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学赏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学赏析论文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1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早熟的文体,其发展过程不同于古代的诗歌、小说,“古代散文没有经过技巧的发展过程,在战国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并且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成为后人在创作中频频回顾的典范。”[1]同时,创作散文(包括骈文)和创作诗歌、小说的目的也完全不同,散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历代文人晋身仕林、治国安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故而在古代的主流文学观念中,“文体的尊卑等级秩序是文(包括散文、骈文)第一,其次诗,为文之余,其次词,为诗之余,其次曲,为词之余,小说更是等而下之的文体。散文的至尊地位是其他文体无法企及、无法替代的。”[2]   即便是以诗闻名的李商隐、杜牧,亦工于散文写作,更遑论韩柳欧苏。然而在当代,不但散文自身逐步变得边缘化,古代散文研究与小说、诗歌、戏剧研究相比亦显得创新不足,散文研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针对散文内容的研究,比如庄老思想、荀子思想、韩愈谏佛骨、袁宏道谈性灵等等,有学者指出,“这些所指涉的都只是一个散文家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思想,而未及散文这一概念本身。”[3]如此以来,古代散文研究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力图呈现古代散文研究在当代所遭遇的困境,权作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帮助广大研究者发现更广阔的视角。   一、古代散文自身的困境   首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古代散文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在当代显然失去了生存土壤,缺少用武之地。但古代散文在当今却出现了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或曰“恶搞”),如《凤姐列传》《药家鑫列传》《苍井空列传》等等。由某不知名网友杜撰的《药家鑫传》云:药公家鑫者,华朝长安人氏。华朝五十年(公元1989年),药公诞于古都长安,时天生异象,群驴乱吼,或曰:莫非如《水浒》所载之“洪太尉误走妖魔”之事再现?……人皆称:药公不亡,则法律亡。药公不死,则国家死。药公之事,举国牵动,药公之名,举国牵挂。由此观药公,真乃关系国运之达人也。在F•詹姆逊看来,这种“恶搞”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模仿了古代散文的词汇、句式,但内容却是当代的,源于日常生活的,这种模仿被詹姆逊称为剽窃,因为“在一个风格创新不再可能的世界里,唯有去模仿已死的风格,去戴着面具并且用虚构的博物馆里的风格的声音说话”[4],才是别具一格的、能够适应这个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艺术形式。用古代文体记录当代日常生活的确算不上创新,“后现代主义”亦无优劣高下之别,但古代散文这种历史上的精英式文类却面临着现实中的庸俗化挑战。   其次,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因为在当代作者眼中,前者是“文学”,后者至少不是“纯文学”。在陈剑晖先生看来,古代散文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盖因其是中国正统的‘经世致用’文化的文学化和通俗化的表述”[5]。散文在中国古代的出现,不是审美需要,而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这种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必然和作者的情感之间关系疏远,但在当代,情感与文学的关系才是不可分的。余秋雨2004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研究学术和创作散文不一样,有可能想明白的或者想明白但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可称为“学术”;而有些想不明白但又觉得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带动了感情,只有在这样的“角落”里,才能写作散文。此处余秋雨并没有把散文当作“经国之大业”或者“圣贤书辞”,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散文当成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学术”固然不同于经世致用或者齐家治国,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功能决定了学术本身也是“实用性”的。所以,研究学术和情感注入在余秋雨看来是要一分为二的,他的散文观也因此与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等人强调的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强调个性与感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紧密相关,这自然和古代散文的创作目的、创作方式迥然有别。   第三,和古代小说、古代戏曲相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仅限于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系统,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这无疑限制了古代散文对当代生活的介入。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赵氏孤儿》《花木兰》《西厢记》《薛仁贵》《七侠五义》《穆桂英挂帅》也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电视剧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更是建构起一个全民海选女主角的媒介议程设置。①相比较而言,古代散文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动画视频版的古诗对于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以优酷网和土豆网为例,用“古代散文”、“古典散文”进行搜索,赏析类、中学课件类视频不过数十段,而用“古诗”、“唐诗三百首”搜索,视频数量累以千计。此外,散文与当代媒介的结合体“电视散文”自央视三套1996年开播以来,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电视专题片,是“受到文学散文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6],是“中国化的电视艺术作品”[7],而不是“散文”自身的现代媒介形式,更何况,由全国各地电视台制播的电视散文,其取材选题也大多是现当代散文作品,极少古代散文作品[8]。可见,在多媒体、宽带网络和计算机、大众传媒已经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古代散文正在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第四,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图书又以作品集为主,以译注、赏析等普及类读物为主,其中《古文观止》有数十种译注本,仅中华书局便出版了选译本(2010),钟基(2009)与葛兆光(2008)的注释本,名家精译本(2007),以及繁体竖排本(2004)等等,唐宋八大家文钞、文选、读本也有数十种版本刊行于世,散文研究类著作仅有三十余种,②形式不可谓不单调,内容不可谓不单薄。但是,古代小说、诗词、戏曲等文学形式的传播内容要丰富得多,不仅图书有单行本、选注集成、佳句赏析,音像制品也很多样化,研究类著作则涵盖文献与史料研究、宗教与文化研究、类型与理论研究等等多种角度。必须承认的是,图书是一种依靠理性思辨来完成传播与接受的媒介,但诗歌、小说、戏曲所利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能够同时激发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这对于文学作品在大众层面的普及至关重要,古代散文在这个层面上又处于下风,其媒介不但和古代一样局限于书籍,所传播的内容也受局限[9]。#p#分页标题#e#   二、古代散文研究体系与方法的困境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它的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戏剧,而且连后起的、暴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这是因为散文作为一个文类,其外延和内涵都有一种浮动飘忽。”[10]王兆胜先生指出:“在各种文学门类中,散文恐怕是最具边缘性、最不受重视、最缺乏研究的文体。大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散文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也使之乏善可陈。”[11]笔者认为,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散文”(Es-say)出现较晚,自蒙田1580年出版的《随笔集》而定名,与诗歌、小说、戏曲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对散文的研究更是晚近之事;另一方面,与韵文相对立的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故而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情绪放纵和宣泄来净化读者(观众)心灵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后者显然被几乎所有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者奉为圭臬,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可能随时被剔出“文学”之外,更何况对它的研究想当然地被视为与文学渐行渐远。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之处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   从一般意义上看,先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而这个研究对象必须能够明确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然而,中国古代散文在现当代散文概念的影响下,或与韵文相对,或与骈文相对,有时又与诗歌、小说相并列,陈平原先生就此认为古代散文是一个“滑动”[12]的概念。南帆先生则指出:散文的定义不是肯定地列举散文的规则,而是将显赫文类排除之后的余数归诸散文,这种“否定性的定义”,不仅促使一些文类衰老,同时还催生另一些文类……散文是文类的结束,又是文类的开始[13]。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古代散文的研究自然形不成合力:骈文研究、古文研究、汉赋研究、小品文研究各自为战,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古代散文”和“古典散文”作为题名关键词搜索,粗略计算,自1980年1月到2012年1月,30多年时间,共有286篇研究文章,而与此同时“骈文”381篇,“汉赋”576篇,“辞赋”515篇,“古代小说”984篇,“古代戏曲”329篇;期间以时代或作者为维度的,并以“散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仅有16篇,而以“古代小说”为题,并从宏观整体视角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已经达到14篇,这还不包括以单个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其他数量更加庞大的博士论文。兄弟阋墙、左右手互搏,这确实是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   研究对象本身的概念问题因人因时而异,但研究方法却面临着裹足不前的问题。陈剑晖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散文研究者总是从谋篇布局和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做起,即仅仅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散文的结构[14]。古代散文学者从古至今皆习惯于从细枝末节的修辞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一文为例,余恕诚先生将“汉以后的赋、骈体文以及说理性著作中具有才情和注意语言修辞的作品”都称为“散文”[15]。在介绍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之文学色彩时,《孟子》的“戏剧性”、《庄子的》“生动故事”、《左传》的“叙事之最”、《战国策》塑造的“形象”、《史记》创造的“人物”、南北朝时的“修辞”与“典故”、韩愈散文的“生动形象”、柳宗元散文对形象的“想象夸张”、欧阳修散文的“论说技巧”、归有光的“细心刻画”……都被余先生视为散文“文学色彩”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这些比喻、夸张、论辩、描摹、形象化、诉诸情感等语言修辞技巧实际上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古代散文与研究古代诗词、小说相比并无独到见解。   此外,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较为孤立,主要是作品赏析和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历史学模式,缺少与当代文论、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尽管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认为形成《庄子》恣肆风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它的结构”,“《内篇》的结构不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它表现了庄子的复杂的艺术构思。”[16]可惜这种类似于结构主义分析的探索未能深入和延续。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也一直没有独立的散文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把神话、托多罗夫的《散文诗学》把小说都归入到散文理论中来,西方文艺研究的对象并不包括散文,导致我国研究者难以直接借鉴。   最后,由于散文先天的实用性,加之作为散文作者的知识分子与官僚体制、科举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国文学史中能够得以流传的散文,其作者多具备官僚、学者、文学家三合为一的身份,后世学者所归类的文学之文在作者创作之时未尝不将之当作应用之文而煞费脑筋,斧削雕琢。陈平原先生曾举例,古代散文中的一些被传诵为表达感情的名篇,如书信和日记,皆是有意为之:“明知可以入文集、刊专本,文人写信时不免存了给第三人乃至举国上下、子孙后代传阅的心思”,“郑板桥的家书别出心裁,写得古怪利落,可也不脱做文章的心思。”[17]这样看来,中国古代散文或者被作者用于说服帝王将相,或者用于说服士林同僚,或者用于说服亲朋至友,那么,对它的研究就必须从修辞学角度入手,从说服的手段和表现的技巧入手。于是,针对散文的文学研究就渐渐侧重于实用主义,继而不免滑向功利主义。这又和自康德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因为康德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才是美,而研究说服、研究手段、研究技巧,显然是功利性的,显然目的十分明确,这便是古代散文研究和现代散文研究,尤其是和近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之间不断冲突的根源所在。   三、展望   丁晓原先生在2006年时提到:“过往的散文研究比较多的是一种批评,包括作家作品评论和创作史、理论批评史的梳理与述评。另外,还有大量的是散文写作指导之类书籍。真正有理论含量、高端而又切实的研究相当匾乏。”[18]不过,这种尴尬局面在2011年得到了改观,这一年内,谭家健先生的新著《中国散文史纲要》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马茂军的《中国古代散文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晓芬的《中国古典散文理论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古代散文研究将从此进入新的一页。#p#分页标题#e#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2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阅读作品数量的减少和兴趣的流失,既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借此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路向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法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文教育特色专业”(20101183)阶段性成果;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

