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例6篇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1

一、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目标

一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减少讲授环节,以学定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焕发课堂的生机活力。

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阳光自信、卓尔不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是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规范、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引领的导学案”为着力点和路径,以“合作探索”为组织形式,借助平板电脑,落实“预学、导学、合学、延学”四大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实施策略

1.建章立制,学术引领

学校结合过去几年课改经验,制订了《沧江中学“智慧课堂”实验改革实施方案》,设置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综合评价等内容。同时,分别成立“智慧课堂”实验领导小组和“智慧课堂”实验项目教研小组,由校长挂帅全面督导,副校长负责具体的组织和监督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让教师们深刻领会课改精神、深入参与课改活动,并为课改的推进提供指导和助力,校长赵文林作了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的动员报告,后又作了“走在课改中央”“可见的学习”等主题讲座。

3.开展培训,提升水平

(1)培训教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思维可视化”培训,先后组织了4次微课制作培训,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还为实验班教师配发《后“茶馆式”教学》《混合式学习》等课改书籍,使教师通过阅读领会先进的课改理念;开设“智慧课堂技术”微信群,拓宽了课改交流与研讨的空间。

(2)培训学生。针对学生独学与合学的不足,学校专门开发“独学”与“合学”两门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展示。

(3)经验学习与交流。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改研讨会,并广泛联系国内课改名校,掌握课改前沿信息,剖析成功案例,吸收成功经验。同时,把课改专家“请进来”,举办专题讲座,把脉课堂,给教师们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4.大胆探索,稳步推进

(1)启动学科“种子”。组建智慧课堂实验教研小组,设立蔡海珍、詹绪琴、陈艳晖等11位学科“种子”教师,以“种子”的力量撬动改革。

(2)鼓励入模课。面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学校推行了“先入模,后出模”教学方式,组织语文、数学、物理等9个学科共27名教师上了34节次的入模课,提倡智慧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做到“推陈出新,各放异彩”。

(3)提倡探索课。为促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走在中央”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学术中心组织了“人人上好一次备课组公开课”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上公开课节次多,听课人次数量大;二是涌现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和一批具有典型性的课例。

(4)上好展示课。展示课是课改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强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学校课改的风向标。三年来,学校开展了各类展示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处发展。

三、评价

在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校始终围绕“构建智慧课堂、走在学生中央、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致力于智慧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在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沧江中学风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更新了一个观念

经过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改革触动了教的神经,更新了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领会了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教得多不等于学得多。

2.提出了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即“预学、导学、合学、延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先学后教”为导向,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预学,教师根据预学结果进行“以学定教”,实行“三不讲”(已学会的不讲,能学会的不讲,学不会的不讲),进行简洁的导学(一般不超过5分钟),把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为主的课堂模式。同时,每节课留出5~10分钟进行自信小测,反馈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调整。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3.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三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勇上、争上入模课、探索课的研究型教师,他们爱学习、肯钻研、下功夫,大胆试用新方法,对照新模式,使课改效果明显,课改成绩斐然。教师巧用微课,少讲多练,导学点拨,走在中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大胆探究、展示纠错抢答等环节,为智慧课堂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4.建立了一套制度

(1)建立了组织与管理制度。学校制订了《沧江中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等,确立了“校长(总指导)―项目副校长(组织与监督)―年级部主任(协调)―学术委员(引领、诊断)―教师(落实)”五级研究制度。分工明确、任务清晰的工作制度,保障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2)建立了服务和指导制度。建立“智慧课堂技术”微信群、微信服务号,讨论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困难,制订《“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方案》,印发《“智慧课堂”平板电脑管理约定》,严格执行学术委员听课与诊断制度,及时跟进课改进程,参与课堂听课、研课,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保证了课改的顺利进行。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2

