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信息教师课堂教学

高校网络信息教师课堂教学

一、吸引学生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活力的一代青年,我们在学生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与他们相遇,这是我们的幸运,更是我们的骄傲。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吸引学生,要他们爱上课,爱知识、爱学习。这就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精心备课,避免照本宣科,增强责任感。

高校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唯一教育信息来源,教师作为主要教育信息源的地位将逐渐减弱。同时,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也被打破。在网络时代,谁也无法垄断知识。网络信息时代,通常是大学生们对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很快就会找到出处。有时候,没等老师讲完,学生们就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了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老师讲授知识不能只是传声筒,对于知识的讲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决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是读读幻灯片、勾勾教材重点就敷衍过去。这样做只能是不称职的教师,没有学生会喜欢听这样的课程。这无异于浪费学生的时间与生命。然而在现实中,的确有小部分教师是这样上课的。有学者就指出,有些老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够强。这些教师往往把授课仅仅当成了一项为挣课时而不得不做的工作,对课堂教学敷衍塞责,课前不认真备课,课后不批改学生作业,不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不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对授课的得失进行反思。授完课就万事大吉,没把课堂教学当作自己的核心工作来做(宋念艺,2006)。

2.合理安排,恰当使用多媒体,增强艺术性。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年复一年重复讲授多年的知识,一支粉笔一本书包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部分的高校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配备都比较齐全,比如每间教室都有电脑和投影仪,都有网线。所以,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技术便利,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根据自己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设计安排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艺术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知识,感受知识,理解知识。避免满堂口头讲授,方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必须下一番苦功不可。

3.仪表整洁,情绪饱满,增强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仪表风范都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影响和感染。如果教师仪表整洁,精神抖擞,自然会给学生传递一种正面的能量和气息。自然学生会更多地关注教师,进而关注教师讲授的内容,并在情感上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上课。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所以不修边幅、无精打采、面无表情的老师,一定不受学生的欢迎。有学者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根本没有注意或考虑肢体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随意走动的授课、斜倚讲台的授课、站着一动不动的授课、面无表情的授课、双目紧盯电脑显示器的授课等不良的授课状态时有所见。试想,这样的老师上课,怎样吸引学生呢?

二、调动学生

教学方法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大学课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要做“演员”,而不只是“观众”。这样才能打破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局面。在这里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奖励措施。

1.鼓励学生课堂多发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年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影响,一般不愿意或者没有勇气在课堂上大胆发言,陈述观点。或者养成懒惰思想,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只偏爱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听课学习方式和习惯,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因此,教师要多设计问题,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教师可以把课堂发言作为平时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课堂发言看似平常,实则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节课也许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一学期坚持下来,学生一定会取得不小的进步,增强很多自信心。

2.尝试更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教学内容的传授有的可以由教师来主讲,有的可以请学生来主讲。每个学生安排一小段适当的知识教学内容,让学生也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像老师一样讲授出来。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共同点评探讨,在师生互动中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大幅提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

3.注重团队学习,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国与国、家与家、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国家、企业、部门与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意识。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每组同学课后做好准备。小组同学要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最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成绩进行团队考核,最后记入期末总成绩中。在这样的知识内容准备与展示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关爱学生

大学课堂既是个“小天地”,也是个“大舞台”。高校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教书育人的大好时机。教师除了要千方百计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更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无论学生的能力如何,只要学生们有点滴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赞扬和鼓励。很多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他们觉得老师就是“上课来、下课走”,也许一学期跟老师都没有什么交流。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就更容易上课溜号,不认真听讲,看手机玩游戏。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还要在情感上、精神上更多地去关心学生,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感情。课堂是高校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施展教学才能的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其课堂教学效果。尽管网络信息时代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守住教书育人的“一线阵地”。以上笔者就个人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点想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学科知识和专业内容的不同,以上方式也许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作为不同学科专业的任课教师,还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逐渐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

作者:罗春丽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