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范例6篇

创新论文

创新论文范文1

一一本创新的《宪法学》教材

多年来,《宪法学》教材大多固守于对于学界各种研究成果的罗列与总结,可以被称作为是对于宪法学界现存理论的平铺式叙述。刘茂林教授的《宪法学》打破了这一传统体例,在许多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1.从结构上看,本书在章前有简单的重难点提示,章后附有近二十年来有关本章的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关键词和思考题。

重难点提示首先给了读者导向性指引,便于读者有侧重的学习正文部分,准确获取到所需和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章后的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则对于渴望深入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有帮助。其中的对于具体问题的学界观点总结与简单分析部分,让学习者能够全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以及在学界中的地位;而作者对于学界观点的延伸性思考与分析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则能够引发读者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2.从内容上看,该书内容全面而且深刻,与中国建设实践结合紧密。

刘茂林教授在书中首先介绍了宪法学基本理论,接着论述了宪法学中的国家理论、公民与公民权利理论以及从国家和公民相互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理论。作者在论述宪法学理论的时候不忘记从中国实践出发,寻找适合中国的宪法学基本原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宪法学基本理论章节中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宪法实现”等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建设的进行具有相当的指导性意义。在国家理论及其他章节中,作者还注重一般原理与我国宪法典内容的结合。该书在内容上避免了单纯的讨论理论,使得理论不再空泛而枯燥,同时也使得实践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本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实是将宪法学理论与中国建设的融和,从而发掘理论的缺陷,寻找实践的偏差,以便于宪法学理论的完善与建设实践的改进。

二宪法学的创新

本书能够被称作是一部创新的《宪法学》教材,不仅仅是因为其在结构与内容上的创新发展,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宪法学研究的创新。

1.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宪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拥有多种研究研究方法和手段。通常包括:阶级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等等。本书作者的研究当然也没有离开这些基本的方法,但是作者在使用时,更注重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并且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宪法学中具体概念的部分,作者运用了词源分析的方法,值得注意。

例如,在对宪法的含义的探寻一节中,作者从中西方特别是西方的相关的古代经典著作出发,联系近现代“宪法”一词的发展,对“宪法”含义作了分析,“宪法乃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组织政治共同体的规则,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2.宪法学理论观点的创新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之处就是针对宪法学中的问题不仅分析了现存的学术理论观点而且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或思路。能够引导读者对具体问题做出新的探索。

例如,作者在论述“经济制度在宪法学中的地位”时,首先分析了在我国现有的宪法学论著中存在的两种对经济制度的安排,接着提出“宪法学对经济制度的研究,有待以国家的经济权力与其他宪法主体的经济权力为核心做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入”的观点,并且简单论述了作者本人从国家经济权力和公民与其他宪法主体的经济权力方面出发所作的研究得出的认识。作者在书中多处提出此类新的观点,充分显示本书乃是其创新性思维成果。

3.宪法学研究角度的创新

本书作者抓住中国制度的特色,从国家和公民相互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相关问题的理论中选取了最重要的也最巨实践性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作具体分析论述,尝试着在总结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该制度,使之得以更广泛的实现,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另外,作者的研究注重宪法学的中国背景。在国家理论、公民和公民权利理论等章节中,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在推动实践发展的目标前提下,发展了相关理论。避免了以往一些宪法学教材空泛介绍国外相关理论,而忽略中国大环境,以致给人宪法学无用的不良影响。

小结

刘茂林教授的这本《宪法学》虽然具备某些个人专著的特点,但它仍然是一本教材。因而如果想在本书中对于宪法学具体理论都作深层次的论述与发展,是不太现实的。但是该书能够引发读者或者其他宪法学研究者针对宪法学作新的研究努力。从总体上看,本书至少提出了以下几点引人思考的问题:一是中国的宪法学与中国的构建实践还有多远?二是如何发展中国的宪法学,促进中国建设?无疑,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将引发人们对其的关注,也必将有助于相关问题的充分显现和及时解决。正基于此,本书所论述的理论、观点及作者创新的建议与认识对于我国宪法学发展和建设的效果的提升,皆不乏可资参考的实用价值。

