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摘要:劳动教育本质上是将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内化为学生素质的过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接受和遵循劳动价值观的准则及其要求,使其积极参与到内化进程中来。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客体,教师、实践载体等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的介体。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劳动教育内容以及教师等内化要素功能,形成劳动教育良好生态;搭建“劳动+”育人平台,创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劳动教育介体;构建劳动教育的组织体系、支持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路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化,理解、认同、接受和遵循劳动价值观的准则及要求,使之成为自身的劳动素养,以及终身受益的良好劳动行为品质。内化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是高职院校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内化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2]劳动价值观的内化本质上是劳动品质的内化,也是道德品质的内化。道德内化是个体经过一定社会方式的学习,接受社会道德教化,将价值观、道德行为方式等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的过程[3]。通过劳动教育实现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各类环境的熏陶下,帮助学生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学生是劳动教育价值观内化和劳动素养形成的主体

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强化劳动观念的养成、身心参与、手脑并用,通过劳动教育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已有研究发现,52.5%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技术能力不足”,87.5%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存在偏差”,91%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工作态度消极”,7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劳动技术能力较差,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4]。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品质与用人单位对员工高素质高技能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发挥好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认知、认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内化的进程中来,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二)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客体

某种程度而言,高职教育是围绕职业劳动而展开的教育[5]。高职院校应围绕职业特点,结合专业特色,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等方面入手,进行劳动教育理论教材和实践路径的选择,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机器换人等新态势的发展,拓展劳动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既要有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又要有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历练中接受锻炼、巩固知识,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统一,劳动习惯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简单劳动与技术性、创造性劳动相统一,让学生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伟大,又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到劳动和创造的伟大。

(三)教师、实践载体等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的介体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劳动素养、师德师风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决定着内化的效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形式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内化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实现形式。教师如何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发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优势,提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各类实践活动质量,是实现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生思想上、情感行动上能否真正内化的关键。

(四)家庭、学校、企业、社会良性互动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劳动教育要整合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形成良性互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应在家校互动中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使之配合学校有效地开展好劳动教育[6]。企业是高职学生工作、实习实训的场所,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利用好企业内的劳动资源,使良好的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场,要在校园内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环境。社会大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大环境。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化本质

劳动教育是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技能等内化于心,促进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理性成长,并外化为劳动行为习惯的过程。劳动价值观的内化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劳动品德形成的关键和基础。

(一)心理学视角的劳动价值观内化

个体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知、情、意、信等因素。劳动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就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互相融合、提升、深化和巩固的过程。认知是基础,学生在已有劳动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再认知,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质,对劳动观念进行“加工”获取新知,促进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高效内化。一般而言,认知的积淀越深厚,就越有助于内化。情感是动力,内化活动离不开复杂的情感体验,情感需要是内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劳动教育要提高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需要和共鸣。意志是保障,是内化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意志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劳动意志的培养需要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长期磨练而成,工匠精神的养成就是需要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坚持精益求益的专业劳动技能。信念是目标,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代表着内化生成。学生会根据已内化的劳动价值观对自身需要进行再分析,不断强化符合劳动价值观的需要,能使内化过程再深化和巩固。从心理学的视角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该逐步深入,从认知到情感到意志和信念,层层深入、层层递进,既要传授劳动知识,也要培养劳动情感,更要坚定劳动意志、树立劳动信念。

(二)教育学视角的劳动价值观内化

内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要完成内化的过程,学生本身的理解、选择和吸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要遵循学生内化劳动价值观的规律来设计劳动育人的载体和路径。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积极接受并内化劳动教育的内容。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劳动教育应该是教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内化的有序过程。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

在内化视角下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内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以学生良好劳动态度的养成、基本劳动能力的获得、生产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习惯的养成等为劳动教育的重点,根据学生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劳动+”育人平台,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构建融学生、劳动教育内容、教师和教育载体、家校企社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路径。

