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与物流信息化建设分析

传统茶文化与物流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要: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其共性问题可被概括为信息环节关联性不强、信息合作意识欠缺、忽视信息反馈以及不重视信息技术建设。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可体现出短板效应、和文化、信息反馈以及精细化的技术发展观。将传统茶文化应用于物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可使此类企业的发展思路得到扩展。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

引言

信息传播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体系的主要职能,是连接不同地区的货物运输。但货物运输需要得到有效的信息引导,因此该行业的发展需要以信息汇集为前提。我国国土面积庞大,人口数量众多,物流体系极为复杂。其中既有邮政、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也有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专业快递公司,还有依靠空车配货模式,往返于各城市之间中小型物流企业。以行业视角审视,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货物运输效率与管理效率均有待提高。而传统经营观念,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物流企业应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使自身的发展思路得以扩展。

1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1.1茶文化中的环节对接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其极为关注各环节的关联性。例如,各地区的茶文化普遍认为,茶叶的采摘、用水都会对饮茶口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认知,各地区的茶文化会依据茶叶品类,选择用水及煮茶方式。这一理论,来源于古人在实践经验中的摸索,但其也蕴含着先进的应用型理念。环节是构建流程的主要因素,某一环节的质量缺失极易导致短板效应。有鉴于此,多数地区的茶文化会将各制茶环节的品质,视为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同时部分地区的茶文化认为,采摘、制作、烹煮以及水质选择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各环节需要依据茶叶的类型,配置对应的方法,从而形成合理搭配。这一理念将配合机制,作为发挥个体最大能效的关键因素。

1.2茶文化中的和文化

茶文化与酒文化就有鲜明的反差。其中酒文化更加热烈,情感波动更大。同时在文学描述中,饮酒场景通常会在小团体聚会的过程中出现。这一特征反应出,酒文化的包容性存在不足,陌生人之间通常不会过度饮酒。相较于酒文化,茶文化的包容性更强,陌生人之间可通过饮茶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在古时,吃茶会被作为早点或酒后饮品,在吃茶的过程中,饮用者通常会思考一天中的工作计划,或是在饮酒后回味酒席间的趣事与言行。在这一应用环境中产生的茶文化,自然会展现出理性、合作等内在特征。同时饮茶会使饮用者的神志更加清醒,其判断能力也将得到增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茶文化更加强调合作、和谐等文化特质。其感性刺激虽然不够强烈,但理性判断会使对饮者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系,合作契机也将逐渐清晰。

1.3茶文化中的信息反馈

茶文化极为看重信息交流。吃茶习俗普及与我国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农庄经济较为繁荣,庄园主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吃茶等娱乐活动便成为这些家族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魏晋时期的文化界,将清谈视为主要文化载体,并将玄学融入其中。因此,在魏晋时期的文化交流场景中。参与者会在吃茶的过程中,分别探讨各类学问。这一习俗,在日后的饮茶活动中得到保留。例如,在我国四川等地的茶馆中,交流信息被视为饮茶的核心内容。再有,吃茶或饮茶的过程中,也极为适合开展信息交流。受到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饮茶的过程通常较慢。在这一过程中开展交流,会使饮茶过程更加充实。同时饮茶会缓解口渴,这一特征也使饮茶成为信息交流过程的主要饮品。综合分析,信息交流应被视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茶文化中的技术观

茶文化的技术观可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茶文化对于制茶技术最为看重。制茶技术包含采茶与制茶两部分。高超、娴熟的技艺,会使茶叶的完整度得到提升,营养成分也将得到保存。因此制茶技术通常会受到饮茶者的关注,并成为饮茶过程的谈资。其二,茶文化对于煮茶技艺也极为关注。煮茶技艺对于煮茶器材的依赖度极高,因此煮茶器材也会被视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茶文化也极为看重品茶技艺。品茶技艺被视为文化品位的具体表现,在饮茶过程中,参与者通常会对茶制品的品质作出点评,并由此引入其他话题。当其他话题的交流产生矛盾时,参与方也时常会将话题引入品茶中,从而是矛盾得到化解。由此可见,掌握品茶技艺,会帮助参与者在交谈中占据主动。

