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乏科学定位、重理论轻实践、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应从准确科学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改革4个方面着手,助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就业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新形势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如今社会对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化、专业技能较强、招之能用、能够切实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虽然不少高校开展了课程改革,却没有及时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重点,没有充分地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为人才提供和创造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其次,重理论轻实践。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重理论而轻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课堂教学都采取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大部分教师觉得本专业无需实践,只要理解、记诵、运用这些知识写作和探讨即可。所以,师生联系少,实践活动不多。然而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专业写作比较少,老师的指导和批改不够多,学生仅会谈论书本知识,很少将这些内容恰当地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的知识视野非常狭窄,缺乏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无法很好地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与重理论轻实践相对应的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2以就业为导向下高校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缺陷,无法充分地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人才。各个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就业导向,立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打造能够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从科学定位、优化专业发展方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等多个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1准确进行学科定位

众所周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等,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和齐全配套的图书资料,有着优秀的生源基础。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毕业生既能够从事教学和诸多行业的语言文字编辑创作工作,又应该具备突出的管理、科研能力,培养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汉语高级专业人才。重点示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从事汉语训练以及教学活动、具备新闻采编和文字编辑的能力、指导社会文化事务发展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普通专科院校和“专升本”期限较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侧重于为社区、农村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出在艰苦办学背景下担任训练、教学任务、又可以胜任其他行业的汉语言专业化人才[1]。总之,各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立足实际,结合本身特点和实力,适应不同层次的办学需要,除掉“一刀切”的弊端,明晰学科定位,凸显办学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拒绝传统的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既要求学生记忆、运用相关知识,又要潜移默化地增强同学们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含量、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和长处的基础上,采取多媒体、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方法或设备,让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易于学生理解、直观化、形象化的影音、动画、图像等[2]。教师要做好科学引导,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先安排学生讲解,查看他们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和阐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如此一来,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初步了解这些知识,在老师点评后更能够认识到自己掌握这个知识点的程度,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强化他们的专业素养。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组,为他们协调和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各类实践机会,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循序渐进地用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学校领导、专业教师等可以结合学生的特长、喜好和不足,为学生协调、创造和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定岗、投稿等实践机会,让学生逐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应该打造稳定、可靠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和用人单位强化业务合作,建设好自己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这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步骤。比如不少高校依托学校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党委等进行合作,选派学生参加电台、校报等编辑工作。学校更多地要建设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既能够为老师搭建深入一线锻炼兼职的良好平台、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又能够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打造连通课堂内外的桥梁和通道。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技能训练,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实践机会。只有在反复实践和训练中,学生才能持续增强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和理论,朝着就业目标稳步前进,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3优化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要增加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比如说主持、朗诵、辩论、演讲、写作、表达、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实用公文协作等。应该契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采取多样化的能力评价标准和体系,而且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切实将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竞赛结果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等,从单一化的评价方式转变为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标准和指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来锻炼同学们的能力,和第一课堂相互补充、彼此融合。按照学生的不同年级循序渐进地设计针对性的实训内容。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增强他们的专业岗位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学习困惑,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加强课程专业化建设,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要逐步优化记诵类题目,可以保留关键性的知识点记诵考试,然而要加入更多的理解类题目,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学生未来就业关系密切、富含专业知识的实训内容,切实把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自发地打造教学团队,共同分析和记录考卷中的问题、考试情况,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导致此类结果的具体原因。将知识和能力当作学生综合提升的一体两翼,二者并不冲突,而应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要设计科学的解决方案,强化同学们的专业能力,稳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4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优化传统课程结构。对汉语言专业10多门基础课程中存在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整合与优化,精简教学内容。各门课程都结合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研究态势,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以及重点,强化核心知识点的突破和破解。其次,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比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计划中,前两个学年属于基础课程学习时期;大三上学期要面向未来就业,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强化和培养[3]。整体来看,这个专业涵盖了两个培养方向,分别是就业型以及研究型。从研究型方向来看,应该为学生开设相关的考研课程,强化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为提升科研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考研成功率。从就业型方向来看,应该开设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相关课程,如秘书学、经济类公文写作、新闻采访和编辑、行政法学、广告创意学、组织行为学、档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社交与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和机关单位文员、企事业单位文秘宣传的能力,为今后就业夯实专业基础。

3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瞄准市场需求,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科学定位学科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教育方法,健全实训实践机制,严格考核考评制度,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反复磨炼中增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抓住机会,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赵勇.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6-17.

[2]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9(12):122-125.

[3]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56-58.

作者:李伟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