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例6篇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1

基金项目:地方人文资源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作用探析――以榆林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FKT41。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针对学生党员进行的教育管理活动相对落后,导致学生党员的桥梁作用和模范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时,地方人文资源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并且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榆林学院在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时,充分利用了地方人文资源的独特性、亲切性等特点,发挥其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方人文资源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价值

我国高校一般都植根于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沃土”中。高校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吸收并且转化这些地域人文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丰富的时代价值与育人导向,才能推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才能提高其党员培养的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时必须要深入发掘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将之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相互结合,才能在学生党员心中逐步树立起“立足实际,服务人民”的人才态度。榆林学院地处陕西省榆林市,从整体上看属于陕北文化圈,陕北文化中的开放性、进取性文化特征与学生党员的时代要求具有一致性。榆林学院对榆林地区人文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展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并将榆林地区文化贯彻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去,为榆林学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榆林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包括红色资源。1927年10月,由谢子长等共产党领导的清涧起义,打响了中国北方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抗日战争时期,榆林是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榆林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榆林学院在开发和利用榆林人文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多方位了解地方人文资源的内涵,加强对地方人文资源价值的引导,通过多层次和多种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党员进行实训和教育工作,确保参加教育管理的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实践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榆林地域人文资源在学生党员管理中的应用

1.将民风民俗、节庆礼仪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结合

俗语有云: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庆礼仪都有很大不同。一直以来,在榆林地域人文资源构成中,民风民俗、节庆礼仪都是重要组成,蕴含着榆林地区人文资源的重要内涵。在对榆林学院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节庆礼仪等人文资源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作为指导,在对待榆林传统人文资源时,摒弃传统人文资源中的思想糟粕,从优秀的人文资源中汲取养分,在赋予其时代价值的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的塑造,这样能够使榆林学院在进行学生教育管理时,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更容易为榆林学院学生党员所接受。

2.榆林红色人文资源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应用

榆林地区有十分丰富的红色人文资源,这不仅是因为榆林是我国革命的根据地、抗日战争的转折地、解放战争的决策地,同样榆林地区人民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榆林学院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需要充分利用榆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榆林地区红色资源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榆林地区红色人文资源,并将其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榆林学院需要充分利用革命旧址、红色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积极将榆林红色人文资源融入到学生党员教育之中,同时将红色人文资源和“榆林精神”进行有效结合,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榆林人文资源在学生党员课程体系中的应用

首先,以榆林人文资源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介质,需要将榆林地区人文资源与榆林其他人文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进行结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榆林地区人文资源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人文资源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榆林学院可以组织力量对榆林地区的传统人文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将其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贯穿到学生课程体系当中去,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榆林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增强其对学生党员的影响。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阶段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优秀的榆林地区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塑造。

最后,将榆林人文资源融入到学生党员教育中,需要积极进行实践。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民间采风调查,指导学生完成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也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从事该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党员对榆林地区人文资源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党员将榆林地区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地方人文资源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1.实现学生党员理想升华

高校将地方人文资源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相互结合,能够通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大学生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地方人文资源尤其是地方红色人文资源在大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时期,榆林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像张德生一样优秀的革命工作者,张德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好同志,老实人”,邓小平同志称赞其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张德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对学生党员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榆林学院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充分发挥榆林地区红色资源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并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2.增强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

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必须要强化对学生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学生党员处于生理以及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拥有较强的可塑性。榆林学院以地方人文资源作为重要载体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工作,能够加强学生党员的“三观”教育,使学生党员明确道德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道德存在的形式以及道德评判标准等一系列基本的问题,进而保证学生党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榆林学院利用地方传统的人文资源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猿忠匀宋?本,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榆林地区传统文化强调以人文精神的人文文化为主体,榆林学院以人文资源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能够使学生党员认识到领悟和践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教育大有裨益。

3.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性

榆林学院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榆林地区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学生党员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也确保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除此之外,以榆林地区人文资源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十分强。榆林学院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通过使用熟悉的地方人文资源,学生可以进行具体的观察、考察、调查、体验,操作起来十分经济并且简便易行。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党员身边的人文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境,从而能够确保学生将理论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近代化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较大的民营出版机构,其翻译出版的地理学书籍在民营出版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

