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范例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范文1

 

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以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教师为再现作品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也就是一种激情。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将情感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文学篇目的教学陷人一种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那么如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美,去达成与创作者的心灵共鸣呢?   一、以情激发,产生共鸣   教师先要动情,以自己的激情促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一种心灵上对文章中情与美的感悟,在感悟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对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从教多少年,都应保持火一样的激情,只有在教学中融进了自己全部的情,融进了自身对作品的美的感悟,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了这种情的感悟,那么一种健康高尚的美也就塑造于教者与学生心中了。   二、以情朗读,先声夺人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就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才能深人课文,发现和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形象美等,而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人化地渲染给学生,或用自己的激情去指导朗读,可以使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而且心灵也会得到的净化。   例如,教学《有的人》、<,你在哪缈、《沁园春•雪》等诗歌时,教师若能以自己的激情读出对鲁迅的敬佩、赞扬,读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嘲讽,读出对的深切怀念、呼唤,读出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胸怀、气势,根据不同内容.辅之以悲债的情感,低沉浑厚的语言,缓急交错的节奏,或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言,舒展的节奏读出,或配以不同风格的乐曲,均能达到先声夺人引导学生进人作品意境的作用。   当然,美之极乃情之至!朗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真情的表现如何。因为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专业功底,需要较高的技巧。   三、以情鉴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氖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使学生步人美境之中,尽情地投人,全身心地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写春草,描绘得细,写它旺盛的生命力—“钻”,写它的色彩—“绿绿的”,写它的质感—“嫩嫩的”,“软绵绵的”,写它的覆盖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乐,写风的助兴。这样细笔描绘,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目所睹和身历其境之感。写春花,描绘得立体。先写树上的繁花似绵,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写春风的柔和,继而由“风”的“抚摸”引出泥土的气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鸟的呼朋引伴,引出轻风流水的声音,引出牧童短笛的燎亮声,重点描绘声音,鸟鸣声、轻风流水声、短笛燎亮声应和着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写春雨,抓住“细”和“密”表现春雨的特征。写雨的形态后,写雨中景色—雨中云、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绿绿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沐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把“青”直送到你眼前。写人寥寥几笔,写出地域、情态、思想、着重在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满了活力,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是不易。而朱自清先生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教师若从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以情鉴赏,必能使学生领会文章真谛。   四、以情感知,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作品的美学意味也并不是一目了然,垂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例如《社戏》一文,鲁迅先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最后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实际上,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好在哪里?仔细分析原来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看戏、吃豆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那夜的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恋,从而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p#分页标题#e#   再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用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然而联系全文,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深刻含意: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可猜测没有确凿的消息,掌柜只在结账时提起过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人。人们根本不过间孔乙己的死活。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而这种悲剧也是必然的。   五、以情写作,体味美感。   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除了在表现美、鉴赏美中加以实践升华之外,也还包括着创造美的实践。这就需要教者本身要有创作的激情,用这种激情鼓荡学生写作的热情,从中感悟到一种创作的美。否则,审美教育只能被识为一种假大空并束之高阁的花瓶而已。   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的旋律,学生学文章、写文章都是一种心灵的感悟,而这种心灵的感悟是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启动、去激发,“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可夫语)。   总之,语文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个语文老师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把审美教育科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挖掘一切美的因素,与学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文学作品范文2

英国的茶文化,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在世界茶文化中享有盛誉。以茶文化见长的英国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本文就针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展现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英国人;文学作品;茶文化

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众多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领略到茶文化的精彩,看到有关茶文化的描述。从精美的茶具,到精致的茶点,再到盛大的茶会,这些描写无不体现着英国人对美好、精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所钟爱的一切的坚持。研究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

1英国茶文化概述

英国最初接触茶叶,要得益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加入英国皇室,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茶叶带入了英国,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在18世纪之后,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晚餐则需要在八点以后进行丰富的晚餐。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并喝茶,这个行为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进而推广普及出去,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接着又在礼仪逐渐盛行,并且也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茶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比如牛奶、糖等,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差异十分显著,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适于保存,英国四面环海,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而红茶性暖,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2英国茶文化形式

在英国,有多种茶文化形式。这些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内涵,也提升了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当然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对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进行几点分析:

2.1英国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是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有“床头茶”,即清晨睁眼就可以喝的茶,具补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还有一种早餐时喝的茶即breakfasttea,英国人把早餐看的尤为最重要,把在早餐时喝上一口清新浓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种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红茶为主,正统早餐茶要精选阿萨姆、斯里兰卡和盛产红茶的肯尼亚等地的优质红茶,加入牛奶精心烹制后会有一种特有的浓郁可口和清香;当然也有一些以中国茶为主茶的伯爵茶类。

2.2英式上午茶

英国人很会享受生活,工作再忙也会在中午抽出时间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会,称“公休茶”morningtea。但是因为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英国人把饮茶程序简单化了,因此上午茶的饮用也变的简单化。正因为这样的化繁为简,也把英国的上午茶习惯显得更为神秘而不为外人所知。而英国人调节工作与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来一杯上午茶。

2.3英式下午茶

所谓的英式下午茶,不仅仅是英国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更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世纪,而到19世纪末才真正流行起来,那时一般来说喝茶都是英国贵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晚上八点左右进餐。开始只是配甜点用来下午充饥,到最后随着时间演变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社交文化。正统的英式下午茶又分为Hightea和Lowtea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上流阶级贵族下午茶,而前者则适合广大普通群众。英式下午茶在英国承载着英国的文化,象征着英国典型的生活方式。

