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论文范例

文学赏析论文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习兴趣;制约因素;激发策略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因素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效率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方式等。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具有的英语基础水平以及兴趣水平,对学生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兴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具有融洽关系,则对教学氛围、学生对教师所持有的态度产生着重要影响,而教学氛围与学生对教师所持有的态度则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方式来看,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关注较为欠缺,在此背景下,“满堂灌”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导致了教学过程与学生兴趣点产生脱节,进而制约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一)强化学生学习信心

在学生进入高校之前,学生所具有的英语成绩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商务英语的能力,则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有必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此方面,教师主要需要从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对商务英语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促使学生从简单知识的习得中逐渐构建学习信心,进而消除学生心理负担。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与自身英语基础和认知能力相契合的商务英语教学内容,进而强化对商务英语学习的信心;从教学评价方面来看,教师不仅需要做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而且需要重视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的吸引力。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与他评的方式,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看到自身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优点。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即便是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中仍旧存在不足,教师也应当看到学生的进步并肯定学生的进步,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往往能够迁移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喜好,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融洽关系,也能够为商务英语教学带来良好的教学氛围。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升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商务英语教师需要重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从短期来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够“信其道”,而从长远来看,学生只有“信其道”,才能“亲其师”,即教师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够真正得到学生的爱戴。为此,商务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从而为学生“亲其师”并对商务英语教学产生较高兴趣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商务英语教师需要重视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要求教师能够平易近人并重视与学生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不仅局限在学术层面,也包括学生生活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而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推动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从而展现出商务英语教学所具有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进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了解学生的知识认知特点与知识认知需求,将与之契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当中。从前者来看,教师可以尝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如通过猜词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与理解成效,也可以通过英语绕口令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纠正学生英语发音等。除此之外,教师有必要将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法引入到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从后者来看,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推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而且能够促使教学内容得以更加直观的呈现,这对于提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要求教师能够强化学生学习信心、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并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在商务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陆咪咪.高职英语兴趣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9(15):27.

[2]薛昭琳.商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4(19):145+148.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2

(一)以市场为中心

CBE教学模式的立足点就是市场,一切以市场为中心,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实行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程序,综合考虑企业、岗位和工作三个方面的需求,而不是凭想当然或者完全的理论意义上来界定。通常情况,他们首先会成立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8-12人组成,不仅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还包括更多的实践派人士,可以是屡经商战的管理人员,还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出类拔萃的技术人员等。委员会成员的任务就是将胜任岗位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明确化,形成教学知识体系,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考核标准。然后教师及相关教学管理负责人围绕委员会成员的分析,共同确定具体的学习方式,即所谓的“学习包”。

(二)教学目标双重要求

CBE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不仅要求学生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做中学。这一个明显的特点体现在他们的课程提纲(CourseOutline)中,其中第二部分就是学习成果和能力(LearningOutcomesandCompetencies),学习成果是一级标题,范围比较广,能力是二级标题,隶属于一级标题。不管是一级标题还是二级标题,在描述的时候有统一的格式要求,都是动词+名词+领域(应用范围)。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CBE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形式非常丰富。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法。课堂时长没有硬性规定,教师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下课。或者教师只要布置了任务,需要学生独自或者分组完成,学生可以选择在教室学习,也可以选择教室之外的其他地方学习。总之,不会太关注你的行为,但是注重结果。上课教具非常多,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四)强调做中学

CBE教学模式强调做中学,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学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具体实践内容围绕三个层次来开展。第一层次主要是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学习、借鉴、分析相关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是基础动手操作,通过自我的具体实践,让学生扎实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第三层次是能力的提高,具体分配实习,注重创新,鼓励创新,真正实现校园向工作的转变。

(五)未雨绸缪常变化

CBE教学模式下,提倡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因此,在校期间就会让学生意识到“市场常变换”的道理,比如,不定期的调整上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会将一些变化在校园网上,学生需要及时浏览网页,或者通过群网(groupwise)给所有学生发电子邮件。如果因为天气原因需要学校停课,通知也会当天早上在学校网页。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知道市场的不定性,更让学生有所体会,将来才能适应商场的各种不确定性。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目标不明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行实践教学环节之前首先就要设计明确的目的,高校通常会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但纵观多数高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宏观目的较多,但是具体怎么做,如何操作,如何设置实践环节使其能够紧密衔接、自然过渡方面相对贫乏。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更强,然而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尽管有些院校设置了实践课程,但仍不能达到系统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全面锻炼学生专业水平、综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实践内容不社会化

从实践教学的内容上看,工商管理专业多数核心课程都包括大量的专业技能操作内容,如何将理论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是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会出现大概两类问题:一是闭门造车,异想天开设计教学内容,企业内究竟需要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全然不知,一本教材便想闯天下,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二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市场的变化莫测,学生掌握的技能也应该是符合时代行业要求的。但有些教师一旦设置了教学内容后,今后几年甚至很多年都会一成不变,试图一招鲜,吃遍天。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滞后于市场需求。

