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农业范例6篇

传统生态农业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1

有机农业实际上属于生态农业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技术系统充分考虑了土地、农作物、畜禽、鱼类等的自然生产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既提高食品质量又改善生态环境。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安排和作物栽培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有重要借鉴作用。正是因为传统农业技术与有机农业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农学家提出:“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去”。

例如,有机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满足作物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其中的有机肥主要是指传统的农家肥。“农家肥是有机农业的生产基础,适合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模式,是综合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是有机农业低成本投入的有效形式。大量施用农家肥可促进有机农业生产中种植与养殖的有效结合,实现低成本的良性物质循环”。这里指出了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选择的要求,充分肯定了农家肥在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农家肥、堆沤肥、绿肥等积制方法,经过适当改造或科学处理之后,在当今的有机农业建设中大有作为。再如,传统农业广泛应用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技术,也是有机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轮作是有机栽培的最基本要求和特征之一。有机农业极力强调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合理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以增强作物品种多样性,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培育地力”。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具体要求和吸收能力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作物轮作或间作套种可以全面均衡地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在用地的同时达到养地的效果。中国传统农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南北各地都有大量可资借鉴利用的技术模式。尤其是古人很早就有意识地实行豆科作物、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地肥力。

另外,有机农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要求特别严格,其技术核心之关键是“在防不在治”,特别强调禁用化学农药,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耕作、选用抗性品种、轮间套作措施以及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仅就间作而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出它的防病机理:间作作物根系的分泌物或微生物,能够影响土壤病原物对周围生长的作物根系的侵染,不利于病害发作;通过作物的间作和混作,起到了多物种相克相生的作用,打乱病虫害的生活规律和生活周期,降低病虫害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减少其危害的时间和程度。传统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深耕细耙、翻耕冬灌、轮作间作套种、抗虫品种选育、生物防治等,都与有机农业有契合之处。

2传统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土地资源保护

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物质循环的有机性和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有机农业就失去了其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指出:“用地与养地结合是不断培育土壤、实现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传统有机肥施用和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地力常新壮的理念及技术措施,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弥补现代农业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1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传统有机肥养地作用的高度评价

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传统农学趋于衰微,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经久不衰的事实及其所创造的奇迹,长期以来一直很受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试图探索其中的奥秘。他们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总结说,传统农业时代中国人把一切能充作肥料的东西都放到土壤里去,使其参与物质的再循环和资源的再利用,化无用为有用。近代农业化学奠基人李比希(JustusvonLiebig,1803-1873)曾将中国能长久保持土壤肥力的奇迹,归结于其无与伦比的用地养地制度。他说这种耕作制度“就是把从土壤取走的植物养分,又以农产品残余部分的形式,全部归还土壤”。德国农学家瓦格纳(W.Wagner)根据他自己的亲身见闻说:“在中国人口稠密和千百年来耕种的地带,一直到现在未呈现土地疲敝的现象,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农民细心施肥这一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9年,美国农学家金氏(F.H.King)曾用了五个月时间到中国和日本、朝鲜考察农业,其中在中国就呆了四个多月。回国后他撰写的“FarmersofFortyCenturies”(《四千年农夫》)一书,高度评价东亚的传统农业。该书的副题是“PermanentAgricultureinChina,KoreaandJapan”,“Permanent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一百多年前的金氏就把中国传统农业称之为“持续农业”,是很有眼光的。金氏在书中重点描述了中国、朝鲜和日本农业的废物利用传统,并将之与美欧国家做了比较,高度赞扬东方国家粪肥积制与施用传统及其对维护土地肥力所起的作用。作者指出,东方民族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很好地保护土壤,为了很好地保护土壤,避免破坏土壤肥力和污染环境,他们很注意随时随地收集粪肥。他根据自己在江浙一带的见闻写到:“中国人总是沿着乡间小路或者公路收寻动物的粪便,当我们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时,也经常看到有人迅速将地上的粪便捡起,然后将它们小心地埋在地下,尽量避免因为透水以及发酵而造成的养分损失。在一些桑园里,人们会在树千周围挖一个直径6-8英尺、深3-4英寸的坑,然后将蚕的粪便、褪下的皮以及吃剩下的一些叶子和梗一起埋在下面。这样处理废物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将除丝绸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利用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这些东西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下一季桑叶的生长”。

