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例

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范文1

一、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1.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

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人”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首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相信“人”(来访者)是具有内部的力量的,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引导人格的健全,而且可以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不把寻求帮助的人称为“病人”,而称之为“来访者”。其次,“人”(咨询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一致、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引导来访者自我接纳。再次,“人”的改变的目标的达成,不是孤立的,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咨访关系的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个关系的达成依靠“人”的努力,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可见,“人”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处于关键的地位,“人”的因素的处理,对心理咨询的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注重“人”性情和道德品质,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话语和道德的和谐一致,而且可以促进受教者行为方式的改变。“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密切关联的。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掌握思想道德规范,组织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浸润在一定的环境和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施教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完成内化。因此,在德育中,作为教育者的人,要研究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接受规律及需要,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人,要在一定的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施教内容,以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大学生的需要,研究大学生的认识和接受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即只有以大学生为本,才能够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对高校德育的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2.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形成健全的主体性道德人。首先,从德育目的看,虽然《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普遍更加注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普遍职能,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因素,导致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倾向明显。其次,从德育内容看,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更加强化认同性,重视社会价值,轻视个人价值,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特点。再次,从德育方法看,高校德育方式比较单一,硬性灌输的痕迹依然存在。最后,从德育工作者角度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职能不尽完善,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生师比例不够适当,队伍长效机制也不健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相互信任,认为来访者有能力处理所面临的情绪或事情,对学生的真诚、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信任恰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的。

二、借鉴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健康发展

1.真诚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心理咨询是至关重要的,相信来访者是治疗的首要因素,应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然而,人的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环境是高校德育不可回避的构成要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两种关系构成了高校德育的人际环境。而人际环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温暖的交流气氛,有利于大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看法。面对这种情况,要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仅仅靠硬性灌输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辅导员要转变教育的理念,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同时还要作为学生的益友。仅仅对学生进行严肃刻板的思想道德教育,未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真诚地关注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德育理念,而学生也“亲其师,信其言”,能够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从整体上接纳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许多后进生对别人态度非常敏感,会根据外在的评价来对待自己,当面对辅导员的时候,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难以自我认同,更难以建立起与辅导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因此,辅导员要建立一种放松的师生关系,可以加深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接纳,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最终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2.主动运用同理心,营造良好交流环境。

“同理心”即同感,强调咨询师设身处地的体验来访者的情绪和经历,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自觉意识。与当事人声气相通,真正进入当事人的情感世界,可以促进咨询师对当事人的理解和积极关注。情绪的处理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大学生由于比较年轻,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情绪处理的不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尤其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设身处地的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而如果辅导员是作为一个不近人情、不分青红皂白的传道者出现,则有可能不利于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无法创设理解、尊重的环境,进而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而只有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和心灵感受,尤其是处理好学生比较消极的情绪,营造一种温情、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放松的交流环境,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没有同理心的真诚关注是不存在的,缺乏同理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常常改变学生的行为,却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无法使大学生将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内化。

3.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以人为本咨询师对待当事人的态度,这要求咨询师不能把自己个人的好恶、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在咨询师眼中,来访者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具有独特的优点,对于自己的问题具有解决的能力,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对当事人提供非指导性的协助,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接纳,开发当事人的潜能。每个大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同时也各有自己的优点。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在德育中至关重要,辅导员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优缺点,能否像关心自己亲人的成长一样关心学生的成长,影响着师生的良性互动。辅导员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好恶影响对学生的态度,更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身上,而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改善和成长的潜力,更具有独立存在的尊严,要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且每个人都具有促进自我改变的内部力量,辅导员更应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开发上,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力量和优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开发,从自己身上找到自我成长的因素。

4.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主体性道德人格主要有如下表现特征:其一不盲从,具有自我独立性。其二这种主体性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蕴,或者说有道德文化蕴涵其中。其三体现出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的主动性以及对良好道德的主动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社会成员,而在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学生提供判断、自主选择和行动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应然的要求,是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关键在于“主体性”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尊重,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高校德育人本使命、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应有之义。相信学生具有自我改变的力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开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提高自主选择的能力,能够自我完善,具有自由意志,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使得学生具有自我反思与超越的能力,才能够实现德育的目标,实现大学生身心、学业和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局限性

高校德育强调以生为本;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以来访者为本,两者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德育对以人为本咨访关系的借鉴有其可能性,然而这种借鉴是有限度的。

1.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治疗关系。

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使来访者悦纳自己,通过咨询师的引导和协助,做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非指导性的协助,即以来访者作为治疗的中心,来访者提出问题,咨询师只是跟进而已。但高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并不仅是辅导员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跟进,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辅导员的引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咨询师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同。

一般情况下,咨询师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是一个温情氛围的创造者,来访者对咨询师会有充分的信赖,相信咨询师会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认知、情绪及行为。但辅导员在师生关系中相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辅导员在学生眼中更多的是站在学校和教师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的,这一点使学生对辅导员不易产生信赖,因此难以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容易产生“治标不治本”的后果。所以,由于咨询师与辅导员担任角色不同,一味要求类似咨访关系的师生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3.高校德育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咨询多是为了满足来访者某方面的需要,即心理咨询是为存在某种需求的人服务的,但是高校德育面对的是整个大学生群体,要满足有求助需要的学生的需要,也要满足其他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高校德育只能在一定层面上借鉴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还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华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探索拓展训练高校德育工作意义探究

一、引言

社会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给人们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处于彷徨时期,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的诱导,而产生极端的认知,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等行为,这些思想的传播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致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这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寻找新途径来满足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拓展训练以健康的活动形式,非常符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这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二、德育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薄弱

在社会部分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迷茫,道德理念也发生了转变,生活的目的性变得越来越强,失去了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同时,独身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他们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分享,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教育工作者乃至高校敲响了警钟。

(二)拜金、享乐主义的出现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得毕业的学生面临失业的沉重压力。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大学的扩招,从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今年,749万多大学毕业生将进入就业市场。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学校也出现了严重的拜金现象,例如:“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等等。在这种现象的趋势下,使得社会中出现“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说法”等,不少人感叹当代大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

(三)学生社会观念的混淆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多种文化及价值观的相互交融、相关冲击,由于学生社会履历的不足,容易使学生在是非观念方面走极端,也就是说学生缺少正确的社会观念,缺乏基本的文化根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走向犯罪。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己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2013年,新疆各级法院共审结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999件,判处未成年被告人954人,其中判处缓刑、管制、罚金、免予刑事处罚的251人,占被告人总数的26.31%,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现状说明了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索拓展训练在德育课建设中的作用,为高职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新途径,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拓展训练在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最早的拓展训练学校是由德国籍教育家库尔特•哈恩与他的朋友劳恩斯在1942年创办的“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二战结束后,训练的对象由最初的海军扩大到企业、学生等各个群体。拓展训练能以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拓展思维、培养协作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学习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依照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将拓展训练融入课堂,让学生以更加轻松自在的状态进行体验式学习,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设定较难度的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生活的真谛,体验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

政治品质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及其他的政治常识,通过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拓展训练中的“合力过桥”就能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而“重走红军路”的拓展体验,则是通过重新体验红军的艰苦生活,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正确的政治品质。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培养学生怎么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德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与现代拓展训练相结合,对高职育人方面将有积极的作用,使高校营造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

作者:郭玉江 杨龙 张力 单位: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的内涵

当前,通过观看北京市商业学校陈济老师的《以“四个创新”为抓手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的讲座,感触颇深,这个实例反映的教育教学重德育是值得我们高校教师学习的。在面对高等德育教育的课程任务时,我们的高校教师要严格秉承重视人才、全面对待人才、多元化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逐步将正确的人才观引进高校培养的计划行列,努力做到坚持德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好德育教育工作。如今,高校在面对一些较为棘手的德育工作时,我们的教师就必须改变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这通常主要体现在提炼与岗位工作要求对接的教育内容和创新学校德育的校本课程。其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还不能够紧贴实际,主要是出现了德育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往往教师还是依赖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没有自己独特的应对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德育问题,这是一个软肋。所以,我们必须得以高校德育创新为载体的模式来创新学生成长教育,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2.1建立了较为完善网格化的学校德育管理

高校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培育机制,这对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都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网格化管理,是学校改变落后教育的关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增进对德育教育观念的理解,只有形成上有主要领导主管,下有各年级、班级主抓,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德育工作做好,具体来讲是通过建立一个专兼班主任,在各个年段形成以学校学工处牵头组织的班主任上岗业务培训,且形成一定的考核机制。这样做是建立网格化的基本形式,另外学校可以每天安排数量众多的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导护与巡查,从而上下联动机制灵活,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成效。

2.2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正确的将德育课纳入校本课程之列。这对于发展好德育教育是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根本就不把德育教育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严重违背教育发展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德育课程来促进其他课程的发展,因为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很重要,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它可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是一位有贡献但缺乏个人修为的人才,这两种人才都有作用,可是作用的大小不言而知,谁大谁小。因此,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的各个领域内,才是有效的德育教育。

3整合与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3.1树立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

我国的教育发展史相当漫长,追溯于古代,也很重视德育教育。为了改变一些腐朽落伍的思想意识,当今,世界各国都开始着力发展本国的德育人才培养目标,这充分说明,只有依靠高校教育来改变德育教育的现实已经是研究的重点,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我们不能再让德育出现空白,要敢于挑战理性困境,这样才可以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承担着培养现代职业人的重任,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因此整合与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尤其重要,必须树立终身发展意识,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3.2拓展学生自主管理空间

高校德育工作要从整合资源开始,逐步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不能背离德育发展的轨迹。要紧紧依靠高校自主管理的特性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这对于发展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起到积极作用。目前的高校还未能认识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高校管理只是一味的追求一些不合理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真正要落实以德育教育为引导,才能学好其他类学科。加大对于高校德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时,教师就会起到参谋的作用。在具体的校本教育管理中,要将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认识新事物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3.3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要严格按照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才是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关键。我们的高校教师肩负的重任很大,这需要高校教师将德育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的目标规范中,处理好德育教育的新常态,认真做到不违背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原则。为此,高校要集中力量将德育教育正能量传递给一个又一个学生,让他们走的更远、更好。德育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方案为基准,逐步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推向新的发展轨道,这样才是实现科学、规范的德育工作模式。

3.4完善德育工作考核机制

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有效性评价并不是学校单一维度进行的,而是依靠社会、家庭和用人企业等第三方评价。为了客观、公正和务实地评价,除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考核机制外,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往学校通过信函方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书面调研方式,但反思其真实性、可靠性均得思考,因此学校可通过校园网信息方式进行实时评价,利用评价主体多元性让社会、企业和家长通过网上评价进行,并将反馈意见提供给学校进行反思与调整,只有这样德育工作评价考核机制才有意义。

4结束语

这篇文章结合实际,主要讨论了如何实现高校德育体系的整合创新,笔者希望给予读者一些借鉴。

作者:王莉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第四篇: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原则与路径浅议

一、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的重要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进入“互联网+”时代,异质的文化理念、思想观念交融碰撞,给心智模式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价值标准选择的困惑与迷失,对传统德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传统德育体系偏重“一言堂”群体性的说教,忽视民主性的个体引导;偏重知识与理论的一维灌输,轻视价值的多维澄清,造成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失衡,这不仅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难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而且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种种思想问题,有时甚至引发学生的抵触与排斥情绪,德育效果不尽人意。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是整合创新德育体系方向性与丰富性的保证。一方面,我们要确保德育方向的正确性,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引导,以主旋律教育促进国家政治主导;另一方面,正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与思想观念的层次性,坚持人本主导,尊重学生价值诉求,不断增强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要求的广泛性与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中主导性是前提和根本,要保证其坚定性与一贯性;多样性是保障,能丰富、充实主导性。坚持德育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模糊和动摇德育的一元主导性,一味苛求德育的多样性,容易偏离德育的正确轨道;二是片面强调主导性,忽视多样性,无法适应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德育犹如“皇帝新衣”。

(二)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价值理性倾向于价值理想与目标,工具理性倾向于达到目标的策略与途径。前者具有统摄和导向作用,后者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两者功能互补成为二者关系的应然状态。当前德育或德育体系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错位和冲突。在德育实践中,无论是价值理性层面上关于德育的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还是工具理性层面上关于德育的方法、途径、管理与评价等,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背离以人为本理念偏重德育的政治性;德育目标人为拔高追求“高大上”;德育价值偏重社会性;德育方式与载体在选择和使用上出现缺失或僭越;流于形式主义的作秀等。这些弊端的存在导致德育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出现严重背离与冲突,使德育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流于空谈,严重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整合创新德育体系亟需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归位与重构,以科学的德育理念为核心,以正确的德育目标为引领,运用民主平等、双向互动、多元开放的德育方式,创新实现德育价值的载体、途径、管理与评价,因专施教,因材施育,实现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因此,高校德育体系的价值理性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濡化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而改革德育教学与实践体系,不断创新德育的途径、形式、方法与载体,则是高校德育的工具理性。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理性是高校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其实现需要借助于工具理性;二是在价值理性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德育策略,推进高校德育教学,这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的实现路径

高校德育体系包括德育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子系统,内含思想品格教育、政治品位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法纪教育。整合创新德育体系,需要在以往“三全育人”的基础上营造“全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构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复合大德育格局实施模式。

(一)德育教学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

德育教学体系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平台。在德育教学体系探索中,可参考三种互动教学模式:

1.“德专渗透型”教学模式

德育课教学在进行理论知识和主流意识形态渗透方面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培养是思想政治课的专利根深蒂固。伴随世情、国情、学情多元化发展,高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仅仅依靠德育课教学单打独斗,其实效性是远远不够的。而专业课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师资、时间、空间跨度、载体及培养效果方面,具有德育课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与资源,理应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德专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核心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诸如优秀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渗透。二是坚持因专施德。专业课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职业素质教育,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专业知识见长的同时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是坚持教职协同。德育课教学部门与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交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四是坚持方法得当。积极探索和改革德专渗透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德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德育渗透的“润物细无声”,德育与专业教学“双翼齐飞”。