(三)实践管理不到位

实践教学配套的是一套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评价,称之为实践管理。就目前高校的情况而言,实践管理不到位,影响实践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而言有二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单一,尚未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在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掌握的程度,区分好与差,多数高校衡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依然是成绩。二是高校对教师是否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无从考证,尚未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多数高校采用学生打分的办法。

(四)实践教师少经验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主体是学生,但教师是主导。显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对整个实践教学至关重要。但目前高校多数教师是科班出身,几乎没有在外工作的实践经验。这种情况下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会少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直接决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导致虽是实践课程,依然是偏理论,轻实践,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好似学富五车,殊不知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

三、借鉴CBE,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设计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层次分明,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应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过程。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立足于市场,教师需腾出一只手、一只眼关注社会变化、企业需求。其次,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并非一个,而是一系列的,彼此之间应该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最后,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蕴含在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框架。对实践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可以以个体形式思考,也可以以合作小组形式讨论,设想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探究最佳的解决方法。

(二)坚持实践基地

目前,有些院校已经有“实习基地”,但尚未开发“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有两条思路:一是教师牵头,发动学生深入企业洽谈,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表现以及完成任务情况酌情打分,占本课程最终分数的一定比例。加拿大荷兰学院有长期的合作企业,每学期都会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甚至有些课程,理论课只有一节或者两节,其他的都是实践内容。二是学校自办企业,给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荷兰学院烹饪学院全球闻名,学院自办餐厅,对外营业。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学院可以赢利,学生不但可以学有所成,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

(三)完善实践管理机制

实践管理机制是实践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应该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要求、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及相关规则,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依。重点强调两点:首先,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各任课教师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与实践课程相关要求;其次,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对学生在实践各个环节的表现制定详细的定量化考核标准,评价过程中打破原来教师一人定的习惯,倾听来自多方的声音,包括同班同学、企业或者其他第三方。

(四)培养师资实践能力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3

所谓体验式学习,就是以"感受和体验"为核心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体验式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思想特点、认知规律、学习习惯等,设定特定教学目标,以具体理论知识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供体验与感受的真实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体验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旧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学习模式更具趣味性与生动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程序,通过为学生创设、模拟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形成一个寓教于乐的良性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加快理论知识的传授速度,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基础培训,还要向学生灌输商务知识,这就决定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其自身特征和性质,是双重知识的教授、双向能力的培养,其中英语语言口语训练应该占主导地位,同时要兼顾相关商务知识教学,然而,目前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与创新。多数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角,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听课、记笔记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无法推动和促进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因为口语训练本身就是一个实际交流的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发言、沟通和交流,就无法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胆量,也不能让学生养成英语口语表达习惯,无法达到理想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二)缺乏情境体验训练

口语训练需要在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交际,真正的商务英语口语都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展开训练,也就是说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然而,目前的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却偏离了这一方向,一些高校不是没有单独开设口语课,就是将口语课教学当作普通英语语言课处理,口语课教学从不设置任何情境,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或背诵一些商务英语口语单词或短语,目的是让他们熟练掌握商务口语表达方式,充实、完善他们的商务英语口语语料库,事实上这并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反,会让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倍受约束、倍感压力,无法有效运用原本掌握的语料知识。

