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管理范例

医院护理管理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肿瘤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6.00±7.82)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5.00±7.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采用非惩罚性自动上报系统分析2013年1~12月期间本院336例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其结果显示,发生压疮的患者9例,占2.68%;跌倒5例,占1.49%;坠床3例,占0.89%;烫伤1例,占0.30%;拔针划伤6例,占1.79%。针对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24例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随访和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导致安全事故6例,占25.00%,具体包括:基础设施问题、用物摆设不当、地面湿滑等;管理因素导致安全事故4例,占16.67%,具体包括:管理力度不足、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排班等;而14例(58.33%)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肿瘤住院患者则是因为护理人员因素所致,具体包括:操作技术不当、评估患者不到位、协调组织能力与自律性较差以及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均较差等。

1.3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上述常见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以及患者临床资料,加强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因素:增加防护栏、气垫床及海绵垫,卫生间增设安全扶手,设防滑防跌倒警示牌;合理摆放床位及用物等。②健全安全护理管理的体系制度:改善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成立质控小组,严格日常质量控制,落实医院层级管理。同时健全肿瘤住院患者安全护理防范机制,床头挂护理安全警示牌,尤其存有跌倒、压疮等风险的肿瘤患者。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输液、换药时,用PDA扫码核查,并由执行者签名。③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理论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开展安全专题讲座,提升护士安全责任及法律意识;定时专科知识小讲课及开护理安全分析会,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对高危患者风险意识的评估与安全意识的防范能力。④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人本位服务:排班扁平化,实施管床护士对住院患者从入到出的全程负责制;完善科绩效考核制度: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作为考核依据,切实为护理安全保驾护行。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职称、文化程度等优化调配,实施新老搭档、强弱结合等确保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应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4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同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体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住院环境等,实行百分制,满意:≥90分;比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比较满意35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比较满意31例,满意13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89.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环境、管理以及护理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跌倒、坠床、用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最终引发医疗纠纷和投诉,影响到医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护理管理是在分析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问题的同时,给予其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确保患者身心的安全,本次研究中,实施护理管理的研究组,其管理后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对于肿瘤住院患者尤为重要,加强对其的护理管理,能够进一步确保肿瘤住院患者的身心安全,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文芝 单位: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肿瘤科

第二篇: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流程管理策略

1流程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1.1规划与设计

结合医院发展战略要求,总结出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护理管理型人才职业发展及职业要求进行预测和规划。护理管理人才培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最终需要培养的护理管理人才与现状进行对比,设立相应的流程以达到最终目的。对于已建立的流程,在实施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流程的建立采用起点到目标终点的措施,为了使流程更加合理可行,每一步流程都要采用多种技巧进行衡量,以标准化。

1.2实施

流程实施之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找到解决的方案。根据要求筛选出护理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可以采用内部推荐和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最终确定护理管理人才培养名单。根据护理经验及职业管理能力等,确定护理管理人才培养的导师。流程管理中包含了通用的培养方案和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于不同人才可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导师与护理管理人才一对一的学习模式,首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础业务学习,包括了解病区基本情况,病区管理特点,熟悉护理管理工作流程等,每个月要求被培养人员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导师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难点。6个月基本业务知识结束后,要求被培养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指导下实践,慢慢的参与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去,每个月写个人总结,并与导师进行工作内容的交流和探讨。实践6个月后,最后进行6个月的实际管理操作,包括危机情况模拟管理、现场实际管理等,要求培养对象独自处理一些临床护理管理问题,并且在最后一个月要进行课题研究,写出课题并由医院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员进入护理管理人才备用库,备用期间可协助护理管理工作,并不断实践和强化管理能力。

1.3评估

对流程管理培养效果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调查导师的方式对学员培养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学员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价,为更加准确的评估,可以对学员能力进行现场考核,最终确定流程管理的效果,以及根据评估优化流程管理,为今后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2结果

本院实践结果可知,在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优化流程和提高培训者管理以及护理知识等水平,能够为医院建立一支符合专业要求,具有很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队伍。

