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专业开设乐舞课程的意义

高校舞蹈专业开设乐舞课程的意义

摘要:乐舞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较具代表性的存在样式。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与新的文化传统的重构,乐舞的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乐舞内涵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办学状况的考察,认为将乐舞技艺有机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当中将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特色化办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这样的实践也会进一步推动舞蹈学科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舞蹈专业;乐舞;意义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是中国古代对乐的经典论述,准确地描绘了中国传统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传统。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构成使得集演唱(奏)与舞蹈表演于一体的乐舞至今大量存在。然而,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加速,这些原本独具特色的乐舞形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基于此,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的地方高校是否有必要在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开设相关课程对其进行“移步不换形”地传承,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乐舞的多元表达

少数民族乐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如苗族芦笙舞,彝族铃铛舞,布依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等。这些乐舞在个体的表达中完成了多样化艺术语言的汇聚,使乐中有舞、舞中有乐,相辅相生,彰显了乐舞的独特品质。丰富的少数民族乐舞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历史功能,这种功能通常附着于与舞蹈一体的服饰、道具、动态与场域当中,进而形成文化属性远大于审美表达的价值追求。如贵州六盘水境内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舞“箐鸡舞”,集音乐、舞蹈、体育、杂技于一体,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下伴随芦笙的震天响声,翩翩起舞诉说着族群的历史、先民的智慧与民族的精神,从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寓意更成为凝聚族群信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除此以外,其他民族的乐舞大都具备相关的历史功能与文化意义。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首先,从中国近现代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先后移植于欧美、日本、苏联等国的教学模式,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内学人也在进行着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如在原国外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程,形成了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的民族附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首先出现在专业的舞蹈院校以及重点院校的舞蹈系科,这些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师资成为各地方院校的中流砥柱,不断地传承者自己的所学、所知。地方院校的舞蹈系科培养出来的师资又被分至更为基层的中小学校、文化馆站,把他们的所学传递给了最为广大的受众,广大的受众中适龄的学生又成为高等院校新生的力量。这种学校教学模式的层级传递最大限度的传播了主流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成为一种舞蹈文化的代言。从这种传承模式中可以看出,在固定的场所,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体教学目标的限制使得知识快速传递,知识传播的范围最大化。然而,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教育模式所带来的舞蹈教育模式化、一体化使得千校一面,从而阻碍了母语舞蹈文化的有利传播。其次,从课程内容来看,现存的教学内容多以西方的舞蹈内容为主,适当地加入中国教具代表性的舞蹈品种,如藏族舞、傣族舞、维族舞等,而并非所有民族都涵盖其中。且即便有民族舞加入其中,也由于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多方面原因,更多是进行单纯的舞蹈技能训练和实践展演,原本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中华乐文化本质依然处于割裂状态,甚至有些在传承乐舞之时更是人为把乐、舞分开,造成所舞非所乐的尴尬现状。再次,从课程重点来看,“重技轻艺现象依然严重。众多专家对艺术教育重技轻艺的现象曾提出批判,”1然而由于历史惯性、招生方式以及培养理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舞蹈教育中的重技轻艺现象依然严峻,这就对少数民族乐舞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三、民族地区高校舞蹈专业开设少数民族乐舞课程的意义

由此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乐舞课有其社会的价值和历史的意义,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地域文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均质化以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使得原本相对封闭的乐舞自然传承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经过世代积累,这些乐舞中所蕴含的大量历史信息正在迅速消失,一段段民族史、文化史正在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如何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将文化传承创新与舞蹈艺术、与高等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舞蹈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2近年来,随着各高等院校人才要求层次的逐年提高,青年教师大都具有较为良好的学习经历,在校期间经过了较为系统的学术研究训练,他们年富力强,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资源优势进行地方乐舞资源的整理与开发,尽快引入课堂。地方院校与地方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立足当地进行乐舞的搜集、整理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地方院校多为本地区、本地域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本民族、本地区的舞蹈资源,也是他们拥有了一种文化自信与优越感。

(二)凸显特色化办学的需要

从整体上来看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特色的办学只能让地方院校始终在重点院校后面亦步亦趋,如何实现优势突出、层次互补,特色化办学是需要思考并践行的重要一步。增加专业课程的地域性、多元性是当今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原有的舞蹈教育培养多是以舞蹈技能训练为重点,导致了人才培养的一元化倾向,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形成的教育历史惯性使得这一现状难以突破。乐舞资源的引入不仅需要舞的内容存在也需要乐的整合探究,使乐与舞两者形成一种共生的状态,回归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从而让学生在传承传统乐舞技艺的同时全面地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凸显办学的特色化进程。

(三)拓宽学生就业空间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下,各地州几乎都办有自己的本科院校,使得就业压力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的多元化、特色化、地域化知识结构在就业中无疑具有较强的优势。地方乐舞资源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共识性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具有特色化的内容,同时在地方乐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了地方性知识,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更多地选择当地就业,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无疑又给他们的就业增添了制胜的砝码。

四、结语

少数民族乐舞集歌、舞、乐于一身,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乐文化的精髓。随着高等教育舞蹈教育学科的引入,原本一体化的乐舞传统被割裂开来但也为舞蹈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稳定的空间和机制。在民间乐舞生态面临变迁的当下将乐舞引入高校进行传承不仅可以传承乐舞文化、凸显地域特色,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因此,这样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需各位同仁的共同推动。

作者:李晓艳 苏世奇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