三、结语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4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早熟的文体,其发展过程不同于古代的诗歌、小说,“古代散文没有经过技巧的发展过程,在战国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并且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成为后人在创作中频频回顾的典范。”[1]同时,创作散文(包括骈文)和创作诗歌、小说的目的也完全不同,散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历代文人晋身仕林、治国安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故而在古代的主流文学观念中,“文体的尊卑等级秩序是文(包括散文、骈文)第一,其次诗,为文之余,其次词,为诗之余,其次曲,为词之余,小说更是等而下之的文体。散文的至尊地位是其他文体无法企及、无法替代的。”[2]   即便是以诗闻名的李商隐、杜牧,亦工于散文写作,更遑论韩柳欧苏。然而在当代,不但散文自身逐步变得边缘化,古代散文研究与小说、诗歌、戏剧研究相比亦显得创新不足,散文研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针对散文内容的研究,比如庄老思想、荀子思想、韩愈谏佛骨、袁宏道谈性灵等等,有学者指出,“这些所指涉的都只是一个散文家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思想,而未及散文这一概念本身。”[3]如此以来,古代散文研究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力图呈现古代散文研究在当代所遭遇的困境,权作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帮助广大研究者发现更广阔的视角。   一、古代散文自身的困境   首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古代散文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在当代显然失去了生存土壤,缺少用武之地。但古代散文在当今却出现了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或曰“恶搞”),如《凤姐列传》《药家鑫列传》《苍井空列传》等等。由某不知名网友杜撰的《药家鑫传》云:药公家鑫者,华朝长安人氏。华朝五十年(公元1989年),药公诞于古都长安,时天生异象,群驴乱吼,或曰:莫非如《水浒》所载之“洪太尉误走妖魔”之事再现?……人皆称:药公不亡,则法律亡。药公不死,则国家死。药公之事,举国牵动,药公之名,举国牵挂。由此观药公,真乃关系国运之达人也。在F•詹姆逊看来,这种“恶搞”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模仿了古代散文的词汇、句式,但内容却是当代的,源于日常生活的,这种模仿被詹姆逊称为剽窃,因为“在一个风格创新不再可能的世界里,唯有去模仿已死的风格,去戴着面具并且用虚构的博物馆里的风格的声音说话”[4],才是别具一格的、能够适应这个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艺术形式。用古代文体记录当代日常生活的确算不上创新,“后现代主义”亦无优劣高下之别,但古代散文这种历史上的精英式文类却面临着现实中的庸俗化挑战。   其次,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因为在当代作者眼中,前者是“文学”,后者至少不是“纯文学”。在陈剑晖先生看来,古代散文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盖因其是中国正统的‘经世致用’文化的文学化和通俗化的表述”[5]。散文在中国古代的出现,不是审美需要,而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这种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必然和作者的情感之间关系疏远,但在当代,情感与文学的关系才是不可分的。余秋雨2004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研究学术和创作散文不一样,有可能想明白的或者想明白但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可称为“学术”;而有些想不明白但又觉得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带动了感情,只有在这样的“角落”里,才能写作散文。此处余秋雨并没有把散文当作“经国之大业”或者“圣贤书辞”,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散文当成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学术”固然不同于经世致用或者齐家治国,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功能决定了学术本身也是“实用性”的。所以,研究学术和情感注入在余秋雨看来是要一分为二的,他的散文观也因此与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等人强调的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强调个性与感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紧密相关,这自然和古代散文的创作目的、创作方式迥然有别。   第三,和古代小说、古代戏曲相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仅限于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系统,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这无疑限制了古代散文对当代生活的介入。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赵氏孤儿》《花木兰》《西厢记》《薛仁贵》《七侠五义》《穆桂英挂帅》也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电视剧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更是建构起一个全民海选女主角的媒介议程设置。①相比较而言,古代散文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动画视频版的古诗对于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以优酷网和土豆网为例,用“古代散文”、“古典散文”进行搜索,赏析类、中学课件类视频不过数十段,而用“古诗”、“唐诗三百首”搜索,视频数量累以千计。此外,散文与当代媒介的结合体“电视散文”自央视三套1996年开播以来,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电视专题片,是“受到文学散文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6],是“中国化的电视艺术作品”[7],而不是“散文”自身的现代媒介形式,更何况,由全国各地电视台制播的电视散文,其取材选题也大多是现当代散文作品,极少古代散文作品[8]。可见,在多媒体、宽带网络和计算机、大众传媒已经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古代散文正在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第四,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图书又以作品集为主,以译注、赏析等普及类读物为主,其中《古文观止》有数十种译注本,仅中华书局便出版了选译本(2010),钟基(2009)与葛兆光(2008)的注释本,名家精译本(2007),以及繁体竖排本(2004)等等,唐宋八大家文钞、文选、读本也有数十种版本刊行于世,散文研究类著作仅有三十余种,②形式不可谓不单调,内容不可谓不单薄。但是,古代小说、诗词、戏曲等文学形式的传播内容要丰富得多,不仅图书有单行本、选注集成、佳句赏析,音像制品也很多样化,研究类著作则涵盖文献与史料研究、宗教与文化研究、类型与理论研究等等多种角度。必须承认的是,图书是一种依靠理性思辨来完成传播与接受的媒介,但诗歌、小说、戏曲所利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能够同时激发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这对于文学作品在大众层面的普及至关重要,古代散文在这个层面上又处于下风,其媒介不但和古代一样局限于书籍,所传播的内容也受局限[9]。#p#分页标题#e#   二、古代散文研究体系与方法的困境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它的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戏剧,而且连后起的、暴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这是因为散文作为一个文类,其外延和内涵都有一种浮动飘忽。”[10]王兆胜先生指出:“在各种文学门类中,散文恐怕是最具边缘性、最不受重视、最缺乏研究的文体。大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散文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也使之乏善可陈。”[11]笔者认为,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散文”(Es-say)出现较晚,自蒙田1580年出版的《随笔集》而定名,与诗歌、小说、戏曲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对散文的研究更是晚近之事;另一方面,与韵文相对立的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故而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情绪放纵和宣泄来净化读者(观众)心灵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后者显然被几乎所有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者奉为圭臬,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可能随时被剔出“文学”之外,更何况对它的研究想当然地被视为与文学渐行渐远。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之处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   从一般意义上看,先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而这个研究对象必须能够明确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然而,中国古代散文在现当代散文概念的影响下,或与韵文相对,或与骈文相对,有时又与诗歌、小说相并列,陈平原先生就此认为古代散文是一个“滑动”[12]的概念。南帆先生则指出:散文的定义不是肯定地列举散文的规则,而是将显赫文类排除之后的余数归诸散文,这种“否定性的定义”,不仅促使一些文类衰老,同时还催生另一些文类……散文是文类的结束,又是文类的开始[13]。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古代散文的研究自然形不成合力:骈文研究、古文研究、汉赋研究、小品文研究各自为战,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古代散文”和“古典散文”作为题名关键词搜索,粗略计算,自1980年1月到2012年1月,30多年时间,共有286篇研究文章,而与此同时“骈文”381篇,“汉赋”576篇,“辞赋”515篇,“古代小说”984篇,“古代戏曲”329篇;期间以时代或作者为维度的,并以“散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仅有16篇,而以“古代小说”为题,并从宏观整体视角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已经达到14篇,这还不包括以单个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其他数量更加庞大的博士论文。兄弟阋墙、左右手互搏,这确实是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   研究对象本身的概念问题因人因时而异,但研究方法却面临着裹足不前的问题。陈剑晖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散文研究者总是从谋篇布局和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做起,即仅仅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散文的结构[14]。古代散文学者从古至今皆习惯于从细枝末节的修辞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一文为例,余恕诚先生将“汉以后的赋、骈体文以及说理性著作中具有才情和注意语言修辞的作品”都称为“散文”[15]。在介绍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之文学色彩时,《孟子》的“戏剧性”、《庄子的》“生动故事”、《左传》的“叙事之最”、《战国策》塑造的“形象”、《史记》创造的“人物”、南北朝时的“修辞”与“典故”、韩愈散文的“生动形象”、柳宗元散文对形象的“想象夸张”、欧阳修散文的“论说技巧”、归有光的“细心刻画”……都被余先生视为散文“文学色彩”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这些比喻、夸张、论辩、描摹、形象化、诉诸情感等语言修辞技巧实际上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古代散文与研究古代诗词、小说相比并无独到见解。   此外,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较为孤立,主要是作品赏析和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历史学模式,缺少与当代文论、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尽管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认为形成《庄子》恣肆风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它的结构”,“《内篇》的结构不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它表现了庄子的复杂的艺术构思。”[16]可惜这种类似于结构主义分析的探索未能深入和延续。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也一直没有独立的散文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把神话、托多罗夫的《散文诗学》把小说都归入到散文理论中来,西方文艺研究的对象并不包括散文,导致我国研究者难以直接借鉴。   最后,由于散文先天的实用性,加之作为散文作者的知识分子与官僚体制、科举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国文学史中能够得以流传的散文,其作者多具备官僚、学者、文学家三合为一的身份,后世学者所归类的文学之文在作者创作之时未尝不将之当作应用之文而煞费脑筋,斧削雕琢。陈平原先生曾举例,古代散文中的一些被传诵为表达感情的名篇,如书信和日记,皆是有意为之:“明知可以入文集、刊专本,文人写信时不免存了给第三人乃至举国上下、子孙后代传阅的心思”,“郑板桥的家书别出心裁,写得古怪利落,可也不脱做文章的心思。”[17]这样看来,中国古代散文或者被作者用于说服帝王将相,或者用于说服士林同僚,或者用于说服亲朋至友,那么,对它的研究就必须从修辞学角度入手,从说服的手段和表现的技巧入手。于是,针对散文的文学研究就渐渐侧重于实用主义,继而不免滑向功利主义。这又和自康德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因为康德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才是美,而研究说服、研究手段、研究技巧,显然是功利性的,显然目的十分明确,这便是古代散文研究和现代散文研究,尤其是和近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之间不断冲突的根源所在。   三、展望   丁晓原先生在2006年时提到:“过往的散文研究比较多的是一种批评,包括作家作品评论和创作史、理论批评史的梳理与述评。另外,还有大量的是散文写作指导之类书籍。真正有理论含量、高端而又切实的研究相当匾乏。”[18]不过,这种尴尬局面在2011年得到了改观,这一年内,谭家健先生的新著《中国散文史纲要》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马茂军的《中国古代散文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晓芬的《中国古典散文理论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古代散文研究将从此进入新的一页。#p#分页标题#e#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5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阅读作品数量的减少和兴趣的流失,既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借此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路向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法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文教育特色专业”(20101183)阶段性成果;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

