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例6篇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程序 控制方法

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指出医疗机构应促进和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且在第六章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一文中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控制措施;在第一章,第三条中规范了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即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医疗机构财务部门具体组织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一套正确、完善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能够制约药品过剩成本,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增强患者信心,促进和提高医院竞争力。而加强对药品采购流程关键环节的控制,能够对药品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因此, 医院在药品采购内部控制上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相关采购业务流程,着力分析药品采购流程特点,建立和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各个采购环节的职责制定出可操作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药品采购业务流程

参照企业材料采购业务流程,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也应包括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请购和审批、确定采购价格、选择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供应过程管理、验收和入库、付款、会计控制、采购业务的后评估等环节。

二、目前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医院高级管理层没有把药品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考虑

事实上,医院药品采购成本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为赢得患者理解和支持,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高级管理层应强化内控执行力度,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二)药品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药品采购由于病种的多样性而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以往的采购工作中,采购部门作为一个单独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很少与临床、医技科室、物价、审计和财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一旦某个环节对信息的理解出现失误或者信息的有效流通受到阻碍,很可能造成药品的无效采购或资金积压。

(三)医院的制衡性机制弱化

目前部分医院的药品采购权往往掌握在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的手里,由同一员工既制定采购计划又负责采购物资,导致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三、药品采购业务风险控制方法与途径

(一)编制需求计划

医疗科室作为需求部门会根据临床及业务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药品需求计划明细单。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医、药勾结,产生药品回扣使医院声誉受损。第二,医院成为不法药商的药品集散地,药品成本过剩增加患者、医保部门医疗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药滥用属于套保行为。主要控制方法:院方应在药品采购制度中明确规定,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得指定或变相指定药品供应商。

(二)编制采购计划

该环节是采购部门根据临床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的过程。采购部门应在年度基本预算框架内根据临床月度需求,药品市场变化趋势等因素合理安排采购计划,不允许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采购计划编制完成后要交临床科室确认,防止漏购,以保证临床科室及时用药。

(三)请购和审批

请购是指医院药品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该环节采购部门根据临床科室核对无误后的采购计划填写请购单。请购单上应明确采购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相关要求和标准等。请购单填写完整后交药事委员会(三人以上)审批。药事委员会应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批示,以缩短采购时间,保障临床用药。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请购部门要重新调整请购内容报药事委员会批准。目前部分医院的药品采购工作由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负责,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药品采购工作。对此,医院应将采购权合理分离,纠正无人监督,“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状况。

(四)确定采购价格

采购价格的确定是价格管理部门利用药品价格数据库的历史价格与现实药品价格对比确定性价比的过程。医院高级管理层要保证价格管理部门在询价方面的相对独立性。物价科根据药事委员批准的采购申请对采购价格进行审核,并利用药品价格数据库的历史价格与现实药品价格对比,对采购价格逐一进行审核,然后利用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与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为了及时掌握药品市场药品价格发展趋势,保证采购药品定价的及时性、准确性,物价科应定期开展药品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分析。

(五)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商,是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管理环节。采购部门要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供应商资质证书应交财务部门壹份存档备案。在于供应商的关系处理上应做到既是对手,又是朋友,要充分认识到采购过程不是对手间的谈判,而应该是一个商业协商的过程,协商的目的不是一味比价压价,而是基于对药品市场的充分了解和医院自身长远规划的双赢沟通,因为供应商的稳定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对于医院的稳定经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六)订立采购合同

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采购风险,保证医院的合法权益。采购部门在院长授权的条件下应会同财务部门、物价科、审计科等部门根据预先确定的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要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以防采购合同签订不当导致药品采购不顺畅及医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医院建筑 项目管理 设计 招标采购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是一类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具有专业多、系统多、功能复杂、投资高的特点的建筑。医院基建的基本管理工作是在整个建设周期中,满足国家和相关部门制订的建设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质量标准,满足各类医疗业务和后勤保障等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这就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医院功能及特殊要求的医院专业管理人员,以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参与、监督和管理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切实将医院需求和意见落到实处。