当然,作为一项创新尝试的研究成果,该书存在不足之处也是难免的。例如,作者在阐述其关于宪法秩序的理论之前,对于宪法秩序理论中相关重要概念如“观念宪法”的论述未能单独明细的分析,仅在论述宪法分类的部分中,简单讨论并将其总结为“宪法要求和宪法评价的有机统一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必能够充分理解与掌握此理论,也就不利于下面内容的学习。若作者能够将观念宪法从宪法的一种分类形式提升为一种基本存在形态并对其含义、相关要素和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定能够使读者更清楚的了解宪法实现、宪法秩序等理论。

综上所述,本书可以说是为《宪法学》教材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它的出版发行对宪法学的发展也必然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中国建设提供了许多可实践化的理论信息。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还有必要就多年的建设略述几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创新论文范文2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哲学只是形而上的抽象道理言说,其真理性和价值性是成问题的,其社会功能也可以由其他专门学科来取代。在这种认识下,哲学似乎是无用的和多余的,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极为片面的。随着从哲学里分离出来的新的学科不断增多,并且日益专门化和技术化,似乎取代了哲学的社会功能,但是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黑格尔说:“当统一的力量从人的生活中消失,当对立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正赢得独立性时,对哲学的需要就形成了。”实际上,哲学一直为人们理解世界、构建社会图景提供着基本的认知框架与认知方法,其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哲学不仅是研究主观精神的“人学”,也是研究客观精神的社会学和历史学;哲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方法和理念,也为人们建构新的社会图景提供合理性信念。哲学理论创新需要发挥其社会功能。哲学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作用,而且还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

哲学虽然不直接提供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但是它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满足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宏观上说,哲学理论为具体的社会制度提供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平衡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流动性,整合社会文化、提升判断认知能力、统一社会思想认识。具体来说,哲学的智慧为人们为人处世提供价值圭臬,哲学的逻辑规则与法制精神一脉相承,哲学的理念与信念是人们诉求的具体反映,哲学的思想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程序和工具。在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需要避免哲学理论过分琐碎化、技术化、功利化和庸俗化,避免学术垄断、学术腐败和学术吹捧。卢卡奇在《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谈到了这种怪诞现象:专门化的大师,那些才能出卖者,即科学专家,不仅成为社会事件的旁观者,而且对他的能力所起的作用采取直观态度。在那里,正是主体性本身,即知识、气质、兴趣、表达能力,变成了一架按自身规律运转的抽象机器。

哲学要发挥资政为民的社会功能,固然离不开与权力运行者、市场操作者打交道,但是哲学本身作为思想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学科和职业,更是一种理想和志业、一种生活和存在方式。哲学有其相对独立性和学术自律要求,应该遵循其自身规则、维护其社会尊严和公信度。如果哲学理论创新与社会功能相剥离,作为纯粹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私人艺术”、形而上需要或谋生职业,仍然还可以是有趣的、可爱的和有竞争力的,但是很容易沦为奇谈怪论、夸夸其谈,就会变得不负责任、不可信、不可敬,降低哲学理论应有的社会价值。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还需要发挥其对文化的统摄力和整合力。文化派生于实际的操作,哲学则是对这种实际操作的反思。任何一种文化潮流、时代风尚和社会思潮的兴替,都离不开哲学的引领、统摄和整合。文化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企业变得具有文化性,更加依赖于形象、包装和展示,文化产业成了大工业”,并且,“政治变革不扎根于人民的情感和感念之中,不可能长期持续”。文化是“我们新的归属形式”。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尼采也曾经说过,“最平静的语言往往是思想的狂飙,静悄悄而来的思想领导了这个世界”。当前,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果缺少思想和灵魂,或者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缺少自觉、反思与批判,就很难形成先进文化,就没有原创力和应有的深度,就难以引领社会舆论与社会思潮。

二、哲学理论创新需要切近社会现实

我们说哲学理论切近社会现实有这么几层意思:其一,哲学固然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还不是现实,哲学切近现实的前提就是哲学与现实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和张力,不然谈不到切近现实。其二,哲学切近社会现实,绝不是随波逐流,与现实中不好的东西、庸俗的东西同流合污,完全溶解于现实之中;撇开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论“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只是外在地、抽象地谈论现实,是对现实缺乏哲学反思与认识的表现。其三,既然哲学还不是现实,那么哲学是跟在现实后面为社会现实辩护,还是走到社会现实前面引领现实就非常重要。其四,哲学理论切近社会现实也有一个方法和策略的问题。改革30多年来,随着实践标准的确立,“摸着石头过河”蔚然成风,所谓的“哲学理论”与其他理论一样不可谓不贴近现实。然而,我们时代的哲学忙于“实践”,反衬出哲学在方法论上的无能以及对哲学本身的肤浅认识。