2.4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tea、临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dinnertea;下午六点以后的饮茶时间统称为晚茶,因为用茶时间较晚,还会在甜点之外搭配肉类。晚餐茶是为了增加交流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多为不加牛奶的红茶,如格雷伯爵茶。开始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会。

3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

英国的茶文化历史已有几百年,可以说时间不短,但其对英国的影响程度也远远超于茶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英国茶的文化早就与英国文学相结合,并最终融合成为一种英国文化中具有标识性的文化。茶在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里其实早已缺一不可,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增强文学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茶文化,文学作品和茶文化两者在英国是密不可分的。

3.1茶“赞”诗

自茶走进英国就使其与诗歌结了不解之缘。英国诗人把茶当做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之源,茶不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还赋予他们的无数的创作主体的灵感。英国传记家包斯威尔曾把黑里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来比喻,最早期古希腊神话中黑里孔山便是可以激发诗人灵感来源的象征,在英国人还在以咖啡等饮品为主的时候,就有以咖啡和茶进行对比的诗句。以茶为写作素材的诗人有很多,也写出了很多以茶赞诗为主的著名作品。《论茶》是英国的第一首赞茶诗,由诗人埃德蒙•沃勒著于1663年。《论茶》中不仅赞美了茶,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妆中出现,因此对当时的王后表达了祝福。既能用茶寄乡情,茶叶又因是绿色带有祥瑞的美好寓意,因那时的茶极为稀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一首首以茶为主体影响英国诗歌创作的赞茶诗也随着诗人泰勒、文学家邓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波蒲等纷纷流传于世,反过来诗歌也使茶的文化历史得到了记载。沃勒在《论茶》的内容就已表现出茶在当时的英国还是极为少见的,《茶诗》的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作用。

3.2散文与茶

作家观察与精心描述使茶与散文相结合,借以茶拟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用细致的描写来抒发对茶的赞美;通过叙述表达人们对茶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用积累的制茶、品茶的经验来描述茶的调制过程。1946年英国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详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骤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壶的预热,泡茶后的搅拌方式,甚至对于茶具的形状都有记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时茶和牛奶哪个先放的问题,在当时还引起过小的争论潮。作者用文章表达钟情于茶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在当时社会中对茶的讲究与喜爱。

3.3茶同小说

在英国茶不止受诗人、散文家的喜爱,也受到了小说作家们的荣宠。《维莱特》为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著,在文中详细的描写了下午茶对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其创作的部分来源都以茶为主。以女作家凯瑟琳短篇小说《一杯茶》为代表的作品,还对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如何举办下午茶作了详细的描写。以简•奥斯丁为例,她从来不会吝啬在作品中描绘自己对茶的热爱。当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国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中,范妮•达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并说这套茶具是房价的两倍。这里的范妮•达什伍德与婆婆都是女性,她们舍得花费如此高的价格购买茶具,恰恰说明了英国女性对茶的喜爱,以及对茶具的重视。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英国女性对茶具的重视,还有很多对茶具美轮美奂外形的描写。在英国,饮茶不单单是英国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诺桑觉寺》中,主角凯瑟琳旅行回来之后,看着墨兰太太为自己沏茶,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将英国女性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豪华茶具、茶勺的描写非常细致。比如茶具上绘制花卉团、杯子镶嵌金边等等,从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现了英国女性对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借由茶文学作品中女性与茶的描绘,展现了英国女性独立、清高、严肃以及保守的性格。这些也是英国人一直遵循的文化传统,成为他们生活的规律以及文化的基础。英国人应为爱茶,进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品茶,更多的是为了享受那种自由、轻松、舒适的氛围,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轮美奂、协调细腻的,从中也体现了英国女性不媚俗的高贵特征。以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作的《卖花女》中,对伊莉莎与下午茶会之间的对比进行了鲜明的描绘,虽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装和打扮,并且也在茶会中展现出了高贵的气质,但是她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她与人们交流的时候,在语句上并没有出现错误,但是她的行为和话语过于做作,却让她的本性暴露出来,伊莉莎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上层社会的茶会中,其本身的喜好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式样的创作安排,虽然是为了展现贵族阶级的虚伪,但是也从侧面表现了英茶文化中对女性教养、利益的看重。另外,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人的画像》这部作品,通过饮茶,或者是茶的描写,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钟爱饮茶,对饮茶仪式要十分重视。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对主人公是上层社会淑女的这个客观事实进行了完美展现。

结束语

在英国,茶文化早已渗透至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有关英国人饮茶文化的描述,通过对日常饮茶的描写,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讲究品味的价值观,同时,在英国的文学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英国人的茶具也十分精致、考究,这又体现了英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陈志新 张云岗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5):12-15.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8):35-36.

[3]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78-80.