2.“双线互补型”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线教育”“翻转课堂”“MOOCs”等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不断颠覆着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为我们利用信息科技创新教学形式带来了契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指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如今,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多极化的互联网背景下“双线互补型”教学模式在设计与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创新设计,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包括丰富课程形式,选择开设面授课程、讨论课程、德育在线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微视频教学授业,通过课堂上教师解惑,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知识讲授与存储不足的缺陷,着力丰富德育内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动态智能教育。二是组合模块,整合、序化、精致教学内容,进一步提炼知识点,实现知识单元化。教师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力度,实现不同课程模块组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三是再造流程,扬弃常规教学结构。在传统教学流程中内嵌慕课流程,以项目化教学为例,可将原流程再造为:“明确任务(线下)——微频听课(线上)——制定计划(线下)——实施计划(线下)——检查评估(线下)——深入探讨(线下)——交流分享(线上)——过关测验(线上)——实时解答(线上)——归档或应用(线下)”,真正形成师生教学互动。

3.“校企共育型”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为弥补高职德育生态链断裂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工学结合,建立学校与企业两个德育课堂,走上一条“立德树人+强技”的办学之路。“校企共管型”教学模式,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将德育置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之中,确立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格素养的有机结合,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二是将德育置于职业教育濡化之中,实行校企德育“双导师”制,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情境渗透,培养学生的岗位认同、职业敬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三是将德育植入企业文化熏陶之中,学生通过情境的体验、仿真企业员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接受敬业、安业、乐业的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滋养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二)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实施路径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德育目标,遵循实践性、渗透性、主体性与开放性原则,充分挖掘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德育资源,对德育实践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努力构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实践体系,把德育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学管理与服务、学生生活与实践等全过程。德育实践创新体系,其实质是以“双强工程”为引领,倡导“双主体”,德育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行为习惯为内容,以评价、考核、反馈为手段来考察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与道德行为的实践。在德育探索实践中,建议从以下三个视角构建实践实施模式:

1.“基于问题的探究型”实践模式

德育导师以问题为导向,如社会热点、学生困惑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采取“选题申报-专项调研-论坛研讨-结题汇报-评议分享”流程,以合作探究为载体,师生形成互动,在此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人际沟通与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2.“基于网络的虚拟型”实践模式

互联网时代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交往与娱乐方式,也为整合德育实践体系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共享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调动大学生互联网情结,运用多种信息交互渠道,创设实践教学的各种栏目的虚拟德育情境,迁移网下教学程序,推动网上与网下德育预期互动,促成思想感悟与良好行为践行合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

3.“基于生活的体验型”实践模式

德育需要历经一个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其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持久动力。“基于生活的体验型”实践模式立足于“生活世界”,将德育置于社会化情境下,注重协调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改变德育与社会相割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状况相脱离的现象,将育知、育技与育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社会人”和“企业人”,全面提升合作育人的层次和内涵,使德育更能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最大限度地强化德育效果。

三、总结

这种实践模式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切入点,合理设计并反复考证关于理想信念、文明素养、安全健康、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实训、职业素养教育以及综合素质答辩等体验项目,学生在德育导师的指导与督促下,用心参与活动项目,用心体悟活动在认知、情感与意志等方面的反思、回味与深化,做好实践日志,及时归纳总结,注重解决学生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性目标分析,让大学生在真实德育情境中强化对国情民情的认知以及立德树人的责任,强化“学中做、做中学”的德育实践效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德育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作者:吴淑霞 解志斌 单位:牡丹江大学

第五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德育教学的方式也不同。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德育学分制成为本科高校学生思想状态综合测评的主流方式。德育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管理,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着积极影响。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德育学分制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构建高校的德育学分制,有利于高校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德育工作,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积极效应

(一)教育方式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大学是一个养成道德行为与观念的重要时期,并且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把道德理论与观念灌输给大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但实施的效果却表明这种方式缺乏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实施德育学分制,不仅使说教的枯燥转变为一些具体的规定、条例,而且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关心同学,讲究卫生,热心班级事务,使得道德存在于学生的身边。

(二)实现教育观念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很多学生并不是很看重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于没有将道德放在心上。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将纸面上的道德教育与自身的生活利益联系,更加不愿将时间花费在了解对自己毕业影响不大的东西上,毕竟道德教育只需花费时间记住就可以。而实施德育学分制,可以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甚至于成功,与此同时,作为道德教育主客体,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实现受教育者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之前,仅仅停留在口头以及理论上的德育教育方式,只是将学生当作了一个灌输德育的对象,而实施德育学分制成功进行了学生角色的转变。由于德育学分制将个人的德育情况以一种客观的形式,摆放在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理解的位置上,通过检查、汇总、考核、表彰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使得每一名学生都不甘落后,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自觉提高德育水平。

三、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弊端及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脱节。

构建德育学分制,应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两者相结合,而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与教师两者脱节现象明显。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环境、体制、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迫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德育教育未达预期效果。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没有尊重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学分制应是教与学的统一,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教学与传习等。在本科高校的实施中,传授德育的教师,对德育知识的方向、内容起着主导作用,并扮演着授业、传导的角色,对于德育知识的传授有着主导权。但没有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和需要的德育教育是失败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传授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认识和吸收。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加强德育观念的限制,也需要师生间的平等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否则会导致师生间的脱节,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道德认知即高校采取德育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社会道德规范、关系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印象等能力的获得与发展。道德行为即在具有一定道德基础认识下对社会和他人表现出的善举。现阶段的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主要采取书面考察的方式考核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道德认知等。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情况。高校的德育学分制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的品质道德和日常行为举止,利于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质,为社会提高优秀的人才。而不是言行不一,具有人格缺陷和死记硬背道德知识的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平衡好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寻找到最佳的考核标准,争取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三)价值与关怀脱节。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工具价值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促使其全面发展并为社会贡献自身的价值。终极关怀主要来自于情感意志和对道德律令的恪守,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对终极关怀的确是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缺失、人性和诚信的丢失、德育教学表面化。本科高校的德育学分制中,德育工作者没有对受教学生终极关怀造成德育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没有深击学生内心,没有具体的价值体现,没有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工具价值主要是低层次的价值,而终极关怀则是高层次的。工具价值具有短暂性和被动性两大特点,而终极关怀具有长期和主动式两大特点。工具价值会受外因的影响,而终极关怀注重内因。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统一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尤其要杜绝简单粗暴的测定方式,要遵循从简到难、由内而外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

四、结语

高校德育范文2

【关键词】高校德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性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首要工作和育人的中心环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国高校德育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性质与基本范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核心任务是“学习研究宣扬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新时代高校德育能否确保始终做好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键还在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首先从长远意义上讲,高校德育实际就是党的永续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国高校德育本属党完全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内容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其次从具体要求看,由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专任教师一般要求是党员,因而不仅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和对象当然的包含了高校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和党员,而且对党员在政治、思想、作风等先进性上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对德育教师在政治、思想、作风等职业素养上的要求有着高度一致和深度契合。再次从主体人格看,德育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职业要求;因其传道信道、知行合一的健全人格要求;以及所传之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先进性思想特质等,决定了高校德育教师比一般党员更具先进性。上述三点,说明两者的全面从严要求,从长远意义、具体要求和主体人格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甚至同一性,而且高校德育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视域下,理应结合现实更加从严治理。下面从党的政治性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制度性建设三个方面,结合高校德育工作实际特点,探讨新时代高校德育治理工作。

一、以高校德育鲜明的“政治性”为统领,始终严把人才“灵魂”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根本统领和新时代党建的关键特征和内容,其实质就在于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贯通、思想言行一致,这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我们大学的鲜亮底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思想灵魂和人才灵魂方向。由此高校德育工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确保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这一方向,绝不偏离,任何高校教职员工的言行都要与这个方向一致,与高校德育政策精神一致。然而现实中这一根本方向,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干扰和挑战。其一、落实保障,不打折扣;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德育工作。但少数高校尤其不少高职院校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不够。如并未作为二级机构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未落实生均专项思政教学经费、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和学时低于规定最低标准、实践教学虚化形式化,教师未按规定参加社会实践考察学习;也如一些高校领导并未带头履行意识形态领域主管或分管之责、所谓人才培养德育为先的理念,说起来重视、动起来忽视现象大有存在。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德育教师和其它教职员工等各方并真正落实德育为先及其基本保障政策和精神。高校德育工作的政治建设,必须在这些方面从严治理,不打折扣。其二、先进思想,真懂真教;“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实际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少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或其先进性并不认同或不真懂,因而课堂上理论说服力不够,信心底气不足,因而教学泛泛而谈,不愿或难于深入下功夫传授理论或解惑释疑。这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绝不允许的,它影响的是党培养未来人才的先进思想方向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新的先进思想理论,高校德育教师务必要真学真教。其三、不良思潮,敢抓敢管;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网络媒体技术升级普及,诸如意识形态多元化、…“去意识形态化”,西方的民主宪政、“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等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潮随时在影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然而,现实中少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新旧媒体机构负责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迷信西方理论等意识,造成不少德育教师和工作者对网络不良言论思潮不敏感、不真管、不敢管。高校德育教师应当针对随时出现的有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言行思想,随时亮剑,大胆斗争,这是从严治理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举。

二、以德育队伍特有的“先进性”为抓手,始终严抓德育“供给”质效

党的先进性建设,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上,其实就表现为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党员、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传授践行者三身份合一的更高先进性上。这是其它一般从业者在思想人格上所不能比拟的。这可成为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增效的力量之源。然而,现实中少数德育老师并未达到这个先进性要求,一些高校德育还不能适应青年大学生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更高要求,这些都更需要德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先进性创造性,提供高质效的德育“供给”。其一、服务学生…提升自己;可以说始终服务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高校德育根本目标指向,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先进性体现,也是德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强本领的的根本努力方向。然而、现实中一些德育教师或严重脱离学生、或不愿多接触学生关注学生问题、或不愿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功夫以提升教育实效。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表现在青年大学生对更加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及其德育的需要上。新时代高校德育必须“转型升级”,要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不断满足学生全面成长答疑解惑、满足指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二、紧扣教材…严谨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其教材浓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历时背景和中国化的不断发展的时代内容、及其对人的全面修养发展的指导,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集中要求和行动指南。然而,现实中仍有不少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肆意偏离教材内容基本精神,任由不健康、或不成熟、甚或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展示课堂;有的懒于专研教材不愿做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工作致使教学不深入不系统低效乏味;有的教师不愿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方法手段上下功夫;有的教学设计脱离学生抽象无味或随意不成体系全无规划等等。总体上,要提供高质效的德育供给,必须治理其主渠道教学,要紧扣教材、严谨教学,同时,又以学生问题为导向,采取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手段。其三、激励情志…管控课堂;德育课堂不仅主要的通过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理论和精神来达到育人目的,更有和其它专业知识技能教学想通的课堂育人的功能。青年学生共享课堂教学,他们总体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不良习性和品质,譬如心志不定、抗挫不强、自我管控能力不足等。然而,这些也正是德育老教学集教学内容和课堂育人于一体发挥独特作用、体现特有先进性的意义所在。然而现实中,不少教师课堂上,对学生无心听课甚至屡屡违纪、学生情绪低落思想困惑甚至抵触教学等等现象,不管不顾、熟视无睹,实际上这是德育教师失职失范的表现,更何况原因很可能是来自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不足。高校德育要体现其队伍的先进性的深度治理,就得真爱学生、为学生德育课堂负责,要结合青年学生心智特点,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及时激励引导和管理学生课堂不良情绪和行为,履行全时空育人责任。

三、以德性养成必然的“日常性”为途径,始终严格德性“养成”监管

高校德育范文3

摘要:

在承认理论视角下发现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主要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相互纠结。遵循“强大自我承认、增进主体间的多元认同,走向相互承认”的过程逻辑建构高校德育的承认转向,进行德育模式“从自我中心的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从意识形态的灌输走向大众的叙事”的尝试,是促进高校德育获取实质承认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

承认 高校 德育

承认思想发端于康德,经由费希特明示提出,被黑格尔发扬光大,成熟于法兰克福学派今天的执旗者霍耐特。黑格尔认为人与事物只有得到承认,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霍耐特认为主体的完整性归因于承认形式的完整,而蔑视使自身完整性受到伤害,不仅限制了主体的自由,而且使他们不能从其他主体获得肯定的自我理解。于是,蔑视经验便成为了社会对抗和社会冲突的道德动机。[1]在经济主导日渐强势的形势下,高校德育者的无力感倍增,职业与专业的认同度下滑,本文尝试性地从承认的形式和过程中整合适合高校德育的元素,以期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

课题组采用三角校正研究方法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从H省127所高校分三类学校随机抽取3所本科大学,6所本科学院,6所高职高专学校,共计15所学校,向每个学校的毕业班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发放问卷5份,非专业教师发放问卷5份,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5份,共计1725份,收回1587份,回收率为92%。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毕业班学生5名,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1名,非思想政治课教师1名,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1名,共计120人进行半结构访谈。仅就高校德育重要性的问题来讲,结果显示:(1)学生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差异较大,问卷统计结果显示62.3%的学生认为重要,19.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8.1%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而在访谈中认为德育课重要的学生比率为100%,但进一步问及共有几门思想政治课,任课老师是谁,对老师讲述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时,能够清楚回答的学生比率仅为21%。(2)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较为接近。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老师在谈及重要性时的表情带有苦笑的成分在里面。(3)非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统计分析也相对接近,普遍认为无所谓或不重要。当在访谈中问及高等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时,普遍认为是专业素养,重在服务于就业。当问及就业率时,大部分都不满意于目前的就业率。(4)管理服务部门的统计分析结果差异也较大。在问卷调查中认为重要的近70%,认为无所谓的10%,认为不重要的近20%,但在访谈中普遍认为重要。在问及重要性的表现时,除了一部分谈及接班人的培养方面,大部分谈及的是公务员和研究生招考时要考这些课程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当然重要。当问及目前德育课的硬件建设、教师待遇及发展空间、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政策时,更多是从学生管理和宣传方面谈论工作举措,很少有人能够例举具体的支持高校德育的措施。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德育的承认状况总体来说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形式的承认是指表面上的认可,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高校德育的应有空间在实质上没有被尊重。数据的统计能够反映出问题,结构访谈中又触及矛盾深处的更多问题。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或管理者面对匿名问卷调查时对德育课的重要性的态度应该是实际的承认状态,而面对访谈者有所顾忌的表态应该是一种形式的承认状况,显然形式的承认远高于实质的承认。由此可见,实现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诸如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从“理论世界”到“生活世界”、从“独白”到“交往”、从“适应”到“超越”、从“文本”到“实践”等有关高校德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功能和载体的讨论,为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拓宽了想象的空间。[2]