一、商务地理学译著出版概况

笔者利用周昌寿编撰的《译刊科学书籍考略》,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所编《新编中文书目:地理类》,结合艾素珍①②和邹振环③对晚清时期地理学译著的研究,对这一时期商务版地理学译著的书名、出版时间、出版数量等作了考证。经统计,商务印书馆在1897~1911年间出版了19种地理学译著。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翻译出版工作始于1901年。这一年,商务出版了《地学讲义》和《日本地理志》两种日文地理学译著。到民国成立前,又陆续出版了《(中学)万国地志》《扬子江》《世界地理志》等地理学译著。在这19种地理学译著中,日译地理学著作有15种,占比78.95%。此外,来源于美国的地理学译著有3种,源自法国的1种。④

这一时期,广智书局、作新社、金粟斋、会文学社、通社、学部编译图书局等译书机构也出版了一批地理学译著。其中,广智书局的人文地理学译著与学部编译图书局的区域地理译著,出版数量多,品种全,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会文学社拥有范迪吉等知名译者。与这些专事译书的机构相比,商务印书馆的注意力集中在地理学教科书的编撰上,出版的地理学译著在数量上并不多。

二、主要著译者为归国留学生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译著主要由日本翻译而来,因而作者多是日本人。据笔者统计,1897年至1911年间有15种地理学译著译自日本,排重及加上合著作者后,日本个人作者有11位,包括志贺重昂、中村五六等集体作者为日本参谋本部。此外,来自美国的作者有忻孟和谦本途,法国作者为波留。

经笔者对晚清时期商务版地理学译著第一译者的统计,翻译两种以上地理学译著的译者仅有3人,分别是王建极、奚若和张元济,这说明这一时期译著的译者较为分散。归国留学生是译著的主要译者,其中以留日学生居多。邵羲是留日学生译者中的代表。1903年,他在上海预备立宪公会兼任会刊编辑员时翻译了《地文学问答》。由《译例》⑤可以看出,该书的译介与其留日经历有密切联系。留日学生通过翻译活动,传播了经日本人消化的西方地理学思想。

三、商务地理学译著出版兴起的原因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的兴起,一方面受到编译所设置这一内因的促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留日热潮的推动和地理学教育的发展。

1.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设置

在1897年建馆之初,商务印书馆只是一家专事印刷的机构。1902年,编译所的设置,使其重心转移到出版上来。经张元济举荐,蔡元培出任首任编译所所长。据蒋维乔回忆:“由蔡元培先定国文、历史、地理三种教科书之编纂体例,聘爱国学社之国文史地教员任之,蒋维乔任国文,吴丹初任历史、地理。”⑥可见,此时商务印书馆的选题环节由编译所长决定,并聘请教员编撰地理教科书。1903年,张元济接任编译所所长后,聘请蒋维乔为常任编辑员,庄俞编辑地理。半年时间,蒙学课本初稿十册编撰完毕。而后,商务印书馆“聘高凤谦为国文部主任,采合议制,先定编辑之根本计划,依此计划,审查已编成之蒙学课本”。⑦此时,商务印书馆已采用会议制来商讨选题。可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设置,尤其是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后,地理学译著的策划出版开始步入正轨。

2.留日热潮的推动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1896年,清朝政府选派13名青年学生留学日本。以后,留日学生逐年增加,1901年274人,1903年1300人,1905年8000人,1906年竟达12000人。⑧留日学生取代传教士,成为翻译出版界的主要译者。梁启超、罗振玉、张之洞等学界和政界人士都提倡翻译日文书籍。国内也建立了多家翻译出版日文书籍的机构。熊月之以《中国译日本书目综合目录》统计资料为基础,推算了中国翻译日文书籍的数量。他认为从1896年至1911年15年间,中国翻译日文书籍至少1014种。⑨在这一时期翻译的日文书籍中,社会科学、史地类的书籍数量增大,译自日本的地理学书籍也逐渐增多。

3.地理学教育的发展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办的新式中小学校多单独设置了地理课程。⑩京师大学堂等高等学校也开设了舆地课程。地理教育逐步在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中开办起来。同时,政府也颁布章程,规定在地理以外的学科中设置地理课程。1902年,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预备科、政科设置中外舆地课程,中小学设置地理课程。1903年,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经、文、格致、农、商等科皆应设置地理课程,在进士馆、译学馆、师范馆等都设各种地理课程。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优级师范选科章程》,规定在以培养初级师范及中学的师资为主旨的优级师范中,设置地理课程。

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广设学校。新式学堂地理课程的开设,客观上推动了地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此时,中国传统舆地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式学堂的需要,翻译日本地理教科书成为一条捷径,因而地理学翻译出版日渐兴盛。