人们到处引用这句话作为“哲学应该忙于实践”的证明。但是,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吗?海德格尔对此评论说:“解释世界难道不是改变世界吗?”改变世界不以解释世界为前提吗?如果没有对世界的解释,那么所谓改变世界就会将世界改得一团糟。马克思的话不应该这样理解。马克思只是指出主体仅仅站在理论的立场上解释世界、理解世界是不够的,还需要去实践、去行动,并不是说解释世界是完全不必要的、不重要的。特别地,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仅仅理解和解释世界是不够的,必须行动起来用主体的物质力量来反对和摧毁奴役人类的物质力量。哲学理论的边缘化,或者被人们弃置不顾,与当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设置以及实践本身的“自足”是相关的。不光国内很多高校缩减哲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就是在国外,哲学专业也前景惨淡,许多大学哲学系纷纷关门,许多学者转而去研究文化学、社会学或政治学问题。伊格尔顿睿智地评论道,“法兰克福学派通过转向文化和哲学来补偿他们政治上的无家可归。尽管政治上受困,但他们可以利用他们巨大的文化资源来对抗文化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资本主义,从而证明他们依然和政治挂钩”。这说明哲学与资本之间、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一方面科学取代了哲学的功能,成为第一生产力;人们会在“的炽热、艺术的温文尔雅和符号的令人愉悦中找到乌托邦的替代品”。“实践的哲学”认为“除非思考直接与行动相连,否则它就毫无价值”。另一方面市场依赖信息来对知识进行定义,专门的认识论为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所取代,哲学成为多余的存在物。同时,实践本身越来越倾向于按照市场意义上的自由来定义“人”,似乎不需要理论的指指点点,实践本身就能试错和检验真理,哲学成为教条的象征和实践的障碍。后现代是一个“非理论”甚或“反理论”的时代:“我们现在能做我们所想的事情,不用手提着许多笨重的玄学行李,四处奔波来解释它。交出行李之后,我们的双手就自由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道,“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其实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意见的当权的狂人们,他们的狂乱的想法也多半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取出来的”。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地联系“实际”,导致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始终跟在“实践”后面为实践论证辩护而无法发挥对实践的预见预判和指导作用,直接导致理论回答和解释重大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理论储备不够、理论的解释力下降到常识水平、理论竞争力和领导力有所弱化。这种倾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哲学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使哲学要走到现实的前面引领社会实践发展,但是又不可走得太远,陷入玄思空想,这里也有个距离感、张力度的问题,既不高高在上,也不随波逐流。如果跟在社会现实发展的后面,哲学就将落后于时代,其理论创新寸步难行,其言说不过是人云亦云、自我吹捧。阿多诺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任何理论都躲不开市场。每一种理论都是作为处在互相竞争的意见中的一种可能性而提出来的,什么都要拿出来供选择,什么都要被吞没。思想不能戴上眼罩而对此闭目不视。那种以为自己的理论可以逃避这种命运的伪善的信念必将堕落成自我吹捧。”

三、哲学理论创新需要切中时代思想肯綮

同志曾经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我们的工作就像过河,要么搭桥、要么坐船、要么游泳。这就要求我们干什么工作都要抓住方法问题,才能切中肯綮、抓住关键、化繁为简、不断创新。哲学理论创新也是一样,不可不注意方法创新。哲学理论创新本身就包括方法创新。