3讨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通过规划、实施、评估等措施,能够有效的完成医院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为医院建立一支符合专业要求,具有很高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队伍。流程管理从人才的选取到考核,从流程的设计到优化,都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能够为医院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完善的方案。流程管理讲究有流程有计划的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够从战略发展观为医院培养优秀合格的护理管理人才,强化护理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改善和提高护理报务水平。流程管理能够确保护理管理人才的稳定性,为医院及时提供优质的护理管理人才。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优质的护理管理人才可以使医院护理工作有效的开展,能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4结语

综上所述,流程管理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可以为医院建立一支符合专业要求,具有很高服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护理队伍,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整体的形象,还可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值得参考应用的管理手段。

作者:韩丽娟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第三篇:普通外科检验护理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前后的212例次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归纳本科危急值发生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实施危急值报告之前的103例次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后的109例次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危急值通过查阅新乡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获得,该登记本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医师、临床护士、报告医生时间、医生签名、处理意见、备注等项目。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后,及时与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联系,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做出相应处理措施。护士立即执行临床医生开出的处理医嘱,如给予升高血小板药物、输血小板、补钾、补钙等,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向医生报告。最后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签名,若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要关注标本的留取、存放等是否不规范,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检,表1为本科常见危机值项目和范围。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病区2年内危急值报告共212例次,危机值发生率最高的为血小板,其次为血钾、血钙、血糖、血钠、淀粉酶异常、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培养、胆红素异常。观察组护理差错出现5例次,而对照组护理差错出现15例次。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24~71岁,平均(45.7±5.4)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24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消化系统疾病15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25~76岁,平均(46.4±6.1)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消化系统疾病14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即予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构建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内可采取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护理部主任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各科室的护士长作为会内成员,在各科室安排1位监控员。尽可能做到分工明确、分层管理,明确职责,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另外,委员会还应不定期检查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了解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状况。(2)强化医院工作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物品存放管理上做到无菌化,了解保持手卫生的意义等。医院应对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3)完善管理细则:医院应完善与健全相关管理细则,包括如何正确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服用抗菌药物后需加强观察;规范无菌技术的实施、操作细则;术后医疗垃圾应当如何分类等。另外,需监督细则的实际落实情况,通过制度规范护理工作,加强医院护理管理,促使广大护理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程,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展开护理工作。(4)注重细节管理,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彻底地消毒室内物品、环境等;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洗手操作流程清洁手,保证手卫生;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对无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患者住院时应坚持“按病种归类”的原则,病因不详、特殊感染患者应予以隔离处理;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如幼儿、老年人等)由于其极易受到感染,需予以保护性隔离;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医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准备好基础设施,如空气净化设备、消毒设备等;构建感染监控网络,加强监测医院环境。医院感染科需不定期检查各科室的情况,若存在不合格之处,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5)强化管理患者及其探访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有些为非典型致病菌,是人体中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故集中管理难度较大。护理人员应组织座谈会,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向其介绍一些有关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避免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措施。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指导患者用药,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舞其多摄入一些营养物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针对身体较虚弱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更换体位,嘱其注意口腔护理与皮肤护理,以免产生压疮。在宣传栏上张贴一些标语或图画,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触碰院内的医疗设施,以免病原菌的传播。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根据我国原卫生部颁布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

1.4评定标准

(1)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满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一般,<6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一般率。(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数愈高,表示生活质量愈好。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2例(3.3%);对照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5例(8.2%)。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3

目的在于研究讨论如何改善提升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以及患者满意度,使之有方法可循。方法利用眼耳鼻喉科患者和护理的特点,通过实现医护联合查房,成立医护联系小组,开展多载体多形式的疾病健康教育,设计制作多种治疗护理操作安全提示,开设网站,发提醒短信给屈光及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相比2007至2009年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2010至2012年数字明显下降;且2009至2012年出院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护士收到的表扬信也由15封增加到393封。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内涵,自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患者满意度