一、引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与古代文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现代文学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课程。1929年,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第一次尝试在大学讲坛上建构新文学史的框架。1950年,教育部规定将“中国新文学史”纳入各大学中文系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中。自此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才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中文类学科的情况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文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由此带来了学习热情的迅速消减。而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特性,也使得新世代的年轻人普遍感觉疏远隔膜,难以深入理解,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摸索实验,希望能使现有局面有所改观。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调整方法和思路,重新唤起年轻学子对于文学的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尽量淡化“史”的线索,在教学中尽量把重心放在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分析上。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思潮和论争等方面着墨,对于思想观念的灌输远胜于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应当比梳理历史更为重要。这不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合,而且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尝试,缩减了文学史常识和思潮流变等内容的课时,用更多的课时来讲授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赵树理等。在讲授中,每个作家单成一节,用两个课时。然后,再挑出相对次要但又有特点的一些作家,分别用一个课时讲述。按照这样的总体规划,就突出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诠释,让学生对现代文学的主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激发其对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时,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丈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需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发觉学生不但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总体印象。从教学效果上看,与过去单纯强调史料的分析和梳理相比,更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其二,实现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互补和互动,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一般都是在低年级开设,那时学生或者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这一类课程,或者对于文学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重点放在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但是,现代文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文学爱好者,而且必须承担另一方面的责任:培养现代文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者。而有限的课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部分同学的需要。因此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接到一些学生的意见,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们对现代文学充分了解,他们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愿望。有鉴于此,我在中文系专门开设了选修课,主要面对二、三年级的同学。在专题选修课中,此前在基础课教学中未能讲深、讲透的内容,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加以详细阐释。在基础课的讲授中,囿于课时的限制,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忽略,或是匆匆带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很难充分。经过选修课的详加解读,大多数学生表示很有收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然,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开设专题选修课的工作,还需要现代文学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参与。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在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如主要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思潮流派研究等专题选修课,都应该面对高年级学生常年开设,为现代文学的基础课教学提供有力的补充。