1 医院基础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今医院基建项目不断增多,而医院基建项目的质量、功能上的要求却与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院基建管理人才缺乏不足存在矛盾;而且医院建筑具有大量的特殊功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与医院临床科室使用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功能区域的划分不慎重致使平面变更反复调整;建设中后期由于专业标段招标、设备采购不到位,使各专业衔接配合不到到位,严重影响工期;医疗设备和建筑设备之间预留不到位,从而多次翻工;不少医院对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人力不足、业务能力不强,造成财力物力上造成了很大浪费,也致使在医疗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缺乏力度,特别是对原材料进货渠道及价格缺乏监督。

2 医院基础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

医院的基础建设是指医院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医院项目管理就必须十分熟悉建设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控制。项目建设流程不可以次序颠倒,但是可以合理交叉。医院工程的建设阶段可分为七个阶段,策划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考核考评阶段。在医院建筑中的上述阶段别要注意医疗流程、投资控制、设备系统繁多等的特点。

2.1规划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涉及到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后勤等几大块系统流程,各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流程决定了使用的便捷性及合理性,因此在设计阶段医院管理层及临床使用者与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为设计者提供尽可能详实的关于医院的功能、布局的需求数据就十分必要。在设计沟通中除了常规的门急诊人次,床位规模外,还需要对医院未来规划与发展、建筑形式风格定位、设计内容与界面划分,如手术部、ICU的规模计划、大型医疗设备需求计划;从细节方面可以对每个房间插座、开关、信息点的具置、大小和数量的要求。通常建筑设计院只完成建筑、结构、给排水、强电、暖通等专业的设计,而专业设计院对专业性较强的弱电、内外装饰装修、绿化景观、洁净工程、气体工程等提供咨询、组织方案、设计的功能服务。整个过程必须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做到有效沟通,并且进行的是分层次、分系统、有规划的循序渐进的沟通。整个过程首先应由设计人员对参与设计的建设方介绍设计理念;随后由医院管理层及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总体规划、门急诊、医技、住院等系统功能位置、规模与布局的讨论并予以明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后以科室为单位,设计人员和科室主任进行多次一对一的沟通确认。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是房间的内部流程和点位,如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用房等,并在此阶段由专业设计人员为这些科室内部流程和点位的设置提供设计意见。在设计阶段循序渐进的功能调研是避免后期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大规模返工的重要手段。

2.2招标采购和设备进场

医院基础建设工程在设计完成后主要是进行招标采购及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期间有多达数十家各类专业单位进行配合衔接施工,规划好这些专业、系统设备之间的招标、施工启动时间、范围与界面是医院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2.2.1编制医院建设招标采购计划

医院基建工程现一般采用招标咨询公司进行招标,但是其往往会因为招标咨询公司对医院项目流程不了解造成整个项目的招标采购迟缓、影响全局建设。所以在此阶段就必须根据医疗项目的特点认真梳理招标内容,编制医院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计划。医院工程需要招标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咨询服务、工程施工与安装、设备与材料三大类。除一般的建筑项目的招标内容外,医院建筑大致还包括综合布线、物流传输、净化工程、设备带、污水处理、射线防护、呼叫系统等专业系统,总计约有三十余项左右。招标采购计划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形成计划文件,同时对交叉专业之间的界面和范围也需划分清楚,避免出现漏项或重复。确定招标项目数量和界面后,再经过专业系统论证来确定每项招标项目的时间节点,因为招标时间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工期。

2.2.2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

医院建设工程包含了建筑和医疗的众多设备,其中建筑设备主要有电梯、锅炉、空调主机、发电机、高低压配电等;医疗设备如高压氧舱、CT、吊塔等。对于这些设备进场的时间节点也是必须要经过严密论证和安排,如果计划盲目就会对工程工期、资金造成重大损失。如医用设备带,在施工图设计后完成招标,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进场安排管线。实际上,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很多设备的建筑配套要求已经完成,可进行绝大部分的设备采购。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两三年时间中,设备的订购和进场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是完全有必要的。