二、高校德育需要的承认维度

(一)自我的承认

高校德育要真正走向承认,首要解决的是自我承认。自我承认是指高校德育主体的自我认同,也就是从业人员对专业、职业的自信和评价。高校德育主体的自信首先表现在教师的自信上。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自信。毫无疑问,理论的自信必然来自于教师对理论的阐述的自信,连自己都不相信何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讲述。自我承认还表现在对职业的投入上。这里的投入表现为对专业的努力,而该努力的表现就是专业的成长,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提升。如果不能做到内容和方法上的推陈出新,没有每一次授课的反思改进,那么教师的自我承认就是一种伪承认。自我承认的内在驱动力会让高校德育的主体———教师不断反思、尝试,创作就成为一种需要。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的纠结成为目前的一种承认状态,而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高校德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认同的承认

认同的承认是指高校德育的地位或声望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基于自我承认的不断衍射,跨出自我主体范畴,获得其他主体认同的过程和结果。霍耐特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承认”概念在今天重获阐释能力的巨大可能性。[3]自我承认在走向社会承认的过程中,忧患意识或职业使命感是其原发动力。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乏有从业者缺乏这种忧患意识,认为只要有党的领导,高校德育就不会下课,此种缺乏职业担当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伪承认。其实体制选择的无可替代本就不是获取承认的真实基础。高校德育要真正建立让其他学科认同的专业权威和科学的体系,仍需从业者自身出于职业使命的努力。我们必须引进最前沿的研究方法提高德育学科的建设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体系,才能真正赢得其他学科、主体的认同。

(三)相互的承认

相互的承认是指高校德育和其他学科之间能够给予对方同等的地位和对话的权利。相互承认首先需要学科之间、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了解。但在文人相轻的学科领域,理工科一直强势,文科一直弱势,学科之间没有同等对话的平台,特别是在地方高校更为明显,所谓的承认往往流于形式的承认,真正的相互认同很难发生。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德育对其他学科的认同是有的,承认也是如此,但其自身收获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强势学科的否定、蔑视、伪承认。

三、高校德育模式的承认转向

(一)从自我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从交往看教育,教育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向居多,只是信息的发出,没有关注反馈,期间的过程更是无足轻重,讲课变成了教师的独白表演。霍耐特在对承认理论进行诠释时谈到承认的形式,其中讲到在情感领域的承认形式是爱。也就是说,在情感领域的主体间的承认是通过爱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离开了情感的关怀,爱的付出,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将变得苍白无力。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的高校德育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从主体间的交往来寻找高校德育改进的空间。强调主体间的交往其实是要通过对话实现主体间的交流,获得一种置换思考。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实现主体间的交往可以理解为主体的一种介入,这种介入又是以关爱之情透露在主体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有包含情感的一种对话交流,从认同到承认也就水到渠成。

(二)从灌输走向大众叙事

走向大众叙事的教育,首先要把政治教化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教育实践,用叙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直白地表达。其次要敢于与学生对话,即在大是大非面前教育者要有坚定的立场,积极回应学生的质疑和挑战。这是叙事教育的关键,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话不是最后的工作,之所以有对话的存在,是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一致,所以对话后要从错综复杂的表象背后找出真正的价值所向予以澄清,以便消除受教育者思想上的困惑或混乱。澄清既有发现问题的意涵,也有拨乱反正的行动。澄清是叙事教育最要功力的环节,需要教育者本身不仅要有精深的理论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力、号召力。

作者:王君健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君健.承认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生存现状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13,(5).

[2]朱巧英.高校德育的范式转换研究[J].品牌,2014,(8).

[3]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J].人文杂志,2008,(1).

第二篇:高校德育课教学大学生情商培养论文

摘要:

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有利于填补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情商教育不足的“短板”,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关键词:

高校 德育课教学 大学生 情商培养

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中“德”放在首位,体现了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而现阶段大学教育中科学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大学德育不足,导致学生将大多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上,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学习专业知识也需要大学生在自身的情绪、感情、意志力等情商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此外,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对大学生情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只有选修课课程,没有必修课程,因此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情商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1高校德育课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概念与关系

1.1高校德育及德育课教学概述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简称高校德育,“是对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校德育课教学注重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基础,与当前的时代精神和德育理论匹配,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施加多种教育影响、帮助大学生,使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1.2情商及情商培养的含义

“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又称情感智商或情绪商数,他表示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慧”,但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1995年,美国《时代》杂志的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引起极大反响。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培养是有目的地帮助和指导情感主体能动地掌握、运用情商知识与技术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的活动,是情商的外育与内化相统一的过程。

1.3高校德育课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提出,对高校德育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德育与情商培养均作用于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层面,只是分别作用与大学生的非智力层面的不同方面,因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1)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出能适应并积极参与激烈竞争和受社会欢迎的具有持久稳定情绪、百折不挠毅力、执着追求品质、良好人际关系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向上一致。(2)高校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养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德育课教学主要包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三种教育内容均指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高校德育课教学正是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基本内容的培养。我国教育强调对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内容,德育居于首要位置,是因为德育对于人来说是最基本的内容。一个人的情商无论如何高,假如没有品德的引导、指向,那么情感教育就会偏离方向,甚至归于失败。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高情商的人犯罪对于他人的危害和社会的破坏作用更大,所以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3)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教学重视德育内容、道理的灌输,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对于其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对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则强调得不够,注重大学生对道德的遵守服从,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还不够注重。这种德育教学模式培养出了只会应付考试的大学生,而对其心理活动、情感抒发,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如何处理同周围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生活,效果较差。因为大学生涉世浅、经济尚未独立,对社会现实还缺乏直接而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表现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学习、择业、恋爱、交友、生活等方面的许多情感困扰,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大学生对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巩固受到制约。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学生的情商现状及原因

2.1大学生情商的现状

目前大学教育仍表现出重智商、轻情商,对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待加强,大学生表现出许多与情商有关的问题。(1)团结协作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身子女,他们集体意识不强,崇尚个性发展,较为自我,缺乏合作意识、全局意识。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合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较差。在学生生活工作中,缺乏互助精神,而更多地是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2)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抗挫折能力。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发展正逐渐走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起伏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考虑不够周到,遇到困难、挫折就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悲观失望,更有甚者采取极端行为。(3)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少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以自我为中心,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往往对他人产生不理解和偏见。还有不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想得较为理想化,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不能赢得别人好感的时候,不愿主动地和别人改善关系。(4)自制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有较强的自主自立意思,但因为从小就在父母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呵护中度过,因此,对独立处理事情还不够适应,遇事不能合理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自制能力较差。

2.2从德育课教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情商现状的原因

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紧密。目前大学生情商培养的价值和作用已受到高校教育界的重视,在高校德育学科的情商培养方面,理论界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高校德育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具体有效地实施情商培养的较少,或虽然有实施的,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具有广泛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体系缺乏统一的认识甚至比较困惑,往往达不到理性的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教学中情商培养的应用不合理。对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有人认为应该专门设置情商培养的课程,这种想法是可行的,但笔者认为,充分地挖掘现有德育课教学的资源,在德育课教学中注重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不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占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还能有针对性地拓展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内容,使德育课教学更有吸引力和实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高校德育课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和情绪情感状态,但大部分一线教师仍主要将情商这种非智力因素当作工具利用,通过情商培养来促进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情商培养对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情商培养对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教学观念上较为功利主义的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中情商培养的应用不尽合理。

3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越来也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具有宽广的胸襟、丰富的知识、聪慧的智力、进取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社会的进步才有保证。而作为高校德育课教学来讲,培养高情商、高素质的大学生就成为了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为家庭条件的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好、眼界开阔、知识丰富,但也存在焦躁不定、克制性差、自我中心、承受能力弱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品德培养和智力情商的提高,遇到人际交往不顺或困难甚至采取自杀或杀人等极端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关于素质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指素养;三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解释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在进行德育课教学的时候,深化大学生情绪智力内容的教育。良好的情商水平,也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等协调发展,这些正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大学生情商的培养,能优化和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而有效的途径。第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的高等教育仍主要是强调认知目标的训练,这种教育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未能有效发掘学生的情商潜能和加强大学生情商品质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对教育过程中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以及把握这一关系的必要性和方法,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经过此种教育,很多学生知识面虽较宽,但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难以较快适应未来社会的客观需求。因此,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学生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适应环境的性格、奋发向上的精神、敬业创新的情操,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潜能和本领。

作者:张俊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婉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8(3)

2刘再娥.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2011(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版),2013

第三篇: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要: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高校德育工作也亟需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工具,转变思维,寻求德育模式创新和突破。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分析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互联网+思政课程、互联网+德育实践两方面提出适应时代要求并且创新德育改革模式的德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德育 机遇 挑战

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使互联网这一工具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看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工作计划,预示着我国正逐步打破传统,将互联网运用和行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使各行各业的改革具备“互联网+”的时代特色。

一、互联网+德育

“互联网+”概念最初在经济领域萌生,强调互联网在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互联网+’这个表述的含义是,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被互联网改变。[1](P2)”这种新颖的观念后经传播并写入政府报告,逐渐形成了传统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发展僵局的改革理念:在金融、民生、教育、医疗等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发展思路和发展渠道,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互联网+金融=便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民生=智能高效的社会服务,互联网+教育=分享均等的教育资源,那么“互联网+德育=?”如何使等号后面的效益最大化成为新时期众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德育,将会使德育教学和实践都围绕互联网进行:第一,德育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德育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从而使德育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可以共享平等的德育资源;第二,德育资源通过互联网重新配置和整合,极大提升了优质德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第三,德育方式依托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道德学习和实践的伙伴模式,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活力。因此,“互联网+德育”不仅是将互联网这一工具运用到德育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而且依托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使德育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不仅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手段,也扩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由于其开放特性,学生借助互联网开展自我教化的活动过程中会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应用互联网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所以基于互联网的德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信息多样化对传统德育内容的冲击

互联网的核心产业是信息产业。互联网的信息是多样的,传播途径是隐蔽的。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信息获得与交换的便利,但它不具备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功能。传统的道德养成方式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不断内化于心的过程,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都可以在网络信息中寻得范本。当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德性养成范本和案例信息时,极易受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干扰。因此,互联网在拓宽德育信息渠道的同时,极易使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2.信息爆炸对传统德育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多是教师口头说教。这种方法所传递的知识量有限,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反复强调中完成特定道德目标认同。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发展使多种资源集中于网络,学生短时间内即可通过网络获得庞大信息量,甚至超越教师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面对日益更新的德育信息资源,传统说教的德育方式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获得德育的时效性,形成教育滞后。因此,教师准备的教授内容如何赶上信息更新步伐,不断契合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成为考验德育教师的难题。

(二)“互联网+”时代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机遇

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而言,“互联网+”这一新常态下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这些挑战也为探索中的思政教育改革和教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带来了新契机。

1.“互联网+”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技术工具

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思政教师丰富了授课内容,更新了授课方式,拓宽了信息渠道,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变得内容新颖、方式多元,避免了传统道德说教枯燥乏味、内容有限的授课模式。

2.“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德育工作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P25)”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德育这一基础教育工作已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德育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转变为培养具备道德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人才。“互联网+”拥有整合大量德育资源的方式和渠道,学生从道德规范的学习、道德原则内化到自主道德实践的过程都可置于系统化的引导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改革目标可以借此机遇得以实现。

3.“互联网+”增强了德育教师提高业务素养的意识和便利

以往的德育传统教育只对教师的知识量提出要求,而“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3]”。这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拥有信息资源的甄别和筛选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娴熟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事关德育工作成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要求客观上增强了德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的意识。同时,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便利。

三、“互联网+德育”的教育模式探索

无论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还是依托互联网拓展一种行业创新意识,“互联网+”都意味着所应用行业中运行模式的改变。如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互联网+信息的运作模式取代了超市等传统购物渠道,创造了新的买卖模式。互联网+德育不只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多体现的是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这里,笔者将尝试从两方面探讨对德育模式的创新。

(一)互联网+思政课程

“互联网+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3]”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以“两课”为核心的传统思政课程要在“互联网+”的技术要求下寻求创新和突破,正如工业产品由发明走向行业定制。作为教育产品,思政课程的教授内容也可以由单一的“固定知识+教授”模式走向“定制知识+教授”的模式。具体地,授课开始前,擅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技术系统,如微信、QQ等社交平台,集中整合学生最关心和热衷的道德问题,并积极总结和搜集资料,积累课程素材并确定课程主题,确保思想政治课程的案例资源丰富、生动形象,使学生喜闻乐见并产生共鸣。授课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资源,增加教学手段的生动性、互动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课程结束后,运用互联网搭建“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师—学生”的互评和交流平台,使学习延续到课后,同时教师也获得有效反馈和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传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程在“互联网+”时代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时间、空间的局限与可消化的德育内容爆发式增长产生剧烈冲突,思政课程的德育引导作用被忽视。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促进改革,加强德育实践,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德育实践

“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在师生这一主客体间的信息对称,但课程仅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可操作的德育实践越来越受师生青睐。这不仅需要思政教师组织好“两课”课堂,还需要更多德育工作者参与到德育实践中。

1.依托互联网把握德育实践方向

通过搭建德育网络平台,一方面学校的党政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可以通过网络把握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方向,同时对活动组织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学校的德育实践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德育实践通过网络这一虚拟手段打破了行业间的局限,同时能够将各行各业可供参考且值得分享的人力、物力等实践资源积聚起来,让学生与各行各业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互动,提升学习德育实践效果。

2.运用互联网融汇思政课程与德育实践成果

德育活动是知、信、行的统一体现。知,作为前提,即德育课程的理解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德育实践与德育课程的融合关系。在“互联网+”介入后,学生获得信息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复杂多样,有些甚至有悖于主流道德观取向,如甚嚣网络之上的“老人倒地扶不扶”等现象,既影响着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也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实践。因此,在“互联网+”介入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德育教师应充当学生认同道德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

3.借助互联网拓宽高校德育渠道

德育工作不能仅靠思政教师、党政干部和学生管理人员等德育专职工作者。除思政课堂和德育实践外,学生的其他生活学习活动也应时刻被德育“关照”。不同于知识积累的阶段完结性,思想道德素养的积累是不能终结的,而且需要反复领悟,不断内化为本能意识,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要渗透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避免阶段性验收成果。因此,传授专业知识的课堂、学生的课余闲暇活动以及实习实践场所都需要道德教育实践。“互联网+”时代可以从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以及专业教育+德育的结合等方面融合学校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大德育”模式。例如,建立德育网络系统,专业教师、实习带队教师等德育专职工作人员之外的学校工作者可以在共享此网络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引指导学生德育活动,考评学生德育成果,并借助互联网与专项德育成果整合,充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渠道。

作者:张晓丽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10(10).