四、商务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文化贡献

晚清时期,商务版地理学译著通常作为教科书使用,重心在于普及地理学知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进了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国人通过阅读商务版地理学译著,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整个世界。商务印书馆译介的《地理读本》为美国人谦本图所著,是一套游记类译著。谦本图1903年从北美出发开始游历,到非洲结束,每游历一洲就刊行一本游记。这套游记经孙毓修译述后,1908年开始出版,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很短。《地理读本》的译介,能够让国人及时且充分地了解世界概况,保证国人对世界认识上的先进性。译著采用“中国游历员语气”,通俗易懂。同时,译本也联系了郑和下西洋等国人知晓的历史知识,紧密结合了时下国内国际形势,让国人能够身临其境地跟随谦本图游历,进而轻松地认识这个世界。

商务版地理学译著让普通民众认识到中国以外的世界,了解到世界之大。通过阅读地理译著,国人打开了眼界,认识到自身的狭隘,从而引发了中国人世界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2.促进了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发展

与明末清初的汉文西书相较,商务版地理学译著通常作为新式学堂教科书使用。其中,《东洋历史地图》和《西洋历史地图》属于《最新中等教科书》系列,《地理读本》《(中学)万国地志》《地文学》《地文学教科书》等也作为中小学教科书使用。地理学译著的传播范围不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扩散到中小学生群体。

美国人忻孟所著《地文学》一书,经商务印书馆译介后即作为中学教科书使用。在翻译时,译者对原文作了一些适于国情的调整,以便普通民众阅读。由于作者是美国人,书中引证的美国资料很详细,译本中删去了与文中关系不大的附图。在标点符号上,译者“读用点,句用圈,遇专名则加点于旁”,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为了简便地理单位,译本“以喱代英厘,沾英尺,即英寸,哩代英里”。由于中外地理单位不同,读者容易混淆,译者列出了中外地理尺度换算表,以便读者核对。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教育体制产生了重大变革。《地文学》作为中学教科书使用,广大的学生读者群体保证了该书的市场需求,促使该书初版一年后就再版。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商务印书馆译介了一些游记作为学生课外读物。《地理读本》即作为中学课外读物使用。该书体例新颖,采用了“旅行体”风格。译者孙毓修认为之前的地理课本“枯寂寡欢”,读来乏味。即便一些地理教科书采用了游记体裁,但是“作者往往未出户庭,仅集合他家之书,以己意附会之”。《地理读本》作者仍是美国名人谦本图,他学识好,写作质量也高。孙毓修将该书译介后作为教科书使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和吸收地理知识。此外,《地理读本乙编》书末还附有地图和其他地理教科书的广告,有益于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商务印书馆重视译本的适读性,精心译介体裁新颖的西方地理著作,为学生提供了易于学习且不失趣味的地理教科书,传播新知。因而,这些地理学译著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发展。

3.加快了中国地理学的近代化

晚清时期西方地理学著作的译介,加快了地理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地理学译著多作为教科书使用。在使用译著作为教科书的过程中,中国教师潜移默化地吸收地理学译著中的学术思想和优良体例,从而影响了其今后的地理学教科书编撰实践。因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为清末新式地理学教科书的编撰提供了范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理学教科书的编撰在框架结构、知识体系和表述方式上,深受地理学译著(尤其是日本教科书译本)的影响。19世纪,西方地理学常采用数理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三分法。在邹代钧《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学讲义》等地理教科书中可见此种分类体系。清末出版的问答式、游记体、白话文教科书,均受到西方地理学译著编写体例的启发。同时,国人编撰的地理教科书多取材于日文地理学译著。一些辑录的地理教科书,明确表示资料来源中有日本地理学著作。总之,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推动下,国人在地理学教科书编撰中吸收西方地理学知识,促进了中国地理学近代化。

(肖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注释:

①②艾素珍.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J].中国科技史料,1995(3):16-22,26-35.

③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53-406.

④ 肖超.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研究(1897~2012)[D].南京大学,2014:155~165.

⑤ 邵羲.译例[M]//邵羲.地文学问答.上海:商务印书馆,1903:1.

⑥⑦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1897~1905年)//蔡元培等.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7.

⑧⑨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08-509.

⑩ 褚亚平等.地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4~15.

鞠继武编著.中国地理学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212.

地理读本叙例[M]// [美]谦本图.地理读本甲编欧罗巴洲.孙毓修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2.

译例[M]// [美]忻孟.地文学.王建极,奚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07:1.

