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创新机制探究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本文聚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校级部门联动、院系党政联动、教师学生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青年教师本身、学生以及高校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1]。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学校、机关部处、院系多个实施主体,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运行反馈、激励保障、考核评估等在内的工作机制,保证各实施主体之间可以统筹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工作。本文基于协同理论观点,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机制,使高校各部门之间、校院两级主体之间、院系党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内在规则约定和制度构成一种闭环运行模式,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分析、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形成体制机制链条,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各部门、院系的工作效能,同时激发出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持续改进的长效工作机制,为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工作思路,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有益借鉴,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使命旨归深度内化为青年教师自身的理念与行动[2]。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相较而言,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建立亟须完善。

1.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尚未理顺。有些高校还没有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有些高校虽然已经成立了教师工作部并将其作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运行机制、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还未能理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目前各部门上下一盘棋的意识不足,工作联动性不强,没有形成合力,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2.考核评估机制欠科学。目前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考核,关于课堂教学、、科研项目、竞赛指导等方面的指标都是可量化的,但是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要素,虽然不少高校已经涉及,但是内容宽泛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容易陷入“走过场”的泥潭。

3.激励保障机制不充分、不到位。制定的相关政策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主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学督导、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形势政策报告等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性、保障性制度有待完善,“比如在职业发展、职务聘任、绩效考核、薪酬设计与科研立项等方面支持青年教师,或者是积聚社会资源,帮助青年教师解决面临的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3]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1.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尚有不足。一是“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的情况多有存在,而事实上,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相互孤立的。青年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师德师风、政治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从现实看,各类高校排名仍然是以教学、科研实力等为主要考察指标,因此高校更看重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业务指标,这直接导致在青年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不足。传统单一的方式落后于新时展的需要。目前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以授课、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灌输方法没有契合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难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应该更多地探索新媒体平台、实践锻炼等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3.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青年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中缺乏相应的话语权”[3],因此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青年教师往往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如何拓宽渠道真正了解青年教师的所思所想,用心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高校需要下功夫去做的工作。只有切实回应青年教师的发展诉求,才能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环境[4]。

三、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学校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单位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各部门和单位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担的任务虽有不同,但是目标一致,互相联动,只有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和特长,推动整个工作机制高效运转。

2.坚持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运行反馈、激励保障、考核评估等机制的构建中,要以青年教师为核心,深入了解他们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需求,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使青年教师不再是思想政治工作中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成为政策制定、监督、评估等环节的参与者,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提高自己。

3.坚持目标导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青年教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他们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密切接触,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相当重要。“学校应该由‘学生思政’一个焦点,转为‘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双焦点”[5],提高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循环,提升思政工作整体水平。

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的构建

1.建立校级部门联动的决策和考核评估机制高校应充分认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成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并开展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团委、工会、人事处、教务处、科研院、财务处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构成,主要负责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制定、考核评估;下设工作组,成员包括相关校级部门及学院的工作人员,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组面向学校青年教师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生活情况及有关需求,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上报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调研情况,研究并提出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校级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根据任务分配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工作机制要高效运转,信息必须要畅通,领导小组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校级部门在会上介绍工作进度、面临的问题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通过联席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实现工作细节的动态调整,推动工作有效落实。联动机制还应体现在学校各部门对学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评估上,不仅是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等党口部门要评估学院在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人事处、教务处、科研院等部门也要评估学院在青年教师职称评审、薪酬分配、项目课题立项等方面是否强化育人导向并结合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相关工作,对评价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对评价不理想的单位提出批评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

2.建立院系党政联动的执行和激励保障机制院系是青年教师工作的单位,与青年教师的联系最为紧密,院系党委和行政在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院系党政联动的执行和激励保障机制,党委和行政同下一盘棋,共绘同心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可积极推动青年教师全面发展。院系党组织应重点做好青年教师的教育内化、生活保障等工作。通过面对面座谈、集中宣讲报告、实地学习参观、海报展览、新媒体推送等多种方式,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学院党委书记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可定期开展“书记面对面”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近距离交流,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尤其要注重为“引路人”引路,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鼓励青年教师在积淀教学业务的厚度、攀升科研创新的高度、传递立德树人的温度、保持担当奉献的亮度这“四度”上下功夫。院系党组织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表彰活动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师德师风、推进“全员育人”,为青年人的成长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大走访、大落实,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青年教师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也将显著增强。“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科研,不仅是教师自我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6]。院系行政应加大对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支持力度,实施“成长助推工程”,包括过教学关、科研启动资助、职业生涯规划、在职进修等多个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找准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并融入相应的教学或科研团队。通过建设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科研培训、论坛、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培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院系党政联动,对青年教师做到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帮助,不断地用党性激励他们,用事业鼓舞他们,用感情凝聚他们,促使青年教师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将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推动力。

3.建立教师学生联动的运行和评价反馈机制青年教师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青年教师、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不是相互割裂,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建立教师、学生联动的运行和评价反馈机制,可以实现二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双促进、双循坏。育人先育己,青年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将正能量传递给广大学生。青年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讲品味、修炼自我修养的高度,要树品德、争做立德树人的典范,要重品质、增强学生教育的效果,传道授业,润物无声。鼓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寻访红色革命老区,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深思想育人。运用青年教师的专业特长,传授学科前沿的新知识,结合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专业内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考,为学生遇到的难题指点迷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做优学术育人。建立青年教师担任班导师或者兼职辅导员的制度,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状况,建立“三困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生活困难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对“三困生”开展学业指导、谈心谈话、听课查课等教育帮扶工作,做细服务育人。倡导读书好习惯,举办读书月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做实文化育人。青年教师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肩负起“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责任和担当,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员育人”格局,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比、学、赶、超、帮”的积极氛围。教师、学生联动的运行和评价反馈机制,为师生搭建了更多、更灵活的沟通平台,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振青年教师的工作信心;学生通过灵活的交流方式更深切的体会教师的育人用心,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育人功效事半功倍,有助于实现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共成长的双赢局面。

作者:伏姜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