一、引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与古代文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现代文学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课程。1929年,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第一次尝试在大学讲坛上建构新文学史的框架。1950年,教育部规定将“中国新文学史”纳入各大学中文系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中。自此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才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中文类学科的情况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文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由此带来了学习热情的迅速消减。而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特性,也使得新世代的年轻人普遍感觉疏远隔膜,难以深入理解,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摸索实验,希望能使现有局面有所改观。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调整方法和思路,重新唤起年轻学子对于文学的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尽量淡化“史”的线索,在教学中尽量把重心放在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分析上。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思潮和论争等方面着墨,对于思想观念的灌输远胜于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应当比梳理历史更为重要。这不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合,而且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尝试,缩减了文学史常识和思潮流变等内容的课时,用更多的课时来讲授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赵树理等。在讲授中,每个作家单成一节,用两个课时。然后,再挑出相对次要但又有特点的一些作家,分别用一个课时讲述。按照这样的总体规划,就突出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诠释,让学生对现代文学的主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激发其对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时,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丈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需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发觉学生不但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总体印象。从教学效果上看,与过去单纯强调史料的分析和梳理相比,更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其二,实现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互补和互动,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一般都是在低年级开设,那时学生或者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这一类课程,或者对于文学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重点放在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但是,现代文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文学爱好者,而且必须承担另一方面的责任:培养现代文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者。而有限的课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部分同学的需要。因此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接到一些学生的意见,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们对现代文学充分了解,他们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愿望。有鉴于此,我在中文系专门开设了选修课,主要面对二、三年级的同学。在专题选修课中,此前在基础课教学中未能讲深、讲透的内容,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加以详细阐释。在基础课的讲授中,囿于课时的限制,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忽略,或是匆匆带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很难充分。经过选修课的详加解读,大多数学生表示很有收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然,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开设专题选修课的工作,还需要现代文学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参与。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在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如主要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思潮流派研究等专题选修课,都应该面对高年级学生常年开设,为现代文学的基础课教学提供有力的补充。