2.3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医院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前期主要是根据功能设计规划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概算书来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并对医院建筑各系统功能进行资金限额。在医院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在招投标工作中实现价廉物优。并且要充分重视医院建设合同的签订,合同是医院与施工单位就项目建设合作所签订的规定双方的责、权、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性文书,它也是把控工程质量、工期、付款、结算、审计的重要依据。合同的规范与否可以有效约束双方行为并促进合作,避免引起不必要麻烦甚至造成经济的损失、工期的延误。对于工期长、专业多、调整变更大的医院建设工程必须坚持以合同为依据,结合实际完工量按实、按期支付的原则,并且对工程款的支付逐级审核,在建设完工审计前将工程款支付总额控制在总投资预算以内。

结束语

医院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建筑工程,应确立设计、招标、资金管理等建设主线。要做好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做好设计人员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的沟通,同时要论证编制设备及招投标计划表,最后严控项目资金资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质量、进度、资金三大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医院耗材 跟踪审计

我院是一家拥有床位2000张,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我院的耗材采购占用金额在70%以上,仅2010年耗材采购金额就超过1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耗材采购量,如何规范耗材采购内部控制程序,提高耗材采购的合规性和效率性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耗材的跟踪审计的能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其优点是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反馈,提出建议,促进医院相关制度的完善,防止浪费和损失,能够起到规范和完善的目的。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医院耗材的跟踪审计进行了阐述。

我院制定了关于耗材采购、仓库保管、付款等方面的制度文件,并具有相关的经济责任追究制制度文件,在组织管理方面,医院成立了物资采购领导管理小组,负责对大宗物资和医疗耗材采购进行管理和监督 ,由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医院大宗物资采购领导小组,下设采购管理组(实施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  )和监督工作组,监督工作组成员由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组成,并由监督工作组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在职责分离方面,验收独立于仓库保管和记账职责,由设备处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分别执行,实行设备处耗材采购职责与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审批、使用科室与设备处仓库管理人员共同验收的职责分离,实行设备处处长与耗材管理小组的分级审批制度,整个耗材采购过程涉及到申请采购、审批、 购买(签订合同),验收、付款五个环节,整个控制流程如下图:

跟踪审计范围也包括以上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申请权限,科室申请购买耗材必须是政府中标产品,对于申请新购耗材和非中标耗材需要经过医用耗材管理领导小组讨论确认是否购买,外请专家手术所用的自带医用耗材必须是中标产品,且三证齐全,并经医务处同意报设备处备案后方能申请使用。各科室应根据上月的耗材使用量,编制本科室下月的耗材需求量,库房保管人员对各科室购置计划进行归类统计,结合库存物资编制下月计划,月计划表除了反映下月材料采购需求量外,还应反映本月计划购置耗材的消耗量,一方面使计划的编制更真实,准确,便于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控制库存,提高库存物资的周转率,提高医院资金的利用率,如果有计划外的采购,由所在部门申请,报相关分管院长审批后再实施,以达到既能规范管理,又能及时满足医疗业务需求。由于科主任在决定购买耗材的规格方面的权利比较大,不利于有效管理,所以,明确科室申请购买耗材的权力和范围尤为重要,可以要求至少2人在申请购买单上签字认可。

第二 、明确审批职责,为了提高耗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制定了相关的审批制度,对于常规的在中标范围内的品种并且金额在5万元以下,由耗材管理委员会授权设备处处长审批,年使用量5万元以上的常规品种由分管院长审批,如果是非中标产品或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使用的新产品,要由耗材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审批,对于临时采购或紧急采购,需经医务处和分管院领导审批。

