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例6篇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1

一、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采用集中为主和分散为辅,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学生人数少,有条件集中的要尽量集中,并安排教师组织、管理和指导实习,如艺术类、体育类、涉农类专业。一个专业能在一个城市的几个单位联系到实习单位的要集中实习,如计算机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教师教育类人数不多的专业。人数多的大专业可考虑在一个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实习。涉农类专业实习可以打破时间限制,根据季节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灵活安排。各系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要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实施方案。分散实习的,各系必须在学生放假离校前,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习记录本》印发到学生手中。集中实习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按绩效方案执行。

二、实习时间安排

教师教育类:实习时间两个月,即2013年9月1日——10月31日,11月2日返校,11月4日上课。

高职类:实习时间半年,即2013年8月1日——2014年2月1日。2月底返校,与其它年级同时上课。

三、实习要求

(一)教师教育类专业

1、继续实行实习前试讲制度

(1)各系安排工作认真负责,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备课和试讲进行指导。学生备课时间:7月7日;试讲时间:7月8日—10日。

(2)每位试讲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在12—15人。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备课、试讲环节进行具体指导。力求通过指导,使学生的分析教材能力、组织处理教学内容能力和设计教学、编写教案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学生的课堂教学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板书设计技能、提问技能、小结技能等确实得到训练。

(3)指导教师要认真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试讲记录表》,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要做出完整记录,指导结束交教学系,作为教学档案留存。教务处将适时抽查指导记录。

(4)7月2日前,各系将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强针对性的试讲指导方案和试讲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5)指导教师集中试讲指导按0.5学时/学生计发课时。试讲结束后,各系将应发指导教师的课时费造册交教务处审核后报学校核发。

2、各系根据学生人数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习记录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填写,并于实习返校后交教学系留存。

3、实习过程要求

(1)毕业实习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实习和班级管理工作实习。

(2)实习过程中,必须先见习一段时间,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熟悉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实习。

(3)课堂教学实习课时不得少于30课时,且每课时必须有较详细的教案。教学系负责检查和保留学生教案,并作为考核依据和评估材料。

(4)实习结束后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习鉴定表》,并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做出鉴定,加盖公章,返校后随实习材料交教学系。

(二)高职类专业

1、各系根据学生人数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记录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填写,并于实习返校后交教学系留存。

2、毕业实习必须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和行业、产业和企业实际,通过实习要进一步确立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社会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将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的专业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竞争和适应职业岗位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实习过程中要尊重校内外指导教师, 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在实习单位就业奠定基础。

4、各系安排一名校内教师随班指导和管理,同时印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指导记录》,指导教师认真填写后交教学系留存。同时聘请一至二名校外导师实地指导。

5、校内指导教师的交通费(汽车费)由学校支付,指导费按3学时/天标准核算。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费由各系拿出方案报教务处汇总后报学校审批。

6、实习结束学生认真填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习鉴定表》,并请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做出鉴定,加盖公章,返校后随实习材料交教学系。

7、在做实习动员时,各系同时布置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实践选题、查找资料,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完成初稿。指导教师要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和电话等通讯手段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学生返校后再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四、实习报告要求

(一)实习报告内容要求

1、各专业学生必须在完成规定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工作的全面回顾、反思与总结,旨在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每个参加实习的同学都必须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

(1)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

(2)实习内容及具体做法;

(3)实习效果及评价;

(4)实习体会等。

2、实习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文史类、外语类各专业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2500字。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各专业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二)实习成绩评定要求

1、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意见、实习指导教师意见、实习报告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系根据学生实习态度、情况、实习单位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实习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给出系级学生实习成绩。学校根据实习单位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和教学系意见最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优、良比例不能超过50%。

3、每个学生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实习,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成绩合格者,给予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未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实习安全要求

(一)实习前各教学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习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实习。

(二)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电话、短信、QQ、Email等多种形式联系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和实习情况,有问题及时汇报。

(三)各系要与分散实习的学生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六、工作进程

(一)教师教育类各专业

1、2013年6月25日前,教学系制定详细的毕业实习方案报教务处;

2、2013年6月30日前,教学系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实习纪律教育和相关培训等;

