家重大事件的描写,学生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历史文化。但此方面的内容,话题不够广泛,只涉及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与政治没有介绍,而且仅仅是对几个国家的重大事件的描写,对于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没有应有的概述,更没有我国当今的政治形势和国内重大事件的相关叙述。整体而言,教材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涵盖的知识有些单一,需要增加更多的相关内容。

(四)家庭、婚姻与友情

在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教材主要涉及: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拥有正确的爱情观;美国家庭生活的变化:工作方式、就餐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变化;父子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小冲突等。这些话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友谊与爱情,对于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来讲,是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此内容的学习,将会投入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总体来讲,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等优良品质,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编写特点,是该套教材的优点之一。

(五)文学与艺术

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教材主要涉及:对短篇文学名作的欣赏;讲述感人故事;优美散文和旅行日志,以抒发对大自然美的赞赏之情等。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其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在第4册的相关文章中,编者将主题上升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至此,英语学科的通识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展现。在1-4册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中,文学与艺术内容所占比例为6.25%,共有4篇文章。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该套教材每单元的课后练习和阅读练习中,都包含有相当量的文学与艺术内容,以“歌曲欣赏、幽默小故事、名言警句”等形式出现。所以整体来讲,教材的文学与艺术方面比重并不轻,但在内容上缺乏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这是教材有待完善之处。

(六)教育与心理

在教育与心理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做人要诚实正直;实现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遇到困难要奋发向上,积极乐观;要重视教育;学习中,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学会勤于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中、美各国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学会如何理财;“富有”的定义;要勤俭节约;学会接受自己的缺陷;只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护世界和平。教材中教育与心理方面的内容,话题广泛,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因此,有关教育与心理方面内容的编写,是该套教材的突出优点。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分析与评估,从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总结出该套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性建议。

作者:于然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3]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9):14-19.

[4]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摸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143-145.

[5]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胡壮麟.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性[J].外语界,1995(1):11-16.

[7]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8]柯彦玢.大学英语(全新版)阅读教程的教学理念[J].外语界,2002(2):2-4.

[9]李慧琴.强调语篇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谈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编写构思[J].外语界,2002(1):7-10.

[10]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

第二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思考

本文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围绕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对延边大学目前设立的通识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对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定位和设置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GeneralEducation”一词的中国式解译,也称“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教育界同仁为了能够完全理解“GeneralEducation”的内涵、目的和意义从美国相关著作和教学实践角度分别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通识教育被引入我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上一直未得到统一,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在实践的演化历程中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政治学背景。在此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较多的政治、经济功能,过分重视专业教育,普遍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渐大众化,以往的专业化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愈发突显,而通识教育的贯彻实施则可以弥补现今教育的这一不足,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完全的”学生。目前国内高校在各个专业均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从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来看,还远没有达到“用通识教育来阐明学习共同科目的必要性”所要求的目的。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之路还很长,国家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反复提到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已充分突显出当前我们在教育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通识教育更侧重于育人,这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对教育本身的回归。

一、高校设立通识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重视和讨论的话题。李曼丽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后,给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概念中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成果——人所应满足这个社会之需要的条件是先做人,然后才是做事。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的教育来培养来塑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外面的了解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交往也更加频繁,人们在比较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当这种体验能够让我们自身充分获得自尊心和自豪感时,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由此可见,教育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注重应试或专业教育而无视通识教育,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这么简单。

二、通识教育课学生选课心理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选课的心理有如下几种:以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主进行选课(约30~40%);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看课程介绍,他们更关注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选择易过的课程优先选报(约20~30%);集中选课,由班级几个人确定后,其他人集中跟随选报(约20%);部分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在选课的最后阶段选课,就没有主观上的选择权了,只能从还未选满的课程中选课,也有少部分同学因自己喜欢的课已满额,而最终没有选上的现象时有发生(约3%);有的同学根据学长们的建议来选课,如有些同学考虑哪门课老师讲的好,哪门课程学分易得,哪门课程老师经常不来上课,哪门课程老师上课不经常点名等(约10%);随机选课,能选上的就上,而不把获取相应的知识作为最终目的(约7%)。可见,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选课心理我们一般是不易掌握的,具有不确定性。通识教育课设置及开课现状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在册的共有511门,其中多元文化特色类46门,人文科学类192门,社会科学类113门,自然科学类130门,教师教育类30门。每学期根据任课教师主观意愿自愿申请(通识教育必修课除外),再由学生在线选课。一般每学期申请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在70门左右,最后开课的课程为40~50门,从学生选课及开课实际情况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含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目前学校不对课程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做出相关规定,只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应修的学分做了规定。学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在不同的学期进行选修。当前每门通识教育课程的选课容量为140人,一般多数情况超过100人,有些课程是满额的,学生选课人数达不到30人的则本学期此门课程不能开课。通识教育课程每学期开两次(前八周和后八周)集中上课。

