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探讨

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统的摄影实践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改革教育模式迫不及待。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方面出发,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强调了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重点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平台等新媒体技术为例,针对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且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各行业均敏锐的察觉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将新媒体应用到了改革过程中。作为高校的主要专业之一,摄影专业具有开放性强、创新程度高的特点。如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该专业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将可有效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人才素质。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理念落后,是高校摄影实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在“缺乏创新性”、“缺乏艺术性”两方面。目前,高校摄影教师的教学目标多以“知识性目标”以及“能力性目标”为主。为达到两大目标,教师常通过“填鸭法”以及“板书法”教学,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口头讲解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仅注重“目标是否完成”,而未注重“目标如何完成”。简言之,学生仅需提供摄影作品即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理念了解甚少,学生对上述问题同样缺乏重视。长此以往,学生的作品很容易丧失“创新性”与“艺术性”,导致作品与时代脱节。新媒体环境下,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平台的出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教师应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2.教育内容不足

教育内容不足的问题,同样为高校摄影实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创造内容不足”、“制作手段不足”两方面。就创造性内容而言,当前高校学生的摄影作品,仍以静态作品为主,动态作品较为少见。新媒体时代,静态作品虽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但动态作品的影响力同样较大。为提高学生能力与时代的适应性,将动态作品纳入到教育过程中较为必要。就制作手段而言,目前摄影专业的拍摄设备仍以单反相机为主,数码相机使用率较低。此外,教师虽能够为学生介绍相应的数字化图像处理工具,却无法全面的普及相应的知识。因此,学生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工具的能力一般较低,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的创新水平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育手段单一

教育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教育工具单一”、“沟通模式单一”两方面。就沟通模式而言,传统的师生沟通模式以课堂沟通为主,采用该方式沟通,不仅存在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且学生的积极性往往较差,沟通的便利性有待提高。新媒体环境下,QQ、微信等社交软件相继出现,有效提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便利性。此外,上述软件同样具有“图像上传”、“文件上传”等功能。将其应用到高校摄影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平台,且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使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摄影知识掌握水平。新媒体时代,高校可考虑借助上述工具创新摄影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应用

1.改变教育理念

第一,创新理念。新媒体环境下,为提高高校的摄影实践教学水平,以“创新”作为主要理念进行教学是关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平台学习摄影知识,进行摄影实践,充分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摄影环境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开设微博公众号,称为“青年•摄影”。公众号开设后,教师需以一个星期作为一阶段,要求学生以“逝去的那些年”为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拍摄相关题材的作品。当作品完成后,学生需将其上传至微博公众号中,而公众号的关注者则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论。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实践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组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样能够使其了解到公众对其作品的意见与建议。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教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作品与时代及市场的契合度也将显著提升。第二,艺术理念。摄影为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学生应能够充分利用摄影设备,控制光线,严谨构图,定格生活中的影像。但单独记录影像,极容易导致作品失去灵魂。因此拍摄过程中,将创作者的意图融入到作品中较为关键。传统的摄影方式缺乏新媒体技术的辅助,影像自拍摄的瞬间起便已无法更改。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后期制作成为了可能,为摄影作品艺术性的体现提供了保证。为创新摄影实践教学模式,高校应将“艺术性”理念纳入到教育模式之中,为摄影艺术的传承以及发扬奠定基础。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讲解摄影的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相应的摄影技术。拍摄作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光线、构图等技术手段,表达一定的思想,传达一定的理念。作品完成后,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对作品进行修改,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使学生的摄影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丰富教育内容

第一,数字化创造过程。为使高校摄影实践教育模式得到创新,利用数字化技术创造作品是关键。近些年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的摄影作品逐渐增多,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兼容性明显增强。传统摄影作品,以静态影像为主。新媒体环境下,摄影作品已由静态发展到了动态,静态摄影与影视摄影的融合度明显提高。高校摄影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该趋势,丰富教学内容,将“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两者均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创造作品,提高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例如:教师可在讲述静态画面构图理论后,要求学生拍摄一组景物作品,通过实践的方式增强自身对构图知识的应用能力。待上述作品拍摄完成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举一反三,以数字化设备为基础,利用静态作品的构图知识,对动态影像进行拍摄。采用上述方法展开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水平,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作品的拍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第二,数字化制作过程。新媒体环境下,数码科技逐渐融入了人民的生活。目前,数码科技已占领了摄影设备的主流市场。传统的摄影实践教育设备,均以单反相机为主。但在数码相机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今天,指导学生对数码相机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显得尤为必要。对此,高校摄影专业教师应将数码摄影的流程、扫描仪及彩色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数字图像树立平台的使用等知识作为主要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技能。例如:Adobe的photoshop为当前摄影领域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可通过计算机与数码设备相连接,实现对摄影作品的处理。Picasa为具有应用性强,图片处理功能强大的特点,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UleadGIFAnimator、gifmoviegear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且能够实现对动态图片的处理。教师可将上述软件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制作,提高教育质量。

3.优化教学手段

第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新媒体技术的代表,将其应用到高校摄影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提高教育手段的创新性,提高教育质量。摄影专业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摄影实践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师需利用语言反复讲解某一知识,方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多媒体设备功能丰富,用于教学时,能够明显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当讲解单反相机的工作状态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部单反相机的图片。随着讲解的深入,教师可为学生逐一展示单反相机的透视图、每一构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当学生掌握以上知识后,教师则可播放课前制作的“Flash动画”,模拟单反相机按压快门、收缩光圈、遮断取景器后所处的状态,模拟此时拍摄的作品的状态,使学生直观的掌握各类知识。采用上述方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且能够提高教学的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校摄影实践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第二,加强课题讨论。高校教师可将“微信”应用到摄影实践教育过程中,通过课题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实现知识共享,全面提高学生的摄影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建立微信群组,将摄影专业学生加入群组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微信群组为每个课题组设置课题。当小组成员完成课题后,应将其上传至微信群组中,供教师及其他小组成员欣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摄影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应用,有效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为人才技能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保证。未来,我国各高校摄影专业应积极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其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进行教学与讨论,借助开放的新媒体环境,提高摄影实践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美.信息化背景下成人高校摄影专业的转型升级——以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05).

[2]王今野.浅谈摄影教育在综合性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学侧重[J].大众文艺,2016,16(18).

[3]刘金莲.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以新疆大学服装摄影课程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09).

作者:汪红红 单位: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