毕苑.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3):93.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 初级指挥院校 课堂教学 学员未来实际工作 对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边防应用人文地理在边防检查工作中的突出地位

1.1 职业性质的需要

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是与边防检查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的集成,具体涉及到世界行政区划、世界的民族、种族、宗教以及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侧重于这些知识点在边防检查业务中的应用,涵盖内容广,综合性很强。边防应用人文地理属于实用型人文地理学,例如,赵万富编著的《边防应用人文地理》这部书就是以社会文化地理理论为主线,从一个侧面构划了实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①边防检查站的检查员在查验旅客出入境证件的时候,需要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对他们的民族组成、及风俗习惯等有所了解。只有在了解服务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在验放旅客的过程中更好地尊重出入境旅客,使他们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做好新形势下的出入境边检工作,关键要抓好出入境边检队伍建设,以提高干警的素质为突破口,②而能否掌握必要的人文地理知识也是衡量边检干警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1.2 时代背景的要求

(1)出入境客流量大幅增加。从2002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出入境旅客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旅客的出入境事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其次是出国访问、出国务工等。出入境客流量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出入境口岸的任务日趋加重,在这种情况下,边防检查员更应该注重拓展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友邻国家的风土人情,为旅客提供优质边检通关服务。

(2)非法出入境人员数量居高不下。近年来,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不断加强口岸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但非法出入境人员数量依然居高不下。尽管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在公安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但是仍旧有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偷渡,扰乱出入境口岸的正常秩序。如果边检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了解一些国家的种族特点、主要语言、风俗习惯等,就可以此为突破口,识别出偷渡者。

(3)“提服”口号的提出。2011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中指出:边防检查工作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以服务为工作中心,从服务态度到服务行为都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通关服务。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提供了边防检查工作人员应当掌握的人文、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边防检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2 学员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当前,部分学员尚未弄清应当如何学习边防应用人文地理,也尚未弄清应当如何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认为有些知识是纯理论性的,与边防检查一线工作相关的问题涉及不多,似乎很难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然而,很多学员对这一科目的理解还只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接受阶段上,对所学知识应当如何去应用理解还不深,认识还不够。

2.2 学习热情不浓厚

不少学员在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劲头不足,缺乏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只希望在学期期末时临时背一背、记一记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在考试中蒙混过关,使学习变成了为考试而学习。其直接后果就是学员虽然在表面上学了边防应用人文地理,但相关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却储存量却很有限,基础知识薄弱,无法满足边防检查工作的现实需求。

2.3 学习方法不适当

培养学员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关系到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③我校学员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在学习上缺少方法意识,尚未探索出与边防应用人文地理相适应的良好学习方法。大部分学员对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缺乏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不愿去思考也懒得去思考学习的好方法,因此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3 原因分析

3.1 学科特性使然

3.1.1 知识面广

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世界的民族、种族、宗教、语言、风俗等知识,此外也会联系到历史、政治以及当前时事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性,让学员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性,使得一些学员认为这门课程“博而不专”,与边防检查联系不紧密,从而对该科目不够重视。

3.1.2 交叉性强

边防应用人文地理很多概念相互之间具有交叉性。以种族、民族、风俗这三个概念为例,按照稳定的遗传特征可以把人类划分为不同的种族,在此基础上按照文化差异又可以把种族细划成不同的民族,因此说,民族是在种族之下的一个分支,是种族的一个子集。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民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种族和民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④由于这些概念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学员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没有理清思路找出主线,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混乱的感觉,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3.2 学员自身原因

3.2.1 思想上不重视

据调查,部分学员认为边防检查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与护照、签证、验讫章打交道,而边防应用人文地理具体涉及到世界行政区划、世界的民族、种族、宗教以及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是那么直接、明显,只是一门“装饰性”的科目,致使一些学员对该科目不够重视。

3.2.2 知识迁移能力不强

当前的教育形势主张能力教育,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我校大部分学员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记忆课堂上的知识点,把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孤立开来,不能在课堂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不能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由于缺少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解决问题能力,学员获得的往往仅是呆板的知识,在边防检查一线工作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3.3 教学工作尚有提升空间

3.3.1 对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不足

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可以收集到很多与之相关的授课材料。但是,这门课程最终要以提升未来检查员的服务水平、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国门卫士形象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单纯地就“人文”而谈人文、就“地理”而谈地理,没有把人文地理知识的理论归结到边防检查应用的实践轨道上来,势必会影响学员对这门课程的理解程度。

3.3.2 对学员现有能力水平估计不足

教员在教学中往往是从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有时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和能力存在较大距离。造成的后果是:教员觉得许多问题都讲过且也讲明白了,但到学员这里就变了形、走了样,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远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4 对策探究

4.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合理定位教学内容的广度。如果一堂课的信息量太大,知识点太多,既让学生难以接受,也不利于突出重点;如果一堂课的信息量太小,知识点太少,也会显得课堂内容不够生动,不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员要合理定位教学内容的广度,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广度要确定得合理,首先必需弄清楚它的教育对象需要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从而使教学内容安排有的放矢。