书中还对中国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粪肥的智慧和技艺深有感触。实际上,金氏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或者畜力运输时代非常普遍。中国北方有一句谚语叫“早起不拾粪”,也可以理解为,很多人早起是为了赶路拾取路上的牲畜粪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特点的认识,深受《四千年农民》的影响。他转述金氏的话说: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系统里的一环,通过自然循环实现生态平衡,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就是说,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社会就像自然界一样循环往复,不断地持续并缓慢发展。遗憾的是,中国在近几十年农业发展过程中,面对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现实,在土地利用上一直强调提高土地生产率而忽视地力培养,过度依赖化肥而轻视甚至弃用有机肥,结果导致土壤生态恶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受到影响,并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纠正以往只强调生产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农业经济观念,认识到土地利用必须走用养结合的道路。

2.2传统有机肥的优点及其回归土地的意义

地力的维持和土地的培肥离不开肥料,传统农业所施用的肥料一般是农家肥或天然有机肥,其中包括人畜粪尿、厩肥、作物秸秆、绿肥、饼粕、草木灰、河泥、骨粉、骨灰等,种类繁多。据研究,各种农家肥具有不同的养分特点,可以在养地和培肥土壤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家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还含有铁、镁、硼、铜、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复合有机肥料。而且家畜不同,其粪肥的充分也有差别。猪粪尿具有质地细,木质素少,总腐殖含量高等特征;鸡粪养分含量高,适用于各种土壤,还可提高作物的品质。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墒情。现代试验研究认为:“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如果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3.0-4.5t,平均可增产粮食15%以上;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改善”。还有研究表明,稻田综合使用绿肥、化肥与有机物养分,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性状。

联系传统农学理论来看,土壤性状和肥力能够通过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加以改变,土地可以越种越肥,南宋农学家陈旉曾明确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土壤学理论。此外,传统土壤科学还包含了两种很有特色的理论———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都各有其适宜生长的植物与动物。土脉论则把土壤视为有血脉、能变动的活的有机体。这些具有明确生态含义的传统土壤学理论,为历史时期土壤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农业生产实践来看,中国几千年能够维持地力不衰,而且土地越种越肥,显然与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技术经验有密切关系。当今中国农村和城镇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一些粪肥积制和施用条件已不复存在。“过去农村连垃圾都少,别说人畜粪尿,但凡能够有些肥力的生活垃圾,连拆除的炕土、灶台、墙土,都混合上切碎的秸秆沤肥,送到地里去了。那时连收废品的都不下乡,因为农村几乎没什么废品,差不多都被老百姓循环利用了”。但是这种情景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而逐渐消失,由此带来的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从目前的农业生产实际来看,要做到合理使用化肥,实现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以及有机肥的真正回归,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例如,农作物秸秆过去是肥料、饲料和燃料,农民舍不得丢弃。现在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了,秸秆似乎成了废物,不少地区的农民干脆在田里一烧了之,于是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要解决类似的环境问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经营理念,在传统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智慧对解决现代单一化种植问题的启示

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作牧养及育种保留了大量动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山林草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不过,现代常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同时,由于一味追求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导致单一化种植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上述两个方面又互为因果,使农业生态陷入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值得借鉴和利用。

3.1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实际上,为了提高产量,应付人口增长的压力,古人也总是有意识地选种一些高产作物。但由于单一性的高产和多样性的稳产毕竟存在一定矛盾,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多、劳动力充裕,且人们的生活仅限于温饱的情况下,种植多种农作物,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抗御自然灾害,追求稳产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首要目标。这样,人们会有意识地种植某些低产但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粟、黍、大豆、稗等,并不断地选育不同的动植物品种等。就是说,虽然近代以前中国农业已出现了单一栽培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由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遏制。人们通过不同农业生物的组合,以及品种的多样性培育缓解了作物栽培单一化的扩展及其危害。只是由于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也一直是农业追求的目标,所以,单一栽培的趋势并没有停止。20世纪初期以来,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农业受到很大冲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农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对于农产品产量提高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使得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必然途径,并由此导致了作物栽培的单一化。同时,现代先进的生产力和传统农业中长期存在的富余劳动力,也为治山改水和园田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单一化。这样,原来的生物多样性农业模式就被完全打破了。

