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例6篇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高等学校实验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的研究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发展,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从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很强科技含量和科研实力的实验室。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社会对用人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跟上现代人才培养的步伐。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器材落后,实验用房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的现状。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建设系统性调研不够充分,致使长远发展受到制约

实验室在建设初期缺乏充分的系统性调研,没有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思路、延展性和必要性,使得在实验室建设中出现专业交叉、实验室互套等资源浪费的现象,分不清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和作用,最终把实验室建设成一个摆设,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没有从学校实际的立足点出发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极大地制约实验室的发展。

3.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新世纪要求培养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教学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占据大多数,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大多数实验教学能够体现专业性和实践性,但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

4.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致使实践教学团队力量薄弱

随着高校教学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创新,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强,实验室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无法保障,最终导致了实验室仪器的维护不到位、损耗过快,实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5.实验室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创新

在大多数高校实验室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赔偿制度等制度上墙,但长期以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一成不变,抱着等、靠、要的想法来建设实验室,陈旧管理理念无法更新、无法做到管理理念的创新,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造成了实验室建设落后。

6.实验室监管不到位

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实验教学达标、科研数据准确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面临着监管制度缺乏、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仪器的保管与维护也不到位。

二、创新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机制

1.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

一是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实验室硬件条件得以保证,为培养综合性与创新性人才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实验室监管制度,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实验操作”的传统观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实验室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把它当作学校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工作来抓。

2.稳定实验室教师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管理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直接影响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实验教师的特殊性提出具体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验室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中中要实行人文与奖惩相结合,人文的管理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实验室教师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同时又能积极的投入到科研当中,实现教研一体化;奖惩的执行,能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够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与改造,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率,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可促进实验室的教学质量,并且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2]。

3.加强实验室的财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实验室财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和硬件保障,是实验室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财产管理不善,配备的越多,损失的也就越大。因此,管理和使用好实验室财产,尽量避免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是每个实验室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评估实验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

4.加强实验室常规管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

实验室人员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规划、配备标准和装备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采购和配备实验仪器,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帐册管理工作。实验器材的摆放要尽量做到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取用等。要建立实验室计划总结、通知单、记录等各种资料的档案,加强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实验室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的建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高校实验室的网络化与信息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对包含信息量较大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6.推陈出新,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

内涵即内在的含义,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3]。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条件的建设,而是要通过“理念、体系、队伍、条件、管理、运行、效益、特色”等的有机融合与提升,从而形成现代化开放式的“创新型实验室体系”。因此,墨守成规的传统理念将被摒弃,推陈出新才是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根本,只有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够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章立制,加强管理,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建立实验室效益评估制度

学校依据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安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采取学校评估和学院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估为优秀的实验室,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

2.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本着“统一管理、落实到人、加强维护、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的原则,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

实验室人员要及时完善实验室安全条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规范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品在采购、运送、使用及废料、废渣处理等环节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狠抓措施落实,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实验运行经费的管理

相关部门要做好实验运行经费的开支预算工作,严格经费审核手续,做到专款专用;要进一步规范实验设备维修工作,进一步规范低值耐用品和消耗品的采购工作。

5.加强实验室技术资料和各类档案管理工作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室特点制订专门制度,并按有关要求做好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归档及上墙工作;要及时进行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检修、维护保养等情况的记录和统计工作;要认真做好实验室人员状况和实验教学计划任务等资料的年度统计工作;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等工作。

6.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实验室管理手段

按照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的特点,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实验室管理手段,着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学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本着改变认识、创新理念的宗旨,才能实现高校实验室建设质的飞跃,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有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74-176.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层次和类型不断多样化,本科教育除了原来的老牌本科院校外,还新增了许多应用性本科院校,此类院校承担起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任务,培养地方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增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实践环节的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极其重要。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强高校实验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探索并逐步健全完善适合本校特色的实验室评估体系,既是学校自我评估的需要,也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当前实验室评估存在的问题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校内实验室评估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评估体系,或者说评估体系没有呈现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实验室评估活动中,往往采用一些通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此类一般是将高校实验室相关、主要的、共同的条件进行汇总,没有考虑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有必要构建一个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实验室评估体系。