第四篇: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分析

[摘要]

与正式德育课程为互补,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更多的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精神等。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够破解长期困扰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关键词]

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 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曾指出:“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1](P15~16)这一理论后来得到康德、黑格尔等学者的肯定。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校德育课程就在借鉴数、理、化等专业学科的模式上建立起来。一般称之为正式德育课程。同时,对于学校专门的德育课程的存在和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杜威对正式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2](P143~144)裴斯泰洛奇、福禄培尔等也认为儿童的道德性的培养不是通过灌输某种教义,而是通过家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是共同的社会生活,通过儿童的自我活动才能发展。而且,他们十分重视学科知识教学与德育的联系,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认为不存在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3](P12~18)他们主张要借助各专业学科教学过程渗透道德教育,立足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道德教育。一般称之为隐性德育课程。可见,隐性德育课程是以特定的育人目标为指向,有意识地依托并激活校园中内隐教育或人文元素的各校园载体,自然自主地作用于大学生,使其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获得道德的经验、价值和判断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大学大多采取隐性德育课程的模式,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中国都坚持开设正式德育课程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虽然课程名称不时在变化。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道德理论知识体系来完成的。即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前称“两课”)———高校德育主阵地来实现的。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最系统、最规范、作用最大的教育形式。尤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功能;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课程过程矛盾性问题,学生水平测试的方式问题,以及符合课程要求的师资水平问题等,仍然是高校德育的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也成质疑正式课程存在必要性的依据和理由。更为不乐观的是,我们有一种缺乏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但没有而且一套有行之有效的做法。德育课程的特殊性恰恰是德育课程设置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不是成为否定的理由。道德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所以,高校德育必须明晰正式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各自的目标定位,以及正式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尤其要善于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客观上,隐性德育课程恰好能够满足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志发展的个性需求,且其教育作用非常独特,影响深远、长久。因为在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校园中,积淀着许许多多优势的德育资源。而且,相对于正式德育课程的思辨说理,隐性德育课程最大特点在于它内容的依附性和潜藏性、影响方式间接性和潜在性、过程的自然性、结果的生成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可触及灵魂深处。另外,学校德育正式课程常常面临的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关系的断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等难题,恰好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很好地解决。实践性很强的隐性德育课程将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交往互动的实践过程,有效地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同时,事实表明,隐性德育的存在本来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隐性教育就有可能失去其隐性特点,而演变成为显性课程了,隐性课程的优势也随之而消失。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分析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显得极为的重要和关键。可见,要改革和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将德育的隐性课程作为教育策略来安排和设计。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首先解决好其目标定位问题,明确课程的目标指向。这是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导向。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

与其他专业的学科不同,德育课程的目标除了要传授道德的理论知识以形成道德观念,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道德观念、体验道德情感、训练并规范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和谐的人格。由于目标要求的特殊性,势必要求德育课程的目标设计要顾及这两个方面。与正式德育课程目标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以及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等。

(一)营造大学智慧校园,文化化人

校风如家风。一所真正的大学都有鲜明的特色,以及体现其特色的学校人文精神。这种特色的确立需要长期的精心经营、积累和凝练,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是精心培养且持之以恒的提升,有别于其他行业或机构的一种文化。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说:“实际上,第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无意地都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我这里所用‘文化’一词非人类文化学所指的文化,而是指一种有文学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4]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至少要系统统筹如下几方面的要素:一是对学术自由的坚守与追求;二是对人文学科建设的坚持与追求;三是对制度人性化的赋予与追求;四是对独具一格办学品格和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它的目标追求就是一所学校所独具鲜明的特色,以及体现其特色学校精神文化,以凝练一所学校所独具的品格。办大学办的是环境和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人文精神营造和追求是大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应该具备的底蕴,是大学在承传文明和塑造灵魂的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且传递出来的庄严、尊重、神圣和自律的品质和精神。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它追求的是在恢宏的经典的氛围中,在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的引领中,让学生开启心智,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与养分,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不断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

(二)坚守与传承学校传统,引领精神追求

没有了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大学的价值值得怀疑;没有了传统的呵护与积淀,大学的特色就无法成就;没有了传统的承传,大学的厚重就值得反思。传统是构成一所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殊体现,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和精心凝练才会慢慢衍生并凸现的一种宝贵资源。它体现着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传统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有着若干固有的维度,它可以包含同一性的永久存在,或者只是相似性的永久存在。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属于第二类。”[5]如果说世界500强企业的名单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不断翻新,而在大学等级系统中,大学的相对位置变化则是非常缓慢的。有人对美国50年前大学排名与今天大学排名做过比较,发现50年前后大学系统的变化并不大。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都是“聚沙成塔,因山构苑”,无不闪耀着对传统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董事掌权”,哈佛大学的“校长当家”和“3A原则”(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耶鲁大学的“教授做主”和人文科学教育;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剑桥大学的学院住宿制和午后茶,等等。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追求就是一所学校传统的积累、一所学校精神的凝练与承传,以及在过去与未来精神承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中给予学生提供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一种永久的精神影响。这种资源、这种精神一旦承传,就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留给学生的将是一种的永恒内在印痕。

(三)肯定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性教育,追求卓越

有人说“有讲座的北大才是北大”。是的,当讲座成为一种传统,一种青年学子与学者交流对话的经常性平台的时候,它就是校园中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正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所讲的,讲座是人们思想交流的讲坛,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进发的火花或许就成为照亮他们一生学术生涯的明灯。讲座还是前人与后人贴心交流的场所。[6]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H•Rosovesky)对校园文化中的人际互动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在哈佛,我常听人说,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我把它看成是对一个巨大的、多样化的、经过精心挑选的、才能出众的学生群体的赞美———作为一个群体,它给每个成员提供了个人成长的无与伦比的机会。”[7]一所真正的大学就得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一个宏大的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提供开阔的交流对话的态势,因为集体活动更具有效的教育性。西方著名的大学为了构建这种多元的交流互动,在招生时不仅考虑学生的学科和教育背景,而且非常注重生源的国家、民族、地域和文化等因素,目的就是集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处互动以营造开阔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开阔境界、拓展思维。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说:“剑桥每一个学院,都是由学系不同、社会出身不同、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混合而成,这些学院将整个剑桥大学变成一个奇妙的熔炉。”[8]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大学就是搭建宏大的对话平台,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追求就是对学生间相互性教育的支持与肯定,培育对话交流的态势,营造“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吸收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思想火花,活跃创新思维,开阔心怀、提高境界、形成良好的品行个性。

(四)“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9](P267~303)在学校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一旦形成特定的师生关系,并与教材、课堂一起组成时,具体的动态的教育活动就客观存在了。客观存在的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传授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过程中,或浓或淡的或显或隐的都会相应地传递出态度、情感、价值等内容。因为,真正的教育活动应当体现真善美的意志和追求。从学校的背景而言,德智体全面发展是高校育人的目标追求;从教师的角色看,其责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从教材本身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但指向着真善的规律性要求;课堂,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具有教育性功能的指向。总体而言,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0](P310)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只有在“专业性”和“人文性”一并实现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借助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本身,有意识地、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指向是:一是借助专业学科教学内容本身的教育性,传递道德认知观念、激发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二是借助专业学科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体悟真理流动过程的真善美的内在意蕴,形成实现这种真善美的意志和态度。

(五)彰显大学精神,涵育核心价值

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一所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历经传承积淀、价值选择、精神凝练,师生广泛认同并代代相传的历史传统、价值追求、精神气质、特征风貌和文化品质,既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又体现着师生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灵魂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魅力就是大学精神的魅力。大学的教育本质就是大学精神的教育。这种精神一旦渗透到学生灵魂,日久月深慢慢地变成了他生命本质的一部分,内化为自身内在的核心价值。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一所大学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精神文化的确立,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实践和积淀,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教师学生努力和付出,薪火相传。这是学校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成为师生文化血脉中安身立命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灵魂的唤醒、精神的传递、价值的涵育。而且,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一旦凝成,它成为一股内在的强大力量,引领着学校办学的方向以及活动方式,统辖着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一以贯之到校园的方方面面,赋予校园自由与真理、文明与智慧、精神与价值等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

三、纳入课程体系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意义及途径

(一)作为课程体系安排的隐性德育课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1.隐性德育课程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正式德育课程形成有效互补,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功能。隐性德育课程载体多样多维、内容深沉潜隐、过程自主自然、结果深入持久,有效地满足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志发展的个性需求,与正面灌输为主、知识体系为重、思辨说理见长的正式德育课程形成有效互补。正式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的统一,一起构成了德育课程完整的概念,犹如“一体两翼”,哪一翼出了问题,就无法发挥德育教育整体作用,严重的会出现功能性的缺失。

2.生活化和实践性强的隐性德育课程能够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问题。“德育目标理想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德育方法智育化、德育评价封闭化”[11]等,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造成课程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德育教育必须与社会相结合,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即生活,因为,道德品质的养成单靠课堂教学解决不了的。德育课程实践化、德育教育生活化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和显著特点,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问题。

3.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程度体现着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正如有学者所言:“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的……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12]隐性德育课程教育追求的是“要为学生的内部世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文化心理结构提供一个整体经验的环境”。[13]一个学校德育教育水平高不仅体现在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学合理的高水平学科教学,更为难得的是具有基于学校开展、依据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富有特色教育资源、遵循本校学生自然自主发展需要而筹划、设计和开发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

(二)基于课程体系安排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途径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与正式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非确定性特征,使得其设计与开发上复杂程度高、难度大、挑战性强。隐性德育的存在本来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隐性教育就有可能失去其隐性特点,而演变成为显性课程了,隐性课程的优势也随之而消失。所以,隐性德育课程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的顶层制度设计、中观层面上载体管理及活动优化、微观层面上的教育性要素注入及激活,而不是隐性德育显性化后的课程设计。其途径有:一是构建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蕴含着自由与真理、文明与智慧、精神与价值等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的校园,这是隐性德育课程基础和平台。二是为学生实践反思、判断体悟、经验获得构筑营造一种具有真善美意蕴的积淀文化氛围和实践互动平,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三是贯穿始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风学风,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保证。四是培育和确立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学校精神,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关键。

四、总结

总之,纳入课程体系的隐性德育,其目标指向的是通过激活、统筹和引领合乎育人目标的学校各自层面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一个经典的氛围,为学生实践反思、判断体悟、经验获得构筑一个宏大、高尚、开阔的交流的态势和平台,让学生在“无目的而合目的”“无规律而合规律”的教育状态中汲取校园资源中人文、道德、精神的精华与养分,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不断获得智慧与思想。

作者:李克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法琨.苏格拉底论教育[A].古希腊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本会.北大讲座(第1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8]梁丽娟.剑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9]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1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97,(11).

第五篇:立美德育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提升

摘要:

德育能力不仅是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要求,也是辅导员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实践发现,在立美德育视域的观照下,辅导员通过提升立美和审美的能力,突破德育能力不足的困境,实现立美德育和辅导员德育能力的融合。

关键词:

立美德育 辅导员 德育能力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辅导员工作职责之一。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德育能力成为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起点:相关概念解析

美不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追求,更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素养。近年来,理论界对美育的思索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性地赋予了美育新的内涵,即立美。立美的内涵不仅在于认识美之所在,更在于建立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立美教育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审美精神,全面育人的教育活动。立美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超越,可以贯穿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比如,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等。笔者结合工作感悟,以立美德育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在立美德育的关照下辅导员德育能力提升问题。立美德育简单说就是把创造美、欣赏美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突破。立美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德育形式之美和主体之美两个方面。从一般意义上讲,能力是指胜任某项工作所应该具有的主观条件。那么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应根据已有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社会上或者学生中出现的道德现象和问题,从而做出道德教育决策的能力。简言之,辅导员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人格魅力,引导并利用所有可能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向共同的德育目标发展的能力。辅导员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其德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育人质量的高低。调研中发现,部分辅导员德育能力不足,原因也较为复杂,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对象的问题,还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

2困境:辅导员德育能力不足

立美德育和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研究,不论从学术层面,还是从时间层面,都是一个较新的话题。探究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其一是传统的德育方法缺乏实效性,其二是期望通过困境的分析,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突破困境。困境一:辅导员德育能力“表”“里”不一,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表”强,“里”弱,有的刚好相反,还有的两者都弱,只有少数能够做到有“表”有“里”。这里的“表”是师表美,大部分的辅导员都能做到穿衣打扮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文明有礼,课堂或者班会中的动作语言艺术、授课技巧、表情、眼神等优雅得体。这里的“里”主要指扎实的理论知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十年政工,两手空空”等等,这些都是辅导员工作现状的描述。高校辅导员是生活辅导员、学习辅导员,还是道德辅导员。催缴学费、课程重修、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班级建设等等繁杂的工作扑面而来,很多辅导员陷入事务堆中无法自拔,无暇顾及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调查发现,四成左右的辅导员并非思想教育类专业出身,专业的理论学习枯燥乏味,所以,辅导员理论水平的提升任重道远。理论基础的薄弱,很难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处理学生德育问题时畏首畏尾,无法深入浅出,严重影响德育的实效性。困境二:辅导员德育能力重“说”轻“道”。“说”是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美,“道”是高尚的道德人格,强调的是精神内涵美。语言表达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经历几轮的入职面试,再加之工作中各种班会、班干部会、宿舍长会、辅导员论坛、沙龙等各种场合的锻炼,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都不会差。但是辅导员作为专职德育工作者,还必须成为一个道德信念坚定、表里如一的道德践行者。目前,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自律能力,害怕学生出问题甚至回避学生的问题,缺乏主动参与和创新意识,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困境三:辅导员德育能力“知”“行”分离。这里的“行”指德育践履和实践能力,“知”指在德育过程中,辅导员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因此,开展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园文体活动,是提高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工作中,为了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大多辅导员都会精心组织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歌一起唱、摄影大赛、志愿服务、文艺晚会等活动。然而,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了,总结提炼,认识提升环节却被忽略,“知”和“行”的互动被迫中止了。另外,还有部分辅导员在“知”环节一味的照本宣科,理论说教,很难做到入脑入心,严重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3突破:实现立美德育和辅导员德育能力的融合