三、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

现代文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文学欣赏及鉴赏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作家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一,在强化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生活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所开列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把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阅读的重点。鉴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具体困难,在作品数量上我已经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然而,从学期末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无法完成书目的阅读,能读完一半作品的都是少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去年开列书目时,特意将阅读量再适当减少,以更进一步地突出重点,并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同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也据此作出了调整,改变了过去习惯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讲、集体讨论和小组发言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阅读主动性。在现代文学的诸位作家中,鲁迅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90后”的学生而言,要理解鲁迅的文学世界实在是一件难事,也就很难避免因此产生畏难、甚至厌烦的情绪。而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读懂鲁迅、理解鲁迅,也是个棘手的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重方法,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讲授中,我就预先布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进行思考,并事先写成发言稿。之后我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会,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引导其他同学参加讨论。在连续几届的教学中,我都采用这种形式,教学效果相当不错。不少同学都反映,虽然此前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过《祝福》,但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并未真正明白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经过这次主动式的阅读,对这篇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有了不一样的了解,也因而更深入、详细地理解了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解读上采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后,我在对曹禺、沈从文、老舍等作家进行讲授时,也布置了学生预先思考“《雷雨》和《日出》的主人公是谁”、“翠翠的悲哀究竟是什么”、“骆驼祥子的毁灭是谁的过错”等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各自的观点加以说明,并进行相应的集体讨论。除此之外,我还试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在一些观点泾渭分明的问题上,要求看法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分队,对不同意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以上这些形式灵活、效果良好的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学生对作品认真研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培养读书的兴趣,才是最终的目的。应当说,教学实践的过程证明,以上方式的采用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阅读作品的情况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其二,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落实在笔头上,以改变文学赏析与作品创作分离的局面。文学作品的赏析不应当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毕竟阅读小说、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文学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而不是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一次小论文,以做到心中有数。此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针对性地将学生那种应试式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文学体验和论文训练等方面。在课程进行中,我还会布置学生写一到两次小论文,并对每篇论文进行认真的评点。在期末考试的题目中,除了1/3的客观题之外,其余题目都是采用类似小论文的论述、简答等题型,以尽可能为大多数学生发挥水平提供空间。总的说来,我试图通过将平时上课的小论文、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以实现将现代文学的讲授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借此训练中文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希望以此证明,中文系虽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应当能培养“写家”,培养真正具备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准的专门人才。另外,将现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也是希望为陷于困境的现代文学教学谋求一条自我更新的道路。其三,适当运用电影资料等其他手段,刺激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从1933年茅盾的小说《春蚕》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开始算起,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包括《祝福》、《阿Q正传》、《家》、《早春二月》、《骆驼祥子》、《边城》和《金锁记》等40余部现代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资料对于现代文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身处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中,电影所具备的直观性对于阅读习惯淡薄的一部分学生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他们的兴致。如果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运用这些影视资料时,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判断与鉴别能力,选取的电影也必须忠实于原著,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电影《阿Q正传》就比《药》和《祝福》更为合适。其原因在于后两部作品受到拍摄时间和理念的影响较大,对于原作的改编不甚成功。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之中,选择20世纪40年代由作者本人编剧、知名导演拍摄的《太太万岁》,比20世纪80年代香港明星版的《倾城之恋》和曾经热映的《色戒》更有教学的针对性。我曾经在中文系的几届学生中都放映过电影《太太万岁》,原本担心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与2l世纪青年人的审美习惯差距太大,学生可能很难融入作品之中。但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反响很好。在电影放映之后,不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因此主动阅读了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由此看来,适当运用电影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现代文学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不无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个人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当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自我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文类专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上拙见,与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同仁商榷。

作者:葛嵩 单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闵建国.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6(1).

