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分析

摘要:我国国家资助政策已经实施十余年,对于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也日益引起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父母、对教师、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通过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分析可知,虽然国家和社会资助政策日臻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一定缓解,但是随着资助项目的持续增加,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却不断下降,感恩意识匮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高校、家庭共同努力,以克服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具体来讲,国家要改变国家助学金发放方式,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边际效用递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机制构建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个案研究等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高等教育扩招的实施,导致我国高校学生的数量剧增,这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大幅攀升。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为主,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为辅的资助体系,这对于缓解学生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指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等费用,或支付这些费用困难的学生。感恩意识指的是感激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并设法对其进行回馈的心理需求。目前,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例如,原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在父亲病重的情况下,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做兼职赚钱给父亲看病,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情得到好转,黄来女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然而,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却比较匮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父母缺少感恩

当前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受到“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母也会勒紧裤腰带给子女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父母无私的奉献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不需要感恩和回报。在一项有200名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的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父母的问卷调查中,仅有10%的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有30%左右的学生计划和父母庆祝自己的生日,有50%左右的学生表示还没有做过让父母感动的事情。[1]高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进入校园后,感觉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消费存在很大差异,往往感觉低人一等,部分学生把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认为是父母给自己拖了后腿。

(二)对教师缺少感恩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愈在《师说》中有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虽然高校和教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却对他们缺乏感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教师交往缺少礼貌。很少有经济困难学生对教师说一句感谢话,重大节日,仅有少数经济困难学生记得给教师发送祝福短信、打电话问候,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在路上遇到教师很少主动打招呼;第二,对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缺乏感恩。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因获得的资助金额太少而埋怨老师,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因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额度较大国家助学金落选而抱怨老师,还有的学生对于教师为他们争取来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挑肥拣瘦,等等。第三,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缺课现象严重。把教师对其的严格要求视为故意刁难,将教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品头论足。

(三)对于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推行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缴纳学杂费,在校学习期间其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贴息。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却把生源地贷款视为一种福利,获得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却不按时还款,恶意欠费。[2]这表明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国家缺乏感恩意识,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只享受国家给予他们的受教育权,却忘却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还款义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需求,国家设置了一系列的助学金,然而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后,却用来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旅游,与国家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当前,社会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不少慈善机构、企业、个人在高校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旨在帮助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些资助都是无偿的资助。然而,不少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后,既不和资助的单位与个人保持联系,也不写信汇报自己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也缺乏推己及人的意识,极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回馈和感恩社会的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边际效用递减分析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theDiminishingMarginalEfficiency),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和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虽然其总效用(TotalUtility)不断增加,但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趋势。[3]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表1和图1更为直观的展现。如表1和图1所示,当经济困难学生连温饱都成问题,无法支付学费时,获得第一笔资助,他们心理满足感是最强烈的,这一资助对于他们的边际效用是10。随着第二笔、第三笔资助项目的获得,虽然总效用分别增长到18、24,但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却逐步降低,边际效用也分别降低为8、6。当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第六笔资助时,边际效用为零,总效用开始停止增长,并且逐步下降。随着资助项目越来越多,资助力度越来越大,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继续获得资助,他们心理满足感将继续减弱,边际效用曲线也将越来越接近横轴,并最终穿过横轴,边际效用变为负数,这也意味着,此时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时不但不会感激、感恩资助方,甚至对获得资助或经济困难学生身份感到羞愧和耻辱。此外,这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体现在受资助学生消费需求变化上。当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较少时,他们会将资助经费用在吃饭、穿衣、购买日用品等维持基本生活的用途上,但随着资助经费逐步增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们将会把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资助经费用于更高层次的消费,如购买高档电子产品、外出旅游等等。这可以从近年来关于经济困难学生高消费的投诉越来越多中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当资助经费达到一定数额后,受资助学生原有的消费诉求会逐渐降低,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消费层次,而诉诸更高端的消费。一些高校为了防止高消费的学生入选经济困难学生,明文规定参评学生不能使用高档手机和电脑,甚至将每餐饭菜的消费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举措固然会将一些“伪经济困难学生”甄别出来,但也难免会伤害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一项政策出台后,实施的初期效果非常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政策的作用逐步降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一些法律、规章、制度等在实施、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修改的原因所在,国家资助政策也概莫能外。我国国家资助政策已经实施了10年,当前的资助政策属于“无偿式”“输血式”的资助,过度强调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初期,当各类资助资金和物质发放到家庭经济经济困难学生手中时,他们的心理满足感非常高,他们对国家资助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因为这些资助资金和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入学和生存问题[4],缓解了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保障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0年间,国家资助政策持续不断完善,慈善机构、高校、企业、个人资助项目也越来越多,资助覆盖面越来越广,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也越来越多,但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获得资助的感受却没有以前那样强烈,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甚至对获得资助没有什么“感觉”了,这也导致当前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与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相背离。感恩教育缺失也是造成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比较关注,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不够,即使开展感恩教育,也主要采取说教和灌输的方式,教育内容空洞,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较少关注学生的感恩体验。[5]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让经济困难学生重复接受这样的感恩教育,刚开始教育效果会比较好,但随着次数的增加,教育效果会逐步递减,到最后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此外,大多数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贫困证明材料收集和核实、贫困认定、奖助学金发放等日常资助工作中,对感恩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开展感恩教育存在一阵风,致使感恩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无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导致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更遑论培养他们的感恩行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机制构建