首先,需要通过学习,领悟立美德育的魅力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必须以德育为先。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困扰着每位德育工作者。立美德育通过立德育对象美、德育形式美和德育主体美,增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互动,期望获得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效果。在立美德育中,优良品德的形成,不仅要靠辅导员的指导,还要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以美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欣赏的眼光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立美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育形式美和德育主体美。德育形式美,顾名思义德育内容呈现形式的立美和审美两方面的追求,其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之美。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各种活动形式之美的同时,要凸显育德的内容。通过美的形式,唤醒学生欣赏美的意识,最终期望学生在美的愉悦中潜在地与活动中所蕴含的道德精神进行交流。德育主体美既是对为人师表的老师的要求,即师表美,又是对德育对象美的创造和欣赏。师表美,简言之要求老师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表里如一。其次,需要提高辅导员审美素质审美即审视美,是以美的眼光观察人和世界关系的过程。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其审美素质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臻完善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因此,提高辅导员德育素质既是其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工作性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审美素质虽然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会有所提升。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为了能够影响和指导学生,辅导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通过研读马克思、席勒、檀传宝等美育大师的经典名著,充分了解美学的本质、起源及规律等内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细致观察,养成审美的习惯。细致观察大自然、社会万象及每个学生的言行,从中发现美的、闪光的东西,自觉追寻美。最后,提高创造力。审美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审美情感得以释放和升华。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美德育的威力,真正做到“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有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最后,需要辅导员掌握立美德育的工作方法第一,刚柔相济。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工作中既要以制度、规则约束学生的言行,又要灵活把握尺度,把硬性的制度软化,把禁止、防范变为信任和激励,用宽容和爱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第二,表里如一(此处的“表”和“里”含义同上文)。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千头万绪、纷繁杂乱的工作时,首先要理清思路,看清楚,想明白了再动手处理,避免盲目工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返工。其次要学会管理时间,把工作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列表,有计划地逐一落实,利用每天的间隙时间(比如,等车,等菜时)阅读和思考。德育理论是德育实践的基础,其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只有表里如一,处理学生德育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工作和生活才能从容不迫,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能文能武的强者。第三,能说会道。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沟通思想的平台。辅导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说服,即通过语言传递思想,说服学生。辅导员要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针对性、生动性和幽默性几个方面修炼语言功,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美的境界。语言是外在的,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主体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为前提。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同时,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因此,立美德育要求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慎独,不断反躬自省和总结提高,在教育和影响学生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做到语言和精神两全其美。第四,知行统一。我国古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他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就要学,学而后知,知而后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立美德育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知行互动。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学习,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过程中需要学生“知”的主要内容。和“行”比起来,“知”更加枯燥,需要辅导员在吃透理论精髓的前提下融入日常工作中,比如班会中,走访宿舍时,谈心谈话中等,在无拘无束和平等的氛围中,享受着辅导员优美的语言。“行”既可以深化对“知”的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的兴趣。比如,我院开展的《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要求学生提交各种形式的作品,可以画(漫画、手抄报)、可以写(诗歌、散文)、可以拍(微电影、照片)。学生要想完成创意,必须先学理论,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一静一动,一知一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创作美和欣赏美的统一。

作者:马俊华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立美教育导论-兼论美育对素质教育的突破与超越[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21&109.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08.

[3]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安徽:安徽出版社,2008:310.

[4]檀传宝.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兼论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J].中国教育科学,2015(1).

[5]夏威.高校辅导员应担负起美育职责[J].高校辅导员,2010(4).

高校德育范文4

摘要

高校校报作为育人载体之一,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对高校校报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校报职能,为探索其在大德育体系下育人功效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德育体系;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高校承担着育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校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落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可见,高校校报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注定了它在大德育体系下必须牢固确立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

1大德育体系下高校校报的职能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导媒体之一,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如何实施其德育功能,首先要明确它所承担的四大职能:(1)校报是及时传播校内新闻的信息平台。校报能够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报道学校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能够使师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校报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校的改革发展“鼓与呼”,在信息交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担起塑造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的职能。(2)校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为高校权威媒体,校报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要利用校报工作的客观性、普遍性、针对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大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实际,了解和反映学生思想状况及成才要求,用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生动的事实进行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为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成长成才服务。(3)校报是记录学校历史的文献资料。“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校报要记录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件大事,客观、真实地为学校历史保留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份资料在传承优良传统、构建校园文化、培育学校精神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校报是影响慰藉读者心灵的良师益友。校报要从受众接受的角度调整办报思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读者交流、互动,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将浓浓的人文关怀融入到字里行间,使读者们在读报的同时既能接受阅读的快乐,也会在思想上有触动,心灵上有共鸣,视野上有扩展,阅历上有成长。

2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

目前影响校报发挥育人功能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校报一般为周报、旬报、半月报,读者看到的常常是一周前的新闻,周期长、速度慢对校报传播形成了极大的压力。”①二是“校报的报道范围小,信息源和新闻源多来自本校校园或兄弟院校内,反映的新闻事实也较为狭窄。加之校报的版面小,每期所能承载的信息量也因此受局限。”②三是办报方的“宣传本位”意识需要转变。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长期以来,高校校报是在“宣传本位”和“传者本位”理念指导下构建报纸内容,报道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可读性和多样性,其定位渐渐脱离了受众期待和阅读需求,将校报办成了只是围绕校领导展开的“官报”。四是受众层面较多,众口难调。高校校报的读者群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校友、兄弟院校、社会媒体等。不同的受众对校报有不同的心理期待和信息需求,校报篇幅有限不可能逐一满足,必须明确定位,秉承宗旨,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兼顾信息的广度和育人的深度。五是校报在建设机制和办报质量上需要提升。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将校报编辑部设为独立部门,大多数还是隶属于党委办公室或党委宣传部。校报的采编人员很少是专职,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少是专业新闻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报工作是由学生通讯员完成采编工作的,报纸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3高校校报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面对网络给纸媒校报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充分发挥高校校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构建大德育体系,就需要探索校报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

3.1高校校报的新定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来实现。作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载体之一的校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③这些使命注定了高校校报的办报宗旨、定位、内容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围绕文化育人这个核心展开。构建“大德育”体系就是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最高目标,将其融入、分解至各个渠道、各个层面,合理地依托在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形成体系,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担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校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引领优势,参与到大德育体系的构建中来,将办报的全过程融入德育机制,发挥育人功效,这就要求高校校报要解决好“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给谁看”的问题。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④从读者群体上分析,受众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读者群是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外,读者群是校友和社会。其中,内部读者群更为重要。接下来是“看什么”的问题。高校校报既要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又要牢守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校报是所有新闻传播媒介中,与学生最为贴近的一种。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不可能去做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学生不热爱本学校及本专业的工作,而本校的校报就可以担此重任。校报与学生距离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优势”。⑤因此,高校校报定位必须涵盖正确地引导舆论,积极宣传国家和党的教育思想,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丰富校园文化,传播信息,记录历史,宣传先进,鼓舞士气等内容,这些内容汇成一点就是以校报为载体,通过文化育人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3.2实现途径探索

首先,高校校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⑥高校校报要用一切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内容编排和栏目设计上要重视文章的理论深度和时政的解读点评。这就要求办报人员要认真总结并科学分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和特点,遵循道德修养和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校报质量和表现形式,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导向,积极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二,贴近读者群需要。读者的满意和需要是高校校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校报的读者群文化层次高、知识丰富、反应敏锐、头脑灵活,有较强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因此,校报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与时俱进地与“青年思想”接轨来策划选题,多角度、多渠道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学校了解和掌握师生在特定的时期、空间所关注、需要的热点、重点,客观记录他们的现实生活,真诚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第三,增强策划意识,强化典型报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由于高校校报大多是周报、旬报、半月报或月报,对于新闻的报道有滞后性,无法与网络媒体的“短、平、快”相抗衡。因此,校报想增强可读性就要将目光落在“新闻背后的故事”上,加强新闻采编策划,更多地挖掘报道深度,拓宽报道角度,搞活报道形式,注重内容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精神探索。同时,要做好学校典型人物、事件的报道力度,传递正能量,树立广大师生身边的榜样,使他们的事迹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其产生的震动和共鸣影响师生的成长。第四,增强互动,为广大师生自由“发声”提供平台。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容无外乎感兴趣的事儿和与自己有关的事儿。因此,校报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同时也是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师生所思、所想的窗口,是为普通读者提供话语权的平台。广大师生通过发表言论、阐述观点、展示风采达到了思想交流、文化探讨、经验学习等目的,也与报纸形成了良好互动,有利于吸引并巩固更广阔的读者群。

总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渐入一种新常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在发展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高校校报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与时俱进,强化责任感、使命感,把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念融入到生动翔实的宣传报道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实现其办报育人功能。”

作者:王秋颖 单位:沈阳大学党委宣传部

注释

①②唐励.基于议程设置理论下的高校校报育人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5]13号.

④程道才.新闻写作基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⑤张宪.试谈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⑥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3.

第二篇:高校德育功能资助工作

摘要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在信息多元化的现今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涤荡心灵、塑造品行的有力保障。但现实环境的复杂多变及受教育主体的个性差异,使得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日趋减弱。因此,如何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理念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着重研究的领域。本文以高校资助工作为切入点,结合其扶志明德的教育属性,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精神德育功能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高校资助;德育功能;资助工作创新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利用内在与外在的多种手段,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不断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1]。简言之,德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党和国家一直将德育教育放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党的十八大也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也是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1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教育过程,贯穿基础素质教育、人格品行教育、思想思维教育等方面。它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核心之一,德作为大学生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人才质量的评估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德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社会风尚、民族精神甚至国家软实力。然而,高校德育教育如何从口号走向实践,从形式走向实质,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校学生工作实践者一直以来探索和攻坚的问题。尤其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急速发展时期,各种文化浪潮和价值趋向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了较复杂的影响,少数青少年存在信仰缺失、价值观偏执等问题,多元化的思想价值的冲击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1)德育目标趋于理想化、片面化,德育的定位泛政治化;(2)德育内容滞后,实施方式趋于简单化;(3)德育实效性不高,主体评价成效偏失化;(4)德育地位弱化[2]。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应当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价值思维,从德育理念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拓思路,把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

2高校资助工作与德育教育的密切联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扶贫贵在扶志,扶志贵在明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扶志明德的教育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家庭经济困难、迫切需要资助的大学生充分享受高等教育机会,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甚至社会长治久安的教育工程,高校资助工作所发挥的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的物质资助功能,它的精神德育功能更应成为我们研究、开拓的关注领域。高校资助工作真正面对的是所有大学生,而非狭隘意义上的受助学生。它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能够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它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提升道德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高校资助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隐性教育活动,它应该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以间接性的潜移默化方式引导学生的德性修养,国家建立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不仅仅是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其本质涵义在于通过物质帮扶解决学生的经济窘境,进而使学生在健康向上、平等自由的成长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良好的道德人格,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德育成效的指标显示成果较少,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并未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明显提高。笔者在工作中通过调研、访谈等途径发现,多数受助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心怀感恩,铭记给予与奉献的意义,希望在成人成才后传递感恩,帮助他人。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几种不正确的思想倾向:

(1)未树立“感恩于心,回报以行”的责任意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家庭贫困,理应获得相应的资助帮扶;

(2)未建立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方向和规划,依靠资助资金度日,生活态度懒散消极;

(3)未树立阳光自信的良好心态,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并未在观念上“脱贫”,羞于提及家庭情况,存在自卑心理,社会交往狭隘;

(4)未树立成熟理性的感恩意识,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希望立即将爱心传递给他人,但因实际情况限制,无法兑现内心意愿而产生愧疚自责心理。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资助时,要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状态,不仅进行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将诚信感恩、宽和互助、善良友爱、砥砺进取等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传递给学生。道德教育在第一课堂的显性教育中有着密集化、理论化的特征,其效果有限,学生更多地需要在现实中去发现道德、感受道德、提升道德。而资助恰好植根于现实生活,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资助教育的内在涵义,把握好资助教育的良好契机,密切配合课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精心引导对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生动化教育。

3践行德育教育,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

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发展的价值旨归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应利用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制度,在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促进自我完善的同时,以期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逐步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讲:“各学校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出发,结合国家实施新资助政策的契机,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3]资助与育人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资助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是创新高校资助工作的必然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一方面让受资助的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对教育、对民生的大力支持,领会到自强互助、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在资助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使其能够在内心形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使“靠着资助费生活、等着资助费生活”,以致发展到后期伸手要资助费、甚至捏造虚假情况骗取资助等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受资助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这些学生往往因家庭经济的困难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化特征,要深入了解每名受资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共性与特性,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坚持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德育实践教育体系。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要以资助为基,以德育为梁,重建高校的资助体制,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力求不仅让学生受到生活的资助,也让他们完成精神的升华。要在资助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道德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高校现有的资助工作一般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励志典型宣传等形式对受助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这些常规的教育途径,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拓展育人方式,创新育人思路:

(1)扩大高校资助工作的德育受众。改变以往在资助对象评定后,未获得资助学生即与资助工作“分道扬镳”,甚至因不满评选结果而出现个别学生与资助工作“背道而驰”的现象,使资助工作具有传递性和延伸性。在资助项目进行评定过程中,资助金额发放到位后,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高校将资助育人的受众仅限定于受资助学生群体,忽视了参加资助民主评选的其他普通学生。这类学生实质上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最广泛受众。因此,高校应兼顾不同群体,充分挖掘资助的德育功能,发挥其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完善学生等作用,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德行品质的提升。

(2)改变“单向灌输”的老套路。高校要立足现实、贴合实际,推动学生理想信念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可以采用新媒体互动、大型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一系列富有感染力、打动人心的互动教育,构建学生的理想价值结构。

(3)注重教育的实践环节,实施“实践育人”。高校可以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志愿者服务社团”、“义工社”等义务服务组织,按规定学时要求受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义务志愿活动,为学生回报国家、感恩社会提供可行渠道和途径,通过实践环节多元引导受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将德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历练境界,达到“扶志明德”的育人效果。德是国之本,人之魂。高校资助工作应当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之一,高校教育者应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创新资助育人理念,拓展资助育人途径,引导学生的德行修养,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互助友爱、诚信感恩、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道德风尚。

作者:祁君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吕金娥.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2.

[2]秦建林.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0-31.

[3]周济.在2007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7,5:28.

[4]赵越.论高校思想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3(5).