[3]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作品;自我感悟

高中作为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初中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而语文又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上。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在部分老师的心中。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还不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然后逐渐地将自身融入到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找到切合自身的方式来融入文学作品的赏析中。该文将主要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的感悟展开相应论述。

1自身去感受文学作品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最基本的就是去理解这篇文章,然后再以此来感受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即对这篇文学作品的创作题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高中阶段,我们所触及到的文学作品主要就是散文、戏剧、小说,以及诗歌这四大种类。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类型,对文学作品展开分析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选定其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充分地理解和感悟这篇文学作品。

1.1文学作品中的提示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都会发现,在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当中都会有根据这篇文章中新内容所介绍的概况,然后来编辑一些文学小常识,这有利于在我们阅读时更加充分地去了解这篇文章,根据所给的提示来更加全面地去分析这篇文章。这就相当于在刚开始阅读时奠定出一个基本的概念。这在整个单元的后面都会对这篇文章来进行一个介绍,然后能够在我们仔细阅读时更加便于我们去充分地理解。

1.2仔细阅读文学作品

交流是阅读文学作品最为重要的一步,可以说交流才是理解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深度的对文章所用到的语言进行解读。如果阅读的人在阅读时缺乏语感,那么再进行阅读和理解时就很难对这篇文章做出一个正确的赏析。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来进行最直观的表达,然后通过阅读时大脑所产生的画面来进行联想,从而读懂作者在创作时真正所想。在阅读时前期就是仔细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对其感性的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并没有让我们形成感性的思考,但情绪是否生动、语言是否新颖,这都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第一印象。例如,在欣赏《林黛玉进贾府》这篇《红楼梦》节选的章节时,应当避免的一点就是题目过大,应当从当中的细节去入手进行赏析。利用文章中的一个点或者是一个面进行思考。如借助3个“第一次”这一细节(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出小说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入手进行赏析,分析林黛玉和众多的人物性格以及在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而发掘出自身的感悟,用自己的话来对这节所讲的内容做出简单的论述。在阅读时先通读,然后再仔细阅读文本,这便能够让自身融入其中。

2课下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2.1对文学作品进行延伸和想象

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并且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幅画面,然后对这篇文章进行延伸的想象。我们在进行阅读时可以对画面进行想象,然后再逐步地扩大自身脑海中的画面,这样可以让我们对这篇文章的想象更加全面,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去挖掘这其中存在的道理和知识。但是在想象的过程中不能凭空想象,需要根据这篇文章的真实概念对其进行想象延伸,这样才能够保证文章中一个个鲜明的对象在我们脑海中浮现而出。

2.2同学间的交流

交流是最好理解文章的方式,并且当今课改最为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对这篇文章欣赏完之后可以和同学们进行适当的交流。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感悟,这便是在高中阶段对文学作品欣赏最重要的一步。高中我们大多数都不善于在课上发言,因此就可以几个人在课下根据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畅所欲言,这样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够弥补自身在欣赏时的不足。

3结语

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是解读一片文学作品最好的方法,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用心去感悟,不要走马观花地观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就对文章进行解读。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只有细细地品读并且将在自己融入文学作品当中,去跟作者进行触碰,然后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读懂作者,并且将自己真正地带到作品当中,毫无保留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来感受文学作品欣赏独一无二的魅力。然后加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让自己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加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龙.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提高学生写作与欣赏能力──谈谈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999(1):50-52.

[2]曾杰.文学欣赏述要[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4:259-260.

[3]陈功文.高校选修课《文学欣赏》课程设置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2):66-67,79.