2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1各物流环节的信息对接不够紧密

我国规模庞大,物流体系的构成环节极为复杂。以传统物流企业为例,商品流通首先会通过销售环节进入企业库存,并形成网络备案。之后物流企业会依据交通工具的承载能力将商品运输到目的地的接货部门。接货部门再通过分拣处理,将商品配送给终端用户。在这一配送过程中,物流企业的配送流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即收货、转发、分拣、配送。这四项流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加强各环节的沟通可提升物流管理效率。但在实践工作中,多数企业并未将各环节的沟通纳入到管理体系内,商品数量与外包装确认,几乎成为各环节沟通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沟通方式,仅能起到明确责任的目的,而无法实现工作互补。例如,发货方在收货环节提出的要求,通常无法在转运与分拣环节中得到体现。这一问题将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2.2物流企业的信息联通机制不完善

信息共享机制,是指将各物流企业的有效信息整合处理,从而获得更为完善的物流信息数据库,各物流企业可依据自身权限,提取这部分数据,从而使自身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并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观念普遍较为陈旧。多数企业会将信息作为企业机密,并刻意阻止信息流通。其次,多数物流企业并未认识到信息共享带来的重要价值。信息共享可帮助物流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从而使管理成本得到控制。但多数物流企业对于信息整合持谨慎态度,以至信息共享难以达成。再有,我国物流企业通常会建设起独立的配送体系,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其对于同类企业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信息共享通常会带动工作对接,因此多数物流体系对于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缺乏热情。

2.3终端信息反馈不及时

终端是物流体系的最终环节,分析这一环节的配送信息,可对整体工作流程带来正面影响。但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对于终端信息反馈的重视程度较低,造成这一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多数物流企业,会将终端信息作为评估责任的主要依据。例如,“三通一达”等物流企业,会将终端评价与配送人员的奖惩制度相挂钩。受此影响,部分配送人员与售后人员更倾向于减少终端用户的信息回馈,以避免遭受内部惩罚。其次,我国部分物流企业并未建立终端信息反馈机制。终端信息需要在指定的传输渠道内反馈。但我国部分传统物流企业尚未建立相匹配的信息设备与机制,终端用户的意见只能与配送人员沟通。在这一环境中,因配送而引发的矛盾难以得到化解。

2.4信息技术相对落后

就整体而言,我国物流企业的信心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的分类较多,其中“空车配货”等传统企业,在我国物流体系的占例仍然较高。这部分企业的信息建设相对落后,并会对我国物流体系的整体信息化能力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分方面。其一,传统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通常难以承担因提升信息技术而带来的成本。信息技术的构建成本较高,其中包含系统建设费、设备采购资金、日常维护及使用经费等。在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的物流行业,多数中小物流企业难以承担这部分支出。其次,中小物理企业普遍缺乏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是新型营销与售后工作的底层技术,该领域的人才需要兼具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以及较强的网络沟通能力。但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并不具备充足的人才储备。

3依托茶文化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3.1依托茶文化提升物流环节的信息对接

我国物流企业对于各环节的信息交流不够重视,以至物流配送的整体性受到负面影响。茶文化对于各环节的搭配较为关注,其中包含短板效应及整体配合机制。借鉴传统茶文化提供的思路,我国的物流体系应将各环节的信息交流视为主要建设方面。首先,物流企业应参照短板理论,将环节建设视为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借助信息交流,提升各环节的整体性,从而获得质量均匀的体系建设。例如,某物流公司的分拣环节存在明显问题,并对配送时效带来负面影响。但分拣环节存在与物流配送体系之中,发货方或接货客户难以与分拣环节的工作人员建立沟通机制。针对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可将发货方的具体需求以及所明确答复的交货时间,作为整体工作目标。同时物流企业可将这一目标分解给各工作环节,并通过信息化设备监控任务完成情况。当货物按时配送到分拣环节后,信息设备可将各项货物的分拣目标体现在电子屏幕中,分拣人员应依据该目标完成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整体目标将与环节目标相融合,所存在的短板极易在比对中得到凸显。再有,当分拣环节无法依靠现有预算完成任务时,物流企业可适当调配预算,或将部分分拣任务配置给其他环节。通过这样的设计,分拣工作将与整体走保持同步。货物积压等问题将得到缓解,物品流通可更加通常。