3、2013年7月7—10日学生备课、试讲。

4、2013年9月1日—10月31日实习,11月2日返校,11月4日正式上课。

5、2013年11月10日提交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报告;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2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变革,高职院校所需“双师型”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新教师是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后继力量,特殊的时代环境迫使新教师必须在短期内快速成长起来,为适应高等职业教学的需要,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是当务之急。然而目前,高校新教师培训并不能真正提升新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见习期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给见习期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帮助,使新教师顺利渡过适应期并迅速成长为高职教育所需的合格的教师,继而在今后的的职业发展中逐步成长为“德高、学高、技高”的优秀教师。

一、对见习期新教师实施帮助计划的时代背景

(一)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职教育功能的扩展和地位的提高,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职院校对见习期新教师的培训仍是高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培训缺乏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没有科学规范的培养方案,社会也未提出明确的专业发展要求。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对见习期新教师的帮助面临着来自于教育思想、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挑战。

(二)良好的机遇

1.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提到:高等教育要发挥知识、人才宝库的潜能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教师的职业训练,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制定各种政策保障了多种类、多层次高校教师培训灵活、高效的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2.该计划帮助的对象主要针对于高校毕业初次任教的教师。新教师虽然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年轻,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他们掌握并熟悉如何应用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的使用。总之,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完全可以吸取别人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上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事业的开端。

二、对见习期新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帮助

(一)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帮助范围

我们的新教师有很多都不是来自于师范院校,他们对课堂管理、学习动机的激励、与学生的交流等都缺乏感性认识。在短短一年的见习期内,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帮助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希望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引导,帮助新教师在职业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1.帮助稳定情绪

新教师在见习期必须调整自己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教材还是学生,对于新教师而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般而言,新教师在工作之初对教书育人的事业都热情、积极,他们希望自己上好每一堂新课。然而在此期间,新教师要耗费大部分精力去摸索教学和与教学相关的日常事情,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疑虑与冲突,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感、挫折感。

因此,在这期间有了指导教师的帮助首先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凡事都有指导教师指引,使新教师的情绪安定了,又保证了教学工作次序有条不紊。这为新教师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形成、职业的发展和有效地转化已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帮助解决教学问题

情感上的帮助并不能直接提高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新教师首先要了解常规的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又要把握好内容的难易度与恰当的结合点。事实上,无论教师在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都无法预见课堂上会有什么突发问题,而且由于学生在学习习惯、智力能力、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这常常使新教师不知所措或教学效果不佳。应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教材、讲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帮助才能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够积极参与呢?为此,新教师很容易感到精疲力竭,因为无论他们采用什么办法都不容易取得显著的改进效果。面临这样的挑战,指导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助于新教师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3.帮助提升实践能力

现在,高职教育在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中推行“双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行业的实践能力,就是既要“学高、德高”还要“技高”。实际上,新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把新教师送到企业实践或从企业引进具有专业技能或实践经验的人才指导技能教学都是不现实、不能持久的方式。因此指导教师带领新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既能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4.帮助建立自我评价

对新教师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帮助使新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却未能有效调动新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对培养新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并无实际意义。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帮助不仅在学术、实践性知识方面,还注重教师自身理性反思判断力。其实反思也是一个习惯。由于新教师缺乏经验,有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及其紧迫性。指导教师首先要引导他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新教师对问题的敏感性。其次,在讨论解决办法时给新教师提出建议、分析各种途径,引导并激发新教师通过回忆各种表象对问题进行思考。随着新教师对教学的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指导教师要逐渐淡化其指导作用,鼓励新教师自己分析情况、评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对教学实践多视角、多层面的反思,不断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构建,这对于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变化的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指导教师的遴选

在帮助计划中指导教师的选择对实施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学校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主要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高职称的教师中指定。然而作为新教师的指导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良好品质。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指导工作,不要把这看成是一种负担;帮助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双赢互惠的活动,对新教师的引导不但可以加快对新同事的了解,而且还可能得益于对一些问题的更深入的思考、帮助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指导教师的遴选应在教师乐于参与该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其次,指导教师应心胸宽广、心态积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职责。在帮助计划中,指导教师集朋友、同事、教师三重身份于一身,指导应在民主、开放、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教师不仅要及时指出问题与对策,还要善于倾听、考虑他人的观点并给出建议。最后,指导教师与见习期新教师在教学任务上应匹配。教学任务的匹配主要是指所任专业与课程的一致性,这样便于了交流,避免了因学科差异造成过多时间的花费,使关于课程本身的许多技术与学术性问题迎刃而解,更有效地把帮助落实到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上。