关键词:智慧课堂;钻研教材;检查预习

在生本智慧大课堂的整体构建中,智慧课堂的建设是核心,特别是教师在新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智慧的心灵去培育学生智慧的头脑。本文试图从剖析智慧课堂的特点阐述新课堂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其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与智慧教育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二、智慧课堂

1.布疑的课堂――充满疑问的课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展示的课堂――凸显探究的课堂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展示探究成果,点评探究思绪,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3.质疑的课堂――引导争辩的课堂

通过质疑,引发争辩,产生思维的共鸣,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4.生命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智慧的课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生成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生成新的课堂。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众多智慧的心灵。

三、智慧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教师是智慧课堂的设计者、策划者和指导者

(1)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材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积极创设课堂的引入情境,提炼课堂问题,精心编制导学案,用心备好课。

(2)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批阅学生预习案,总结预习情况,运用班级评价机制做好课前预习评价。

(3)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辅导

对预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予以指导,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帮助组内待优生自主完成预习。

2.课堂中,教师是智慧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

(1)课题引入

在课堂引入基础上,组织问题讨论与探究,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形成,这一阶段课题的引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展示与点评

在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同时,进一步呈现问题、挖掘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与点评,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促使新一波的知识链的形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较深层次的思考,在小组展示和点评中,师生、生生思维互动,产生智慧的火花,形成智慧的气场,师生是平等的,心理是安全的,课堂是幸福的。

(3)质疑与释疑

通过小组点评,产生新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结论、对评价的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拓展的思考,对问题的质疑,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同一问题时,往往会引发师生的思维共振,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3.课后,教师是课堂总结的指导者、课后评价的组织者

在完成上述三波知识链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组织课堂检测,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学生总结的及时点评,对学生检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把握课堂的脉搏,以利于下一课堂的可持续学习。

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紧紧把握智慧课堂的“动态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随机、巧妙、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涌动师生心灵的对话,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成就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参考文献:

[1]沈洪.教育智慧点亮教育生命[J].上海教育,2007(Z2).

[2]薛瑞萍.教育的召唤: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8).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3

【关键词】优教 道 学生 差异 策略

教育发展到今天,有了许多理性和理智的改变,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困惑。我们不能完全改变环境,但可以尽情改变自己,去用心解读教育、读懂教育、读透教育,从而创造有效、优效的教育。教师要智慧寻“道”,把学生引向“好学”。

一、理解学生,智慧寻找识学之“道”

教师理想的教学,就是学生一教就会。事实上,有的学生不教也会,有的再教也不会。优教,既要了解学生过去的发展,还要把握学生现在的发展,更要规划学生将来的发展。如何让课堂开放,让学生放开,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充满情趣、获得自信?需要教师的观察、研究、发现和创造,需要教师的教学能量和力量。

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现实告诉我们,确有“教不会”的学生,大有“不会教”的老师。优教,就应该看到:人都是聪明的,都是有能力的,都是有智慧的,但聪明的程度、能力的大小、智慧的高低是有差异的。优教,就要了解与把握学生的差异,以及差异的成因和改变差异的策略。

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自然的,也有非自然的,它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显明的。教育可以改变差异,也可以制造差异。优教,首先要读懂差异,厘清差异,尊重差异,从而去转化差异。尊重差异不是任差异自然地发展,而是通过科学的干预获得人可以的发展。

二、把握差异,智慧寻找教前之“道”

优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应思考: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使他们采取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从而获得“尽好”的发展?如何基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任务之客观条件,去获取“低耗高效”的差异化教学的质量,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想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的教育理智和理智的教学之“道”。

1.研究好学生。

诊断学生是差异教学的前提条件,“问题学生”诊断是备学生的必备课。因为,所有的教育秘密都隐藏在问题学生身上,研究问题学生就是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差异,存在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判断学生的学习层次:愿学,具有学习动机;乐学,具有学习兴趣;好学,具有学习情感;勤学,具有学习意志;独学,具有学习性格)、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之中。研究好学生,就要发现好学生差异的领域、程度及转化的可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杜威说:“教师只有熟悉他的每一个学生,他才有指望理解儿童,只有他理解了儿童,才有指望去发展任何一种教育方案,使之或者达到科学的标准,或者符合艺术的标准。”研究好学生,才能把握好学情,充分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生活资源、差异资源,使学生的发展更有可能。