0引言

众所周知,卫生部于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式启动了主题为“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就怎样使患者对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这个问题,初发的文件中对此提出了细节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优质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4月开始在原有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实施了一套综合护理管理方案[1]。经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效果比较显著的主要在加强医护联合服务,提高护理安全,改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由此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安全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主要由门诊,急诊,手术室及病房组成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科专科医院。病房由眼科,耳鼻喉科和术后监护房分别构成,共有430张开放床位,306名临床一线护士。

1.2方法。

1.2.1综合护理管理方案的形成:

2010年4月,护理部科务会拟定了一场主题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活动,就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当其次的任务是加强日常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点。护理部基于多次临床调查和头脑风暴,确定并且统一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护理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制作质量护理操作安全提示等方案。另外,更要求各部门整合自身专科优势和特点制定符合主题活动的方案并推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护理部巧妙地结合了各个部门特点,互相帮助,多谋多虑,积极推进,及时吸纳适合于在全院推广的这一良策使之成为护理部的统一管理方案[2]。一年后,各部门总结活动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评出适合于全院推广的最优选。在这一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体如下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

1.2.2护理管理方案:

1.2.2.1实行医护联合查房。自从开展了优质护理,各病房责任护士跟随医生组查房的制度渐成气候。晨晚间医生查房时,责任护士向其汇报分管患者的生命体征,负压引流量,饮食睡眠等情况,在听取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与诊疗方法的同时了解最新医疗进展。截至目前这项措施已在全院各病房实施近两年。

1.2.2.2成立医护联系小组。眼底病成立了由医生和2名眼科资深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联系小组。为手术患者提供出院后延伸服务的是作为医护联系小组联系人的护士。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将发给患者2张联系单,主要内容为患者出院2周内的2次免费复查和2周后主刀医生专家门诊的时间。患者复查时,护士会及时联系眼底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于发现术后反应及时处理。若患者出院两周内发生剧烈眼痛或眼压高等不良反应,可直接联系医护联系小组护士为其安排住院和联系医生进行检查,紧急时联系主刀医生处理问题。

2结果

①两年多以来,眼底病医护联系小组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术后咨询和检查,及时处理术后2周内异常反应16例。②上报有关护理安全隐患的案例数量和质量逐渐提升,由2010年的146例上升至2012年的252例,其中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内容涉及护理安全,药剂发放,医疗行为,交接环节,医嘱,设备安全等各类隐患。③而各类不良事件例如发生跌倒,意外拔管,差错等问题也减轻了不少。④“声援会”网站现拥有注册会员130余人,发帖量近900篇,点击率已高达60余万人次。一些倍受网友好评的知识点被反复点击的次数超过400次。论坛的在线满意率测评显示近90%,获得“优秀医学人文案例奖”。⑤屈光和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约有85%在收到服务短信后回复以示感谢。30%患者对在手术当天,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咨询的各类问题得到了护士的满意答复。该服务项目“1部手机+5条短信,在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备受好评。

3讨论

加强医护联合服务进一步促进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如医护联系小组的术后延伸服务,及时咨询并检查了术后患者最易发生的问题,能及时发现术后异常情况进而避免情况恶化。再如医护联合查房使护士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了解诊疗变化,从而避免了患者不满意医护意见不一致等状况,大大提高了护士学习医疗知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之更加自信专业,获得信任和赞美。除此之外,护士更加了解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法,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的错误,降低安全隐患。通过表彰更加鼓舞了护士积极主动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

总而言之,依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所实施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能够切合实际地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社会效应也令人较为满意[3]。

作者:王艳芳 王燕平 张蕾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

参考文献

[1]朱庆捷,窦英茹,宋静.护理管理改进对综合性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4

目的在于研究讨论如何改善提升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以及患者满意度,使之有方法可循。方法利用眼耳鼻喉科患者和护理的特点,通过实现医护联合查房,成立医护联系小组,开展多载体多形式的疾病健康教育,设计制作多种治疗护理操作安全提示,开设网站,发提醒短信给屈光及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相比2007至2009年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2010至2012年数字明显下降;且2009至2012年出院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护士收到的表扬信也由15封增加到393封。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内涵,自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患者满意度