三、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上课形式及课堂现状

目前,通识教育课的上课形式基本上按传统上课模式来进行,即老师讲授为主,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会串插一些相关视频。通识教育课程均被安排在晚间(17:30~21:00)上课。从调查结果来看,上课学生以听课为主的人约1/5,在课堂上做其他课程作业或看专业书籍的人约为1/2,看手机的人约为2/5~3/5。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出勤情况不易如实掌握,学生找人带课时有发生,很难控制。

1.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明确。施教者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必然导致对所授课程的大纲内容(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及形式把握不到位,至使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和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进而影响了课堂氛围,这必然致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授课专业化,形式单一。经常听到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无耐,虽然对每一个讲授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但听者甚少,貌似对牛弹琴,久而久知,老师上课也没有了激情,效果不言而喻。大班授课,不利于教学形式改革的实施和管理。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下,一些有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教师,面对如此庞大的课堂容量也感到无力面对。教育教学主管者对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讲授者缺少引导和监管。首先,在教学的主管者应对学校的定位有明确的把握,并将这种思想纳入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中,然后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或开展集中式的研讨,来强调和普及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的把握;其次,对任课教师提交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没有进行把关和认证;再次,在教学环节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检察等必要环节。

2.解决思路的探讨

强化教育行政管理意识,充分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从目前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能够看出学校教育主管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又花大力气建设了几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而且类似的课程门数还在增加中,这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走向成熟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但从运行现状来看,还有很多需要逐渐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目前的课程设置门数和学科类别是十分充裕,当前需要提升的是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和教学效果。对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内容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使其能够符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内容讲授上适当增加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也会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这就达到了通识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了。但大多数课程在讲授内容和授课形式上与传统授课没有多少变化,这不能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在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领悟的同步性,所以这是急需改变和调整的。可以通过加强任课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基础上先去调整讲授内容,并逐步完善授课形式,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相比,由于听课对象的巨大差异,对授课者在讲授形式上的要求明显要更具灵活性,对讲授内容要形象化、生动化和科普化。用通识教育的观念来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识教育”的观念是什么?这是所有施教者应最先思考的,只有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去组织相关的教学过程,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要先回答“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社会需要通才,而目前我国高校把培养专业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或是理论上要培养通才,但结果却未能如愿,很多在校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参加工作后被单位的认可度(社会需要的能力)却远不如那些在校时专业成绩平平而业务较强的学生。这些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培养方案在定位上或是在教学环节上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我们过分地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亦或是在专业教育中缺少或淡化了通识教育的元素,没有让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让“教”与“育”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呈现出来。在学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较为容易地重新获得,但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领悟却不见得那么轻易的就能获取到,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感悟会让学生记住很久,有些甚至会影响他(她)日后的行为,这就是“教”与“育”的不同之处吧。

3.教学形式的革新

随着“e”时代和“划”时代的到来,普通高校的课堂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宁静和单调了,学生的闲暇时间再也不那么无聊而无趣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扩大了我们获得知识的容量。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形式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必将会促进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革。文字式、灌输式的说教效果满足不了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碎片化的小微内容片段授课形式应运而生,已经让所有教学单位的教学环节不再寂静,虽然这种形式还不被众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但它所带来的冲击已是不可避免,网络在线课程的实现对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无疑创造了最佳的平台,它需要更多的相关教学形式的变革来适应这种与时俱进之产物的即定需求。目前这种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已经从我国的各个层次的办学单位蔚然成风,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尽快适应它并利用好这个工具,因势利导,改善目前在教学上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当前我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考核方法上与专业课有了较大的改进,即不以试卷的形式来进行最终的考核,目前,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较为普遍,偶有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线提交的。笔者认为,重视平时考核,淡化期末考核对通识教育类的课程更加合理而有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平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缩小”现有课容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对全校学生完成并达到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从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角度讲都是一件困难的事,目前学校已是黔驴技穷,笔者认为,加快和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的校内网络在线课堂(当然我校的该平台还有部分功能没有升级,但这已不是技术问题了)讲授,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完全不用考虑人数问题。否则,教学主管部门应认真考虑目前课容量过大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应试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虽然在教育上投入了巨资,但收获的却不令社会满意,通识教育只从大学入手,不再是亡羊补牢这么简单而有效了,教育是长期和持续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来讲,要做的事情也远不止当前所做的形式多于内容这么浅偿则止,而是须要高度重视,切实谋划,注重实效地进行设置和建设,把通识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来,让教育得到真正的回归,大学输出的人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这才是未来教育的目的所在。