2.研究好教材。

教学内容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解读教材需要教师转换角色,厘清教材知识点,组建活化的教材,拥有发现素材的眼光,适时捕捉可用的资源。策略一是发现教材在学生自己学习时可能学不懂、学不到的地方;策略二是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前后关系、重点、难点,以及“优学”的方式和“优教”的策略;策略三是思考好是否需要选择、组织和创制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富活力。

3.设计好活动。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活动。体现在从基础性到迁移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小飞跃到、从依赖到独立、从慢到快的演变过程中,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让活动为教学本质服务。

学生需要教师“教”的,包括“学”的习惯、方法、兴趣、思维和能力。教师应明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要不要教、还可以怎样教。学生面对新的知识与问题时也有不需要教师“教”的,教师要明白学生已经有了什么、现在还需要什么;要十分清楚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样学、要不要学。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低耗高效,使学习活动更富生机。

4.组织好课堂。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差异组织课堂,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决定采用接受型还是探究型、自主型还是合作型的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富有生机和灵性,让学生拥有想象和思辨;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机、情趣,让学生充满好奇、猜想、碰撞,让学习充满探究、智慧、创造。要激活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做“大”,把学生的课前和课后带动起来,使探究活动更有价值。

5.选择好媒介。

教学媒介要与学生的学习优势相匹配,与学科的学习特点相匹配,与具体内容的教学相匹配,与教学的本质相匹配,与学生的发展相匹配。优教,就要拥有媒介辅助学生学习的科学主张,明晰教学手段的功能与使用价值,把握呈现的方式和时机,摒弃“现代的就是最好的”的思想,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才是有效的”的观念,使媒介手段辅教功能不断凸显。

6.策划好作业。

作业体现在设计、操作、批改和评价。作业设计要产用分层化,使其具有选择性、基础性、思维性和挑战性;要合理布局,使其具有当堂性和堂外性,体现巩固、发展和再思的作业价值。作业批改,要依据作业完成的时机、难易及学生的差异,实行自批、互批、面批和集体讲评批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作业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7.组织好评价。

评价要力争适合、适时和适人,要做到内容多样、形式多样、评价方式多样。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更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反思,必须客观、科学和灵动。要把握“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时机和程度,做活学生课堂呈现信息的评价方式。评价有时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教学美丽。评价不一定要通过语言表达,但语言很重要。评价应该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整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断提高。

8.开展好合作。

合作学习是优教、优学、实行差异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善于组建合作机制,构建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家长等合作网络。教学是一种交流,交流就要在具体的学习要求上体现差异(在对学生发出指令时,在数量上、思维难度上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差异;在规划课堂教学的方式、节奏和结果上体现差异;在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上体现差异(小组人员搭配优差结合,独立完成的项目适当降低要求,使师生交流的“特殊通道”通畅,要求学生提前先学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评价上体现差异;在课外自主学习活动上体现差异,使学生乐学,进而善学。

差异化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此,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预见与策划,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使“好的尽好”“差的也好”“人人都好”。

三、研发策略,智慧寻找教中之“道”

课堂教学的质量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涉及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情感。

1.把握优教的要素。

教学的成效是由教材、教师、学生相互作用的,是课前、课中(堂)、课后整体联动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影响的。教材的内容、体系、情景、方式、难度、材料,教师的素养、风格、技术、艺术、准备,学生的兴趣、基础、习惯、能力、智力等,都会影响教学的效度。

优教,就要对教材、对学生、对教与学的成效策略、对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等了如指掌。教师首先要拥有教会、会教和爱教的技术与情怀,拥有让学生学会、会学和爱学的能力与艺术。为此,教师应该学会反思,善于揭示矛盾,用心寻找支点,智慧改善教学。

