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改革论文(共4篇)

高校教育改革论文(共4篇)

(一)

一、高校两课教育的基本矛盾

1.两课教育中体现的价值观与社会个别不良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两课教育所体现的价值观是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能够转化为积极工作、努力的观念。但当代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体渠道是多方面的,除了广播、电视之外,还有网络等。这些媒体虽然在整体上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但类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消极的思想也屡见不鲜,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因而他们可能会不认同两课教学中的一些观念,对其产生抵触情绪。

2.两课教育的理论要求与学生自我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当今两课教育机制尚不健全,还是主要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由于大学生尚处于青春期,对自我独立性的要求很强烈,这种说教授课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两课教学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两课教育不感兴趣,缺席率也普遍较高,由于学习评价结果也是由考试决定,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考前突击方式应付考试。学生自主学习源于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两课教学主要从理论和宏观上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素养,其作用是隐性的,相较于专业课似乎缺乏实用性,因而吸引力也不大。

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之间的矛盾是两课教育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能在课外实践中证明两课教学的意义,那么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当今高校两课教学还只停留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一些大学教师由于出于私利,在学生成绩的品评上有失公允,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其做法与两课中讲授的思想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这造成了学生对其不信任。此外,学生认知观的不成熟也是造成两课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之间具有矛盾性,因此,课堂教学在经受课外实践检验时就会有出现偏差的现象,例如,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服人”的思想在许多时候就行不通,学生也会因此否定这个理论。但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一时的挫折并不能影响事物的前进方向。大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经历的限制,就很可能产生偏颇的思想。

4.教学手段及模式的单一性与学生思维多样性之间的矛盾。随着对教育技术的重视,高校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也开始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影音教学等已经渗入许多教学课堂当中,而这些新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也备受学生青睐。反观两课教学课堂,由于注重理论的讲述,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很少能够应用到课堂上来,传统的板书、口耳相传已适应不了学生思维多样性的要求,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他们的创新性要求。

二、矛盾观在高校两课教育改革中的体现

改革是促进两课教育发展、基本矛盾转化的重要途径,在改革中,同样要坚持矛盾观,对改革中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从而把握好两课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1.既要坚持传统的理论教学,又要不断拓展新知识内容和教育技术。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两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理论教学的高度和深度,又要不断开拓新的内容,从而不断丰富两课教学的内涵,在教育技术上,也要适当借鉴其他学科取得的成果,全面提升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也要在发展中创新,如政治理论基础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而与当今政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两课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当然,新旧知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课堂教学的课时是一定的,在加入了新知识的同时,必然要削减部分旧知识,但新知识又是建立在原有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在提炼旧有理论知识的精华之上,补充热点时政及相关论断,并在例证和实际演练中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想素养。

2.两课教育改革要循序渐进地展开,注意主次矛盾的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两课教育的改革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深入探索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丰富教学内涵,但同时绝不能忽视教育技术、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些次要矛盾,跳过这些问题,两课改革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成果。在两课教育改革中,要从教育教学理念上抓起,循序渐进地进行,彻底推翻原有教学理念或是对传统过于坚持都不符合科学的要求,只有在原有教学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才能找出最佳的教学方式。此外,在改革中还要统筹兼顾,恰当解决学生对新教育技术的不适应性、对新知识的排斥等消极因素。

3.在制定统一改革制度时,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特点及学生思想状态进行特殊性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且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则是建立在普遍性基础之上的,离不开普遍性。因此,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要遵循从普遍到特殊,再由特殊到普遍的认知观。教育改革是国家和时代针对当今教育现状对教育界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国家制定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但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要保证所有的教学设施、教师的配备在所有高校中均衡分配,显然是不现实的。另外,由于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自身的发展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两课教育在文科类院校较为容易取得成效,而由于文理学科在知识结构及逻辑思维上的不同,两课教育在理科院校的成效必然逊于文科院校。这就要求在两课教育的改革中重视文理科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要求两课教育工作者在深入了解文理科学生思维发展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教育改革工作措施,具体到每个课堂都要进行有所针对性。高校中常有一个两课教师教授跨文理几个班的现象,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做一份课件,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在改革中要坚持评价机制与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及社会实践的结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决定着教学成果的优劣,是改革中应当考虑的重点因素。两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社会观,因此在成绩考核和教学品评中,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就应该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现今的高校两课教育主要还是依赖期末考试来确定成绩,一般高校的平时成绩可以占20%到30%,但大多也是以考试或作业的形式打分,这种考查形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因此,在两课教育改革进程中,要对评价方式做出调整,将学生的课外思想表现和理论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必要时还可以介入同学互评机制,或是针对时代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以此来确定平时成绩。此外,在加强学生两课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师的奖评制度调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人,主导着教学的方向,在教学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调动教师的变革积极性是有效开展两课改革的前提条件。在过去的教学经验积累下,两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已经固化,只有对其进行思想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改革决心和改革能力。