[4]武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欣赏电影作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84-85.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7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与对教育过程的科学解释,成为当今的主导教育理论,对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和改革实践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皮亚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信息量的积累,而是学生主动地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在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就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2]。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学生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也要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创设平台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二、英美文学欣赏课程设计改革

(一)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际的工具,打下语言基础后,还需要深层次的了解其文化,否则就不能真正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也就谈不上语言交际水平的真正提高。英美文学欣赏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小到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社交礼仪,大到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所有这些与中国文化积淀对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国和西方文化,而且可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应该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的作品阅读、感悟和赏析的过程中来,开拓视野,培养人文精神,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与思辨能力,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新的文学批评流派重置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为文学析提供了灵活和开放的空间,也为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契机。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评估体系都要进行改革。

(二)教材体系

现行的英美文学欣赏课课程设计类似于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课,从古英语作品开始梳理文学史,只不过课时量少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有限,古英语作品晦涩难懂,文学欣赏课又变成了语言课,涉及文学知识如韵律、修辞,教师只能用汉语讲解,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英语拓展课的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且文学史链越来越长,作家作品越来越多,现有文学教材也越来越厚。所以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定位自编教材,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挑选语言简单易懂,结构清晰,偏重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经典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如:古典主义的《鲁滨逊漂流记》,浪漫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红字》,现实主义的《简爱》、《奥利弗》、《嘉莉妹妹》,现代主义的《丧钟为谁鸣》、《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还有舞台冲突激烈的戏剧,如萧伯纳的作品。另外,典型的不同文学流派:意识流作品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后现代代表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邮票》,非裔作家作品如《野草在歌唱》,华裔作家作品如《女勇士》,甚至通俗小说家作品如《指环王》等都可以编进教材。这样的作家作品更贴近现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的作家作品很多,但是教师最好挑选既能代表不同文学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到趣味性和易读性。编入教材的作品应该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营造出气氛,通过不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欣赏和参悟的作品。教材主要突出作品选读部分,只给出最简要的作家作品介绍,欣赏评论部分如果太具体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抑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模式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是建构主义最核心的理念。语言不过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生硬的传递给学生后,在学生的头脑中不一定构建出同样的理解和意义。所以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作家的生平、背景资料。这个过程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网上或书籍资料,或分配给学生不同的查阅任务然后由分享资料的方式来完成。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由教师宣讲,不但枯燥乏味,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而且学生无法很好的通过切身的新旧知识交互作用来理解和构建意义。另外,作品原文的阅读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精彩片段的阅读,也可以是在学习小组内分配阅读任务。教师不能因为时间有限,原文过长学生欣赏原文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情节发展的脉络指出,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节点可以指导学生欣赏原文的片段;对于人物分析,写作手法的欣赏可以由教师指定具有代表性的原文片段,学生自己在欣赏后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人物心理发展、人物成长,与作者的修辞方法,作品的结构特点,现实意义等赏析内容。此外,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每位学生也会有自己对于作家和作品的喜好,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批评立场与思路。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引导总结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如果由教师宣讲作品的写作流派,艺术特色,主题思想,评论等赏析内容,无疑又变成了语言课,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2.贯彻互动合作方式。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之一是强调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学习群体中成员们之间进行共同探索,协商,共享,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整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对原文的阅读过程无论何种方式都要进行组内的讨论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不同人的阅读侧重点是不同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使每位学生互相补充自己漏掉的内容;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组内倾听每个人的观点,然后交换各自的看法,甚至可以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群体间的质疑与交流帮助了学习者之间进行更进一步的有效意义建构,这也符合交互假设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交互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支持的学习的习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共享与贡献自己的理解与观念,同时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在整合观点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

3.营造文化场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创设有文化情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更有兴趣的发挥主动性。在英美文学欣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名著电影资料来创设作品所在的文化情境,体现时代特点,人物特点,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更加切身地融入到作品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传递的主题思想与人物成长过程。教师不仅要创设文化场景,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主动地构建意义,而且要提供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评价体系

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英美文学欣赏课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指的是考勤,期末成绩以学生提交的英文文学批评小论文为评判标准。名义上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实际教学操作上仅仅是把学生控制在了课堂上,而且最后的期末考核成绩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别人的论文来换得成绩。这就完全背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期末的最终评价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效果。应该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真正的实现过程性评价:就拓展型的英美文学欣赏课平时成绩至少要占到70%,其中包括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即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有效地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与各种课堂活动中观察并记录的学生表现)。期末的考核方式可以是撰写阅读欣赏心得的书面考察方式,文体不限,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可以在课堂所欠缺的书面形式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做一次考察。

三、结语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8

为提高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具备优秀国学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2013、2014级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状况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了解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价与期待,有利于促进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为其他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提供范式。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调查

目前我们的高校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理科类的相关研究教学日益繁盛,而对于人文社会类的教学则缺少了很多人文关怀。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实际教学之中,都容易产生偏颇,忽略人文教育科学性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使文科教学变成一种受主观意识影响把控的学习。为此,我们的人文社会类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一批优质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在课程体系,内容,形式,方法,以及教学实习等一系列环节中都具有师范性优势和特色,从而形成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及其它类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教学为例,古代文学教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也是学习文学的重要基础。

一、就川师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来说,还是差强人意,存在以下几点较为不合理的现象:

