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项目教学法应用

高职院校课程项目教学法应用

摘要:

文章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项目设计与项目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提出促进“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的措施,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式”学习,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关键词:

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0引言

“工程力学”是在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涵盖了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等基本知识,其与工程技术联系紧密,在机械、船舶、建筑及轮机等众多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工程力学”传统教学模式按教材章节顺序讲授,以抽象难学的理论知识推导为主,形式枯燥,学生普遍感觉课程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工程力学”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使其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应用、能力为本的要求。[2]本文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极大提升了课程教学活力,效果良好。

1项目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实践

1.1课程项目化设计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合理选择与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的完成过程之中,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充分感受到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的真实感,提升工程素养的同时领略知识的应用价值。[3-4]为此,在“工程力学”课程的项目化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工程力学”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其项目选择与设计时既要考虑企业典型工作岗位需求,突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训练,又要考虑力学全面知识点的涵盖,使学生具备进行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储备,具备必要的后续发展能力。

(2)项目设计时,应将“工程力学”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各个知识点融入到所设计的具体项目中,并以项目的实施为主线,学生在完成项目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自然而然掌握了力学知识在工程上的具体应用,并且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所设计的项目除了体现工程价值,其难度、容量与完成项目的时间均需适中,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顺利完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项目顺序的编排上要注意渐进性,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完成各个项目,实现知识与能力的逐步提升。根据以上项目设计原则,在“工程力学”项目化设计改造中,将实际工程作为项目设计之源,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的理论体系,将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入各个项目中。

1.2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既要秉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理念,又要适当考虑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内在要求与特点等因素。下面以“项目6:港口龙门吊横梁结构设计”为例,阐述“工程力学”项目教学实施过程具体步骤:

(1)任务引入。首先向学生提供项目“港口龙门吊”的工程背景资料,提出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明确要完成的各项子任务,使学生有清晰的学习预期;其次要进行必要的相应力学知识点的导入或回顾,如:力学建模方法、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绘制、弯曲变形计算与强度校核等,使学生有执行项目任务的一定知识基础。同时,在任务引入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形式将“港口龙门吊”的工程实际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较强的项目完成动力。

(2)计划制定。项目执行要求的工作量一般较大,往往需要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小组以6-7人为宜,分工明确且采用组长负责制以便管理,小组自主学习进行任务分析、信息收集与资料整理,最终经共同讨论分析制定项目执行计划方案。教师在此环节中要起到引导作用,点评各组计划方案,对方案中影响项目任务实施完成的重要偏差之处,要及时给以引导性修改意见。如“港口龙门吊”合理的力学模型建立是进行后续计算、设计的基础,为防止学生设计上走弯路,对各组计划方案中此项的错误要及时纠正。

(3)任务实施。任务实施是“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性关键环节,学生正是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完成项目计划方案中的各项任务,既提升力学知识应用,又增强职业能力素养。在“项目6:港口龙门吊横梁结构设计”任务实施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力学知识应用为:①分析解决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到恰当的力学模型建立的转化;②掌握受力分析并会绘制受力图,列解方程组计算未知约束力;③分析港口龙门吊横梁变形形式并求解、绘制内力图;④应力计算、强度核定及刚度分析;⑤经计算与查表设计横梁结构;⑥总结设计过程并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同时,任务实施过程中也将极大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教师在此环节中要起到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作用,确保各小组设计符合一定规范,使项目任务实施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

(4)考核点评。课程项目教学考核中,采用过程性考核为主兼顾成果性考核的形式。“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鼓励学生全程参与整个任务过程,在不断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应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占比60%,主要考核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及对项目完成贡献率等。过程考核是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制定”与“任务实施”环节动态考核完成的。而成果性考核是在完成项目任务并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后,经成果展示与现场答辩环节,由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评价最终确定,成果性考核占比40%。教师在考核过程中,既要打成绩,更要及时对各小组项目任务执行情况、各学生表现情况进行点评,使其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要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其积极性与进取心,形成“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

2高职“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2.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工程力学”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变传统使用黑板、课件的“灌输式”教学,真正突出学生“自主式”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完成项目任务解决实际工程力学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那些在传统教学中显得晦涩难懂的力学理论知识。同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2.2加强校企合作,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工程力学”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素质是其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能够进一步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便于教师到企业岗位进行专业实践锻炼,甚至参与到企业的相关科研项目中,从而使教师与时俱进地了解工程实际状况,明确工程实际力学问题,掌握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要求与新技术。教师在实际岗位切实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需要为课程项目教学中选准项目,为设计好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具备项目执行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从容应对学生在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双师型”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将极大地保障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项目化教学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3注重资源建设,实现项目化教学持续发展

“工程力学”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其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课程项目教学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项目化教学能否不断完善与持续发展。项目教学资源包括工程案例、图形图片、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库以及文献资料等。这些教学资源不仅要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更要进行相应的汇总、整理、分类与重构,形成能应用于项目教学过程的教学项目资源库。注重“工程力学”项目资源库建设,可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情况、就业预期及知识点需求等合理选择项目库中的项目,使项目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项目化教学的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实践表明,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工程力学”教学中是成功可行的,其“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十分契合以知识应用、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特征,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力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卓有成效,但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仍需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以期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作者:马志新 丁建波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参考文献:

[1]孙保苍,丁建波.工程力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张继红.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工程力学”项目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12(32):140-141.

[3]来小丽.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103-104.

[4]余金凤,方崇.“工程水力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