三、学校给予全面的支持

为保证帮助计划的有效实施,学校应给予全面的支持:一方面减少指导教师和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从政策上给以大力支持,建立帮助计划的配套措施。

目前,我们各所高职院校由于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所有教师的工作量都很饱满,但是为保证对新教师指导效果,建议减少指导教师和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对于新教师而言,所有的课程都是新课,如果给新教师安排较多的任务,则使他们疲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反思和借鉴他人的良方。这不但降低了帮助的效果,而且容易使新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同样,对新教师的指导程度和帮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主观意愿,还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过重的教学任务、不相当的待遇。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课时费,如果指导教师感觉付出与获得不相当,那不仅会影响指导教师的情绪与帮助程度,还会给新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学院应兼顾考虑给予适当的政策,既不影响教师的利益又能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四、对见习期新教师实施帮助的现实意义

在见习期给予新教师的指导帮助,不仅对新教师本人的事业而且对学院的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利于教师人力资源的更好利用。通过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进行职业入门帮助,使其尽快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使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人尽其才,使高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的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2.利于新教师快速适应新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要求是不断提高,通过帮助,从而使新教师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的新标准和新要求。

3.利于增强新教师信心,实现自我发展。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教师流动会更加频繁,如何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也是高职院校要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对新教师的帮助计划可以为他们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奠定基础,使其在职业生涯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进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这是高职院校留住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4.利于激励士气,形成良好的合作气氛,促进各个专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不断交叉融合,专业调整,学术研究综合化,更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团队通力合作,发挥整体力量。通过对新教师的帮助,协调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沟通思想,相互信任在全院形成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使全体成员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由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工作效益。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3

--------------------------------------------------------------------------------

作者单位: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l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1]。近年来,随着高校护理人数的增加,逐渐在护理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在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方面进行指导[2]。本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本导制实施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校本科生三、四年级的学生共473人,其中女生465人,男生8人,年龄平均(22±172)岁。

12 方法 问卷是在查阅相关文献[3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定的。问卷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73份,有效问卷97%。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性分析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导师指导情况的一般调查。见表1。

22 导师指导方式、形式、频率的一般调查。见表2。

23 导师制存在问题调查。见表3。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导师的一般调查

311 学生方面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7%的学生完全了解本科生导师制,727%的学生对本导制实施不是很了解,可见广大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程度较低。这可能与学校在该制度实施之前,并没有做充分的前期宣传与介绍,学生不能形成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完整认识有关。虽然496%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导师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有826%的学生表示每次都会去参加导师举行的集体指导,并愿意接受导师的指导。这说明学生对导师所做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之所以有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原因可能是:①导师都是从临床聘任的资深老师有本身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并且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并不小,所以即使“心有余”,但却“力不足”。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③学校对导师的监督及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师开展工作仅凭其导师意识与责任心是很难有约束力的。

312 导师方面 从上表2可见,导师指导基本是不定期集体约见,形式单一,效果较好的不定期个人约见很少,活动形式多为集体讨论,缺乏其他有新意的指导形式。导师的指导活动频率不等,且当面交流的次数少。这样单一的活动形式与极低的见面频率难以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有什么收获。

313 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的时间太短,间隔时间长。347%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比例过低。314%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形式太单调,且认为集体指导的方式效果不好。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主动性不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和导师去交流。15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到位,需要进一步改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导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不够了解,应加强导师队伍培训,明确导师的职责,提高导师综合素质,提高指导实效果。②近几年来,我国护理高校招生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师生比偏低[7],为保证指导质量,可以选取优秀护理研究生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角色,研究生还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被指导学生共享。③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对导师制不够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能帮助自己些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寻求导师的帮助,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应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并鼓励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④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制度[8],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管理委员会及本科生导师工作组及时监管导师制的工作效果,定期举办院内导师工作总结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开展经验交流,让导师和护生共同交流,综合实施导师制的收获和体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8084.

[2] 高玲玲,张美芬,张英华在导师制中实施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全程指导.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3175.

[3] 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胡永辉本科生导师制初探.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22) :4 849.

[5] 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 2008,(9) :2527.