文学作品范文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鉴赏美的情趣,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因此,美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育修养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其根本而言,是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高科技的时代新人。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包括美育;开展美育在文学作品中的教学,教师就不能不具备必要的美育修养,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必要的美育修养,才可能在实践中落实美育的任务。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提高课文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丰富自身的美育修养,进而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课文,创造美的情境,提高美的教学效果。   美育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起着巨大作用,这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的关系都可以看出。   从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来看,美育较一般的道德说教更具体、更生动、更易为人所接受。例如教学《土地》一文,教师可先带领同学诵读激情充沛的段落,然后,有表情地复述课文,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品味其审美价值。这样,作者对土地的热爱,认识土地与人类产生的直接关系,从而对劳动者真情的歌颂与赞美,就会在学生心灵的深处激起感情的浪花,道德教育也就自然寓于其中了。   从美育对智育的作用来看,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见美育与智育是“相辅而行”的。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它本身就包括了观察、联想、想象、评判等智力因素。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智育与美育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课文《一件小事》、《项链》、《失街亭》、《变色龙》等都是美育与智育的优秀教材。在学生受到审美情感陶冶的基础上,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车夫还是“我”?《项链》中的路瓦裁夫人是否值得同情?谁承担失街亭的责任?别里科夫是旧制度秩序的代表,沙皇统治的忠实追随者吗?学生面对这样一些有争议而又有趣的问题,通过反复热烈地讨论,不仅使审美感受更深刻,同时也使求异思维受到良好的锻炼。   美育之所以适合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原因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方式。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来打动人心,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屈原的悲天悯人、祥林嫂的善良凄苦、阿Q的精神胜利、水生的机智勇敢、林红的坚贞不屈、路瓦裁夫人的追求虚荣、夏洛克的贪婪狠毒、窦娥的感天动地等,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个性特征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对这些形象的审美感知与评价,将深刻地启迪学生认识什么是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当然,审美创造是非常复杂的,它建立在审美感受、欣赏、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要创造美,还必须懂得美的规律、形态、表现美的方法,掌握必要的美的艺术知识,并有目的、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经验。这样,对美的创造才能由必然王国进人自由王国。   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的创造能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本质力量所能达到的程度为依据去创造美。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条件各异,审美创造能力也就存在差异。   就是水平相似的学生,在审美创造上也各有千秋。   美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人人的心灵的,感知美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审美能力的核心。人们对美的感知又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它虽侧重于感性直观,但必然积淀着一定的理性思维因素,因而人们对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就只有与情感体验、想象、认识和心理功能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审美判断的艺术欣赏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教育呢?则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在接受、正确理解、评价和创造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形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文学作品的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在教学活动和审美教育活动之间,鱼水相交,密不可分。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段话简明地说明了美与客观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乃至一篇篇优秀的课文的特殊关系。因此,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文学教学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教学美育的实现,和教材的性质与研究对象是分不开的。在课文中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作者通过美的语言、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意境。在这些课文中,几乎包容了美的各种范畴。例如:《苏州园林》的优美、《长江三峡》的壮丽、((松树风格》的崇高、《威尼斯商人》的滑稽、《杨修之死》的悲剧、《白毛女》的大团圆结局等均各具特色。课文中的名篇佳作,还体现了多样的美学风格,如白居易《忆江南》的柔和、《荷塘月色》的淡雅、《小桔灯》的隽永、《花城》的华丽,以及体现在柳永、李清照词中的婉约,苏轼、辛弃疾词中的豪放等风格,在课文中都有所体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原课文的欣赏者,即审美主体,又是学生的欣赏对象,即审美客体。作为审美主体,他必须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实践,对课文的美进行再创造,用富有魅力的方式,积极地实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不仅要善于传授美感,还要善于创造使学生易于接受、能引起美感的“情境”,使师生之间自然地形成一种能引起知识、情绪和情感交流的“审美关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用审美的眼光来看,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感,从而萌生出一种创造美的欲望,这正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产生的一种美感效应。#p#分页标题#e#   我们再从第二课堂来看,也包容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我们一旦接通了课内课外美的电流,就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情操,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比如:通过欣赏名著、电影、电视、文艺表演、参加诗歌朗诵会、故事讲演会、参观名胜古迹、参加书法比赛、写作比赛、与边防前线战士通信等等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美感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满足,还会不断产生创造美的意愿。上述诸方面还雄辩地说明:教学与美育乃是鱼水相依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特别注意社会美。社会美包含了人性美、人格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等方面的内容。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样就把人性美和人格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保尔•柯察金有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就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又如课文中夏明翰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贫贱不移、白求恩专门利人等等,都为伦理美学写下了行为美的篇章。历代文学艺术家,都是环境美的追求者。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是王维笔下山间的幽静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飞瀑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杨万里笔下的六月西湖美。课文中描写环境美的佳作还有很多,认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领略祖国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   从古至今,有许多优秀的文学名篇,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这是因为文学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就对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有一种设身处地的非同一般的特有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文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才把握了这种不同于一般的独特性。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独特的艺术感受,才算抓住了课文显著的美学特征。如秦牧的散文《花城》,以优美凝练的词语,描绘了“十里花街”的绚丽图画,其独特的艺术感受是通过三方面来表现的: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美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是美要靠斗争去创造。以上三方面,就是作者独特的艺术感受。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坚持不懈地用美学观点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就会使自己长期沐浴在美的阳光下,在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中,逐渐深化自己的审美观,陶冶自己高尚的、逐渐稳固的审美情操。这样,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追求、创造美,从而焕发出捍卫美好世界、建设美好祖国、献身美好未来的巨大能量。   教师必须具有美的职业情感,必须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只有这样,在备课时,才能为课文中的美感因素所陶醉,充当好审美主体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才能把教师看作一个有吸引力的审美客体,在教师的启发下,痴情地受到美的感染。   教师要成为一个美的使者,必须全面加强美的修养。从文学教学角度讲,应特别注意美的感受能力的修养,美的鉴赏能力的修养和美的表达能力的修养。教师要把自己在钻研教材中所获得的感受、美的鉴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自身必须加强美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修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做到精练、准确、生动形象、感情充沛,才能用美的语言吸引住学生。从书面表达能力来看,教师要教育学生写出各种新美如画的作文,自己先要练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的基本功,亲自体会一下写作的甘苦。教师还应该不断加强撰写各种教研论文,教学科研论著(包括美育方面的著作)的修养。这样,也才能使自己的审美能力、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更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中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精神品格,崇高的道德风尚。教材中那些独具个性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他们那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对党、对革命、对祖国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将永远鼓舞学生们在现代化的大业中奋勇前进。为了适应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文学作品范文4

