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供给侧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师德供给侧改革研究

摘要: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喜欢的教师特点,才能更好地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动力源自对高校教师职业的热爱,教师职业的美好体现在做教师是实现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最好舞台。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身体力行,学校也应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供给侧;高校教师;师德修养

一、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谈当代大学生喜欢的教师特点

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提出了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进行供给侧改革。通过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适应人们需求层级和需求结构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5后,生活在网络年代、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在社会激烈变革的年代,他们的需求和对教师的期待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在各大院校纷纷开展评选学生最喜爱教师的同时,教师也要以“做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下面分析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特点:

(一)紧跟时代,具有同理心的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之中,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社会、变化的学生,决定了教师的观念态度和工作方法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教师要能够及时接受新信息,教育要有创造性,要能不断推陈出新。除了紧跟时代外,教师对学生还需具有同理心。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放低身段,把自己假想成学生,认真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学生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具有同理心,无疑是做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条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情商。

(二)教学水平精湛,知识渊博的教师。2014年在北师大考察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2005年曾在网上引起热议的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学生网上评教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晏老师把教学变成了一门艺术,从头到尾扣人心弦,把枯燥的理论上得生动活泼。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只有具备更加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更加广博的社会见闻,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才有可能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三)热爱生活,幽默风趣的教师。95后学生思想更开放,心态更加自信乐观。他们更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喜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一个老师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永葆激情,才能充满好奇心,他的课堂才能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沉浸在学习和探索的喜悦之中。而风趣幽默的语言、积极乐观的心态则让老师更加富有亲和力,让课堂变得更加快乐,更加富有智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启迪。

(四)内外兼修,富有魅力的教师。95后学生不仅喜欢师德高尚的老师,也希望老师外在形象美好可亲。富有魅力的老师应该是内外兼修,形象气质品质俱佳的老师。教师除了要修身养性、品德高尚之外,外在形象也要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气质。个性平和,衣着端庄的教师,给学生以身正为范的感觉;个性活泼,衣着亮丽的教师,则能给学生清新亲切的感觉;个性高冷,衣着新潮的教师,则能给学生男神女神般神秘的感觉。美好的教师形象更能吸引学生,陶冶学生热爱和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动力源自对高校教师职业的热爱

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平凡清贫,要做到在纷繁热闹的世界中甘守三尺讲台,要能够拒绝外界的诱惑,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感受和体会这一职业的美好和魅力,才能自觉加强师德修养。那么高校教师职业的美好体现在哪里呢?

(一)做高校教师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人都希望不断完善自己,但很多时候工作的压力、家庭杂事的烦恼让人无暇顾及。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能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来提升自我,可以避开世俗烦躁,让自己拥有一个安静的角落,无论是专业探索还是个人修养,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研究写作,其实都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潜能深化个人能力的过程,从而让自己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完善。教师的自我提升本身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内在要求,正所谓教师自己能走多远,才能带领学生走多远。

(二)做高校教师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做高校教师应该是一个让自己变得可爱的过程,而不是越来越变成真理的化身,时时处处去说教,让人觉得面目可憎。教师应该有善于倾听的耳朵和开放包容的胸怀,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被听见了、被理解了、被接纳了、被欣赏了。教师不应该让自己变得有了很多边界,很多不允许,而应该不断破除藩篱、虚怀以待。在不断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

(三)做高校教师是一个播撒温暖的过程。高校教师面对的学生很多,而且学生很快要踏入社会,因而教师给予的每一点温暖对学生来说可能都是弥足珍贵、甚至影响一生的。教师职业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发散性和放射性。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职业,珍爱自己的岗位,谨慎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去滋养每一个学生,用智慧去点拨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去守护每一个学生。“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师播撒温暖的过程也会收获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正是教师的最大幸福所在。

(四)三尺讲台是高校教师人生最好的展示舞台。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欲望和被世界认可自我价值的深层需求,对高校教师来说,三尺讲台就是最好的舞台,学生就是最好的观众。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理想、教师的追求、教师的人生态度等等都会在这三尺讲台得到充分的展现。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束缚,高校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因而也使它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研究和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高校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把最好的学识、最真的自己、最纯的关爱奉献给学生,而这也正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三、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师德修养应围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开展,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因为说到底教师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教师应该主动研究95后学生的需求变化、个性特点、喜怒哀乐,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指引。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成为了教师学习的动力与鞭策;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疑问、信息、创意等,可以让教师获得不同的启迪。教师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心中有生,教中有生,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终身学习,自觉修养,身体力行。师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主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至于未老先衰。”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了学习。师德修养是自觉自愿的过程,教师需要时时反思自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提出了一个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反思对于教师自我修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身体力行,是教师自我修养的实践途径。身体力行能够弥补教师自我修养认知的不足,能够检查哪些行为是错的,哪些方式是对的,以便及时矫正与肯定。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与学生、同事、专家交流、互动,使自我修养认知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准确性。

(三)学校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高校应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工作首位,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典型,把育人楷模、师德典范请进课堂,用他们的真实事迹诠释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培训必须把师德教育作为培训课程的重要模块。特别是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要把师德修养作为入职培训的第一课,而对于中老年教师,则主要强调严谨笃学、敬业爱生。师德建设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和奖惩机制。只有这样,大家才有可能去遵守和执行。例如对师德高尚的老师,学校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方面应给予优先考虑,从而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形成良性的育人氛围。

作者:崔红丽 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开学.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2016(08):58-59.

[2]陈佳宜.论高校师德建设应重视情感因素[J].大学教育,2016(0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