三、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

现代文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文学欣赏及鉴赏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作家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一,在强化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生活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所开列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把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阅读的重点。鉴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具体困难,在作品数量上我已经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然而,从学期末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无法完成书目的阅读,能读完一半作品的都是少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去年开列书目时,特意将阅读量再适当减少,以更进一步地突出重点,并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同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也据此作出了调整,改变了过去习惯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讲、集体讨论和小组发言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阅读主动性。在现代文学的诸位作家中,鲁迅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90后”的学生而言,要理解鲁迅的文学世界实在是一件难事,也就很难避免因此产生畏难、甚至厌烦的情绪。而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读懂鲁迅、理解鲁迅,也是个棘手的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重方法,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讲授中,我就预先布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进行思考,并事先写成发言稿。之后我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会,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引导其他同学参加讨论。在连续几届的教学中,我都采用这种形式,教学效果相当不错。不少同学都反映,虽然此前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过《祝福》,但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并未真正明白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经过这次主动式的阅读,对这篇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有了不一样的了解,也因而更深入、详细地理解了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解读上采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后,我在对曹禺、沈从文、老舍等作家进行讲授时,也布置了学生预先思考“《雷雨》和《日出》的主人公是谁”、“翠翠的悲哀究竟是什么”、“骆驼祥子的毁灭是谁的过错”等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各自的观点加以说明,并进行相应的集体讨论。除此之外,我还试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在一些观点泾渭分明的问题上,要求看法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分队,对不同意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以上这些形式灵活、效果良好的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学生对作品认真研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培养读书的兴趣,才是最终的目的。应当说,教学实践的过程证明,以上方式的采用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阅读作品的情况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其二,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落实在笔头上,以改变文学赏析与作品创作分离的局面。文学作品的赏析不应当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毕竟阅读小说、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文学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而不是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一次小论文,以做到心中有数。此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针对性地将学生那种应试式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文学体验和论文训练等方面。在课程进行中,我还会布置学生写一到两次小论文,并对每篇论文进行认真的评点。在期末考试的题目中,除了1/3的客观题之外,其余题目都是采用类似小论文的论述、简答等题型,以尽可能为大多数学生发挥水平提供空间。总的说来,我试图通过将平时上课的小论文、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以实现将现代文学的讲授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借此训练中文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希望以此证明,中文系虽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应当能培养“写家”,培养真正具备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准的专门人才。另外,将现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也是希望为陷于困境的现代文学教学谋求一条自我更新的道路。其三,适当运用电影资料等其他手段,刺激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从1933年茅盾的小说《春蚕》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开始算起,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包括《祝福》、《阿Q正传》、《家》、《早春二月》、《骆驼祥子》、《边城》和《金锁记》等40余部现代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资料对于现代文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身处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中,电影所具备的直观性对于阅读习惯淡薄的一部分学生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他们的兴致。如果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运用这些影视资料时,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判断与鉴别能力,选取的电影也必须忠实于原著,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电影《阿Q正传》就比《药》和《祝福》更为合适。其原因在于后两部作品受到拍摄时间和理念的影响较大,对于原作的改编不甚成功。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之中,选择20世纪40年代由作者本人编剧、知名导演拍摄的《太太万岁》,比20世纪80年代香港明星版的《倾城之恋》和曾经热映的《色戒》更有教学的针对性。我曾经在中文系的几届学生中都放映过电影《太太万岁》,原本担心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与2l世纪青年人的审美习惯差距太大,学生可能很难融入作品之中。但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反响很好。在电影放映之后,不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因此主动阅读了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由此看来,适当运用电影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现代文学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不无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个人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当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自我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文类专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上拙见,与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同仁商榷。

作者:葛嵩 单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闵建国.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6(1).