第三、 确定供应商,询价 对于大宗耗材(年使用量超过5万元),原则上要求至少邀请三家供应商进行评标议价,并对供应商相关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产品经营授权书,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等;由监督工作组(设备处、审计处、纪检监察)参加谈判,如只有一家供应商的,还要进行市场调查,以确定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对于中标品种可以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形式,非中标产品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或者竞争性谈判方式,并由监督工作组(设备处、审计处、纪检监察)参与谈判,一般都能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达到降价的目的,对于常规性年使用量在5万元以下的耗材,可以选择信誉佳,合作好的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就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与供应商进行磋商,争取更多的优惠,对于技术含量高,规格和价格不确定的产品,也要由监督工作组(设备处、审计处、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询价和谈判。

第四、 签订合同,在确定供应商后,设备处依据招标文件及双方达成的品种及价格、数量、交货时间等条款等,连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写进合同。交由采购领导小组审批后,正式签订合同。

第五、验收入库,这是本循环的一个关键点,医院从供应商处收到耗材验收入库,首先由仓库管理员对货物的数量、规格外形进行检查后进行登记,检查收到的商品是否与订购单上的项目一致,由验收人(设备处仓库管理员和科室人员)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填制一式三联的入库单,其中一联交仓库保管,另一联交设备处财务人员做帐,第三联由设备处会计人员入账编制报销凭证,连同供应商发票及发货单、科室请购单、申请单、审批单、合同等,经科室、设备处、审计处、分管院长、主管院长签字后报送财务处办理付款。

第六、付款,财务处审核发票并付款,财务处主要审核验收单、请购单和合同协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即发票注明的耗材与验收单、请购单上注明的耗材是否一致,各相关人员签字是否完整并附有相应的合同,经审核无误后,进行付款和记账,并每月与设备处核对。

在整个耗材购买过程中,审计作为耗材管理委员会成员,除了参与新品种和非中标品种的审批和议价过程,还要对入库单进行审核,审核验收单和入库单的耗材数量和规格、价格与科室的申请单和审批的数量和规格、价格是否一致,审核各分工人员的签字,特别要对所购耗材的价格进行审查,明确中标与非中标产品是否区分,随机抽样核对中标产品的价格是在贵州省中标目录价格或者卫生部中标目录价格以内,如果是大宗耗材(5万元以上)要审核购买价格是否为议价价格,非中标耗材价格和新使用耗材价格与议标价格是否一致,购买是否根据计划进行申请,是否符合分级审批制度,对入库单的真实性、合规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以便将耗材采购过程中的管理缺陷降到最低。

内部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而跟踪审计能够更好地推动实 现这一作用,无论是何种组织,内部审计在对采购跟踪审计的过程中 ,首先要关注采购业务中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恰当的职责分工并体现不相容职责相分离,是否有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最关键的是制度执行是否有效,再好的制度是由人来执行,如果执行不力,也就可能会导致耗材采购的无效率,串通和舞弊,因此,医疗耗材采购制度一旦形成,就要严格执行,并对违反制度的情况建立相应的追究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而内部审计部门对整个购买过程的跟踪审计,能为医院管理部门对医院耗材的购买过程的监督提供合理保证,并及时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医疗设备 采购 采购流程

医疗设备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的专业性及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购买价格及后期维护保养都将是昂贵的。因此,怎样做好医疗设备的采购环节及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环节,成为了近些年来各个医院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医疗设备的采购是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的第一步,只有在医疗设备采购的过程中把好关,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后面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运作下去。

目前许多医院成立了采购中心,将设备科的医疗设备采购职责与医疗设备后期维护职责分开,一方面防止了职务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医院各部门各司其职,使得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等各个环节能更积极有效科学的运行。

采购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计划,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制订采购计划需要各医院设备科及采购部门不断地进行探索,采购计划务求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状况例如医院的规模、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量等来制订,切忌追求大而全,杜绝浪费,避免加重病患的经济负担[1]。制定了科学的采购计划,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审批程序后,就开始进入实质性的采购步骤。