【关键词】古代文学;贞妇形象;共同特征;原因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女性形象,如美女、才女、妓女、贤妻、良母、孝妇等,贞妇形象也是其中的一支。这类形象不是单一化、片面化地呈现于作品中,而是具有多重内涵具有典型意义。探其分类,贞妇形象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一)守节不嫁的节妇

《古列女传•译注》(贞顺篇)中译载,梁国寡妇高行自丈夫死后决心守寡不再改嫁,面对梁王的求娶,其言曰:“妾闻妇人之义,一往而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关汉卿杂剧作品《窦娥冤》中,窦娥自嫁入蔡婆婆家后操持家务,在张驴儿父子强迫时以命反抗拒绝改嫁。《白玉娘忍苦成夫》所记述的白玉娘自丈夫程万里远去后被卖做他妇,但坚守贞节。总观高行、窦娥、白玉娘三人,她们有的是寡妇,有的是丈夫远去杳无音讯,但三人均体现了古代女子的贞节,表现出“从一而终”的特性。以三人为代表的这类女性形象,即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贞妇形象的第一大类——节妇。

(二)决绝殉葬的贞女

贞妇形象的第一类“节妇”是立足于女子已嫁为他妇但未有夫妻之实,或者是与丈夫已有夫妻之实的寡妇而言,与此对应的是与男方虽有婚约但尚未结合的贞女。《张廷秀逃生救父》中王玉姐本被许配给了张廷秀,但张廷秀遭赵昂夫妇陷害被赶出王家,毫不知情的玉姐以为廷秀已死,在众人沉睡之际自尽以示清白。这类女性在自己的未婚夫离世、重病或远去他乡后不改气节,未婚夫即是夫,为其守节在她们心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死守节乃是常态。因此,我们可将这类女性形象归纳为贞妇群体中的”贞女”。

(三)拒辱致死的烈女烈妇

贞妇形象中的“节妇”与“贞女”重在她们的“贞”与“节”,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第三类贞妇形象,乃是强调女性的刚烈。这类女性面对他人的侮辱以生命作为清白之证,为了气节决绝赴死。她们既有着前两类贞妇身上共存的贞节之气,又有着更为刚烈的决心。朱多福既是一个贞女,也是一个具有典型性意义的烈妇。她在陈多寿决意自尽后,同服砒霜为夫殉葬,其死亡主要是一种殉节而非单纯的殉情。《秋胡戏妻》中的罗梅英发觉调戏自己的男子是丈夫后,倍感屈辱,“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竟投河自尽以示清白。这类女子即是贞妇形象中的第三类——烈女、烈妇。

二、古代文学中贞妇形象的共同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中刻画的诸多贞妇形象,她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些共同点传达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必然的人物性格。第一,贞妇形象与中国封建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其个体生命受制于伦理道德。“贞妇不淫乱是古代社会妇女极为重要的道德要求,而不贞节被视为最大的恶德”。罗梅英、王玉姐、白玉娘等人在面临侮辱与男性肉体接触时,第一反应是以死反抗,绝不委身,因为伦理道德提醒着她们,女子守节才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正确做法。第二,贞妇形象围绕丈夫中心而生活。不同的个人遭遇及时代环境下,她们的生活大多不是为了实现个体价值,也无关个体自由,而是把丈夫当做了自己生命的全部,自己存在的意义取决于丈夫。朱多福尚未嫁给陈多寿时,便发出“生为陈家妇,死为陈家鬼”的贞言。第三,贞妇群体的言行举止趋于自觉化、自主化。贞妇形象发展至元明清时期,这一趋向已十分明显。“以死守节”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行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已经完全内化于贞妇内心。最终呈现在文本中的,即是各类刚烈决绝的“贞节之气”。由上述分析可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在道德、生活及行为上存在十分明显的相似性。有关学者将其总结为生命的道德化、生活的异己化、行为的自觉性,这三大特征高度概括了贞妇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类同性。

三、古代文学中贞妇形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究析

(一)主观原因

贞妇是女性群体中的典型一支,其产生与女性自身紧密相关。女性个人自身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影响了贞妇形象的产生。黎庄夫人以“妇人之道,壹而已矣”为准则;贞姜牢记“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已”,最终被水冲走;高行“一往而不改”,持刃割鼻;王玉姐誓不偷生改节,悬梁自缢。以今人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这些贞妇形象,我们可看到其思想行为上体现着死守规则不知变通、做无谓牺牲的局限性,“从一而终”像是阻碍她们探寻外部世界的大山,不可逾越。不可否认的是,结合这些贞妇生存的时代背景与舆论环境,其言行是高尚而令人敬佩的,其“贞节之气”让后人赞叹,后人亦能理解贞妇群体以死守节的刚烈行为。但辩证看待,此种刚烈确实体现出她们思想上存在的封闭性与固定性,死守规范对应的是一个较为悲剧的人生。贞妇形象自然而然地随着女子刚烈、决绝、主观化的守节言行产生、发展并日益壮大。