 

二、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评估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评估体系,可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深化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的改革,促使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在实验中的比重逐步放大,进而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2.有利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通过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评估体系并开展评估,充分发挥校、院(部、中心)两级实验教学管理职能的作用,加强学校对院(部、中心)实验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促进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可以促进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使实验室在设备、环境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并更好的发挥作用。

 

3.有利于实验教学过程的优化。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评估体系并开展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技术等方法加以纠正,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有利于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根据教育部合格评估的要求,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购置了大量的新型的实验仪器设备,但是如何将这些仪器设备实现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利用是摆上日程的重要问题。若在实验室评估体系中强调实验室开放使学生在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同时,能够自主学习新的实验项目,可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其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

 

三、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安阳工学院2014年进行的实验室评估是以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为指导,制定了较为符合我校目前实际的《实验(训)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从实验室的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与安全、规章制度6项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1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考察(另外增加了校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建设)。本次评估不设等级,以查找问题为主,促进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促进实验室的进一步开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检查实验教学效果,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四、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建议

 

实验室评估体系是实验室工作规范化的指南,对实验室建设的导向作用明显,实验室评估只是促进实验室建设的手段而非目的。倡导建立实验室评估的长效机制,从我校通过对校内的58个综合实验室进行的校内评估的结果,针对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实验室的建立必须经过学校正式批准或认可,实验室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设备共享程度高;有中长期建设规划,发展目标明确,有可操作性,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有整套实验室开放制度和管理办法,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时间长,覆盖面广,使学生在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同时,能够自主学习新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要紧紧围绕实验室建设的长期目标,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不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随着教育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该类院校对仪器设备的投资。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用仪器设备的更新率很高。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更应强调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档案管理及使用共享情况、实验设备的购置是否按计划执行等。另外,注重仪器设备的自制研究,鼓励自主设计研发各类实验仪器设备。

 

4.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实验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把加强实验室人员队伍的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使实验队伍呈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均较为合理的局面。学校可以招聘具有较高学历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并建立年度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学校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在进修、评奖评优、晋升职称以及具体待遇方面提高教师待遇。

 

5.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创造良好教学条件。优化实验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实验室应在日常管理中不断通过院系自查、学校检查等方法,强化实验室的环境建设。

 

6.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学校在重视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要及时修订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3

【关 键 词】新建本科院校 旅游管理 实验室

一、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转化成实践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旅游理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等产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旅游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务必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

2、建设旅游管理实验室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最优化教学的实验基地。基于此,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旅游管理实验室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应用技术数字化,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旅游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特点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实验室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性。旅游管理实验室中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数字设备。这样的装备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本实验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字化特点,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旅游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性特征。社会科学,传统上习惯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自然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管理实验室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无形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其他门类学科的兴趣。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具有综合性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的培养也是涉及到社会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综合培养;从服务对象来讲,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本专业服务,还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社会人员服务,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在管理方面,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1)以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培养为目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培养人正确的社会观、是非观、价值观。旅游管理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教育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由于人类缺乏相应的社会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举个例子,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可提供学生测量河流的流速、水资源情况,在此过程,学生对水污染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会更加珍惜资源。

(2)以对象大众化为服务目标。相对于其他实验室来说,旅游管理实验室更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导游模拟实验室、双语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等不仅可以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可以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社会有关人士开放,服务对象具有普及化特征。

(3)管理手段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性管理包括物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资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软性管理,主要指人的管理。其中,硬性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实行人员负责制。对于人的管理,管理无定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建本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管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由于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在初期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

1、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但整体水平不高。近些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由专科升成的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投入使自己尽快适应本科院校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其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对广西区内新建的本科院校的调查,90%以上的院校有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就是对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人们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类的专有名词,实验室就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学校往往对理工科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但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却容易忽视。所以,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其量建一些餐饮、客房实训室就相当于是旅游管理的实验室了。旅游管理实验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整体水平不高。