[6] 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29):5 254.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4

关键词:教学督导;督导职责;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76-02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信誉的标志。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几年来在工作中对如何切实做好教学督导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必要性

(一)教学督导的职责

教学督导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它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监督、指导、评价和反馈。

1.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最能体现教学督导机构本质属性的职能,其目的是让各教学单位积极主动、正确有效地贯彻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顺利完成。

2.指导职能。指导是指上级对下级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给以具体的指导。教学指导则是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和新岗教师在执教能力方面的指导,包括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突出重点、板书与课件的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调控方法等。

3.评价职能。在现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教学和师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科学的教育评价对促进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4.反馈职能。教学督导机构工作人员将各教学单位对学校下发的各项指令的执行情况,各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反馈给学校的领导层,使学校的领导层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同时教育督导机构及工作人员在分析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向学校领导层及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其参谋职能。

上述四方面主要职能是统一的整体,在工作中既要督,更要导,并且要以指导为主。督导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被督导的部门,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督导工作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堂听课是教学督导工作之一,通过听课、评课,可以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课堂调控能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督导的听课评价意见将反馈给各二级管理单位的领导,这对教师将产生一个鞭策作用,能够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加教师责任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有利于帮助新教师和年轻教师提高执教能力: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需要指导,通过督导课可以发现每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的问题,如:如何进行课程导入、如何结合讲授内容及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如何进行课堂调控等。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执教能力。

3.有利于听取基层领导、教师及学生的意见:教学督导人员在督导过程中与基本领导、教师和学生有广泛的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可以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也可能与教学管理有关,还可能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教学督导人员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后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提出个人的意见或建议,使相关部门在掌握相关信息后做出新的决策或调整,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九环联动,切实做好教学督导工作

1.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做好教学秩序检查及教学文件抽查工作。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及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为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学校督导室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分时段的全校性教学秩序巡视,重点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情况、教师授课状态、学生学习状态、教学设备运转情况等。每次巡视后都有巡视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及时反馈信息,并通过跟踪检查,落实整改情况,以此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平稳有序。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醒和督促教师充分备课,学校督导室对教师课堂教学文件(包括:教材、教学日历、教学设计书、讲义、教师手册、多媒体课件)的携带情况进行抽查。并定期将抽查情况通过督导简报进行反馈。这一环节对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以“指导与服务”为核心,强化课堂教学督教工作。课堂教学督导工作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督导室每学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进行听课、评课。听课之后督导员都要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做出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填写《教学建议与信息反馈表》及《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及时将反馈表反馈给相关教师或教学部门。对部分新入职教师在听课之后及时就其授课情况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重点就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功练习、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结合学情与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对新教师进行指导。通过营造与人为善、以导为主的和谐氛围,采取书面反馈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的反馈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跟踪指导,为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以规范管理为重点,开展校内实践教学专项督导工作。实践教学是突显高职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为规范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督导室将实践教学督导工作作为一个专项工作。通过检查实践教学文件、跟踪听课,了解我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亮点、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提出改进意见并跟踪检查改进情况,保证了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规范进行。

4.开展教研活动督导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是做好专业建设、突显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督导室根据各专业提交的教研活动计划,参加相关专业的教研活动,了解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进行过程及教研活动的结果。督导员对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认真做好记录,并填写《教研活动评价表书》及《教研活动建议及信息反馈表》,对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将反馈表反馈给专业主管领导。通过这一督导环节,促使各专业高度重视教研活动,避免走过场。教研活动使教师对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5.开展期中教学抽查工作。为落实教学工作计划,督导组每学期都与教务处联合进行全校的期中教学抽查工作,抽查内容包括:日常教学工作情况、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实践教学执行情况、毕业实践工作总结情况、教学档案建设情况、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座谈会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好记录,汇总整理之后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再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6.组织学评教、院(部)评教工作。为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每学期督导室都认真组织全校性的学评教、院(部)评教工作。督导室提前做好计划,对评教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提出相关要求,确保评教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评教结束后督导室对各二级学院学生的参评率、学生评教结果、院部评教结果、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等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之后返回给各二级管理单位。评教结果作为各二级学院年终评优、推荐校级、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的参考数据之一。