(二)客观原因

女性个体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是影响贞妇形象产生的主观原因。究其客观原因,源于外界与他人。第一,男性立场下的男性对女性的贞节认知影响了贞妇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总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贞妇形象,她们大多出自男性作家的创作。创作者笔下的贞妇形象实质上是他自身的认知体现,寄托了创作者心中应有的女性模样。第二,社会封建伦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女性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女性个体思想的封闭性与固定性,还是广大社会男性对女性贞节的普遍与主流认知,它们最终都是由社会封建伦理环境孕育的,最终都指向社会封建伦理环境这一大的中心。书云:“忠臣不可事两国,烈女不可更二夫。故一与之醮,终身不移。男可重婚,女无二适,故艰难苦节谓之贞,慷慨捐生谓之烈。”“女子不可事二夫”的伦理纲常是衡量女子贞烈的一大重要标尺。“三从四德”的儒家伦理道德观让贞妇形象的产生发展有了理论依托与舆论环境。贞妇形象是“封建伦理的艺术祭品”,社会规范与社会认可是女性心中的标杆。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中的贞妇形象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既与女性自身的思想言行有关,也与社会中男性眼光和各种伦理环境的禁锢密不可分。结合女性生存环境与舆论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环境与道德规范对于贞妇形象的产生发展占据更大比重,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

四、结语

文学作品范文5

 

