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和实现途径

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内涵和实现途径

摘要:高校通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观更彰显时代性,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更加丰富,培养途径要突出全面性。而作为劳动教育其中之一的服务性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高校通过重塑服务性劳动教育观、挖掘育人价值,落实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丰富育人体系,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证、多措并举,丰富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育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各类院校应高度重视并落实劳动教育相关内容。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劳动不再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1]劳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意义生活和人类本质复归的主要形式。[2]劳动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本途径,通过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1劳动教育价值观要彰显时代性

新时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时,要注重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征。劳动教育经历过从“劳动兴盛”到“劳动失宠”再到“劳动复兴”的漫长发展历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3]高校要培养经得起实践磨砺和检验、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势必要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在劳动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

1.2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更加丰富。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磨炼个人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其内容也更加科学。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劳动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参加高校的服务性劳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服务社会。通过参加服务性劳动,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发扬劳动精神,进一步提升自身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劳动教育在高校的落实也就越好。

1.3劳动教育的培养途径要更全面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拓展、丰富劳动教育的途径,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搭建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安排、劳动文化氛围、激励和考评机制等多个角度出发,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4]劳动教育涉及广泛,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它的真正落实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有了新内涵、新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这势必要求高校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

2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

《意见》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高校可以通过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5]服务性劳动一般具有公益性、服务性、教育性等特征,高校通常通过宣讲活动、“三下乡”活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高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分为两个类型:一类面向特殊群体,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例如看望孤寡老人、关爱伤残儿童等活动;另一类面向大多数社会公众,例如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组织学生担任义务讲解员和公益活动志愿者等活动。在服务性劳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大众,同时增强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6]

3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服务性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能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重塑服务性劳动教育观,挖掘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观是对劳动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7]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实施劳动教育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种,对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性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输送出去,用于解决相关问题、服务社会。学生在参加服务性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并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还能够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好地了解、适应社会,学会关怀他人、尊重差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3.2优化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丰富育人体系

当前高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在教育内容上,服务性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开展活动,更要依托课程,而且要有课时保证。《意见》明确要求“整体优化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见课程设置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是高校落实劳动育人的基本载体。要构建与劳动教育相匹配的课程,进一步丰富劳动育人体系。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要把握育人方向,遵循育人规律,将课程与育人相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服务性的明显特征,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等方面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设置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实践育人,丰富育人体系。

3.3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保证,多措并举

高校实施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进而服务社会,促进国家发展。高校在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时,要从整体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落实劳动育人。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等,进行细致的规划设计,保证育人体系的连续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8]同时,高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服务型劳动教育的各个实施主体及其责任,通过制度约束、引导、规范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过程。高校在劳动育人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充分意识到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各部门要形成协同联动的关系,共同为落实劳动育人贡献力量。高校应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机制。服务性劳动教育通过理论课加实践课的方式实现育人,其开展效果到底如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否积极,都需要接受评价机制的评估。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生参与学习为中心、以劳动为载体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做出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9]以评促教,让服务性劳动真真切切地发挥育人作用。

3.4营造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新时代的服务性劳动育人不能简单地回归到体力劳动、单一劳动的形态,而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把握规律,强调创新。高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服务性劳动育人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当代大学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高校在推进服务性劳动育人时,要将传统的宣传栏、校报等方式同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相结合,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时时可学、处处可见、人人可参加的劳动育人氛围,让整个校园充满劳动气息,进而重塑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作者:莫灿灿 单位:安徽开放大学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