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有效性路径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有效性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通识教育,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模仿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并存在通识教育不适应高职院校等缺陷,以致实施效果的有限。高职院校只有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发展定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通识教育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就业技能培养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贯穿培养全过程”。[1]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各个高校开始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模式,期待通过此种方式解决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以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文素质欠缺等问题。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目的是打破狭隘的传统专业教育界限,强调通过让学生掌握历史、文化和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文理兼顾,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以便在就业后步入现代多元社会时能够迎接随时出现的各种挑战。【2】通识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本土化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没有把通识教育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进行有机结合,导致通识教育的类型和模式过于单一,对通识教育定位不清。由于制度缺乏规范性,通识教育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很难取得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一些高职院校制度本身设计和实施中的缺陷更使通识课程沦落为高职院校学生修学分的“水课”。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通识教育模式,才能提高通识教育的有效性。

一、制度的顶层设计—关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定位和模式选择

(一)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定位

从国内通识教育的实施来看,无论是早期的文化素质教育还是现在的通识教育,学界对其褒贬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解决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过于专业化的一剂良药,应大力发展通识教育;有个别学者认为考虑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师资现状、生源质量等因素,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要慎行。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效尤其是高职院校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背景下,通识教育就已经被引入到高职院校,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效果可想而知。2018年高职(专科)院校数量达141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2663所)的53.2%。[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占到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一半以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规格的各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人们对专业教育课程的教育和学习比较重视,并且把专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效作为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状况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教育课程的重视可能过度,被人们广泛忽视的通识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高职院校目前过分重视专业教育课程的现状,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多方面需求,毕业生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求职市场,企业从学校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才能构建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广义)专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高效合理灵活地配置各种教育资源,达到通识教育与(狭义)专业教育的动态平衡,并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高等教育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一线提供源源不断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劳动力,而普通本科教育主要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因此,两者的通识教育目标是有本质区别的。高职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基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本科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宽广的学术基础。从培养体系上看,高职通识教育是工作体系(能力),本科通识教育是学科体系(知识);从实现途径上看,高职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本科通识教育是课堂知识传授(显性)。[6]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师资队伍一直都是制约高职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构建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又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通识教育模式。梳理的大量文献显示,高职院校可实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模式,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分配固定的显性课程和灵活多样的隐性课程,达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育人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关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设想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教学效果如何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相较于专业教育,人们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有一些观点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他的都不重要。这种观念在劳动密集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在当今知识密集型背景下,一个人在求学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已经不足以维持其一生的职业生涯。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技术转型与进步越来越深入,一个人要想在职业生涯中不被淘汰,不只看大学期间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怎么学、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学习型社会中能够跟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步伐,能够更加体面,更加快乐地生活。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学习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效果如何也是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高职院校曾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评价体系上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高校的模式,部分高职院校在“升本”思想的指导下,把高职院校办成了普通本科高校的压缩版,使得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如今,从国家到院校都意识到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将使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死胡同,为此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把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缺一不可的“两翼”。因此,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学生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吸引学生、社会、企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高职通识教育中学生既能在专业课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专业学习中达到通识的目的;也可以在通识课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达到通专结合的目的。通识素养的培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经典名著阅读、慕课等在线网络课程,并采取听讲座(实体和网络结合)、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形式,力求在多种方式中达到拓宽知识面,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弥补过去的仅学习专业知识的不足。

三、从制度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上提高通识教育的有效性

(一)关于通识教育观念的正确认识

首先,高职院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部分领导认为通识教育的实施会挤占专业教育的时间而对通识教育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使得通识教育从上层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教育虽然提倡技术的主导作用,但不能把其和职业培训场所划等号。高职院校是在以大学为基础上注重职业教育的功能性。大学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通识能力,这一点同样适合于高职院校。[7]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把通识教育看成和专业教育一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通专结合共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不要把通识课程讲成专业概论课或专业基础课。由于高职院校对专业教育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师资地位较高,通识课程的师资地位相对较低。教师在选择课程时首先选专业课,通识课一般放在较后的位置。从通识课程在学校的地位可以看出,通识课程在教师心中不太受欢迎。很多高职教师在上通识课程时,由于不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习惯把通识课讲成专业概论课,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校应该加强对通识课程师资的选拔,提高通识课程师资的地位,吸引优秀教师来上通识课,使教师上好通识课的同时实现自己的高层次需求。再次,学生也应具备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不能把通识课程视为混学分的“水课”。随着学分制的推广,高职院校也在试行学分制。一些高职院校规定,学生必须拿到学校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当然也就包括要选修一些通识课程并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在学生心目中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一般专业课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专业基础课,然后是通识必选课,最后是通识任选课。在大学生当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由此可见,部分学生把通识课程作为混学分的“水课”,课堂学习对他们来讲可有可无,他们看重的是最终能否拿到他们想要的学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在平时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不断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帮助学生扭转对通识课程的误解,使他们认识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课程之外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沟通等能力,是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的课程,从而使他们重视对通识课程的学习,达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全人”培养目标。

(二)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化设置

高职院校要实施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模式。显性通识课程,也叫显在通识课程,是对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通识课程的统称,具有教育目的明确、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合理选拔和配置适合通识课程的师资等特点,是在课堂上使学生获取相关通识知识的一种有形的课堂教育形式;隐性通识课程,也叫非正式通识课程,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的力量来教育、感染和影响人,是在正式课堂之外使学生获取相关通识知识的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显性通识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模块,如知识基础模块(思政、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以及语言与现代沟通技能)、学科均衡模块(人文与艺术、自然与数学、历史与社会科学)、个性发展模块(自立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校本特色模块(与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隐性课程模块属于延伸拓展模块,包括实践性课程和课外活动等。

(三)关于通识教育师资的选聘

当前,通识课程师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了任课身份的教师,他们在专业调整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成为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处于对专业的爱好而主动加入到通识教育活动中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高校为了充实通识师资队伍而专门引进的从事通识课的师资。从通识课的师资构成现状就可以看出,通识课师资大多还是属于专业领域,他们本身并不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在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融会贯通的能力也不足,最多就是为专业领域以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9]通识师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当前背景下,如何选拔到合适的通识师资成为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因为再好的课程设置都需要借助于教师去展示,学生去学习,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它的使命。那么高职院校如何选拔到优秀的通识师资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以下三种方式对获取优秀的通识师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高职院校制定通识师资的相关选聘标准和激励政策,吸引学校优秀教师参与到通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来。国外很多通识教育开展好的高校和国内通识教育做得比较好的院校对通识师资的选择证明,凡是重视通识教育的高校,都力争吸引最有效的教师参与通识课程的教学活动。二是吸引周边高校的名师到高职院校开展相关通识课程或邀请其他高校的名师到高职院校开展相关主题的通识教育讲座,以弥补本校通识师资的不足。三是借助网络资源,如精品在线课程、慕课等形式进行网上通识教育,并结合学校现有的师资进行线下辅导,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从而较好地解决高职院校通识师资问题。[10]总之,只有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选择适合本校的通识教育类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通识教育的方案,才能使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得到良好发展,进而使通识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

[2]梁军.我国高校世界历史通识教育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113.

[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EB/OL].[2019-02-26].

[4]钱小龙,汪霞.加拿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3):34-41.

[5]彭振宇.论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职教论坛,2012,(1):23-26.

[6]聂强,蓝菊.反思与重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5,(36):11-16.

[7]王晶.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10.

[8]苏方勇.论“通识师资”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00-102.

作者:张娟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