教学不能没有思想,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应该保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信心与希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亢奋的创新精神和强劲的实践能力。

2.把握优教的本真。

教学的效度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学的优效”与“优效的教学”,需要和谐的学习氛围,新颖的学习情境,灵动的教学方法;需要把握教学的本真,遵循教学的规律,开展有序的教学过程,组织务实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的方式;需要教师对教材资源、助学资源、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经验、差异、心理,对学生评价、课堂状态,对学生探、议、练等学习过程的有效把握,“高开低走”。“高”,就是要让学生站得起来;“低”,就是要让教学贴着学生飞行,走向简约。“低”要低在教学材料的智慧选择上,课堂开局的巧妙设计上,教学常规的有序规引上,学习方式的科学设定上,师生交流的时机把握上,学生参与的情趣开发上。

优教,就要预见学生的可能与困难,把握教学的起点与节奏,让复杂的问题走向简单;就要用心设计教师的“讲”,明晰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为何讲、要不要讲、有没有更好的讲;用心设计教学的反馈,清楚反馈什么、怎么反馈、何时反馈、有谁反馈、要不要反馈、有没有更好的反馈;就要用心思考如何有效掌控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效采集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以学论教,判清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了、参与程度怎么样,适时调整与生成教学资源。

优教,就要明白学生的反应是有快慢的,学习是有好坏的,基础是有差异的,表演是有强弱的,起点是有高低的,学法是有优劣的。为此,要改变教学中“以本为本”的备课、就事论事的例题教学、快速求“正”和“准”的反馈方式、多量、复杂化、不加设计的练习,真正理解和操作好“因材施教”。

3.智慧践行优教。

让课堂低耗,让教学优效;让学生低耗,让学习优质,需要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效益观和质量观;需要教师的职业责任、执业才智和高超的教学才艺;需要教师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站”起来,让教学“动”起来的意念和有力行为。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解放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机会“减负增效”,才能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教育理想和境界。

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保证;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要创造有价值的学习问题,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保障;要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根本。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4

关键词:智能手机;互联网+;英语教学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在学习中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对智能手机学习并不陌生,例如,中小学多用的乐教乐学、钉钉等软件,说明国内已经广泛将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但这些应用表明,研究者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学习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上,但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有待进一步考证。

刘旭(2015)提出,智能手机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真实有趣的学习语境和不受时效限制的学习环境,试验对比表明,移动智能手机支持的英语学习能够明显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屈玉琴(2018)指出,智能手机可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前激发学习兴趣,课中营造学习氛围,课后拓展学习时空。

二、智能手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革新教学手段,使教学更为灵动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研究者发现,智能手机可促进学习,并开发出大量学习软件,其中,与英语学习相关的APP数不胜数,如有道词典、百词斩、薄荷阅读、英语流利说、ABCReading等,这些软件涉及词汇、阅读、听说、翻译等,可以满足学习者差异化学习需求。学习软件因其有趣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简便的操作和直观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耳目一新。调查了解到,部分高校课堂上已经运用智能手机教学APP(优学院、智慧树、智慧课堂等)进行教学。教学手段的革新可以使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进步。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

有些教师多年带同一门课程,对课程内容信手拈来。虽然教材几年之内没有变化,但学生在变,学习环境在变,如果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不变,就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开动脑筋去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寻找新的教学资源,才能以不变的教应瞬息万变的学。在教学中,我们可推荐学生使用一些富有趣味的英语学习APP作为教学补充,例如,用有道词典来查阅单词、学习单词,随时瓦解词汇障碍,用百词斩来积累词汇,通过英语流利说APP来提高听说能力。英语流利说APP涵盖丰富有趣的话题,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入门级英语学习者到高阶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均可满足。