[5]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第三篇: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德育教育

摘要:

德育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英语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大学英语;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逐渐调整及职业教育层次的日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单纯的德育课堂不足以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高校的各门学科都要将德育教育融进课堂,而大学英语课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德育教育基地。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在此期间,如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引导,将有益于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高校的学生应该一走出校门就能很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有较高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应对挫折与失败的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德育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它不但要培养学生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的高尚敬业精神,更要应该让学生拥有事业成功的良好个性。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这一时期,也恰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初涉世事,阅历较浅,对于整个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往往比较幼稚,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德育工作者应注意观察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

二、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教师应该行为师范,能从知识、个人修养、性格品质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其次英语课堂所用教材要能提供相应的德育教育素材,或者说教师能从教材中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学博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在课堂或课外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中,都对学生造成影响。现在的高职学生思想行为都比过去开放大胆,他们敢于评价教师,也敢于向教师的行为挑战。他们更希望教师能成为他们的朋友,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更能帮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即使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他们也希望能听到教师流利诙谐的语言,欣赏到世界名著的教材片段,体会到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到就业、环境等热门话题。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业务过硬、专业知识充实的同时,关心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而专,并且对学生充满真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主要依靠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来予以实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Friendship中讲述了两个老朋友的友谊。我先运用B课文作为引入,讲述生死至交的含义和人类应有的高尚品质,指出我们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应以诚相待,才会有挚友,有了挚友才会有与人相交的快乐,才会摆脱孤独。我运用课文事例向学生说明朋友的重要性,以及以真诚对待朋友的价值。许多学生叙述了自己与朋友的故事,一个学生说:“Itisimpossiblenevertoletafrienddown,butIwilltrynottoletafrienddown.”

(三)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利用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德育功能。要想提高德育的教育效果,除了改革课堂教学,还必须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对德育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广大英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用充满爱和智慧的心灵对待学生,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都会取得良好成果。

作者:顾宝珠 张恒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

【参考文献】

[1]李秀艳.浅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王功文.王坚.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02.

[3]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财经类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

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折射出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道德价值标准的紊乱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财经类高校培养的财经人才的道德水平高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厘清道德失范背后的经济原因和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据此重塑财经类高校的德育理念。

关键词:

道德失范;财经类高职;德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道德领域却屡现道德失范。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评价标准的紊乱以及道德调节人们活动力量的衰落。道德失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德育,即学校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科目之多、时间之长举世罕见,可谓“全程化”德育;另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致道德教育有效性饱受争议,“去道德化教育”的倾向使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公众最痛恨的道德失范现象中,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日益严重,如食品安全、贪污受贿、不正当竞争、信用缺失等;其他领域的道德失范背后也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诱因,如学术造假等。财经类高校作为培养财经专门人才的摇篮,面对经济领域道德失范的严峻形势,必须究其原因,重塑德育理念。

1道德失范背后的经济原因

市场经济在为中国带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在道德层面,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作为市场经济基石的个人理性主义,推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个人选择的金标准。其次,市场经济的扩张实现了高度商品化和货币化,其结果必然是对商品和货币的追逐替代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作为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必然导致道德失范。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的进步。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其实质是道德评价标准未能及时更新而引致的混乱。市场经济对我国道德领域的冲击在于,对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挑战了我国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由此出现了道德价值标准的迷失。因此,道德失范现象频现表面上看是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结果,但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革时,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判断严重滞后的结果。

2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清晰,追求“大包大揽”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备受争议的重要原因是其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造成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厌倦。因此,学生表现出的知行脱节、功利主义倾向、精神空虚和行为失范的问责对象首先就是学校。在我国,在学生的整个学业过程中,德育课程从未缺位,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点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区别。不仅整个社会,就连学校自身也认为学校具有道德教育的“正统性”,而忽略了其他教育主体,比如家庭、社会在德育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应定位为品德教育,即强化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家庭和社会作为实践场所应发挥在道德价值观内化方面的作用。三者合力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

2.2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庞杂,追求“大而全”

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道德教育是“美德袋”教育,即将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美德装入一个“袋子”中,美德通过“袋子”传递给学生。这种“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形象化。时至今日,我国的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美德袋中“美德”也与时俱进,内容日益增多,最终使美德袋成为一个沉重不堪的大袋子。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美德袋包罗万象,既有传统道德教育的道德条目,也有社会主义新道德观下的道德条目,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

3财经类高校对德育理念的重塑

3.1目标定位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构成。人的道德发展可以被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包含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含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含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柯尔伯格根据大量数据研究认为,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处于习俗水平,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达到后习俗水平。目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频现反映出我国很多人的道德水平仅处于前习俗水平,需要靠严格的奖惩机制来约束其内心的功利主义的倾向。同时,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太高,德才兼备,“四有”新人、甘于奉献等大学德育目标定位偏向后习俗水平的道德要求。所以,在制定财经类高校德育目标时,应考虑为习俗水平、第四阶段——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的定向阶段。

3.2财经类高校德育理念的“品质包”

财经类高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财经类高技能的职业人才为己任,其德育理念应与这一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习俗水平的德育目标定位,应树立务实的德育理念。因此,为了加强财经类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将财经类高校学生应具备的品质设计成一个三层次的“品质包”。第一层次为基础品质:社会人品质。旨在培养理解感恩、重信守诺、敢于担当的社会人。第二层次为特定品质:青年大学生品质。旨在培养自信乐观、健康向上、仁爱务实的青年大学生。第三层次为核心品质:财经人。旨在培养诚信笃行、革故鼎新的财经人。在经济活动中,财经人才,较之其他专业人才更容易受到金钱诱惑,所以,财经类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财经人”的核心品质的培养,以防范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

作者:杨晶 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高校德育范文5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随机性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综合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

1.随机性和必然性。

随机性主要体现在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程度的加深,高校办学的人文性、开放性也逐渐增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另外,从内在角度来看,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属于风险偏好型群体,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必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提高即突发事件发生又具有必然性。

2.敏感性和公众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领域的伟大变革,加速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的活跃性,为突发事件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介质。另外,大学作为高等人才培育的特殊场所,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众性,广泛受到社会关注,高校突发事件属于敏感性话题。

3.危害性和持续性。

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加剧了其危害程度,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即使高校突发事件得到了有效处置,善后工作科学合理,但事件本身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造成的创伤并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4.复杂性和困难性。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必然性并存,师生群体的敏感性和事件本身的公众性并存,事件造成伤害的危害性和持续性并存,致使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善后解决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存。

二、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价值功能分析

1.维护高校稳定的功能。

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高校各部门、各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属于风险偏好性群体,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应以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降低校园不安定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精神足、干劲大、抱成团,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成为现实。

2.正确引导的导向功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他们既发挥着领路人的作用,还肩负着监护、陪伴的使命,深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对学生工作最具发言权。因此,辅导员的德育介入能够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迅速调控信息,稳定学生情绪,在组织、动员方面具有明显的正向导向功能。

3.统筹各方的协调功能。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令人始料不及;涉事各方在获得准确信息上有先有后,在处置事件上有左有右。辅导员在获取信息后,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安抚疏散学生,尽快弄清事由,形成初步评估方案,及时汇报、协调涉事各方,以上级要求、依法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途径选择

1.行为方面。

受各类突发事件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波动性,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陷入惶恐、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境地,或者受到他人的唆使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辅导员此时的德育介入,可对当事人的行为举止、言谈变化做出准确预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跟进措施。

2.生理方面。

有很多心理素质脆弱的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及灾难时,会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导致自主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紊乱,出现一些紧急性并发症状。作为当事人的身边人、良师益友,辅导员工作者能很好的凭借良好的德育工作基础介入进来,稳定学生情绪、安抚他们的心灵,由表及里的缓解他们的生理反应。

3.心理方面。

随着全媒体和信息化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认识都会有一个正确、积极的态度;但同学们大都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在危急关头显示出焦虑和紧张,造成自己并影响身边同学心理恐惧、紧张,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辅导员的德育介入,能充分利用日常德育工作基础,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四、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策略分析

1.关注日常细节,提高预判准确性。

辅导员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尤其要密切关注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心理情绪异常、情感受挫、沉迷网络游戏等各类特殊群体,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班干部等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动态,建立特殊群体信息备案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面临的困境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好突发事件的准确预判,切实将潜在的突发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做好基础工作。

2.运用职业技能,提高处置科学性。

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各项工作中面面俱到,还要形成自身的绝对优势,提高业务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切实做到又红又专。突发事件产生后,辅导员应第一时间达到事发现场、迅速做出科学决断、采取有效措施,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至最低。随后要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可能产生的二次危害进行科学预判,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等,只有这样,辅导员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关爱心理健康,体现善后人本性。

突发事件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刺激,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恢复和提升是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的重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满足学校师生经历突发事件后的心理诉求。

五、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保障机制

德育介入对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握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另外,辅导员在开展德育介入工作的过程中,自身情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德育介入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开展,应建立如下三种保障机制。

1.应对经验共享机制。

一方面要搜集整理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案例,同时建立本校突发事件处理备案制,为德育介入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在开展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培训时,进行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避免理论学习枯燥的同时,也加深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理性认识。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内部要加强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经验。

2.德育介入激励机制。

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事前预判、事中处理、事后安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全过程。有效调动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关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激励机制,保障辅导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要设立专项基金,对辅导员德育工作予以充裕的财力支持,并且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建立辅导员德育工作表现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相挂钩机制,从物质、精神、自我实现等层面完善其德育工作介入激励机制。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有力举措是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精湛、自律性强、作风优良”的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这也是开展辅导员德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的基础性保障。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应由校学工部(处)牵头实施,开展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有广度,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又要有深度的体现,每位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都有自身的能力优势,这也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复杂性和困难性的内在要求。另外,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并赋予该组织一定的权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应对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和谐的作用。

作者:程玉磊 张旭念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第二篇:高校德育创新探究

一、高校德育的历史来源

从古代的儒学教育到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的德育是大学长期的教育目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教育家以仁政、德治为政治主张,一直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孔子所推崇的“贤才”、“君子”具有多方面素养:“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思想的教化下,在教学中以德育为中心和形成德育的教育传统,在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形成,树立了以培养以德为首、德才兼备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正如朱熹所说:“德行之于人人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邓小平同志指出:“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学校应该放在首位的。”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志指出:“各类学校,不仅要教授好文化知识,更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志指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这项事业做好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同志指出:“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加强校风,学风,教师的道德建设,让学生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要坚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担负起高校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始终把德育的放在首要位置。高校既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加入时代的新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进行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建议

(一)构建新型互动平台,实践德育工作方法创新。

传统道德教育不能控制日益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构建教学、网络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体系,势在必行。一是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符合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方便师生交流、具有学科前瞻性,实现德育教学的互动,努力营造一种和学生平等互动地探寻真理、认识人生、观察社会、辨别是非的教学氛围。二是要构建网络德育平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教育的主动权,着力形成网络德育教育的合力。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进行思想交流、情感宣泄的重要平台。

(二)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和谐校园建设与社会实践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与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主体的作用。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德育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内容。学校应支持学生成立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正面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丰富和活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与此同时,以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为基础,创建拥有本校特色的报刊栏目、广播电视台、文化墙等,在举行大型活动、节日庆典、纪念日等进行广泛宣传。实践证明,和谐校园文化的新型社会实践话动,已成为德育工作的最佳载体。

(三)和谐文化丰富学校校德育下作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主流,核心理念的推广,研究,解释,沟通,实践,相信和谐的理念主要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习俗,制度等等。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尊重的和谐理念,突出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与实践团结,合作和互助,有序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将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内化于文化建设,以和谐文化带动其他文化形式,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纳入高效德育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富有特色德育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面对众多的具有不同经历、不同道德层面、不同心理特点的青年学生,德育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要坚持“德育为先”的传统理念,又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的特征和时代内涵,努力不懈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载体,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时代感,真正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宋莹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事处

第三篇:高校环境与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高校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方面,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态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并由此产生保护大自然和建设更加优美宜人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愿望,进一步升华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劳动人民、积极进取,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做好精神准备。有了这一份使命感,学生就会奋发图强、勇敢坚强、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产生美好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因此,我们要不断改善高校的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使学生在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1)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担任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他们要给学生传播人类的科学文明知识,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范的对象,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自觉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良好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品德兼优的学生。所以,学校应对教师提出三点德育方面的要求:一是重视自身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二是重视言谈举止,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三是要重视礼仪,要与学生和平相处。

(2)建成团结拼搏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很多的集体活动:上课学习、参加校园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等等。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之间进行交往、合作交流、探讨问题并共同进步,在这里,学生们培育了共性也养成了个性。班级管理,可以说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建成团结拼搏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以及师生之间的隔阂,达到培养品行兼优的祖国栋梁之才的效果,我们要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要有丰富的感情,要理智地对待问题,不能冲动急躁;二是要记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刻提醒自己要与怎样的人为伍;三是要不断地修身养性,锤炼自己的品质;四是要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五是遇到困难要与家长、老师商量,不能盲目处理,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生活中,有些人过于自信,导致做事力不从心,最终失败;也有一些人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做事畏首畏尾,胆怯,满是自卑感,处处依赖别人,最终一事无成。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学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多对学生做出肯定性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去做;要重视学生的成功,并对此给予夸奖或奖励;要给学生面对失败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环境和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两方面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使学生在高校中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也实现了健康成长的目标。

