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高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教师工作测评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完善教师聘任制、改进教学及调动教师积极性。据此,分析了教师工作测评的意义并构建了指标内容及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实施方法。

关键词: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方法

1教师工作评估的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同样道理,每一所高职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做好学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十分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也正是体现了对教师这一关键因素的重视。对高职教师进行测评,是高职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需要构建高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并制定测评方法,同时根据评价效果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建立教师工作测评的指标体系是教师工作评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带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进行教师工作测评的关键,也是进行教师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在测评前必须有明确的教学质量标准。这个教学质量标准既是教学质量必须达到的目标,又是检验教学的依据。如果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教师教学的质量就难以准确测评。第二,建立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可以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要评价教师的工作价值,必须以教师工作评价的总体目标为基础,但总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则性和抽象性的,制定指标体系是为了使目的具体化。只有建立了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状况。第三,建立教师工作测评的指标体系,就可以将评估对象的整体分解成几个局部方面或层次加以评估认识。因为教师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不加以分解而获得总体的全面的认识是困难的,这种认识也往往只能抓住教师工作的某个方面和个别的特征。相反,利用指标体系把总体认识转化为各个层次的认识的总和来进行评估,就能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第四,建立科学的教师测评指标体系,也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依据,而且使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的要求,不断地将其工作与指标体系进行比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高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1各类评估指标构成教师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有机整体

教师工作评估指标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第一,按教师工作测评的手段来划分,可以将教师工作测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定量指标就是按分数作为标度的一种指标,一般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例如对教师要规定出每周上课的次数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数量。定性指标是指用评语或者等级作为标度的指标。定性指标也是教师工作测评中不可缺少的指标。例如,对教师的文化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时,只能用“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有较深的专业知识,狭窄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低的教育理论水平”之类的评语来评价,或者是用“优秀”、“良好”、“一般”、“差”、“很差”之类的模糊性语言来对教师工作进行定位。第二,按指标的属性来分,教师工作评估指标又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主观和客观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主观指标是指对认识的主体而言,它是指指标制定者从实际中想象出来的,借助主观认识进行鉴别的一种指标,它虽然来自人们对被测评者的认识,但由于必须通过评价人员的主观世界认识客观,因而容易受到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的影响;客观指标是以对人的关键行为的描述和观察作为标度的,它没有褒贬的色彩,而只是以事实为依据。绝对指标就是不管什么对象,什么条件和什么测评目的,只用一个测评指标,这样容易造成评估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所谓相对指标,就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条件和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测评指标,以求得客观、公正和有效的测评结果。例如,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的教师所采用的不同的测评指标,就是相对指标。在教师工作测评中,各个层次、各个水平的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教师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

2.2制定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

建立教育测评的指标体系既要科学全面,又要简单易行,要注意内容和形式应尽量简化,切忌繁琐冗长。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子工作:第一,订出教师工作测评的总目标。第二,教师工作测评的总目标确定之后,再对总目标进行分解,然后逐项进行测评要素的定量定性分析,就可以确定三个级别的指标。把三级指标和评估要素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第三,修正完善指标体系。根据最优化的特点,对三级指标的每个要素进行分析论证,论证制定每个要素的依据和正确性,最后对每个要素提出明确的质量和内容要求。对于那些不合理的方面要修改或删除,使指标体系完善起来。第四,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实践证明,对每一个指标赋以适当的权重和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同样重要的。一个指标的权重不仅仅表明了这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而且也表明了该指标和评估结果的关系。因此,确定合适的权重对客观、全面地进行教师工作评估有重大的影响。确定指标的权重有不同的方法,但简便易行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是专家咨询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分发问题表的形式,让不同类型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在彼此隔离的情况下填写,然后经过整理汇总、统计归纳等几轮咨询,最后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从而确定权重,把测评指标、要素以及各自的权数,编好序号排成序列,就构成了指标体系平台。经过以上四个步骤,便可以完成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制定。一般地说,教师测评的多级指标体系分为测评最终目标、次级目标以及从属于次级目标的若干子指标。针对高职教师工作评估这一具体情况,其评估指标的制定需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教师的在职条件及工作效益。首先是测评人员对教师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育目标上,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而制定出来的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思想和工作作风、教学成绩方面的测评指标,这是对教师工作的全面考核;其次是测评人员针对教师工作的某些方面,比如,备课、讲课、作业、辅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顶岗实习、论文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同样,制定教师工作测评的指标是首先对教师工作评估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出来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也要尽量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晰,让测评人员在评估中有统一的标准,例如,要测评教师的一节课时,由于一节课的目标就是要把本节课的内容所含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根据这个目标去考虑在效果方面应当包含哪些项目,在职责方面应该包括哪些项目,这样去分解教育目标一方面不会脱离教育总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至于重复或者遗漏。我们评估的总目标是一般的教学水平,即对教授教学工作的测评,那么我们设计如图1的评估指标体系。

3高职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的测评标准

高职教师工作测评的指标体系一般具有:目的性、完备性、独立性和可行性四个特征。下面逐一进行论述。(1)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要求指标系统中的诸多指标能够作为评估总目标的评估尺度,度量的结果能够反映达到教师工作评估标准的程度。也就是要求指标系统要与总目标相一致。这种一致性就决定了评估标准的一致性,因而指标体系的目的性也决定了评估标准的方向性。(2)完备性。所谓完备性就是指各种指标互相补充、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又有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因为每个教师工作测评指标都在一个局面评估中反映了教师工作的目标,所以这些局部评估的总和就应构成对教师工作的目标的全面测评。因此,在设计指标系统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测评总目标的各个局部,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评估侧面,也就是不能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尽量作到使指标体系具有在全局上反映教师工作测评的功能。第二,在指标体系中,要注意定性指标和定量的合理配置。在教师工作测评中,如果只有定量的指标,而没有定性的指标,测评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第三,指标体系中,各种指标之间在相关的质的规定方面互相衔接、互相一致、协调发展,它反映了教师工作测评指标体系的统一性和和谐性。(3)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就是指标体系中诸多指标彼此相互独立,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来说每一个指标都不能与其他指标有蕴含关系,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指标具有相对独立的评估意义。这里之所以提“相对独立”是因为教师工作测评的因素太复杂,要求数学上的“独立性”在实际测评活动中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只能做到尽量地使指标独立化,尽量地减少指标间的彼此部分包含或彼此相关。(4)可行性。可行性包含几成意思。首先,指标体系既要体系原则又要切合实际,既要统一要求又要符合被评估教师的总体状况。其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它们能作为测评的尺度。为此,我们可以给测评指标规定具体的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或调查、测试等手段,获得具有评估意义的结果。当然,有的指标容易测定,有的指标较难测定。测评指标越细越能反映教师工作,但是,如果太细,不仅增加了计算上的难度,而且还难以看清问题之所在和改进的关键之所在。

4结语

高职教师工作测评的指标体系是否能形成正式草案还须经过多方认知,其目的性、完备性、独立性和可行性是否能满足教育教学实际的需求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和检验。

参考文献

[1]杜丽丽,方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定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2]唐振平,蒋林.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3]陈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完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刘志军,王洪席,张红霞.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

作者:胡颖森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