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现状措施探讨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现状措施探讨

摘要:

为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阐述了高校民族音乐开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其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并对改善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音乐教学;民族音乐;开展现状;改善措施

音乐是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最直接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一个民族的音乐中,听众能够较为直接地了解到该民族千百年来的演化过程、民族特色、重要节日以及民族风情。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中凝聚了民族艺术的精华,为后来的各种类型音乐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音乐作为提升高校学生品味与艺术细胞的较为直接的方式,逐渐被引入到了高校教学的课堂。而民族音乐作为其他类型音乐的基础,更应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情况,并切实提出改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问题的措施,以便提升民族音乐课程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品味与综合素质。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民族音乐一直作为传承我国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最为直接的工具之一。在学习压力较大的现今高校中,课程制定部门应该转变较为单一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使高校学生的教学课程丰富程度得到提升,并使其在诸如艺术等其他素养上得到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较多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利用艺术的方式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并以艺术的和谐手法解决现今的复杂啊的社会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的途径之一。高校学生对民族音乐展开鉴赏和学习,具有如下几方面你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断传承。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被创造出来的文化精髓。在民族音乐之中,包含了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多种文化,它融入于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体现了一个民族在思想、民俗、语言等方面特色。高校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与鉴赏,有利于其对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从而使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新一代年轻人之中得到传承。

2.有利于民族大团结的促进。

民族大团结问题也是目前社会中亟待完成重要任务之一。许多的民族问题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解决。就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民族问题而言,大多是因为对彼此民族不够了解,或者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的民族之间的误解。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方式能够通过对彼此民族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年轻人对各个民族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通过艺术的方式,缓解部分民族之间问题。艺术是一种能够使不同类型的人聚集到一起的最为良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3.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校学生在高校之中不仅仅应该对自身的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展开学习。若高校课程的开展仅将视野限制在对学生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范围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高校课堂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对学生的艺术品位进行培养,同时对其视野进行一定程度的开阔,使其不仅能够对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能够将其从较为紧张的基础、专业学习课程中放松出来,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已经在部分高校中有所开展,但开展的范围与力度仍然有待提高。就目前已经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高校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较为明显与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的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实践教学缺乏以及教学深度不足等方面。

1.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理念转变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问题。就目前我国高校艺体类文化教学而言,理念较为落后的问题是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民族音乐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而言,课程制定部门没有将民族音乐教学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是仅仅为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开设的一门不受到重视的课程。这点从课程开展的课时安排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把关程度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使其对各个民族的民俗、特色以及文化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然而由于教学理念无法与教学目的相同步,致使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民族音乐教学这门课程,但教学的整个过程没有收到相关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从而使得高校民族音乐的开展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2.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致使教学有效性不高

就普通高校而言,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往往都处在最为基础的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从而也造成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无法适应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也直接造成了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提高。由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听课效果与教师的讲课内容脱节,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教学课程兴趣的丧失。没有兴趣为依托的教学过程势必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然而,就普通高校而言,由于课时本身和学生精力的限制,对每位学生开展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是难以做到的。高校课程制定部门没有能够达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民族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提升的任务。这样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高校学生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变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3.民族音乐的理论教学远多于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开展中,主要注重的是对高校学生民族音乐理论教学的开展过程,将大部分的重点放在了对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然而各种教学类型,特别是音乐类的教学过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起来,才能起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学生在对民族音乐理论教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历以及视野的限制,很难对民族音乐的表现过程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就普通高校而言,他们普遍存在音乐设备较为缺乏,音乐师资人才不足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另外,由于教学经费与重视程度的不足,普通高校的课程制定部门很难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变。

4.缺乏对民族音乐的更深层次的教学

虽然民族音乐教学在部分高校已经得到了开展,但不论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由于民族音乐教学本身的课程性质,相关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仅仅将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作为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表面上学生能够接触到民族音乐的具体类型,但在更深层次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教学方面,仍然较为缺乏。民族音乐的深层次教学有赖于高校相关音乐师资人才水平的提升。一个优秀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师能够较为有效地带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改善措施

面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应该从高校课程制定方、教师、学生以及对民族教学的重视程度上出发,从多方面改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1.从目的与理念出发,提升民族音乐教学力度

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首先从教学的目的出发,对教学的目的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从而使课时的设定、课程内容的制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更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对高校学生进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的音乐造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在于对学生的艺术品位、视野及其思维方式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下,高校应该使自身的课程制定和师资引进更具目标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另一方面,就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而言,高校相关部门应注重对自身以及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学校方面可切实引进国内外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进行试验性开展,从而寻找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2.改善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高校音乐民族教学的非核心课程性质,要对其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困难。为克服这样的矛盾,教师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切实做到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通过民族音乐教学的方式对高校学生的音乐品味、视野以及文化素养进行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出发,提升授课质量。另外,提升课堂效果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对高校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激发。在对民族音乐兴趣的激发下,学生能够做到在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的自主学习,从而缓解了课时的不足带来的矛盾。同时,在浓厚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对教学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

四、结语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风俗与历史的结晶。为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论文对高校民族音乐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其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成果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东静 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邹丽霞.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1).

[2]殷莹,戴彧.试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9(7).

[3]盛霞,陈昌文.由安徽省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0(1).

[4]王笙.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江苏高教,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