[3]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作品;自我感悟

高中作为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初中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而语文又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上。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在部分老师的心中。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还不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然后逐渐地将自身融入到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找到切合自身的方式来融入文学作品的赏析中。该文将主要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欣赏的感悟展开相应论述。

1自身去感受文学作品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最基本的就是去理解这篇文章,然后再以此来感受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即对这篇文学作品的创作题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高中阶段,我们所触及到的文学作品主要就是散文、戏剧、小说,以及诗歌这四大种类。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类型,对文学作品展开分析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选定其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充分地理解和感悟这篇文学作品。

1.1文学作品中的提示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都会发现,在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当中都会有根据这篇文章中新内容所介绍的概况,然后来编辑一些文学小常识,这有利于在我们阅读时更加充分地去了解这篇文章,根据所给的提示来更加全面地去分析这篇文章。这就相当于在刚开始阅读时奠定出一个基本的概念。这在整个单元的后面都会对这篇文章来进行一个介绍,然后能够在我们仔细阅读时更加便于我们去充分地理解。

1.2仔细阅读文学作品

交流是阅读文学作品最为重要的一步,可以说交流才是理解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深度的对文章所用到的语言进行解读。如果阅读的人在阅读时缺乏语感,那么再进行阅读和理解时就很难对这篇文章做出一个正确的赏析。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来进行最直观的表达,然后通过阅读时大脑所产生的画面来进行联想,从而读懂作者在创作时真正所想。在阅读时前期就是仔细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对其感性的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并没有让我们形成感性的思考,但情绪是否生动、语言是否新颖,这都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第一印象。例如,在欣赏《林黛玉进贾府》这篇《红楼梦》节选的章节时,应当避免的一点就是题目过大,应当从当中的细节去入手进行赏析。利用文章中的一个点或者是一个面进行思考。如借助3个“第一次”这一细节(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出小说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入手进行赏析,分析林黛玉和众多的人物性格以及在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而发掘出自身的感悟,用自己的话来对这节所讲的内容做出简单的论述。在阅读时先通读,然后再仔细阅读文本,这便能够让自身融入其中。

2课下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2.1对文学作品进行延伸和想象

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并且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幅画面,然后对这篇文章进行延伸的想象。我们在进行阅读时可以对画面进行想象,然后再逐步地扩大自身脑海中的画面,这样可以让我们对这篇文章的想象更加全面,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去挖掘这其中存在的道理和知识。但是在想象的过程中不能凭空想象,需要根据这篇文章的真实概念对其进行想象延伸,这样才能够保证文章中一个个鲜明的对象在我们脑海中浮现而出。

2.2同学间的交流

交流是最好理解文章的方式,并且当今课改最为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对这篇文章欣赏完之后可以和同学们进行适当的交流。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感悟,这便是在高中阶段对文学作品欣赏最重要的一步。高中我们大多数都不善于在课上发言,因此就可以几个人在课下根据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畅所欲言,这样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够弥补自身在欣赏时的不足。

3结语

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是解读一片文学作品最好的方法,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用心去感悟,不要走马观花地观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就对文章进行解读。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只有细细地品读并且将在自己融入文学作品当中,去跟作者进行触碰,然后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读懂作者,并且将自己真正地带到作品当中,毫无保留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来感受文学作品欣赏独一无二的魅力。然后加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让自己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加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龙.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提高学生写作与欣赏能力──谈谈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999(1):50-52.

[2]曾杰.文学欣赏述要[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4:259-260.

[3]陈功文.高校选修课《文学欣赏》课程设置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2):66-67,79.

[4]武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欣赏电影作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84-85.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4

为提高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具备优秀国学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2013、2014级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状况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了解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评价与期待,有利于促进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为其他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提供范式。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调查

目前我们的高校更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理科类的相关研究教学日益繁盛,而对于人文社会类的教学则缺少了很多人文关怀。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实际教学之中,都容易产生偏颇,忽略人文教育科学性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使文科教学变成一种受主观意识影响把控的学习。为此,我们的人文社会类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一批优质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在课程体系,内容,形式,方法,以及教学实习等一系列环节中都具有师范性优势和特色,从而形成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及其它类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教学为例,古代文学教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也是学习文学的重要基础。

一、就川师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来说,还是差强人意,存在以下几点较为不合理的现象:

第一,不少老师更注重对文学史的罗列和梳理而忽视了“固其根本”,对待文学作品的赏析只是一笔带过,不做详细的点评,其中的人文思想也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停留在表面。这使得不少学生浅尝辄止,对待文学作品没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课程结束后也不加以思考。长此以往,会削弱其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对作品的解读,鉴赏能力下降,甚至影响其今后对文学的学习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老师所重点教授的文学史,文论理念部分则对于我们走出课堂后用处不大。为此,作者对川师2012级,2013级和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对象涉及10个班。其中有94.4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多进行作品赏析,只有将近3%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仅传授文学史知识。由此可见,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消退。

第二,老师在教授时会采取更偏重识记的文学教学方式,包括每学期的期末测评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了认知的层面,缺少了一些对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积极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学,导致学生无法高屋建瓴,宏观地对待文学遗产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和继承。因此,高校文学的教学应不仅仅只是文学史的单纯记忆背诵,文章字词句的学习深化,作品的简单赏析,更是对古代文学发展基本规律的掌握,思想情感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和人文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从整体上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思维建构。