一、玩笑话语,英语称为Banter,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际形式。它能营造愉悦气氛,缓解紧张压力,润滑社会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语言趣味性的增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此作出的研究较少,仅有Leech对其作过简要介绍。Leech(1983:144)对玩笑原则的界定是:“为了显示与听话人H志趣相投,说话人说出某种事情:①明显不真实;②明显对H不礼貌。此类话语将导致如下理解:S的话对H是不礼貌的,因此显然是不真实的,所以,S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对H是礼貌的,因而是真实的。”其后,Leech(2005)对其稍有提及,但未深入阐述。Leech(2005)认为玩笑话语在表层结构上具有攻击性,但其在深层结构上意欲维持友谊。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语用视角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却忽略了文学语言。事实上,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其语言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语用视角,对文学作品中的玩笑话语予以探讨。   二、玩笑话语的产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人们总要进行言语交际活动,传递某种意图。任何言谈或其他形式的交际,其终极目标就是交际的成功。   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交际效果,因此,玩笑话语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语言交际形式,一种建构友谊的交际策略,备受人们的青睐。   1•S的意图取向玩笑话语的内容包含两部分:信息意图(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隐含意义)。从字面意义看,玩笑话语具有攻击性,羞辱性,威胁H的形象,损害H的面子,从而引起H的不快和恼怒,进而终止交际。这类话语往往表面上极其不礼貌,压抑H愉悦心理的释放,看似让人难以接受。然而,S正是意欲借此传达友好、喜爱的意愿,表现与H的亲密关系。在S看来,他对H说如此无礼的话语,是由于他们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所至。S欲以独特的话语方式,来突显自己的特殊,用以维持并促进与H的亲情、友情,展示双方的亲密关系,强化双方属于同一社会集团的归属意识。   Brown&Levinson(1978)认为礼貌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其在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即通过采取某种语言策略达到给交际各方都留面子的目的。玩笑话语可以理解为S最终无意冒犯H,表达的是一种局限于表层结构的不礼貌,其在深层结构上是礼貌的。故Goffman(1971:38)称此类话语为“虚位冒犯”(virtualoffense),而Culppeper(1996:352)则称其为“假装的不礼貌”(mockimpoliteness)。因而,玩笑话语传递的信息意图是次要的,交际意图才是首要的。在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的使用不仅能映射S与H的集团内关系,还可以折射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下例引自电视剧《亮剑》第三十五集,是李云龙与赵刚的一段对话。   (1)(李与赵是生死之交的老战友,后来,赵调离了李所在部队。多年后,李去看望赵。)   李:老赵!老赵!   赵:老李!   李:(俩人拥抱)你这狗日的,想死我了!   赵:真是想死我了!   此例中,“你这狗日的”为典型的玩笑话语,其信息意图为李咒骂赵,然而,其交际意图却为表达友好、亲近之意。见到老战友,一句咒骂语唤起了曾经同生死,共患难的兵戎生涯,尽管年岁已久,感情依然如故。此话语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李当时的激动、兴奋之情,也折射出李的耿直与豪爽。   2.玩笑话语的制约因素   玩笑话语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交际环境,促进双方的感情,因而,其使用频率较高。但是,我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使用它。玩笑话语如同一把双刃剑,H如能将其理解为开玩笑,则能比非玩笑话语表达更多的亲情。但是,如果玩笑话语被误解,就会导致交际失败,损害双方关系,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因而,为了避免产生误解,S在使用玩笑话语时,应对语境加以考虑。在本文,我们将语境理解为与交际相关的主客观的、表现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知识集合。   (1)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主要指交际者对语言系统知识的把握能力,表现为交际者的语言知识水平和对上下文的了解。它以内隐的方式存在,影响着S的表达和H的理解。首先,交际双方须有共同的语言,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清楚地听懂对方的话语,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其次,语言语境还包括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交际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参与者不断产生话语,每一话语都传递着新信息,因此,S在使用玩笑话语之前,应对上文有所了解。试看例(2),引自《傲慢与偏见》中Bennet夫人和Bennet先生的一段对话。   (2)Mrs.Bennet:I m sick ofMr.Bingley.  Mr.Bennet:I msorryto hearthat,butwhy   did not you tell me so before? If I had known   as muchthismorning I certainlywould nothave   called on him.It is very unlucky;but as I have   actually paid the visit,we cannot escape the   acquaintance now.   Mrs.Bennet:How good it was in you,my   dearMr.Bennet.   Bennet先生明白妻子并不是真的讨厌Bingley,   相反,她还迫切希望其娶他们的女儿。而且,他也很   清楚,若告诉妻子已造访Bingley,妻子定会大喜。但是,他并不是十分激动地告诉妻子这一消息,而是故作嗔怪,采用低调陈述。此话语更增强了其表达效果,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映射出Bennet先生的幽默与睿智。Bennet夫人在第三话轮中的话也为玩笑话语,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对其作分析。   (2)非语言语境   非语言语境指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因素,它包括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和相互知识。背景知识是指对客观世界的一般了解及对交际双方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了解。情景知识是指对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知识的了解,它包括某一次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社会距离和相对权势等。相互知识在这里主要是指S具备的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及对H的性格、喜好及其忌讳之事与话语等的了解。S不仅自己要具备这种知识,而且还要知道H也具备这种共有知识,并且明白H知道自己具备这种知识。#p#分页标题#e#   一般而言,玩笑话语因其逗乐性和表面上的攻击性较多出现在非正式场合,如家人聊天,朋友聚会等;它在正式场合中的使用频率则较低,如商务洽谈、政治会晤等。其次,如果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近,关系亲密,彼此都十分了解(如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情人之间、夫妻之间),玩笑话语的出现频率较大;如果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远,彼此生疏,玩笑话语则常因其不适合而很少出现,如我们很少跟一个陌生人开玩笑。再次,如果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比较均衡,即双方的地位(如年龄、职位等)相近,玩笑话语的产出则多。当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悬殊较大,且S的地位高于H,玩笑话语的使用频率仍然较高;但是,如果H的地位高于S,玩笑话语则因其不适宜而较少出现。试看例(3),引自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第二十集。   (3)(东方闻英领杨庭辉司令找姜大牙)   姜:你这个坏妮子,不通报一声就把首长带来了,这不是存心害我挨批吗?(东方笑而不语)杨:你在捣什么鬼呢?姜:报告首长,没有捣鬼,我在冲相片。   杨(笑):你这只土得掉渣的麒麟山老鳖还会孵洋蛋了。   在这一对话中,姜在第一话轮中及杨在第二、四话轮中说的话都属玩笑话语。姜是大队长,东方是政委,俩人社会距离近,相对权势均衡,故其理解姜的玩笑话语。杨和姜是首长和部下的关系。杨的官职、年龄高于姜,且此次会面在非正式场合,因而,杨使用玩笑话语而姜没有。此话语也折射出杨对姜的关爱和欣赏之情。   三、玩笑话语的理解机制   本文前部分从S的角度阐述了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制约因素,然而,如果H不能很好地领悟其玩笑意味,玩笑话语就不成其为玩笑话语,其交际活动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聚集于H揣测玩笑话语时的心理过程,并运用关联理论(以下简称RT)和概念整合理论(以下简称CI)对其进行阐释。   1•RT和CI的理论概要及其互补性   RT是Sperber&Wilson在Grice的CP的基础上,依据J•A•Fodor的认知理论提出来的。RT把语言交际活动视为一个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语言交际活动传递的是S的交际意图,而不仅仅是信息意图。   也就是说,S在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他更要向H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因而,Sperber&Wilson(1986:158)得出了人类交际活动的总原则—关联原则:任何明显性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他们认为,对话语的理解是将其语境化的过程,即将话语的明示信息与相关的语境假设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RT以省力原则为基础,在正常的语言交际中,H总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力图以适当的投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H在找到自认为最适合的解释时,就会停止推理;但是,当他作出的解释在语境中未能满足其相关期待时,就会启动新一轮的语境假设,进行进一步的演绎推理,直到满足其相关期待为止。因而,H在理解话语时,先寻找最可及的语境假设,结合S明示的信息进行演绎推理,尽量使推导出的结论接近S的交际意图。Sperber&Wilson(1986:23)指出:“交际的成功不在于H识别话语的语言意义,而是在于其从话语中推导出S的‘意义’。”由此可见,推理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CI是Fauconnier&Turner(1994;1998)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   Fauconnier&Turner(1994)把话语的意义构建看作是通过激活两个或多个空间并对其进行合成以产生新空间及形成新概念的心理认知过程。因而,我们之所以能理解言语就在于我们具有跨越时空的联想能力和复合多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的能力。CI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解读言语时各心理空间的建立,彼此的映射与合成机制的认知运作。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以及一个共有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共有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新显结构,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可能具有两个以上,或甚至更多的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整合的结果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新的整合网络的输入空间,这就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各个合成空间相互联系的概念整合网络。   毋庸置疑,关联和推理是日常会话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带有普遍性,它们对玩笑话语理解机制的阐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单单是关联和推理不足以解释言语交际中心理操作的全过程。RT只提供了语用的总原则,没有具体演示概念的映射和复合过程,仅停留于阐释抽象的语用推理原则和规律上,未能给出一套具体分析概念聚合的理论方法。RT对所有类型话语的理解过程都只进行线性处理,还不够细致。因而,RT需要CI来把其所阐释的语用推理原理明示化、形式化和精确化。其次,推理只是玩笑话语理解中的一个工作过程,其结果尚未确定。   惟有当H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由不同框架合成的空间,才能对玩笑话语做出正确的理解。当然,CI的解释模式也存有一些局限性。首先,CI仅具有局部的阐释力,而RT具有普遍的阐释力。因此,我们应把CI纳入RT的系统中,进行拓展,从显性空间信息和隐性空间信息的复合来看待语用推理过程,以增强其阐释力。其次,在很多情况下,理解一个事件需要输入多个心理空间,如何确定这些心理空间及其间的联系,究竟需要启动、映射哪些明示空间中的概念和隐性空间的语境假设。根据RT,言语者在交际时往往启动最相关的语境假设,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CI尚需要RT来完善。因此,我们可以把RT和CI结合起来对玩笑话语的理解机制进行阐释。   2•玩笑话语的理解机制   我们将玩笑话语、语境、关联、推理、空间冲突、空间转接、概念整合和新显接构结合在一起,我们对这一模型作如下阐释。这一理解过程可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玩笑话语命题意义的理解。输入话语命题意义时,依据最大关联原则,H寻找最可及的语境假设,即H最先想到的语境假设,包括背景知识(如我们在交际时自觉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等。H进而对其进行整合,发现两个空间不协调,相互冲突,由此得出自己的释义不正确,需对话语作出新的思考和理解。玩笑话语在字面上具有攻击性、羞辱性,与我们在交际中常被激活的假设和观点相冲突(如待人礼貌等),因而,H可能会产生惊愕、诧异、失望、羞怒等消极心理。第二阶段为H消除冲突,实现对玩笑话语的成功理解。当H发现两个空间相冲突时,以之前推断出的结论为基础,进行空间转接,且重新输入一个新的空间,即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其包括交际时的情景知识、相互知识、S说话时附有的体态语等。H将之前得出的结论与新的语境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推理:S的话语是不礼貌的,损害了我的面子,S也知道这种话会伤害我,但他仍然发出,一定有其他原因,而且我与S是好朋友,我没有冒犯或伤害过他,因此,S没有理由攻击我。H进而进行概念整合,最终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合成空间,获取新显结构,即对玩笑话语作出的理解与S欲传达的交际意图基本相吻合,以实现最佳关联。此时,H会发现他的整合结论与其最初的结论不一致,其间产生的反差以及对S友好意愿的成功理解让他产生心灵愉悦。在这一心理过程中,关联是前提,是维系玩笑话语和语境的纽带;语境是基础,是制约因素;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重要因素,贯穿整个心理过程;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起过渡作用;通过概念整合获取的新显结构是H成功理解玩笑话语的标志。我们举例说明这一模型在实际交际中的运作。例(4)引自小说《血色浪漫》第三章。#p#分页标题#e#   (4)(听完钟跃民对《船歌》的赏析后,众人对其进行评价)周晓白:“血色浪漫?说得好,很像咱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跃民,我没想到你还有诗人气质。”袁军(夸张地张大了嘴):“诗人?我说周晓白,别捧啦,再捧就有点肉麻了,你不觉得太抬举他了?他是诗人?世界上有天天带着菜刀出门的诗人么?”钟跃民:“去你妈的,你丫找抽呢?”袁军:“听听,终于露出狰狞面目了吧?这就是诗人?”周晓白:“跃民,你怎么又骂人?一点儿也不经夸。”钟跃民:“骂他?我还要抽他呢,这孙子嘴欠……”(两人笑骂着滚做一团)袁在第二话轮中说的话,是对钟的评价,但其字面意义为贬损钟。钟在理解这一话语时,首先输入命题意义及最先想到的语境假设,即,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袁的话却与之冲突,明显地不礼貌。钟就进行空间转接,且输入新的语境知识,如情景知识、相互知识及袁说话时夸张的表情,进行推理:袁的话语明显不礼貌,损伤了我的面子,而他明知如此仍然发出,定有他意;且袁和我是从小玩到大,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兄弟,因而他不可能当众贬损我,由此可推断出他表达的不礼貌是不真实的。通过整合,从而得出新显结构:袁的话语是在开玩笑,表明我们关系密切,不必彼此礼貌,这样的玩笑话语更会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因而,我也可以对他回以相应的玩笑话语。玩笑话语同时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际双方的角色可相互转换。在这里,钟就从玩笑话语的H转换为S,而袁则由玩笑话语的S转换为H。袁也需启动相关的语境,对钟的玩笑话语“去你妈的,你丫找抽呢?”进行推理与概念整合,作出理解,并给以相应的回应。袁和钟在第四、六话轮中说出的话都属于玩笑话语,我们就不对其理解过程一一阐述。从以上话语,我们可以看出钟是一个集血性与浪漫于一体的复杂人物性格。一方面,他拥有流氓的劣质,会骂人,经常和别人打打杀杀;另一方面,他对文学、音乐有着极高的修养。   此外,这些玩笑话语还增强了文学语言的趣味性。   与此类似的玩笑话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听到。   四、结 语   玩笑话语是文学作品里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重要交际形式,有着很大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其产出和理解机制进行了阐述。无论是玩笑话语的产出还是对其理解都受制于语境。本文利用RT与CI的互补性对其理解机制进行了阐述。其中关联是前提,语境是制约因素,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推理贯穿了全过程。而且,H需要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概念整合,借以确定其推理与S的意图相吻合,才能获得最终结论,即新显结构,从而实现对玩笑话语的正确理解。这一课题还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对此,我们希望日后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文学作品范文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文学作品范文7

