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管理体制创新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管理体制创新探究

基于国家人才培养要求,高校需要加强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从而优化高校教学资源,以此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体制改革深度,因此需要高校加强重视,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以此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体制的全方位创新,更好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主要在于学生的自主权发挥、个性化培养上,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制度、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管理上缺乏对学生主体权、自主权的发挥,没有看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另外,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没有看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导致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被动管理的地位上。

(二)学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实行学分制,但是只停留在观念、形式上,实际行动不足,部分院校在实行学分制时容易受到传统课程设置、学年制的制约,选课制是学分制实行的基础,而课程设置的合理和科学性关系选课制的有效实行,选课制的科学落实直接影响学分制的实行,因此学分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受传统课程设置的影响。

(三)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高校在师资队伍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且部分高校教师对导师制认识不足,没有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责。大学生群体个性化彰显,教师难以管理学生,高校导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例不合理,影响师资团队的建设。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对策

(一)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

首先,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独立权、话语权、选择权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知识基础。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制订中,让学生对教学全过程有一个大概了解,对于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及时了解,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另外,学校也需要赋予学生更好的选择权,比如选择选修课,选择专业、教师等,且学校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案、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其次,教师需要树立个性化教育观念,大学生处于人生关键期,他们的思想、认知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尊重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等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进行学习管理,彰显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对自我发展进行职业规划。

(二)建立学院制的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学校需要确定校级、院级的职权范围,高校学院建设需要本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院管理中心等建设目标进行,并按照职权统一原则落实相应的责任。学校在确定总发展目标后,需要及时将目标细分至各院、各校级管理部门中,科学设定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分管理制度,并建立学校资源共享制度,从而实现民主教学管理制度。其次,学校需要增加学院的管理权,优化三级管理体制,学校要重点围绕学术研究权、行政管理权进行下放,并在院级下设专门的管理机构,从而实现校级和院级管理的双向对接。最后,学校要明确教学管理在学院的中心地位,对于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学校需要加强对学院的经费投入,并保证学院可以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切实进行。学校在保证科技投入和培训投入的基础上定期给予学院项目经费,并对学科知识体系匮乏的专业进行培训,从而增加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对于学院教学管理学校可以建立两级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建立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选课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选课制是教学基础,选择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自主选择课程,并自行安排选修课时间,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学分。落实选课制学校需要适当增加选修课总数量,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适当压缩必须课课时,以此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且学校也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开设新课程,对于选课,学校可以允许各学校之间资源共享,跨校选课,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另外,对于选修课学校也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合理设计考核方式,并在选修课上课方式上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最终健全选修课上课质量监督体系,保证选修课具备一定的教学成效。其次,学校需要完善导师制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导师制是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关键,导师制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对学生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个性特点,从而根据学生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发展策略。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动态学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态学制是为了全面落实教学管理,动态学制学生可以集中修学分,在学分修满后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如何推行动态学制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打破专业门槛限制,对于不同的专业需要设定不同的学分,并解决转专业难问题,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主修和辅修的随机转化。第二,需要科学规定学习年限,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学习年限。第三,允许学生休学或者停学。

(四)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

教师是教学管理体制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教育,以此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教育体系,旨在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和师资力量,更好地保证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对于高校教师培训需要围绕业务培训、学历资格培训、培训考核等进行。对于业务培训需要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师为辅,并根据初、中、高三级培训原则进行培训。对于青年教师需要加强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个人素质等内容的培训,对于骨干教师鼓励他们升学、获取更高的学历,对于学科教师定期对他们进行科研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提升他们的学术科研能力。对于培训形式,需要选择在职培训和行业进修的方式,其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单科进修、骨干研讨会、培训班、出国进修等方式进行。对于培训内容,传统的培训主要是单一的学历培训,在改革要求中需要将学历培训向师德培训、学术培训、教学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转变。另外也需要重视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方式,从而推动高校师资培训落到实处,对于培训评估主要对培训目标可行性、培训内容先进性、培训方式多样性、培训结果高效性进行评估。在培训考核和评估结束后,学校需要将考核结果和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的职称评比、教学绩效考核中,从而激发教师认真对待培训活动。

三、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高校本身的职责,也是社会各阶层发展自身需要承担的职责,因此需要高校从教学管理体制上入手,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并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现状、教学管理基础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

作者:臧水兰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