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交往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育人的美德与完善的人格,而我国从先秦开始就有关人性善恶的辨析,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在西方,柏拉图则通过对话的方式,与市民辨析,在语言交往中沟通思想,探寻人的德性等话题,这些都是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实践交往的思考,经过提炼之后通过交往的方式进行传播,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是后来由于国家的建立,生活与政治领域的日益分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德的社会活动才从日常交往中分离出去,成为一种专业化的教育活动。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交往活动都能被称为或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那些能够起到完满人的品质、提升人的美德,注重人的发展,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内容的情境或者实践活动能够被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学习的是人类历史发展总结的有经验和精神世界的丰硕成果,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个体命运关怀的最佳阶段。此时他们关心的是公共领域的各种问题,参与社会实践培育的是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他们与老师一同讨论人生、人类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个理想高远的共同体,在共同交往中提升精神境界,与老师、学校一起引领社会精神的发展。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往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生命品质的精神交往。

二、回归本真交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培育学生真诚交往、满足学生交往需求的重要途径。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促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高尚道德践行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运用手机短信、社交软件等新媒体传播主旋律艺术作品等间接方式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之外,更要重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交往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互联网、手机媒体、电视媒介等技术途径只是实现交往的手段工具而已,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大学生这个交往主体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发挥的积极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协调、融合,共同寻找对于道德、政治的共同理解,以便形成对共同的政治规范的一致理解与遵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走向交往的互动,包括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也就只有在交往活动中处理这些交往活动的关系,引导这些交往活动,运用这些交往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依赖于主体之间本真的交往,交往既是大学生品德培育的途径和重要背景,也为品德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可以说,没有交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实现、促进大学生群体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脱离了真诚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推向扭曲。因此,回归本真的交往是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真正使其担负起育人功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扭曲化的重要方法。

三、高校学生的有益交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当下,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大学生交往越来越具有开放性,不只注重校内交往,还注重校外交往;交往动机功利性增强,如学生中出现官僚化倾向;交往的结构日趋复杂,并且动态性增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交往的方式增加了虚拟性和不可掌握性。大学生交往特点的上述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交往只有在一定制度规范的约束下才能够健康、有效地进行,作为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制度规范的支持和保障。为了使大学生的交往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从而在面对是非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地辨别社会各种价值观,在多元价值的冲击面前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信息和新技术革命,以更为贴近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成才成人。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真实状况、文化传统、悠久历史以及遭遇的不幸,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信心;生命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生命观,尊重他人生命,关爱自身生命,进而激发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等。一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开展有益交往的重要支持。

四、总结

通过上述有关交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联的分析,可以看出重视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对提升思想教育效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交往的有益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交往的重要体现,两者的关联性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作者:潘俊 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