7.期末试卷抽查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学校试卷批改工作,每学期末督导室都到学校集中阅卷地点进行试卷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批阅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通过抽查,督促各二级管理单位的领导更加重视试卷批阅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减少工作失误,使试卷批改工作更加符合要求。

8.做好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工作。为全面了解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在各二级学院的配合下,每个学院均成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小组,每个班设一名学生信息员,由督导室组织信息反馈小组,开展工作。督导室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信息员工作例会,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置,组织信息反馈。督导室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再反馈给各教学单位。各教学单位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针对本部门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办学生满意的教育。

9.定期督导简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利用学校信息平台,及时、快捷的进行信息沟通,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督导室充分发挥督导简报的作用,定期简报,将教学秩序巡视情况、课堂教学督导情况、实践教学、教研活动、学生信息反馈、期中教学抽查等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为各二级管理单位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教学工作运行情况多提供了一个信息渠道。

三、结语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切实做好教学督导工作,明确督导工作职责,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负责人接受采访,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答:制定《意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有着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首先,从中央的重视和要求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以推进。强调指出,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第二,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看,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第三,从高校的职责和使命看,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此,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制定了这个《意见》。

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体上要把握哪些要求?

答: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为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四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问:《意见》中对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意见》提出,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是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五是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问:怎样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答: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意见》着眼发挥育人功能,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三是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引进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等措施。四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健全科研成果评价办法,规范学术评价方法。

问:怎样加强对高校课堂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加强阵地建设,同时也要严格规范管理。着眼建设和管理并重,《意见》提出,一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二是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问:在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努力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为此,《意见》提出,一是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者,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术品格和优良学风。二是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的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实施师德一票否决。三是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

问: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意见》提出,一是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二是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四是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帮助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五是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六是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问: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

答: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要具体落实到学校治理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意见》提出,一是要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要强化院(系)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院(系)党委(党总支)领导班子建设,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特别是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做好在高校教师、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四是要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各地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此外,还对做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人民日报2月28日)

《意见》规范细致,体现了一个细字。言有物而行有格。《意见》坚持和贯彻了正确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来推进,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来加强,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简言之,《意见》分为七个部分,详细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细致规范,方可细水长流。

高校指导教师意见范文6

关键词:基层党校;新形势;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推动党校发展的刚领性文件,是各级党校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此,笔者就学习《意见》精神,谈谈区县基层党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党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的新使命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和伟大目标,《意见》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各级党校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担负着提升党员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能力素养,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历史使命。区县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是基层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他们牢固树立思想政治上的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推动改革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还是在于纯洁党员领导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素养。做好这一项工作,各级党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意见》认为,现在,一些干部不合格,主要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一些干部出问题,根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问题。因此,各级党校要根据《意见》精神,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为总体要求,以党规和系列讲话为主要内容,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欲观和政绩观,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纯洁、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对党忠诚,清政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贯彻执行党校工作意见的新要求

《意见》是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后,又一个党中央重视党校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党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回答了“为什么办党校、办什么样的党校、怎么办党校、谁来办党校”等党校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意见》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办好党校的重要意义,使党校和党校人有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意见》强调了党校的性质和根本原则,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要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意见》围绕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各级党校今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意见》进一步明确党校是党的学校,党委是党校办学的责任主体,规范了党委办党校的要求和做法。

(四)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挑战

如今,我们步入了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地球空间距离已然拉近,“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日新月异不再是人们的理想状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人们对网络、信息、电脑、智能化手段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摇一摇”可以让你的邻居成为无话不说的微信好友,可是真的碰面时可能互不相识、相互设防,人们的心理距离渐渐拉远。党校人和党校的教育培训对象都生活在这一时代,党校教学科研的传统思维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资政课题等等各个方面,都得来一次说改就改的深刻变革。

二、基层党校面临的新问题

基层党校,起点低、规模小、地方经济条件受限,在办学上与《意见》的要求差距大,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学科建设体系不全

区县基层党校体量小,专业教师少,不可能按专业、按特长学科建立教研组。多数教师没有按照专业爱好发展学科,一般是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万精油似的选择课程。有的是邻近学科,有的则是跨度很大。这就出现学科不精、专业不专,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需求困难

区县基层党校一般都做了训前需求调研,较为科学的设置了培训课程。对于专题班所要解决的问题共性较大,容易满足需求。然而,对于一般主体班就困难了,原因是参训对象范围受限,来自各个部门、乡镇,工作内容与培训需求相差甚远。这就给课程设置增添了难度。