(2)合理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要符合学员的现实需求,学员学习边防应用人文地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地理知识的讲解不宜过深,否则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使课堂内容的重点不够突出。

(3)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当前阶段,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课堂教学内容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比较强,例如,南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号0点宣布正式独立,成为第193个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新的国家,所以在介绍非洲行政区划时,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4.2 充分运用教学媒介,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1)影像资料。影像资料生动直观,可以使平面的教材变得立体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通过播放和边防应用人文地理相关的视频短片,增强学员对知识应用的理解力。例如,视频中正在检查台前等待验放的穆斯林妇女脸上蒙着黑纱,这是因为她们不能在公共场合露出自己的面部;边防检查员在向这位穆斯林妇女递送证件时使用右手,这是因为在穆斯林的观念里,人的右手是最高贵的,左手是低贱的,如果使用左手就是对他们的不敬。

(2)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表是对地理现象进行概括的一种常用方法。统计图能直接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使学员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更容易掌握。统计表能直接看出数据的大小,一目了然。如果上面提到的影像资料留给学生的是表象,那么统计图表通过数据反映问题则更趋于理性说明,两者起到相辅相成、互补的作用。

(3)相关地理软件。恰到好处地引入相关软件将会给教学带来很多方便,有助于增强学员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⑤可以设想把Google Earth引入边防应用人文地理课堂教学,通过三维影视宏观地纵览地理环境,还能够微观放大展示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在课堂上生动、直观地模拟地理现实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引导学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4.3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应用性

(1)案例教学。边防应用人文地理虽然内容繁杂,但许多内容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实际案例串联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探究来达成教学的目的。教员应打破纯人文地理知识的局限,搜集边检工作与人文地理结合的最新案例,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使学员感受到人文地理知识与边检工作的关联性。案例要尽可能新颖,教师选择的案例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启发教学。经验表明,当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时,知识的建构会进行得更顺利。边检系的生长学员大部分具有边检站的工作经历,对边检站的工作模式和流程有所了解。对于他们来讲,学习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是一个以原有知识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阐释与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员可以抓住学员的这一特点,通过类比或提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启用适合于教学目标的背景知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3)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场景,使学员获得感性的体验。具体到边防应用人文地理教学中,可以让学员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宗教的礼仪禁忌,设计不同的场景,通过设计场景,让学员身处其中,将理论与模拟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会更加易学、易记、易懂。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热闹,变成脱离教学目标的空情境,缺乏真情的假情境,一定要与检查员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真正掌握科学理念,也能够激发出学员更大的学习热情。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4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根本

准确简练的表达源于准确清晰的思维。“了然于心,才出之于口”。可见培养思维能力对于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多么重要。

首先,教师授课要充分展示地理思维的过程,这是学生思维的模板。通过教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整准确的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以及地理的基本原理,使学生逐渐体会地理思维的特色,进而模仿、练习逐步形成其地理思维能力。比如区域地理的教学,平铺直叙,单纯罗列地理现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任何一个区域学习,都要从位置开始,分析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即地形影响气候,位置影响气候,地形和气候又影响河流,反过来河流和气候又影响地形等。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引导学生找出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其次,精心设计,提出思考问题。如果问题设计得新颖巧妙,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思维,通过思维过程的展示体现地理思维的魅力。

如,日界线教学时设计问题:孪生子姐妹生日为什么差一天?

地球运动学习时设计问题:太阳会从北边出来吗?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零会有什么现象?

最后,要善于剖析,教会思维方法。如,在剖析问题时,告诉学生从何处去想,如比较地理事物要根据被比较内容的本质特征,列出可比项目;分析地理成因时要从与其有因果关系的因素去考虑;综合区域特征时则要从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入手等。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是基础

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思维的基础。所以复习中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个重要任务。如,气候的影响因素;影响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各种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有哪些等。

只有把握这些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在高考答题中抓全采分点,少失误,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最终途径

学生的表达能力源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而地理思维能力只有在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只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练习、实践,他们才能真正的形成地理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他们展现地理思维、表达问题的机会。如,多开展课堂讨论、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和辩论,通过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考试中要充分发挥主观题的作用,一道好的主观题就是地理思维的一次好的训练机会。通过它,我们能展示出学生思维的缺陷,纠正学生的不良的思维习惯。学生往往只爱做选择题,因为相对简单,省时间,遇到主观题则不愿做,认为太浪费时间,也做不好。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也就难免高考时吃亏了。所以,利用好主观题,让它成为我们训练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的助手。