3.2通过茶文化增进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

我国物流企业较为排斥同业合作,这一问题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传统茶文化将“和”作为文化内核,并引入合作、和谐等文化内涵。借鉴茶文化中的和文化,我国物流企业的合作意识可得到增强。通过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也可得到提升。例如,某地区的货物流通量较少,两家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开展同质化竞争,各方都无法在当日获得足够满载的货物。受此影响,该地区时常发生货物配送不及时,或物流价格过高等问题,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由于货物运量较低,物流企业也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各方都将因此遭受损失。借鉴茶文化中的和文化,该地区的物流企业,应借助信息化设备,建立起开放、互利的合作机制。例如,双方可共同建立货物信息共享平台,在该平台内双方货物的体积、数量、目的地等信息都将得到集中处理。信息化平台,可依据各类货物的体积与形状,自动配置装车模式。依据该模式,双方可通过合作拼车的方式,将各自的货物发往目的地。各物流企业可依据货物的体积与重量分担运输成本。在接货环节中,双方也可相互分担配送任务,从而使人力成本得到节约。综合分析,茶文化中的和文化,可引导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在形成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各物流企业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出信息共享平台,双方的货物可共同使用统一运输平台。这样的合作方式,将为双方节约管理成本与运输成本。同时合作平台也可提升该地区的运输效率,消费者也将因此受益。

3.3透过茶文化强化信息反馈机制

物流企业对于终端信息反馈的重视程度较低,其服务质量将因此受到影响。信息交流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这部分内容,有助于物流企业强化自身的信息反馈机制。例如,物流企业可借鉴品茶场景,为消费者打造网络茶话平台。在该平台内,消费者可展开随意交流,货物的配送情况与照片也可在该论坛得到展示。同时,物流企业可委派论坛管理员,并由其提供讨论话题。例如,管理员可提出,类似“物品破损应如何维权”等问题。在讨论该问题的过程中,消费者可对该企业产生信任感,物流企业的责任意识也将得到增强。通过这样的方式,物流企业将培养出具备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群体。再有,物流企业应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工具,为消费者及时推送货物发送信息。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中,传送网购维权的文章。借助微信平台,消费者将于物流企业保持长期联络,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也可及时反馈给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市场是物流企业的上游环节,掌握该领域的信息,会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消费者群体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上游环节,由该群体指定的配送企业,通常会得到电子商务企业的关注。由此可见,增加信息反馈,会使商家、消费者、物流体系形成互助、和谐的生态循环,各方利益都将得到保障。

3.4借鉴茶文化促进物流企业的技术革新

我国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对于技术革新的重视程度较低,以至我国物流体系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仍然落后。茶文化极为关注技术发展,借鉴这一文化特质,可使中小物流企业的技术革新意识得到激励。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中小物流体企业可借助现有工具,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例如,当前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然使用手写编号的形式统计货物,而在货物交接过程也较少开展包装检测。针对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可在手写编号的基础上同步粘贴数码标签。通过数码标签,各类货物将更易寻找。同时利用数码标签,工作人员可在货物交接的过程中,确定检测责任。通过这一流程,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出现的质量责任,将得到明确。其次,中小物流企业可借用微信、QQ等平台,构建独立的数据传输系统。例如,在货物装车的过程中,收货人可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为货物拍照。在各交接环节中,验货人也应利用统一模式拍摄照片。物流企业可将这部分照片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依据货物的配送节点,为发货与接货方提供对应照片。利用这一方式,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将得到提升,企业形象也可得到加强。同时通过照片传输,货物的运输状态将得到准确统计,企业可更为合理地配置车辆与人员。综合分析,茶文化将精湛的技艺作为文化载体,而煮茶设备则被视为提升技艺的重要工具。借鉴这一观念,物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实现精细化发展。

4结语

茶文化可为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带来积极影响。首先,通过茶文化中的短板理念,物流体系可对各环节之间的对接更加关注。其次,透过茶文化中的和文化,我国物流企业之间的配合意识将得到提升。再有,透过茶文化中的信息反馈理念,我国物流企业将更加重视终端信息反馈。最后,借鉴茶文化中的技术观念,物流企业的技术发展将得促进。

参考文献

[1]李元爱.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与发展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70-72.

[2]陈佳怡,徐菱.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J].物流科技,2016(6):25-28.

[3]陈启新.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吉林省物流产业信息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7(2):86-91.

作者:张涛 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