作者:董震 单位:中州大学

第四篇:高校德育工作传统道德重要性探析

一、优秀传统道德的内涵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智者贤达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独特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经过不断地传承发展,演变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墨家、道家、法家、佛家以及其他学派道德学说为补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历代人们的生活、处事社会发展都产生着深远有益的影响。这些优秀的理论成果可以用三个方面概括:注重个人修养;强调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每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一定义务。具体说来,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它强调以公义战胜私欲,要求人们关心整体利益,献身于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它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它要求人们对于“利”,不是说要一概拒之,而是要有一种理性的约束态度,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第三,“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独立人格和献身精神。它强调为人要重气节,讲操守,面对强权,敢于坚持真理,维护正义,不失人格尊严。第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既是个人品德,是进德修业,自主成人的根本;更是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第五,“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它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大众精神。第六,“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七,“尚中贵和”的和合精神。和谐是最高的理想,最美的境界,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贯穿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发展的全过程。第八,“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做到对人宽厚大度,设身处地去理解人、关心人。第九,“乐事劝功”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乐事劝功”和“诚实守信”既是为人处事的美德,也是我们的职业道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弘扬“乐事劝功”和“诚实守信”的精神。第十,“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才能以变应变、处变不惊,使自己日新而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自我道德修为过程:通过外在的道德教育将其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知行合一,将内心的道德又提升外化为道德行动;最终会利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其在塑造人格修养上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现实是,我国现阶段各个高校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学理念、教育风格以及教育内容的理解偏差,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形式是十分单一的,尽管教师不同、教学侧重点相差甚远,而广大一线教师的授课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基本上都是将教学的素材放置在马列主义教学、思想剖析、邓小平理论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课教学上。德育教育的授课方式并没有伴随着多媒体的涌入而出现相应的改变,教师课堂授课由于理论性知识较多,生动性、有效性并不强,教师授课基本上还是使用说教式以及灌输式,更有甚者训话式教学也会在德育课堂上出现。德育工作由于自身的独特课堂属性,教条主义以及形式化教学并没有彻底消除,大量理论知识的输入下,学生难以体会到原本属于课堂中的暖暖温情,情感关怀的缺失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震撼力的缺乏,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特别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封建意识与现今社会的发展愈发难以协调统一。不过静思而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在今天仍然具有较强的适用价值,其包含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合理性的发展道理,在主要宗旨以及具体要求上,传统道德中的许多观点与追求都是能够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做人做事原则相契合的,科学的使用中国传统道德进行的德育教学,不仅仅能够明显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增强团体凝聚力,为日益冷漠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协调人际关系作出有益贡献,还可以在改良社会风气上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优秀传统道德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是当代中华民族道德进步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传统道德,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道德,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注重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大学生的道德环境。中华道德优秀传统要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得到激活,必须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激活,加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大学生的道德环境,而且对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也会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有助于大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有助于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判断、推理甚至只是记诵方面的训练,最后致使学校德育工作沦入了投入多、收效差的境地。要探索一条更具牵引力、约束力,更有活力和推动力的德育教育管理新路子,不妨以构筑传统道德教育来增强育人效应,以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学校软性管理,开创德育教育新境界。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倡导传

统道德理念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传统道德范畴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德育的核心,其与今天倡导的和谐、共建美好家园有着共同的取向。尽管时代变迁下,不同朝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内涵,在指向性上都十分明显,然而从深层进行本质性的分析,依然可以发现,爱国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在小家与大家关系上都有着很强实用性,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行、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客观现实下,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下,当今利己主义抬头,只顾个人利益而至集团主义利益与不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深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将个人的成功看做是最终的奋斗目标,将追求个人利益看做是最为重要的事,而并不关注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更意识不到在集体中个人所应当承担的光荣使命。这不仅是不应该,而且是十分危险的。纵观我国千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向前推进过程,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自强,前仆后继的爱国人士无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身追求的永恒目标,他们将此当做是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自始至终都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及生死存亡看做是自己最为关注的重点。在现今德育教学中,广大一线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挖掘以及利用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的精华,在有效的课堂输入下,提升全体学生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对于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正确的认知下处理好个人成长工程中与国家、社会和集体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能力与素质都过硬的人才。

(二)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积极发挥传统道

德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和合精神大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本身承担着社会与象牙塔之间的桥梁作用,其本身的意义侧重在过渡的这一角色上。在大学学习深造的阶段,学生不仅仅应当将知识学习看做是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加强专业能力学习看做是大学生活的核心,更应当将注重培养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商[4],看做是自身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一项核心任务之一,以促进本身在接触社会过程中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关于人际交往,我国传统道德有着十分广泛的论述,最为典型的便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学说。在儒学的经典中,往往注重对于个人品德的修养,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认为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不断进行反省,在面临问题的时候甘于承担责任并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够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只有在宽容的心态下,容许他人秉承的观点,才能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同时在交往过程中有气度原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敬。我国传统道德认为,在交往中只有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冲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先贤对于古人的忠告,对于今人来讲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在诚信学风的构建中要充分强调传统道德中人无信而不立的诚信精神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核心。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能够赢得社会认可的基本条件,因此,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社会风气浮躁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也影响了学生的学校生活,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在考试的过程中使用作弊等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对规则的无视,更是对个人的不负责。学生不仅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一旦没有将诚信的观念深入内心,在其进入社会之后更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害。传统道德中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强调,充分证明了一个人在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诚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正面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考虑到个人修养这一话题,从而提升现代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风气,真正保证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可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三、结语

我国著名教育学工作者王纲、秦光齐两位老师在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发现,现代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不受重视,在现今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国际大环境下,不仅仅会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的断裂,更有可能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偏移,这对于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矛盾频发的现代化建设将是十分可怕的。只有充分挖掘现代化建设中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意义,在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下,才能够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

作者:吴华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第五篇:地方高校德育新模式构建途径与思路

一、尊重地方高校特色

要构建地方高校德育模式,首先必须尊重地方高校特色,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为地方培养尽可能多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

1、转变德育观念

在心理学上,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模糊的阶段,一些学生进入地方高校后,认为自己是地方高校的学生,或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常常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对德育工作有抵触情绪。因而特别需要他人的人格尊重、关心和激励,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德育强制灌输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德育工作者无论在德育内容的构建还是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生活中,德育工作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感化他们,使他们对社会要学会奉献,对家庭要学会孝敬,使德育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更新德育手段

首先,地方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将整个德育目标细分为具体的分目标,并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德育评价手段,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重点考核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政治表现、创新精神、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其次,地方高校应通过问卷法、调查法、谈话法等,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师生互评与自我测评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3、丰富德育活动

传统德育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对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德育主体,教师也可以针对更高的德育目标提出下次的德育活动,进而形成一个系列活动,比如带学生去拜访敬老院、利用假期服务农村、关心自闭症儿童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地方高校对德育的重视,而且这些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还能使学生在参与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品德。

4、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则能够使置身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感受到一种净化、一种庄严、一种自我超越,还可以给人带来创作灵感。这种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从而形成自身特殊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个性特征,促进其成才。校训、校风、学风等是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些校训用简练的语言折射出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使得学子们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地方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地方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来更多会服务于地方,面向于基层,如果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品德不好,即使他们拥有再好的技能,也难以对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会危害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他们德育进行培养。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服务的,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培养他们拥有卓越的技术,还要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要有认真负责工作的态度,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以服务地方为就业指导的德育主线

地方高校的就业市场具有地域性、基层性、压力大的特点,地方高校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教育需求以及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深的了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更好地把握地方市场的需求,努力培养出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人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找到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地方企业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勤奋上进,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学生应以服务地方为就业的指导方向。

五、德育应回归生活

德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践行的土壤。道德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才可能被教,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生活德育模式是在批判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包括几层含义:第一,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就是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以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第二,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第三,生活德育模式着重强调生活。生活不仅包括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把个体放在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和提高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是全民参与式的教育,使个体成为一个有德性和健全的人。第四,生活德育模式强调生活。为此需要我们为个体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德育环境,使他们在多难的道德环境中,能够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合乎内心和社会的德性行为。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地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德育之中的主要策略如下。

1、利用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

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地方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与其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德育中能够发挥其主体性。把三峡文化与三峡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觉自愿的认同感,自己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进而外化为行为。三峡文化在三峡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比如成立于2000年的三峡大学,其校名就取自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之名,其校训“求索”则出自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了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地认同与接受。

2、借助地方特色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更新德育路径

三峡地区多样性的文化是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地方高校更好地借助三峡文化开展大学生的德育,不仅能够以新的角度把德育的实施路径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路径融合起来,而且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路径以新的启示。“德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德育路径是联系德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纽带,正确地选择、规划好德育路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方式、理论内容与现实途径,而是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生活层面高度社会化、综合化的体系”。因此,德育路径应把多种途径综合起来,经常强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生活特征和启示,回归生活

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三峡文化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三峡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生活与道德的中介,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地方高校必将在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作者:郭菁菁 单位: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校德育教师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路径

一、树立先进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虽然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必然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平等自主、开放包容等先进德育理念,促使道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同步进行。

1.“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当今政治经济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大学生越来越渴望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一刀切”、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以人为本,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提高,要动员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指导都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在教育的效果上应该力求达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平等自主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网络虚拟世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都具隐蔽性,使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处于服从地位的状况已发生改变。首先,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机会上,双方都是平等的。其次,网络道德教育的交互性使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教师提供的各种教育信息中,学生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权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信息,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加强。由此,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平等自主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切忌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减弱教育的实效性。

3.开放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网络世界是开放的虚拟世界,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坚定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要善于利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开放包容理念,就是要正确对待开放的网络环境,灵活变换教育方式方法去适应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也要对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自由性具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

二、德育教师注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其自身网络道德素质、网络技术的高低,都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

1.树立网络道德意识

高校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若自身无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教学内容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易于学生接受,无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要培养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作用,提高其道德自觉性。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平等互利以及道德自律意识,在网络世界中,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和腐蚀,不参与任何违反网络道德的活动,要自觉遵守维护网络道德规范,帮助净化网络环境。

2.提高网络应用技术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除了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外,更要熟络网络技术。高校德育教师要在知晓网络道德教育理念、特点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的网络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网络技术制作道德教育课件、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在制作网络道德教育课件时,要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切忌局限于单调的文档、PPT演示文稿。在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时,要抓住学生心理,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切忌陈词滥调,内容空洞。在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时,要认真务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要学会创新,切忌纸上谈兵。

三、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继承。但是由于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在教育环境上、技术支撑上不一样,所以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高校德育教师应该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探求长久有效的网络道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舆论引导法,主体交互法,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法。

1.网络舆论引导法

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基于网络平台,通过舆论手段,逐步给网络主体以正确的道德引导,以疏代教,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很高,因而进行网络道德的引导,能优化教育效率,普及教育接受面。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不仅要加强网络舆论信息的监督,更要对网络舆论信息加以筛选,还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接受积极的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运用网络舆论引导法时,要坚持舆论的正确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决和不良的舆论信息做斗争,让大学生在正确网络舆论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2.网络道德教育主体交互法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交互法,是指“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互联网的特性使得网络主体的社会交往互动范围不断扩大,且交互对象更加广泛,能顺利实现与多人的同时交流。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互动,通过论坛、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交互工具开展讨论,交流各自观点与看法,并集思广益,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在主体交互法的运用中,不仅学生与学生要交流互动,老师更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和学生交流互动,要形成学生之间乐于交流,师生之间渴望交流的良好局面。

3.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除了进行虚拟世界的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网下现实世界的继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由于网络上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隐蔽性,使得教育者能够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但是网络上的虚拟教育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时刻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随时随地变化的,网上网下思想有差异,这就要求在对教育者进行网上道德教育以后,还必须了解其网下现实世界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不良的道德思想,要进行继续引导,继续教育,提高其对网络道德的认识,用以巩固网上道德教育的有效成果。

四、借鉴传统道德思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是引导大学生道德践行、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决定了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传统道德的支撑。

1.重视道德责任教育

中国古代学者和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道德责任的教育和践履,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为当时的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责任在本质上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没有意志的自由,也就不能保证道德主体的自由选择,当然也就不存在对选择结果负道德责任。根据这些理论,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责任感,才能适应网络社会交往和生存的需要,也才有利于维护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高校教师要通过开展道德规范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并且,还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介绍古今道德责任模范去感化大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形成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2.注重儒家“慎独”思想教育

高校德育范文6

1.1对于校外资源的利用不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在频繁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却没有对于德育的校外资源加以整理和利用,缺少敏锐的发现思维,对于校外德育资源的利用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与学生家长、社区基层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合作较少,来自广泛社会中的大量德育资源没有与学校的德育进行有机地融合,一些高校尽管号召和带领学生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然而却由于重视不足,活动次数较少而最终流于形式。

1.2现有德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很多高校对于已经开发的德育资源利用较少,没有使现有的德育资源在德育实践方面发挥效用。例如当前高校的多门专业课程与德育实践完全脱离,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德育实践的渗透,甚至一些理科内容的教学中“只讲物,不讲人”,现有课程没有渗透德育内容,致使专业知识中蕴涵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想等资源闲置。德育资源内容涵盖广泛,因此需要教育者细心的发现、管理与统筹协调。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资源配置十分不科学,在结构上严重失调,在管理方面实效性较差。一些教师在教学方面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然而却严重缺少德育实践经验,还有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心不专,缺乏必要的职业情感。因此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学校的课程作为德育资源而加以利用,使得现有的德育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

2利用德育资源开展高校德育实践的对策

开发德育资源是新时期促进高校德育实践改革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调动多元化的德育素材,才能够使德育实践更加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凝聚力。因此,高校在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深开发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挖掘现有德育资源的德育潜力,并将那些潜在的德育资源积极地开发和转变为显性德育资源。

2.1积极打造高校自身的特色德育资源

高校要善于从自身的现有条件出发,积极打造学校内部的特色化德育资源。我国的许多高校拥有着丰厚的历史,在德育实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例如北京大学的校园景观“一塔湖图”,即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其中包含的文化深蕴是对于北大精神的一种凝结,使精神资源能够在无形中对于学生的身心起到熏陶和感染作用,这种对于高校本身资源条件的利用,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高校的心灵归属感,尤其是在校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历代教育学家的先进事迹等等,进一步了解高校,启迪人生。因此高校必须要积极打造自身的特色德育资源,使这笔特殊的德育财富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

2.2善于发现并开发隐性德育资源

在广泛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资源,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将隐性德育资源开发成为显性教育素材。教师要尽可能的与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学校与家长的交流窗口,形成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双面联合。此外,教师要积极挖掘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德育资源,高校可以尝试投入必要的人力与物力建立校园短信以及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开设德育实践相关的校园主页、论坛、微博以及微信等交流渠道,利用学生对于信息网络操作熟练和兴趣浓厚的特点,使公共信息传递平台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德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从而促进高校德育实践的现代化发展。

2.3引进和借鉴优秀德育资源

高校要有意识地将外界已经开发成熟的德育资源加以转化和利用,使之与学校的德育实践充分地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校外的多种教育基地包括博物馆、烈士陵园、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以及历史遗迹等处,开展参观交流活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德育实践经验,将其作为一种德育资源加以引进和吸收,从而弥补我国高校传统德育实践的单一性和机械性弱点。

2.4最大化利用不充分的德育资源

当前我国高校中许多已经被开发出来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尽管现有程度的利用对于德育实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开发的不充分和配置的不协调等因素,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思路,将现有德育资源进行最大值的利用。高校要有意识的将德育内容与专业课程进行巧妙地结合,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型社团,组织“大学社区”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团代表的优势,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将这些原本薄弱的德育资源充分地开发利用,同时进行合理的规划,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德育实践。