在单一化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此消彼长,大豆、谷子和高粱等种植面积的减少乃至消失便是单一化种植的结果。在这些作物种植萎缩的同时,玉米、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却大为增加。在作物和家畜品种上,也有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单一化现象。品种单一化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加速。1950年代,中国各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组织调查收集整理农家传统品种,进行农家品种的比较试验,从中选择出优良高产的品种,进行大力推广,淘汰当地原有的低产农家品种,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一些高产农家品种得到迅速推广,粮食增产明显。但在大量被淘汰的农家品种中,作物的不少其他优良性狀如抗病、耐旱、耐瘠、优质等基因也随之遭到汰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学家又利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一批批以矮杆高产为主要特征的作物品种,取代了原有的农家高产品种。70年代以后,杂交育种的成功和大面积推广,进一步加速了作物品种单一化进程,农业收成过分依赖于少数高产品种,地方品种资源被大量淘汰或抛弃。

3.2单一化栽培的危害及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启示

单一栽培对于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由于缺乏多样性,容易引发病虫害及其他生态问题。传统农业常常通过不同生物的组合来应对各种灾害,甚至变害为利。在单一栽培的情况之下,人们只能通过使用农药、化肥和灌溉等来保正收成。农药、化肥和灌溉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又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就单一栽培引起的生态破坏而言,单一种植会引起土壤中某些重要营养要素的极端消耗,而该作物需求很少的另外一些要素则日积月累,导致土壤性状改变、肥力下降,甚至会引起土地的退化、砂化和盐碱化。与单一种植相关的“多年连作”易引起多种病虫害,它们积累于土壤中,就会会造成“重茬地”现象。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日益衰竭,直接影响到土壤生态的平衡和土地肥力的再生产。滥用杀虫剂,蜜蜂和蝴蝶都被毒死,虫媒花作物油菜、桃、杏等开花却不能结果;鱼类、蛙类遭到灭顶之灾。青蛙等害虫天敌的减少,又使人不得不加大对农药的依赖,导致土壤环境和作物体内的污染也在增加。单一经营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还会带来其它生态及文化问题。例如,以原有多样性农业生物为基础所构筑的本土食物体系,也正在被替换成产业化、全球化食物体系,由此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比较而言,维持农业经营的多样性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每块土地同时种植多种作物,每种作物都有很多地方品种和特色品种,每种作物都有多种用途;人们不仅关注作物的经济产量,还关注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在不宜五谷之地,种植榆、白杨、乌桕、女贞等树木,提供用材和燃料等。这种农业难以用纯粹的经济利益标准加以衡量,但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在当代农业的产业化栽培中,“产量”一般是指单位面积上某单一作物的经济产量,作物其它经济价值不高的部位则往往被当成废物。就是说,传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农业之所以能维持几千年而不衰,与其长期保持作物的多样性种植有直接关系。传统农业通过包括草本和木本的杂植,甚至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组合,人为地组成一种“多物种”的生态系统,使光热、水土以及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扩大了农业用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持了地力常新,还在应对自然灾害、调节劳动力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人们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已有一定认识,注意到单一栽培的危险,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生物的多样性。如果回顾历史,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思想与实践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一,重新认识和利用相关生物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如开发生物燃料,替代石油能源,缓解能源紧张趋势。其二,以生物多样性来应对自然灾害。

据试验研究,在同一稻田中同时播种几种不同的品种,可以使稻瘟病的发病率大为下降,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农业生物自身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化肥及灌溉的依赖。其三,以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养鸭等。其四,利用生物自身的适应性或抗逆性,保护自然生态。因土因地种植,综合利用山地、水面、草原、滩涂等土地资源,减少垦山、造田、改土的行为,在节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同时,扩大衣食之源,尽量遏制对自然的人为干预。其五,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灾难,同时应积极引进域外动植物良种,丰富生物多样性。最后,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需要一份安全的食品,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生物多样性是这些生活需求的基础,可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