2、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设置大多沿袭专科阶段的设置方式,依靠专业和教研室,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一个实验室为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服务。这种“小而全”的设置模式,造成实验室服务范围较小,实验项目较少,达不到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等重任。

3、开放时间短,使用效率低。不管是基础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使用率都很低,不足20%。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拥有计算机等基础实验室,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用于查阅资料等,大部分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某校承担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机房,开放率不到40%,而且在开放过程中,只有近四分之一的机器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也是类似的情况。某校的餐饮实训室和客房模拟实验室每次只能安排3到5人进行实训,规模小,效率低。

4、各部门相互牵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新建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人员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教务处和教学院系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工作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琐。如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大多数先由各实验室(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需要申报购置计划,教务处从全校的角度,结合仪器设备经费情况,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送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购买。各实验室人员由于不经常和设备仪器厂家交往,对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厂家的信誉掌握不全,难免出现申报的型号、性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或者申报的价格不合理,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由于不懂得实验教学,只能按照实验室提出的实验设备的厂家和型号购买,而不能在采购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其他仪器设备。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思路

1、结合院校和地方实际,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准确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定位成为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认为旅游管理实验室极易简单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计算机房。其实,要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初期要正确定位。比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贺州学院,所建设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除了能进行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实验室的附加值。

2、适度超前,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当今时代变化,信息更新迅速,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时代特别贴近的专业,所反映的都是时代前缘的信息,因此,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否则,刚建好就被淘汰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的导游实验室,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产品了充当主角了,第五代试验器材早就落伍了。

3、引进和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高校实践性教学需要既通晓理论又强于实践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称、科研及学历等多方面的切实压力,大批年轻教师无心致力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的缺失制约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推进。对于“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从职称、福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建立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4、理顺实验室体制,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按《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聘任专业实验室主任;通过定岗定编,业务考核,择优聘用一批精干、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校室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中心)直接接受教研室直接专业管理,与系部的隶属关系剥离,杜绝三级管理。

五、结语

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成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开顺,俞裕喜.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2):81.

[2]陈实,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2.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47-02

伴随着国家对投资力度的加大,高校建设规模化以及人才培养多样化要求,各高校都相应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规模。如何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实验室建设项目朝着更加合理切实有效的方向发展,就成为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还没有具体的规范,而且各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和功能也不一样。因此,对高校实验室项目后的评价我们可以借鉴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思想,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意义和特点分析

1.高校实验室建设后评价意义:一个完整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前评价,监测评价,后评价。实验室建设也不例外。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是以服务各高校进行的教学,科研为目的,以开展学科建设,提高人才素质为宗旨。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合理使用,发挥实验室的最大效益,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就非常必要,而前评价、监测评价不是本文探索的事情,本文主要探索关于实验室建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2.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在高校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一学期或者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目标、建设效果、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带来的前期,后期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从实验室投入使用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益为目的,通过分析评价,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项目规划是否合理、项目指标是否达到,为未来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决策规划、建设思想提出合理建议。

3.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一是现实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以实际投入使用运行后为评价对象,对实验室项目建设运行存在的不足带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它的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具有现实性。其次是全面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对项目实践的全面评价,它对项目立项决策、建设施工、教学科研、综合管理以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进行系统评价,因此,后评价是比较全面的系统评价活动。三是公证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始终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工作,因此它的评价具有公证性。四是反馈性:实验室项目后评价的结果会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决策部门,便于及时调整和修正存在的问题,达到提高和改善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为目的评价体系。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层次内容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高校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为目的而建设的,要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合理、教学项目、科研成果、仪器设备利用率、使用率、实验队伍建设、档案建设、管理体制等科学性,全方位进行的综合评价,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建设思想和目标定位、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效益、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运行管理、创新特色、开放情况等各方面设置一系列的科学评价指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符合高校的特点,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思想,而且通过后评价体系,得出考评结果,总结经验,完善项目后续实验办法,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三、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1.实验室项目后评价结构图型建立:根据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高校实验室后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图可详细分解为下列三层结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解模型,高校实验室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准则层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目标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实验室管理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第三层指标层如上图包含18个相关指标。