第三,老师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多强调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极少涉及到其他学者对于同一作品的观点,导致学生对于作品意蕴的理解较为狭隘,同时也会缺少自己主观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心底的共鸣之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古代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情感强烈。对它们的阐释和理解往往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真正好的教学便是老师多抛出一些观点,把自己的理解以及前沿的观点娓娓道来,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文本解读是一个需要创新,不断融入个人体验的过程,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第四,有少数老师热衷于学术科研的创新和论文专著的编写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吹嘘自己的学术成果,少了一份对课堂知识教授的热情,缺乏认真备课和对教学的精雕细琢,多了一份浮躁之气,具有社会功利主义的倾向,上课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而作为师范院校所要培养的学生,严格来说应分为两类,大部分为实践型而小部分则是研究型。尤其是文学类老师的上课教学应该更注重实践类的教学,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真正走进课堂,走上讲台。

第五,课时安排紧张。就基础课教学而言,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以往的古代文学课程开课时间长达四年,课时安排较为合理,而如今两年半的教学时长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显得有些仓促,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有一定的下降。

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学生对老师的个人教授风格的期待值也很高,80.98%的学生表示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81.38%的学生则表示老师平易可亲也是影响学生对老师评判的一个重要因素,63.43%的学生则喜欢严肃谨慎的老师,接近99.98%的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由此,作者认为,老师讲课的风格及行为作风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接受效果的一个因素。在调查问卷中也有那么一项问题的设计:你比较喜欢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结果表明有65.57%的学生偏向老师讲授式教学,29.37%喜欢互动式教学,即老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就一些问题或者观点进行探讨,只有5.06%的学生喜欢讲座式的教学。这也揭示了我们老师授课方式方面的欠缺。老师的讲授应重点突出,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教学多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共同参与的局面。古代文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素质教学,让人的精神得以外化,积极营造良性的人文环境,强化关于现代人文主义思想资源的讲授和传播,培养蕴含人文关怀的情感。因此,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方式的探讨显得尤为关键。四川大学日前颁布了期末考试采取“末位淘汰制”和对上课不受欢迎的老师进行停课的政策,这也是对老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关于教改,存在着很多张力,而对于川师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建议:

第一,教师能将人文思想的传播和相关文学现象,作品的微观讲授结合起来,更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法。如学校在汉语言文学特色创新教程中设置的文本细读课程,在进行微观文本的细读后对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方面有很明显的思想启蒙。又如近年来在北大中文系钱理群,孔庆东面向全校开设的《鲁迅讲读》等课程,都对引导大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也应多开设类似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题,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专题等专题研究课程,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接受理解。

第二,高校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应淡化知识层面的灌输,减少文学史的教学比重,增加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挖掘作品中人文性的一面。“科学原本就是一种人文理想”,老师应为学生们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如在老庄生存哲学中学会淡薄处事,在婉约词中对美的意象和物华保持灵敏的触觉,从抒情主人公的视角看待问题等。

第三,也就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用“披文以入情”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理想世界,守候心灵的一隅净土,在净土中恬然地修篱种菊。即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令学生自主学习以获得人文思想与关怀,这便是高校教育所要形成的终极目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应践行“不仅教会学生知识,也教会他们做人”的教育观念,多蹲下来去看看孩子们的生活。

最后,学校关于古代文学和注重国学氛围的营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终究无法脱离学校大环境的营建。前不久河南某所高校校方因为忘开必修课而导致60多名学生无法毕业,这是学校因为注重盲目扩张而遗留下不少问题的体现。因此,贯彻落实学校,学院以及专业三点一线的联系方式,积极建设有利于打好地基、开拓思维、锻炼思辨能力、培养情感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是复杂而冗长,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了解国情,做好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本文旨在抛砖,希望能引起社会同仁的广泛关注。

作者:冯傅祎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2] 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03).

[3]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李节.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张利群.大学课程教学研究[M].《开拓和创新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篇,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5

大学通识课教育的建设到今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国人对通识课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查询中国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及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有关大学通识教育课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共达600多篇,这说明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多有研究和讨论。综观这些论文,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介绍国外经验或对比国内外做法;(2)对通识教育课的历史、现状的概述和总结或对未来的展望;(3)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计和评价研究;(4)某门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研究;(5)某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介绍和总结。

这些文章中还未见有一篇是研究通识教育课的教法的。可见,通识教育课的教法问题目前关注的人还比较少。诚然,每门课都应有符合本课实际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必每门课程都统一用一种教法,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然而,通过对某校的人文通识课进行调研,对该校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时,它们是否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呢?尤其是在目前很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情况下。本文即是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探讨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教法,以期获得启迪。

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全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的调研,目的在于探察:(1)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人文通识课有几种教法;(2)这些教法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如何?(3)目前的这些教法其缺点是什么,怎样改进?为使调研全面、深入,本课题成立了6人调查组,其中5人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级在校本科生,他们有些选修了人文通识课程,作为学生的他们在进行听课和在调查咨询时,其视角更为合理、感受更为真实,其调研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调研组员们分工负责,分别在大学城校区和五山校区进行调研,采取听课和询问选课学生的调研方式。调研成员每人负责听某一类课程,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文化、历史或哲学、艺术、绘画、音乐、影视、考古、收藏、集邮等,平均每人要听十多门课和咨询选课的学生,调研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目的、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