学会如何接受挫折,面对困境,既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也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人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一路颠簸与反复的条件下艰难前行的代表,中国的近现代史发展虽然有屈辱、有妥协,但这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渐进过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演进,现代文学所代表的时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以其穿透时代的能力教会中学生如何在面对困境时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教材是他们较早接触到的优秀文学文选。中学生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自觉或不自觉所学习到的东西,将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行为导向作用。作为如此重要的文学读本,语文教科书不但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养成和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的使命,还承载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它是学生接触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现代文学的作品,无论是经作者虚构出来的小说,还是直接抒情的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侧面感知那一个时代的温度,培养爱国主义热情,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鲁迅先生为正义的呐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雨巷里撑着油纸伞徘徊的姑娘;湘西古城里为爱情而困扰的翠翠;橘子洲头的革命青年;荷塘月色下的爱国学者……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活跃在教科书上,作者们的真情实感荡漾在字里行间,这些作品教会我们体验时代的美与丑,在感悟祖国美好景致的同时,激发出学生满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文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体现人文情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必然在教学和学生们的理解中熠熠闪光。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代文学作品大都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选入课本的作品更是语句经典、逻辑严谨,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好的范本。通过阅读优秀现代文学作品,体会作者认识事物和表情达意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得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文本的表现力。简单说来,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分析和评价。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时间来使它形成。现代文学作品其本身无论在写作手法上还是情感抒发上,都能明确地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且现代文学小说曲折的情节,散文优美的语言和诗歌蕴含的深情,都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喜欢阅读中学会阅读。由此看来,现代文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文学作品范文8

