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升职业素养显得十分必要,科学施策课程思政内容,将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从分析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良好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给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如何从教学阶段就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合,促进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履行自身职责,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课程思政视域下,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策略,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更好地适应个人职业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搭建毕业生和行业企业需求人才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渠道,参与到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方向[1]。职业精神是劳动者在工作时所展现的契合职业特征的精神状态,是劳动者认可本质工作基础上的行为方式和内在价值取向[2]。在高职教育培养下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将能够更好应对实际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更好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高职院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使得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保持着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以兢兢业业的态度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职责,推进工作环节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高职毕业生直接面向生产生活第一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们较高的职业素养将能够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行业规范,保障各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但是,近些年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培养并不尽如人意,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日益增多,从业者缺失职业精神一直成为社会舆论的诟病,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社会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势在必行。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

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石和实施抓手。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之间的有机统一,推进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取得良好进展。不容忽视的是,在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高职院校在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高职教育年限短、实训任务重,高职院校培养出了大量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的弱化、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欠佳等问题。第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结合度还不够高。高职院校没有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拓展素质教育途径,确保“德育首位”原则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有一定距离。第三,高职学生对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认知弱化。在当今社会思潮下,高职生自我意识较为浓厚,存在对职业认知薄弱的情况,无法良好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没有坚定的信心和职业素养作为支撑,容易轻易放弃。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缺乏系列合理可行的教育培养策略对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内涵、要素等方面进行长效机制构建。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顺利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等内容作为核心的显性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是以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动机等方面为核心的隐性职业素质[3]。以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较为侧重于显性素质,对于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则较为弱化。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活动,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良好兼顾到全方面的职业素养。第一,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属于新型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密切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情境体验活动工程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高职层次的学生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和践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思政典型案例,使其和专业技能学习科学融合,将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锤炼学生的工匠精神,筑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根基,推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品质。第三,促进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地。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在高职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积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政策[4],切实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素养和立场,保证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舆论引导和政治方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常态化发展效果,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稳步实施。第四,促进提升社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使得毕业生具有德才兼备的职业素养,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就业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从课程思政视域出发,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注重结合教育教学目标,把握市场导向,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路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一,在宏观统筹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进行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逐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职业认知,使得学生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重视和开展思政教育改革是重要路径,能够培养起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5]。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结合教育课程目标,在宏观上开展统筹管理工作,构建更为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全体高职生能够更好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培养业务素质,融合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给社会输送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促进高职生更好适应社会的多层次发展需求。第二,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合理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是开展职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课程思政教育领域给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良好的支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促进学生更好认识到职业岗位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环节,履行工作职责。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综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课程三个方面[6]。在这个职业课程体系之中,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主线是素质教育活动,完善现阶段教学课程大纲,不断挖掘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想政治意识和心理素质,还要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承担起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重任,更好促进社会建设活动取得良好发展。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渗透职业素养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塑造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长为21世纪的社会栋梁人才。第三,科学把握好课堂教学活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在具体教育课堂上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保持着一并前行的状态,全面落实国家方针政策,推进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目标[7]。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中,要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高度重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环节取得良好成效。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坚持着普遍性、创新性以及指导性的原则,着重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基准,把握企业的现实需求,充分利用岗位典型人物案例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各项情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能够自由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深刻把握职业岗位、职业素养的内涵。第四,打造高水平混编导师团队。一是鼓励教师与企业技师组建混编导师团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积极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掌握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技术,运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授课技巧,使枯燥乏味的授课变得生动有趣,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二是加强课程导师自身职业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培育,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五,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健全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实施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合理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能够从学生的思想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加以考核,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并调整后续教学策略。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要能够综合学生的实操训练表现和专业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充分全面的认识[8]。

五、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芳华课堂”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路径,精心打造“芳华课堂”思政教育品牌。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芳华课堂”是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创新载体,意在把优秀制造业的企业文化、匠人匠心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校园,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博士、教授、技能大师、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品牌项目,引导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追求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产品质量精益求精、职业精神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学校在66年办学历史中挖掘思政素材,积极梳理大国工匠、专家学者、实业报国、青春榜样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时期优秀校友典型,并将他们邀请至“线上线下课堂”与青年学生交流思想、畅谈人生,引导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追求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产品质量精益求精、职业精神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陈亮,安徽省劳动模范郑天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工匠”胡东方,全国知名创业导师陈功亮等相继走进课堂。

六、结语

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不仅要在宏观统筹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要构建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科学地把握好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水平导师团队,并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内容、考核评价互融互哺。

参考文献:

[1]杨会,严海霞.课程思政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价值、理念与行动[J].职教通讯,2019(15):102-103.

[2]赵后起.隐性教育视域中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5.

[3]李俊峰,丁云秀.“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5):207-208.

[4]廖芳,陈妮.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讨[J].广西教育,2018(11):324-325.

[5]邢伟,郭晓彤.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讨——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16-21.

[6]许赞.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147-148.

[7]朱芮.“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1):58-61.

[8]杨业宇,周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测评》的课程与高职思政课的结合路径——以职业素养培育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7):234-235.

作者:孙静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