作者:宗云 梁成云 金大勇 王娟 朴春香 黄世臣 单位:龙井市第四中学 延边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延边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资助

第三篇:通识教育经验借鉴与启示

摘要:

通识教育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有明确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管理制度。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直到2005年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哈佛学生2014年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0.

[2]…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3).

第四篇: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经典影片赏析

【摘要】

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

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如:康燕彬《英语电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表于2010年9月《读与写杂志》;林黉《英文原版电影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表于2011年5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发表于2011年第2期《电影文学》;吴赟《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2011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指向未来和人类终极命运如《12猴子》、《地球停转日》;对文明冲突和人类作茧自缚自我毁灭的隐忧如《终结者》、《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探索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此消彼长如《人猿星球》、《X战警》;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2001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警匪片对舍生取义的讴歌如《变脸》,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收集包括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的跨文化研究类书籍和相关论文、英美经典电影DVD、经典电影鉴赏中英读本、大学通识教育(ELE)英语读本、西方正典中英读本、英文经典名著详注等,从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两方面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为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功用提供可能性。目前学术界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而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来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旨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史哲修养、审美品位和思辨能力,这是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者:许妍 霍畅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5-2016年度科研项目“以大学英语教学为实践基础探索独立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SCWYGJ15_15

第五篇:大学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文学素养教程范文8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对学生讲授。   作为该专业的基础入门课,文学理论课程在整个学科设置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在向学生传授文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同时,还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启迪生存智慧,陶冶高尚情操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文学,思考人生,整体素养得以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的,甚至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同时陷入危机。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是由文学理论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不当、学生自身理论素养不够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是课程自身性质。文学理论课是一门阐释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对文学普遍规律的一种高度的理论概括、归纳和总结。因此,就显得抽象、深奥与枯燥。二是学生理论素养的缺失。这门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开始接触文学史和阅读文学作品,此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文学理论课程则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学活动为基础来阐释一般规律的,因此,在学生理论素养缺失和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达到。三是教学方法陈旧。针对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与学生理论素养不足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灰色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师知识陈旧、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不利于教学开展。   另外,优秀教材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的文学理论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介绍文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基本目标,但就大多数的教材来讲,依然存在重复率过高、理论层次不明确、相似处过多、学术性太强、现实感不够等诸多问题。加之教材参考书较少,不便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针对文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来看,教材的编写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而笔者认为,一本好的教材首先应该具备的要素是脉络清晰。所谓脉络清晰,就是教材的编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力求用清楚明朗的体例把错综复杂、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融会其中。在这里,教材的体例框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本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和思路的最直观显现。   笔者认为,编者对文学理论的认知能反映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因此,对教材框架的研讨能够从一个侧面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观念的承继和更新。   一、80年代:在承继中发展   (一)“板块”模式的延续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在编写上呈现出明显的承继倾向。在体例框架的建设上,80年代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60年代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及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的传统模式及主要理论的延续。在以群本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除了绪论四节以外,将教材分为三编,即“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文学的鉴赏和评论”。其中,又分为十一章,章下以节的形式开展论述,为“编•章•节”的方式。[1]   而后同时期出版的易健本及王先霈本、童庆炳本等都基本是沿袭这一体例,将其按照“编•章•节”或者是“章•节”开展文论梳理。例如,1981年1月,14院校编写组的《文学理论基础》中,采用了“章•节”的体式,把教材分为十二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第一章至第三章,讲文学的特征、本质、作用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第二块是“第四章至第十章,讲文学自身,包括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体裁、内容与形式,文学遗产问题”;第三块是最后两章,讲文学的批评与鉴赏问题。