0引言

众所周知,卫生部于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式启动了主题为“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就怎样使患者对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这个问题,初发的文件中对此提出了细节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优质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我院护理部自2010年4月开始在原有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实施了一套综合护理管理方案[1]。经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效果比较显著的主要在加强医护联合服务,提高护理安全,改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由此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安全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主要由门诊,急诊,手术室及病房组成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科专科医院。病房由眼科,耳鼻喉科和术后监护房分别构成,共有430张开放床位,306名临床一线护士。

1.2方法。

1.2.1综合护理管理方案的形成:2010年4月,护理部科务会拟定了一场主题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活动,就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首当其次的任务是加强日常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点。护理部基于多次临床调查和头脑风暴,确定并且统一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护理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制作质量护理操作安全提示等方案。另外,更要求各部门整合自身专科优势和特点制定符合主题活动的方案并推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护理部巧妙地结合了各个部门特点,互相帮助,多谋多虑,积极推进,及时吸纳适合于在全院推广的这一良策使之成为护理部的统一管理方案[2]。一年后,各部门总结活动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评出适合于全院推广的最优选。在这一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体如下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

1.2.2护理管理方案:

1.2.2.1实行医护联合查房。自从开展了优质护理,各病房责任护士跟随医生组查房的制度渐成气候。晨晚间医生查房时,责任护士向其汇报分管患者的生命体征,负压引流量,饮食睡眠等情况,在听取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与诊疗方法的同时了解最新医疗进展。截至目前这项措施已在全院各病房实施近两年。

1.2.2.2成立医护联系小组。眼底病成立了由医生和2名眼科资深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联系小组。为手术患者提供出院后延伸服务的是作为医护联系小组联系人的护士。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将发给患者2张联系单,主要内容为患者出院2周内的2次免费复查和2周后主刀医生专家门诊的时间。患者复查时,护士会及时联系眼底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于发现术后反应及时处理。若患者出院两周内发生剧烈眼痛或眼压高等不良反应,可直接联系医护联系小组护士为其安排住院和联系医生进行检查,紧急时联系主刀医生处理问题。

2结果

①两年多以来,眼底病医护联系小组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术后咨询和检查,及时处理术后2周内异常反应16例。②上报有关护理安全隐患的案例数量和质量逐渐提升,由2010年的146例上升至2012年的252例,其中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内容涉及护理安全,药剂发放,医疗行为,交接环节,医嘱,设备安全等各类隐患。③而各类不良事件例如发生跌倒,意外拔管,差错等问题也减轻了不少。④“声援会”网站现拥有注册会员130余人,发帖量近900篇,点击率已高达60余万人次。一些倍受网友好评的知识点被反复点击的次数超过400次。论坛的在线满意率测评显示近90%,获得“优秀医学人文案例奖”。⑤屈光和白内障门诊手术患者约有85%在收到服务短信后回复以示感谢。30%患者对在手术当天,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咨询的各类问题得到了护士的满意答复。该服务项目“1部手机+5条短信,在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备受好评。

3讨论

加强医护联合服务进一步促进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如医护联系小组的术后延伸服务,及时咨询并检查了术后患者最易发生的问题,能及时发现术后异常情况进而避免情况恶化。再如医护联合查房使护士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了解诊疗变化,从而避免了患者不满意医护意见不一致等状况,大大提高了护士学习医疗知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之更加自信专业,获得信任和赞美。除此之外,护士更加了解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法,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的错误,降低安全隐患。通过表彰更加鼓舞了护士积极主动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

总而言之,依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所实施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案,能够切合实际地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社会效应也令人较为满意[3]。

作者:王艳芳 王燕平 张蕾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

参考文献

[1]朱庆捷,窦英茹,宋静.护理管理改进对综合性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5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措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管理效果

