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路径

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更要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当前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很难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且在实际工作中陷入了各种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研究发现:该领域存在的棘手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工作路径加以解决,例如: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注并契合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发掘和整合各地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等等。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质量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校社会服务不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1]。因此,作为高校内设机构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职能,同时还要面向社会,为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做出贡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窄”等缺失[2]。事实上,诸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31日),若以“高校图书馆”和“服务地方”作为关键词来检索中国知网(CNKI),可以找到500多篇的相关文章,而且文献数量从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若以“高校图书馆”、“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能够查到的论文不足5篇;如果以“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关文献。有鉴于此,主要探讨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问题,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虽说“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由来已久”,并且“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3],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日益走向深入阶段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要进一步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服务,这是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首先,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为了更好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迫切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4]。要实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机构都要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自然包括当地政府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除此之外,地方高校管理的图书馆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智力支持和文献服务。其次,这是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当前阶段,我国对外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格局看待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发展要因地制宜,重塑当地文化”[5]。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资源建设、文献服务、文化传播、数据统计等方面敞开服务空间,为各地的文化形象传播和文化品牌打造提供技术支持。再者,这是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融通多媒体资源”以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等重大举措[6]。与各地其它公共文化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理应在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为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支撑。另外,这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大学的缔造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因为“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品质的提升,必定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必定增强学校的竞争力”[7]。对于一所高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图书馆至关重要,因为“图书馆建设是高校文化的建设高地”,它成为高校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因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8]。可以说,图书馆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高校的学术资源建设、提升教职工的业务工作水平、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高校图书馆需要借助社会实践平台,需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服务。

2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

尽管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拥有较多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不少高校图书馆无法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部分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困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规划缺乏深入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向深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聚散地、单纯的文献信息系统,公共信息将成为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9]。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向当地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敞开服务空间,并且从服务对象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图书馆局限于“封闭式”的服务意识,不太关注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建设规划非常隔膜,不熟悉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势必阻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二,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缺乏深刻分析。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工程中可谓举足轻重,其中也包括坐落在该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然而,不少高校图书馆仅仅成为地方文化交流的单纯的空间场所而已,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缺乏应有的沟通和认识,尤其是“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没有长远而规范的规划,使得地方文化资源很难形成特色的馆藏和科学的地方文献体系”[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某些高校图书馆不太关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方案,没有将地方文化建设纳入学术研究的重点范围,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未作深入的分析,轻视地方文化建设课题的科研价值。其三,高校图书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般来说,各地文化资源总是呈现多元化的外部形态,共同构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体系,例如“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壁画”以及“戏曲、刺绣、剪纸、陶艺”等文化形式[11]。以笔者所在的盐城市而言,该地的特色文化主要有“湿地生态、海盐盐垦文化、新四军文化、名人文化、演艺文化、饮食文化、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等类别[12]。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科学地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积累与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就容易陷入盲目无序的工作状态,从而削弱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四,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缺乏有力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多层次、多方位的建设,因而,文化人才队伍也应包括方方面面的人才”,其中包括“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和“基层文化传播者”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人才[13]。然而,综观各地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配置,从学科专业看,主要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从工作性质来看,主要从事采访、编目和参考咨询等工作”,考虑到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的特殊性质,“如此的人才专业结构配置,是难以适应21世纪的需求的”[14]。以此观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

3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深度融入”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完美契合、高度和谐。高校图书馆要想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当中,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建设现状、全面把握地方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上述的各种棘手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路径,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做好外联工作,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咨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费补助;安排工作人员与地方文化机构进行信息交流和业务洽谈,获取地方文化建设的可靠情报,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做好相应的工作规划,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其次,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明确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路径中所能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要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服务观念,瞄准地方文化发展趋势,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难题,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色彩的文献特藏室、公众号、数据库、专题网站。高校图书馆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的“大局意识”,努力将图书馆建成所在地的文化资源重镇和文献信息中心。再次,全面调研与梳理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对地方性的戏曲、旅游、雕塑、物产、民俗、技艺等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发掘与整合,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馆藏方案。高校图书馆要对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传统进行全方位考察和分析,从当地丰富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凝练出最具代表性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主题,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和整理,还可按照特定的文化专题完成二次、三次文献的加工与制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系统化、集成化的信息工作优势,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得以明显提升。此外,要加大高校图书馆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既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又谙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馆员的工作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他们在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文化学知识等领域取得进步,又要使他们的文献资源管理、计算机操作、新媒体传播、社会文化实践等技能得以强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图书馆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加强与校外相关专家、学者和能手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讲座、论坛、读书会、研讨会、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士加盟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而共同奋斗。

4结语

自图书馆诞生以来,它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正如某些学者所言:“图书馆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社会的正义、公平、稳定、和谐、包容以及人类的幸福和繁荣做出贡献……”[15]根据研究者的预测,未来的图书馆仍将呈现“以用户为中心,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以及“加强跨界合作”等发展趋势[16]。众所周知,当前我国高校本来就具有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推进社会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长期肩负的神圣使命。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为考察对象,但是,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更加侧重于从“深度融入”的理论视角,探究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通过分析得知: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这是时展提出的新要求;尽管某些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挑战,陷入了困境,但是,这类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路径得以解决,例如: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注并契合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发掘与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等等。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质量提升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

作者:刘晓燕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