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构

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构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源,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将难以长久生存。而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还表现在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上。近年来一部分高职院校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使专业文化接近相应的职业(行业)文化,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根据职业或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文化建设更具有比较强的动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专业文化的建设,同时高职院校应将专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高职教育专业文化的涵义、建设策略与思考进行叙述,以及结合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专业文化的涵义   所谓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普通高校的专业主要是按学科分类划分的,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因此学科文化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而高职院校的专业主要是按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是专业的基础,但是职业只是社会对人们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分类,高职院校不可能从事所谓的职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就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专业文化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目前专业文化的涵义没有明确的定义论述,在比照学科文化的定义后,我将专业文化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1.强化专业特色,推动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特色发展壮大的目标而展开,在创建高水平、独具个性的专业过程中,必须同时构思专业文化同步发展之策。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始于1980年,在30多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培养出了像邓建军一样的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同时在专业建设取得了一些比较卓越的成果。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两个主要专业特色,一是“构建技能竞赛文化,促进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二是“依托区域产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在强化现有的专业特色的同时,以此推动专业文化的建设,最终达到专业的做大、做强、做精的目标。   (1)构建技能竞赛文化,促进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围绕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院特色文化,使专业技能竞赛制度化和常规化,引领专业的建设,构建技能竞赛文化。已形成“专业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技能竞赛序列。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以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学习意识、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能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近年来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别竞赛,分别在部级、省级、市级和院级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中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多项;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已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11项(另有4项在研)。在今年6月结束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我系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得“光伏发电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另外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的全国高职“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大赛中获得三个一等奖,位列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这些取得的成绩在高职院校建立了一定的声誉。技能竞赛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学校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并在本行业内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标准,校企合作获得双赢,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而企业获得了真正需要的优秀实用人才。技能大赛的一些项目也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竞赛与学校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同时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   (2)依托区域产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要形成符合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重大局观念、前瞻性思维、科学发展及创新意识等文化观念形态的倡导与构建。在建设专业结构优化、具有良好科研学术背景、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学团队时,要注重团结协作,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人才观的宣传与引导。在建设能贴近岗位技能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时,要把面向社会,立足经济发展、服务于广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精益求精的治学风格,审时度势、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等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二十大重点振兴产业与常州“一核八园”产业群的重点支持,本专业在2011年招生开设了新能源控制方向,在教学计划当中增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相关内容。也已经申报了2012年新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未来几年将向光伏发电应用技术、风力发电应用技术、LED智能照明控制技术三个方向发展。另外,争取2013年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整合的基础上开设“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方向”。   2.注重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专业系别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尽快赶上和超过企业。要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必须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专业文化的研究略显滞后,通过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对我院专业文化建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措施有:①要有专业教师进行相关职业或行业的企业文化研究;②要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人文课程,学习企业文化的内容,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的训练;③要定期选派相关人员(如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④创设职业情景,在实验室、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布置生产场景。一方面要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建设实训室,从生产、5S管理等要求进行软环境的布置,另一方面要针对岗位的关键能力加强训练;⑤应诚邀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为专业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⑥应向企业精英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企业精英对专业文化建设的书面意见和想法。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不断地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系统行为,才能实现有效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紧密合作型企业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多年,在合作中,企业的文化精神与学校的专业文化得到不断的融通,学校与企业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学校学习到了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也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p#分页标题#e#   三、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1.影响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1)优势:对专业建设的导向性作用;可以塑造和提炼专业特色;能创造专业氛围;学校领导对专业建设的高定位;企业文化建设与专业文化建设相呼应。(2)劣势:专业负责人对专业文化认识不到位;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中缺乏文化基因;考核和评价机制中没有专业文化建设要求;各专业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资源整合;对专业文化研究的力度不够;高校建设总体规划中的专业文化“休克”。(3)机会:专业建设要求提高专业文化品位;师生对专业的深厚情感;校园文化带动专业文化发展;受行业或企业文化的熏陶;专业建设新理念要求建立专业文化体系。(4)威胁:班级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师资力量有限;机构设置和课程改革承受巨大的压力;其他职业文化的崛起和发展;同类高职院校之间竞争。   2.强调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有机统一   人的因素是指参与专业文化建设的师资梯队和学生群体。它能使专业文化建设活动从无序状态中摆脱出来,正是由于人的参与,才使得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可预测性和可知性。人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物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要改变专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专业带头人(名师)和省级、部级教学团队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的专业地位。物的因素实际上是指专业文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施,例如实验设备、办公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实践基地等,特别是部级的实训实验基地或工程中心,这些物质基础就能确立专业的地位。只有加强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断夯实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保障专业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3.总体规划与系统整合的科学运作   要形成特色的专业文化,重在建设,贵在规划。专业文化建设需要经历以下发展阶段,即启蒙阶段、培育阶段、巩固阶段和特色阶段。从建设发展过程来看,首先需要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和专业发展目标、完善专业设施条件、规范专业日常管理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到长期坚持、积极推进。专业文化建设要讲究全面统筹、系统整合,科学运作、有序推进,不断提炼专业核心价值观,规范师生的专业行为。要通过开展各种专业活动,使师生统一思想,达成专业核心价值观的共识。要通过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制度等措施,规范、约束和强化专业师生的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优秀的专业文化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专业文化能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敬业是大多数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一个人无论选择何种职业,成功的关键都取决于工作态度,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决定了他在职业上的成就。热爱自己的职业是敬业的前提。构建理想的素质教育模式,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成本,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生的发展潜能循序渐进地变成现实能力。实现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样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不管他们得到什么岗位,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灵活应变的能力和独立自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素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建设者和生力军。   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基于专业文化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使学生热爱有明确职业指向的专业,憧憬自己未来的职业,通过建设优秀的专业文化,给予学生职业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这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树立学生对其认同感,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素质全面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