二、人文通识教育课两种教法的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3年2月~7月)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106门220个班;本调研组调研了其中的69个班共42门人文通识教育课,其中,中外文学或文化课17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17门,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8门。根据调研,发现人文通识课大致有两种教法:(1)以教师在课堂展示的ppt为主要线索的口头讲述法;(2)以ppt为讲述线索,辅以音频或视频,然后以此进行分析的综合法,这类教法的课堂,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在有视频片段浏览的课堂里,师生互动较多。文学文化类课程以及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采取以ppt为讲述线索的讲课方式;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在ppt之外往往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进行讲授。

1.依赖ppt的口头讲述法

上课使用ppt,这似乎已成为了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标准和流行的教学模式。传统中师生拿着课本,以及教师不断板书的教学模式已经难得再见。从调研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人文通识课都使用了ppt辅助教学。其中文学文化课和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依靠ppt作为课堂讲述的线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ppt制作质量和教师讲述方法的极大制约。有些课堂ppt制作精美,有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文物鉴赏、集邮学等课程。有些课堂除了有精美ppt之外,教师依据ppt的讲述要么逻辑清晰、思路通畅,学生容易理解和领会,如外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景观、美国社会与文化、岭南文化、中国情感文化学等课程;要么从ppt列述的要点推延出去,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知识都信手拈来进行辅助论证或联想,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世界文化地理、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要么把课堂讲述的某些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论述,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如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传媒与文化等课程。

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以ppt为讲述线索的教学方法。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使用ppt教学的课程,其效果都较好。然而,也有少数依赖ppt教学的课堂出现沉闷、乏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与ppt的制作效果和教师的讲述方式有关。有少数课程的ppt制作比较粗糙、繁复或过于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少数教师的讲述方式一本正经,虽然严肃认真,但语气平抑,照本宣科,从头到尾显得呆板、生硬,纵使逻辑清晰,内容丰富,也很快使课堂陷入沉闷、令人瞌睡的境地。原因很简单,教师自己不活跃,很难让学生活跃。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出现在文学课上。本次调研也发现有几门文学文化类课程很少使用ppt,其主要依靠教师口述和板书,依然能使学生兴趣浓郁,课堂生气盎然,教学效果良好,如英美文学与文化等课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讲课教师的博学和良好的口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显然对所讲内容熟悉之至,对课程所属领域有全然了解和深入研究,凭着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学生折服。此时,对教学方法的考量似乎已显得次要,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学术修养和其表达能力。

2.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的综合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出现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里。具体而言,影视和舞蹈类课程主要辅以视频材料,音乐类课程主要辅以音频材料。总体来说,辅以音频和视频材料的课堂往往比较活跃,教学效果普遍较好。在音乐类课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先用ppt展示和介绍相关音乐知识,然后播放有关音乐范例,接着进行评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影视音乐》课就在课堂上播放了不少影视音乐,包括电影、音乐剧等,如《天鹅湖》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同样,《20世纪西方音乐解读》介绍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等不同类型的20世纪西方音乐时,就播放了相应的示例音乐,包括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表现主义音乐),特斯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诗篇交响曲》(新古典主义音乐),梅西安的《异国鸟》、《图朗加利拉交响曲》(序列主义音乐)等,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讨论。《音乐剧赏析》主要以播放音乐剧片段的方式介绍西方音乐流派、形式、一些基本的音乐词汇等,以培养学生赏析音乐剧的能力。一般而言,艺术学院开设的音乐课往往较为深入和生动,这可能和该学院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较好有关,而其他学院教师的音乐课则在音乐范例点评方面有所不足,有个别的课甚至没有点评,播放完示例音乐后则进入下一个内容,整个音乐赏析课主要是欣赏,缺乏足够的分析。本次调研发现,影视和舞蹈类通识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学课堂最为活跃,概因影视课往往会播放经典影片或片段,学生往往较为感兴趣,而在随后的点评互动中,学生通常也能有感而发,因此,课堂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舞蹈类课程则因为课堂上一般都会放映经典动人的舞剧,令学生着迷,因而在随后的教师点评中学生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容易理解,颇有收获。

调研发现,播放视频的影视和舞蹈类课程如若教师随后进行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好。比如《影像中的西方政治文化》课在播放相关影像后,教师的精彩点评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媒介与文化》课在课堂播放访谈、演讲、新闻、电影等,内容涉及健康、经济、环境、社会时事热点等,以此来分析和评述这些媒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国内外的舞蹈表演,在课堂播放国内外著名舞蹈如《天鹅湖》、《走跑跳》、《TheBol-shoi》等让学生欣赏,然后是教师评述以及师生互动讨论;《中外舞剧欣赏》主要介绍一些有名的舞蹈艺术家如杨丽萍以及有名的舞种,课堂播放中外著名的舞蹈剧和有关舞蹈的电影如《舞出我人生》等,然后是点评和讨论;《中日韩风格舞蹈欣赏》主要介绍中、日、韩的各种舞蹈,课堂上也播放舞蹈剧,如唐宋时期的《胡旋舞》、《绿腰》等,然后是课堂讨论。一般而言,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会比仅使用ppt的效果要好一点,但并非绝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方法,还要视课程内容特点。比如文学课或者文物鉴赏或集邮等这样的课程,即使没有音频或视频的辅助,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有些甚至不需要ppt也可以令学生沉迷,只要教师足够博学和有高超的表达能力。另外,有音频和视频材料辅助的课程也未必有好的教学效果,还要视其讲课的人,即教师是否够投入、课堂组织是否有序、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等。因此,可以说,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并非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本身,而在于课程内容和人,即教师本人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正因如此,有些课才可能无需ppt和音频或视频的辅助而依然精彩。

