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建设综述

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建设综述

摘要:讨论了“互联网+”下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对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影响;同时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化工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向;另外对于化工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互联网三者如何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也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人才培养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我国未来化工行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互联网+”与“工业4.0”[1-2]已成为当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热词.目前,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主要是运用在很多传统行业,同时使传统行业向着智能化以及数据化的趋势发展,正因如此,很多行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受此影响而发生转变,同时很多行业对用人需求以及规格[3]有了新的需求,其现有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和修改时必须考虑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也要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将互联网和化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改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方式提高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管理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4-5].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目的是培养理论和实践扎实,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突出,同时掌握化工与食品相关的包装材料性能与配料加工、成型加工方法与检验测试技术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应用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检测、营销和技术服务工作的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6].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及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化工行业人才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1高职化工专业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们对化工专业课程实训教育的认识不清晰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发展日趋成熟,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化工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的高职化工实训课程体系仍然有很大不足,比如很多地区的高职化工相关专业并没有匹配的实训场地,甚至是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再比如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7]的发展.针对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岗位要求,有必要对目前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开展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1.2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不匹配

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目的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的一线操作人员或者是技术储备人员,这就要求化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毕业后立即上岗,同时快速融入岗位并在以后通过学习新技术胜任新岗位.目前,从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市场对化工专业相关的毕业生需求较大,但是往往从高校输送的化工专业人才质量来看,大多数化工专业的人才存在眼高手低,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差等问题,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更新速度较快,而现有的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8-9],必须做出调整.在目前互联网的影响下,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建设必须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结合“互联网+”的优势,不断适应化工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同时转变思维模式,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并适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模式,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10-11],进而培养出适应新环境的“互联网+”型化工专业人才.

1.3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的相关课程和实际生产不适应

从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可看出:职业教育培养目的是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作为首要目标,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12-13]的能力.但是从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来看,相关高职院校大多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14],理论冗长,教材陈旧,有的甚至开设的实训课程已经在实际生产中淘汰;同时最近几年许多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推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的项目化教学,全国高职院校采用该形式较多,整体教学效果反馈良好,但是项目化课程理论上可以适用于所有课程,实际上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有些课程难以实现项目化,甚至是有些课程只能实现部分项目化,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全部项目化还有很多困难,难以达到实际生产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通过完善调整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删除相关使用频率较低的课程,结合实际化工岗位对人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形成以实践为主体[15-16],以技能和实际化工生产岗位相结合必要的化工专业实训课程.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差等问题也是影响高职化工课程实训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

2“互联网+”下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建设措施

2.1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

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完整科学而又有效的高职化工课程实训体系更是人才培养的保证.因此,高职化工专业对实训课程体系的调整上要合理规划开设哪些实践课程,积极调整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不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专业实践,同时还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根据人才市场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的同时,更要关注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达到对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17],从而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校企合力改革专业课程;(2)在课程改革基础上进行教材改革;(3)建立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实训一体化教学环节;(4)建立化工设计教学团队.

2.2“互联网+”和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关系的构建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只是把传统的“粉笔+板书”为主的课堂形式变成了以PPT为主的课堂形式,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强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18],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和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在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互联网的大平台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共享,一方面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本身的学习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体如下:(1)通过市场调研和企业对接,总结梳理高职化工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相关问题;制定出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能接轨的合理而有效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2)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尤其是化工类的经济状况,将职业教育及高职化工及其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当地及周边地区化工类企业相结合,并将这种思路运用到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建设中去;(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含仿真软件的训练)相结合的方案;(4)在互联网为基础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形成有效的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2.3“互联网+”下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相互关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的互联网和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融合互动,定会产生高职化工教育的新的结合点,为培养数字化背景下的化工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正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教师正从教学的主宰者向教学的组织指导者、学生能力构建的帮助促进者、学生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者转变[19-20];而学生则是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和职业体验学习,同时在结合互联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资源的共享.所以,在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设置上可以将教学内容依托互联网的平台,将教学内容以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以此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人才培养新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1)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的整合与调整;(2)相关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3)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相关师资及队伍人才培养的建设;(4)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

3结语

高职化工专业开设的理论以及实训是为适应化工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将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同时对化工及相关应用等领域的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所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总结,结合本地区化工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互联网+”下的高职化工专业课程实训体系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巩振虎 刘义章 刘中付 孟飞 王磊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