三、矛盾观对两课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矛盾观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内容,是我们正确认识高校两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也是进行高校两课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首先,矛盾观为两课改革指明了方向。矛盾理论中的主次矛盾、主次方面、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原理指出了两课改革的方向,即在国家的改革宏观指导下,根据各校个性进行具体调整,在改革中要以抓教育教学理念这个主要矛盾为主,但同时又不可忽视教育技术、学生身心发展等次要矛盾的作用。其次,矛盾观为两课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改革方式。矛盾理论在提出原理的基础上也为我们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如统筹兼顾、两点论、重点论等都对两课改革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矛盾理论作为两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改革中的应用也体现了两课教育的实践性。矛盾理论是两课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核心内容,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将其应用于两课改革中,指导改革的进程,正是它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

四、结论

两课教育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后继者有着重要意义。矛盾观指导我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新与旧的对立中把握二者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关系,在统一中把握新知识取代旧知识的对立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调整矛盾的发展方向,从而使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作者:程智强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二)

一、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辩证统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德育实效的前提性和根本性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为谁服务,鲜明地提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要求。“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后者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教育性质的本质区别。”用“德”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否则,丧失了导向性,迷失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我们培养的可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社会主义的掘墓人。苏东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当前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逐步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并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合格公民,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那种“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政治教育’、‘政治使命’为由反对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是‘德育非政治化’观点的典型表现,是从‘普世价值’观和‘德育不得包括政治教育’的错误前提出发得出的错误结论。”

2004年以来,随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通过统一编写教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等途径,使高校德育的政治性、权威性、导向性明显提升。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性具有更多新挑战,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价值观思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人生价值观,通过网络、手机等形式,冲击和影响着一些学生,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对德育的政治导向性重视不够,有些教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甚至错误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更加复杂,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使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传播在方法上更加隐蔽、技术上更加先进、渠道上更加“合法化”,学生喜欢猎奇而又由于涉世不深、阅历尚浅、经验不足等缺乏必要的选择判断能力,使得在实践中坚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更加困难,也更加必要。不能牢牢地坚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就有可能葬送我们历尽艰辛所取得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至葬送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其学术批判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因为理论上更成熟政治上才能更坚定。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实践中突出政治性、导向性、权威性,绝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学术水准、挤压学术空间。否则,必会造成政治导向性与学术理论创新性的失调,从而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总之,丧失政治导向性,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有可能造成南辕北辙;缺乏学术理论的创新性,就会导致理论不够彻底,从而影响说服力,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因此,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术性的辩证统一。

二、坚持整体性与针对性的辩证统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回顾、梳理、反思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教训,面向新时期教育的总体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及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和特点,应把整体性确立为深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根本理念。在整体性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设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实践模式等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看,简单地说,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在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的德育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过于关注整齐划一而忽略个性开发,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略‘学’的过程,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略学生自主的‘发现’过程,过于关注形式上的‘遵守’而忽略真正意义上的践履。”因此,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彻底改变过去落后的观念,在整体性观念的指导下,切实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摆在首要的位置。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遵守的规范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要遵守以及遵守这些规范的重大意义,注重提升理论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不仅注重具体知识、理论的掌握,而且注重培养政治情感、道德情感,注重培养具体实践中的分析能力、选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来看,应在整体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整合、优化。从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构建了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等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时代性。但按照整体性的观念来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课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复现象,而一些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较大联系的重要理论没有纳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从大中小学整个德育内容体系来看,不仅存在内容上的低水平重复现象,而且也存在内容设置上的时空倒置现象。这些情况在客观上影响着人们对德育的整体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再次,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来看,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节,单靠学校教育无法完成德育的终极任务。在大德育环境下,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实现有机衔接,发挥其整体合力,才能形成最佳效果。同时,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因此,整体性应成为构建现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根本理念,克服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脱离社会、脱离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内外部环境不协调、内部环境各要素之间不协调等问题,发挥整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功效。强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理念,强化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合力,并不意味着各个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是均等的,而是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原则,从而针对不同环节的特点和作用,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既解决共性问题,又解决个性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家庭既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头和基础,又是学校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媒介,在学生思想品德养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应在家庭美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社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演练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氛围,激发社会教育的正能量,强化与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三、坚持先进性与适应性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深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在对传统扬弃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不断追求先进性。先进性意味着科学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等要素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拒绝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先进性要求坚持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统一,既要体现出“立德树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贴近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又要体现出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要求体现政治导向性、现实针对性、理论创新性,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华加以吸收、强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同时进一步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围,着重强调生态文明、网络文明、心理健康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的内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先进性,要求以多元、互补为原则,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多管齐下的教育格局,同时突出社会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否科学先进,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选择上要注重科学性即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教育者所掌握,并取得积极的效果。在追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个人成长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讨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不是传统的东西越少越好,而是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推陈出新,使之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第二,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不是“西化”、“欧美化”,也不是采取完全拒绝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应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洋为中用。实践表明,一种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其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在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有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在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成果,在中外先进文化交融碰撞中实现新的发展与飞跃,建立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思想。