综合经营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农林桑牧结合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综合经营技术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因地制宜,制定各种恰当的生产组合,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安排其它生产项目,谋求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收益的增加。同时,通过农业系统内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无废物生产。具体到每家每户,农户生态系统也是“小而全”的结构单元,物质封闭循环,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以弥补农田养分输出的损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普遍的观念和一般性做法,还被发展成为若干农业生态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粮桑渔畜综合经营、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萍鱼共生等。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综合经营的特征及其典型模式,依然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4.1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生态意义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无疑需要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但也要注意吸收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精华。“过去的经验的确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丰富的思路甚至是捷径”。“我国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优秀模式,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具有现代常规农业难以取代的优势”。“就生态农业的概念来说,其并不排斥传统,反而主张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有农学家还根据循环系统的范围,把生态农业分为五种循环模式:(1)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还田模式;(2)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3)农村循环模式,如生活废物循环模式;(4)城乡循环模式,如工业废物循环模式,城市垃圾循环模式;(5)全球循环模式,如碳汇林建造模式等。前三种循环模式都属于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中国传统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游修龄先生曾根据食物链原理分析了太湖地区著名的粮桑渔畜综合经营系统,认为它是水陆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实例。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决定了推行农业产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是首选。它要求尽量将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包括农林结合型、农牧结合型、农渔结合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等。其中农牧结合既能更好地扩大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也能为农田提供丰富优质的有机肥,并可以减少农业和养殖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养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不可否认,传统农业生态文化毕竟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它与现代农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其经验性和局限性也很明显。如果不与现代农业设施和科技手段相配套,低生产力和经验性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但是,单纯以高科技方式发展农业又会引起一系列农田环境与农产品污染问题。因此,要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传统农业的各种技术模式,从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各种循环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机理,并举一反三,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农业生态新模式,拓展综合性循环经营的新领域。在传统生态模式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环境条件和地方经济特色发展起来现代农业生态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果基鱼塘”、“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模式,江南地区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海南地区的“茶胶相依”模式等,都是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再如,很多地方的食用菌产业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杈等农林副产品下脚料作为培养料,而生产食用菌后的废菌糠经过菌丝体分解,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畜禽饲料,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它既可以用于养殖业,降低饲养成本,也可以还田增产。养殖业的畜禽粪便可以肥田,农作物秸秆又可以继续用来栽培食用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

4.2传统稻田养鱼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这里以稻田养鱼的稻鱼共生模式为例,说明典型传统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稻田养鱼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不少省市还保留着传统的稻田养鱼生产方式。稻田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一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在维护稻田生态、保持地力方面具有现代常规农业不可比拟的优点。在田里,水稻可为鱼类提供荫凉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氧气、吞食害虫,这有益于养分循环,还能有效地减少水稻病虫草害,降低农药污染,达到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另外,它利用鲤鱼的掘食习性来疏松土壤,客观上起到增氧促根,类似持续中耕的作用,鱼类的粪便也可以培肥土壤。新中国建立至七十年代末期,全国各地的稻田养鱼主要是传统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稻田养鱼由南方地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田鱼产量有较大增加,同时,稻田养鱼技术长足发展,传统的稻鱼双元复合结构模式,已发展为稻、莲、萍、茭白、菜、菌菇、禽、鱼等多元复合结构模式。就是说,八九十年代以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已发生了转变。近年来稻田养鱼的面积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如果不加以特殊保护,用不了多久,稻田养鱼就会变成“历史”。一般来说,传统稻鱼生产方式生态效益显著,但养殖技术较为粗放,经济收益有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体小,鱼类栖息环境差。二是一般以养鲤鱼为主,鱼种单一、规格小、生长慢,放养密度低。三是不投人工饵料,稻田天然饵料数量有限,导致饵料不足。四是迟放早捕,稻鱼共生期较短。上述技术因素严重限制了传统稻田养鱼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这种生产方式的生存和发展。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2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4]。然而把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代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很多专家对农业生产只重视粮食生产、乱垦滥开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同时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全国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5]。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6]。随后,1982年至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情,提出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7]。在近10年的较大规模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8]。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生态农业理论。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在经历了约30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整合、深化和扬弃,进一步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已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重点趋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生态观光农业也成为了生态农业中新的亮点。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9]。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重视不够,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10],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不太重视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11]。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候,人们开始从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及技术方面进行反思,重视对传统农业价值的挖掘,以期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标志着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的新起点。截止目前,全球共有16个GIAHS保护试点,其中4个保护试点在中国。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外,还有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显然,与以往的基于考古研究和农史研究为重点的农业遗产相比,这里的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理念、有效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以及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将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技术与平台建设。2012年3月13日,农业部正式发文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方面有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组织推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衔接,促进农业功能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推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最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12]。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传统,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一种机遇。