3总结

高校德育范文7

(一)价值观混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逐渐显现,使个别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混乱。这些导致了学生奉献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减弱。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基本道德,思想认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影响到了学校的校风和学生的学风,也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风。如,大学生作弊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一些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在参加考试时,挟带小纸条、利用手机上网查询答案等现象非常突出,甚至为了获证而找考场,买答案,或者补考时找同学替考,可谓五花八门、举不胜举。相当一部分学生事事以“我”为中心,以利益为中心,不仅看不起贫困家庭出身的同学、没有背景的同学,反而嘲笑这些同学,思想严重扭曲,人格毫不健全。

(二)德教方法僵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必须考虑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受多元化新思潮影响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班级辅导员、团委和学生处(部)的教辅人员。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德育教育的接受者。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方法能否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采用“灌输”和“说教”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阻碍了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同。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时缺乏感情交流,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思想上的矛盾,最终使学生在心理上与这些人员产生了隔阂。

二、高校德育教育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造成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原因比较多,主要有:

(一)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淡化。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的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四有”新人。但是,进入21世纪后,高校的上述基本任务,在高校提得并不多,许多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强调教师能发表更高级别的文章,强调教师申请的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强调有更多的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更多的教师成为院士、资深教授,强调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请和设立,强调建大厦、盖高楼,强调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但却忽略了学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价值观成长。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的淡化,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高校教育舍本逐末。

(二)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德育教育却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指导思想,仍然对学生进行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僵化而死板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但许多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视了在21世纪这个信息大爆炸、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思想上发生的较大转变,也忽视了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也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总是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的道德教育,导致了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改革,使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切合时代背景。

(三)德育教育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在行为科学领域,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既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也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和道德习惯等。但是,现阶段,高校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不接地气,与大的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联系不紧密,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做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忽视了学生自身性格、家庭出身、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到学生个体的异同性,忽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德育教育成了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缺乏说服力,导致德育教育失败。对于德育教育方法,一般是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简单地认为多上政治课、多上德育课就可以完全发挥教育效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对多样化的学生实施教育,教育效果必然差。

(四)德育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也存在着缺陷。一般情况下,高校德育教育评价都会采用容易计算和评比的量化机制。但是,这种可以计算的指标如果用来检验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则是“失灵”的。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德育内容在学生中的真正效果是无法进行量化和对比的,这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数论”与“序数论”的差别。“基数论”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可计算的,而“序数论”则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不可计算的,只能对效用进行排序。同样,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若以量化作为评判标准,只在考核中达到量的指标,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者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课后忽视与学生交流,不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指导,这种机制必然导致德育工作的失效。

三、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对策分析

针对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德育教育方法,多措并举,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要坚持把“德”放在首位,对学生的教育要首先强调“德”的培养。若过不了“德”这一关,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应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树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高尚情操的树立。而后,再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高校教育不应把就业率放在过分重要的位置,过犹则不及,即使就业工作再重要,也要以培养德育合格的大学生为基本己任。高校办学是否成功,不应仅仅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毕业生,而是要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优秀的毕业生,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若干年后有多大比例的人处于本部门或本单位或本岗位或本领域重要的位置,做出了多少突破性的贡献。培养最杰出的人才应该成为高校教育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树立这样的思想。

(二)树立信念,培育理想。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四有”新人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念和理想的导向作用更不容忽视。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是大学生进步的“路灯”和“灯塔”。面对社会中复杂的现象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少数大学生特别容易陷入困惑甚至迷失自我。为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让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21世纪高校德育的核心工作,必要时将其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中进行考核。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具备了健康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做一个为祖国建设贡献才智的优秀大学生。人的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华民族无数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信念和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最大的精神动力,若无信念和理想,将如同行尸走肉,何来付出与贡献?

(三)充实内容,改革方法。现在,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更要改革德育教育方法。在强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补充、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使得这些内容为学生所接收,进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摒弃传统上单纯的教条式的灌输和教育。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方法,应做到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鼓励学生课堂上讲述与德育有关的真人真事。一般认为,如果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讲得非常容易的理论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才能算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校德育教育要大力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更需要不断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

(四)加强管理,完善评估。高校德育教育有无成就?其价值大小或多寡如何?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主要倾向于量化,忽视了那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的评价,而这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也许正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学生品德就是德育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恰恰又很难被量化的一个指标。所谓品德评价就是对一个人的道德价值的评估、比较和预测。因此,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中,需要建立一种无法被量化而又恰当的评价内容或指标。如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或某种偏好,并将对话内容和问题记录下来。在过一段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以后,再问相同的问题,对比学生与之前的答案的异同。因此,应积极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估,完善评估制度,构建理想的评估体系,为高校德育教育效果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估办法。

四、结语

高校德育范文8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在以汲取全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同时,应重点促进具有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的获得。所谓嵌入性资源,即与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资源。美国学者林南认为,社会行为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它包含财富(经济)、权力(政治)、名声(声誉)三种类型;而每一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三个特征,即“a.达高性: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的最好资源;b.异质性:主体基于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可以触及到的资源幅度;c.广泛性:社会关系资源可触及的位置的数量”。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领域,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得的最好的资源,譬如高校德育在财富上的达高性是指可以获得的最富裕捐助者的支持,或者由于社会资本而拥有最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政治上的达高性就是指高校德育可以接触到并从中获得支持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最高层次的政府部门;声誉上的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可以获得的最高层次能让人产生毫无保留信赖的荣誉。高校德育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意味着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最好的资源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异质性是基于高校德德育天地127育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它可以接触到的最高与最低资源之间的幅度。高校德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不同数量的资源的支持,如经济上既需要国家大额拨款与社会的大额捐助,也需要行个方便之类的简单的支持;政治上需要高层次领导对高校德育的关注,同时也需要学校内部其他行政部门的支持;声誉上既需要国家高级别部门的承认与表彰,也需要普通老百姓的口碑。高校德育所拥有的资源越是具有异质性,意味着其发展过程中越是能得到社会各个阶层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支持,其发展亦更具有张力。而所谓广泛性,是指高校德育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取的资源应当多种多样,能满足高校德育全方位发展的需要。例如,高校德育在科研方面可以获得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专门的支持;在人力资源方面能获得人事部门的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德育中;在经济上可以既有官方也有民间的支持。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为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德育汲取全社会资源指明了重点。因此,在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经济、人力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资本生成应以获得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为重点。

二、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载体的生成

作为学术界的共识,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载体,它在诸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并列的资本形式,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种资源就其位置而言,“潜藏在或者说‘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则认为,“个人和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直接决定着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存量”。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潜藏于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并为社会关系网络所制约。具体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而言,各种德育的社会资本潜藏在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其数量及活跃程度取决于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特征。不同行为者基于其在关系网络中位置与资本数量的不同,会在高校德育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扮演不同的角色,对高校德育起着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影响。生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促进高校德育行为者之间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不同行为者的资源优势来实现德育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德育社会资本的载体,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德育机构与学校其他机构、教育行政机构、社会的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交换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当中,德育不再是为高校所垄断的事情,学生与学校外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高校德育的过程中。因此有必要协调好德育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形成合力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而对于何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社会学家和组织理论学者认为,最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应该是符合个人的目标和现状的那一种”,也就是说,符合学生个体德育目标和情况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为最好的德育社会关系网络;而对于德育的整体而言,符合高校德育目标和现状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为最好的网络。

影响德育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因素是多重的,涉及到学校的办学位置、办学水平、办学层次、行政重视程度、生源情况、社会风气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构建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的影响因素,坚持一定的原则与策略:首先,德育相关主体要强化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意识。长期以来,社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包括很多的老师与学生都有一种观念,就是认为高校德育就是思政课教育部门的事情,最多和学生管理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就所谓的“社会关系”而言,对于德育是可有可无的。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到德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德育过程中应强化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意识,并把它作为德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德育过程中要构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行为者所能动员的所有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除了行为者自身所拥有的之外,还包括与行为者存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所拥有的、能被行为者所运用的资源总和。因此,德育过程中所能动员的资源的数量,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广泛程度,“社会资源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要超过个人资源”。再次,构建良好的核心性关系网络。所谓核心性关系网络,就是对德育有重大影响的行政部门、人员等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部门和人员往往拥有较多、质量较高的资源或者资源支配能力,和他们搞好关系有利于德育获取所需的发展资源。实际上,核心性关系网络的质量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因而和他们搞好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充分调动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点对于德育的支持,也是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成功的重要策略。关系者对于高校德育的支持意愿及能被调动的程度,与“社会行动者与社会关系者的相互间的关系的强度”有密切的相关。一般地,“强关系”与“弱关系”对比,前者支持与帮助高校德育的意愿更强,后者意愿则稍弱一些。强关系者一般包括主管部门、亲戚、朋友、同学、利益直接相关者,他们的支持意愿虽然会有所差别,但是一般都愿意在自身支配的资源范围内提供帮助;弱关系则主要包括普通的熟人、不直接相关的组织等,愿意为德育提供资源的意愿相对较弱。对于强弱关系,我们除了要调动强关系的支持积极性,对于弱关系也要积极利用与调动,“因为弱关系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桥梁”,关系者之间互补性较强,对其积极利用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弱关系”强力量的情形。

三、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是社会信任。信任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人们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一般认为,信任是基于模糊的内在判断而形成的对他人的信心。人和组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绝大多数时候是很难获取做出判断所需的足够信息的,“信任通过超越可用的信息,以及把行为期待一般化(其中以内在有保证的安全感取代缺失的信息)可降低社会复杂性”,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它是人类合作互利的必需品。“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指标,决定着个人或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存量,影响着个人和组织从事互惠互利集体行为的能力,并影响着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关系网络,高校德育社会资本是处在社会关系网络这一载体当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主体间的信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质量与数量。“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社会关系者是难以为高校德育提供资源的,社会资本的生成是困难的,甚至说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缺失,高校德育本身也面临着较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构建高校德育与其他关系主体信任关系,是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所面临的的一个核心的、关键性的问题。高校德育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取整个社会的信任。“信任是一种稀缺物品:它能够自然地产生也很容易被破坏;它能够通过坚定地采用开放而且诚实的方式而形成”,高校德育要获得社会的信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外交流,采取合适的信任建设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高校德育内部的信任建设。高校德育只有做到自我信任,社会关系主体才可能信任你,因而高校德育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信任建设,特别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高校学生对于高校德育课程的信任建设。

应当承认,当前不在少数的大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存在偏颇,以功利主义的态度评判高校德育的本身,没有意识到德育对于其自身成长与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因而对于德育持有不信任甚至怀疑的态度。因此,高校德育信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课程的信任问题。二是加强高校学生与高校德育教师之间的信任建设。现实中,高校德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相对较少,沟通不畅,经常会出现教师抱怨学生、学生不信任教师的情况。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提高实效、培养相互信任的重要条件。其次,高校德育应当主动出击,主动构建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的信任关系。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自成体系,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甚少发生联系。面对时代的变迁,生活德育理念的接受,其他社会关系者更多地参与到高校德育既是一种必需,也是一种必然。高校德育部门作为德育的主导性力量,有责任统合社会关系人,构建德育合力为高校德育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德育主动出击,构建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的信任关系。张维迎认为,信任的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信誉的信任三种类型,当代社会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会越来越少,更多的基于制度与信誉的信任。社会学家福山也认为,“信任可以在一个有行为规范的、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因此,在构建信任关系中,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的规范性建设,为社会关系人的行为规范、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预期,并在实践中树立起高校德育的良好信誉,这些对于高校德育主体与社会关系人信任关系的建立有着良好的作用。另外,高校德育主体在主动构建与社会关系人的信任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人数众多的优势,利用社会关系人与学生之间基于血缘关系、后天品德信仰等个性特征的信任,壮大高校德育社会关系网络,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再次,高校德育还应当努力参与到全社会的信任建设中,为高校德育塑造良好的大环境。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主体价值多元,不同人的思想在发生着剧烈的碰撞,而社会信任赖以建立的社会制度、机制和规范并不健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信任状况并不乐观。高校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德育既受到其中的影响,又参与到社会大环境的塑造当中。大环境信任缺失对于高校德育社会信任的建立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严重影响到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往往从理论走向教材,从教材走向课堂,但是没有从课堂走向社会,对社会信任的塑造贡献甚少。高校德育应当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借用自身较好的信誉、良好的机制,把高校德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参与到社会信任的塑造当中,为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创造良好的信任机制。

四、高校德育的结构位置对于社会资本生成的影响

高校德育在社会中的结构位置影响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所谓高校德育的“结构位置”,即高校德育在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中所拥有的地位或者声望。根据林南的“地位强度命题”理论,“那些有好的社会位置的人,在获取和动员拥有好的资源的社会关系上具有优势”。与此类似,布迪厄也认为人在“体制化网络关系”中的身份能够为其带来声望,从而为其获取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象征资本提供保证。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能力,受到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在“体制化的网络关系”中身份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关系网络中拥有较好的身份、名声,或者在社会结构中占据较好位置的高校德育,在生成社会资本的时候更有优势。反之,某高校德育不为高校与社会所重视,所处的社会结构位置不好,或者在整个体系化网络中声望不佳的,则该高校的德育生成社会资本的能力就会较弱。因此可以看出,高校德育要生成更多、质量更好的社会资本,就必然需要创造条件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取较好的社会声望。高校德育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好的社会声望,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形象建设,克服高校德育的政治脸谱形象。德育政治脸谱化既有人们误解的因素,但也与高校德育自身存在密切的联系。

实际上,德育为政治服务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强调正面宣传与政治理论灌输,不大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者对社会存在的问题选择性的失明,容易给人以“高、大、空”的感觉,让人忽略了高校德育的丰富内涵,误以为高校德育就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因此,要克服高校德育的这种形象,有必要让高校德育接“地气”,即使是关于政治理念的教育,也要与国家的现实问题、学生的身边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甚至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学校内部,乃至整个社会中重塑高校德育的形象,使其获得较好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争取获得体制的稳定、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党政层面对于高校德育的重视是无可置疑的,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关于高校德育的规范性文件层出不穷。但是从文件规定到落到实处还有很大的距离,很多地方的高校德育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迹象。因此,高校德育部门除了争取政策层面的支持外,还要和学校领导做好沟通,为自身在学校结构中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力争在学校层面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再次,高校德育还要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德育所具有的价值。位置的获得在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价值判断,因此高校德育要想在社会结构中获得好的位置,并有较好的社会声望,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它价值的充分认识之上。高校德育应当通过各种形式,让全社会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作用。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