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解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解析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公共体育课程面临课程目标设置偏重于技能获得和健身锻炼,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在课程内容中的渗透不够,课程管理只重“体育”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改革中存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偏废。对策是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与公共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建设一支讲政治、业务精、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以突破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易、“德育”难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家领导ren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对全国教育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要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关键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此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回答了教育工作中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要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学校体育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期盼。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旧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立足“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挑战又摆在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困境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基于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宗旨而提出的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的任务指标。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有明确规定,共包含五方面内容,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心理健康目标是指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目标是指使学生在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具有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两个目标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和期待,同时也是评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渠道。但通过调研国内部分普通高校体育部网站、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发现,一些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偏重于技能获得和健身锻炼,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层面要么缺少应有的体现,要么提法模糊、表述笼统,缺乏在全面育人高度对体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挖掘和认识。

(二)课程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从体育学科角度划分,大致是由专项体育理论、专项运动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一般体育理论、一般运动技术、一般身体素质六个部分组成。其中体育理论部分是直接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体育课“育人”价值的主要构件之一。随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经过一段爆发式的增长,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但正因为增长速度过快,很多课程内容缺少教材化的筛选和加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照搬或简单处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内容,使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理论内容的整理和研究滞后于技术教学与素质练习内容的引入,体育课要么过多强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获得,变成了专业技术训练课、身体素质练习课;要么毫无原则的迎合学生的娱乐兴趣、个性追求,变成了体育游戏课、休闲娱乐课,课堂教学对新项目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渗透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体育课“育人”价值。

(三)课程管理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权在教育部,教育部通过各项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实施对课程的管理。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文件精神的理解与执行。进入新世纪,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两个文件,对公共体育课程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上世纪末,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个性发展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这个时期,全国高校对课程的理解普遍带有“兴趣为先,技能导向”的倾向,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但一些高校对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领会不深,导致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想当然的改革,甚至“复辟”。从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青年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到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高校“在每一门课中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高校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鉴于此,对公共体育课程的认识仅停留在解决学生的“体育”问题的层面,就更加显得片面与落后。

二、原因分析:对德、智、体的认识尚未真正理顺

“德育、智育、体育的偏废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受到包括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全社会的热烈讨论。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经过连续十数年持续下滑,青少年超重、肥胖、近视检出率连续上升的近年来,学校体育的“问题”达到了热议的顶峰。国家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意见,强调和保障体育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甚至专门发文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硬性条件,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此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公共体育也逐步发展为以体育课教学为主干,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课外体育锻炼与指导、体育竞赛与训练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以“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作为课程主要目标,迅速引入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拓展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校外课程资源,提高了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获得感,在教学实效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必须承认的是瑜不掩瑕,公共体育课程在强调“体育”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德育”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中,只有“体育”内容,缺少“德育”安排;教材又因为使用率低,其中的“德育”内容变成了一纸空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方面“重体育、轻德育”,注重生理锻炼的效果,忽视思想品德的熏陶……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看出:一是从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培养的角度看,“体育”容易、“德育”难。“体育”是一个显性的、直观的过程,在内容、师资、设施、媒介等各种基本条件的保障下,体育知识的增长、运动技能的获取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有迹可循”而相对容易的;“德育”是一个隐性的、渗透的过程,在多元、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受教育个体从外部认识到内心认同、从感性接受到理性坚持、从客体受教到主体自觉等一系列道德认知的转化,过程要复杂、曲折许多。二是从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角度看,“授业”容易、“传道”难。“授业”靠得是学术能力,是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内传播知识、教授技能,干的是“本职工作”,自是游刃有余。“传道”是教师宣扬信仰与真理,靠得是教师自身的德性和操守。再者,“业”可以定量评价,不断增长,“道”却可能反复难辨,只能定性衡量。如此,使得推行“德育”变得知易行难。因此,真正理顺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把“德育”融入体育教学,努力开创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新局面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对策研究: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缘起中华民族对“德”的不懈追求,《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以德为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华民族对“德”的追求自古有之,已经内化为一种民族特性,在价值取向、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上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灭不衰的定海神针、精神脊梁。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从教育的角度对“德”的认识提出了他的见解,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党的十八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教育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扬正气、树新风,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包括公共体育课在内的所有课面临的教育根本问题,以后,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要求,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将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工作,用“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以此引发了教育界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入思考和课程改革。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思想,不是把体育课变成思想政治课,也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搬思想政治内容,而是在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利用体育课堂、体育知识、体育文化有目的的宣扬真、善、美,教给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道理,指给学生实现价值的正确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到体育教学中。体育课本身就是融合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体育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体育运动中展现出的团结协作、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等崇高精神,可以充分挖掘、提炼和发挥,要通过体育课让“女排精神”这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学生心中。另外,建设一支讲政治、业务精、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也是贯彻课程思政思想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改革成果最终要落实于教师教学,作为教学主导,教师首先是要提高自身思想认识。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点明体育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价值。这就要求高校要站在政治高度,发挥教师党组织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指导体育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自身站位,要从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定位体育教学,要让教师在自觉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前提下,规范教学行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体育精神的培养严格要求,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努力提升体育教师育人水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对的是各种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高校在规划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时,要注意学科协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挖掘体育外资源,丰富体育教师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渗透角度,提升育人水平,突破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易、“德育”难的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北京: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2017.10.18.

作者:傅新宇 姚亚中 单位: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