我们还应加强平时对学生学科术语运用的要求。只有把学科术语应用到平时的课堂中,表述力争准确,才能在高考有限时间内准确清晰地表述问题,提高地理成绩。

写人记事与课文教学

康秀峰

语文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这是语文课所要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培养需要多方面进行,课内与课外,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学生日常的主动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比较典范的文章,它们不仅可以给学生许多方面的语文基基知识,更能在写作训练中作为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去参考、模仿,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分别开来,结合不紧密。如果能够把写作基本方法及其运用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结合并适时进行片断训练,使学生既能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又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些写作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实践表明,把写作训练与课文教学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教与学双方都有了轻松的感觉。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是记叙文,即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课文就是学生平时写作训练的很好范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它们的一些写作特色和基本方法。写人记事包括写人、记事两方面,又以其中一方而为主,兼有另一方面,相辅相成。写人包括了人的语言、行动、肖像、神态、细节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的描写,记事就是要叙述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要求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把写作能力训练结合进去,告诉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如何把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一个层次,设计一些小环节让学生去巩固提高,那么,学生在专门的作文训练课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应用所学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从而使写作水平在总体上有了质的飞跃。如教《我的老师》时,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记叙的六要素,老师同时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设定前提,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能力,要求把记叙六要素说清楚;讲《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明白人物开船的动作和一连串的捕鸟动作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然后当场让学生观察老师讲课动作或回忆自己日常做某件事时的动作,把它写出来,要求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一面》时,对外貌描写不仅要讲细讲透,更关键的是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写一个同学最有特点的外貌特征并使他人一看就明白。再如《最后一课》的心理活动描写,《变色龙》的对话描写,《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都可以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下把写作能力训练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不再感觉学语文的单调与乏味。

通过日积月累的课文学习和片断写作练习,学生写人记事能力在自觉不自觉中就得到了训练,使得语文课文教学目标和写作训练目标得以双双实现。课文教学是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写人记事方面的提高。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5

一 英语文学翻译原则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交流活动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盛况。英语文学是西方文化的瑰宝,而翻译在跨文化交际、向国人介绍英语文学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何谓翻译,翻译就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文本材料去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由于中英文学在文化上的差异,使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形成一段障碍,而翻译可以为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可以在原文和译文之间搭建一座有效的沟通途径。而翻译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将原文翻译、表达出来的艺术,需要技巧的帮助,需要技巧对其的润饰,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不断尝试,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总结。翻译工作者所翻译的作品,不可以对原文进行随便地删减,而需将译作保持原意。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将英语复述出来,可以在变化词句的基础上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但是不可以改变原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意义。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在语言把握的高度上,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在选词造句与措辞使用方面,需要绝对地遵循原作的意义,并且使译文高度地符合原文的语言形式。换言之,从英语文学作品中翻译过来的英文,不管在语言表达形式还是表达意义上,都必须使其与原文中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英语保持高度的相似,而不可看起来像中文式的英文。英语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何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过程中,准确地传达其原文的意境和文化内涵,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这是获得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合理归化原则作为英语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

著名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于1995年发表的名著《译者的隐身》中,首次提出了归化的概念,他提出合理归化是英语文学翻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策略。归化是指在翻译中以目的语和目的语的文化作为依托,并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一种翻译原则。在西方,归化的翻译传统,是自古代的西塞罗以及随后的贺拉斯、泰特勒等著名学者都比较认可的一翻译原则,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翻译原则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就是在英语文学翻译中,把英语文化中让读者感到陌生的文化因素、成分转化为中文读者比较熟悉的中文文化内容,并始终着眼于中文文化,使广大中文读者也能够像英语读者一样能够全面、深入地感受到英语文学的文学艺术成就、感受到中文文化的妙趣,并使译文在中文表达上更为符合广大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当代翻译译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美国知名学者奈达,站在社会语言学一级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究翻译,认为翻译必须多站在读者的角度,以读者为服务的中心。他认为,任何信息如果不能真正地起到交际、交流的作用,那么信息将会变得毫无价值。例如,“whit as snow”作为一个普通的英语成语,在翻译时应该如何处理?按着奈达的说法,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读者都没有见过雪,并且其源词中也没有雪这个词汇,如果把其强制性地翻译为“白如雪”,那么很容易形成翻译中的“零位信息”,使对这词汇的翻译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将“whit as snow”翻译为“白如霜”或者“白如蘑菇”,或者与此相似的引申义和喻义。照此类推,也可以将“spring up like mushrooms”翻译为中文的“雨后春笋”,将“make hay while it is sunshine”翻译为中文的“趁热打铁”。