三、对人文通识教育课教法的建议

首先,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型而非培养学生能力,即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传授、介绍相关领域或课题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涵养,而非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实践运用能力。人文通识教育课中更缺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其实,有些人文通识教育课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不同程度地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课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ppt展示、音频或视频播放等。在依赖ppt展示的口述教学和运用ppt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综合教学两种方法中,后者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比前者的教学效果好。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影视、音乐、舞剧和流行文化等课程内容更受学生欢迎,在课堂互动方面,学生在这几类课堂中也更为活跃,互动愿望更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最普遍、最流行、也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而非传统的“板书+口述”(Chalk-Talk)的教学方法。然而,考察当今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普遍应用使学生获得视、听、说三方面陶冶和训练的同时,传统的“板书+口述”教学方法的被遗弃恐怕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动手写字的训练和能力,这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6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与对教育过程的科学解释,成为当今的主导教育理论,对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和改革实践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皮亚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信息量的积累,而是学生主动地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在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就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2]。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学生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也要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创设平台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二、英美文学欣赏课程设计改革

(一)教学目标定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际的工具,打下语言基础后,还需要深层次的了解其文化,否则就不能真正地运用所学的语言,也就谈不上语言交际水平的真正提高。英美文学欣赏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小到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社交礼仪,大到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所有这些与中国文化积淀对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国和西方文化,而且可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应该把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的作品阅读、感悟和赏析的过程中来,开拓视野,培养人文精神,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与思辨能力,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新的文学批评流派重置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为文学析提供了灵活和开放的空间,也为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契机。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评估体系都要进行改革。

(二)教材体系

现行的英美文学欣赏课课程设计类似于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课,从古英语作品开始梳理文学史,只不过课时量少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有限,古英语作品晦涩难懂,文学欣赏课又变成了语言课,涉及文学知识如韵律、修辞,教师只能用汉语讲解,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英语拓展课的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且文学史链越来越长,作家作品越来越多,现有文学教材也越来越厚。所以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定位自编教材,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挑选语言简单易懂,结构清晰,偏重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经典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如:古典主义的《鲁滨逊漂流记》,浪漫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红字》,现实主义的《简爱》、《奥利弗》、《嘉莉妹妹》,现代主义的《丧钟为谁鸣》、《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还有舞台冲突激烈的戏剧,如萧伯纳的作品。另外,典型的不同文学流派:意识流作品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后现代代表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批邮票》,非裔作家作品如《野草在歌唱》,华裔作家作品如《女勇士》,甚至通俗小说家作品如《指环王》等都可以编进教材。这样的作家作品更贴近现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的作家作品很多,但是教师最好挑选既能代表不同文学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到趣味性和易读性。编入教材的作品应该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营造出气氛,通过不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欣赏和参悟的作品。教材主要突出作品选读部分,只给出最简要的作家作品介绍,欣赏评论部分如果太具体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抑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模式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是建构主义最核心的理念。语言不过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生硬的传递给学生后,在学生的头脑中不一定构建出同样的理解和意义。所以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作家的生平、背景资料。这个过程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查阅网上或书籍资料,或分配给学生不同的查阅任务然后由分享资料的方式来完成。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由教师宣讲,不但枯燥乏味,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而且学生无法很好的通过切身的新旧知识交互作用来理解和构建意义。另外,作品原文的阅读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精彩片段的阅读,也可以是在学习小组内分配阅读任务。教师不能因为时间有限,原文过长学生欣赏原文的过程。教师可以把情节发展的脉络指出,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节点可以指导学生欣赏原文的片段;对于人物分析,写作手法的欣赏可以由教师指定具有代表性的原文片段,学生自己在欣赏后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人物心理发展、人物成长,与作者的修辞方法,作品的结构特点,现实意义等赏析内容。此外,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每位学生也会有自己对于作家和作品的喜好,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批评立场与思路。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引导总结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如果由教师宣讲作品的写作流派,艺术特色,主题思想,评论等赏析内容,无疑又变成了语言课,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2.贯彻互动合作方式。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之一是强调在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学习群体中成员们之间进行共同探索,协商,共享,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整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对原文的阅读过程无论何种方式都要进行组内的讨论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不同人的阅读侧重点是不同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使每位学生互相补充自己漏掉的内容;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组内倾听每个人的观点,然后交换各自的看法,甚至可以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群体间的质疑与交流帮助了学习者之间进行更进一步的有效意义建构,这也符合交互假设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交互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支持的学习的习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共享与贡献自己的理解与观念,同时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在整合观点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

3.营造文化场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创设有文化情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更有兴趣的发挥主动性。在英美文学欣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名著电影资料来创设作品所在的文化情境,体现时代特点,人物特点,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更加切身地融入到作品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传递的主题思想与人物成长过程。教师不仅要创设文化场景,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主动地构建意义,而且要提供参与到该文化背景中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评价体系

目前内蒙古师范大学英美文学欣赏课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指的是考勤,期末成绩以学生提交的英文文学批评小论文为评判标准。名义上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实际教学操作上仅仅是把学生控制在了课堂上,而且最后的期末考核成绩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能从网络上摘抄别人的论文来换得成绩。这就完全背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期末的最终评价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效果。应该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真正的实现过程性评价:就拓展型的英美文学欣赏课平时成绩至少要占到70%,其中包括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即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有效地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与各种课堂活动中观察并记录的学生表现)。期末的考核方式可以是撰写阅读欣赏心得的书面考察方式,文体不限,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可以在课堂所欠缺的书面形式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做一次考察。