第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先进性虽然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舍本逐末地盲目追求手段、技术创新的技术崇拜,而忽视了德育理念、目标、内容的先进性,导致本末倒置,最终背离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并不意味着要超越时代的发展,超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而是应该根据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状况,做出适应性选择。与时代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保持高度的适应性,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公民,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应该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如何锤炼大学生的高尚品格,如何准确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并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未来生活必备的新素质,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只有牢牢把握这几个方面,才能避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脱离社会、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培养真正社会生活的主人。其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个体发展相适应。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适应性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组织适应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需要、动机,并转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避免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

总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要突出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强调适应性和超越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要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针对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上要坚持客观性和科学性。只有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陈垠亭 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

一、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要着眼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很好的时间观念,几分钟可以教授的内容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师要实实在在的花心思、花时间在体育教育教学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花费时间越多越好,而是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教授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尽可能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另外,量化和可测的教学目标应该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成果的测量尺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既可以起到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检测教学活动是否顺利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处理好定性和定量在过程和结果中的关系,真正做到体育教学接受适度量化而拒绝过度量化,用量化可测的教学目标来辅助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墨守陈规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效。当前,传统教育模式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过程中,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其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为大势所趋。所以在改进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将实用的体育技能和现在流行的休闲娱乐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课堂上加入跆拳道、瑜伽、交际舞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这样,学生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就会养成良好习惯。

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很多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对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教师整体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严重滞后的现象,远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高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和调整。校内调研、外出学习训练、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等途径都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很好途径。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相应的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体育技术技能,同时还要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管理能力,对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的同时能及时纠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与此同时,教师对于新大纲的教学要求要了然于心,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体育教学只有抓住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特点,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理念,才能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我们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着荆棘和挑战,我们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走上随波逐流的改革之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融入更多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课程安排,创新教学不仅是流于形式的哗众取宠,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为了应对考核。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的整个过程需要高校所有师生共同努力行动起来。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未来才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秦军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四)

以提高个体的基础运动能力并健全身心健康状态为目的的锻炼是健康体育的基本特征,健康体育教育通过教授学生相应的健康锻炼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健康诊断的方法,是一种以评价、检查为中心的体育方式。健康体育教育考虑到了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实践、医疗、保护及生活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受益终生的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成为统一的有机体。以目前各个高校的体育教育方式来看,他们过度重视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训练技巧和技能知识,从而使得健康教育计划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由此可见,即使学生提高了个人的运动技术水平,但没有结合健康水平来训练自己,因此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盲目性和约束性。那么,怎样才能结合学生实际健康状况制订健康体育教育计划呢?这是当前体育教育急需被解决的问题。高校健康体育锻炼的实施

一、高校健康体育锻炼的意义

对于在高中以学习为主而缺乏体育锻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进入大学以后,健康的体育锻炼十分重要,它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过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严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开始以学习为主。换句话说,现代大学生除了饮食与休息外,体育锻炼是他们唯一能调控自身身体素质的活动,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在年龄上是处于青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也是人的一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阶段,性格与思想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担负着找工作的压力以及自我独立期的不适应性,他们要兼顾工作与学习、朋友与亲人、人际关系与事业发展,这些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易造成高校学生心理的不协调性,分析并讨论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对现代健康教育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高校学生应在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技能知识,培养健康体育锻炼的习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锻炼个人身体素质,从而能在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中保证身心健康,使身体发展更加平衡、协调。在大学期间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满足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需求,是提高个人素养、丰富专业知识、充实业余生活的好方法。由于大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通过适当的锻炼来调整,对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健身、陶冶情操、锻炼毅力等,因此,大学生需要做好丰富的体育锻炼愉悦身心,加强个人文化素养。

二、高校健康体育锻炼的优势与作用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是竞争的主体力量,是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健康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一般是以运动训练和项目竞赛的内容为主,具有竞争性和拼搏性,通过这些竞赛和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在经历一番风雨的胜利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高校得到的体育训练能帮助他们在社会的竞争中独当一面,更加适应社会中竞争激烈的生活。从原始的角度出发,健康体育的首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化体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力发展。然而,学生体质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实与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极大的联系。健康体育以快乐体育为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最终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心,获得体育基本技能知识的目标。

三、结语

现代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体育锻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健康体育是现代以及未来社会的必须体育教育模式,我们的社会离不开健康体育。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便适应现代社会高强度、高效率的发展。

作者:吴建平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