已经有众多的经验及文献表明了采购过程中招标程序的严肃性及重要性,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环节往往会被大家忽略,那就是采购医疗设备的前期调研工作。临床科室根据自身的医疗需求提出购置需求,但所谓术业有专攻,如何采购到符合临床医疗需求,又具备较高的性价比的医疗设备,就离不开设备科工程师的前期调研工作了。前期调研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很多部分,医疗设备的功能、性能、主要技术参数、配置、售后服务、市场占有率、市场价格等都是前期调研的内容。调研的渠道也非常多,目前网络发达,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医疗设备的合法性,通过各行政区域的工商局查询潜在供应商的合法性,通过设备的国内外官方网站查询其技术参数及主要性能,通过政府采购网站查询设备的历史中标价格等等,只有在对市场上存在的同类型同级别的设备进行过以上各方面的了解后,才能形成具体的、有实质性意见和建议的调研报告,经过院内共同决策,从而进入流程的下一步:招标。

招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相对于招标,称之为投标。 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说明招标的工程、货物、服务的范围、标段(标包)划分、数量、投标人(卖方)的资格要求等,邀请特定或不特定的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而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2]。对于高于政府限定的金额的项目,需要进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采购的招标程序一般为:

1.采购人编制计划,报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审核;

2.采购办与招标机构办理委托手续,确定招标方式;

3.进行市场调查,与采购人确认采购项目后,编制招标文件。

4.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函;

5.出售招标文件,对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

6.接受投标人标书;

7.在公告或邀请函中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开标;

8.由评标委员对投标文件评标;

9.依据评标原则及程序确定中标人;

10.向中标人发送中标通知书;

11.组织中标人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

12.进行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解决中标人与采购单位的纠纷。

招标是严肃的,最大限度地保证招标的公平公正性,也一直是各地方政府、党和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由此,招标前的前期调研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前期调研工作细致,那么在招标过程中就能对各投标产品了如指掌,合理评标,从而购买到性能好,技术高、售后完善、价格优惠的性价比高的产品,降低购买成本。

在经历了制定计划、行政审批、前期调研、决策招标的过程后,医院购置的医疗设备的品名、型号、价格、配置、售后服务等内容已经确定,医院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3]。通过合同明确上述所有的条款后,就进入了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安装、调试、验收、入库,这也是医院维护自己权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商业行为光怪陆离,许多不法商人就像蛀虫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啃噬的漏洞,验收环节把关不严,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难以想象的。验收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都会导致前面的所有心血全部白费。验收的工作是繁琐的,国产及进口的设备验收大同小异,都需要查看外包装的完整程度,点算货物,核对铭牌型号、产地等,对于进口的设备,在拆封包装之前还需要联系商检,需要查看其报关单等,有物质条件及技术人员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购置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并记录,从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起就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上述这些验收工作,都要求验收人员记录到验收报告中,以备后查。完成了验收工作,为设备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编码及档案,至此,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科学的计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康莉萍.浅论医疗设备的选购和维护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1):84,85,88

[2]黄正东,郭雪清.数字化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思考[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1):68,69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方法  对我院多年采购工作的经验探讨、分析。结果  我院加强医用耗材采购供应的规范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结论  加强医用耗材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医用耗材  采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医院采购与供应医用耗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使用范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同,政府及医院更加注重对药品采购的管理[1],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实,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与药品采购与管理对医院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规范医用耗材采购与供应,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1  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部门

        1.1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采购委员会,分管院长为主任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年度计划的审批,每季度一次例会讨论,审批科主任新进耗材的申请。

        1.2 成立专门的询价采购中心, 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 收回药剂、总务、设备、各医疗设备使用部门的采购职能。

        1.3成立权限独立的仓储部门,收回医院原属药剂、总务、设备等各部门的仓库保管职能。仓库保管人员由新成立的仓储部门管理,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轮流,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仓储部门成为采购办的一个下属部门,把以前的使用—仓储—采购三角关系变为使用—采购直接关系,减少了许多扯皮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简化和明确采购方式