(三)拓展教学时空,助力学生终身学习

智能手机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过去课堂一潭死水的沉寂状态。借助智能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变得更主动积极,拓展了教学时空,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智能手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一)智能手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尤为重要,但由于外语语言环境相对缺失,学生英语听说等运用能力较差,此现象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尤为显著。想方设法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听力练习,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前预习。教师认真备教材、备学生,确定本章教学任务目标和学习要求,并预判学生知识衔接情况和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以及解决方案。以主题单元“TakingaDayOff”为例,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通过主题对话听力练习,能够理解对话的主要意思;能够根据对话内容,确定说话人的关系;基本了解掌握主要信息之后,对细节问题进行仔细挖掘,掌握听力材料的细节信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描述对话相关内容,尽可能地多运用听力材料里出现的词汇和句型。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既有知识掌握情况,预判学生可能不理解“takingadayoff(请一天假)”,同样,“请几天假”,“请一周假”等表达可能是绊脚石;请假者可能是student对teacher,employee对boss,manager或employer,学生需要提前知悉相关词汇;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为了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需要掌握热点表达,例如:

Ihavetomisstoday’sclass.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在智慧课堂上以预习作业的形式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一般设定为上课的前一天晚上8点)认真完成并提交,教师逐个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提醒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并总结学生的共性问题,课前集中反馈。旨在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听力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扫除学习障碍。

第二步,课堂教学。教师提前把听力练习及答案到智慧课堂题库里,并创建随堂测试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听完听力材料,直接在随堂测试里答题并提交。智慧课堂立刻为学生批改,并按照答题用时和答题得分进行排名,便于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答题完成情况和每名同学的掌握情况。智慧课堂的随堂测试功能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样适用于语法、词汇、阅读教学。

第三步,课后作业。听力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一步互动,对听力材料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或者观点性问题进行强化复述,复习听力材料,同时,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之后,把听力材料发送到资源库里,供学生查漏补缺。

(二)智能手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閱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高职教材中的阅读篇章比较短,容量不够,加之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词汇量较小,阅读兴趣不浓厚,阅读能力不强,导致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困难重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把较为复杂的阅读篇章,分解为若干小任务,通过清晰的线索和丰富多彩的智慧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参与中提高阅读技能。

第一步,课前阅读。教师通过智慧课堂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阅容易引起误解的英文短语表达,即翻译中的“假朋友”,让学生了解阅读课主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课前学习热情。教师设定作业结束时间,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在微信群里提醒未完成作业的同学。

教师在线汇总学生作业,搜集优秀学生作业,并集中展示,让学生在分享中取长补短。

第二步,课堂阅读。课堂教学要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单词—短语—语法—篇章阅读—阅读理解测试。在每个环节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智慧课堂中的活动和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实时了解学生每个环节的掌握情况。

例如,单词学习中,可为学生设置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羊吃草等游戏,让学生通过趣味游戏,掌握词汇,然后通过智慧课堂的随堂测试、头脑风暴等活动,全方位快速了解学生整体和个体掌握情况。

在语法梳理和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智慧课堂的抢答、小组讨论、测试等功能,实时与学生互动。相比传统课堂,智能手机支持的智慧课堂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第三步,课后阅读。课后,教师通过智慧课堂进行延伸教学。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发送到智慧课堂资源库中,供学生下载查看,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然后,教师在企业微信群中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网络视频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在智慧课堂上针对重点难点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学习效果。

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智慧课堂可以把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智能手机在英语口語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手机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在线观看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曲,还可以利用一些口语APP学习口语,甚至注册Facebook账号结识外国朋友,通过网络聊天进行口语学习。虚拟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克服羞涩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培养起英语口语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性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结合,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确定话题内容查阅资料口语预演查找问题操练熟悉拍摄小视频。教师把学生提交的口语视频发送到微信群或者QQ群,由学生们投票选举,选出最佳口语视频若干个。

