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障碍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障碍研究

一、影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文化障碍

1.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制度文化障碍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在制度文化方面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权威性的官僚机制。首先,教学管理的决策权通常都是高度集中化的,本可以由基层或者中层做的决策都被集中于高层来决断。其次,教学管理中对于事物的处置权也是高度集中,本可以由基层或者中层处理的事物都被集中于高层处理。最后,教学资源的配置权利也是高度集中化的,很多高校的二级学院或者系部除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少的日常经费以及图书馆资料经费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权利。很多高校虽然下设有很多的二级学院,但在教学的决策权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处置权、财权、人事权等都没有下放。在这样过分集权的机制下,高校的决策只能是听从上级的“命令”。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的决策往往被视为是高校主要领导或者教学分管领导的事情,而广大的教职员工则都被排除在了决策之外。教学管理的决策本身具有“公共性”特征,这样的高度集权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切实发挥出教学管理决策的公共特性,也阻碍了教学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以及师生贯彻落实决策的主动自觉性。

2.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思想文化障碍

(1)安于现状与随遇而安的思想。

高校教学管理中经常会有一种“知足常乐”的自满心理,这种心理会让教学管理人员形成消极以及慵懒的状态,同时也会使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变得迟钝。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不敢或者也不想去进行创新和改革,而是盲目的根据上级指示来工作,导致教学管理方面的成效性不强。还有的管理人员不去思考要如何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而是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这样的安于现状和消极的思想都会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2)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缺少“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首先,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的人带有“官僚化”的思想,缺乏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其次,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往往关注的是短期效应,而忽视了教师的长远发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领导人员通常关注的是教学技术以及物质设施的更新,往往抓的主要事情也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教学管理的基础设施,领导人员把这些视为了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多都是仅限于规定的范围内,很多时候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是一省再省,这就阻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情形。高校的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分属于两大职业群体,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承担的是教学与科研的任务,而行政人员承担的是对教学与学术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评价等职责。前者一般被称为学术权力,后者通常被称为行政权力。教师崇尚的是学术自由和创新,不喜欢受到其他权力的束缚,而行政人员则崇尚的是规则与统一,造成高校的教学管理者与教学者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面关系。教学人员在教学管理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忽视了教学人员所具有的参与权利,导致教学和管理无法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阻碍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文化建设策略

1.改革与创新高校教学管理观念文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意识观念。

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要树立起“人人平等”的文化观念,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人,因此,教学管理要坚持“管理即服务”的人本理念。管理人员必须要始终以师生为中心,要充分尊重教职工与学生的自主性。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给与教职工与学生自主发挥的弹性空间,要把他们视为是教学管理的主体,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教职工与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管理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必须要多运用一些措施来鼓励激发教职工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使教学和管理实现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教学管理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赋予学生知情权,通过网络将校务向学生公开,要把和学生利益有关的各项内容都公布在校园网络上,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各项制度与政策。要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应该继续完善并健全导师制以及选课制,以便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选择权,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教师、学习年限以及课程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

2.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建设

(1)深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有效结合的制度改革。

作为不同层面上的教学管理主体,学校与院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各不相同。要明确和理顺教学管理中校院两级的关系,界定清楚各自的组织机构职能,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互相混淆的现象,要让院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院系不能有事事向学校请示汇报的依赖性心理,使院系在教学管理中大都处于被动的接受式。更不能安于现状,院系要有自主发展的欲望,发挥自身的管理特色,致力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学校一级的管理要从过程型管理转变为目标型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事务型管理转变为服务型管理,进而使管理的重心实现从上到下的转移,从集权式管理转变为分权式管理。要树立起以院系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动力以及其管理的弹性,建立一种学校统筹协调与院系管理为主的院校两级教学管理机制。

(2)学校要增强对院系教学管理活动的宏观调控

学校这一层次的机构要做的就是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决策与协调监控,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教务处承担着组织协调与宏观监控的职能,在日常管理中要摆脱以往的过程管理模式,实施简政放权的原则,多从宏观和导向上指导教学管理工作,把具体的实施权利交由院系,加大院系教学管理的自主权。院系对于各个具体学科以及具体专业的教学情况最为熟悉,要切实用好学校所赋予的各项权力,创造性的推进本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要实施院长以及系主任的负责制并健全配套的相关制度,以保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3)要在院系中构建起一种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整个体系质量的提升,有效的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竞争机制要求院系需要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允许院系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要让两级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更大的活力,构建起一种宽松的制度氛围,引导并建立起院系公平竞争的机制。要不断强化院系的竞争意识,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管理,在教学制度创新、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竞争氛围与环境,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让教学管理的创新更加有成效。

3.推动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在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严把进口关,建立并推进教学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按照教学管理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要求制定规范科学的考评指标,进行人员的录用与培训。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录用考评标准,促进其提高决策领导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要培养一支既懂教育理论又擅长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分批的培训,通过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刻苦钻研的态度。

4.建立起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现今是信息化的时代,高校的教学管理要和时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要把信息化的网络技术广泛的运用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构建起先进完善的技术平台,从技术方面为教学管理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学管理中主要涉及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等信息资源,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坚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原则,统筹协调和合理规划,做好教学信息的采集以及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在信息数据的采集方面,要确保数据的科学与标准,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实现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5.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互相协作

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多层次性,最鲜明的特点是分工合作。一方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和院系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人员都有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具有管理上的相对对立性;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和院系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的互相支持与配合,否则教学管理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加强协作与互助,在工作中互相理解和尊重,积极的支持对方的工作,充分发挥好自身管理的职能,让彼此的工作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出合力的作用,使教学管理的效益进一步的提高,给广大的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结语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本文以文化视野来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消除其中文化障碍的有关对策,以便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深化与丰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工作。

作者:桂智泉 单位:肇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