从这个角度去考察英语文学中的信息,当对英语文学翻译时,如果译文中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起到跨文化的交际作用,那么对英语文化的译作,也就会是一次失败的翻译。因而,衡量英语文学翻译是否成功,其首要条件之一,就是深入考察当广大中文读者在面对英语文学译作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并对中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一番比较,如果中文读者的反应与英文读者的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英语文学翻译。由此可见,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占有极其高的重要地位,对英语文学翻译的成功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要想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我们还有必要共同探讨一下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原则就像是孪生兄弟,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配合之下,可以使译文更为自然、透明、通畅,让读者感觉不到是在译作。合理归化与合理异化之间的区别可以追溯到更为遥远的过去,因为它们二者与早期的直译和意译有关。异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去破除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从而保留原发声语中的异域文化特色。由此可见,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合理异化翻译原则,主要着眼于原文的英语文化,把英语文化成分近似地转换为汉语的形式。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采取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它能够原原本本地反映原作、原原本本地反映原文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保留原文中所要持有的英语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通过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积极应用,可以指引不懂英语的人去了解英语文化中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和异域人们的情感体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主要持合理异化翻译原则的是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他从解构主要是翻译思想出发,极力反对在英语文学作品仅仅关注译文通顺的翻译原则,极力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语言上关注译语言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从这个角度去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合理异化”原则,貌似它们二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要求译文符合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及中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行文流畅译文的帮助之下,读者能够尽量减少发声语中的文化色彩。从这个角度去看,合理归化翻译原则似乎与异化翻译原则的目的背道而驰。其实不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都处于殊途同归的境况之中。但是,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往往处于主导的地位,据有关翻译专家学者对傅东华先生《飘》译本中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傅东华先生在《飘》中,主要遵循了目的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也就是主要地采取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其中也少许遵守了合理异化的翻译原则、运用了合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是,在傅东华先生《飘》译作中,合理归化与异化翻译原则的遵守,其目的无非是译者傅东华先生为了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合理归化与异化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并无孰优孰劣之别。

三 “合理归化”原则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合理归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原则,往往为广大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者所采用,它反映出一种英语文化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到译语文化中。在我国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采取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例子数不胜数。

例如,我国著名英语文学翻译家傅东华在翻译英语名著《飘》时,就严格而恰到好处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使这一英语名著全面而深入到广大中文读者中,是一部典型的成功英语文学翻译代表作。在《飘》的傅译本中,傅东华先生把作品中的主人公加上了具有典型中国传统语言气息元素的姓,将主人公翻译为“郝思嘉”、“白瑞德”,并在傅译本《飘》的序言中,对合理归化这一翻译原则的目的做了具体的阐述: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趣味精神,而不仅仅追求于原文中的一枝一节。

与此同时,我国早期著名翻译理论与实践家钱钟书先生认为,英语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就是合理归化,将英语文学作品从英语文字转化为中文文字的过程中,在不因语言习惯上的差异而暴露出牵强附会的翻译痕迹的同时,还能够完全地保留原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风味,这就可谓是达到了英语文化翻译的合理归化境界。让我们来看看钱钟书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在其译文《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的运用:

原文:“fie wangling queen——/whom every thing becomes,to chide,to laugh,/to weep;who 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r/to make itself,in thee,fair and admired!”

钱译:嗔骂,嘻笑,啼泣,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媚。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的译文中采取了中文传统的古体语言表达形式,巧妙地彰显出了英语原文的神韵。因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合理归化原则的遵循与运用,可以有效地彰显译者的再创造之美,给广大中文读者阅读英语文学大餐时带来理解上的便利,以及文学艺术上的审美享受,更有利于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此外,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老舍,在精通英语的基础上成功地翻译了萧伯纳的后期作品《苹果车》。老舍在该翻译作品中,对于称谓的处理,坚持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并巧妙地使用了合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原文中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的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广大中文读者。例如,《苹果车》中的这句:“has he an audience?/no,maam…”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

王后:(有点不悦)“他有正式接见的通知吗?”