(一)发挥内化要素功能,形成劳动教育良好生态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属性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本质,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首先,激活学生劳动的“认知地图”。学习是一种整体行为,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对于高职学生,要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学生兴趣、生活情境和专业特点密切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不同成长阶段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形成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用“认知地图”对劳动的“新”“旧”知识做好充分的链接,增强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其次,要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情感体验”。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尤其需要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和内化。因此,要通过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分析,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其内在需求,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接纳,使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责任感不断内化于心。再次,要训练学生劳动实践的“迁移能力”。为高职学生搭建多种实践锻炼平台,在模拟实践-情境训练-生活实践过程中培养其劳动能力,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至真实场景,让学生在不同“实践链”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培育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忠于职守的劳动态度。通过技能的训练、过程的体验与反思、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有更切身的觉察、有更深刻的感受、更深厚的情感体验和更强烈的认知,从而产生价值认同,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内化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2.发挥教育内容支撑作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发教育内容,结合专业强化实习实训,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实践等,重视行业中新知识、新技能的应用。具体的内容设计可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大一可开设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等基础课程,将生活劳动融入日常养成教育中,使学生对劳动有更积极深刻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日常劳动行为习惯。大二可引导学生参加服务社会的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公益性劳动,推动劳动实践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相结合。大三重在把劳动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情景下的专业实训,在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形成并固化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发挥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教师要整合运用教学策略,合理选择劳动教育内容和载体,创设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情境。一是目标激励法。高职学生特别需要得到认可和鼓励。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相结合,比如以评选最美劳动者、劳动模范寝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二是榜样示范法。邀请劳动模范和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讲座,通过以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的讲座,更能使学生产生共情,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劳动锻炼与学习。三是问题解决导向法。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创新创业沙龙与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思辨和反思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提升认知[7]。四是情境模拟法。开展情境模拟教学,创设各种能与高职学生劳动情感引起共鸣的情境,让其参与其中,在参与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内化水平。将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态,师生共同参与服务,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志愿服务之中,增强学生劳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养成教育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寝室卫生、垃圾分类、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养成劳动习惯。4.家校企社发挥引导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家校企社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实施劳动价值观培育工程,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内化。首先,营造“劳动树榜样、劳动促发展、劳动强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劳动创造意识。其次,形成全员开展劳动育人的良好氛围。家长、教师、企业导师、社会大众都要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之中,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共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新局面。再次,加强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加强劳动教育场地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开发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最后,加强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的宣传引导,防止不正确劳动价值观向校园渗透,坚决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对校园的侵蚀,发挥好正向劳动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创设劳动教育介体,搭建“劳动+”育人平台

1.劳动+职业价值观培育。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根据各专业特点,强化与劳动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从“课程劳动”中强化专业技能。如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开设手工制作课,让学生通过手工劳作,制作精美的各类富有教育意义的手工作品,在“劳动”的同时增强专业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校本教具制作、参与实验实训室保洁劳动等。2.劳动+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实习实训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学生实习实训中,特别是顶岗实习中。一是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到专业的实习方案中,即在实习目标和要求、实习内容、实习结果考核评价体系中全面纳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二是将劳动教育所涵盖的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专业技能等元素融合到实践训练中,在日常的实习训练中不断强化。三是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的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工作体系更加契合完善。四是将对劳动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技能操作全面融入实习自评、互评、点评环节中。3.劳动+职业责任感养成。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化志愿服务,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劳动教育途径。一是选择与专业服务相关领域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为主要对象开展公益服务。二是以专业指导教师带队参加志愿服务。三是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菜单化。四是专业志愿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相对固定。五是在行前教育、培训、服务质量监管、事后总结反思中强调职业责任感。4.劳动+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以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为抓手,将日常生活作为“自然教学情境”,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中,构建从劳动认知至形成劳动行为习惯的日常行为养成式劳动教育体系。5.劳动+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将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的快乐,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体会劳动创造的价值。三是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深刻的劳动感受,产生积极的劳动价值认同。

(三)营造劳动教育环境,建立长效机制

1.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升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劳动技能指导水平,严格教师从业标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教师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不断提升教师劳动教学技能。二是专业教师、专任教师和学工教师分工协作。专业课教师要增强劳育意识,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的元素,把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同时提升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相关基础课程专任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解,做好劳动理论课程的讲授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日常生活劳动养成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建立评价体系。一是将劳动素养内容纳入到高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中。评价指标包括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价值观等,建立社会实践、文明寝室、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大赛、实习实训等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开展个人自评、团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形成劳动素养综合评价。二是建立劳动课程评价体系。开设相关劳动课程,明确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加强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三是建立专业课程劳动技能的实践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劳动自我成长档案,通过学生自我记录、评价和反思在劳动教育中形成的劳动态度、习惯、技能、价值观等内容,在自我评价中提升对正确劳动价值观的认可。3.建立组织体系。一是学校要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全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三是组建工作专班,牵头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4.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中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让社会热爱劳动的正能量渗透、影响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生产劳动等,通过实践劳动推进劳动育人。二是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学生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让家庭发挥其在教育中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三是利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企业在劳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将企业文化、技能大师、劳动模范、企业工作场所等运用到高职院校的劳动育人中[8]。内化视角下构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路径,使内化要素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生态,让高职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体会到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培养能够满足新时代生存发展的劳动技能,实现“以劳养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的目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余开业 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