第一,不少老师更注重对文学史的罗列和梳理而忽视了“固其根本”,对待文学作品的赏析只是一笔带过,不做详细的点评,其中的人文思想也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停留在表面。这使得不少学生浅尝辄止,对待文学作品没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课程结束后也不加以思考。长此以往,会削弱其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对作品的解读,鉴赏能力下降,甚至影响其今后对文学的学习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老师所重点教授的文学史,文论理念部分则对于我们走出课堂后用处不大。为此,作者对川师2012级,2013级和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对象涉及10个班。其中有94.4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多进行作品赏析,只有将近3%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仅传授文学史知识。由此可见,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消退。

第二,老师在教授时会采取更偏重识记的文学教学方式,包括每学期的期末测评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了认知的层面,缺少了一些对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积极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学,导致学生无法高屋建瓴,宏观地对待文学遗产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和继承。因此,高校文学的教学应不仅仅只是文学史的单纯记忆背诵,文章字词句的学习深化,作品的简单赏析,更是对古代文学发展基本规律的掌握,思想情感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和人文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从整体上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思维建构。

第三,老师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多强调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极少涉及到其他学者对于同一作品的观点,导致学生对于作品意蕴的理解较为狭隘,同时也会缺少自己主观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心底的共鸣之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古代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情感强烈。对它们的阐释和理解往往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真正好的教学便是老师多抛出一些观点,把自己的理解以及前沿的观点娓娓道来,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文本解读是一个需要创新,不断融入个人体验的过程,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第四,有少数老师热衷于学术科研的创新和论文专著的编写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吹嘘自己的学术成果,少了一份对课堂知识教授的热情,缺乏认真备课和对教学的精雕细琢,多了一份浮躁之气,具有社会功利主义的倾向,上课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而作为师范院校所要培养的学生,严格来说应分为两类,大部分为实践型而小部分则是研究型。尤其是文学类老师的上课教学应该更注重实践类的教学,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真正走进课堂,走上讲台。

第五,课时安排紧张。就基础课教学而言,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以往的古代文学课程开课时间长达四年,课时安排较为合理,而如今两年半的教学时长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显得有些仓促,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有一定的下降。

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学生对老师的个人教授风格的期待值也很高,80.98%的学生表示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81.38%的学生则表示老师平易可亲也是影响学生对老师评判的一个重要因素,63.43%的学生则喜欢严肃谨慎的老师,接近99.98%的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由此,作者认为,老师讲课的风格及行为作风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接受效果的一个因素。在调查问卷中也有那么一项问题的设计:你比较喜欢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结果表明有65.57%的学生偏向老师讲授式教学,29.37%喜欢互动式教学,即老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就一些问题或者观点进行探讨,只有5.06%的学生喜欢讲座式的教学。这也揭示了我们老师授课方式方面的欠缺。老师的讲授应重点突出,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教学多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共同参与的局面。古代文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素质教学,让人的精神得以外化,积极营造良性的人文环境,强化关于现代人文主义思想资源的讲授和传播,培养蕴含人文关怀的情感。因此,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方式的探讨显得尤为关键。四川大学日前颁布了期末考试采取“末位淘汰制”和对上课不受欢迎的老师进行停课的政策,这也是对老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关于教改,存在着很多张力,而对于川师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建议:

第一,教师能将人文思想的传播和相关文学现象,作品的微观讲授结合起来,更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法。如学校在汉语言文学特色创新教程中设置的文本细读课程,在进行微观文本的细读后对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方面有很明显的思想启蒙。又如近年来在北大中文系钱理群,孔庆东面向全校开设的《鲁迅讲读》等课程,都对引导大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也应多开设类似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题,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专题等专题研究课程,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接受理解。

第二,高校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应淡化知识层面的灌输,减少文学史的教学比重,增加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挖掘作品中人文性的一面。“科学原本就是一种人文理想”,老师应为学生们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如在老庄生存哲学中学会淡薄处事,在婉约词中对美的意象和物华保持灵敏的触觉,从抒情主人公的视角看待问题等。

第三,也就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用“披文以入情”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理想世界,守候心灵的一隅净土,在净土中恬然地修篱种菊。即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令学生自主学习以获得人文思想与关怀,这便是高校教育所要形成的终极目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应践行“不仅教会学生知识,也教会他们做人”的教育观念,多蹲下来去看看孩子们的生活。

最后,学校关于古代文学和注重国学氛围的营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终究无法脱离学校大环境的营建。前不久河南某所高校校方因为忘开必修课而导致60多名学生无法毕业,这是学校因为注重盲目扩张而遗留下不少问题的体现。因此,贯彻落实学校,学院以及专业三点一线的联系方式,积极建设有利于打好地基、开拓思维、锻炼思辨能力、培养情感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是复杂而冗长,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了解国情,做好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本文旨在抛砖,希望能引起社会同仁的广泛关注。

作者:冯傅祎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2] 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3]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李节.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张利群.大学课程教学研究[M].《开拓和创新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篇,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