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是最为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也会影响医院的综合社会评价。该文旨在研究医院管理工作中引入层级管理后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选取该院32名护理人员参与该次研究,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开展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主要研究内容与心得体会见下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2名护理人员参与该次研究,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护理人员定义为两组,革新组中共有男性护理人员2名,女性护理人员14名;年龄最小的护理人员为20岁,年龄最大的护理人员为35岁,平均年龄为(27.2±3.9)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理人员9名。普通组中共有男性护理人员1名,女性护理人员15名;年龄最小的护理人员为21岁,年龄最大的护理人员为35岁,平均年龄为(27.4±3.9)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理人员8名。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职称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所有护理人员均已提前了解研究注意事项,同意加入研究。该研究项目已通过院办审核,下发有正式资质认定文件。

1.2方法

革新组护理人员使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普通组护理人员使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普通组护理人员接受传统护理工作管理模式,定期接受护理工作考核。革新组护理人员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根据职称和工作经历设立护士长、责任护理、质控组长以及执行护理。所有护理人员均需要接受层级护理管理培训,各自学习处理工作职责内的工作日常。护士长需由护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主要工作任务是管理所有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责任护士需要配合护士长完成组内管理工作,医师查房时需要从旁协助,对下辖助理护理人员进行带教。质控组长专门负责监督组内护理人员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定期整理工作报告并直接向护士长进行汇报。执行护理人员则负责完成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期间所有基础护理工作,做好患者病例记录工作[2]。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前需要广泛听取组内护理人员意见,制定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督促各层级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责任意识。

1.3观察指标

①评测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从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沟通交流以及病区管理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每项分值总分均为100分,分值与护理工作质量呈正相关。②记录两组护理人员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考核成绩,从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两方面进行考核,各准备五套难度系数相同的考核内容,护理人员抽签选题,选中考核题目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或者护理操作,超时需要扣分。每项考核总分值设置为100分,分值与综合护理实力成正比。③调查两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设计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选项有非常认同、基本认同以及不认同,认同度=(非常认同+基本认同)/总人数×100.00%[3-4]。

1.4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统一输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进行表示,进行χ2检测,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经接受管理后,革新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评分。

2.2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比较

接受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管理后个性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考核分数均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认可度

革新组护理人员中9人非常认同,6人基本认同,1人不认同,认同度为93.75%;普通组护理人员中7人非常认同,5人基本认同,4人不认同,认同度为75.00%;革新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认同度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伴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看待医疗护理的眼光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逐渐升高,故而医院获得可持续前景关键在于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5]。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与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界限混淆,护理工作责任和工作权限没有被合理划分,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将导致护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致使其工作强度过大,导致其护理工作质量下降[6]。另一方面新进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有效带教,导致其相关护理工作经验积累不足,进而使得其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7-8]。在该文研究中,通过采取层级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能够有序参与护理工作,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能够大幅提升医院人力资源利用率,提高医院运转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中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助益极大,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考核成绩也得到大幅提升。采用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后能够大幅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使其对于工作的认可度大幅提升,建议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文娟,洪青.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在中医院护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4):302-304.

[2]陈娃妮.层级管理在中医康复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3):2213-2214.

[3]郭红,李东晓,金玲,等.探讨分层级管理对医院护理管理的作用和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7):1361-1364.

[4]张志兰,徐建婷,苏冰连,等.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8):1214-1216.

[5]朱海英.护理文书质控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8):161-163.

[6]应徐燕,王美娟,陈志云.层级管理在提高医院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9):63-65.