医用耗材的采购主要采用“跟标”与集体谈判采购两种方式。

        2.1 我院是苏州市下属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原则上要求均在苏州市卫生局组织的招标目录中采购,同样品种的中标耗材按由低价到高价顺序选择,如果没有按此原则进行采购的,由使用单位主任写出书面理由经分管院长和采购办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各种耗材合格证件的审查难度,采购工作量也大大减低。这是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

        2.2对于医院必须要使用的医用耗材而中标目录中又没有的耗材,由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临床科室要购买医用耗材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等材料交医院采购办与厂商谈判;尽管这些医用耗材品种不多,但我们也做出了相关规定,首先在医院网站上公示耗材品种,同一品种由采购部门与使用科室共同选择质量可靠产品三家以上的厂商参与竞标方有效。集体谈判采购方式与招标机构招标方式相同,器材设备管理部门公开向有关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内容包括:招标项目名称、编号、标书提交的时间和地址,集体谈判开标的时间和地址、联系人及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医用耗材实行价格优先,相同价格比服务的原则。

      3  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1医用耗材的品种多,金额巨大,医院用于医用耗材的资金约占医疗设备总金额的50%[2],因此必须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以便采购供应部门及时供应临床所需耗材,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由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全年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包括品种、规格、型号等,上报设备器材管理部门,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对各临床科室上报的资料结合上年度各临床科室的使用量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发现计划采购与上年实际使用量变化较大的,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3.2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各临床科室的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上报医院设备委员会和经济核算委员会;医院设备委员会对设备器材管理部门上报的采购计划材料进行审查、审核,报医院办公会审批。

        4  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

        医用耗材采购仓储承担着医用耗材的查找、中转、保管等任务。要让医用耗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采购部门及时对在库耗材的资料进行收集,及时反馈给各使用部门,如耗材的质量、厂家状况、耗材的最新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最终达到临床合理使用耗材,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计算机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把握医用耗材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包括它的生产、市场供货情况以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医院采购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药品采购;财务内控;对策

我国财务内控制度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很少,导致了我国从主管部门和各医院在药品采购方面出现诸多问题。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市场体制、国家政策、医院内部控制和医生道德品质等。就医院而言,药品采购占医院总体支出的50%以上,如果出现药品采购内部控制薄弱,采购审批、安排不合理,新药的资质审查不规范,缺乏相互制约机制等问题,就会使利益相关者有机可乘,最终将大大地增加医院运行成本和人民群众的负担。

一、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药品采购上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没有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内控意识较薄弱

医院领导对财务内控不够重视,有的甚至人为干预医院的财会工作,我国医院通常采用院长负责制,所有财务事情只要院长批准便无需过问内审部门,因此,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较难对医院领导进行财务审计,院高级管理者成了财务上的“自由人”,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

2.内控环境松懈,内控体系较混乱

财务内控概念模糊,呈松懈状态,导致管理者权限、审批程序等很难深入开展,药品常规采购业务及非常规采购业务没有明确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常规采购和非常规采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计划未审,药品先行”现象,理由是先满足临床需要,采购计划审核审批滞后,尤其是非常规采购,导致采购资金失控和采购权的滥用。

3.内控制度建设滞后,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创新意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其制度建设不健全、不科学、不严谨,难以执行,同时由于医院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执行过程中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4.监控机制缺失,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医院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执行情况都不足,很多医院为节省开支没有建立内审部门或指定专职人员来对医院财务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造成医院财务内控执行力不足,难以发现问题,出现问题也无法协同解决。

二、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1.医院领导要重视药品采购内控制度建设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第九条中明确要“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即落实了药品采购控制制度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使优化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环境成为可能。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地帮助医院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安排、降低成本,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财务内控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对财产安全进行维护,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各种资产损失,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指导性建议的特征。一个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控制不良行为的需要。所以,医院管理层领导应该重视药品的内控,有责任在药品流通最重要的环节上监督管理,提高效率,遏制不良行为,在医院内部避免药品浪费和舞弊,保护医院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2.优化管理权限配置和相互监督机制