庞菲理亚斯:“没有,姑娘……”

让我们来分析此例中老舍先生对合理归化翻译原则的运用策略。在西方的人本主义传统文化中,“maam”这一称谓一般是用于对女王、贵妇人、高级女军官等的尊称,如果翻译为夫人或者女士,这对于王后的称呼都显得不够贴切,而老舍先生将其翻译为“姑娘”却恰当好处地与原文中的意思等值。因为,与英国传统平等的基督教文化不同,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姑娘是皇帝老婆的最高尊称,在宫廷女人中具有绝对的最高地位,并且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素来都强调“仁”、“礼”,要求称谓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的辈分、尊卑、贵贱等,因而,老舍先生将“maam”翻译为“姑娘”,“姑娘”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王后的尊贵地位,很好地遵守了合理归化的翻译原则,很好地忠实于原文的思想。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范文6

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具有历史的见证作用,科学的认识作用,艺术上的审美作用和社会上的教育作用。但文物同时也具有不能在生产的特点。所以文物既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珍宝,又是去而不能复得的。应引起人们的珍爱,加以保护。

在我国,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党和政府便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历史文化遗产。”①实践证明保护文物起到了为国家长期保存重要的科学文化财产;为博物馆和社会其他各界的业务和研究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文物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为政治、经济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时也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于2002年10月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文物法对长期以来在文物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上升为法律准则②,这个方针正确地规定了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新文物法的核心。作为文物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发挥管理在保护文物中的作用,让文物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文物管理是整个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工作者的意志和指导方向的体现。对文物实行科学管理,对文物提高保护水平,提高了利用价值,对文化事业,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认为当前强化文物管理工作,应作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成立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运行顺畅的管理组织机构。就县(市)而言,文物管理工作具体由县(市)文物管理所负责,在乡、镇设文物管理站; 村、屯设管理员(业余保护员)。在条件不太具备的乡(镇)可由文化体育站长一人兼任,但要责任权利明确,正式挂牌,在《文物保护法》允许范围内开展工作。

——健全管理档案资料。县(市)文物管理所,一方面要自身进一步健全所管理范围和级别文物的立档工作,而且要指导文物管理站和文物管理员建立健全文物管理档案资料。作到逐级都心中有数、情况清楚、责任明确、管理有序。

——实施动态管理制度。所谓动态管理制度,就是在管理责任明确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管理记录,对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保护途径、保护结果、以及利用情况等,作以跟踪记录,且记得详细准确。定期按着记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奖罚。以激励管理(保护)责任人的积极性和工作诚实精神。

——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文物文化不同其他非物质文化,其保护工作离不开物质的基础,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要想从管理上要保护水平,必须加大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如露天文物的保护设施和室内保管文物的保护设备是十分必要。越是施行科学管理,越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越要加大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使文物更安全、更具审美性、更持久。

——建立管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现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物管理和其它文化管理一样,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就要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开展好文物保护工作。物质上的激励奖金、以奖入,其它物质奖励等。精神奖励如评先进,评优秀集体,以及晋级、表扬等等。结合运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法,激励文物管理人员的精神和干劲。

——塑造学习型管理队伍。队伍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物管理和保护的水平,而文物保护队伍素质的高低与学习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想强化管理,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必须努力塑造一支学习型文物管理队伍。只有这支队伍通过学习,掌握法律,熟练文物保护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智慧,爱岗敬业,我们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就会稳步地向高水平发展,文物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就会持久辉煌。

——强化保护宣传力度。200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③,是我们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保障。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宣传这部法规,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要深入到社区、村(屯),达到文物保护意识扎根每个公民心中,人人懂得守法爱护文物,人人懂得合法利用文物,人人懂得自觉保护文物是公民的基本道德,使文物的文化精神得以留传,文物得以长存。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各地方政府和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订有利于本地区文物保护的法规。以及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步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文物,用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使文物保护工作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灿烂文物文化做贡献。

——在利用中实现保护。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日益被运用的今天,利用文物发展会展经济、旅游经济等活动日益活跃。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科学利用发展文物实现保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利用好文物,才能引起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只有文物得到良好的保护,也自然会更好地被利用。只有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二者的辨证关系,我们的利用就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任何一种管理都不是管理中某一种因素独立完成的,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文物管理同样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当有无数个分支体系(子体系)。就文物管理体系而言,应当有决策体系、信息处理体系、理论研究体系、工作评估体系等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便是理论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当有基础理论体系,也应有应用理论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更加重要。所探讨的问题,直接解决基层文物管理单位或个人遇到的问题。

文物管理是文物事业的需要,搞好科学管理则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文物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国文物文化历史悠久,其管理又有很多跟不上的东西,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习,创新文物管理工作。实践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既是通往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又是自我完善和成长的摇篮。实践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知识的源泉。文物管理既然是一门科学,就能够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走向成功之路。当下,文物的作用而不再是改革开放前那么单一,已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强化管理,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就应当紧紧依靠政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让文物更安全,让文物的作用更明显,让热爱、爱护文物的人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