[7]袁丽.探讨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的应用对中医骨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3):153.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6

一般的妇产医院护士长的年龄不大,经验也较少,所以医院可以对护士长实行管理培训工作,要让护士长走上正常的管理轨道。要使护士长的日常管理工作规范且完善,护士长队护理部的工作安排要加以重视,要做到日有重点、周有安排和月有计划等等,既能完美的体现护士长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的管理作用,又能强调在质量控制中护士长领导成员的重要体现。另外,还要重视各项核心制度的制定、落实以及执行工作,加强督查核心制度的执行工作,特别是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规范护理行政查房、查对制度和查房制度等等。目前,妇产医院的护士成员基本上年龄都较小,所以就造成了专业水平低、实际经验少以及工作年限短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是护理工作者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的,这个时候,应该提高护士对于护理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对本职工作的认识,还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利用护士节等节日,把医院的整个护理小组团结起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开展一些诸如爱岗敬业演讲等比赛,让护士门在比赛中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形成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认真的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为顺利进行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病人的安全管理

改变护理质控模式,将二级指控合理的落实到实际工作可以采取护理部督导和护士长互检等方式,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监督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强调和落实各项整改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的执行核心制度、各类应急预案以及护理技术指引,统一购买各种关于床边护理的安全警示标识,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安全工作。对于助产和急诊等高风险专科要定期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同时严谨的执行输血安全护理单以及手术安全核对单,认真规范输血记录、输血观察以及对病人的护理工作,规范交接班流程、改革交接班的现有模式、设立交接班相关日志,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巡视病区,重点监督关于各种护理工作的质量问题,护理带教情况、服务态度、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制度的实际落实执行情况。针对在检查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实施改进工作,将这些问题作为下个季度护理工作中研究的重点,对其进行追踪整改,认真记录每一项变化,建立和实施护理管理制度,对上报护理缺陷等工作,护理人员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对此做好分析和调查工作,及时的提出改进和预防等相关措施,对于不按照规定工作的护理人员应该严肃查处;对管理师制定各种医疗制度和医疗规范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医院的管理与建设工作,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医院感染和无菌物品质量的控制水平和预防工作,医院领导应该亲自到供应室,对护理人员进行检查和督导。

三、做好妇产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生带教与继续教育工作

良好的医疗团队才能做好高质量的本职工作。要十分重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工作,按照年初的培训计划对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业务指导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结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认真贯彻并且落实对护理人员的岗位技能训练,从而确保护理人员基本技能考核项目诸如吸氧、口腔护理、留置针穿刺、导尿、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以及抽要的达标率。对于医院每年实习的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于个人的自身情况,对其制定带教计划,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规章制度,对实习生严格管理,科学安排工作,护士长也应该经常到科室进行检查和督导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对各个科室的带交任务和实习计划按时督促。要制定护理查房等制度,护士长对全院的各个科室进行查房示范,同时按照每月的计划对各个科室进行业务查房一次。各个科室要根据科室本身具有的特点,采取重点查房、临床查房以及教学查房等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贯彻执行。

四、将服务理念落实到本职工作中,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7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固定床位150张,设有4个护理单元、3个特殊科室;全院护士95人,均为女性,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0.16岁;本科53人,大专42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4人,护师43人,护士25人。

1.2管理方法

1.2.1成立院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护理安全小组

2012年1月医院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护理部主任任主任委员,各科护士长、总带教、护理安全员为成员。各科室成立护理安全小组,配1名经验丰富、善于总结分析的护士为护理安全员。

1.2.2创建人人参与风险管理的氛围

护理部从增强护士长风险管理意识入手,要求护士长必须熟练掌握相应法律、法规,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和识别技巧等。然后分层次组织培训,提高全院护士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洞察风险的能力,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普通事件发生72h内护士长书面上报护理部、典型事件及时电话上报护理部。对有效杜绝和控制不良事件的护士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与评比年度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挂钩,形成积极、主动呈报的良好氛围。

1.2.3护理隐患分享

1.2.3.1医院护理隐患分享会

每月上旬召开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分析科室上报护理隐患及护理部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护士长夜查房、各部门反馈的问题。应用SHEL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SHEL模式是在20世纪末由日本医疗事故委员会提出的[3],即S(soft):软件部分,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硬件部分,护士工作的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及他人,认为医疗事故的形成主要受上述几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医疗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每季度召开全院护士会议对各科上报的护理事件进行分享,起到警示作用。