三、结语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7

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三、结束语

文学赏析论文范文8

关键词:职业能力大学语文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宗旨,是一门集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承载大学素质教育和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提升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思维、塑造其思想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大学语文课程应立足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原则、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科学构建课程教学设计。

一.大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凸显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语文是即“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与此对应,大学语文课是通过“字、词、句、篇”来培养“言、思、善、美”的课程,所以它的特点是集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为一体,且三性合一,缺一不可。这是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最根本的特点。工具性,即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获取广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具备文学艺术思维审美性;审美性,即引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作者的人格之美,从而培养美感、陶冶情操,也就是儒家思想中所讲的“美生真善”,这也是文学艺术类课程所独有的特点;人文性,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经典文学作品,获得民族文化自信,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使学生“精神成人”。基于上述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始终凸显出自身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特点,立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展开。

(二)体现高等母语教育的属性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持续不断接触和学习一门课程,但作为一门高等母语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循环与重复。中小学语文侧重于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和应试能力培养,而大学语文的知识范围更广、能力要求更高,教学内容更侧重审美性和人文性,更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精神格调的提升,大学语文是一种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精神成人的“全人教育”课程。

(三)聚焦学生未来职业和思维发展需求。一是瞄准未来职业需求,提高学生任职所需语言能力。较高的写作和口才能力是从事各项职业的必备技能,大学语文课程通过文学阅读、口语训练、应用写作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语言文字基础。二是聚焦思维培养,发展学生文学艺术思维。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多元互补的思维,既需要理工思维,也需要文学艺术思维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想象、关怀人性、感知真善美,为学生拓展文学艺术思维提供平台。

(四)注重“以文化人”和“以人化人”。在课程育人方面,一是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人”是大学语文课程独具优势的德育、美育手段。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蕴含的哲思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体现出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规范和优秀的人文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注重挖掘经典文本中的所蕴含的的思想、道德价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注重“以人化人”。教育是有灵性、有温度的。特别是人文类课程的教学,更要注重时刻为学生传导人文精神,倾注人文关怀。在大学语文课程始终以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让他们在文学和语言的点滴浸润和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具有光明品德、追求真理、具有人文关怀的完善的“人”为最终目的开展教学。通过“泛在化”的语文教学,以文学为桥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开放式的交流和探讨,与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二.课程教学基本理念与内容模式

(一)坚持“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立足大学语文课程属性特点和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大学语文课程应坚持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文学艺术思维、拓展课程育人效用”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实施教学。

(二)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与“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相适应,着眼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宜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深入分析学习对象特点基础上,按照其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实施有机组合,课程构建“文学阅读”“演讲实训”“应用写作”三个模块,各模块的知识能力培养对应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趋向共同目标。文学阅读与欣赏模块———在经典文学的浸润下传承民族精神。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典作品灿若星河,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文学阅读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品味和体悟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和思想之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思维。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良好、思维开放活跃的特点,教学采取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授拓展学生文学知识广度与深度,学生自主实践,通过开展自主授课写课程论文,对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以开拓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古老经典的传统文学融入学生年轻的思维和活泼的解读,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应用写作模块———结合职业需求培养实用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能力素质,教学中更加注重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培养,更加贴近岗位实践需求,突出机关公文、事务文书、新闻、论文等重点文种,探索学生班组合作、时事评论、调研报告,运用所学撰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真正做到日读周进、一课一得,切实提高实用写作能力。演讲实训模块———立足实践提升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沟通能力,以有效与他人沟通合作,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演讲实训教学始终立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和勇于自我展示的能力,通过汉语口语基本功训练、演讲实用技巧等实践性技能训练,结合演讲稿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促进学生母语交流表达能力提升。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课内演讲比赛,采取学生自行组织、担任评委、自主点评,对学生的文学储备、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全面锻炼与检验,为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提供了实践运用平台。

(三)推行“泛在化”学习模式。大学语文课应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建构与送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文学艺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泛在化”学习模式进一步巩固加强。

三.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语文要注重发挥工具、人文、审美性兼具的优势,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突出学生课堂参与主体地位,有机融合课内外多种途径方法多角度开展教学。

(一)课内教学。1.例文讲授法。通过对不同文体的结构、内容、创作手法和背景等的讲授与分析,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了解不同文体各自独有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模式。2.诵读涵泳法。涵泳,本意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之意,比喻仔细读书、深入领会。诵读和涵泳是阅读诗歌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以“语”的涵泳,推动“文”的理解。在讲授文学作品时,通过欣赏名人朗诵影音,或由教师、学生朗诵作品,引导学生在读中审美,在读中生情,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3.专题研讨法v如开展“先秦诸子散文思想探讨”“唐宋诗词赏析”“中外文学作品比较研读”等专题研讨,通过课堂讨论,撰写专题论文等方式,开展研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赏析评价能力。4.自主实践法。通过学生自主授课、主题演讲比赛等文学语言类课内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加深对于重难点问题的掌握理解。

(二)课外教学。1.开列阅读书目。精选各类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籍,开列基础阅读书单,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外阅读,并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层次。2.开展文学类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组建文学社团,依托文学社组织开展各类文创主题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3.组织实地参观见学。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文学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地参观,体会作家创作作品的时代特性、感受文化传承的历史性。

四.课程考核评价

通过针对不同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形成考核方式,增强过程质量评估,以更好配合教学、提升学习效能,形成闭环效应。图基于能力培养的大学语文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刘尊英等,全方位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R].中国海洋大学,2020.

[2]李苗苗.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部署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5).

[3]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