医院可以设立财务总会计师岗位,直接接受医院院长及分管副院长等的领导,向管理层直接汇报工作。建立由院长、副院长、总会计师、各部门主管等组成的预算委员会,负责财务事项的审核、批准;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全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医院需明确规定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各项工作有明确的分工,加强工作责任心,实行严格的职务分工分离制度: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在药品采购中体现在申请、审批和执行过程中有关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可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抑制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3.建立会计系统控制流程

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稳定而完善的财务控制流程。制定相对稳定、完善的财务控制工作流程, 并将其制度化, 以利于医院内部会计、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及医院内部审计测试, 使医院能较准确地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保障医院财务安全,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法》和《医院会计制度》等建立严密的原始凭证传递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制度,按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应报送及时、内容齐全,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内控人员需严格监督财务人员对各项会计事务按规定及时办理,进行会计核算,做到各类凭证内容完整、手续齐备,并使流程图解化,使财务管理制度全面、直观、形象。

4.做好科学、客观、公正和高效的采购计划

医院药品采购在医院采购活动中比重最大,医院应该重视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权威,并让专业的采购人员或计算机的自动化代替医生做好药品采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做出客观、专业、详细的统计数据和预算计划。每个部门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本部门下年度预算计划进行补充和修改并签名,有较大变动的需作书面说明再提交预算委员会通过。为减少仓贮成本,采购药品须适量、不得积压,避免浪费和药物品质下降造成对患者利益的损害和医院运行成本的提高。

5.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在医院,与药品使用相关的部门比较多,相互联系困难,所以在经营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畅通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以保证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 解决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沟通问题。内部财务控制方案虽是由医院财务部门具体实施,但医院的各部门、岗位、人员和重点环节均会对医院内部财务控制有着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需要每个部门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和配合,以实现医院财务控制目标。

6.建立合理的轮岗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医院应实行会计轮岗制度,以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自身能力,提高医院财务人员队伍的职业水平,有利于强化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主管、会计、稽核、出纳、收银实行同级轮岗制,并考虑工作特性轮岗年限可分为,会计、稽核两年,出纳、收银三年,主管四年。同时加强业务培训,让每个财务人员学习、熟悉财务各项业务和核算,起到监督作用,防止个别财务人员发生违法行为。

7.强化审计部门的职能和内部、外部监督

医院内审部门对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有力保证。开展内部管理审计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也是现代医院管理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年收入 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医院内审部门应积极参与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修订。目前,药品收入与支出占医院总收支的很大比重,内部审计部门须对医院药品采购与管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各医院应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授权内审部门对医院财务活动实施预警并对医院财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有序、有力地运行。

8.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工作积极性

会计内控执行人员是提高医院内控效率、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受我国国情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学历低、专业素养一般的会计人员在岗,且因工作任务繁重,学习、交流和培训机会变少,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弄虚作假,致使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在财务人员和内控人员引进、培训、考核、激励及留用等方面需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及使用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

三、结束语

医院药品采购的财务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医院经营活动的必要保证。只有通过有效的药品采购内控制度建设,使药品采购相关部门职责分明、协同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才能在医院内部杜绝涉及药品的腐败行为。对于药品采购如何科学公正评价药品的质量、疗效、价格,目前在我国还较为困难,仍需继续不断探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独立的、专业性强、素养高、科学、公正、深入民心的第三方论证机构来弥补这一空白。所以,医院药品采购财务内控应在预算、审核、制度建设、票据、人才和财务监督等方面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与理解支持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同时医院财务内控的其他方面也必须协同发展,从各个方面提高效率,只有有力地执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内控制度,才能全面地保证高效、优质的药品采购。

参考文献:

[1]蒋翔.试论医院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136-137

[2]刘卫红,刘卫华. 关于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品采购内控的探讨[J].时代金融,2009,(07):148-149

[3]杨瑞平,孙璇.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2,11(34):160-161

[4]闫铭宇.谈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J].冶金财会,2010,(2):34-35

[5]王贞艳.医院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当代经济,2009,11(下):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