2.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目标评估:主要是实验室建设项目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如上图包含四个方面指标内容,通过分析实验室功能实现程度,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教学检验分析实验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以及实验项目带来的效果是否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是否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实验教学评估:包含了五个相关指标要求: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相关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其核心内容是实验教学目标的体现程度。通过分析统计这些相关指标,是否满足相应的实验教学条件,以及促进科研项目开展,分析该实验室是否满足开放办学条件的要求等。实验室管理评估:包含四个方面指标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人员管理(包括实验教师,参与实验人员,实验管理队伍)。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是充分发挥实验室使用效益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一个实验室建设的完成不仅仅只是仪器设备配置到位,满足实验教学就够了,还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促使实验功能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带动科研项目的开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挥实验室项目建设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四、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权重分析

一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指标体系的内容,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可适当调整各层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这些指标体系所占分量程度,结合专家意见,赋予这些指标体系相应的权重值,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原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举例说明),对各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反馈意见对各级指标适当调整,以期定性定量上达到实验室项目建设目的要求。

总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研究实验室建设项目评价体系权重,既可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得分,也可为项目之间互相进行横向比较提供量化依据。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属于实验室建设管理新事物,而指标权重的赋值很大程度上带有人为因素的倾向。为了使评价更趋接近真实有效,这就需要实验室各级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员工加强进一步深化研究,以突出高校育人目标和提高办学水平为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构建符合自身高校办学特点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伟新,张三力.投资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

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机制及管理水平等比较落后,严重制约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方面的发展。只有解决处理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的管理机制,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科学科研成果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目前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规定不健全,没有统一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不确定。高校没有统一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方针制度,导致系部的实验室管理不统一,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虽然高校有一套自己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但不适合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加强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实验室,充分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二、实验室建设配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比较重视科研成果,在购买仪器设备等配套设施时,没有对仪器设备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进行实地的考察评估,导致设备的重复购买或者闲置使用率低下,仪器设备在科研课题结束后,没有专人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后期的维护及保养。资产管理处缺乏统一的调度,导致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分散,资源无法共享。况且科研仪器设备的价格昂贵,使用技术精密,操作起来难度较高,一般不适合实验教学使用。造成浪费现象;实验室建设投入方面的偏重,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既需要满足科研成果又需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如果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不合理,会造成教学实验结果,影响教学质量。

三、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高校实验室在管理配套方面不够重视,管理水平低。实验室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一旦引进,对实验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培训没有跟上,知识方面存在过时、陈旧的现象,一些新型的仪器设备不懂使用,只会简单的操作。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不够重视,导致仪器设备闲置、使用率低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机制

健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机制及管理制度,学校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学校的实验室。制定一套完善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管理制度,实验室主要是从事科研及实验教学的地方,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验室制定不同的趋向制度。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应严格制订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机构,制订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责任。使得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够做到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高校管理。

(二)合理配置实验室建设

高校投入建设实验室的初期,应对已建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查,考虑实验室建设是否能够平衡于实验教学及学科建设需要,结合学生在实验技能操作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实验室。针对仪器设备的购买,应该根据学校的经费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评定后购买,特别是科研方面的仪器设备。该种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在购买时应该考虑其可行性及操作性。加强对已购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利用,在科研课题完成后,科研仪器设备由学校统一调度,确保科研仪器设备按规定合理利用,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高校要加强重视实验室建设的管理,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及工作积极性。需要建立一支稳定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重视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高校应该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及学科发展交叉的要求,制定一套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让实验室技术人员有更多进行学习、进行、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丰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层面,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具体的实验室管理中针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要做到有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维护和保养。根据公正性、合理性、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激励,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的工作效率。

总之,实验室建设管理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水平高低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及科研成果,高校既要重视实验室硬件的建设,也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加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实验室资源 实验室利用率 实验室开放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Reasonable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Resources and Improve Laboratory Utilization

YI Juan[1], FENG Yuan[2]

([1]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Business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2] Tianj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 Bureau Jinnan Branch, Tianjin 300350)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work,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laboratory to some extent reflects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and promin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b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ter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has a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n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Key words laboratory resources; laboratory utilization; open lab

