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语研读教学方法

高校论语研读教学方法

摘要:高校《论语》研读教学中应当秉承“精读”“细读”原则,对文本中内容层层研究、慢慢品味,分析语句之间内在联系。《论语》作品微言大义,往往能够以简单的语言表述展现深刻的哲学内涵。通过分类细读、情境细读、拓展细读等形式对《论语》文本进行探究,以朗读、分组讨论、场景再现的形式,提升《论语》学习质量,是当下高校开展《论语》研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校;论语研读;教学方法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对后世教育教学、文化传承、人伦精神培养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重视《论语》研读,要指导学生润于心、践于行,通过研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

一、高校加强《论语》研读教学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一些名句对当下的教育发展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引导价值。高校加强《论语》研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提升自我价值。

1.有利于学生孝道意识的培养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名言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至理名言在当代仍有其价值。“百善孝为先”,孔子极其讲究孝道,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中提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告诫后人,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的志向;父亲死了,考察他的行为;长时间坚持父亲的处事准则和人生目标,就可以称得上孝了。因此,学习《论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准则。

2.有利于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论语》中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在告诫人们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端正学习态度。因此,通过《论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真正意识到学习不仅有利于增加自身知识积累、提升文学素养,更能够培养健康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高校《论语》研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安排不足,教师功能用书有限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标准是语文课每周五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另外,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教材上的知识点,很少会有课外知识的引入。教师除了教材,缺少教师用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使语文教学失去价值和意义。

2.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文”与“言”难以取舍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背诵《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却忽视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论语》中的重点语句在课本上都有注解,如果教师重复强调相同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反感,但是不做强调有些学生又会认为不重要,这就产生了教学矛盾。教师对于重点在于落实文言文知识还是内蕴精神解读拿捏不准。

3.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高校教学方式缺少创新,很难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教育资源有限,导致课堂枯燥,缺少趣味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高校《论语》研读教学方法概述

1.分类细读,奠定研读基础

“分类细读”指的是将《论语》中的内容按照教育教学、思想主张、哲学拷问等不同范围进行划分与界定,在既定范围内对相似文本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提升研读效率。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对伦理道义中的“礼”进行了“仁”的充实。孔子认为,即便是初生的孩子也会出现“性相近,习相远”的现象,证明人性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随着后天经历的教育和生活才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也就是说,人性的善良与否是后天形成的。在孔子看来,人性与“仁”、与家国天下都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只有自身的思想品德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够实现人生的追求。这一论述为我国后世的人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语》中对于“仁”的表达存在一些矛盾观点,师生研学过程中,应当反复斟酌、灵活处理,切勿随意归类,影响最终学习效果。另外,研习还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分类细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众多领域的解读内容按照历史背景、时代特点、文化影响等不同形式加以区分,避免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一过程能够扩展学生研读《论语》的广度与深度。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思想本就十分复杂和充满矛盾,在研读过程中切勿过于执著,造成对文本的理解偏见。即便是在既定的“分类细读”标准中,也存在一部分理论难以准确界定其所表达的思想主张的问题,针对“模糊地带”,则需要求同存异,尊重文本。与此同时,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能够作用于学生研读《论语》,提供更为直观的《论语》学习方式。

2.情境细读:提升研读效果

“情境细读”指的是将文本内容与具体发生情境相结合,营造相对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烘托研读氛围,带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旨在深化研读内容,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产生精神共鸣,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特点鲜明,对于不同专业学生体现出的影响力、教学效果也各有差异。针对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情景学习与观摩学习、实践学习之间关联性较强,而对文学专业学生而言,情景学习有赖于教师通过新媒体、语言等不同形式开展,例如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讨论辨析、情景朗读等。《论语》很少交待说话的具体场合,这给场景创设带来了不小的阻碍。钱宁先生说:“《论语》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由此可见,许多场景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情况与大学教学之间相似性较高,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课堂教学为契机,便于学生感知与理解。但是,春秋时期的课堂和今天大有不同,场地的差别还在其次,主要是课堂组织形式的差别。孔子教学大多是答疑式的、点拨式的、非程序化的,没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也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因此也未必会有固定的场所。并且,孔子非常看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弟子们各言其志,学生们踊跃发言,孔子加以评点。他对学生没有互动、没有提问和质疑的行为是不满的,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终日不违如愚”,他就批评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因此,场景形式研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建相似场景,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人物,并带有表演性地分角色朗诵,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孔子的杏坛等教学场所的图片、视频,可以更为细腻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形,便于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3.拓展细读,充实教学内容

“拓展细读”的重点在于文本自身语句的研究。《论语》文本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含大量口语内容,而各位教师与专家针对口语内容解释更是“各执一词”。即便是同一章节内容通过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均能够得出各具特点的结论。文章原型是文本的源头,《论语》作为一部先秦时代集体编纂的语录体作品,若去追根溯源的话,大抵是从社会时代背景、孔子生平、孔子弟子、语录体的形成、版本流传等方面展开。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不断推进,对《论语》思想的解读也会发生变化,以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在“拓展研读”中也应将这种历史变迁带来的变化。考镜源流虽然工作量较大,却是理解文本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细读”教学十分重要,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关键性部分。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德综合发展。与此同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和理解能力,不能仅仅局限在古诗文的背诵、字词的默写等表面现象的学习,而是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节点上,深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为文学素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论语》出现在先秦时期,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对政治、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在研读过程中也应当创新手段、灵活运用,将文本与历史充分结合,才能够获得最为真实的研读感受。与此同时,《论语》学习应当着眼于文本,只有将文本内容研读清晰才能够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一旦盲目扩展学习范围,会出现“本末倒置”现象。“拓展”仅仅是研读的方式之一,而并非主干内容,在拓展学习的时候,要将知识作为深化细部理解的手段,使之与文本紧密结合、一并展开,构成和谐的整体。

四、结语

格物致知是当下科研与学习过程中需要认知并且传承的态度,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应当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历史,切勿沉溺在只言片语中难以自拔,影响整体研究成果。“文本细读”在《论语》研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于细枝末节处发现《论语》的内在思想。通过多次回味与品读发现《论语》中的别样内涵,是开展“细读”研读的重要目标。高校《论语》研读教学方法种类多样,究其目的却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均是指导后人感受文学魅力、提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庞明启,王侠.高校《论语》课程“文本细读”方法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5):131-135.

[2]江海,陈虹.《论语》研读进阶策略浅谈[J].语文教学研究,2018(3):39-42.

[3]叶帮义.大学生研读《论语》四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6):85-89.

[4]胡自才.研读《论语》反思教育[J].湖南教育,2014(2):31-33.

[5]高虹.从成语角度研读《论语》中“仁”的思想[J].卷宗,2014(6):464-464.

[6]董华翱.追本求奥联远:《论语》研读的方法与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2012(5):13-15.

作者:徐巍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