3面向多功能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特征,几千年的农户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的农业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赋予了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促使生态农业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13],我们认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3.1生产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相应的农副产品产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稻鱼共生、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猪沼果模式等都是生产多种产品,提高产品产量。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模式调查的实验证明,其净收入往往高于现代常规农业[14]。另一方面,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在源头尽量降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但随市场经济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生产功能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2生态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促使农业不仅肩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须在生产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压力的胁迫促使人们通过在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5],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16],控制农业有害生物[17],提高土壤肥力[18],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了稻田CH4的排放量;鱼的排泄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减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态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3类:一是生态质量附加值产品开发,如优质有机农产品等。我国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国家,生产绿色食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我国区类众多,农产品种类多样,具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有机食品生产的客观基础。二是休闲功能开发,如生态型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观光旅游是未来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需求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体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人文资源各具特色,具有较大的农业旅游业开发潜力。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促进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无污染绿色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增加就业渠道。三是生态补偿[20]。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一样,生态农业耕作方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也存在外部性的特点,在以往的经济核算框架下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错误地低估了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的综合效益,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激励社会效益大的行为方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1]。

3.3文化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到了延续[22]。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发展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以及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作用,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文化休闲功能开发,如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等,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而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山水景观、民俗、歌舞、手工艺等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共同组合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但同时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24]。二是文化附加值产品开发,把农产品和地域文化、地理和历史实现有效的嫁接,通过“科学商标”、“历史商标”、“人文商标”、“地域商标”和“文化商标”等赋予农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孔府家酒”、“曹雪芹”、“茅台酒”、“北京烤鸭”、“莱阳梨”、“道口烧鸡”和“岐山哨子面”等,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3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营造;方略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14]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农业面临诸多问题,天水市农业生态问题严重,也面临着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㈠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缓甚至消除传统农业的弊端。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在天水地区推广“粮草间作”、“粮经套种”、“林粮间作”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天水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而这一困境在农业发展层面上,只有通过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来解决。三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土地的休整和土壤的改良。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水平很低,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板结严重,缺乏肥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种养结合,平衡施肥与土地轮作,合理使用生物肥和有机肥,才能彻底改变土壤的资源条件和肥力结构。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2]。追求和谐的自然秩序,产生了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和效益的高输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产生最大的生产力。天水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投入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天水市属于欠发达区域,农业占GDP的比重较高。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39.8︰41.5。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内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

天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天水市虽然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诸多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㈠自然环境的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天水地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境内山脉纵横,地貌区域差异明显。虽然存在地域多样性,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有重要的影响。天水地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二是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天水市位于秦岭西段,山脉沟壑相间,而且山峰陡峭,耕地数量极为有限,仅限于河谷洼地以及很少的较为平缓的山坡地。㈡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天水地区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优势明显,但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依赖严重,农业技术缺乏创新。一是天水地区地理范围广阔,山脉众多,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边缘地区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农业生产还是原始的家畜农垦模式。耕地严重依赖传统的人力或畜力的曲辕犁,运输主要靠人力扛、畜力拉驮等。相对较发达地区,近年初步引进了旋耕机、三轮农用运输车,逐步改变着农民的耕作方式。而在偏远山区,现代化的农具使用极为有限。二是天水地区农业的耕作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耕作方式,农民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农业产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民增产的作用明显,但是农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没有科学的指导,基本处于盲目状态。三是天水市农业耕作地有一半左右属于山坡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山地的种植没有合理的水利建设和技术的指导,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雨水充足年份丰收,而雨水不足年份则歉收,甚至有时颗粒无收。㈢农业投入资金短缺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与其他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相比,投资农业生产短时期内难有巨额利润[3]。长期的逐利行为,使得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天水市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速度缓慢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投入资金的不足。㈣农业产业结构失衡在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业效益低和农业人口比重过大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4]。天水市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39.8︰41.5,农业中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农民家庭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几乎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家庭所经营的农业收入。这种单一的种植结构不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劳动力优势的发挥,也难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与产业化。农业结构失衡的直接结果是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㈤农业市场不完善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要模式,农业的生产、销售等产业环节都由以农户为单位主体的农民个体经营,农业经营分散。天水地区农业在种植上,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和政府的科学指导,农民仅仅依赖自己的传统经验,基本不会去考虑土地的合理轮作。农业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农民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状态,偏远地区还存在着物物交换,没有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另外,大部分农民缺乏新观念,农业生产经营观念上封建传统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农业生产缺乏创新,普遍存在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天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5

