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无极思维的探讨

传统文化中无极思维的探讨

【摘要】“无极”代表的是对立统一的本质,是收敛而来的,是对立统一静止的、绝对的、先天的状态,是“无”[1];“太极”代表的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是发散而来的,是对立统一运动的、相对的、后天的状态,是“有”。以“无极”为基本观可以理解以道家、儒家、兵家为代表的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念。

【关键词】无极;太极;道德经;心学

以“无极”为核心思想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地解释老子、孙子等古代思想家的理念[1]。但在《道德经》给出“无极”定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世人一直没有弄清“无极”到底是什么,从而有了周敦颐和朱熹之间“无极”与“太极”辩证关系的分歧。本文在“无极”定义[1]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无极”与“太极”的辩证关系,并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无极”与“太极”的辩证关系

发散和收敛是“阳”与“阴”的本质,也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有与无、善与恶、动与静、外与内、正与反、前与后、荣与辱、明与暗、直与曲、实与虚、突破与积累、张扬与谦虚、散发与收藏等矛盾都是在发散与收敛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也是如此,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数学的运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散和收敛的过程[1]。在“阴阳”的基础上可以给出“无极”的定义:阳代表的发散和阴代表的收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阴的收敛自然而然便会彰显出阳的发散,从而使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处于一种由至阴而彰显至阳的“无极”状态[1]。“无极”的状态是收敛而来的,收敛会导致消失,所以代表“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一个系统内,守恒是一个重要的性质。那么,当代表阴的黑色不再保持其收敛的本性而开始发散从而彰显时,此消彼长,代表阳的白色也要收敛保持守恒,从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双方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转换,形成了“太极”。太极是由发散得到的,发散便会彰显,所以代表“有”。道家认为单纯的白色就是“无极”(也被称为先天太极),而世人熟知的太极阴阳鱼则被称为“太极”(也被称为后天太极),黑色从白色中显现并形成太极阴阳鱼的过程便是“无极生太极”。这也是“自无极而为太极”的道理。本质规律是收敛于内的“无”(负阴),外在现象是发散于外的“有”(抱阳),本质规律决定外在现象,本来互相冲突、矛盾、对立的阴阳二气(冲气)因为各自遵从本性的行为反而能相合(以为和),收敛自然而然会彰显发散,阴阳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1]。以“无极”为基本观得出了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一个,即以“无极”为本质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形式:量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是收敛的一种表现形式,质变是一个突破的过程,突破是发散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达到质变的目的,需要通过长期的曲折方式在量变的过程中积累足够的条件,“曲折”的出现是因为质变的目标虽然是“直”的,但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量变过程具有隐藏、蛰伏、迂回、示弱、积累、浓缩等收敛性,是一个由收敛自然而然彰显发散的过程,也是一个“累曲为直”的过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也可以看作“天地人”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天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天”。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上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量变质变规律,所以量变质变规律是“地”。“天”与“地”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类意志而改变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影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曲折的量变过程要持续多久、要如何进行曲折的量变、曲折的量变最终能不能达到质变这个“直”的要求,可以受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人”。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可以将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着联系的普遍性。“无极”代表的是对立统一的本质,是收敛而来的,是对立统一静止的、绝对的、先天的状态,是“无”[1];“太极”代表的是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是发散而来的,是对立统一运动的、相对的、后天的状态,是“有”。了解了二者的辩证关系,《道德经》中“无为”“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反者道之动”等理念就都很容易理解了。可见,《道德经》是一部以“无极”为核心思想组建辩证法的书。

二、以“无极”为基本观分析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念运用“无极”思想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会发现,应该发扬的善可以被看作是发散的,而应该抑制的恶则可以被看作是收敛的。恶的完全收敛则自然而然彰显出至善,同时这种状态又是一种无善无恶的“无极”状态。明朝王守仁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精髓就是无善无恶就是至善。而天地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就是无善无恶的,也是至善的;那么格物致知这种学习研究万事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行为便也是至善的;然而人类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研究科学文化知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主观臆断,而主观臆断往往是善恶两分、有善有恶的;戒除善恶两分的主观臆断,学习客观规律指导实践,便是为善去恶的致良知过程。分析《道德经》中“知其雄”一章,守住雌、黑、辱等事情的收敛本性,自然而然地就能彰显出雄、白、荣等事情的发散性让人知晓。对应“无极”的朴发散后便有了具有各种各样用途的物质,这就是“朴散为器”的道理,所以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周易·系辞》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可见,古人认为“道”便是指以阴阳对立统一为基础的客观规律。既然“道”代表的客观规律是至善的,那么学习研究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种至善之举自然而然便会有“德”,所以便有了“道德”的定义。也可看出,《道德经》强调的“无为”就是去除主观臆断而遵守客观规律的“尊道”行为,是以“无极”为本质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为是至善的,所以便自然有“德”。那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遵守客观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便是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致良知”的过程。王守仁认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人们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都是“圣贤”。所以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推崇“天人合一”“尊道贵德”等理念,以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并给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学习客观规律的模式。综上所述,以道家、儒家、兵家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建立的,比如道家:老子的《道德经》、陈抟的《无极图》等;儒家:孔子认为的“君子不器”、荀子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周敦颐认为“无极而生太极”、《国史》所引《太极图说》的首句“自无极而为太极”、王守仁的“心学”等;兵家:《孙子兵法》中的“迂直之计”、《三十六计》中的“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六韬》中的“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等。

三、总结

“无极”代表的是对立统一的本质,是收敛而来的,是对立统一静止的、绝对的、先天的状态,是“无”[1];“太极”代表的对立统一的表现形式,是发散而来的,是对立统一运动的、相对的、后天的状态,是“有”。以“无极”思想为基本观可以发现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一个,即以“无极”为本质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形式,三者之间是“天地人”的关系,体现着联系的普遍性。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善恶理念会发现无善无恶就是至善的结论。而“道”代表的以对立统一为基础的天地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便是无善无恶的,也是至善的。所以道德是指学习研究客观规律并指导实践,这种至善之举中自然而然便有了的德。无为就是去除主观臆断而遵守客观规律的尊道行为。可见,以“无极”为核心思想能对客观规律进行深刻总结,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马乾天.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J].时代财富,2020(06).

作者:马乾天 单位: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