1.2.3.2科室护理隐患分享会

科室建立每周“安全日”,利用晨会分析科内近期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药剂、医技、后勤、设备等相关的事件,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护士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环节的警惕,增强全科护士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化解护理风险的能力。每月底召开科室护理隐患事件分享会,对护理不良事件和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分析时对事不对人,目的是吸取教训,以免再犯。

1.2.4手机短信提醒

2013年起,护理部对各种途径获得的对安全管理有警示的信息,运用手机短信及时传递给护士长及护士。信息内容涉及媒体报道的安全事件,如新生儿被盗事件、新生儿烫伤事件、输错血事件、氧气瓶砸伤儿童事件、医院感染病例暴发事件、使用中儿童床轮子滑脱等;护理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如护理单元备用氧气筒有氧气泄漏、葡萄糖液有变质等情况;科室电话上报的典型事件,护理部进行现场调查处理的事件;护理操作规范,如药物及液体的质量检查,新生儿安全管理,规范结扎新生儿脐带,消毒隔离,规范的围产期护理注意点,关注特殊患者,护送患者交接流程提醒,急产入院、手术护送流程和交接核查提醒,器械纱布的检查清点,标本及病理的正确采集及保存运送等。2013年1月至12月分享信息共115条,其中制度流程变更16条、仪器设备管理10条、医嘱处理核对提醒18条、书写记录不全及缺乏动态提醒17条、服务意识人文关怀提醒12条、规范操作提醒42条。护理部及时向全院护士长群发,各护士长收到信息后给予回应,并把信息传递给科室护理人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防范意识。

1.2.5护理部跟踪督查

护理部每月中下旬到每个科室进行质量追踪,督查护理隐患分享会和手机短信提醒落实情况。询问护士更改后的制度流程是否知晓及如何落实、对警讯事件及整改措施是否知情等;询问患者护士是如何进行床头交接班、手术室与病房交接、检查及治疗时腕带核对、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相关知识宣教等情况。查看护士例会、护理安全会议记录本,检查各科室相关问题的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1.3评价方法

护理部统计2012年(单独运用护理隐患分享会)与2013年(运用护理隐患分享会联合手机短息提醒)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数,调查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认知状况,考核护士对安全信息的知晓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3.1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认知状况

自行设计护理安全隐患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对全院95名护士进行调查。此问卷经过本院护理专家讨论后确定,内容包括护理隐患定义(1条目)、发现护理隐患(4条目)、主动及时上报护理隐患(4条目)、分析原因并及时排除隐患(3条目)4项共12条目。每条目分5级,对应5~1分。各维度均分=维度总分/维度条目数,维度均分>4.5分为优秀,4~4.5分为良好,3~3.9分为一般,<3分为差。护理安全隐患认知状况(知晓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3.2护士安全信息知晓情况

对护理安全相关内容进行考核,每年2次,年考核分按平均分统计,满分100分,90分为知晓,90分以下为不知晓。

1.3.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护理部每月随机抽查30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由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环境及诊疗流程、处理问题及时性、健康教育、隐私保护、服务主动性及态度、护士操作技术6部分组成,共10个条目,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

2体会

2.1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在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机会最多,护理工作的繁琐及操作的重复性,导致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也较多。如何提高护士风险评估及防范意识,培养其安全管理能力,是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冰山理论”认为事故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个严重事故暴露出来,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隐患存在,严重事故的发生和不安全隐患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比率,如果能够减少不安全隐患,那么严重事故的发生必然减少。护理隐患分享会及手机短信提醒帮助护士长能以其他科室或兄弟单位的事件为戒,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举一反三”查找问题,明确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积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引导本科室护士在工作中注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各项护理操作,遇到问题主动汇报,形成了人人关心护理质量,人人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的氛围。结果数据显示,护士对护理隐患定义的认知由89.47%提高到96.84%,发现护理隐患方面的认知由86.32%提高到96.84%,主动及时上报护理隐患方面的认知由82.11%提高到95.79%,分析原因并及时排除隐患方面的认知由89.47%提高到97.89%。