虽然在组织安排上略有变动,但是总的框架是不变的。直至1981年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编著的《文学理论》问世,使以群和蔡仪两个经典教材的体系框架特点变得更加清晰,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五大板块”的体系框架———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作品论、发展论。[2]   “五大板块”的框架模式一直持续影响到现在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例如,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的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修订本),该书即是按照“绪论•编•章•节”的方式论述五大部分,是继承“五大板块”传统的典型个案,只是在具体的章节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新世纪以来,某些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的杨春时等人著的《文学概论》,把全书分为四编十七章,其中四编分别为“总体论、文本论、创作论和接受论”,虽然“五大板块”的传统未被全然承袭,而事实上具体的内容都被融会到章节中。所以,从体例框架的构建上来讲,虽然有些教材对其进行了修改调整,但是总体还是没有大的变化,这种承继特点是很清晰的。   (二)文学理论观点的承继   上文提到,文学理论教材体例框架的建构是一本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和思路的最直观显现,编写者对文学理论的认知会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反映出来。   80年代的诸多文学理论教材在观念上也是对60年代文论的承继。教材的稳定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框架结构上,也表现在内容上。纵观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内容,所关注和论述的焦点大致相同。例如“,美学的观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典型理论”“文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始讨论的,直到新时期的教材中依然在研究探讨,而且大部分教材在章节的设置上是雷同的,所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范畴也呈现出极大的一致性。又如,1985年刘叔成主编《文艺学概论》第三编第一章和1986年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第三章都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为标题,这与1978年蔡仪主编《文学理论》第四章与1980年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问题》(修订版)第六章所谈论的问题相同,虽然在具体“节”的内容上不尽一致,但雷同情况可见一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存在很多重复现象。有统计显示,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超过50部,虽然教材在数量上取得了突破,但是质量上却不尽人意。#p#分页标题#e#   二、9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更新   (一)编写模式的多元化尝试   和社会的发展一样,进入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有了很多新特点。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表现出努力突破常规的“板块”模式,推陈出新的意识增强,教材编写具有了多元化尝试。   以童庆炳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要略》为例,在框架建构上,分为“上编理论”和“下编历史”两个部分。在具体内容上,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则梳理中国古代文论和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整体上来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五大板块”的模式,而更加注重内容的融会贯通。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中,编者虽然也采用“编•章”体式,但是在具体论述中也打破了传统的“五大板块”模式,把教材分为四编二十七章,包括“文学的构成”“历史与理论“”文学与文化”“批评与阐释”,新的框架体例的构建能让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的王一川著《文学理论》也独树一帜。最新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努力则是2010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一改《文学理论教程》的体例框架,每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经典文本阅读”和“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文本本身,后者则是理论阐释。二者结合,可以使那些枯燥、抽象、空洞和教条化的理论有具体可感的文本作为支撑,因此,更有宜于学生把握和领会。这本教材力求在编者与作者间、作者与读者、文本与文本、问题与问题之间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而且冲出了传统“板块”模式的束缚,不能不说是一次大的突破。   (二)研究视域的拓展及观念的更新   在内容上,与新时期初的文学理论教材相比,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文论教材编写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域的拓展和理论观念的更新上。   在体现时代感上,观照现实的力度增强。有的学者把我国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段时间定义为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将很快被作家捕捉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相比之下,文学理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会迟滞一些。但虽迟滞却显现出了对现实的观照力。在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也被反映到教材中来,对诸如“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影视文学与网络文学”“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等问题作出了反应。如南帆本“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等,分别论述了“传播媒介“”大众文学“”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   中西文论的吸收上,新时期之初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很难发现专章专节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探讨,有的只是零星的例证。随着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不断开展,在文论教材的建设中体现出对古代文论去粗取精式的吸纳,这本身也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更新。最典型的是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采用我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作为例证的名篇比比皆是。如果说童庆炳只是有意识地在吸收古代文论的精华,那么2004年3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在导言中就提及了“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在第二章“文学的思维方式”中专列一节“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的文学思维论”开展论述,可以看出我国文艺界在探讨“古代文论现代化”命题上所做的努力。面对西方文论,也应扬弃适当,去粗取精。中西文学传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具体理论的接受和运用中应该显示出独特性。当然,文学也是没有国界的,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对待西方文论,应接纳那些已经定型的、被检验为真理性的东西,扬弃糟粕,丰富我国文学理论的资源。   总的说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以承继为主,90年代及新世纪以来则以发展和突破为主的特征。可以看到,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由形式单一、内容重复陈旧到多元发展和理念更新,一本好的教材的编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只要能够把握文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整合梳理并合理吸收多种资源,相信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