只有理论方法创新才能切中时代思想肯綮。当前哲学理论方法创新,需要考量的因素、变量越来越多,理论视域越来越广阔。在事实与价值严格二分的时代,后现现了许多传统理论无法理论化、无法思考的东西。如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如何思考并超越欲望、差异、身体、无意识、愉悦等流动的能指,需要严密的思考。寻找一种可以讨论事实与价值的“元语言”,已经非常必要。这不仅是为了给现代性提供合法性解释和认同,而且是为了理解我们身陷其中的宏大叙事。如果理论无法反思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就无法超越它们。真理不仅与科学、逻辑相关,而且也与社会历史、权力运行、人民民主密切相关。当下时代,任何人都失去了宣布真理标准的权力,在考虑原有的认知方法以外,哲学理论还必须考虑不同群体参与表达、参与实践探索的社会共识基础。没有社会共识做基础,真理可以仍然是真的,但是非常脆弱和微不足道,难以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哲学的真理标准非常复杂,与其设定和宣布一条不断变化的、游移不定的、模糊不清的真理标准,不如教会人们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人们对是非、美丑与善恶的判断能力。有了科学合理的运思方法,不仅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和检验真理,也能够单独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社会共识更容易达成,核心价值观也更容易培育。大力普及科学合理的哲学运思方法,才能够推动哲学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思潮,以不变应万变,使社会思想领域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真理的复杂性体现在事实与价值的绝对二分法正在失效。改革35年来,实践标准不仅充当了真假标准,而且也执行了价值标准的分拣功能。

是非标准与价值标准如何沟通的问题一直是康德以后哲学的重大问题。黑格尔以绝对理性来统一两者,马克思以总体性的实践来统一两者,尼采以权力意志的审美趣味来统一两者,后现代给出的答案更是形形。这不仅说明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是成问题的,而且正在失效。事实与价值在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都不再是交往主体单方面的事情,而是交往主体通过双向互动的认识论承诺来达成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共识判断。只有达成这样元语言层次的理解,对价值和事实的二分就不是绝对的,两者就是可以贯通一致的。事实上,我们现在正在通过主体间性的商谈伦理来解决价值观冲突和历史事实判断的冲突,通过商谈达成共识,而不是“权威主体”单方面宣布真理和价值。

四、结语

创新论文范文3

思维的第一支柱:大脑;第二支柱:社会生活;第三支柱:知识;第四支柱:个性。(《思维的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巩固社会生活和知识这两大支柱,拓宽创新的空间。首先,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社会活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务必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如可以开展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参与交通管理、到社区劳动、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和参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拓宽学生创新的空间。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将由国内外的名著改编成的电影播放给学生看,推荐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来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愿望后,老师指导阅读内容,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名著。一般每册教材中都会有一部名著推荐,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进度阅读,让丰富的知识做基石,使得创新的支柱更加牢固。

二、课堂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1.发散创新训练

每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层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无论哪一种事物或现象都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可以挖掘出新意。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曾经在课上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让学生自由讨论,讲讲自己的看法:材料:一株牵牛花缠绕在一棵大树上生长着,它上面开满了娇艳欲滴的花,一直延伸到大树的最顶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讨论的结果有:角度一:因为不能自立,所以只好依附在他人身上。角度二:无论多艰难,只要有一点可能,就不停地攀登。角度三:善于借助外物,所以总高出外物一截。角度四:过强的依赖性使它总是按照别人指导的方向前进。角度五:无论攀登到什么高度,根还扎在土里,因此能开出美丽的花。角度六:太善良、太包容别人,最终被别人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空。角度七:互相帮助,一方得到了装扮,一方得以站得更高。……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是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来衡量的(《思维的拓展》)。从流畅性的要求入手,有助于培养思维发散的速度和质量。有了数量上的表现,就可以向多向思考方面过渡,培养变通性。有了善于变通作为基础,才会有奇思妙想涌现,才能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方法、构思等。在发散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步骤应由易到难,先求流畅性,再求变通性,然后求创新,最终提高创新能力。

2.求异创新训练

所谓“求异”即打破常规,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构思方法。在写作上,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中提出“反弹琵琶”就属于这种求异范畴。“求异”的特征,一是对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定论持怀疑态度;二是打破思维程序,其具体表现为“富有创造性———思路不落套,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富有多向性———思路宽阔辐射,善于多方面求索,别具一格;富于灵活性———思路活泼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通过“求异”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出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古代的故事、俗语、警句、谚语等,对这些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固定观点倾向的材料,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从相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些传统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经常举出一些当今社会上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观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时往往学生会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对大家都认同的看法提出质疑,在质疑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充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达到创新的目的。有目的地进行这样的发散和求异训练,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别人灌输给他的东西,当遇到无论是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都会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三、总结

创新论文范文4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论文范文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导语激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语,把课堂教学变成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导语激趣的方式有谜语引趣、悬念激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歌曲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低沉的管弦合奏使学生一下联想到狼凶狠、残暴的特征及形象,为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教师的眼神,一个微笑和一个手势都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密之情。