这种口语教学方式非常迎合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高职学生爱琢磨智能手机的新用途,爱时尚,爱表现自己,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并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肯定。智能手机拍视频用于口语教学的方式,恰好“投其所好”,学生要想呈现一个良好的拍摄效果,小组内的两名同学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查资料,用心编对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 焦点智慧教室 应用研究

“焦点智慧教室”作为当前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和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等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应用“焦点智慧教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主动想学、爱学。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而小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十分感兴趣,容易形成有意注意。“焦点智慧教室”中的抢答和随机点名的运用可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我在上《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计算课时,课后的练习中有大量的计算题,传统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死计算、再点名回答的形式会让学生感觉非常枯燥,从而容易产生对计算的厌学。我通过“焦点智慧教室”里的点读装置(一支笔、一张垫板1,让学生进行抢答,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进行点抢时甚至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应用“焦点智慧教室”。有效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不易理解。“焦点智慧教室”中“书写和批注”功能的使用对指导学生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非常有效。在教学时对题目的重难点部分可以进行批注,通过画圈或者画线等进行重点讲解或者强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化解重点、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时,通过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着重地圈一圈,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原来树上的桃子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猴摘下来的,一部分是树上还剩下的,把难点一一分散,将抽象的数量关系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确求原来有多少桃要把所圈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应用“焦点智慧教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焦点智慧教室”中“实物投影”功能与传统实物投影相比,可以通过拍照同时将多名学生的作业清晰地对比展示出来,而不必一个个地进行展示,节省了学生上下讲台的时间,亩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当我们学完某一环节,需要课堂练习时,不必再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做了,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独立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拍照,使用实物投影功能同时展示多名学生作业中的一些典型解答,让学生吸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便于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进行订正,提醒学生不再重复类似的错误。这样,一方面可以针对典型分析,指导性较强;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让他们充满自信。投影的直观性和再现性,能及时反馈信息,服务课堂,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应用“焦点智慧教室”,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使用电脑播放课件,这无形中也让教师被束缚在鼠标旁边,难以和学生亲近,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而焦点智慧教室教学使用iPad无线控制电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方便教师走进学生中去,同时也不影响课件的同步演示,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发散型思维题的讲解,即使教师有预设但要完全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应用“焦点智慧教室”里的课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上面不受限制地进行操作,学生能与教师近距离面对面地进行讨论,并随时在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五、应用“焦点智慧教室”,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智慧课堂开展的困难范文6

一、强化课堂管理——彰显学生独特智慧的基础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高效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时代呼唤教师强化课堂管理,以彰显学生独特的智慧魅力。

1、制订并有效执行课堂规则。信息技术教师在接手一批新生(学生)进入微机房之前,应与学生一起制订相关的课堂管理规则,让学生明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并制订相应的违反规定的处罚方案。同时,教师要保证规则的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醒、解释和探讨规则,并注重规则实施的检查与反省。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润滑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敞开心扉,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大加赞赏,对学生有待改进的地方加以鼓励。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从而构建起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教师应做到“三鼓励、三允许、一使用”,即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经常使用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优化教学过程——彰显学生独特智慧的关键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彰显智慧的舞台。 转贴于

1、导入要精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能为师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和谐发展,甚至还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深厚而持久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比如作品欣赏法,教师在课前将一个精美、完整的作品向学生展示,诱导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在相见恨晚的感觉中不由自主地在电脑中尝试操作、大胆创新,凸显创作智慧。

2、优化重难点。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的重难点旨在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学习现实情况来确定。有的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其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强,对于这类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应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其张扬个性,彰显自身的智慧;而有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也应强化辅导,点拨引领,力促其有效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操作时表现出来的现实状况灵活改变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知识教师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学生操作起来却感到有困难;有些知识教师觉得非常难讲,但是学生却很熟练。诸如此类的困惑值得教师予以重视。显然,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学会随“机”应变,有的放矢地优化组合教学重难点。