1 高校实验室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许多高校内部缺乏一个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机构,使得实验设备重复购买现象严重,造成实验室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同时,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实验室仍然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不能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很好地融为一体,制约着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并且,我国目前仅有少数高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辅助设备管理,但也只局限于选排课程等一些简单应用。

(2)认识不到位,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的高校对实验课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只注重对理论教学的培养,对实验室的任务、地位、内涵、功能定位不明确,忽视了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导致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特别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高校实验教学经费有限,设备维护、维修费用不足,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流于形式,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3)设备共享和开放程度不高。在许多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使用的状况。每台仪器设备的购置或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或为完成某项课题研究,在使用过程中都陷入了“专人专用”的局面,使各个实验仪器设备之间难以达到共享。再者,各个实验设备的功能、类型都存在差异,适用范围有限,比如科研型实验设备不适用于课程教学使用,专业性太强,使用范围不广,而教学型实验设备仅用于课堂教学,很少用于学生课外的实验研究工作,这些状况都导致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不高,开放程度低下。

(4)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高校发展相对缓慢,不能吸引高学历的实验室管理人才,再加上实验室管理岗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也享受不了与普通教师人员的同等待遇,导致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 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

在科学研究方面,实验室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支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对经济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的科技成果和发明,大多数都来源于实验室的科学实践。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标志之一,就在于高等学校已成为发展我国科技的主力军。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它不仅能够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将其合理利用起来,使其作用最大化,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场所。

实验室除了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社会职能。高等院校是科技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力量,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诸多环节,其中大量工作需要依托于实验室,有条件的高校实验室还可以在此转化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发掘创新理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有利于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3 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的办法和措施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三大支柱之一,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满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办法和措施。

3.1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

(1)实验室作为一个为多部门打基础的综合性部门,必须加强校一级的综合管理,除重大项目由校领导研究决定外,一定要有一名副校长来主持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2)成立一个专门的综合管理机构来协助主管校长抓好实验室和物资的分配管理工作,并与相关部门的业务管理相协调。(3)实验室应该逐步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主要负责全校实验室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包括全校实验室的整体设置、实验室的全面建设规划、以及检查督促等工作,而各学院(系)主要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统一调配和管理其所属学科(或专业)的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4)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提高效率”的原则,实验室要统一规划,全局考虑,分阶段进行建设,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归纳合并和调整,实现实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3.2 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

(1)转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各高校应该从源头上改变实验教学是作为理论教学附属存在的认识,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各专业应该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掌握相关实验的实验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能力。(2)加大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随着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推进,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将大大提高,实验室也将为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需要从软硬件各方面对实验室追加投资,提高实验室的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3)建立严格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和合理的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促使各专业了解各自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实验室建设下一步整改的方向和目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 提高设备共享和开放程度

如今,网络作为高校行政办公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它的优势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的重要作用,建立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实验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以达到提高实验室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程度的目的。通过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使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实验资源共享的相关信息,包括信息的、查询以及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预约、确认等,使实验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达到实验资源充分共享的目的。

实验室共享资源的实施离不开实验室全开放平台的建设,从学校整体出发,整合原有的实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共同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同等质量的服务,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向全校各专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实验开放平台。为了促进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良性运转,可以鼓励大型仪器设备主动对外开放,依据有偿使用的原则,合理定价、统一收费,从而提高实验设备的维护维修资金,使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顺利、持续、良好地开展下去。

3.4 提高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素质

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实验室中“人”的因素,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实验技术人员一直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实验技术和待遇等方面都得不到重视,但随着开放实验教学的逐步实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所要掌握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能力越来越高。

(1)引进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才,并鼓励在职的实验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学历和技能水平,以此来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水平。(2)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为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操作技能。(3)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应该予以肯定和奖励,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4 总结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资源作为我国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室,要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优化实验室设置和资源配置,改善实验仪器设备结构,调整资源布局,提高实验室开放共享率,使有限的实验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燕妮,刘彦强等.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