2.2提高了护士安全信息知晓率

有报道,护士因倒班或休假,有很多医院下达的文件、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相关规定不能及时了解,也不能很好掌握病房的动态变化,运用手机短信功能,护理部把对安全管理有警示的信息,快速传递给护士长,护士长结合本科室的特点,把信息及特别提醒事件也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科室的每位护士,缩短了信息传达时间,护士即使在产假、长期病假期间也能获得信息;短信的可保留性、直观性、可重复查看也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知晓率。本文资料显示,护士信息的知晓率由86.32%提高至97.89%。

2.3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医院护理管理范文8

(1)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床户比例不合理、护理队伍不稳定、每年新人流失率很高,导致培训成本浪费,也是护理人员心态不稳定;护理管理人员普遍年轻化,没有丰富的经验;年龄结构不协调等现象。(2)在建设专科护士队伍方面存在护理队伍中的人员学历资质不高,护理素质经验低下;缺乏专题训练;不重视查房护理的环节等现象。(3)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护理质量低下,管理不严格;部分临床护理工作与护理路径脱节;护理管理的负责人一面承担着护理责任,一面又要负责琐碎的后勤事务,使得用在护理方面的质量精力下降,不能充分兼顾好两头等现象。(4)在护士管理病人方面,存在护理的理念只是纸上谈兵,没有进过亲身实践,只是落实到病例上,毫无用处;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不足,对于大量的护理工作任务,分工做不到名确;护理队伍知识能力较低等现象。

二、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的问题

(一)护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

目前的护理人员的补充数量还是达不到要求,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很晚,护理管理人员在学校学习的许多课程如社会学、医院管理学等都是只传授了人文科学知识,对于实际的上岗操作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大多由护理人员选拔出来的护理管理人员,出现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护理管理的一大问题就是其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

(二)护理管理存在激化问题。

目前社会竞争机制下,医院的整体竞争能力由于护理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而下降,长期下来,这样无法满足人们和社会要求的医院是无法长久存在的,所以医院应该重视起在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加强人才,制度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与实力。

(三)护理范围过大。

优质服务与有针对性的的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为了被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扩大了服务范围,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从对病人进行用药护理扩大到从入院到办理出院后的持续护理,既要为患者办理入院、常规身体检查,还要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与治疗,甚至还包括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关注患者的病情走向以及出院后的一系列连续护理内容。因为护理要求的日益增多,使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

三、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医院在聘用护理管理人员时应该提高要求,既要看他的专业能力是否过关,还要看实际管理能力,防止他的理论脱离实践,只有知识理论,而没有操作实力。需要定期与在职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与专项培训,抓住他们的薄弱环节,不断扩充管理知识储备。护理管理人员之间要形成随时交流的制度,定期或者是在闲暇时交流彼此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医院应教育护理人员将病人作为工作的中心,对待病人就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全心全意,不能敷衍了事,在做好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有目的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健康提醒等。

(二)树立护理人员正确的职业观。

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面对的病患由于疾病,在心理与身体上都会比普通人更为脆弱,所以,他们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更周到细心体贴的照顾与看护,树立正确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职业观,也有助于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端正,使病患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患者住院也就是他本身对医院的医疗水平的一种认可,并没有产生任何不对等的关系,即病患的地位并不比医院的护理人员低,也不比他们高,护理人员本身也不应该产生这种地位高低的心态,而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患者,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进行亲切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对于那些心理较敏感的病患应该在平时多加开导,要尽可能使患者可以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病人今早康复出院。

(三)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模式。

医院应该设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的护理人员工作更是这样,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一些奖惩制度与行为准则章程来约束与激励他们,使他们强化岗位职责,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他们认清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准则,从而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与重视。只有将明确责任追究制,将事故与责任,绩效相联系起来,对表现好的人员进行嘉奖表扬,对责任心不强,经常粗心大意,造成事故意外的发生,需要进行严肃处理,进行处罚,批评,与再教育。

(四)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