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虽然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其展开研究却是最近数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农林复合经营”这一专业术语并被广泛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委员会首任主席 King,他于1979年将其定义为:一种采用适于当地栽培实践的一些经营方法,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或)家畜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3〕在此之后,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如在1982年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创刊号中就列举了多达12种定义。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其表现形式为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与常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单一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基础,同时还包括农、牧、渔等一种以上成分,从而在同一土地单元上构成了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时序的复合生产结构。这一系统不仅产出第一性农业生物产品如粮食、蔬菜、药材、食用菌等,还产出第二性产品如家禽、家畜和水生生物等。同时,还能收获相应的林产品如木材、薪材和水果等。其次,其实质是对土地单元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动、植物科学地组合在同一土地单元上,充分地利用它们之间的互利共生性来实现系统内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如胶-茶-鸡复合系统就是利用橡胶树保障了茶树的喜荫性,通过鸡群啄食害虫,鸡粪给植物增加有机质营养,树下成为鸡群良好的活动空间等,从而维护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单一土地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的利用。最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其应有之义。该系统利用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与联系,最大限度地追求系统产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该系统通过系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无废弃物的农业”的目标,从而很好地维持了生态平衡,并实现了地力常新。

2.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农林复合种植的传统,形式多样的林粮间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庭院经营等类型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无一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成为今天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宝贵财富。归纳起来,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大致经历了原始农林复合经营、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和现代农林复合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由依据传统经验向依据科学的生态工程进行建设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建国后,科学化、有组织的农林复合经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其建设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地区性特色明显。50年代初华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建设拉开了我国有组织的宏观层面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建设的帷幕,70年代我国正式开始进行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和治沙工程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为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宏观水平上的著名范例,被列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八项生态工程之一。这些工程把林业和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70年代以来,在平原区以发展起来的林粮间作最为成功和普遍。初步统计,在林粮间作中采用的树种达150余种,其中以泡桐、枣树、杉木和杨树为突出的代表,特别是农桐间作,不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林粮间作在河南、河北、安徽北部等地较为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则以林-胶-茶人工群落为典型代表,成为农林复合系统的成功模式之一。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以江苏里下河的沟垛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态系统为代表。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滩地开发上实行开沟筑垛,在沟里养鱼和垛上造林,进行林农间作,林牧结合,构成农林牧渔复合经营的沟垛生态系统,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乡文化景观。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则是湿地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世纪初,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国务院鼓励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掀起新一轮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潮,林下经济包括林下采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林下旅游四方面,这其中以林下种植和养殖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2011年全国林下种植和养殖的产值规模达到2134亿元,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的空隙地、自留地进行综合种植和养殖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开发,生产多种农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利用。当前我国庭院经营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和旅游观光模式等,它们使我国现有约667万公顷的庭院土地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补充,与田园经济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户经济。

二、农林复合经营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1.农林复合经营契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农林复合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林复合经营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仍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为主;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农林复合经营在契合中国国情和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第一,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8%,而人口则占世界的2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居世界第三位,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则位于世界第120余位,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宝贵的农地资源。因此,在粮食安全领域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约束。如何充分地利用既有的土地资源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依赖于良好的农地环境的同时,其本身又在不断地破坏着农地环境,特别是随着化学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以其在提高生产、改善环境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好地契合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第二,农林复合经营有效地契合了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维持着小农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将保持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小农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土地细碎化,这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力投入下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农林复合经营所需要的,我国丰富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农生产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农林复合经营由于采用的是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模式,本身就具有分散风险的特点。因此,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农民可以用混农林业系统生产食物和燃料。在这样的系统中,一种或多种树木可以与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或动物在同一块土地进行种植或饲养,虽然有时它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这种技术特别是对于小农经济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尤为适用。”第三,我国拥有长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经验。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它们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手段建成一个个高效、高产、优质和持续的生产体系, 实现了对土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最大化产出,同时也维持了地力常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在漫长的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摸索中,我国先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林复合经营新模式可资借鉴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2.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和依靠化学能源巨大投入的现代农业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石油农业”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我国的粮食危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重视。在1982年10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叶谦吉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此后,马世骏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阐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对比生态农业和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可以发现两者是相通的,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高效、循环”的特点。第一,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现代性的特点。生态农业的现代性体现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上。传统农业通过构建自身内部的循环系统,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等不足之处。生态农业将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来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的扬弃。它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同时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农产品产出。农林复合经营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性特点,当前大量的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在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作用关系、经济与生态价值评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优化、改造传统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新时期的农林复合经营焕发出新的光彩。第二,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高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要构建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原理,全面组织农业系统内各种资源并使之合理配合,从而实现能量多级、高效的利用。其高效性体现在它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某一种产品的产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单一经济收益的获取,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农林复合经营通过空间层次的复合和时间层面的交错来实现系统的高效产出。空间层次上,利用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空间上进行多种动植物的合理搭配;时间层面上,利用不同物种生长周期的不同,进行合理的交错种植和饲养。通过这样科学的复合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保持同一地块上农林复合系统的高效产出。第三,农林复合经营体现了中国生态农业循环性的特点。生态农业充分借鉴传统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朴素生态学思想,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经验相结合,全面组织农业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农林复合经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系统内各物种的互利共生,这种互利共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的,一种物种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物种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输入,如在桑基鱼塘中就很好地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既维持了系统的高效产出,又消除了生产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林复合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现代科技在农林复合经营中的应用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我们在重视继承农林复合经营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要适时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精确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对传统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新技术的供给。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习惯、耕作制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没有哪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优化的研究中,要重视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地使之成为一项农民易于接受的“傻瓜技术”。第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这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甚至对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在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一头联结着科研机构,另一头则联结着广大农户,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重要的作用:其一,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品种的推广;其二,指导农户生产,随时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协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向农户宣传新技术和新产品,组织农民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其使用新技术的成本。