(三)调训的主动性不强

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调训工作一般由区县党委组织部门负责,而组织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于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和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只是其牵头负责的一部分。因此,在规划办班的时间紧迫性上就差一些,可能出现上半年没有班,在高温时节、年底收关大忙之时才办班的情况,给办班管理带来难度。

(四)队伍建设活力不够

队伍建设是基层党校的短板,表现在学科不精、专业不强,缺乏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名师名家少。缺乏激励机制政策,讲与不讲、讲多讲少,讲好讲坏没什么差别。教师交流与提升力度不够,很少有党校教师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其他部门的也不愿交流到党校来。参公后的“两条腿”体制,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基层党校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守住魂、扎稳根,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意见》要求,坚持党校姓党原则。这是党校的魂、党校的根,是基层党校办学的首要原则。一是坚定政治方向,遵循党的路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党校办学第一位的要求,是党校姓党最重要的标志。党校教学、科研、办学活动,必须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二是坚定政治立场,高举党的旗帜。党校姓党是党校立校的根本原则,是党校必须坚守的政治立场。要高举党的旗帜,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坚定政治教育,强化党性教育。在党校工作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党校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要遵循党校教育规律,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规党纪和党的基本理论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四是坚定政治规矩,严守党的纪律。《讲话》要求,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校学员也要守住党规党纪底线,自觉用党规党纪规范言行。

(二)通渠道、强阵地,唱响教学科研主旋律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学工作是党校工作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基层党校要借助优势,畅通主渠道、固强主阵地,唱好唱响教学科研主旋律。一是科学设置班次。基层党校要主动与干教领导小组沟通协调,按同类培训对象设置班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学制,改进培训方式。二是完善教学管理。建立教学积分考评制度,按课程开发、教学时数、教学反馈等各个方面,科学评价教学。结果应用于教师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优选先。鼓励教师上合格课、优质课、示范课。三是加强学科建设。重点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学科建设,弥补薄弱环节,突出党校教育特色。《意见》要求,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每一位教师1+1学科发展,即党课+专业课。四是建立系统学科教研机制。《意见》要求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加强业务指导。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是上级党校指导下级党校业务的重要内容,应当定期开展同学科或同类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片区党校之间,定期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五是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教学科研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没有教材,需要自己去准备教材讲稿。科研成果,更是认真研究的产品。这些成果,不是在八小时之内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需要智慧。因此,要根据有关政策,制定奖励办法。六是创优科研平台。同志说,中国梦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那么,区县党校应创新、创优更多的科研平台,让每一个党校的科研人员都有出彩的机会。科研人员要与部门、乡镇、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发展人、依靠人,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党校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党校人。《意见》要求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个人的必然需求。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学习形式。鼓励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创造条件到上级党校或高校进修培训,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考察,鼓励低学历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二是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完善能力提升培训机制,以系统或片区为单位,对新进教师任职培训;定期开展党校合格教师评价工作,每位教师必须成为合格教师;开展名师打造工程,每校要有2-3位知名品牌教师;积极推荐教师在校际、镇乡、部门横向交流、挂职锻炼等。三是培育教师职业精神。让教师不仅满足于党校工作的就业感,而是热爱党校教育工作,发自内心对职业崇尚和敬仰,产生自豪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凝聚出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要给予教师前景预期,如积极推荐优秀职工提干升职,职称晋级等,科学解决好符合晋级条件的人多与岗位职数少之间的矛盾。

(四)善管理、严治校,打造红色书香校园

《意见》指出,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党校校风、校纪、校规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强学校管理。从严治校,首先是科学管理学校。基层党校是同级党委的一个部门,也是一个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加强管理。打造校园文化,一校一特,构建红色书香校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职工队伍的各项待遇,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每一位教职工对党校有归宿感。二是加强学员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对学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让学员对党校有敬畏感。积极探索机关事业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对于公务员专技人员的短期培训班,有的确实因工作需要,不能全脱产参加培训的,试行学分管理,自主选择时间、选择课程,达到规定时数并完成学业的,培训合格。三是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行政后勤优质服务团队,为在训学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进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提高服务质量。

(五)学条例、用意见,营造党校发展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