二、挖掘潜力,鼓励质疑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在《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选择,你只要一车白菜,为什么?”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他们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最终得出“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会有吃不完的菜”这一结论。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深入地因势利导。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在学习通读课文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狼和小羊的言行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后,学生提出“狼为什么不直接吃小羊,而要找那么多借口”这一尖锐问题。经过讨论和教师点拨,他们认识到狼不仅凶残,还有虚伪的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正是在这种质疑问难中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鼓励想象,放飞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童心未泯、善于想象的特殊生理时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后,我提出:“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哪一个呢?”这时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积极举手发言。一个同学说:“我想做落花生的理由是因为要是太夸耀自己,有人会嫉妒你。而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苹果、石榴挂在高高的枝头遭受风吹雨打,而且一摘下容易腐烂,花生保存时间长。”有的说:“花生虽然谦虚,也同样有用,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像是落花生,从农民当中走出来,默默工作,做了我们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我就要像主席那样做个落花生一样的人。”这时我说:“好!有的同学选做落花生,还选了伟人的例子,很好!要有做苹果、石榴的吗?”这时一个同学反驳说:“落花生代表旧时期的观念,苹果、石榴代表着21世纪的观念。现在社会需要知识和能力。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能将果实像苹果、石榴那样挂起来,让别人看到,不能引起别人注意,也是没用的。只有让大家都看得见你的优点,你才能得到重用,所以应该像苹果、石榴那样,充分展示自己,让别人关注你。”根据学生踊跃的发言,我进行小结:“对!看来我们现在生活中做的广告,还有各种包装,宣传自己都是有道理。同学们通过这次讨论,你们觉得在现今时代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展开多元想四、打破传统,鼓励求新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的角色,演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课文《这儿真好》,讲的是一只小熊住在荒岛上,它几次做梦和朋友一起玩,它感到很孤独。后来小熊种树,荒岛上绿树成荫,它找到了很多朋友。课前我先让学生做小熊胸卡,来扮演小熊。课上让学生模仿小熊种树,同时播放种树的音乐,学生完全融入了角色。当种完树,小熊找到了很多朋友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动作来表演小熊的开心。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一片欢腾的景象,荒岛不再寂静,小熊不再孤独。通过有效的情境设置,既拓宽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学时让学生懂得像乌鸦那样的爱听奉承话的人是要吃亏的上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从狐狸怎样吃到肉这一角度来理解,学生明白了狐狸虽狡猾,但也很聪明,当它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师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课堂研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象,使学生在多角的讨论发言中价值观得到升华。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创设情境、诱发热情,挖掘潜力、鼓励质疑,鼓励想象、放飞思维,打破传统、鼓励求新等方面入手。

创新论文范文6

1.抓好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教师打破过去“死记硬背”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新式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收器”,而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老师正确辅导下自己默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问题;通读整篇课文,感知文本的完整意义;经过思考,自己提炼主题和富有特色的句子、句群及段落。这样一来,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备好课,课前、课中、课后的辅导和服务要跟上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练员。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自由。学生更爱动脑筋了、更善于展示自己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课堂教学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出了新气象。“总之,自主互动,展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出台,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抓好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为达到此目的:首先,教师要做好教材改革,增加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内容,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设置“读、听、说、写”实训知识小结版块。其次,教师要做好讲授有关训练项目的教案,以实例为主,理论为辅,增加个案分析、模拟操作的分量。再次,教师可在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进行诗文朗诵、新闻采访、节目主持、旅游解说等专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第一手体验,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又锻炼和磨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教师要做好经验交流和活动总结,由学生自己动手撰写活动总结材料、经验交流文章,办好“班报”和“校报”。教师要围绕实训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推广经验、教训警示和收尾总结等工作。

3.构建地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并注重个别指导,严禁对学生施以“训斥”“辱骂”和“打压”,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重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以考核方式的创新带动他们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1.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人手一份的《语文课学期发展记录表》,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多角度收集他们的个人行为表现作为自我评价的量化依据,并吸收同学、家长的评价意见,实施自我评价记录。

2.加大综合能力考核力度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要开阔,角度要新颖,突出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

上一篇新闻论文

下一篇合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