2.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本质上为人工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参与和影响,其运转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尽管农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最优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完善的,但要想将这些实验田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得依赖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发生。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囿于农户的知识、能力和耕作习惯等方面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无意识偏离。如在林-禽复合经营模式中,由于农户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而采用了粗放的经营方式,在过高的养殖密度下就有可能造成树根、动物粪便污染等负效应,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农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农户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而进行有意识的偏离。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而农户关注的通常仅仅是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农户就会进行“选择性复合经营”。如当树木收益相对较高时,林-粮间作中科学合理的林木间距和林粮间距就有可能被更高密度的间距所取代,甚至异化为“良田种树”,这就完全地背离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初衷。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林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随时纠正这些生产中的偏差,保证农林复合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3.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传统生态农业范文6

关键词:旅游业;现代生态农业;耦合发展机理;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34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64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EI Xi-ling1,GUO Qing-xia2a,WANG Yan2b

(1.Hubei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rade,Wuhan 430079,China;2a.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

2b.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pling coupling principle and fiv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ourism;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从土壤学视角提出[1],20世纪30年代先后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开始在中国兴起,从原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多元化、生态化及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转变。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向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田园气息,对乡村的原始魅力充满期待,渴望远离城市喧嚣,沉浸于传统的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生活。因此,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势在必行,研究两者的耦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业空间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延伸并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式发展可能导致乡村传统魅力的消失,改变旅游者追求的原始乡村意境。所以两者耦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局部保留来传承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高效耦合发展。

1 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机理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融合日益明显,产业耦合成为研究热点。高楠等[3]以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西安市的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最受关注[4-7];另外也有一些学者[8,9]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借此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拉动整体产业升级。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是以二者的良性互动为基本前提,通过彼此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联合。其耦合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和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

传统农业在种植业方面所占比例过重,内部结构欠合理。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化,改变了以往非生态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更加重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综合性不强,很多农业资源仍处于封闭状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挖掘其特色价值,能够极大地促进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化,大幅度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品进行旅游加工之后便注入了观赏休闲价值,产业链得以延伸整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带动土地及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极大地发挥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因此,从现代生态农业的角度而言,与旅游业耦合,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再加上城市化人口数量上升,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借助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来享受生活。与此同时,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物种不断消亡,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情感呼之欲出,渴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向往农村的绿色环境与地方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则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在高科技与生态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旅游形式的独有特色,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旅游中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见识到科技旅游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奇妙的科技景观,还可以享受到生态旅游中独有的原生态景观和特殊的地域风貌。旅游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耦合发展,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的内在需求,又能拓展旅游业的空间和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现代农业与局部保留传统特色的旅游相耦合

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化是对原始传统的一种否定与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汲取了历史与科技发展的精髓,但是对原始传统的回顾与学习却是了解农业历史发展脉络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一定的区域来保留与原始传统农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传统作物或织布机、铁犁、铁锄、铁耙、风车、水车、石磨等农具,汇集多种与此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录像资料等,借助旅游之力来传递农业文明气息,展现农业的原始吸引力。此外,旅游业还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园内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农业的历史教育价值。在把握各个年龄、性别的游客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神秘感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利用水果、花卉和植物等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吸引女性消费群;利用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方式、新奇的物种等吸引成年人消费群;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具等的对比展示吸引男性消费群;利用整个园区的生态环保意识、寓教于乐方式吸引青少年市场,尤其是学生群,可以与当地的学校等教育机构达成协议,定期组织一部分学生前往体验学习,丰富其课余生活。