关键词: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法律意识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在我国迅速兴起,网络文学产业规模也愈来愈庞大,利用手机或电脑来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的方式日渐普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因此,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一、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一)网络文学著作权易受到侵犯

首先,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文学形式,一般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网络用户不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甚至不必经过著作权人的允许,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意复制和传播文学作品,轻而易举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如果有人恶意侵权的话,著作权人也很难阻止,这就导致网络文学作品的专有性较弱。其次,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媒介不再单一,表现形式也各式各样。随着作品的大范围、多次数的传播,再加上很多作者利用化名或者匿名作品,很难找到作品的源头和主体,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难以确定。

(二)网络文学著作权人维权困难

侵权的难度低,成本小。网络文学作品直接在网络上,目前网络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管,侵权者不需掌握多复杂的技术就可以轻易对文学作品进行盗用,简单的复制粘贴,不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维权的难度大,成本高,举证困难。首先,由于互联网的使用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并没有限制,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文学作品从网络平台上转载、复制和抄袭。其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著作权人需要到侵权人所在地区或者是侵权行为发生地进行诉讼,但是如果侵权人和著作权人在空间上分隔的相当远,那么著作权人就需要前往侵权地进行诉讼,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赔偿低于维权成本的情况。最后,由于网络信息量巨大且传播速度迅速,侵权信息立即就能被覆盖,侵权的证据不易找到,著作权人举证困难。

(三)网络领域没有形成良好的版权文化

网络文学的劲头正盛,但社会公众目前仍旧缺乏最基本的版权保护意识。由于网络资源长期以来的无偿性,网络用户早已经习惯免费使用网络资源,所以在面对收费的文学作品时,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免费的盗版,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很多网络文学平台对网络文学作品的盗用。另外,一些著作权人缺乏维权意识,在面对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第一时间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侵权者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整个网络领域对版权文化的理解不够,是造成侵权现象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方法

(一)加强技术保护措施

从源头上控制网络文学作品的非法盗用,可以通过采用访问控制技术、使用技术等其他技术保护措施。比如通过数字加密、安全密钥、防火墙可以提供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通过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可以加强网络客户端对资料访问的管理等。利用技术保护措施改善了著作权人无力的状态,可以有效的保障网络文学著作权不被侵犯。

(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目前法律规定对于侵权者的处罚力度不够,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第48条规定了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这些措施并不足够有效的惩罚侵权者的不法行为。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作出修改,这次修改大幅度的提升罚款额度,明细规范了处罚层次,充分表明政府加大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的决心,协调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进一步完善了著作权相关配套法规,无疑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三)提高相关主体的法律意识

首先,网络文学著作权人需要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由于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主体难以认定,所以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人在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前,应当留存该作品的原始材料证据,以便证明其归属。在意识到自己权利被侵犯的初始阶段,就要毫不犹豫寻求法律的保护。其次,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说,更应该做好监管工作,在防止自己的权利被他人侵犯的同时还要时刻自查是否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最后,读者需要抛弃不劳而获的不良观念,养成付费享受知识产权成果的好习惯。网络文学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整个网络用户集体都参与进来,共同塑造积极繁荣的版权氛围。总之,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不断寻求保护的方法,使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真正得到尊重,以推动整个网络文学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迁.网络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永苗.网络作品的版权[J].知识产权,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