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一)高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一,系统开展感恩知识教育,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说过:“人类的天性是容易忘记感激别人。”高校应当系统开展感恩知识教育,从而巩固、强化、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将感恩相关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将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融入该课程,通过讲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感恩的经典故事,结合典型的事例,引导大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感恩认知。[6]另一方面,开设感恩课程。通过开设感恩课程,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应该怎样感恩等内容,比如从法律中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让同学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正确的感恩方式,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第二,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情感。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定期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感恩演讲比赛、感恩知识竞赛、感恩征文比赛,组织他们观看《感动中国》《俺爹俺娘》等感恩主题影像作品等等。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他们牢固树立感恩意识,培养积极的感恩情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宣传感恩教育。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广播、宣传橱窗等校园媒介,宣传感恩人物和事迹,让经济困难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感恩教育氛围中,使他们受到浸润和感染,心甘情愿地接受感恩教育。第三,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光有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还不够,关键还是要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以节日为契机,学会感恩国家、父母、老师等。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观看爱国电影,观看大阅兵,一起唱红歌,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之心,引导他们感恩祖国。其次,利用寒暑假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寒暑假,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去孤儿院、敬老院、福利院等公益场所奉献爱心,组织他们当交通文明引导员和春运志愿者,组织他们去边远山区、农村支教等。最后,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去西部边远地区创业就业。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目前还比较贫穷、落后,高校可以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去西部边远地区创业就业,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家庭注重感恩教育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长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要发挥好表率和榜样作用。家长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孩子,会被孩子无意中模仿。日本家庭中非常重视感恩教育,日本人饭前通常会双手合十说;“我开动了。”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做饭的人的劳动表示感谢,二是对面前的食物表示感恩,并要吃干净。孩子们看到父母的这一行为,也会效仿父母的动作,慢慢养成了感恩的习惯。[7]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通过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既能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感恩父母的辛劳和挣钱的不易,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养成助人为乐,感恩他人的意识和情怀。最后,家长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通过营造和睦友爱、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的家庭氛围,能够使孩子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和浸润,这样他们才会逐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感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进而传递给学校和社会上的更多人。

(三)国家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制度保障

当前,国家资助政策绝大部分属于“无偿式”资助,过分强调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而对于其需要履行的义务规定较少。这违背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导致权利与义务的失衡,让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过度”的权利意识。为减小政策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将“无偿式”的资助政策调整为“有偿式”资助,提高资助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改变国家助学金发放方式。高校可以尝试将国家助学金经费纳入到勤工助学管理中,高校提供更多助教、助管、助研岗位,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岗位劳动来获取报酬。[8]这样国家助学金就变成了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报酬,这既能缓解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又能使他们从勤工助学岗位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获取报酬,帮助他们树立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回报社会和国家的理念。另一方面,进一步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生源地贷款是资助政策中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比较好的产物,它既能为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又要求他们限期还款,这培养了经济困难学生的上进意识和奋斗精神,有效避免了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9]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还需要做好三项工作:首先,国家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部门。该部门专门负责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受理和回收,从而扭转目前学生“逃贷”、高校“惧贷”、银行“惜贷”的局面。国外就有类似的管理机构,例如,英国的“公营贷学金有限公司”、日本的“日本育英基金会”等。其次,延长贷款还款年限。当前,我国生源地贷款年限基本是学生学制加上十年,这对于顺利实现就业的经济困难学生来讲压力不大,但对于就业困难、面临摩擦性失业以及遭遇家庭变故的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相较而言,国外的学生贷款还款年限长达20年,甚至25年,压力就比较小。因此,国家可以考虑进一步延长还款年限,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还款压力。最后,国家要加大对逃贷学生的法律约束。对于违约的经济困难学生,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加大惩治力度,从而保障贷款如期偿还,保证生源地贷款制度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尹丽艳.我国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伦理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3.

[2]贺志武.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

[4]徐丽红.社会权利视域下的中国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

[6]张玉刚,林伟英,方慧.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高教与经济,2011(6).

[7]张冠楠.日本:感恩教育无处不在[N].光明日报,2017-06-12.

[8]袁小平.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研究——对NT大学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9]胡楠.我国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伦理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作者:邓锐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