4.3 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现代与历史相耦合

乡村文化是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精髓所在,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应该以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生产出来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在旅游者看来并没有多大程度上的乡村特色价值,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效果。因此,两者耦合时应强调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掘乡村的手工艺特色。这些手工艺大多取材于自然农业资源,以农作物或乡村生活废弃物为原料,体现了民间社会节俭的传统观念,鼓励在节约原则之下的无限创造力。独特的乡村手工艺作品,如草柳编织、炕席、纸笸箩、雕刻、塑作、陶瓷、金属工艺、刺绣纺织等,融合了乡村文化的现代与历史元素,均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可以对这些特色鲜明的手工艺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纵深开发,将其发展成为实用性较强的餐具、家具、家居装饰或者旅游休闲用品供旅游者购买,既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又能很好地发扬与传承乡村文化。

4.4 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耦合

据医学报告显示,当人们置身于农村清新绿色的环境中时会感觉非常舒适,植物的香味作为空气维他命,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理疗功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结合,深入挖掘现代生态农业资源的绿色功效,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以保健疗养功能为主题,满足旅游者休闲之余仍能满足强身健体、美容护肤的需求。乡村曲折的道路、复杂的地形等本身就是天然的养身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配合设计一些与农事体验项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也养得安心。此外,不同的水果、花卉等均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可聘请国内外知名厨师取其可食用部分加以烹饪、设计,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游客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盛宴”;还可以利用果子、树子等榨油,利用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等制作特色菜肴以及不同口味风格的冰淇淋、果汁饮料、特色小吃等,使游客不仅在“吃”上大开眼界、大饱“嘴”福,同时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另外针对女性消费者,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水果、其他花卉、植物来设计天然的泡澡浴,实现美容护肤、强身健体、舒缓压力等功效,一举多得。

4.5 静态休闲与动态体验相耦合

如果产品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观赏层面上,那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将收效甚微。相对应的农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更加强调融入深层次的休闲内涵,将静态的观赏休闲与动态的体验旅游相结合,充分调动旅游者的参与热情,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农业活动来使游客真正地融入其中,亲自参与体验现代生态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与生态化,在大自然的田园风光中感受农活的乐趣。可以通过不同特色区域如采摘区、垂钓区、品茶区、DIY区、纪念区、休息区等的设计来体现耦合发展的休闲内涵,静动结合,丰富旅游者的休闲内容与层次。采摘区供游客悠闲采摘,垂钓区供游客钓鱼聊天,品茶区供游客喝茶下棋,另外还有DIY区供游客亲自参与精美小礼品的设计与制作,为游客提供和亲朋好友亲密合作的快乐空间。在不影响游客体验的前提下,安排专业摄影的工作人员捕捉游客开心灿烂的瞬间,之后制作成精美的相片或相册,亲自送达至游客手中,为游客传达一种别样的贴心与温暖,增加游客的好感与忠诚度。纪念区则供游客亲手种植纪念树或认领树木等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纪念美好时光的存在。为保证外部观赏效果,纪念区植物最好选用颜色较好看、生长速度适中的物种,让游客能感受到植物的渐进生长过程;休息区可以通过修建观光走廊、植物亭等来构建,通过摆放一些躺椅、秋千、石凳等,表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所有的装饰物尽量选用植物、花卉等,充分体现出农业的生态与休闲气息。此外还可以不定时地举办一些特色节目来增强游客互动,如水果烹饪比赛、插花艺术比赛、“果王”拍卖会等内容丰富的娱乐活动。

参考文献:

[1] OPPERMAN M.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86-102.

[2]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8):74-78.

[3] 高 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

[4] 尹贻梅,鲁明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3):42-48.

[5] 王兆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湖南湘西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6):31-37.

[6] 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54-59.

[7] 朱桂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因素之分析[J].学术交流,2013(4):133-137.

[8] 杨 红,董耀武,尹新哲.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149-152.

[9] 袁中许.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J].旅游学刊,2013,28(5):80-88.

[10] 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11] 孙敬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2(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