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前者遵循教育规律,着力提高学生的软实力,后者旨在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着力提高学生的硬实力。因此,加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耦合性研究,不仅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乃至全面发展有着现实且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时代新人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思政教育;耦合

新时代、新使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强“技”,而且更重“德”高。因此,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动态,采取更加多样有效的方式,加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耦合,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是新时代高职思政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耦合的意义

1.以思政教育为先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使产业、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有了全新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技能兼具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质是起码要求。因此,作为学生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堂就自然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先导作用。让学生在大一入学后,首先通过思政教育,全面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看待和解决职业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职业素质和政治素养得以提升,为我国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和从“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转变之路上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职业素质培养有助于拓宽整合思政教育内容

职业素质教育是反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原则,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通过增加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规范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与选择等方面知识,进一步整合并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使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协调发展并得到整体提高。

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耦合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他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四个自信”,进而坚定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技能报国的信心和决心,有着鲜明思想性。因此,有效地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合高职思政教育中,不仅冲淡不了这一属性,而且还能使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提质增效,并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2.开放性原则

思政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是多元化的,除了思政教育课堂主阵地之外,还有思政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等内容;同时,思政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其教育场所相对开放,这与需要以开放性为原则来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职业素质体系是一致的。

3.实践性原则

职业素质的形成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均统一于亲身实践体验之中。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达到自我激励、教育和学习的目标,职业要求和规范才能真正被内化于心,并外化成良好的职业修为,进而助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职业意识的觉醒和升华。

三、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耦合的具体路径分析

1.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成就实践,并对最终效果发挥着导向作用。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高职院校一定以教学思想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要切实把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并将其纳入教学指导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的主要内容与指导思想,被广泛渗透于两者。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创新教育教学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有机将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确保将二者的有机融合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

2.融合专业内容与职业素养

在现代大思政教育工作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内容与职业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中,思政课程的目标往往以提高政治素养为主,这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思政教育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协同发展的要求。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细致精准地研究高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状况、思想认知特点、职业素质要求和专业教学内容等,从这些诸多因素中找准切入点。在把课堂理论知识讲透彻讲清楚的前提下,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时政、把握热点、认真了解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同时,还应适时插入提高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相关内容的典型案例等,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润物无声般地树立起工作岗位职业责任和使命意识。

3.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

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教师起关键作用。教师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效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高职思政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并激励其加强自主学习,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丰富思想理论、开拓知识视野,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眼界视野学养引导学生,为提升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度提供保障。

4.构建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增强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评价,不能以传统的单一的模式评价。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思政教育目标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构建知行合一、丰富多元、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融合效果评价非常必要。

四、结语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些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让每一名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而且更要注重学生政治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学生以强烈的职业使命和责任意识,树立起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最终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为此,多维度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形式,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耦合,使职业素质培养于无声处在思政教育中真正得以落实。

作者:张宇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